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耳多糖对麦醇溶蛋白纳米体系的影响及复合物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娜 黄霁雯 +1 位作者 雷敏 张朝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68,共7页
该研究是以提高麦醇溶蛋白(gliadin,Gli)纳米颗粒(gliadin nanoparticles,GNPs)稳定性为目标,利用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TFPs)的乳化性能,探究TFPs添加量对GNPs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反溶剂法制备银耳多糖和麦醇... 该研究是以提高麦醇溶蛋白(gliadin,Gli)纳米颗粒(gliadin nanoparticles,GNPs)稳定性为目标,利用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TFPs)的乳化性能,探究TFPs添加量对GNPs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反溶剂法制备银耳多糖和麦醇溶蛋白复合载体颗粒(gliadin-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 composite nanoparticles,G/T NPs),并利用纳米粒度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场发射扫描电镜对G/T NPs的粒径和电位、相互作用、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FPs和Gli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力和氢键作用力相结合,形成GNPs在内、TFPs外层附着的复合颗粒;TFPs的添加能够有效提高GNPs体系的稳定性,减少颗粒之间的聚集,制得的G/T_(4∶1)NPs的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on index,PDI)、ζ-电位分别为(198.5±2.6)nm、0.269±0.005、(36.7±0.6)mV,且具有pH响应性。该研究为后续构建疏水营养成分的包埋和运载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麦醇溶蛋白 反溶剂法 复合颗粒 热场发射扫描电镜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地质样品的谱学特征及矿物分布形态研究
2
作者 魏均启 董学林 +7 位作者 向兆 朱丹 童铄云 陈国超 刘爽 王芳 潘诗洋 鲁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9-1305,共7页
地质样品粒度已成为制约提高分析精度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超细地质样品的制备已越来越多地受到地质分析实验室关注,目前仍广泛采用74μm的地质样品粒度水平已越来越不能满足高精度、高灵敏度、小取样量和微区现代分析技术的要求,迫切需要... 地质样品粒度已成为制约提高分析精度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超细地质样品的制备已越来越多地受到地质分析实验室关注,目前仍广泛采用74μm的地质样品粒度水平已越来越不能满足高精度、高灵敏度、小取样量和微区现代分析技术的要求,迫切需要发展适应地质实验室批量生产的超细地质样品制备技术。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热分析等测试技术获得了地质样品超细化前后的谱学特征、并对超细地质样品中矿物分布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细加工使矿物结晶度降低,晶体产生晶胞畸变;矿物粒度分布主要集中于0.5~30μm,随矿物粒径减小,颗粒棱角逐渐消失,颗粒边界变模糊;矿物超细化后脱吸附水的热效应范围变宽,吸热效应变宽缓;矿物在超细地质样品中有单颗粒、集合体、团聚、包裹四种分布形态,影响地质样品超细化程度的主要因素是不易粉碎的矿物单颗粒和矿物集合体。基本查明了超细地质样品的谱学特征和矿物形态分布特点,为改进超细地质样品制备工艺和开发先进制备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对解决地质样品超细化均质性问题,提高地质样品分析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地质样品 X射线粉晶衍射 扫描电子显微镜 差热分析 矿物形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纸热老化的微观结构及形貌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廖瑞金 唐超 +2 位作者 杨丽君 孙才新 张昀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59-64,共6页
对绝缘纸在热老化过程中微观形貌、纸纤维的结构以及其超微结构等的变化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对比绝缘纸样品的原子力显微镜图片,发现初始绝缘纸纤维素的原子排列致密而有序,但经过加速热老化后葡萄糖单体的六边形结构受到破坏。此外,通... 对绝缘纸在热老化过程中微观形貌、纸纤维的结构以及其超微结构等的变化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对比绝缘纸样品的原子力显微镜图片,发现初始绝缘纸纤维素的原子排列致密而有序,但经过加速热老化后葡萄糖单体的六边形结构受到破坏。此外,通过扫描电镜照片可以发现纤维素的细胞壁在老化过程中逐渐破裂,同时纤维素的长度及粗度均有减小。通过X光衍射分析显示绝缘纸样品的结晶度及晶粒尺寸在老化过程中逐渐减小,但仍保持原有的纤维素晶型和两相共存的微细结构。试验证明,绝缘纸老化的微观结构研究对进一步了解绝缘纸纤维老化的发展过程及其老化机理有很好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纸 热老化 原子力显微镜 扫描电镜 X光 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导热电封装复合材料界面热传导的扫描热显微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吉元 钟涛兴 +5 位作者 高晓霞 毋立芳 陈皓明 王秀凤 韩立 谢志刚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8-243,共6页
本文利用扫描热显微镜 (SThM) ,以微米级的空间分辨率 ,测量了SiC Cu和SiC Al电封装复合材料增强相 基体的界面特征和界面导热性能。SThM热图显示出材料界面导热性能的差异 ,对形貌数据和热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转换 。
关键词 扫描热显微镜 sthm 界面热传导 复合材料 电封装 微米级空间分辨率 导热率 基体 增强相 界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扫描热显微镜研究材料表面微区热导分布 被引量:2
5
作者 谢志刚 韩立 +4 位作者 凌勇 王秀凤 陈皓明 顾毓沁 吉元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17-722,共6页
从集总参数模型出发 ,初步分析了热敏电阻型热探针的热传导机制和热物性测量机理 ,说明了扫描热探针的信号与样品表面温度、样品与探针间的热阻以及样品热导率等因素有关。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 ,可分别用以进行表面的温度分布和微区热导... 从集总参数模型出发 ,初步分析了热敏电阻型热探针的热传导机制和热物性测量机理 ,说明了扫描热探针的信号与样品表面温度、样品与探针间的热阻以及样品热导率等因素有关。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 ,可分别用以进行表面的温度分布和微区热导分布等热参数的测量。选定 Si- Si O2 标准样品 ,定性地讨论了表面形貌和样品热导率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把扫描热显微镜用于复合材料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热电显微镜 热导率 复合材料 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绢云母样品的综合鉴定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洪汉烈 李菲 +1 位作者 牟善彬 陈文怡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70,共3页
运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对某地绢云母矿样品进行了综合分析 ,查明了该样品中的矿物组成 ;证明样品中的粘土矿物成分是绢云母 ,而不是伊利石 ,为更好地对该绢云母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 运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对某地绢云母矿样品进行了综合分析 ,查明了该样品中的矿物组成 ;证明样品中的粘土矿物成分是绢云母 ,而不是伊利石 ,为更好地对该绢云母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云母 伊利石 X射线衍射 扫描电子显微镜 差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老化对变压器绝缘垫块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雷勇 李琪菡 +3 位作者 李刚 谢荣斌 王仲 赵莉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65-2873,共9页
为研究热老化对变压器绝缘垫块机械性能的影响,采用人工加速热老化与自然老化对比试验研究了热老化对绝缘垫块微观性能、弹性模量的影响机理,并分析了加速热老化与自然老化的等价性。红外光谱结果显示有新的官能团在纤维素的老化过程中... 为研究热老化对变压器绝缘垫块机械性能的影响,采用人工加速热老化与自然老化对比试验研究了热老化对绝缘垫块微观性能、弹性模量的影响机理,并分析了加速热老化与自然老化的等价性。红外光谱结果显示有新的官能团在纤维素的老化过程中产生,长链分子结构被破坏,化学稳定性下降。由扫描电镜图可知,老化破坏了纤维素初始紧密有序的分子排列,使其细胞壁厚度降低,纤维素长度由40μm下降至18μm;弹性模量随老化程度的加深由330 MPa下降至42.1 MPa。表明随老化时间增加,绝缘垫块机械性能降低,热老化是垫块老化的重要因素。自然老化和加速热老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老化方式对垫块微观性能的影响机理一致,加速热老化数据可靠,可用人工加速热老化模拟自然老化。该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绝缘垫块机械性能与变压器轴向预紧力的关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垫块 热老化 自然老化 电镜图 红外光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热活化及其活性评价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宋旭艳 李东旭 韩静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4-128,共5页
对原样煤矸石和热活化煤矸石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选用化学结合水测定法对各活化煤矸石的活性进行评价,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等测试方法进行煤矸石热活化过程的微观... 对原样煤矸石和热活化煤矸石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选用化学结合水测定法对各活化煤矸石的活性进行评价,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等测试方法进行煤矸石热活化过程的微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中的高岭石受热分解与玻璃化是煤矸石活性的主要来源,在低温活性区(500~1100℃),700℃煅烧煤矸石的活性表现最佳。对煤矸石活化过程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同样表明,各种热活化煤矸石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分析结果是相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热活化 石灰吸收法 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液等离子喷涂制备的热障涂层微观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孟晓明 叶卫平 +3 位作者 程旭东 闵捷 向泓宇 张朴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3-148,共6页
以纳米8wt.%Y2O3-ZrO2(YSZ)粉末为原料制备悬浮液,并将悬浮液喂料进行等离子喷涂制备热障涂层.采用XRD,SEM分析涂层的相组成与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涂层中的晶粒保持在纳米尺度,涂层的相结构稳定.涂层表面覆盖着致密的扁平粒子组织,扁平... 以纳米8wt.%Y2O3-ZrO2(YSZ)粉末为原料制备悬浮液,并将悬浮液喂料进行等离子喷涂制备热障涂层.采用XRD,SEM分析涂层的相组成与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涂层中的晶粒保持在纳米尺度,涂层的相结构稳定.涂层表面覆盖着致密的扁平粒子组织,扁平粒子的平均等效直径为1.7 um,厚度均处在纳米尺寸.涂层内部为非层状结构,分布有大量的孔隙.这些组织和结构使得涂层具有优良的抗热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液等离子喷涂(SPS) 热障涂层 XRD SEM 热震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细矿渣改性超细水泥耐久性及收缩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晓飞 申爱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0-204,共5页
以超细水泥、磨细矿渣及其它外加剂制备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灌浆材料,研究了该类材料的耐久性能和收缩性能,并通过热分析及微观形貌的观测分析揭示了材料耐久性的改性机理。研究表明磨细矿渣能通过二次火山灰作用使材料微观结构密实,... 以超细水泥、磨细矿渣及其它外加剂制备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灌浆材料,研究了该类材料的耐久性能和收缩性能,并通过热分析及微观形貌的观测分析揭示了材料耐久性的改性机理。研究表明磨细矿渣能通过二次火山灰作用使材料微观结构密实,并且大大减少不利于耐腐蚀的氢氧化钙晶体,改善灌浆材料的耐久性,适当掺量时能减小收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细矿渣 超细水泥 耐久性 收缩性 扫描电镜SEM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热环境下MX80膨润土导热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召田 梁珍 +3 位作者 邵捷昇 徐云山 吕海波 潘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55-162,共8页
以美国怀俄明州钠基(MX80)膨润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探针法测定碱-热环境下MX80膨润土的导热系数,探讨了温度、碱液强度和干密度对试样导热系数λ的影响规律,并选择部分试样进行了X射线衍射(X-raydiffraction,简称XRD)和扫描电镜(scannin... 以美国怀俄明州钠基(MX80)膨润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探针法测定碱-热环境下MX80膨润土的导热系数,探讨了温度、碱液强度和干密度对试样导热系数λ的影响规律,并选择部分试样进行了X射线衍射(X-raydiffraction,简称XRD)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试验,揭示了碱-热环境下MX80膨润土导热性能演变的微观机制。试验结果表明:MX80膨润土的导热系数λ随碱液含量和干密度的递增而增大;在不同碱液含量条件下,膨润土的导热系数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碱液含量越高,导热系数的温度效应越显著;干密度较小时,膨润土导热系数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影响越明显,主要原因是温度促进了试样内部的水汽潜热传输;同一温度和干密度条件下,热传导系数λ随着碱液pH值的升高而降低,且pH值越高,则λ降幅越明显,主要原因是强碱溶液腐蚀了膨润土的蒙脱石成分,减少了试样内石英含量,增大了膨润土试样的孔隙率,进而降低了膨润土导热系数,这与测试试样的XRD和SEM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碱-热环境 导热系数 孔隙特征 扫描电镜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活化煤矸石-水泥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及水化过程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宋旭艳 李东旭 韩静云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4-199,203,共7页
对热活化煤矸石作为水泥混合材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煤矸石的最佳热激活工艺制度为700℃保温2h。为了解煤矸石水泥复合体系的水化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汞压入法(MIP)等测试方法... 对热活化煤矸石作为水泥混合材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煤矸石的最佳热激活工艺制度为700℃保温2h。为了解煤矸石水泥复合体系的水化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汞压入法(MIP)等测试方法对其水化过程的微观结构及孔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煅烧后的煤矸石具有一定的活性;随着水化龄期的变化,复合体系中水化产物、微观结构特征及孔结构性能等的变化与水泥的水化过程基本是一致的。试验结果对煤矸石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热活化 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 孔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基硅羟乙基纤维素醚的合成、表征及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明 王鹏 +3 位作者 李铭慧 杨君 王春鹏 储富祥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羟乙基纤维素(HEC)与六甲基二硅胺烷的反应,对水溶性物质HEC三甲基硅化改性,以改善其脂溶性。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产物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并用热质量分析(TGA)、示差扫描量热(DSC)对改性产物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应用霉... 通过羟乙基纤维素(HEC)与六甲基二硅胺烷的反应,对水溶性物质HEC三甲基硅化改性,以改善其脂溶性。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产物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并用热质量分析(TGA)、示差扫描量热(DSC)对改性产物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应用霉菌法进行了生物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HEC经硅化改性后,脂溶性得到改善;热分解温度显著提高,热稳定性得到增强;通过观测产物经过霉菌不同时间降解后的表面形貌,证明羟乙基纤维素三甲基硅醚具有生物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产化学 羟乙基纤维素 六甲基二硅亚胺 红外光谱 扫描电子显微镜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导热性能的扫描热探针测试 被引量:1
14
作者 吉元 钟涛兴 +2 位作者 高晓霞 石宁 崔岩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29-31,41,共4页
利用扫描热探针方法 ,以微米级的空间分辨率 ,分析测试了三种金属基复合材料 (MMC)界面特征和界面导热性能。应用数学统计方法对扫描热显微镜 (STh M)的形貌和热电压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 ,获得界面宽度和界面导热率数据。结果表明 ,金属... 利用扫描热探针方法 ,以微米级的空间分辨率 ,分析测试了三种金属基复合材料 (MMC)界面特征和界面导热性能。应用数学统计方法对扫描热显微镜 (STh M)的形貌和热电压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 ,获得界面宽度和界面导热率数据。结果表明 ,金属基复合材料宏观导热性能与增强相 -基体界面的导热性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热显微镜 界面传导 金属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间分辨率的热测试技术——扫描热显微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晋宏师 顾毓沁 +3 位作者 陈皓明 朱德忠 韩立 谢志刚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6-273,共8页
简述了用扫描热显微技术进行高空间分辨率热测试的技术特点和研究现状,介绍了实际测试的情况,初步分析了扫描热探针和样品表面间的传热机理,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扫描热显微技术 高空间分辨率 热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纳米粉对钕铁硼磁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志杰 王小二 +2 位作者 李佳阳 李嘉 王洪志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5-379,共5页
为了提高烧结NdFeB磁体的磁性能和热稳定性,采用二元合金法添加Mg纳米粉制备了NdFeB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永磁特性测试仪对烧结NdFeB磁体的微观结构、磁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Mg纳米粉含量的增加,Nd... 为了提高烧结NdFeB磁体的磁性能和热稳定性,采用二元合金法添加Mg纳米粉制备了NdFeB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永磁特性测试仪对烧结NdFeB磁体的微观结构、磁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Mg纳米粉含量的增加,NdFeB磁体的矫顽力、剩磁和最大磁能积逐渐升高.当添加的Mg纳米粉的质量分数为0.1%时,NdFeB磁体的磁性能达到最优.添加质量分数为0.1%的Mg纳米粉后,NdFeB磁体的剩磁具有最大值.当温度处于100~150℃范围内时,矫顽力的温度系数降低,因而矫顽力的热损失幅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钕铁硼 镁纳米粉 磁性能 热稳定性 微观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仪 二元合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胶结钙质砂热传导特性及微观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召田 付慧丽 +2 位作者 吕海波 梁珍 于海浩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30-2338,共9页
南海岛礁建设中,钙质砂地基面临的高温环境问题需要全面掌握钙质砂热传导性能的演变规律。基于热探针法测定了不同试验条件下水泥胶结钙质砂的导热系数λ,探讨了水灰比W/C、养护时间t、胶结程度(水泥掺量Ps)、含水率w等因素对其产生的... 南海岛礁建设中,钙质砂地基面临的高温环境问题需要全面掌握钙质砂热传导性能的演变规律。基于热探针法测定了不同试验条件下水泥胶结钙质砂的导热系数λ,探讨了水灰比W/C、养护时间t、胶结程度(水泥掺量Ps)、含水率w等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规律,发现水泥胶结钙质砂的导热系数λ随养护龄期t的增加呈现出先急剧增大而后缓慢减小的变化规律,随水泥掺量P_(s)、含水率w的增加而递增,随水灰比W/C的增加反而递减;在此基础上,利用电镜扫描和压汞试验从微观角度解释了水泥胶结钙质砂导热系数随胶结程度的变化趋势:水泥胶结钙质砂内微孔隙大小、数量的变化从本质上决定了其宏观热传导特性,凝胶状水化产物连续填充其内部孔隙,引起其孔隙率降低,改善砂样内部传热,宏观表现为其导热系数λ随着胶结程度的增加而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胶结钙质砂 热传导特性 微观机制 扫描电镜 压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热成像系统行处理迭代超分辨力处理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美静 芦鑫 石晓丽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5-39,共5页
针对已研制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空间分辨力较低的问题,基于改进的频域图像配准技术和改进的行处理迭代超分辨力算法,提出了显微热成像系统光学微扫描改进行处理迭代超分辨力图像处理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及步骤,采用不同重构... 针对已研制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空间分辨力较低的问题,基于改进的频域图像配准技术和改进的行处理迭代超分辨力算法,提出了显微热成像系统光学微扫描改进行处理迭代超分辨力图像处理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及步骤,采用不同重构方法针对可见光和红外图像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评价参数和结论。利用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采集低分辨力显微热图像序列进行了超分辨力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力得到提高,可应用于需要显微热分析的场合。该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它不可控光学微扫描成像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热成像 超分辨力 光学微扫描 图像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半纤维素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兰萍 李翔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91,共4页
采用碱法提取,以玉米芯半纤维素得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玉米芯半纤维素得率的影响,研究了玉米芯半纤维素的制备工艺,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半纤维素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料液比... 采用碱法提取,以玉米芯半纤维素得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玉米芯半纤维素得率的影响,研究了玉米芯半纤维素的制备工艺,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半纤维素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料液比与提取时间对半纤维素得率的影响较大,在料液比为1∶25(g/mL)、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0 h的条件下,玉米芯半纤维素的得率达28.2%;扫描电镜图显示玉米芯半纤维素表面大部分为松散结构,红外光谱图显示分子间存在着β-糖苷键连接,热重分析表明其热分解范围在200~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半纤维素 扫描电镜 红外光谱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热成像系统自适应零点定标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美静 顾海华 +1 位作者 关丛荣 吴伟龙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6,共7页
针对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微扫描过程中微位移位置不准确,空间分辨力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零点定标方法。该方法将图像配准算法作为计算图像之间的微位移的工具,并利用几何原理进行微扫描零点位置的自适应标定。利用望远模... 针对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微扫描过程中微位移位置不准确,空间分辨力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零点定标方法。该方法将图像配准算法作为计算图像之间的微位移的工具,并利用几何原理进行微扫描零点位置的自适应标定。利用望远模式红外图像模拟自适应零点定标前后实际系统,采用不同重构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完成了自适应零点定标前后实际系统采集的欠采样显微热图像序列的重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完成自适应零点定位后,可有效提高过采样重构图像质量,提高了系统空间分辨力。此方法还可以应用到其他光电成像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热成像系统 光学微扫描 自适应零点定标 图像配准 过采样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