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国大数据分析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需匹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如荣 张可 周晶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7-73,共7页
聚焦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面向产业需求持续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高技能人才支撑,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大使命。基于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高职状态数据库等数据来源及大数据模... 聚焦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面向产业需求持续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高技能人才支撑,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大使命。基于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高职状态数据库等数据来源及大数据模型对高职教育人才供需匹配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基于专业布点数据,分析各地高职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紧密度;基于招生结构的变化,考察高职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匹配度;基于就业大数据分析,深入了解高职教育人才供给质量以及供需匹配情况。针对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整体统筹规划,注重跨地区协作,以优质资源共享平衡区域差异;坚持产业需求导向,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立足人才培养为本,持续优化以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布局 产业结构 匹配度 就业质量 大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职产业学院建设的困境与反思——基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
2
作者 刘志文 孙延杰 寿丽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4-21,共8页
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产业学院应实现适应、目标达成、整合、模式维持四项关键功能。目前产业学院建设中存在产业迭代与人才供给的时空错配、高素质现代技术人才数量匮乏、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有结构性缺陷、文化认知差异下的校企共识... 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产业学院应实现适应、目标达成、整合、模式维持四项关键功能。目前产业学院建设中存在产业迭代与人才供给的时空错配、高素质现代技术人才数量匮乏、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有结构性缺陷、文化认知差异下的校企共识断裂等问题。基于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新时代推进产业学院创新发展,需要建立动态人才培养调整机制,提升高职产业学院的适应性;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逐步提升高技能人才的综合能力;完善产业学院的运行规范,形成资源整合新格局;营造校企文化认同,构建价值共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产业学院 高职教育 结构功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及效应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孙艳 匡瑛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24,共16页
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2—2022年省域面板数据,探究高等职业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理、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提高... 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2—2022年省域面板数据,探究高等职业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理、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推动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对新质生产力产生复杂影响;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区域之间的竞争可能导致部分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受限。各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速度,提高省域人力资本水平,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型劳动者;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驱动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赋能企业技术创新突破;助推区域产业结构整体升级,提升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人力资本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新基建“五金”:结构逻辑、运行机理与生成路径 被引量:8
4
作者 谭多宁 李同同 邓荣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7,共7页
职业教育正在经历从“层次”走向“类型”的全面深化改革,加强职业教育新基建“五金”建设,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新基建“五金”建设质量势在必行。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来看,职业教育新基建“五金”建设是一个整体系统,其系统推进需要建构产... 职业教育正在经历从“层次”走向“类型”的全面深化改革,加强职业教育新基建“五金”建设,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新基建“五金”建设质量势在必行。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来看,职业教育新基建“五金”建设是一个整体系统,其系统推进需要建构产业升级与学生发展双向耦合的发展根坻、形塑新质生产力生成环境的高质量“品相”、建成以高效率为追寻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塑造内部“制度—权力—技术”运行的实践模式。从运行机理来看,职业教育新基建“五金”在建设过程中表现出相互形塑的整体演进促“五金”整体适应、共同目标的现实导向促“五金”系统调适、竞合关系的交织应用促“五金”资源配置、要素结构的持续作用促“五金”运行流畅的内在逻辑。基于此,职业教育新基建“五金”的建设路径为形塑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的主体关系,构建制度供给、资源支持、技术支撑的运行机制,形成整体形塑、重心调适、重点突破的组织策略,搭建系统规划、组织协同、要素优化的保障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新基建 五金 结构逻辑 运行机理 生成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普融通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5
作者 孙保辉 陈得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33,共6页
职普融通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关键变量,为人才培养开辟了多样化成长路径,它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积蓄着夯实教育强国建设、助力跨学科知识建构、推动职业生涯教育的价值意蕴。当前,职... 职普融通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关键变量,为人才培养开辟了多样化成长路径,它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积蓄着夯实教育强国建设、助力跨学科知识建构、推动职业生涯教育的价值意蕴。当前,职普融通依然面临着知识关系浅层化、融通过程单向化和评价结构松散化的实践难题。摆脱这些困境,实现职普融通的可能路径是:基础层面应强化综合知识生成一体式融通的技术规范,专业层面应深化教育共同体改革互渗式融通的行动规范,管理层面应重塑多元评价同向式融通的任务规范,从而实现职普融通从被动到主动的教育需求转向,为培养新质人才提供强大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普融通 知识关系 融通过程 评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本科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茜雯 徐国庆 余韵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5,共11页
职业本科产生于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增进职普互动、完善职教体系等多重逻辑。当前职业本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可借助社会学视角,运用功能论、冲突论、互动论、交换论等社会学理论工具,分别分析职业本科功能的社会嵌入性... 职业本科产生于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增进职普互动、完善职教体系等多重逻辑。当前职业本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可借助社会学视角,运用功能论、冲突论、互动论、交换论等社会学理论工具,分别分析职业本科功能的社会嵌入性与多元复合性,职业本科所处社会地位及其在社会分层中扮演的角色,职业本科在构建自身内涵进程中与普通本科的互动边界,职业本科与个体、社会间的交换关系与机制。由此提出,职业本科的发展要通过适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彰显自身价值;通过重塑社会制度,获得平等地位;通过与普通教育保持“有距离的接近”,追求本科层次教育的合法性;通过强化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构筑自身交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 社会结构 职普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现代化:需求指向、多重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7
作者 辛苏 王启龙 石伟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6,共7页
职业教育是重要的社会服务工具之一,是人口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我国人口少子化、老龄化,区域间、产业间人口流动愈加快速等趋势,人民群众、经济社会发展乃至职业教育自身都对职业教育现代化提出了全新诉求:职业教育应以关照... 职业教育是重要的社会服务工具之一,是人口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我国人口少子化、老龄化,区域间、产业间人口流动愈加快速等趋势,人民群众、经济社会发展乃至职业教育自身都对职业教育现代化提出了全新诉求:职业教育应以关照人口规模及人口增减变化为逻辑起点、以服务人口结构及其变化为逻辑进路、以提高人口质量为逻辑根本,通过构建灵活开放的教育服务体系,推进学制和培养模式改革,优化院校专业布局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路径,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科学可持续发展,服务人口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化 职业教育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生源结构 学制改革 布局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新质生产力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建构逻辑与内容框架 被引量:2
8
作者 傅晗 黄轶 +2 位作者 刘川华 陈露 丁翠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1,共7页
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开展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建设的研究,对引领、规制和赋能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切实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紧密结合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教育人才在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数字化能力方面... 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开展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建设的研究,对引领、规制和赋能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切实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紧密结合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教育人才在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数字化能力方面的要求,构建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标准。通过多轮次专家咨询,最终形成了一套涵盖目标管理、实践内容、实践准备、实践任务、越轨控制5个维度,下设20个二级指标以及90个三级指标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借鉴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依据逐级提升的逻辑,将各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以此精准评价实践教学成效,促使新质生产力所要求的职业人才能力融入实践教学,进而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 质量评价 结构功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时代价值及实践进路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双龙 杨佳怡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9-34,共6页
中国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立足于中国优良传统职业教育思想、中国优秀传统职业教育素养、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全面的、系统的、持续的发展过程,涉及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产教融合的深化以... 中国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立足于中国优良传统职业教育思想、中国优秀传统职业教育素养、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全面的、系统的、持续的发展过程,涉及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产教融合的深化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等多个方面。中国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致力于以人为本,推动个体实现自由且全面的发展;提升个人技术技能,实现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高度匹配;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手工艺人,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手工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全面深入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技能为基、能力本位,构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分别从地位提升、教学改革、师资队伍、产教融合、职教高考及职教实训等多个维度深入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以人为本 技术技能 产业结构 手工艺人 新技术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职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测度——基于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0
作者 刘燕丽 姚继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7-66,共10页
普职协调发展是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对于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普职结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S-E)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2010-2020年我国各省S-E耦合协调度的发展变化,以及二者的同步发展状态,并通过俱乐部... 普职协调发展是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对于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普职结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S-E)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2010-2020年我国各省S-E耦合协调度的发展变化,以及二者的同步发展状态,并通过俱乐部收敛对其收敛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四大区域的S-E耦合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整体呈现中级协调状态,但时间阶段性与地区异质性特征明显;2020年,超过74%的省份普职结构相对超前;同时,测算结果表明S-E耦合协调度呈现局部俱乐部收敛特征。鉴于此,在“十四五”期间及以后,应不断优化普职结构,提高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职结构 普职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俱乐部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大众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
11
作者 祁占勇 鄂晓倩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59,68,共9页
在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水平成为职业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文献研究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构建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初始结构维度。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开发出... 在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水平成为职业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文献研究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构建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初始结构维度。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开发出由认知、评价和行为3个维度和职业教育文化认同、职业教育身份认同、职业教育效能认同、职业教育制度认同、职业教育组织认同、职业教育模式认同、职业教育供给认同7个因子构成的社会大众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水平正式量表,共59个题项,为社会大众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水平测量提供了实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大众 职业教育社会认同 理论构建 量表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教学进程优化:教学样式时序的分级匹配
12
作者 郭恩来 朱孝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7-103,112,共8页
技能教学反映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技能教学内容与教学样式的合理匹配是高质量实训教学的必然要求。基于课堂观察与访谈,对技能教学常见样式进行了编码,分析其关键特征;对技能难度作量化分级,统计了三种难度等级技能教学点匹配的样式,通... 技能教学反映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技能教学内容与教学样式的合理匹配是高质量实训教学的必然要求。基于课堂观察与访谈,对技能教学常见样式进行了编码,分析其关键特征;对技能难度作量化分级,统计了三种难度等级技能教学点匹配的样式,通过行为序列分析提取出典型样式时序。发现“引发(I)—示范(D)—操作(O)—支持(S)”结构具有通适性,对于“容易”等级技能,教学样式组合可简化或部分省略;对难度“适中”技能,样式组合需要齐全且时序性增强;对于“难”等级技能,样式时序中应增加“支持”成分并与“反馈”形成组合(F-S)反复出现。这一结果可应用于动作技能教学领域的进程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能教学 教学样式 样式匹配 难度分级 时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15
13
作者 何景师 徐兰 +1 位作者 叶善椿 戴航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5,共12页
从招生规模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采用熵值法测算我国各省份2014—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通过Moran’s I检验高等职业教... 从招生规模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采用熵值法测算我国各省份2014—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通过Moran’s I检验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两个维度的空间作用机制、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分布上都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高等职业教育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对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在东部地区呈现显著正向直接效应,西部地区呈现显著负向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高等职业教育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在西部地区还具有显著正向间接效应。建议从宏观层面构建层次分明、有序衔接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从中观层面加强职业教育区域协同发展,从微观层面落实产教融汇、丰富专业群建设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创新创业学院的结构定位与功能实现 被引量:5
14
作者 万是明 闫俊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7-52,共6页
依据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创新创业学院作为高职院校内部的一个基层组织结构,兼具二级学院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双重结构身份,兼具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管理的双重基本功能。创新创业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开展创新... 依据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创新创业学院作为高职院校内部的一个基层组织结构,兼具二级学院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双重结构身份,兼具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管理的双重基本功能。创新创业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创新创业管理功能主要表现为整体规划和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统筹管理和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组织创新创业竞赛和孵化管理创新创业项目。为实现双重基本功能,应积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和管理的结构架构,全面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学院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内涵特征、结构要素与实践方略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泽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40-45,共6页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基于数字技术增强适应性、推进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包含以技术迭代改变职业教育发展动力结构,以秩序生成适应、支撑和引领职业教育现代化,以范式转变重塑职业教育生态的内涵特征。由此,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在...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基于数字技术增强适应性、推进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包含以技术迭代改变职业教育发展动力结构,以秩序生成适应、支撑和引领职业教育现代化,以范式转变重塑职业教育生态的内涵特征。由此,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在技术与设施、管理与服务、理念与愿景三个维度,分别形成了关键场景重建化、数据资源增值化、适应变革敏捷化的结构要素。为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应当深化职业教育与数字样态的重塑,推进职业教育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步,促进职业教育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协同,加快职业教育与技能强国战略的融合,保障职业教育与数字技术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 内涵特征 结构要素 实践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职业教育法律规范体系:意涵探求与结构展开——以新《职业教育法》的基本规范分析为中心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永林 车佳桥 周志成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6,共8页
准确解读、探求新《职业教育法》基本规范的主要意涵是重构职业教育法律规范体系的基本前提。借助职业教育的跨界特征与法释义学理论的体系思维,释明以新《职业教育法》基本规范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同等地位、内部层级和外部衔... 准确解读、探求新《职业教育法》基本规范的主要意涵是重构职业教育法律规范体系的基本前提。借助职业教育的跨界特征与法释义学理论的体系思维,释明以新《职业教育法》基本规范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同等地位、内部层级和外部衔接四个方面相关法律规范的主要意涵,归总当前构建职业教育法律规范体系中全面构建体系的基础规范、有力支撑体系的主体规范、纵向贯通体系的层次规范、横向融通体系的交互规范四个方面的现实诉求。从中央与地方层面同时进行重构体系的结构展开,以人才培养规范增强职业教育基础规范,以权利规范支撑职业教育主体规范,以职教高考制度与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为“抓手”完善职业教育纵向层次规范,以产教融合制度与职普融通制度为核心健全职业教育横向交互规范,阶段性重构以新《职业教育法》为统领的职业教育法律规范体系的基本方向与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职业教育法》 法律规范体系 意涵探求 结构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高职“1+X”证书试点专业与产业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晓宇 郭彩扣 阙勇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51,共6页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能否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采用2019-2022年广西高职专业建设数据及“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数据,量化分析“1+X”试点专业与产业结构适应性情况,结果显示:第一产业...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能否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采用2019-2022年广西高职专业建设数据及“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数据,量化分析“1+X”试点专业与产业结构适应性情况,结果显示:第一产业对应的人才培养结构偏离度均为正值且数值远高于0.2的适应水平,“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远远小于广西第一产业的需求;第二产业对应的广西高职人才试点专业结构偏离度均为正值,试点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小于广西第二产业的需求;第三产业试点专业结构偏离度均为负值,高职试点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超过了第三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据此提出提升试单专业与产业适应性的策略:统筹高职专业布局,主动匹配产业结构调整;借助“1+X”证书制度试点,重构高职专业体系;充分调研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建设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1+X”证书制度 专业建设 高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困顿与实践超越——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6
18
作者 丰彩君 张成涛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3,共7页
乡村经济高效优质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坚定其类型教育的地位,切实扎根乡村大地,为广大乡村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职业教育面临着经济支持体系不完善... 乡村经济高效优质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坚定其类型教育的地位,切实扎根乡村大地,为广大乡村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职业教育面临着经济支持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效能低、顶层设计不完善、共同价值观念缺失等现实问题。基于此,职业教育要探索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需不断完善经济支持体系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效能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健全顶层设计以加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筑牢共同价值观念以强化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功能主义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契合性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娇娇 韩鑫彤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39,共6页
专业设置是否契合区域产业发展是制约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前端因素。基于对浙江50所高等职业院校(包含2所职业本科)专业设置的实证分析发现,当前浙江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基本匹配,但随着新时期产业发展定位的... 专业设置是否契合区域产业发展是制约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前端因素。基于对浙江50所高等职业院校(包含2所职业本科)专业设置的实证分析发现,当前浙江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基本匹配,但随着新时期产业发展定位的调整变化,二者的契合性仍存在结构化问题突出、梯度化差异显著、特色化程度不够等问题,据此提出加强统筹规划、锚定错位发展、注重特色发展、健全动态专业调整机制、从需求侧推动专业设置优化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契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与检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淑英 杨明珠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5,共8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教育类型,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选取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系统分析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教育类型,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选取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系统分析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表明: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及其各维度均有正向影响,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职业教育能够通过推进城镇化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数字经济对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基于上述研究发现,应聚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水平,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以助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共同富裕 城镇化 产业结构升级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