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2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向工程中基于Pro/Scan-tools的自由曲面重构 被引量:2
1
作者 查雪梅 刘胜青 +1 位作者 罗阳 钟元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9-92,共4页
采用Pro/Engineer2000i软件的Pro/Scan-tools模块,在逆向工程中进行自由曲面的重构。描述了Pro/Scan-tools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并详细介绍了根据测量数据逐步生成扫描曲线、型值曲线、型值曲面,最终形成光滑曲面的方法。通过实验证明,... 采用Pro/Engineer2000i软件的Pro/Scan-tools模块,在逆向工程中进行自由曲面的重构。描述了Pro/Scan-tools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并详细介绍了根据测量数据逐步生成扫描曲线、型值曲线、型值曲面,最终形成光滑曲面的方法。通过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方便可行,能够快速地生成重构的曲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曲面重构 Pro/scan-tools 逆向工程 机械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微探针电沉积的微结构制造路径规划
2
作者 徐海黎 杨雅雯 +4 位作者 邢强 陈妍 廖晓波 张小萍 庄健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0-216,共7页
为了实现半月形液滴限制电化学沉积(Meniscus confined electrodeposition,MCED)在二维平面的快速稳定生长,提出了自适应微跳跃分区沉积(Adaptive micro-jump partitioned deposition,AMJPD)方法。该方法利用扫描电化学池显微镜(Scannin... 为了实现半月形液滴限制电化学沉积(Meniscus confined electrodeposition,MCED)在二维平面的快速稳定生长,提出了自适应微跳跃分区沉积(Adaptive micro-jump partitioned deposition,AMJPD)方法。该方法利用扫描电化学池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chemical cel microscopy,SECCM)获取沉积二维平面方程,结合预沉积图像的分区扫描沉积轨迹生成基于该平面的三维沉积路径,通过提出的自适应微跳跃沉积模式,合理规避了平面生长沉积时遇到的阻碍,实现了在微米尺度上快速可控的平面制造加工。实验结果表明,AMJPD方法可进行多线段和平面图形的沉积绘制,可实现线宽6μm、长宽比17∶1微线条的稳定制造。因此,所提出的AMJPD方法可应用于各类精密金属微结构和微部件的制造,未来将在精密器件制造、生命医学传感等相关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形液滴限制电化学沉积 微跳跃沉积模式 分区扫描 自适应平面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打印文档扫描图像倾斜自适应矫正技术
3
作者 段园园 赵中原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9-244,共6页
激光打印文档作为日常办公、学术研究及法律公证等领域的关键资料,其扫描图像的质量直接影响数字化信息的准确性和可用性。在实际的文档扫描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导致扫描图像存在倾斜现象。为此,研究激光打印文档扫描图像倾斜自... 激光打印文档作为日常办公、学术研究及法律公证等领域的关键资料,其扫描图像的质量直接影响数字化信息的准确性和可用性。在实际的文档扫描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导致扫描图像存在倾斜现象。为此,研究激光打印文档扫描图像倾斜自适应矫正技术。以激光打印扫描技术成像理论,描述文档图像在扫描过程中的像素转换关系;依据像素转换关系划分倾斜类型,以径向畸变向量为矫正目标,在非线性关系作用下建立矫正模型;经过矫正模型获取图像径向畸变参量,采用牛顿算法求解参数,实现激光打印文档扫描图像自适应矫正。结果表明:以6种倾斜变形扫描图像作为测试基准集,经过所研究方法的矫正后,图像与真实文档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局部变形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打印文档 扫描图像 自适应矫正 图像倾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超高异形建筑立面测量应用
4
作者 袁凌云 朱召锋 +2 位作者 李慧 侯树慧 任兴烨 《城市勘测》 2025年第1期86-88,共3页
超级高度和奇特造型一直是建筑立面测量的难题,针对高达228 m的标志性建筑,本文提出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立面测量方案,阐述了导线式扫描获取三维数据、点云处理以及基于平面投影绘制立面图的内容,并进行了精度检验和效率分析。应... 超级高度和奇特造型一直是建筑立面测量的难题,针对高达228 m的标志性建筑,本文提出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立面测量方案,阐述了导线式扫描获取三维数据、点云处理以及基于平面投影绘制立面图的内容,并进行了精度检验和效率分析。应用案例验证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超高异形建筑立面测量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立面测量 超高异形建筑 立面正射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声学成像原理与技术综述
5
作者 张楠 许才彬 邓明晰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5,共23页
声学成像是现代检测领域当中的一门常用的技术。它利用超声波强大的穿透能力获取反映被测区域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声学信息,能够提供直观的结构二维或三维图像,从而为医学诊断、工业无损检测和水下探测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该... 声学成像是现代检测领域当中的一门常用的技术。它利用超声波强大的穿透能力获取反映被测区域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声学信息,能够提供直观的结构二维或三维图像,从而为医学诊断、工业无损检测和水下探测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该文从成像结果的维度出发,通过将现有的检测声学成像方法划分二维厚度截面成像、二维水平截面成像和三维成像三种类型,对包含扫描成像、相控阵成像、合成孔径聚焦成像和超声层析成像在内的各方法的原理和技术特点进行了综述,阐述了这些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并归纳了其优缺点。最后综合分析了影响这些方法准确性、实时性和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声学成像 扫描成像 相控阵 超声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碴比表面积的完整岩体TBM破岩效率分析
6
作者 闫长斌 石雨萱 +3 位作者 李严 李庆民 刘永胜 吴遁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6-468,共13页
岩碴是TBM掘进过程中岩~机相互作用的直接产物,其破碎程度、形态特征、粒径分布等信息是TBM破岩效率的重要反馈指标。基于岩碴现场筛分试验和室内三维扫描试验,定量分析了TBM岩碴的形态特征及其随粒径变化的规律,提出一种基于岩碴粒径... 岩碴是TBM掘进过程中岩~机相互作用的直接产物,其破碎程度、形态特征、粒径分布等信息是TBM破岩效率的重要反馈指标。基于岩碴现场筛分试验和室内三维扫描试验,定量分析了TBM岩碴的形态特征及其随粒径变化的规律,提出一种基于岩碴粒径分布规律的比表面积计算方法,准确计算了不同粒径分布条件下岩碴比表面积的真实值。结合岩碴新表面理论指标对岩碴比表面积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同时分析了岩碴比表面积与TBM破岩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岩碴粒径增大,岩碴的球形度和扁平度逐渐减小、伸长度逐渐增大。总体上,岩碴的伸长度越大、扁平度和球形度越小,粗糙度指数就越大,TBM破岩效率越高。采用积分的方法,利用表面积预测函数与累积分布函数可计算得到岩碴试样比表面积真实值且分析发现其数据可近似表示单位质量岩体破碎后新增表面积的大小。岩碴比表面积SW与新表面理论指标Sa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可以相互验证其准确性与合理性,但相比新表面理论指标Sa,比表面积SW具有更清晰的物理意义和更为直观的数字结果。岩碴比表面积随TBM掘进比能、贯入度指数增加而增大,随粗糙度指数增大而减小,即岩碴比表面积可较好地描述岩石破碎程度及能量消耗,岩碴比表面积越大,岩碴就越破碎,TBM破岩效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岩碴 破岩效率 三维扫描 形态特征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载激光雷达空间线形扫描的斜拉索索力测试
7
作者 施洲 张同卓 +2 位作者 苏朋飞 朱颖 郭辉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80,共9页
为提升大跨度斜拉桥斜拉索索力测试的效率和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机载激光雷达非接触式斜拉索线形扫描的索力测量方法——线形法。利用高差和空间聚类法从点云提取斜拉索实测线形,结合索参数、索力理论公式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提出索力推... 为提升大跨度斜拉桥斜拉索索力测试的效率和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机载激光雷达非接触式斜拉索线形扫描的索力测量方法——线形法。利用高差和空间聚类法从点云提取斜拉索实测线形,结合索参数、索力理论公式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提出索力推算的公式法和有限元法,两种方法相互校核、平均实现线形法索力测试。依托主跨672 m的鳊鱼洲长江大桥现场静载试验,分别采用线形法和频率法进行索力测试,开展验证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线形法、频率法索力测试结果最大误差分别为2.6%、5.8%,线形法显著提高了效率和精度。索力误差与实测弧垂误差成正比,弧垂误差对长索索力测试误差影响较小。索力误差随索长增加而减小:索长为200 m时,索力相对误差为6.2%,误差明显;当索长300 m时,索力相对误差降低至2.9%。线形法索力测试适用于长度为300 m以上的长索索力测试,并可通过多次测试平均、提升斜拉索实测点云处理精度等措施提高索力测试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斜拉索 索力测试 线形法 三维扫描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rchand巴伦的超短波频段TCDA研究
8
作者 柴舜连 刘亿荣 周承冕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2,共7页
为了满足“十二五”双超天线对超宽带、超视距、低剖面、宽角扫描的需求,设计了一款频段为110 MHz~520 MHz的紧耦合偶极子阵列天线(TCDA)。该阵列天线由8×8个单元组成,采用二阶威尔金森功分器和集成Marchand巴伦的组合实现超宽带... 为了满足“十二五”双超天线对超宽带、超视距、低剖面、宽角扫描的需求,设计了一款频段为110 MHz~520 MHz的紧耦合偶极子阵列天线(TCDA)。该阵列天线由8×8个单元组成,采用二阶威尔金森功分器和集成Marchand巴伦的组合实现超宽带、平衡馈电、阻抗匹配功能,并共同构成了馈电网络,同时采用双振子单元结构抑制E面扫描共模谐振,且通过加载垂直频率选择表面层实现了H面扫描阻抗匹配。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在110 MHz~520 MHz、±40°扫描角度内,电压驻波比典型值小于2.5, 520 MHz时阵列天线增益为16.2 dB,天线整体剖面高度小于λlow/8。该超短波频段TCDA具有超宽带、宽角扫描、低剖面、易于集成的优点,填补了国内外在甚高频和特高频频段内TCDA设计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耦合阵列 超宽带天线 集成巴伦 宽角扫描 低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新旧沥青融合及均质化程度研究
9
作者 邹桂莲 焦有晴 +2 位作者 张园 虞将苗 韩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31,共6页
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会直接影响混合料的性能。针对热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融合程度不易表征的问题,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热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进行研究。利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 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会直接影响混合料的性能。针对热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融合程度不易表征的问题,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热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进行研究。利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SBS)改性沥青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像中的红色荧光效应,将SBS荧光粒子作为示踪剂;基于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无损获取了拌合后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表面融合层内的所有图像,并对每个分层图像的荧光强度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整个融合层内SBS浓度衰减曲线;通过浓度变化曲线提出了融合程度计算公式,并引入均质化指标来量化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旧沥青的分散程度。依据所提出的方法以两种不同掺配比例下的热再生混合料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仅在拌合结束后新旧沥青无法达到理想的融合扩散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新旧沥青融合 均质化程度 再生沥青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无监督学习的差示扫描量热特征峰分析方法
10
作者 王晓东 许金鑫 +2 位作者 丁炯 王晓娜 叶树亮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8,共6页
为解决传统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信号分析需要手动选点来构造基线,存在人为因素引入误差且操作繁琐等问题,将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DSC信号分析中,提出一种融合无监督学习的DSC自动基线构造及特征峰信... 为解决传统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信号分析需要手动选点来构造基线,存在人为因素引入误差且操作繁琐等问题,将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DSC信号分析中,提出一种融合无监督学习的DSC自动基线构造及特征峰信号分析方法。首先使用改进的聚类算法将特征峰两侧的基线与特征峰信号初步分离;其次对特征峰两侧的基线信号结合迭代多项式拟合进行基线重构;最后将原始信号减去重构的基线信号得到净特征峰信号,进行热力学分析。对多组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基于机器学习的DSC信号分析方法可自动实现良好的基线构造与峰信号分析,提高DSC信号分析的速度和精度,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分析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基线重构 峰识别 聚类 迭代拟合 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能谱CT定量分析尿酸盐沉积对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与血液学指标的相关性
11
作者 马宏洋 刘力 +3 位作者 钟威 刘宏刚 孟洪颜 梁晏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196,20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双能量能谱CT尿酸盐沉积定量分析膝关节痛风性膝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影像特征,并分析其与患者血液指标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9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72例经临床确诊为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与87... 目的探讨基于双能量能谱CT尿酸盐沉积定量分析膝关节痛风性膝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影像特征,并分析其与患者血液指标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9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72例经临床确诊为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与87例非痛风性膝关节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的能谱CT资料,评估膝关节不同部位尿酸盐沉积,结合血液检验指标分析尿酸盐沉积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膝关节痛风结节尿酸盐浓度呈正相关(r=0.354、0.326、0.260,P<0.05)。血小板平均体积与单钠尿酸盐晶体半定量数据、膝关节痛风结节尿酸盐浓度呈正相关(r=0.563、0.257,P<0.05)。痛风组患者C反应蛋白与关节旁软组织尿酸盐浓度、骨质尿酸盐浓度呈正相关(r=0.498、0.166,P<0.05),红细胞沉降率与关节旁软组织(肌腱、韧带等)尿酸盐浓度呈正相关(r=0.325,P<0.01),血清尿酸与膝关节痛风结节、关节旁软组织(肌腱、韧带等)尿酸盐浓度呈正相关(r=0.264、0.243,P<0.05)。以最终诊断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平均体积结合双能能谱CT辅助诊断痛风性膝关节炎的最佳截断值为2.190、122.96、9.049。结论能谱CT可早期识别并定量分析尿酸盐结晶,在此基础上,血小板平均体积、红细胞沉降率、血清尿酸等血液检验指标对评估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痛风活动度、病情迁移程度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痛风性 膝关节 能谱CT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淋巴细胞计数 中性白细胞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断面隧洞聚能水压光面爆破试验
12
作者 黄高翔 许国庆 +3 位作者 姚强 杨旭 陈星艮 李洪涛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
钻爆法在隧洞开挖中得到广泛应用,通常采用光面爆破以达到成型质量要求,但在小断面隧洞中,特别是遇到不良地质条件时,受洞内钻孔条件及装药等限制,难以达到理想的轮廓控制爆破效果,从而影响围岩安全稳定,也会导致后期支护及衬砌成本增... 钻爆法在隧洞开挖中得到广泛应用,通常采用光面爆破以达到成型质量要求,但在小断面隧洞中,特别是遇到不良地质条件时,受洞内钻孔条件及装药等限制,难以达到理想的轮廓控制爆破效果,从而影响围岩安全稳定,也会导致后期支护及衬砌成本增加。针对上述问题,依托小断面水工隧洞开展现场爆破试验,探究聚能水压爆破技术应用于不良地质小断面隧洞的爆破参数,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轮廓开挖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超欠挖检测结果表明,同种地质条件下,聚能爆破相对于常规爆破可降低超挖量与欠挖量分别为40.8%和54.2%;(2)通过不同炮孔布置方式下的爆破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在弧顶与边墙连接处可不布设孔,利用聚能效应控制成型,可减少拱肩处的超挖;(3)在Ⅳ类围岩的粉砂质泥岩和层状砂岩中,壁面平整度受爆破参数影响较小,主要由岩性决定,且层状砂岩相比粉砂质泥岩平整度可提高30%以上。综上所述,在小断面水工隧洞中合理应用聚能水压爆破技术,可有效提高光面爆破下的隧洞壁面成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爆破 水压爆破 不良地质 小断面隧洞 三维激光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法庭科学的文件打印方式自动识别方法对比研究
13
作者 谢尚志 陈维娜 唐云祁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为了实现法庭科学文件打印方式的自动化识别,本研究探究了网络模型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确定可实现检验目标的文件扫描分辨率。本研究利用不同品牌、型号的激光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制备了不同打印方式的文件共100份。这100份文件依次通过... 为了实现法庭科学文件打印方式的自动化识别,本研究探究了网络模型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确定可实现检验目标的文件扫描分辨率。本研究利用不同品牌、型号的激光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制备了不同打印方式的文件共100份。这100份文件依次通过1200dpi、800dpi、600dpi、400dpi、300dpi、200dpi分辨率扫描后,裁切分割,制作出152976份样本。将样本随机打乱后,按照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0.64∶0.16∶0.2的比例送入LeNet-5、AlexNet、VGG16、ResNet18这4种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4种网络模型对300dpi及以上分辨率的训练和测试准确率均能得到90%以上;经过训练后,ResNet18模型对随机寻找的10份未知样本的识别准确率可达100%。实验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可以作为文件打印方式识别的一种有效手段。综合分析实验所用的4种网络模型,ResNet18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是其中的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打印文件 自动识别 扫描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点突变改造谷胱甘肽合成相关酶及高效催化生产谷胱甘肽
14
作者 张秀春 王骏之 +1 位作者 徐华栋 沈美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96,共6页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一种含有γ-酰胺键和巯基的三肽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谷胱甘肽的生物合成主要由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lutamylcysteine synthetase,GSHA)和谷胱甘肽合成酶(glutathione synth...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一种含有γ-酰胺键和巯基的三肽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谷胱甘肽的生物合成主要由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lutamylcysteine synthetase,GSHA)和谷胱甘肽合成酶(glutathione synthetase,GSHB)两步催化得到。在利用天然酶催化生产谷胱甘肽的过程中,发现天然酶的催化效果较差,其中GSHA为反应过程中的限速酶,该酶会受到产物的反馈抑制。该文对来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GSHA进行分子改造,对GSHA中参与转化的活性位点进行分析,通过丙氨酸扫描对关键氨基酸进行替换。对蛋白质表面非活性区域的氨基酸进行分析,引入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提高稳定性。将酶活力提升的突变位点进行组合,获得了催化效果较高的突变体Y131A-A511D,相比于野生型酶活力提高了6倍,并对最佳突变体的酶学性质进行分析。将突变体Y131A-A511D用于催化合成谷胱甘肽,在8 h内合成了76.8 mmol/L的谷胱甘肽,达到了高效催化生产谷胱甘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γ-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 定点突变 丙氨酸扫描 酶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l对EAA基热塑性黏合剂流变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罗聪 黄谱 +7 位作者 唐洪 肖思鑫 罗佳莹 王榜庆 毛艳玲 黄超群 王伟 李伟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8,共10页
为阐明热塑性黏合剂流变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稳态剪切和动态频率扫描对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基(EAA)热塑性黏合剂及其与高氯酸铵(AP)和铝粉(Al)的混合药浆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塑剂癸二酸二辛酯(DOS)与EAA相容性良好,形成的EA... 为阐明热塑性黏合剂流变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稳态剪切和动态频率扫描对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基(EAA)热塑性黏合剂及其与高氯酸铵(AP)和铝粉(Al)的混合药浆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塑剂癸二酸二辛酯(DOS)与EAA相容性良好,形成的EAA/DOS基热塑性黏合剂流动性好,加工性能优异;随着AP/Al固含量增加,药浆的黏度、模量都在增大,并且都存在一个表观黏度突变临界含量;由于Ⅳ-7类AP形状不规则,比表面积大,润湿分散难,易聚集形成絮凝结构,故药浆黏度和动态模量随粒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Al粉粒径对药浆的流变性能影响较小;三级配AP药浆由于单位体积中有效流动相的体积分数增加和小粒径的AP颗粒在剪切流动时起到“滚珠轴承”的作用,使其黏度和模量相比单、双级配的AP药浆下降了很多,极大改善了热塑性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工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黏合剂 流变特性 稳态剪切 动态频率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PB基浇注PBX替代材料固化度超声测量方法研究
16
作者 楼子豪 王克俭 +2 位作者 牛余雷 黄翰哲 马梓煜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1,196,共5页
为快速准确测量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基浇注高聚物粘结炸药(PBX)在固化过程中的固化度,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对HTPB基浇注PBX粘结剂体系在固化过程中的放热量进行测量,同时采用超声波纵波透射法对浇注PBX替代材料试样在固化过... 为快速准确测量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基浇注高聚物粘结炸药(PBX)在固化过程中的固化度,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对HTPB基浇注PBX粘结剂体系在固化过程中的放热量进行测量,同时采用超声波纵波透射法对浇注PBX替代材料试样在固化过程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反应的进行,通过DSC法测得的不同固化时间下粘结剂体系的放热量逐渐减少,通过超声波纵波透射法测得超声波在浇注PBX替代材料试样内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根据不同固化时间下放热量的数值可以计算出粘结剂体系在不同固化时间下的固化度,将DSC法与超声波纵波透射法对应,拟合得到超声波传播速度关于固化度的关系曲线,从而实现对浇注PBX替代材料试样固化度的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法) 固化度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山楂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质的影响
17
作者 娄世豪 孙小晶 +2 位作者 李丹丹 赵晨晨 修建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9,共9页
本研究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热风联合液氮干燥对山楂进行处理,利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山楂粉样品的总黄酮得率、总黄酮组分和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 本研究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热风联合液氮干燥对山楂进行处理,利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山楂粉样品的总黄酮得率、总黄酮组分和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联合液氮干燥的山楂粉样品色差值分别为20.60、17.70、20.05;山楂总黄酮得率分别为64.59、71.48、60.77 mg/g;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是19.56%、30.14%、18.50%;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是51.81%、75.08%、48.68%;以及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是48.98%、55.77%、36.04%;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山楂粉样品中总黄酮得率较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与其它样品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高效液相色谱对山楂总黄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干燥方式得到的黄酮类物质均包含芦丁、金丝桃苷、杨梅素、槲皮素、芹菜素、异鼠李素,但其含量不同,真空冷冻干燥样品中总黄酮总含量达到了308.65 mg/g,与其他样品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此以外,三种抗氧化方式和六种组分含量之间也存在线性关系。综上考虑,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山楂,是提取山楂总黄酮的推荐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对山楂的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总黄酮 干燥方式 抗氧化活性 扫描电镜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数据嵌套式同化在水量监测精度提升中的应用
18
作者 蒋飞卿 牛智星 +3 位作者 朱易青 王蓓 周安辉 嵇海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7,124,共8页
数据融合同化可以实现多源观测数据和模型模拟的优势互补,提升监测精度与可靠性。澜沧江下游的水量变化对沿岸国家影响重大,但其水量监测面临着流域复杂、水利工程影响等诸多挑战。为提高水量监测的精度与效率,提出一种耦合水动力模拟... 数据融合同化可以实现多源观测数据和模型模拟的优势互补,提升监测精度与可靠性。澜沧江下游的水量变化对沿岸国家影响重大,但其水量监测面临着流域复杂、水利工程影响等诸多挑战。为提高水量监测的精度与效率,提出一种耦合水动力模拟的多源数据嵌套式融合同化方法。首先利用人工实测数据构建基于机器学习LASSO模型的侧扫雷达精度提升方案,在此基础上构建河道水动力数值模拟模型,并利用提升后的侧扫雷达监测流速优化水动力模型参数,形成多层级多源数据的嵌套式融合同化,提高水量模拟精度的同时,将点观测数据扩展到全河道,扩展水量要素的获取范围,最后在澜沧江允景洪站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机器学习LASSO模型的精度提升方案,使侧扫雷达在线监测系统的精度较常规方法提升22.93%;多层级多源数据的嵌套式融合同化模式有效提升了断面流量的模拟精度,验证期相关系数为0.935,并获取了建模河道内任意点的水位、流量、流速等水文要素数据。研究成果可为澜沧江水量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数据同化 水量监测 机器学习LASSO模型 水动力模型 侧扫雷达在线测流系统 澜沧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刺夜蛾成虫触角及幼虫头部感器的超微形态
19
作者 史薛强 崔晓宁 +5 位作者 唐庄生 席驳鑫 李昌宁 彭斌 常逢美 李宏刚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83,共12页
白刺夜蛾Leiometopon simyrides是为害我国西北荒漠草地防风固沙植物白刺的重要食叶害虫。为明确白刺夜蛾成虫触角及幼虫头部感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特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白刺夜蛾的雌、雄成虫触角和5龄幼虫头部感器的超微结构... 白刺夜蛾Leiometopon simyrides是为害我国西北荒漠草地防风固沙植物白刺的重要食叶害虫。为明确白刺夜蛾成虫触角及幼虫头部感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特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白刺夜蛾的雌、雄成虫触角和5龄幼虫头部感器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白刺夜蛾雌、雄成虫触角均为丝状,雄虫触角明显较雌虫粗壮。雌、雄成虫触角表面均分布有8种感器,即B hm氏鬃毛(Ⅰ型和Ⅱ型)、鳞形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Ⅰ型和Ⅱ型)、栓锥形感器、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其中,雌虫鳞形感器的长度和基部直径显著大于雄虫,雌虫耳形感器长度显著大于雄虫。雄虫的B hm氏鬃毛Ⅰ型和毛形感器的长度显著长于雌虫,雄虫的刺形感器Ⅰ型和Ⅱ型较雌虫粗长。白刺夜蛾5龄幼虫头部发现6种感器,即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指形感器、板形感器和感觉锥,这些感器主要分布在触角、下颚和下唇,上唇和上颚仅有刺形感器分布。本研究为深入探究白刺夜蛾触角感器的嗅觉感受机制提供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夜蛾 触角 感受器 扫描电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编程超表面的亚太赫兹波束操控
20
作者 汪域 石磊 +1 位作者 傅晓建 蒋卫祥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5年第3期225-230,共6页
随着6G技术的不断发展,太赫兹雷达、通信感知一体化逐渐成为电子信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可编程超表面凭借其重量轻、易共形和动态可调等优势,在太赫兹波束操控方面表现出很高的自由度,因而在通信、成像、雷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 随着6G技术的不断发展,太赫兹雷达、通信感知一体化逐渐成为电子信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可编程超表面凭借其重量轻、易共形和动态可调等优势,在太赫兹波束操控方面表现出很高的自由度,因而在通信、成像、雷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本文从加载半导体元件的可编程超表面设计理论出发,选取一款高频适用的GaAs变容二极管,构建了一种1 bit数字编码超表面,并对其亚太赫兹电磁响应和波束操控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超表面阵列在W波段具有宽角度的动态波束赋形和波束扫描能力,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赫兹 可编程超表面 波束赋形 波束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