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向冲击下不同孔状和密度仿生结构的抗冲击能力研究
1
作者 周娟 赵宇鹏 +2 位作者 龙思星 张世杰 江旭东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5-954,共10页
针对现代工程应用对轻质高强结构需求的问题,以夏威夷果壳微观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仿生结构进行了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了不同孔状和不同密度的仿生结构在横向冲击下的力学行为和吸能特性。首先,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 针对现代工程应用对轻质高强结构需求的问题,以夏威夷果壳微观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仿生结构进行了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了不同孔状和不同密度的仿生结构在横向冲击下的力学行为和吸能特性。首先,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夏威夷果壳显微结构,设计了四种相对密度一致的多孔结构模型及三种相对密度有所差异的仿生截半立方体结构模型;然后,采用热塑性材料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DM),制备了仿夏威夷果壳结构模型;最后,采用了有限元模拟和落锤冲击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孔状和不同密度的仿生结构在横向冲击条件下的抗冲击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对密度一致的情况下,三角形多孔结构的比能量吸收和破碎力效率分别比方形多孔结构提高了约60.3%和59%;仿生截半立方体结构的吸能性与相对密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威夷果壳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 扫描电子显微镜 熔融沉积成型 有限元模拟 抗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海洋地质样品扫描电镜的前处理方法
2
作者 张灵敏 党皓文 +9 位作者 戴璐 金晓波 卢婉仪 李琛 张燕 沈玥 卜鸣渊 曾治惟 唐银宁 王雨楠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6-227,共12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在海洋地质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揭示样品的微观形貌和成分特征。海洋地质样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前处理技术提出特殊要求,样品制备方法成为确保成像质量和数据可靠性的关键。本文系统总结了典型海洋地质样品(包括...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在海洋地质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揭示样品的微观形貌和成分特征。海洋地质样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前处理技术提出特殊要求,样品制备方法成为确保成像质量和数据可靠性的关键。本文系统总结了典型海洋地质样品(包括有孔虫、介形虫、颗石藻、孢粉、嗜中性微需氧铁氧化菌、冷水珊瑚、粉末沉积物及岩石碎屑)的SEM前处理方法,涵盖清洗、超声处理、干燥、固定、镀膜及测试等关键步骤。针对各类样品的理化特性(如脆弱性、高含水量、导电性差),阐述了技术要点、常见问题(如荷电效应、结构塌陷)及优化方案。优化的样品前处理流程能显著提升SEM成像分辨率和数据可靠性,为海洋地质微观分析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样品 扫描电子显微镜 前处理方法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圆形亚科线虫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3
作者 剧慧栋 肖霄 +5 位作者 张琳琳 王名玉 赵宁 杨欣颖 回艳淑 菅蕊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3,共8页
为了分析3种圆形亚科线虫的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本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寄生于马属动物肠道内的短尾三齿线虫(Triodontophorus brevicauda Boulenger,1916)、细颈三齿线虫(Triodontophorus tenuicollis Boulenger,1916)... 为了分析3种圆形亚科线虫的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本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寄生于马属动物肠道内的短尾三齿线虫(Triodontophorus brevicauda Boulenger,1916)、细颈三齿线虫(Triodontophorus tenuicollis Boulenger,1916)和伊氏双齿口线虫(Bidentostomum ivaschkini Tshoijo,1957)的体表结构进行详细观察和测量,对其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将获得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建立系统发育树。SEM观察结果显示,短尾三齿线虫外叶冠较短,呈小刺状,雄虫46枚,雌虫64枚;雄虫尾端交合伞缘锯齿状,有1对线状交合刺,末端有倒钩。细颈三齿线虫外叶冠短小,呈刺状,雄虫45枚,雌虫49枚;雄虫交合伞缘锯齿状,有1对线状交合刺,末端有倒钩,生殖锥附属物不发达。伊氏双齿口线虫外叶冠宽大,雌雄虫均有8枚,内叶冠细小;雄虫交合伞长,边缘光滑,背叶形状窄长,生殖锥极长,末端具3个囊状突起。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三齿属线虫和双齿口属线虫亲缘关系较近且相互独立,圆形属与三齿属和双齿口属线虫亲缘关系较远,细颈三齿线虫与日本三齿线虫(Triodontophorus nipponicus)亲缘关系较近,短尾三齿线虫与锯齿三齿线虫(Triodontophorus serratus)亲缘关系较近。本试验结果为上述3种线虫的形态特征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并利用系统发育分析描述了3种线虫间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尾三齿线虫 细颈三齿线虫 伊氏双齿口线虫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中国沙棘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高佩 何旦 马玉花 《高原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23-29,42,共8页
通过分析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中国沙棘叶片的解剖结构,对干旱胁迫下的沙棘叶片表皮毛形态和组织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旨在探究自然干旱胁迫下沙棘幼苗叶片形态及解剖结构的适应性变化。以青海野生中国沙棘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干燥法控制土... 通过分析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中国沙棘叶片的解剖结构,对干旱胁迫下的沙棘叶片表皮毛形态和组织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旨在探究自然干旱胁迫下沙棘幼苗叶片形态及解剖结构的适应性变化。以青海野生中国沙棘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干燥法控制土壤水分含量,通过扫描电镜观测叶片表皮毛形态,并通过石蜡切片染色分析其叶片解剖结构,来探究沙棘实生苗叶片对自然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沙棘表皮毛有星状毛、星盾毛和盾状毛3种类型,其表皮毛性状随干旱胁迫的加深而不断蜷缩。干旱胁迫强度加深,沙棘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和组织结构紧密度增大,而海绵组织厚度和组织结构疏松度则减少。沙棘叶片角质层厚度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加深而增加,沙棘叶片下表皮厚度、气孔面积、气孔密度和表皮毛面积则随干旱胁迫的加深而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复水后除栅海比外,其余各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综上,干旱胁迫强度与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呈正相关;与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海绵组织厚度呈负相关;干旱胁迫后复水1 d,气孔密度快速恢复,使其表现出更强的形态适应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沙棘 干旱胁迫 解剖结构 扫描电镜 石蜡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束扫描阵列微焦点射线源的倒置结构Micro-CT成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日峰 唐杰 +2 位作者 胡小龙 谢东洋 刘瑜川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74-2381,共8页
倒置几何结构CT成像系统理论上具有扫描视场大、图像信噪比好、锥束伪影小等优点,但其多焦点、稀疏角的扫描模式亦会带来投影数据截断、稀疏和局部数据冗余等问题。本文利用电子束扫描阵列微焦点射线源和高分辨率小面积探测器等构建了... 倒置几何结构CT成像系统理论上具有扫描视场大、图像信噪比好、锥束伪影小等优点,但其多焦点、稀疏角的扫描模式亦会带来投影数据截断、稀疏和局部数据冗余等问题。本文利用电子束扫描阵列微焦点射线源和高分辨率小面积探测器等构建了一种新型高分辨率、大视场的倒置几何结构Micro-CT实验系统(IG-Micro-CT)。针对该系统多焦点、稀疏角扫描模式下的投影数据截断和稀疏等特点,提出一种图像先验约束的全变分正则化SART迭代CT图像重建算法。首先通过仿真实验对图像重建算法进行了验证,并对阵列微焦点数量、旋转扫描分度数量等扫描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在IG-Micro-CT实验系统上获得了高分辨的Micro-CT测试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适用于IG-Micro-CT系统,解决了投影数据截断、稀疏采样和局部数据冗余带来的条状等伪影问题,并验证了IG-Micro-CT这种新型成像方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T 倒置几何结构CT 电子束扫描阵列微焦点射线源 CT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边Q_(3)砂质黄土湿陷特征及其微观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慕焕东 何也 +2 位作者 白逸松 邓亚虹 郑龙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24-3036,共13页
沙漠-黄土高原过渡带的砂质黄土遇水后会产生明显的湿陷变形,广泛分布于陕北靖边的长庆油田工程遭受砂质黄土湿陷危害严重,揭示砂质黄土湿陷特性及湿陷机制是长庆油田工程建设迫切需求。为此,以陕北靖边沙漠-黄土高原过渡区Q_3砂质黄土... 沙漠-黄土高原过渡带的砂质黄土遇水后会产生明显的湿陷变形,广泛分布于陕北靖边的长庆油田工程遭受砂质黄土湿陷危害严重,揭示砂质黄土湿陷特性及湿陷机制是长庆油田工程建设迫切需求。为此,以陕北靖边沙漠-黄土高原过渡区Q_3砂质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基本物理性质、X射线衍射和湿陷试验,研究砂质黄土基本物理特性和物质组成,厘清湿陷特性、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和孔隙及裂隙图像识别分析手段,探究砂质黄土湿陷前后的微观结构,孔隙大小分布、方向频率及丰度变化,从微观角度揭示砂质黄土湿陷机制。研究表明:靖边Q_(3)砂质黄土具有湿陷性,且湿陷系数随着轴向压力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随着干密度、含水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轴向压力为150 kPa时湿陷系数达到峰值;靖边Q_(3)砂质黄土以石英、钠长石、白云母以及方解石为主,颗粒形态多以棱角状亦或次棱角状为主,具有架空排列结构和架空孔隙,以点-点接触为主,黏粒胶结物多分布在骨架颗粒接触处。靖边Q_(3)砂质黄土的架空孔隙结构崩塌是砂质黄土湿陷变形的本质,为湿陷提供主要空间,黏粒胶结物包裹少量碎屑颗粒形成的凝块结构产生的沉降变形为砂质黄土湿陷变形提供了增量。研究成果为长庆油气田工程建设区砂质黄土湿陷性评价提供了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 Q_(3)砂质黄土 湿陷特性 微观机制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对稻谷籽粒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友明 谭军 +1 位作者 赵思明 张家年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共4页
应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干燥方式对稻谷微观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微裂纹广泛存在于稻谷籽粒中 ,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稻谷籽粒结构存在差异 ,热风干燥处理的稻谷籽粒中的微裂纹比阴干处理的稻谷籽粒中的微裂纹粗大 ,稻谷在干燥过程中产... 应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干燥方式对稻谷微观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微裂纹广泛存在于稻谷籽粒中 ,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稻谷籽粒结构存在差异 ,热风干燥处理的稻谷籽粒中的微裂纹比阴干处理的稻谷籽粒中的微裂纹粗大 ,稻谷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微裂纹导致其吸湿产生宏观裂纹 ,稻谷吸湿产生裂纹的敏感性与籽粒中存在的微裂纹的大小存在相关性 ,微裂纹越粗大 ,则稻谷吸湿后越易产生宏观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籽粒 吸湿 干燥方式 阴干 干燥过程 敏感性 热风干燥 产生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糖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 被引量:24
8
作者 胡静 赵小慧 +2 位作者 朱春玉 胡风庆 回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36,共4页
通过测定槐糖脂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和生长曲线,探讨槐糖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显微形态。结果表明:槐糖脂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且抑制作用体现质量浓度... 通过测定槐糖脂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和生长曲线,探讨槐糖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显微形态。结果表明:槐糖脂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且抑制作用体现质量浓度依赖特性,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为1.5625mg/mL。酸性和高温条件不影响槐糖脂抑菌性,表明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电镜结果表明,槐糖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可能源于其对菌体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糖脂 抑菌 最小抑菌质量浓度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黄土湿陷性因素的微观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陈阳 李喜安 +5 位作者 黄润秋 黄磊 李林翠 洪勃 刘振山 蔡玮彬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6-653,共8页
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数码显微镜,分析了不同含水率黄土试样表面微区结构变化与黄土湿陷性的关系和不同埋深土样在水与外力共同作用下湿陷前后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征。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所获取的微结构图像进行研究,分析了黄土湿陷前... 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数码显微镜,分析了不同含水率黄土试样表面微区结构变化与黄土湿陷性的关系和不同埋深土样在水与外力共同作用下湿陷前后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征。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所获取的微结构图像进行研究,分析了黄土湿陷前后土样中大、中、小孔隙和微孔隙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湿陷后比湿陷前土样微孔隙增多31.18%,小孔隙增多54.07%,中孔隙减少30.49%,大孔隙减少90.14%。这说明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大,黄土中的孔隙被逐渐压缩,大孔隙和中孔隙的数量逐渐减少,小孔隙和微孔隙的数量逐渐增加,为黄土的湿陷变形提供了充分的空间。讨论了土样中4类孔隙对黄土湿陷的贡献量,从微观角度综合分析了黄土湿陷的成因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湿陷性 光学数码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表面微区结构 湿陷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残积红粘土微观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景阳 朱立军 +1 位作者 梁风 陈筠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3-237,T001,T002,共7页
根据大量的扫描电镜照片和辅助的X射线能谱分析资料,对残积红粘土微观结构进行了分类研究,指出前人研究不足之处是没有充分考虑土的形成条件、形成环境、土的成因以及组成矿物成分和形态。经研究认为,残积红粘土具有叠片状、絮凝状、粒... 根据大量的扫描电镜照片和辅助的X射线能谱分析资料,对残积红粘土微观结构进行了分类研究,指出前人研究不足之处是没有充分考虑土的形成条件、形成环境、土的成因以及组成矿物成分和形态。经研究认为,残积红粘土具有叠片状、絮凝状、粒斑状、斑状、斑块状、球粒状等结构,这些结构与组成红粘土的矿物形态及其成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残积红粘土 微观结构 扫描电镜 X射线能谱分析 形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钟祥累托石的电子显微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洪汉烈 铁丽云 +1 位作者 边秋娟 周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对钟祥累托石的晶体形貌及化学成分特征进行了原位电子显微分析。结果表明,钟祥累托石普遍发育折叠状形态,一般可见有四种形式:波纹状、弯曲状、折曲状和扭折状。累托石晶体表面上常发育有多角形的台阶... 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对钟祥累托石的晶体形貌及化学成分特征进行了原位电子显微分析。结果表明,钟祥累托石普遍发育折叠状形态,一般可见有四种形式:波纹状、弯曲状、折曲状和扭折状。累托石晶体表面上常发育有多角形的台阶,说明累托石晶体是通过一层一层的叠合生长方式而形成的;板片状的水云母晶体边缘转化形成薄片状、纤维状的累托石晶体,表明累托石晶体来源于云母的转化;纤维状、棒状的累托石晶体包裹于或穿插片状的累托石晶体,说明钟祥累托石经历了多期次的结晶作用。电子探针的分析结果表明,钟祥累托石的晶体化学式为:云母层(Na0.44K0.16)Al2[(AlSi3)O10](OH)2和蒙脱石层(Ca0.46Mg0.04Fe0.06)(Al1.76Fe0.10Ti0.14)[Al0.90Si3.10O10](OH)2·nH2O,是由钾、钠云母层和钙蒙脱石层规则间层而形成的一种混层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托石 显微研究 湖北 电子探针分析 化学成分特征 分析结果 蒙脱石层 晶体化学式 扫描电镜 电子显微 晶体形貌 晶体表面 生长方式 云母晶体 结晶作用 混层矿物 纤维状 云母层 多角形 薄片状 多期次 发育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微球的扫描电镜测长及形貌观察条件 被引量:8
12
作者 朴玲钰 常怀秋 +3 位作者 刘军涛 贺蒙 任湘菱 唐芳琼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84-389,共6页
本文用日立S-4800型冷场发射扫描电镜对不同粒径二氧化硅微球进行测长研究及形貌观察,针对二氧化硅材料特性和工作目标,使用多种测试条件,通过结果对比,分别获得测定二氧化硅微球直径和进行形貌观察的适宜条件。
关键词 扫描电镜 二氧化硅微球 形貌 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体结构与甲烷吸附/解吸规律相关性实验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33
13
作者 康志勤 李翔 +1 位作者 李伟 赵静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00-1407,共8页
甲烷(CH_4)在煤体中的流动包含"渗流—扩散—吸附/解吸"3个环节,相比粉状煤,采用块状煤体进行CH_4吸附/解吸实验能够更有效地表征煤层中气体的流动状态。为此,依托渭北煤田韩城矿区煤样,利用自行设计的块煤吸附/解吸实验装置... 甲烷(CH_4)在煤体中的流动包含"渗流—扩散—吸附/解吸"3个环节,相比粉状煤,采用块状煤体进行CH_4吸附/解吸实验能够更有效地表征煤层中气体的流动状态。为此,依托渭北煤田韩城矿区煤样,利用自行设计的块煤吸附/解吸实验装置,研究了低压下块状同体积原生结构煤、碎裂煤和糜棱煤的CH_4等温吸附/解吸特性;采用显微CT和扫描电镜分析了3种煤样的孔裂隙结构和显微构造,探讨了煤体结构对CH_4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煤体结构煤的CH_4吸附/解吸特性有显著差异。结构致密的原生结构煤,孔隙度较低,导致CH_4吸附/解吸平衡时间长,吸附量低,解吸率低;相比原生结构煤,脆性变形碎裂煤张裂隙发育且相互贯通,孔隙度变大,连通性好,导致CH_4吸附/解吸平衡时间变短,吸附量升高,解吸率增大;韧性变形糜棱煤孔隙数量虽增多,但裂隙被揉皱闭合,形成孤立分布的孔隙结构,渗透性变差,导致CH_4吸附/解吸平衡时间最短,解吸速率最快,说明大多数CH_4仅吸附在块煤内构造变形作用下形成的粒间孔隙中。可知,碎裂煤储层是煤层气开发的有利区域;而致密原生结构煤和糜棱煤储层可尝试通过多尺度压裂、注热等技术手段实施储层改造以增加煤体裂隙通道,达到气井增产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体结构 构造煤 吸附/解吸 显微CT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综合应用 被引量:26
14
作者 王晓琦 金旭 +3 位作者 李建明 焦航 吴松涛 刘晓丹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319,共17页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以其高分辨率电子束成像及高强度聚焦离子束微纳米级精密加工功能,成为非常规油气储层研究的重要表征手段,推动了我国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进程,并促进石油地质学开启了全新的领域—纳米地质学。本文重点...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以其高分辨率电子束成像及高强度聚焦离子束微纳米级精密加工功能,成为非常规油气储层研究的重要表征手段,推动了我国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进程,并促进石油地质学开启了全新的领域—纳米地质学。本文重点介绍了FIB-SEM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综合应用以及创新性开发情况。FIB-SEM的二维大面积成像与三维切片-成像分析可有效解决岩石样品非均质性强的表征难题,并可对岩石内部的孔隙、微裂缝、矿物、有机质和残留油等五大要素进行全面的成像分析,为数字岩心的构建提供具有纳米级分辨率的高质量原始数据。FIB-SEM强大的微纳加工功能,为下一代储层矿物分析、地球化学微观分析等技术的开发提供了制样手段。另外,FIB-SEM可以集成多种先进分析技术,形成集高分辨率成像、物理化学测试为一体的石油地质综合分析平台,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 低加速电压成像 三维切片成像 微纳米加工 扫描透射显微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列车荷载下人工冻融软土微观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丁智 洪其浩 +2 位作者 魏新江 张孟雅 郑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91-1299,共9页
基于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以冻结温度和冻融周期为控制变量,对冻融土加载前、后微观结构进行电镜扫描试验.定性描述了冻融土经历动三轴加载后微观结构的孔隙特征、颗粒特征和结构连结方式.基于ImagePro Plus图像软件,对人工冻融软土... 基于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以冻结温度和冻融周期为控制变量,对冻融土加载前、后微观结构进行电镜扫描试验.定性描述了冻融土经历动三轴加载后微观结构的孔隙特征、颗粒特征和结构连结方式.基于ImagePro Plus图像软件,对人工冻融软土微观结构中的孔隙直径、孔隙圆形度、孔隙定向频率等微观结构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孔隙结构具有压密趋势,土颗粒破碎程度加剧,小孔隙增多,大孔隙减少,孔隙变得更加规则,孔隙呈定向性分布.对于人工冻融土而言,不同的冻结温度和冻融周期对结构破坏程度有影响,从而导致动力特性的差异.冻结温度越低,冻融循环次数越多,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将表现出更明显的结构弱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法 冻融循环 冻结温度 扫描电镜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光子晶体板的光刻和反应离子刻蚀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磊 张晓玉 +4 位作者 张福甲 姚汉民 杜春雷 刘强 潘莉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共4页
用光刻和反应离子刻蚀的方法对硅材料光子晶体板的制作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与激光 直写曝光相比,光刻曝光更有利于胶上图形的陡直度。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反应离子刻蚀后得到深3.3μm,晶格周期10.95μm,占空比50%的孔状光子晶体... 用光刻和反应离子刻蚀的方法对硅材料光子晶体板的制作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与激光 直写曝光相比,光刻曝光更有利于胶上图形的陡直度。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反应离子刻蚀后得到深3.3μm,晶格周期10.95μm,占空比50%的孔状光子晶体板结构,孔的陡直度保持较好,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光刻 离子蚀刻 激光直写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煤微观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谌伦建 柴一言 祝朝晖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04-306,共3页
通过扫描电镜对无机粘结剂工业型煤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发现,煤粒表面及孔隙间均有大量的粘结剂水化形成的凝胶体和各种形态的结晶体.由于各种形态的晶体相互交插,连接形成晶体网络,将煤粒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型煤.... 通过扫描电镜对无机粘结剂工业型煤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发现,煤粒表面及孔隙间均有大量的粘结剂水化形成的凝胶体和各种形态的结晶体.由于各种形态的晶体相互交插,连接形成晶体网络,将煤粒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型煤.凝胶体分布越均匀,晶体越发育,型煤强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煤 粘结剂 扫描电镜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矿渣粉及粉煤灰混凝土微观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18
作者 杨华全 董维佳 王仲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49,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水银压入测孔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查等方法,对单掺矿渣粉、单掺粉煤灰、双掺矿渣粉及粉煤灰的净浆试件的水化产物、孔结构等微观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双掺矿渣粉及粉煤灰与单掺矿渣粉或单掺...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水银压入测孔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查等方法,对单掺矿渣粉、单掺粉煤灰、双掺矿渣粉及粉煤灰的净浆试件的水化产物、孔结构等微观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双掺矿渣粉及粉煤灰与单掺矿渣粉或单掺粉煤灰相比,总孔面积、平均孔径、总孔隙率都得到改善;在早期,掺矿渣粉比掺粉煤灰反应要快;而在后期,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已得到释放,粉煤灰颗粒表面有大量的水化产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粉煤灰 矿渣粉 微观性能 扫描电子显做镜 差热失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残积红土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35
19
作者 李景阳 王朝富 +2 位作者 樊廷章 朱立军 陈筠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1-39,T002,共10页
本文根据典型碳酸盐岩风化壳─—石灰岩、白云岩风化剖面岩土体结构、构造现象的野外系统的观察资料,自基岩到土层系统地采集了风化剖面的代表样品,在室内进行了样品的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EDAX)测... 本文根据典型碳酸盐岩风化壳─—石灰岩、白云岩风化剖面岩土体结构、构造现象的野外系统的观察资料,自基岩到土层系统地采集了风化剖面的代表样品,在室内进行了样品的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EDAX)测试等工作,对残积红粘土结构、构造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和成因论证,最后提出了它们是溶蚀─—交代成因的结论,从而进一步充实和论证了作者在以往论文(1988,1989,1991a,1991b)中提出的论点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残积红土 扫描电镜 构造特征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法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海涛 唐忠锋 +1 位作者 陈有双 凌新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2-114,共3页
为微孔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盐酸对木薯淀粉进行处理,通过L(934)正交试验制备木薯微孔淀粉。通过IR、DSC、XRD和SEM(写出中文名字)研究木薯淀粉的结构。研究表明,与原淀粉相比,木薯微孔淀粉的分子结构未见变化,DSC的吸热... 为微孔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盐酸对木薯淀粉进行处理,通过L(934)正交试验制备木薯微孔淀粉。通过IR、DSC、XRD和SEM(写出中文名字)研究木薯淀粉的结构。研究表明,与原淀粉相比,木薯微孔淀粉的分子结构未见变化,DSC的吸热峰的峰值温度减小,XRD图谱的峰强减弱。与原淀粉相比,木薯微孔淀粉的结晶部分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微孔淀粉 差示扫描量热法 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