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assical Theory of Advance of Perihelion of Mercury with Velocity Dependent Inertial and Gravitational Masses
1
作者 Erich R. Bagge (Institute for Pure and Applied Nuclear Physics, Christian Albrechts University, Kiel,Germany)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5年第4期87-98,共12页
It is shown that Mercury's motion of the perihelion around the Sun, which is believed to be explicable quantitatively only by general relativity, can be fully understood within the frame of the dynamics of special... It is shown that Mercury's motion of the perihelion around the Sun, which is believed to be explicable quantitatively only by general relativity, can be fully understood within the frame of the dynamics of special relativity. It is only necessary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relativistic dependence of the planet's inertial and gravitational masses on its velocity (relative to the Sun) in the conservation equations for energy, and linear and angular momenta in the gravitational field. The physical Problem is reduced to a singular, non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 which is solved numerically for the planet Mercury. The advance of the perihelion of Mercury is shown to be = 42.087' for a period of 100 years, which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as- tronomical observations and the result (by analytical approximations) of general rela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et mercury Advance of perihelion Classical theory Velocity dependent inertial and gravitational masses Agreement with observ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心轨道引力波探测无拖曳系统平动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郝立维 张锦绣 +2 位作者 王继河 张谕 孙玥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8,共13页
探讨了一种针对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的在轨无拖曳控制技术,基于未来可行的地心轨道探测任务背景进行分析设计,并对搭载两颗检验质量的在轨无拖曳系统进行航天器与质量块间相对运动动力学及耦合特性建模。同时,初步分析了任务中无拖曳系... 探讨了一种针对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的在轨无拖曳控制技术,基于未来可行的地心轨道探测任务背景进行分析设计,并对搭载两颗检验质量的在轨无拖曳系统进行航天器与质量块间相对运动动力学及耦合特性建模。同时,初步分析了任务中无拖曳系统指标和摄动,并设计了基于频域H_(∞)最优控制理论的系统相对平动控制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双检验质量在轨无拖曳系统各检验质量按激光测距呼吸角排列时,采用无固定追踪点策略且在非敏感轴无悬浮控制输入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航天器对基准点的追踪,并满足系统频域性能指标的要求。同时,每颗检验质量的时域偏移量可以控制在微米级别,从而获得任务所需的纯引力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探测 无拖曳控制 双检验质量 H_(∞)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力波理论和实验的新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黄玉梅 王运永 +4 位作者 汤克云 康飞 张承民 徐军 郭有光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73,共16页
引力波的存在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理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预言.由于目前技术水平的限制,无法在实验室产生足以被探测到的引力波,因此宇宙中大量的大质量剧烈活动的天体成为科学家研究引力波的首选,从而诞生了引力波天文学.引力波探... 引力波的存在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理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预言.由于目前技术水平的限制,无法在实验室产生足以被探测到的引力波,因此宇宙中大量的大质量剧烈活动的天体成为科学家研究引力波的首选,从而诞生了引力波天文学.引力波探测将开启研究宇宙的新窗口,是继电磁辐射、宇宙线和中微子探测后探索宇宙奥秘的又一重要手段,对天文学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新一代应用了高灵敏度的迈克耳逊干涉仪装置的长基线引力波探测仪正在建造中.该综述从引力波理论出发,阐述了目前研究较多的可探测引力波源,给出了目前观测上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引力波 综述 广义相对论 中子双星 引力波探测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论理论在经济客体地位评价中的应用——以河南省城市地位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新生 姜友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4-217,共4页
一个经济客体地位的评价不能单从该经济客体本身来考虑,它还与评价区域周围其它观察经济客体有关,会受到其它经济客体的衬托作用。经济客体的地位应包括评价经济客体在其它经济客体处的“势”和其它经济客体在评价经济客体处的“势”... 一个经济客体地位的评价不能单从该经济客体本身来考虑,它还与评价区域周围其它观察经济客体有关,会受到其它经济客体的衬托作用。经济客体的地位应包括评价经济客体在其它经济客体处的“势”和其它经济客体在评价经济客体处的“势”两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客体 地位评价 场论理论 城市地位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中城市群范围界定与规模结构分形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黄建毅 张平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1-187,共7页
辽中城市群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地域,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基于引力模型,结合城市群的城市交通流分析,首先对辽中城市群范围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形理论与方法对辽中城市群的人口、经济规模结构的分维值进行了... 辽中城市群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地域,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基于引力模型,结合城市群的城市交通流分析,首先对辽中城市群范围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形理论与方法对辽中城市群的人口、经济规模结构的分维值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辽中城市群的人口规模分维值大于1,而经济规模分维值小于1,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不均衡、分布错位,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和开发历史有着密切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了辽中城市群的分维值影响因素,发现科学支出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中城市群 引力模型 分形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度变换及改进Retinex的低照度图像增强 被引量:22
6
作者 游达章 陶加涛 +1 位作者 张业鹏 张敏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针对低光照条件下拍摄的图像受光和环境的影响,其重要信息丢失严重,出现对比度低、细节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变换与改进Retinex的图像增强方法。首先采用引力搜索算法(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GSA)优化的全局灰度变换... 针对低光照条件下拍摄的图像受光和环境的影响,其重要信息丢失严重,出现对比度低、细节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变换与改进Retinex的图像增强方法。首先采用引力搜索算法(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GSA)优化的全局灰度变换函数对图像的RGB各通道灰度图像进行灰度变换,增强图像光照强度,使其更接近均匀光照场景;然后将图像转为HSV色彩空间,对V通道(亮度通道)采用改进的多尺度Retinex(MSR)算法处理,将基于范围的自适应双边滤波和Gabor滤波作为Retinex算法的环绕函数,结合两种滤波的特性来增强图像的亮度和细节。最后采用伽马校正避免图像融合造成的图像色偏。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处理过的增强图像在主观和客观评价上优于其他方法,图像颜色失真较小,细节更清晰,为图像的后续应用做了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全局灰度变换函数 引力搜索算法 双边滤波 RETINEX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ND理论和暗物质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杨 赵文 韩金林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5-381,共7页
从理论上探讨在地球引力系统内,修正动力学的引力理论以及暗物质模型的预言.着重研究修正动力学(MOND)的引力理论中一些常用的模型,对其中一个最简单模型,给出了球对称情况下引力势的一般表达式,计算了地球引力场中这些模型预言的卫星... 从理论上探讨在地球引力系统内,修正动力学的引力理论以及暗物质模型的预言.着重研究修正动力学(MOND)的引力理论中一些常用的模型,对其中一个最简单模型,给出了球对称情况下引力势的一般表达式,计算了地球引力场中这些模型预言的卫星角速度,发现不同模型给出的角速度是不相同的,并且将这些值分别与牛顿理论的角速度值相比较.虽然这些模型的角速度与牛顿理论角速度的差异都很小,但简单模型的差异更大一些.对于月球作为卫星的情况,目前的技术有可能对这个角速度差进行实际观测.最后估算暗物质模型中月球绕地球运动角速度所受到的影响,证明它远远小于MOND理论的效应.由此对这个角速度差的观测,就构成检验MOND理论与暗物质模型的一个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D理论 暗物质模型 修正动力学 角速度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外维与厚膜模型简介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玉孝 钟渊 杨科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74,共34页
额外维概念的提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直到最近二十余年,人们对额外维物理的认识才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例如,人们开始注意到额外维的尺度可以达到Te V-1量级甚至是无穷大的,而不与当前的实验观测相违背。一些额外维模型还可以对粒子物... 额外维概念的提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直到最近二十余年,人们对额外维物理的认识才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例如,人们开始注意到额外维的尺度可以达到Te V-1量级甚至是无穷大的,而不与当前的实验观测相违背。一些额外维模型还可以对粒子物理学中的规范层次问题以及宇宙学中的暗物质问题给出全新的解释。此外,如果将我们所处的四维世界看成是更高维时空中的拓扑缺陷,例如五维时空中的一个四维畴壁,则可以通过场论的方法得到局域在畴壁上的各种四维物质场。如果进一步要使四维牛顿引力也能被局域在畴壁上,一般需要假设五维时空按照某种方式弯曲。这种弯曲时空中的畴壁称为厚膜。最简单的解析厚膜解可以在广义相对论中通过引入最小耦合的背景标量场得到。随着宇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扩展引力理论和非最小耦合的标量场相继被提出并被应用于宇宙学和高能物理的各种问题中。因此研究各种扩展引力和非最小耦合标量场理论中的解析厚膜解和各种场的局域化机制就成了一个重要而又有趣的方向。目前国内外对厚膜模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我们将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简单的介绍。本文先对几种常见的额外维模型包括Kaluza-Klein理论、大额外维模型、Randall-Sundrum模型和标准的厚膜模型进行简单介绍,并分析线性涨落和引力场的局域化。然后介绍厚膜背景下各种物质场的局域化机制。最后以非正则标量场论和几种常见的扩展引力理论为例,介绍厚膜模型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外维 膜世界 引力理论 局域化 质量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力透镜的基本原理及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傅莉萍 束成钢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69,共14页
介绍了引力透镜的基本原理,并针对不同情况,结合目前的观测结果对强透镜、弱透镜和微 透镜分别作了系统的说明;特别阐述了近年来正在兴起的宇宙剪切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总结了引力 透镜在宇宙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引力透镜 综述 原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节点聚集能力的引力场动态路由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海权 郭进 +1 位作者 王丹琛 刘刚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562-3564,共3页
研究高效的动态路由选择方法对提高网络吞吐量及缓解交通拥塞程度至关重要。为此,从引力理论角度深入分析了网络交通传输过程中节点对交通流的聚集作用,考虑节点自身及其邻居节点的畅通程度及传输路径长度,建立节点对交通流的引力模型,... 研究高效的动态路由选择方法对提高网络吞吐量及缓解交通拥塞程度至关重要。为此,从引力理论角度深入分析了网络交通传输过程中节点对交通流的聚集作用,考虑节点自身及其邻居节点的畅通程度及传输路径长度,建立节点对交通流的引力模型,进而提出一种顾及节点聚集能力的引力场动态路由方法。为检验方法有效性,对不同路由策略进行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最短路由算法相比,该路由算法较大地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拥塞 路由策略 引力场理论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广义相对论及新广义相对论为广义引力理论特殊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方培 任洪梅 时家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69-275,共7页
根据广义引力理论的基本公式导出了广义相对论和新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和粒子运动方程.结果表明了广义相对论和新广义相对论均是广义引力理论的特殊情况.阐述了这种方法在理论上和运算上的一些优点.
关键词 广义相对论 广义引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力规范理论中的一类引力波方程 被引量:5
12
作者 青心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07-414,共8页
该文给出了Vierbein表述的局域Lorentz群引力规范理论中的一类引力波方程。证明了Bondi平面波方程和引力孤立波方程均被该类方程所包含,这些方程的解均为该类方程在一定条件下的特解。因而这些解是与量子场论协调一致的。
关键词 引力规范理论 对角度规 引力波方程 引力孤立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12)秒精度激光测距问题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捍卫 吴斌 许厚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4-609,共6页
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观测精度的提高 ,需要激光测距理论模型适应目前和未来可预见的精度要求 .本文基于激光测距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太阳系质心参考系 (BRS)和地球质心参考系 (GRS)中的相对论激光测距的理论模型 ,对两种激光测距模型中... 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观测精度的提高 ,需要激光测距理论模型适应目前和未来可预见的精度要求 .本文基于激光测距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太阳系质心参考系 (BRS)和地球质心参考系 (GRS)中的相对论激光测距的理论模型 ,对两种激光测距模型中有关引力时延的量级进行了估计 ,并给出了完整而自洽的时间尺度和时空坐标变换的理论公式 .根据最新的BRS和GRS系之间的时空坐标变换关系 ,在皮秒 (10 - 1 2 s)的精度下 ,推导出了在GRS中适合于所有激光测距问题的相对论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大地测量 激光测距 相对论 参考系 引力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重力式锥状单腿平台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动力响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昌斌 陶寿福 曹国敖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4-90,共7页
本文用配点法对流体——重力式锥状单腿平台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频域分析法,将锥柱体N等分,利用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联立解方程组,继而求出平台结构顶端弹性位移和腿柱所受的动水压力... 本文用配点法对流体——重力式锥状单腿平台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频域分析法,将锥柱体N等分,利用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联立解方程组,继而求出平台结构顶端弹性位移和腿柱所受的动水压力、基础平移和基础转角的频响函数。分析不同锥角下体系的动力响应的影响,并分析研究了刚性地基和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时结构体系的动力响应情况,得到一些很有益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式锥状单腿平台结构 配点法 相互作用 弹性半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nstein-Aether引力理论中的后后牛顿光子方程(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宫衍香 吴晓梅 曹会国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2,共6页
采用后牛顿近似方法讨论了Einstein-aether引力理论中光子的后后牛顿轨道方程.导出了光子方程中的后后牛顿修正项,当后牛顿参数c14=0和度规张量gij中的各项异性部分被忽略时,这套方程回到先前文献中出现的后后牛顿光线方程.比较本理论... 采用后牛顿近似方法讨论了Einstein-aether引力理论中光子的后后牛顿轨道方程.导出了光子方程中的后后牛顿修正项,当后牛顿参数c14=0和度规张量gij中的各项异性部分被忽略时,这套方程回到先前文献中出现的后后牛顿光线方程.比较本理论结论和当今空间引力实验中的实验结论,Einstein-aether理论的后后牛顿近似可以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nstein-aether理论 后牛顿近似 空间引力实验 光子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引力波望远镜内部光场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烨 华喆怿 +3 位作者 彭韶婧 吴兰 刘东 刘崇 《光电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7-58,共12页
在空间引力波探测系统中,望远镜系统出瞳处的复振幅光场分布仿真准确性密切影响着干涉测量的准确性和TTL噪声控制分析有效性,因此对其内部光场传输进行高精度衍射仿真计算十分必要。本文论证了采用基于矢量光线追迹的衍射积分算法建立... 在空间引力波探测系统中,望远镜系统出瞳处的复振幅光场分布仿真准确性密切影响着干涉测量的准确性和TTL噪声控制分析有效性,因此对其内部光场传输进行高精度衍射仿真计算十分必要。本文论证了采用基于矢量光线追迹的衍射积分算法建立仿真算法的必要性,结合离轴无焦四反望远镜模型进行了算法流程说明。基于该算法建立了仿真程序,带入望远镜系统设计参数,进行了波前计算精度的验证,并展示了矢量光场仿真计算结果。基于该系统模型,对输入高斯光场参数、元件表面复折射率两个因素对输出光场矢量特性带来的影响进行了仿真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望远镜 矢量光场仿真 矢量衍射理论 矢量光线追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引力理论及其在星系旋转曲线中应用的可能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须重明 许根稳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3-300,共8页
介绍了建立高阶引力理论(该理论用以修正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物理背景,并讨论了暗物质问题.对几种主要高阶引力理论及其解作了评述,并尝试在不必假定暗物质存在的情况下,用高阶引力理论解决有关星系旋转曲线的困难.但令人遗憾... 介绍了建立高阶引力理论(该理论用以修正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物理背景,并讨论了暗物质问题.对几种主要高阶引力理论及其解作了评述,并尝试在不必假定暗物质存在的情况下,用高阶引力理论解决有关星系旋转曲线的困难.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个理论取得完全的成功.指出了解决这一问题面临的困难,并建议寻找新的高阶引力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引力理论 暗物质 星系旋转曲线 广义相对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沙漠小流域粗沙岸坡重力侵蚀滑塌过程及型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之君 张科 +1 位作者 李余杰 郑健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7-133,共7页
采用黄河上游“十大孔兑”典型沙漠小流域“苏达尔沟”的数字高程数据,以黄土岸坡的滑塌过程和型态作为参照组,基于强度折减理论,通过数值模拟和野外实测资料对比验证,概化模拟降雨均匀入渗条件下沙漠粗沙岸坡的滑塌过程及型态.结果表明... 采用黄河上游“十大孔兑”典型沙漠小流域“苏达尔沟”的数字高程数据,以黄土岸坡的滑塌过程和型态作为参照组,基于强度折减理论,通过数值模拟和野外实测资料对比验证,概化模拟降雨均匀入渗条件下沙漠粗沙岸坡的滑塌过程及型态.结果表明:受土体颗粒之间黏聚力的影响,粗沙岸坡主要表现为分层、片状滑塌,而黄土岸坡多表现为块状或团状滑塌;较之黄土岸坡的弧型滑动,粗沙岸坡为折线型滑动,滑塌型态直立,模拟与实测结果定性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粗沙岸坡 重力侵蚀 滑塌过程及型态 强度折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地区产业转移引力测度及其空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春 董冰洁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8-144,共7页
产业转移作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中的产业集聚理论为基础,通过主成分分析、空间计量和Monte-Carlo模拟等方法研究了长江经济... 产业转移作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中的产业集聚理论为基础,通过主成分分析、空间计量和Monte-Carlo模拟等方法研究了长江经济带地区产业转移及长江经济带各地区联动协同发展。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力和离散力的组成上差异较大,其中下游地区的吸引力来源主要是地区发展潜力和运输能力,劳动供给、货币外部性和市场潜力则主要影响中上游地区;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离散力上,下游地区主要受到潜在生活成本和外部不经济的影响,中上游地区主要受到农业土地依赖和劳动成本的影响;在空间上,长江经济带自东向西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离散力上均呈现"U"形,合力则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这一空间关系显著,且结果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承接产业转移 引力测度 空间关系 长江经济带 产业集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原理与引力的规范理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郝刘祥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1-255,共15页
通过对原始文献的解读,梳理了引力规范理论80年发展之历史,澄清了关于平移势定义的混乱,指出了引力规范理论与Yang-M ills规范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Yang-M ills理论中,规范势是主丛上的Ehresmann联络;而在引力规范理论中,引力势是... 通过对原始文献的解读,梳理了引力规范理论80年发展之历史,澄清了关于平移势定义的混乱,指出了引力规范理论与Yang-M ills规范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Yang-M ills理论中,规范势是主丛上的Ehresmann联络;而在引力规范理论中,引力势是嘉当几何中的嘉当联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 等效原理 规范理论 庞加莱群 德西特群 Ehresmann联络 嘉当联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