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M钨针尖电化学加工及其装置的改进 被引量:9
1
作者 姚琲 李春艳 +2 位作者 刘平 王慧 杨梅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6-258,共3页
本文报导利用自由落体的原理 ,设计了一种新的针尖和液面脱离装置制作了STM钨针尖 ,并与利用步进电机提升针尖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实验说明 ,本方法脱离速度较快 ,简单经济 ,效果良好。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扫描探针显微镜 针尖 液面脱离装置 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加工 显微镜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衬底上石墨烯的控制生长和微观形貌的STM表征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艳锋 高腾 +1 位作者 张玉 刘忠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56-2464,共9页
目前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在不同的金属基底上大规模生长获得石墨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做为一种强大的精细直观的研究手段可以用于表征金属衬底上石墨烯的微观形貌,指导石墨烯的控制生长.本文侧重于Cu箔、Pt箔... 目前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在不同的金属基底上大规模生长获得石墨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做为一种强大的精细直观的研究手段可以用于表征金属衬底上石墨烯的微观形貌,指导石墨烯的控制生长.本文侧重于Cu箔、Pt箔和Ni衬底上石墨烯的控制生长、表面微观形貌、表面缺陷态、堆垛形式的阐述,得到结论:(1)两种溶碳量较低的金属(Cu,Pt)上,石墨烯的生长都符合表面催化的生长机制,同时层间的范德华相互作用也可以诱导双层石墨烯的生长;(2)衬底粗糙度的增加可以使石墨烯的电子态去简并化,从而破坏石墨烯面内π键共轭结构,导致部分碳原子转变为sp3杂化;(3)原生的褶皱是由于界面热膨胀系数失配所导致;(4)Pt箔表面石墨烯的平整度要远优于Cu箔表面的石墨烯,且不同晶面共存的基底对于石墨烯的连续性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金属基底 石墨烯 扫描隧道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论金属表面缓蚀剂自组装单分子膜的STM研究进展 Ⅱ.常用金属表面的缓蚀剂自组装单分子膜 被引量:12
3
作者 孔德生 万立骏 +1 位作者 陈慎豪 杨武 《腐蚀与防护》 CAS 2003年第12期507-512,共6页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与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形成的自组装单分子膜及其作用密切相关。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实时、原位、三维实空间观察原子/分子的技术优势,在分子水平上认识金属 缓蚀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金属腐蚀科学的理论研...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与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形成的自组装单分子膜及其作用密切相关。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实时、原位、三维实空间观察原子/分子的技术优势,在分子水平上认识金属 缓蚀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金属腐蚀科学的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STM对部分常用金属表面有机缓蚀剂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结构、分子取向、晶面结构效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缓蚀剂 自组装单分子膜 吸附层结构 分子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碳纤维电极的STM微观形貌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维波 林瑞峰 +1 位作者 李学萍 肖绪瑞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3,共3页
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技术,分析了经硫酸化学及电化学表面氧化处理前后碳纤维表面的微观形貌变化.处理前碳纤维的微观结构是乱层石墨结构;处理后碳纤维表面的石墨微晶变得清晰规整,同时大大增加了石墨微晶层面边缘碳原子的数目.碳原... 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技术,分析了经硫酸化学及电化学表面氧化处理前后碳纤维表面的微观形貌变化.处理前碳纤维的微观结构是乱层石墨结构;处理后碳纤维表面的石墨微晶变得清晰规整,同时大大增加了石墨微晶层面边缘碳原子的数目.碳原子间不饱合的C-C键吸附氧而形成含氧官能基团,改善了电极表面的浸润性,提高了电极表面吸附的反应物浓度;同时增加了电化学反应活性中心,因而提高了碳电极的电化学反应活性.电化学处理比化学处理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表面改性处理 扫描隧道显微镜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ocell基炭纤维表面微结构的STM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吴琪琳 潘鼎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9-213,共5页
 采用SEM揭示出Lyocell基炭纤维(LCF)表面比粘胶基炭纤维(RCF)表面光滑,而后者粗糙的表面上还存在裂纹和沟槽,这也是导致RCF强度偏低的一个原因。尝试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原子级分辨率来研究LCF的表面微结构。在500nm×500n...  采用SEM揭示出Lyocell基炭纤维(LCF)表面比粘胶基炭纤维(RCF)表面光滑,而后者粗糙的表面上还存在裂纹和沟槽,这也是导致RCF强度偏低的一个原因。尝试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原子级分辨率来研究LCF的表面微结构。在500nm×500nm观测范围内,发现了由25nm宽,150nm长的条状微结构组成的约150nm2大小的沿纤维轴呈近乎45°角排列的块状结构;并测得LCF表面碳原子间距离为0.331nm,结果表明Lyocell基炭纤维表面尚未形成完整的碳网六元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ocell基炭纤维 表面微结构 stm Lyeoell纤维 扫描隧道显微镜 碳网六元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超精微观形貌检测的STM研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尚平 曹硕生 +2 位作者 张鸿海 谢良富 陈日曜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1-46,共6页
研制了一种具有原子级和纳米级分辨率的宽范围扫描隧道显微镜(STM),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论证,介绍纳米级精度微进给机构的原理及特点,研究了一种适于该仪器的简易、有效的隔振系统及探针夹持方法,并对夹持精度进行分析,实验结... 研制了一种具有原子级和纳米级分辨率的宽范围扫描隧道显微镜(STM),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论证,介绍纳米级精度微进给机构的原理及特点,研究了一种适于该仪器的简易、有效的隔振系统及探针夹持方法,并对夹持精度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可用于原子级与纳米级精度微观形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振装置 微观形貌 stm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胶基碳纤维表面结构的STM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琪琳 胡杨 潘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173,共3页
本文建立了用具有原子级分辨能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研究粘胶基碳纤维 (RCF)表面结构的方法。在较大尺度的STM图像上 ,RCF表面显得很粗糙 ,“峰”和“谷”的特征非常明显。增大放大率时 ,发现了约10nm宽的条状结构 ,其排列与纤维轴... 本文建立了用具有原子级分辨能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研究粘胶基碳纤维 (RCF)表面结构的方法。在较大尺度的STM图像上 ,RCF表面显得很粗糙 ,“峰”和“谷”的特征非常明显。增大放大率时 ,发现了约10nm宽的条状结构 ,其排列与纤维轴成一定角度 (45°~ 90°)。首次获得了RCF原子级的STM图像 ,在原子级尺度上 ,其原子排列并不规则 ,相邻原子间距为 0 .14 2nm ,最近六元环中心的距离是 0 .2 5 3nm。与高定向降解石墨 (HO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粘胶基碳纤维 表面结构 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代酯基枝状分子表面组装及结构转化机理的STM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旭 冯宇 +1 位作者 范青华 万立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24-2428,共5页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研究了3种异代酯基Janus枝状分子(G1G2COOCH3,G0G3COOCH3,G1G3COOCH3)在高定向裂解石墨(HOPG)表面的组装结构.室温下,G1G2COOCH3,G0G3COOCH3和G1G3COOCH3分别在表面形成有序、局部有序及无序结构.将样品加热...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研究了3种异代酯基Janus枝状分子(G1G2COOCH3,G0G3COOCH3,G1G3COOCH3)在高定向裂解石墨(HOPG)表面的组装结构.室温下,G1G2COOCH3,G0G3COOCH3和G1G3COOCH3分别在表面形成有序、局部有序及无序结构.将样品加热至60~80℃后,表面无序结构可以转化为有序的二聚体密堆积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枝状分子代数的增加,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基底之间作用力增强,室温下分子组装行为更依赖于分子吸附动力学过程,组装结构趋于无序化,而加热可以增强枝状分子在表面的活动性,调整分子的位置关系,使表面无序结构转化为热力学稳定的有序二聚体密堆积组装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枝状分子 自组装 结构转化 扫描隧道显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粒氧化锌薄膜的制备及表面STM观测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巍 戴建明 +3 位作者 谢敬波 王春瑞 王声乐 潘孝仁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8年第6期18-20,23,共4页
作者在大气、常温环境条件下,对采用直流气体放电活化反应蒸发沉积法制备的超微粒氧化锌薄膜的表面构象进行了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获得了一些用传统电子显微镜所难以观察到的新现象,并结合工艺条件对其构象作了一定程序的解释,提出... 作者在大气、常温环境条件下,对采用直流气体放电活化反应蒸发沉积法制备的超微粒氧化锌薄膜的表面构象进行了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获得了一些用传统电子显微镜所难以观察到的新现象,并结合工艺条件对其构象作了一定程序的解释,提出了热处理对其表面构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超微粒子 择优生长 氧化锌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111)表面自组装硫醇单分子膜的STM成像机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斌 曾长淦 +3 位作者 李群祥 杨金龙 侯建国 朱清时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9-193,共5页
本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算法模拟Au(1 1 1 )表面紧密堆构型的烷烃硫醇自组装单分子层膜 (SAMs)中单分子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图像 ,发现图像细节依赖于偏压和烃链链长 ,主要由受电子效应影响的形貌效应决定。同时进行了电子结构... 本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算法模拟Au(1 1 1 )表面紧密堆构型的烷烃硫醇自组装单分子层膜 (SAMs)中单分子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图像 ,发现图像细节依赖于偏压和烃链链长 ,主要由受电子效应影响的形貌效应决定。同时进行了电子结构分析以研究硫醇SAMs的STM成像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单分子层膜 烷烃硫醇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电子效应 形貌效应 吸附模式 纳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M管式扫描器交叉耦合及非正交误差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安伟 陈峰 +2 位作者 胡小唐 张国雄 李彤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由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管式扫描器自身结构的不完善,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结构误差,交叉耦合误差和非正交误差是其中两项重要的误差.本文对这两项误差进行了定量的理论分析,得到了相应的误差公式及误差曲线,并通过实验... 由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管式扫描器自身结构的不完善,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结构误差,交叉耦合误差和非正交误差是其中两项重要的误差.本文对这两项误差进行了定量的理论分析,得到了相应的误差公式及误差曲线,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结果的正确性.最后,根据对误差产生原因的研究,文中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误差补偿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扫描器 交叉耦合误差 非正交误差 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从中 王万录 戴大临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2-134,共3页
用自制的STM ,经高序定向热解石墨 (HOPG)对扫描组件进行定标后 ,采用展开法制样 ,在常温常压的自然条件下 ,对猪脾DNA分子进行了观测研究。得到了石墨表面清晰的原子分辩图象以及猪脾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STM形貌图。介绍了生物样品的... 用自制的STM ,经高序定向热解石墨 (HOPG)对扫描组件进行定标后 ,采用展开法制样 ,在常温常压的自然条件下 ,对猪脾DNA分子进行了观测研究。得到了石墨表面清晰的原子分辩图象以及猪脾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STM形貌图。介绍了生物样品的制备方法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DNA分子 制样技术 脱氧核糖核酸 双螺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环芳烃分子骨架对单分子电导的影响
13
作者 王铭桢 王治业 +3 位作者 李梦晓 卢玉华 王旭 李云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5,共8页
分子结内的电荷传输过程受到分子骨架以及锚定基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索分子骨架对分子结电荷传输特性的影响,本文设计并合成了3种以不同π共轭面积的苯、萘和蒽为分子骨架,以噻吩为锚定基团的分子(DT-B,DT-N,DT-A),并结合扫描隧... 分子结内的电荷传输过程受到分子骨架以及锚定基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索分子骨架对分子结电荷传输特性的影响,本文设计并合成了3种以不同π共轭面积的苯、萘和蒽为分子骨架,以噻吩为锚定基团的分子(DT-B,DT-N,DT-A),并结合扫描隧道显微镜裂结技术(STM-BJ)及密度泛函理论(DFT),对不同π共轭面积的稠环芳烃分子结中的电荷传输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分子均存在高电导(GH)与低电导(GL)两种电导态,对应单分子结中Au-π与Au-S两种结合构型.对于GL态,π共轭面积的增大使得HOMO能级逐渐接近金费米能级,呈现出G_(DT-A)>G_(DT-N)>G_(DT-B)的电导趋势.对于GH态,电导值不会随π共轭面积的增大而发生明显改变,但稠环芳烃扭转角的增大会引起空间位阻的增强,使Au-π结合概率降低,导致Au-π与Au-S两种分子构型的比例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环芳烃 扫描隧道显微镜裂结技术 分子结 结合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STM图像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红秀 李鸿琦 张振宇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6-59,共4页
根据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特点,将小波变换应用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降噪、增强及融合方法进行了阐述。对于不同仪器和不同扫描样品的图像,选用不同的小波基函数和分解层数进行分解和重构,结果表明,利用小波变换对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像进... 根据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特点,将小波变换应用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降噪、增强及融合方法进行了阐述。对于不同仪器和不同扫描样品的图像,选用不同的小波基函数和分解层数进行分解和重构,结果表明,利用小波变换对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像进行处理是有效的、可行的,图像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小波变换 图像降噪 图像增强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STM纳米计量仪
15
作者 李艳宁 饶志军 +4 位作者 唐洁 宋晓辉 胡晓东 付星 胡小唐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69-1072,共4页
阿贝(Abbe)误差作为纳米计量中的主要误差之一限制着测量精度的提高,故提出了一种新型STM纳米计量仪器,采用3个微型激光干涉仪与STM联用.微型激光干涉仪用来测量探针相对于样品在3个方向上空间位移.与其它STM纳米计量仪器相比,该仪器扫... 阿贝(Abbe)误差作为纳米计量中的主要误差之一限制着测量精度的提高,故提出了一种新型STM纳米计量仪器,采用3个微型激光干涉仪与STM联用.微型激光干涉仪用来测量探针相对于样品在3个方向上空间位移.与其它STM纳米计量仪器相比,该仪器扫描部分放弃了传统管式扫描器和三角架扫描器,将扫描分为Z向和X Y平面扫描两部分,Z向扫描由独立的PZT驱动,X Y扫描由两个PZT驱动的柔性平行四杆导轨完成.这种设计理论上能使Z方向上Abbe误差完全消除,X Y方向上Abbe臂缩小到扫描范围的一半,最大50μm,使Abbe误差减小至可忽略的程度.微型激光干涉仪的使用还消除了扫描器PZT的非线性、滞后、爬行和老化等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Ahbe误差 柔性铰链 激光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M碳纳米管针尖的研究
16
作者 薛增泉 侯士敏 +11 位作者 孙建平 杜民 张浩 张兆祥 赵兴钰 刘惟敏 张耿民 吴锦雷 彭练矛 吴全德 施祖进 顾镇南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5-560,共6页
合成和提纯了单壁碳纳米管 (SWCNTs)。使用水溶胶体 ,SWCNTs被组装在钨 (W)针尖上 ,它可以用作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的针尖 ,得到高定向石墨 (HOPG)和金 (Au)膜表面的原子分辨像。用场发射显微镜 (FEM)研究了SWCNTs的场发射特性 ,得到... 合成和提纯了单壁碳纳米管 (SWCNTs)。使用水溶胶体 ,SWCNTs被组装在钨 (W)针尖上 ,它可以用作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的针尖 ,得到高定向石墨 (HOPG)和金 (Au)膜表面的原子分辨像。用场发射显微镜 (FEM)研究了SWCNTs的场发射特性 ,得到了原子分辨的场发射图 ,与计算的 ( 9,9)扶手椅型的SWCNT结构相一致。研究了SWCNTs的电学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扫描隧道显微镜 针尖 场发射显微镜 负阻特性 电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聚酰亚胺LB膜的STM成象
17
作者 王林 陆祖宏 +1 位作者 陈浩 韦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16-118,共3页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被用来表征聚酰亚胺LB膜的形貌及分子排列结构。本文介绍了单层聚酰亚胺LB膜样品制备过程,所用的STM系统及STM实验。给出了该LB膜亚胺化前后的STM图象。结果表明,所制备的LB膜的聚合链排列有序,测得链间距即横向周期...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被用来表征聚酰亚胺LB膜的形貌及分子排列结构。本文介绍了单层聚酰亚胺LB膜样品制备过程,所用的STM系统及STM实验。给出了该LB膜亚胺化前后的STM图象。结果表明,所制备的LB膜的聚合链排列有序,测得链间距即横向周期~7(?),纵向上所谓的“之”字型结构的周期为11(?)。这些数值与根据分子面积在理论上所预估的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 显微镜 LB膜 聚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CPBOB吸附的STM研究
18
作者 汪振霞 谭忠印 +2 位作者 朱传风 王乃新 白春礼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957-960,共4页
The adsorption structures of 4-cyanophenyl 4-butoxy benzoate(CPBOB) on graphite are studied by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 at room temperature from the mixture of two different liquid crystals. STM images of CP... The adsorption structures of 4-cyanophenyl 4-butoxy benzoate(CPBOB) on graphite are studied by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 at room temperature from the mixture of two different liquid crystals. STM images of CPBOB molecules are visualized for the first time with a near-atomic resolution. The adsorption structures are also investigated by molecular dynamical calculation. The STM images of CPBOB are stable in the period of 12 hour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iquid crystals of higher melting point on the surface of graphite can be studied by STM at the room temperature and the CPBOB mnolecules in a unit are orientated in the way of head to he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法 液晶 扫描隧道显微镜 CPBOB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M及AFM在材料断裂与疲劳研究中的应用
19
作者 戴品强 何则荣 +1 位作者 卢洪 毛志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6-68,共3页
扫描隧道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具有原子级的极高分辨率,可在纳米尺度上获得实空间的表面微观三维形貌,且可定量表征,因此可用来研究材料断裂与疲劳的微观机理。简要介绍STM和AFM在该领域的应用及所取得的若干进展。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断裂 疲劳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100) 表面 STM 电子束光刻技术的研究
20
作者 范细秋 徐龙 张鸿海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32-34,共3页
论述了 S T M 电子束光刻技术的 机理与特点。利用 H Z N A N O—Ⅳ型 S T M 进 行了 Si( 100 ) 表 面光刻试验,详细探索了试验原理、方案和工艺步骤,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在大气环境下获得了深度< 100... 论述了 S T M 电子束光刻技术的 机理与特点。利用 H Z N A N O—Ⅳ型 S T M 进 行了 Si( 100 ) 表 面光刻试验,详细探索了试验原理、方案和工艺步骤,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在大气环境下获得了深度< 100n m 、宽度< 25 n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宽范围 电子束光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