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肩胛肌筋膜炎软组织张力与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33
1
作者 赵勇 方维 +2 位作者 闫安 王钢 刘春雨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5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肩胛肌筋膜炎患者颈椎曲度改变与软组织张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门诊确诊肩胛肌筋膜炎患者29例,男10例,女19例;年龄22~40岁,平均27.77岁。常规拍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并采用Borden测量法对颈椎生... 目的:探讨肩胛肌筋膜炎患者颈椎曲度改变与软组织张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门诊确诊肩胛肌筋膜炎患者29例,男10例,女19例;年龄22~40岁,平均27.77岁。常规拍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并采用Borden测量法对颈椎生理曲度进行测量,用软组织张力仪测量患者痛点张力。最后对上述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例肩胛肌筋膜炎患者的侧位X线表现:颈椎生理曲度正常者9例,颈椎生理曲度减小者18例,颈曲颈椎生理曲度增大者2例。颈椎生理曲度改变D值(Y)对软组织张力位移D0.5kg(X)的回归方程Y=-15.069+3.673X。结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与软组织张力之间具有相关性,可用线性回归方程表示。随着软组织张力的增加,颈椎生理曲度有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肌筋膜炎 X线片 软组织张力 颈椎生理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侧切口入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 被引量:18
2
作者 周玉成 余林薪 +5 位作者 段洪 闵捷 袁晓峰 余鹏 聂邦旭 胡军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0期952-956,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外侧切口入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外侧切口入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20例肩胛骨骨折,男15例,女5例;年龄21~52岁,平均31.6岁。肩胛体骨折14处,肩胛颈骨折1... 目的:探讨采用外侧切口入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外侧切口入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20例肩胛骨骨折,男15例,女5例;年龄21~52岁,平均31.6岁。肩胛体骨折14处,肩胛颈骨折10处,肩胛冈骨折6处,肩峰骨折1处,喙突骨折1处,盂缘骨折4处,盂窝骨折3处。手术时间为伤后4~15 d,平均10 d。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2例发生伤口感染,经伤口清创、换药后愈合,无骨髓炎、医源性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再移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骨折部位可见骨痂生长,骨折愈合时间为4~7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无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肩关节功能评定采用Hardegger评定标准:优12例,良6例,可2例。结论:肩胛骨外侧切口入路术中操作方便,显露清楚,该切口可任意向两边延长,能为骨折的复位固定提供有利条件。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术中操作灵活,固定强度可靠,是一种治疗肩胛骨骨折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骨折固定术 手术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铍针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勇 方维 +6 位作者 闫安 张宽 秦伟凯 蔡静怡 顾力军 常德有 王雷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观察铍针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作用机制.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治疗116例肩胛肌筋膜炎患者,其中治疗组58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剔除1例、脱落4例.剔除脱落病例后共109例,治疗组56例,男15例,女41... 目的:观察铍针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作用机制.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治疗116例肩胛肌筋膜炎患者,其中治疗组58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剔除1例、脱落4例.剔除脱落病例后共109例,治疗组56例,男15例,女41例,平均年龄(28.02±4.85)岁,病程0.25~3年;对照组53例,男19例,女34例,平均年龄(27.23±4.54)岁,病程0.25~1年.治疗组采用铍针治疗,一次性治疗,松解1~3个痛点,1周后复查,根据痛点分布可再治疗1次,松解1~3个痛点,第2周后采集数据.对照组采用针灸按摩仪治疗,每次治疗20 min,隔日1次,治疗6次为1个疗程,第2周后采集数据.两组治疗前后通过软组织张力测试仪测量局部软组织位移值、香蕉面积,用压痛测量仪测量压痛值,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记录VAS评分,最后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软组织位移值、压痛值高于对照组,香蕉面积和VAS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痊愈30例,显效13例,好转12例,无效1例;对照组临床痊愈16例,显效19例,好转11例,无效7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铍针通过减轻肩胛部局部痛点的软组织张力,解除神经压迫和刺激,从而有效缓解肩胛肌筋膜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筋膜炎 病例对照研究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肩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周青 李坤 +4 位作者 陈波 周耀东 陈豪 王振 刘进炼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9期847-852,共6页
目的 :探讨采用非手术治疗、手术固定锁骨、手术固定锁骨和肩胛骨3种不同方式治疗漂浮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2月至2014年8月56例采用3种不同方式治疗漂浮肩患者的临床疗效行回顾性分析:其中A组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45.08... 目的 :探讨采用非手术治疗、手术固定锁骨、手术固定锁骨和肩胛骨3种不同方式治疗漂浮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2月至2014年8月56例采用3种不同方式治疗漂浮肩患者的临床疗效行回顾性分析:其中A组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45.08±13.47)岁,均采用非手术治疗法;B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平均年龄(37.28±10.43)岁,均采用手术治疗单独固定锁骨法;C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36.20±9.50)岁,均采用手术治疗固定锁骨和肩胛骨法。分别采用Herscovici标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对3种不同方式治疗后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并对3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C组(P=0.000)。分别采用Herscovici标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比较3种方式治疗漂浮肩患者的临床疗效,A组与B组、A组与C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B组与C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对漂浮肩损伤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有明显优势,且单独固定锁骨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锁骨 骨折 肩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肩胛悬吊复合体双重损伤的治疗 被引量:7
5
作者 尹善青 潘骏 +1 位作者 郭晓山 武少坤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上肩胛悬吊复合体(superior shoulder suspensory complex,SSSC)双重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SSSC双重损伤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19~60岁,平均45.1岁。8例接受手术治疗,7例接受保守... 目的:探讨上肩胛悬吊复合体(superior shoulder suspensory complex,SSSC)双重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SSSC双重损伤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19~60岁,平均45.1岁。8例接受手术治疗,7例接受保守治疗。通过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全部患者获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4.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3周(9~12周)。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8例手术患者为(92.37±1.99)分,7例保守患者为(55.52±1.29)分。结论:SSSC双重损伤通过手术恢复SSSC的完整性,有利于发挥其维持上肢和躯干之间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锁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法制备猪肩胛骨降血压肽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昌琳 李诚 +3 位作者 付刚 张殊莹 黄山珊 肖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11-215,共5页
以猪肩胛骨为原料,用蛋白酶将其水解用以制备降血压肽。以酶解液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率为主要指标,筛选出风味蛋白酶为最适的蛋白酶进行酶解优化实验。考察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酶底比、底物浓度5个因素对酶解液的水解度和... 以猪肩胛骨为原料,用蛋白酶将其水解用以制备降血压肽。以酶解液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率为主要指标,筛选出风味蛋白酶为最适的蛋白酶进行酶解优化实验。考察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酶底比、底物浓度5个因素对酶解液的水解度和ACE抑制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酶底比6900U/g、酶解温度53℃、酶解时间4.5h,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制备出ACE抑制率为65.31%的猪肩胛骨降血压肽,ACE抑制率理论值为66.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肩胛骨 酶解 降血压肽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酶解制备猪肩胛骨降血压肽的工艺及酶解效果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昌琳 李诚 +6 位作者 付刚 赖利 陈茂林 肖岚 杨勇 何利 胡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7-221,226,共6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风味蛋白酶酶解制备猪肩胛骨降血压肽并与常规酶解(未经超声处理的酶解)所得酶解液做比较。以酶解液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率为主要指标,考察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工作间隙、超声后酶解时间对酶解液... 采用超声波辅助风味蛋白酶酶解制备猪肩胛骨降血压肽并与常规酶解(未经超声处理的酶解)所得酶解液做比较。以酶解液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率为主要指标,考察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工作间隙、超声后酶解时间对酶解液ACE抑制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通过实验,获得的最佳超声条件为:超声时间25min,超声功率717W,超声温度40℃,超声工作间隙比1∶1.5(s/s),酶解时间3h,在该条件下,得到的酶解液ACE抑制率理论值为75.29%。此条件下制备出ACE抑制率为75.58%的猪肩胛骨降血压肽,比常规酶解提高了10.27%。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下降32.8%,酶解时间缩短1.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酶解 降血压肽 猪肩胛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胛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被引量:9
8
作者 童贤平 朱峰 卢进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6期382-383,共2页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组肩胛骨骨折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3~62岁,平均42岁。全部采用后入路肩胛外缘切口,如有肩胛冈骨折或肩峰骨折另作辅助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组肩胛骨骨折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3~62岁,平均42岁。全部采用后入路肩胛外缘切口,如有肩胛冈骨折或肩峰骨折另作辅助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8周,按Hardegger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13例,良5例。无钢板断裂、松脱,骨折移位,骨不愈合,感染,再骨折,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后外侧缘切口内固定肩胛骨外侧缘、肩胛冈治疗肩胛骨骨折,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肩损伤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江天 荀宝通 岳芝峰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浮肩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7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5例浮肩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7例;年龄17~56岁,平均(36.2±2.3)岁;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21例,合并肩锁脱位4例。患者均有合并性... 目的:探讨浮肩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7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5例浮肩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7例;年龄17~56岁,平均(36.2±2.3)岁;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21例,合并肩锁脱位4例。患者均有合并性损伤。7例保守治疗,7例单纯固定锁骨,11例行双固定。采用Herscovici,Constant和Murley,Rowe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得到随访,时间11个月~10年,平均4.6年。除1例锁骨粉碎骨折延迟愈合外,其余骨折均愈合,无伤口感染,内固定物无断裂;2例保守治疗患者出现方肩畸形,其余患者肩关节外形正常。3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中2例3个月内恢复,1例半年恢复;肩胛上神经损伤患者1年内恢复。Herscovici评定疗效:优18例,良5例,可1例,差1例。Constant和Murley肩关节评分:总评分(83.2±5.7)分,其中疼痛(12.1±2.5)分,日常活动(17.2±3.2)分,运动范围(32.1±3.5)分,力量(18.5±2.1)分。Rowe评定结果,优18例,良5例,差2例。结论:浮肩损伤系高能量损伤,破坏上肩胛悬吊复合体的稳定性,应根据骨折的移位及粉碎程度,患者的职业及治疗预期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锁骨 肩骨折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4期313-315,共3页
肩胛骨骨折相对少见,多因高能量创伤致肩背部遭受直接暴力所致。常伴有合并伤,高达80%~95%,应注意检查臂丛神经、血管以及同侧肢体损伤。骨折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肩关节无痛性有效的肩关节活动功能。移位性关节盂骨折﹑肩部悬吊复合体联... 肩胛骨骨折相对少见,多因高能量创伤致肩背部遭受直接暴力所致。常伴有合并伤,高达80%~95%,应注意检查臂丛神经、血管以及同侧肢体损伤。骨折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肩关节无痛性有效的肩关节活动功能。移位性关节盂骨折﹑肩部悬吊复合体联合损伤﹑浮肩损伤以及移位性肩胛颈骨折均应行手术治疗,内固定必须牢固可靠,能耐受早期肩关节活动。康复训练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术后患者应坚持肩关节活动至骨折牢固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胛骨软骨类肿瘤的影像鉴别诊断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杰 陈勇 +2 位作者 张泽坤 李玉清 丁建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总结肩胛骨软骨类肿瘤的病种分布及其影像学鉴别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肩胛骨软骨类肿瘤病变,分析其发病规律及影像学鉴别诊断。结果肩胛骨软骨类病变35例,其中骨软骨瘤23例(65.7%),软骨瘤3例(8.6%),软骨母细胞... 目的总结肩胛骨软骨类肿瘤的病种分布及其影像学鉴别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肩胛骨软骨类肿瘤病变,分析其发病规律及影像学鉴别诊断。结果肩胛骨软骨类病变35例,其中骨软骨瘤23例(65.7%),软骨瘤3例(8.6%),软骨母细胞瘤2例(5.7%),软骨肉瘤7例(20%)。男女比例为2.2:1,良性肿瘤平均年龄为19.6岁,恶性肿瘤平均年龄为51.7岁。其中2例软骨瘤和7例软骨肉瘤可见不同形状钙化。结论肩胛骨软骨类肿瘤中良性肿瘤占大多数,以骨软骨瘤为主。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年,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软骨类肿瘤影像具有特征性,病变内的钙化可作为诊断线索。边缘清晰有硬化边常提示为软骨瘤,边缘不清伴有软组织肿块时常提示为软骨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软骨类肿瘤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肩胛骨骨折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贺 李哲 +3 位作者 刘正蓬 孙志杰 信丽丽 王爱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0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肩胛骨外侧缘人路与标准Judet入路方式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肩胛骨骨折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应随机数字偶数者为观察组,对应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肩胛骨外侧缘人路与标准Judet入路方式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肩胛骨骨折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应随机数字偶数者为观察组,对应随机数字奇数者为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肩胛骨外侧缘人路手术切口进行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Judet入路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良率,患侧肢体疼痛、关节活动、13常活动和肌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侧肢体疼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患侧关节活动、日常活动及肌力评分较治疗前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侧关节活动及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肢体疼痛及日常活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胛骨外侧缘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优良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外侧缘入路 标准Judet入路 肩胛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喙突内外径及前后径与关节盂宽度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振华 胡皓凡 +3 位作者 鲁思源 易诗琦 高文涛 徐高磊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0-291,共2页
目的:测定喙突内外径和前后径以及关节盂最大前后距离(关节盂宽度),探究喙突内外径及前后径与关节盂宽度在数值上的关系,为用喙突重建关节盂骨质缺损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对成年肩胛骨的喙突最大内外径、最大前后径和关节盂宽度进行测... 目的:测定喙突内外径和前后径以及关节盂最大前后距离(关节盂宽度),探究喙突内外径及前后径与关节盂宽度在数值上的关系,为用喙突重建关节盂骨质缺损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对成年肩胛骨的喙突最大内外径、最大前后径和关节盂宽度进行测量,然后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关节盂宽度为(26.96±4.17)mm,喙突内外径为(14.87±3.38)mm,喙突内外径是关节盂宽度的55%±6%,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具有相关性。喙突前后径为(9.71±3.27)mm,与关节盂宽度无相关性。结论:喙突内外径和关节盂宽度有相关性,提示喙突内外径越大,关节盂宽度也越大。这为用喙突重建复发性肩关节脱臼导致的关节盂骨质缺损提供解剖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肩关节 喙突 关节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同时松解枕后三角和肩胛提肌与单独松解枕后三角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4
作者 高新 吕亚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3期173-175,186,共4页
目的比较针刀同时松解枕后三角和肩胛提肌与针刀单独松解枕后三角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推拿科就诊的颈性眩晕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刀同时松解枕后三... 目的比较针刀同时松解枕后三角和肩胛提肌与针刀单独松解枕后三角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推拿科就诊的颈性眩晕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刀同时松解枕后三角和肩胛提肌,对照组采用针刀单独松解枕后三角,两组均治疗5次,每次治疗间隔2 d。治疗前后比较两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24.29±3.57)、(21.14±2.95)分]均较治疗前[(16.90±4.30)、(16.76±3.73)分]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评估,治疗组治愈15例,有效5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13例,无效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2,P<0.05)。结论针刀同时松解枕后三角和肩胛提肌治疗颈性眩晕临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枕后三角 肩胛提肌 颈性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筋刀联合拨利手法治疗肩胛提肌损伤30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国栋 安福 +2 位作者 赵庆 张建文 孙其斌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离筋刀联合拨利手法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肩胛提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刀组、按摩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离筋刀联合拨利手法治疗,针刀组采用常规针刀治疗,先拿揉松解颈项肌肉,再施以传统按摩... 目的:观察离筋刀联合拨利手法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肩胛提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刀组、按摩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离筋刀联合拨利手法治疗,针刀组采用常规针刀治疗,先拿揉松解颈项肌肉,再施以传统按摩手法治疗。3组均每周治疗1次,1月为1个疗程,随访时间为3个月。比较3组疼痛缓解情况、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VAS评分治疗后3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针刀组、按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刀组与按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27/30),针刀组为73.3%(22/30),按摩组为73.3%(22/30),观察组与针刀组、按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与按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时复发率观察组为16.7%(5/30),针刀组为40.0%(12/30),按摩组为46.7%(14/30)。复发率观察组与针刀组、按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与按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筋刀联合拨利手法治疗肩胛提肌损伤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采用针刀或传统按摩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提肌损伤 离筋刀疗法 拨利手法 传统按摩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重建接骨板治疗复杂性肩胛骨体部骨折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峻玮 侯金永 杨茂清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讨经改良后侧入路应用重建锁定接骨板固定肩胛骨体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5年8月至2009年11月应用锁定重建接骨板治疗复杂性肩胛骨骨折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16~64岁,平均36岁;伤后就诊时间0.5h~11d,平均3d。其中合并... 目的:探讨经改良后侧入路应用重建锁定接骨板固定肩胛骨体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5年8月至2009年11月应用锁定重建接骨板治疗复杂性肩胛骨骨折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16~64岁,平均36岁;伤后就诊时间0.5h~11d,平均3d。其中合并同侧锁骨骨折9例,肩锁关节脱位2例,多发肋骨骨折16例,肱骨干骨折1例,胸腔积液、肺不张、肺挫伤等5例。术后随访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24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35个月,平均19个月。按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5例,良7例,可2例。结论:经改良后侧入路利用锁定重建接骨板治疗复杂性肩胛骨体部骨折具有创伤小、暴露清楚、固定坚强可靠、可早期行关节功能活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胛骨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杰芳 秦耿耿 +1 位作者 童凯 陈卫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317-321,共5页
目的分析肩胛骨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20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肩胛骨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肩胛骨病变中,良性肿瘤24例(48%),中间型肿瘤7例(14%),恶性肿瘤19例(38%),病变类型共1... 目的分析肩胛骨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20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肩胛骨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肩胛骨病变中,良性肿瘤24例(48%),中间型肿瘤7例(14%),恶性肿瘤19例(38%),病变类型共14种。良性肿瘤中骨软骨瘤最多见,共21例(占良性肿瘤87.5%),中间型肿瘤中以骨软骨瘤伴局部生长活跃多见,共3例,嗜酸性肉芽肿2例,恶性肿瘤中按发生比率多见的依次为转移瘤11例(占57.9%)、尤文肉瘤4例(21.1%)。结论肩胛骨病变相对少见,以软骨类肿瘤及转移瘤多见,两者均好发于肩胛骨体部,且前者影像表现较为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胛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浩 刘智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10期881-883,共3页
肩胛骨骨折较少见,常继发于高能量创伤,90%的肩胛骨骨折患者常伴有其他危及生命的损伤,由于首诊时常注意一些严重损伤,肩胛骨骨折的诊断往往被遗漏。大多数肩胛骨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即可获得满意的预后,但对于关节内及移位明显的骨折,目... 肩胛骨骨折较少见,常继发于高能量创伤,90%的肩胛骨骨折患者常伴有其他危及生命的损伤,由于首诊时常注意一些严重损伤,肩胛骨骨折的诊断往往被遗漏。大多数肩胛骨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即可获得满意的预后,但对于关节内及移位明显的骨折,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以促进骨折愈合和提高功能恢复。本文就肩胛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骨折 诊断 治疗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铁人三项运动员孙立伟陆上上肢体能训练个案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波 刘排 《山东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75,共4页
为改善铁人三项运动员上肢力量耐力不足、肩部柔韧性不良、肩胛骨稳定性不好、肩旋转肌力量不足的状况,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以体能评估-制定方案-实施训练的计划模式,按照动态热身、肌肉激活、稳定性训练、基础力量训练、恢复与再生的课... 为改善铁人三项运动员上肢力量耐力不足、肩部柔韧性不良、肩胛骨稳定性不好、肩旋转肌力量不足的状况,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以体能评估-制定方案-实施训练的计划模式,按照动态热身、肌肉激活、稳定性训练、基础力量训练、恢复与再生的课训练模式,对我国优秀铁人三项运动员孙立伟陆上上肢体能训练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经过为期4周的训练,孙立伟的上肢力量耐力、肩部柔韧性、肩胛骨稳定性和肩旋转肌力量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人三项 体能训练 肩胛骨稳定性 肩部旋转力量 肩部柔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odward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高肩胛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红飞 郑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679-1680,共2页
先天性高肩胛症(Congenital Elevation of Scapula)是小儿矫形外科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其病因是肩胛带下降不完全的结果[1],
关键词 高肩胛症 先天性畸形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