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扫描探针显微镜系列及其应用综述 被引量:16
1
作者 田文超 贾建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扫描探针显微镜将人类带入原子世界,使人类不仅能够观察到物质表面原子的排布情况,而且能够按照人类的意图实现原子操纵.回顾了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历史,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各种系列的扫描探针显微镜基本原理、主要特点、研究现状和最新应用... 扫描探针显微镜将人类带入原子世界,使人类不仅能够观察到物质表面原子的排布情况,而且能够按照人类的意图实现原子操纵.回顾了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历史,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各种系列的扫描探针显微镜基本原理、主要特点、研究现状和最新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原子操纵和生命科学、信息科学领域的应用,提出了扫描探针显微镜目前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探针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原子操纵 纳米技术 PDM NSOM S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探针显微术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5
2
作者 蔡继业 曾洁铭 +1 位作者 王煜 曾耀英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91-95,共5页
扫描探针显微镜 (SPM)是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原子力显微镜 (AFM)、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等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显微镜的总称 .SPM的发展使得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成为可能 ,它为生物。
关键词 扫描探针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近场光学显微镜 纳米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探针显微术在巯醇自组装单分子膜纳米刻蚀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健伟 阚蓉蓉 +1 位作者 章岩 陈洪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4-130,共7页
介绍了近十年来扫描探针显微术(SPM)在巯醇自组装单分子膜纳米刻蚀中的应用.依据扫描探针的工作原理,依次讨论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导电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特点和适用范围.同时也讨论了自组装单分子膜纳米刻蚀术在生物分子... 介绍了近十年来扫描探针显微术(SPM)在巯醇自组装单分子膜纳米刻蚀中的应用.依据扫描探针的工作原理,依次讨论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导电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特点和适用范围.同时也讨论了自组装单分子膜纳米刻蚀术在生物分子传感器、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探针显微术 自组装膜 扫描隧道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纳米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贮藏蛋白分子结构及其研究技术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董艳敏 李小辉 晏月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43-1149,共7页
小麦贮藏蛋白不仅是人类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也是面粉加工品质的决定因素。尽管人们对面团中二硫键的形成模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仍无法完整、准确、系统地阐述面团的产生机制。为了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笔者介绍了蛋白质分子结构研究的... 小麦贮藏蛋白不仅是人类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也是面粉加工品质的决定因素。尽管人们对面团中二硫键的形成模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仍无法完整、准确、系统地阐述面团的产生机制。为了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笔者介绍了蛋白质分子结构研究的主要技术,如圆二色光谱技术、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检测技术、原子力显微镜、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和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综述了近年来这些技术应用于小麦贮藏蛋白分子结构研究方面的进展,并讨论了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贮藏蛋白 核磁共振波谱 圆二色谱 扫描隧道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隧道电流检测方式的原子力显微镜纳米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安平 郭红华 +2 位作者 朱坤 覃国平 王斌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6-121,共6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是当前进行材料表面微观形貌观察及分析的强有力工具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一种隧道显微镜(STM)检测方式的原子力显微镜纳米检测系统(AFM.IPC-208B),该AFM系统设计是在STM.IPC-205B系统设计的基础上,采用隧道电流工作方式... 原子力显微镜(AFM)是当前进行材料表面微观形貌观察及分析的强有力工具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一种隧道显微镜(STM)检测方式的原子力显微镜纳米检测系统(AFM.IPC-208B),该AFM系统设计是在STM.IPC-205B系统设计的基础上,采用隧道电流工作方式,将STM与AFM功能组合兼容。文章详细阐述了AFM.IPC-208B系统的设计原理、镜体、扫描控制以及数据采集。新设计的AFM.IPC-208B系统仍具有0.1nm的分辨率,检测范围为0~2mm×2mm,系统操作简易,工作效率高,与原STM.IPC-205B系统兼容,工作性能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在矿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3
6
作者 廖立兵 马喆生 施倪承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3年第4期495-499,共5页
作者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并结合自己的工作总结了它们在矿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基于这两种显微镜的原理和特点,指出了其在未来矿物学研究中一些可能的应用领域,并认为它们有可能成为矿物学研究的强有力工具。
关键词 隧道显微镜 显微镜 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子操纵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田文超 贾建援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531-533,542,共4页
通过原子、分子操纵 ,实现在纳米尺度上对材料进行加工 ,完成单原子、单分子和单电子器件的制作 ,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从电场、力和光方面综述了实现原子、分子操纵的原理 ,重点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光镊子及其在微... 通过原子、分子操纵 ,实现在纳米尺度上对材料进行加工 ,完成单原子、单分子和单电子器件的制作 ,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从电场、力和光方面综述了实现原子、分子操纵的原理 ,重点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光镊子及其在微电子学、信息科学、基因工程、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技术、表面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操纵 扫描隧道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光镊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光学和单分子操纵(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蔡继业 曾洁铭 +1 位作者 王煜 曾耀英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4-69,共6页
介绍了近场光学显微镜 (SNOM ) ,原子力显微镜 (AFM )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和光镊(OPTICALTWEEZERS)等相关技术的原理 这些技术突破了传统显微镜的衍射极限对分辨率的限制 ,可以对单个分子进行探测和操纵 ,因此在物理、化学、生物、... 介绍了近场光学显微镜 (SNOM ) ,原子力显微镜 (AFM )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和光镊(OPTICALTWEEZERS)等相关技术的原理 这些技术突破了传统显微镜的衍射极限对分辨率的限制 ,可以对单个分子进行探测和操纵 ,因此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单分子操纵 扫描隧道显微镜 近场光学显微镜 光镊 衍射极限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M及AFM在材料断裂与疲劳研究中的应用
9
作者 戴品强 何则荣 +1 位作者 卢洪 毛志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6-68,共3页
扫描隧道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具有原子级的极高分辨率,可在纳米尺度上获得实空间的表面微观三维形貌,且可定量表征,因此可用来研究材料断裂与疲劳的微观机理。简要介绍STM和AFM在该领域的应用及所取得的若干进展。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断裂 疲劳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探针声显微镜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占左玲 刘世国 +1 位作者 蔡微 徐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67-171,共5页
将声学检测技术与扫描探针显微术相结合,构成的扫描探针声显微镜,不仅可以检测材料表面、亚表面和内部的微小缺陷,还可以分析样品的弹性特性、电特性等物理性能,同时还具有分辨率高的特点,在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 将声学检测技术与扫描探针显微术相结合,构成的扫描探针声显微镜,不仅可以检测材料表面、亚表面和内部的微小缺陷,还可以分析样品的弹性特性、电特性等物理性能,同时还具有分辨率高的特点,在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目前,得到实际应用的扫描探针声显微镜主要有扫描隧道声显微镜和原子力声显微镜。本文介绍了这两类显微镜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对扫描探针声显微镜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探针声显微镜 扫描隧道声显微镜 原子力声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自激振荡法提高原子力光子扫描隧道组合显微镜的扫描速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昭 吴世法 刘琨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06-912,共7页
介绍了采用频率偏移控制样品/探针间距的原子力光子扫描隧道组合显微镜(AF/PSTM)。制备了尖端直径<100nm,锥角为60~90°的锐利大锥角探针用于轻敲自激振荡模式的AF/PSTM,该探针固定在压电陶瓷片上置于一个正反馈回路中激励探针... 介绍了采用频率偏移控制样品/探针间距的原子力光子扫描隧道组合显微镜(AF/PSTM)。制备了尖端直径<100nm,锥角为60~90°的锐利大锥角探针用于轻敲自激振荡模式的AF/PSTM,该探针固定在压电陶瓷片上置于一个正反馈回路中激励探针振荡。使用锁相器解调自激振荡探针的频率,调整Z方向压电陶瓷的运动使得锁相器检测到的值维持恒定来跟踪样品的起伏。对外加激励模式和自激振荡模式进行了对比。理论分析表明,自激振荡方法减小了探针响应时间;测试试验显示,采用自激振荡模式AF/PSTM的带宽为50Hz,比外加振荡模式快一个数量级。采用改进后的仪器对光栅样品以1Hz的速度进行了扫描,扫描结果显示,采用自激振荡的方式得到的形貌和光学图像比外加激励模式更清晰,不仅响应时间更快,通过提高Q值还可以提高分辨率而不会增加系统进入稳态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光子扫描隧道组合显微镜 自激振荡模式 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冷冲击作用对煤岩微纳米尺度孔隙结构及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睿月 丛日超 +3 位作者 刘晗 黄中伟 温海涛 洪纯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2-92,共11页
液氮压裂是提高煤层气储层改造效率的潜在可行性技术之一,而目前对于液氮冷冲击作用下煤岩孔喉连通性及微观渗流特征可视化的研究则较少,致使该作用对煤岩微纳米尺度渗流特征与力学性质的影响机制认识尚不明确。为了给液氮压裂提高煤层... 液氮压裂是提高煤层气储层改造效率的潜在可行性技术之一,而目前对于液氮冷冲击作用下煤岩孔喉连通性及微观渗流特征可视化的研究则较少,致使该作用对煤岩微纳米尺度渗流特征与力学性质的影响机制认识尚不明确。为了给液氮压裂提高煤层气储层改造效率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基于CT扫描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液氮冷浸前、后煤岩微纳米尺度孔隙结构及力学性质的变化,揭示了液氮冷冲击作用对煤岩渗流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液氮冷浸后,煤岩孔隙数量和孔隙尺度均增大,本次实验条件下孔隙度增大2倍,微裂缝占主导,微裂缝体积占比由液氮冷浸前的7.7%增至90.0%;②基于CT三维孔隙结构重构模型,液氮冷浸后,煤岩喉道数量、总长度、总体积均显著增加,较之于液氮冷浸前,分别增加了1.7倍、1.4倍、1.3倍,煤岩孔隙连通性得以明显改善;③液氮冷浸后,煤岩的绝对渗透率显著提高,在实验条件下为液氮冷浸前的77倍,热应力形成的微裂缝成为液氮冷浸后煤岩的主要渗流通道;④液氮冷浸后,煤岩基质区域和矿物区域均有孔洞及裂缝形成,煤岩表面粗糙度增加,与此同时煤岩基质区域和矿物区域的弹性模量均有所下降,弹性模量平均值分别降低81%、91%。结论认为,液氮冷冲击作用使得煤岩微观缺陷增多、力学性质劣化;液氮压裂有望成为一种高效、绿色的新型煤层气储层改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压裂 煤层气 储集层改造效率 CT扫描 数字岩心 原子力显微镜 孔喉连通性 微纳米尺度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