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spoofing efficacy 被引量:4
1
作者 WANG Yue SUN Fuping +2 位作者 HAO Jinming ZHANG Lundong WANG Xi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6期1238-1257,共20页
The spoofing capability of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represents an important confrontational capability for navigation security,and the success of planned missions may depend on the effective evaluation ... The spoofing capability of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represents an important confrontational capability for navigation security,and the success of planned missions may depend on the effective evaluation of spoofing capability.However,current evaluation systems face challenges arising from the irrationality of previous weighting methods,inapplicability of the conventional 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method and uncertainty existing in evaluation.To solve these difficulties,considering the validity of the obtained results,an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game aggregated weight model and a joint approach involving the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and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GRA-TOPSIS)are firstly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scheme.Static and dynamic evaluation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schemes are then obtained via a 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an improved dynamic game method,to prioritize the deceptive efficacy of the equipment accurately and make pointed improvement for its core performance.The use of judging indicators,including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so on,combined with obtained evaluation results,demonstrates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he optimal scheme by the horizontal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methods and vertical comparison of evaluation results.Finally,the results of field measurements and simulation tes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tter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of existing methods and realize the effective eval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spoofing index system for spoofing strategy game aggregated weight model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and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GRA-TOPSIS)method dynamic game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GPS接收机系统间偏差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张辉 郝金明 +2 位作者 田英国 于合理 周阳林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23,共12页
接收机系统间偏差(Inter-System Bias,ISB)稳定性分析对于了解ISB误差特性和建模预报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分析ISB的长期稳定性,选择MGEX(Multipl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Experiment)网2014—2016年每年各1周的数据,分别采... 接收机系统间偏差(Inter-System Bias,ISB)稳定性分析对于了解ISB误差特性和建模预报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分析ISB的长期稳定性,选择MGEX(Multipl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Experiment)网2014—2016年每年各1周的数据,分别采用武汉大学和德国地学研究中心提供的精密钟差和轨道产品,利用BDS(Bei 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计算测站的ISB值,并对ISB的日稳定性和周稳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ISB的日变化比较稳定,日标准差平均值约为0.5 ns.不同年份数据的ISB周平均值和周标准差的差异较大,并且ISB周平均值与测站的接收机类型有关.采用不同精密产品计算得到的ISB之间存在系统性偏差,对于同一周不同测站的ISB周平均值,该系统性偏差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学 地球 技术 其他诸多方面 方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A模型的导航卫星钟差长期预报 被引量:20
3
作者 席超 蔡成林 +3 位作者 李思敏 李孝辉 李志斌 邓克群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8-89,共12页
卫星钟差长期可靠预报是实现卫星自主导航定轨所要解决的重要前提之一.针对多项式模型(PM)、灰色模型(GM)等常用的钟差预报方法存在的预报误差较大的情况,为了有效地进行卫星钟差预报和更好地反映卫星钟差变化特性,将ARMA(Auto-Regressi... 卫星钟差长期可靠预报是实现卫星自主导航定轨所要解决的重要前提之一.针对多项式模型(PM)、灰色模型(GM)等常用的钟差预报方法存在的预报误差较大的情况,为了有效地进行卫星钟差预报和更好地反映卫星钟差变化特性,将ARMA(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模型引入到卫星钟差预报中,利用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提供的卫星钟差观测数据进行90 d的长期预报,根据各个卫星钟差的变化特性,对其进行模式识别、建模和预报,并与其它3种模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采用ARMA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卫星钟差的长期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时间 方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线面板重力变形的主动控制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付丽 仲伟业 +2 位作者 乔海花 刘国玺 钱宏亮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8-390,共13页
提出了理想反射面及2参数、5参数和6参数最佳吻合抛物面方法,计算大型卡氏天线结构重力变形后主反射面板的调整量和对应的副反射面调整量,同时分析馈源偏焦对天线电性能的影响.以上海天文台天马65 m望远镜(TM65m)为研究对象,综合对比分... 提出了理想反射面及2参数、5参数和6参数最佳吻合抛物面方法,计算大型卡氏天线结构重力变形后主反射面板的调整量和对应的副反射面调整量,同时分析馈源偏焦对天线电性能的影响.以上海天文台天马65 m望远镜(TM65m)为研究对象,综合对比分析促动器调整量、6杆并联机构调整量、主反射面精度及偏焦后天线指向变化等,认为针对实际结构而言,经过调整修正后,6参数最佳吻合抛物面方法可以作为高精度天线理想的计算面板变形主动控制量方法,计算结果为天线的主动控制提供初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远镜 方法 数据分析 技术 其他诸多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电离层无线电掩星探测仿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胡雄 吴小成 +2 位作者 宫晓艳 王鑫 徐轻尘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1-311,共11页
对中俄联合火星星—星电离层掩星技术体制进行了分析和介绍,采用三维射线追踪方法对电离层掩星事件的电波观测值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利用模拟的掩星观测数据进行了电子密度廓线反演,结果说明仿真算法可靠。利用仿真的方法,分别对掩星电波... 对中俄联合火星星—星电离层掩星技术体制进行了分析和介绍,采用三维射线追踪方法对电离层掩星事件的电波观测值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利用模拟的掩星观测数据进行了电子密度廓线反演,结果说明仿真算法可靠。利用仿真的方法,分别对掩星电波相位观测误差和卫星轨道误差等带来的反演误差进行了个例计算和分析,结果得到:5%周的相位测量误差对白天电离层掩星探测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而夜间电子密度测量的绝对误差小于4×10~8m^(-3);卫星轨道误差对掩星的主要影响是导致电离层高度抬升或下降。结果表明,中俄联合火星电离层掩星探测技术体制先进,可望获得高精度的电子密度廓线;其技术体制也可以用于月球电离层环境的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与卫星 技术 其它诸多方面 方法 其它诸多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 BLOCK IIF星载原子钟长期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宇谱 吕志平 +1 位作者 李林阳 翟树峰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21,共11页
星载原子钟长期性能的分析对于系统完好性监测、卫星钟差确定与预报等具有重要的作用.GPS最新型的BLOCK IIF系列卫星于2016年2月6日部署完成.通过星载原子钟的频率准确度、频率漂移率、频率稳定度、观测噪声水平和钟差周期特性这5个指... 星载原子钟长期性能的分析对于系统完好性监测、卫星钟差确定与预报等具有重要的作用.GPS最新型的BLOCK IIF系列卫星于2016年2月6日部署完成.通过星载原子钟的频率准确度、频率漂移率、频率稳定度、观测噪声水平和钟差周期特性这5个指标的长期变化,分析评估了GPS BLOCK IIF星载原子钟的长期性能.计算分析表明:铷钟的频率准确度为7.1×10^(-12)±2.1×10^(-13),频率漂移率为(5.5×10^(-14)±1.1×10^(-14))/d,平均噪声水平约为0.2 ns;铯钟的频率准确度为1.0×10^(-12)±2.9×10^(-15),频率漂移率为(3.4×10^(-15)±5.4×10^(-16))/d,平均噪声水平约为1.0 ns,并且指标变化相对平稳;铷钟的2 h、6 h、12 h和天稳定度分别为3.4×10^(-14)、2.3×10^(-14)、7.3×10^(-15)与6.0×10^(-15);铯钟对应的稳定度指标分别为1.9×10^(-13)、1.1×10^(-13)、7.9×10^(-14)和5.5×10^(-14);卫星钟差存在显著周期项,主周期分别近似为卫星轨道周期的1/2、1倍或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学 时间 星载原子钟 方法 性能分析 方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国内VLBI网跟踪大椭圆轨道卫星 被引量:6
7
作者 舒逢春 郑为民 +2 位作者 蒋栋荣 张秀忠 洪晓瑜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9-247,共9页
2004年7月,昆明VLBI站经过改造,由上海、乌鲁木齐和昆明站组成的中国VLBI网(CVN)采用统一的MARK4格式编制器和CVN硬盘记录系统,对大椭圆轨道卫星“探测1号”的2圈轨道的共同可视弧段进行了跟踪观测.软件相关处理程序已成功地用于检测... 2004年7月,昆明VLBI站经过改造,由上海、乌鲁木齐和昆明站组成的中国VLBI网(CVN)采用统一的MARK4格式编制器和CVN硬盘记录系统,对大椭圆轨道卫星“探测1号”的2圈轨道的共同可视弧段进行了跟踪观测.软件相关处理程序已成功地用于检测卫星遥测信号的干涉条纹和数据相关处理.采用基于条纹幅度的加权最小二乘条纹拟合方法,获得了卫星VLBI观测量及其精度估计,完成了卫星VLBI观测量的3基线闭合误差检验.应用河外射电源校准方法和多频点相位校正信号提取方法,进行了台站钟差和仪器延迟等系统误差改正.经系统差改正后的卫星VLBI观测量序列已用于“探测1号”卫星的轨道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学 VLBI 行星和卫星 个别 方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三号试验卫星的钟差评估及预报 被引量:15
8
作者 毛亚 王潜心 +2 位作者 胡超 张铭彬 陈雄川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6-69,共14页
目前,在轨的5颗新一代北斗卫星(北斗三号)可同时向用户播发北斗二号信号与新的卫星信号,而且北斗三号搭载了高精度的铷钟或被动氢钟.因北斗三号的星钟作为卫星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的主要载荷组成部分,为分析北斗三号卫星钟的时频性能,... 目前,在轨的5颗新一代北斗卫星(北斗三号)可同时向用户播发北斗二号信号与新的卫星信号,而且北斗三号搭载了高精度的铷钟或被动氢钟.因北斗三号的星钟作为卫星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的主要载荷组成部分,为分析北斗三号卫星钟的时频性能,采用北斗数据处理与分析中心估计的卫星钟差产品评估北斗三号卫星钟的频率稳定度、漂移率和准确度.同时,考虑到北斗三号卫星钟精度较差且存在频繁的相位跳变以及数据中断等问题,筛选出了一种最优的钟差预报模型,即对频率数据进行建模并采用抗差估计的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实验结果显示北斗三号钟差预报精度相对传统预报模型提升1.6%–6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学 时间 行星与卫星:个别:北斗三号试验卫星 方法: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模卫星导航系统加快PPP的收敛速度 被引量:4
9
作者 宋超 郝金明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2-369,共8页
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不需要基准站的支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PPP获得高精度定位需要一个收敛过程.为了加快PPP的收敛,讨论利用多模卫星导航系统加快PPP的收敛.实验表明多模卫星导航系统使用了更多的观测量... 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不需要基准站的支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PPP获得高精度定位需要一个收敛过程.为了加快PPP的收敛,讨论利用多模卫星导航系统加快PPP的收敛.实验表明多模卫星导航系统使用了更多的观测量,收敛速度明显加快,三维误差收敛到10 cm、15 cm和20 cm需要时间减少的平均百分比分别为42%、78%和74%.同时也表明在山区等卫星高度截止角较高的困难地区,在单一系统无法实现定位的情况下,多模卫星导航系统也可以明显加快PPP的收敛,获得较好的定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学 地球 技术 其他诸多方面 方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虚拟天文台交叉证认工具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丹 张彦霞 赵永恒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8-358,共11页
随着空间和地面巡天项目的发展,天文数据呈指数增长,天文学已发展到全波段的天文学时代.为了应对形势的需要,虚拟天文台应运而生.为了使天文学家做起科学来更方便快捷,虚拟天文台项目开发了各种实用工具.在数据融合方面,中国虚拟天文台... 随着空间和地面巡天项目的发展,天文数据呈指数增长,天文学已发展到全波段的天文学时代.为了应对形势的需要,虚拟天文台应运而生.为了使天文学家做起科学来更方便快捷,虚拟天文台项目开发了各种实用工具.在数据融合方面,中国虚拟天文台项目开发了交叉证认工具.该工具主要实现了两个服务:一个是服务器端两星表交叉证认;另一个是用户上传星表与服务器端星表交叉证认.前者两星表直接进行交叉证认,后者则先将本地数据自动入库再进行交叉证认.程序还实现了对交叉证认结果的分类和参数的自由选择等功能,以及与可视化工具VOPlot的集成.该工具以客户端/服务器端模式的web网页形式发布.此工具为多波段数据融合提供了便利,是对两个大星表交叉证认工作的预研究.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该工具,并将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开发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 数据分析 方法 统计 天文数据库 星表 巡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天文台的技术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崔辰州 赵永恒 +1 位作者 赵刚 张彦霞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2-311,共10页
虚拟天文台是在望远镜和探测器的研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条件下产生的,与最新的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成为其发展最鲜明的特点。用可扩展标记语言(简称XML)技术封装天文数据,把虚拟天文台建立在网格的体系结构之上是当今... 虚拟天文台是在望远镜和探测器的研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条件下产生的,与最新的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成为其发展最鲜明的特点。用可扩展标记语言(简称XML)技术封装天文数据,把虚拟天文台建立在网格的体系结构之上是当今虚拟天文台技术发展的主流。按照目前虚拟天文台最具代表性的层次式体系结构分层介绍各个层次的相关技术,同时提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实施中国虚拟天文台计划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虚拟天文台 标准 仪器 网络 方法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米地平式望远镜指向模型的研究(1.全天指向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向明 王武 +1 位作者 张云成 冯和生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0-336,共7页
介绍了云南天文台1.2米地平式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和图像采集处理的方法,建立了新的、独特的全天指向模型,大大提高了该望远镜的指向精度,达到1″,并在多年的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
关键词 天文仪器 望远镜 天文技术 图像处理 数据分析 全天指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卫星钟差预报性能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郭承军 滕云龙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5-403,共9页
为了有效地进行卫星钟差预报和更好地反映卫星钟差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4阶段混合模型来实现卫星钟差的预报,并给出了基于小波分析和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进行卫星钟差预报的基本思想、预... 为了有效地进行卫星钟差预报和更好地反映卫星钟差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4阶段混合模型来实现卫星钟差的预报,并给出了基于小波分析和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进行卫星钟差预报的基本思想、预报模型和实施步骤.采用"滑动窗"划分数据,利用神经网络预测小波分解和去噪后的钟差序列各层系数,更精确地把握钟差序列复杂细致的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逼近钟差序列.为验证该混合预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利用GPS卫星钟差数据进行钟差预报精度分析,并将其与灰色系统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报精度,可为实时GPS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提供较高精度的卫星钟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人造卫星 时间 方法: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聚类分析在低频振荡主导模式辨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蔡国伟 张涛 孙秋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33,共4页
互联系统中,利用振荡曲线提取多机振荡信息,需要选择合适的曲线才能快速得到系统主导振荡模式。文章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划分的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技术的聚类方法;然后在一些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形成了模糊集合,并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 互联系统中,利用振荡曲线提取多机振荡信息,需要选择合适的曲线才能快速得到系统主导振荡模式。文章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划分的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技术的聚类方法;然后在一些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形成了模糊集合,并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将系统分区;最后用Prony分析算法从合适的低频振荡信号曲线中准确地提取区域主导振荡模式。通过对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8机36节点系统的算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模糊聚类 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技术 系统分区 低频振荡 PRONY方法 主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无名山天文址点GIS分析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宁 刘煜 赵红梅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9-745,共17页
随着西部天文选址工作在川西无名山地区的逐步深入,利用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手段收集了大量长期数据,对无名山及周边地区的地理、地质、气候、气象、社会与人口发展趋势等方面开展了详细的调查研究.资料分... 随着西部天文选址工作在川西无名山地区的逐步深入,利用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手段收集了大量长期数据,对无名山及周边地区的地理、地质、气候、气象、社会与人口发展趋势等方面开展了详细的调查研究.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无名山地处青藏高原向东延伸的褶皱地带—典型的横断山脉地区,形成地势整体落差大、山脊走势平缓、地质结构稳定的特色.无名山区域最高点海拔高度超过5000 m,但附近存在海拔仅2000–3000 m的人口定居点多处,可实现低成本后勤保障;鲜有地震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灾害记录;大气干燥、植被稀少、地表半干旱状态;常年盛行西南风,冬季气候寒冷、降雨量稀少,夏季受南部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存在明显的雨季;属大香格里拉核心地带,大气洁净度高,无沙尘暴等恶劣天气记录;年均云量少于5成,风向稳定、风速小,可利用晴日/夜数多;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和谐稳定、远离川滇藏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近年来随着本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具备高质量公路维护与日常航空运输能力,鲜有其他高原地区常见的大雪封山、航空停运等运输不畅情形发生.因此,GIS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无名山地区满足建设高海拔天文观测站的一系列基本保障条件,是我国西部难得的光学/红外天文址点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址点检测 技术 图像处理 方法 数据分析 方法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选址中的地理信息处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宁 刘煜 赵明宇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8,共12页
地理信息是地面望远镜天文选址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现有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有效利用,已成为现代选址中远程分析阶段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天文址点的考虑在地理条件上应遵循以下原则:相对落差较大、... 地理信息是地面望远镜天文选址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现有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有效利用,已成为现代选址中远程分析阶段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天文址点的考虑在地理条件上应遵循以下原则:相对落差较大、交通可行、尽量远离人口集中的区域.从未来建站维护和人员长期驻站的角度考虑,天文址点以海拔处于3000~5000 m的范围、距离城镇大本营1 h左右车程为最佳.以云南省大姚县百草岭地区为选址研究对象,展示了GIS数据处理能够为全面了解一个候选区域3维地形地貌、江川河流、道路村落、电力分布以及预测该地区未来人口和城市化发展趋势等方面内容提供准确、直观、定量的参考数据.通过基于GIS数据的科学分析,发现海拔3 600多米的大百草岭山顶平坦而又干旱、周围人口稀少、道路便利、无工厂污染源,是地方政府重要自然保护区;它与直线距离10 km外的乡镇之间的相对落差超过了1 500 m,与50km外的县城的相对落差达到1 800 m,是滇中彝州坝区一座名副其实的孤峰.因此,GIS数据分析对于远程选址十分有益,GIS技术是现代天文选址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址 技术:图像处理 方法:数据分析 方法: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BI相位连接以及相时延解算的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贺庆宝 刘庆会 +1 位作者 昌胜骐 郑鑫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9-728,共10页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能够提高深空探测器测定轨的精度,目前应用于深空探测中的多为差分VLBI技术(?VLBI).差分VLBI相关相位中存在时间间隔,把不同时间段的相位无整周模糊度地连接起来能清晰地反映...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能够提高深空探测器测定轨的精度,目前应用于深空探测中的多为差分VLBI技术(?VLBI).差分VLBI相关相位中存在时间间隔,把不同时间段的相位无整周模糊度地连接起来能清晰地反映卫星运动轨迹,有助于提高卫星的测定轨精度和开展行星无线电科学研究.同时,VLBI相时延因其超高的精度有广泛应用,但解算条件苛刻.基于此,首先利用两个频点的差分相位与单频点相位变化趋势一致的思想,研究了一种新方法连接差分VLBI单频点的相位;然后提出一种利用窄带宽(1 MHz)中的两个频点相位解算相时延的方法,并用嫦娥三号(CE3)着陆器的数据做了实际解算和验证;最后给出了仅利用数天VLBI相时延对着陆器进行定位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为(44.1239°N,19.5106°W),和事后基于美国月球侦察轨道器(LRO)窄角相机(NAC)影像数据的定位结果(44.12189°N,19.51129°W)相比,差异为百米左右,验证了仅利用VLBI相时延也能进行着陆器定位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BI 技术 干涉 方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碎片跟踪图像序列的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晨 平一鼎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6-515,共10页
自动化观测已成为目前空间碎片光学观测的发展趋势,相应的完全无人工干预的目标自动识别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开环跟踪依据历史根数引导望远镜进行碎片的跟踪观测,是一种实现简单并且很稳健的观测方法.针对开环跟踪获取的观测图像,... 自动化观测已成为目前空间碎片光学观测的发展趋势,相应的完全无人工干预的目标自动识别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开环跟踪依据历史根数引导望远镜进行碎片的跟踪观测,是一种实现简单并且很稳健的观测方法.针对开环跟踪获取的观测图像,开展了目标在像素空间内的点列特征分析,提出使用像点簇识别算法来进行目标的自动识别,并对3种不同的簇识别算法实现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 技术 图像处理 望远镜 方法 观测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震动持时的液化场地-桩基振动台试验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成顺 高畄成 +2 位作者 陈苏 杜修力 豆鹏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57,共7页
振动台试验中地震动输入是一个关键因素,地震动持时压缩是1-G振动台试验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地震动持时压缩后,地震动特性发生改变,对地基-结构体系动力响应产生显著影响。为了研究振动台试验中地震动输入特性,特别是地震动持时压缩对可... 振动台试验中地震动输入是一个关键因素,地震动持时压缩是1-G振动台试验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地震动持时压缩后,地震动特性发生改变,对地基-结构体系动力响应产生显著影响。为了研究振动台试验中地震动输入特性,特别是地震动持时压缩对可液化场地-结构体系地震非线性动力响应的影响,本论文较系统地阐述了振动台试验的整体设计思路,其中重点阐述了相似比设计思路及持时压缩方法、模型地基及结构制备、叠层剪切型模型箱性能、传感器布设及新型传感技术、持时压缩后地震动特性的变化、数据处理方法。成套方案设计思路为振动台试验提供了完备、科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持时 振动台试验 液化 测试技术 数据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6颗彗星的光谱处理和分类 被引量:1
20
作者 詹想 陈黎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4-349,共16页
利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的2.16 m光学望远镜,对6颗彗星78P、C/2009P1、49P、C/2010 G2、C/2010 S1、C/2011 F1进行了10次光谱观测,同时拍摄了类太阳恒星光谱.用IRAF(Image Reduction and Analysis Facility)软件对得到的谱线进行了... 利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的2.16 m光学望远镜,对6颗彗星78P、C/2009P1、49P、C/2010 G2、C/2010 S1、C/2011 F1进行了10次光谱观测,同时拍摄了类太阳恒星光谱.用IRAF(Image Reduction and Analysis Facility)软件对得到的谱线进行了处理,得到了这6颗彗星的相对反射谱.将相对反射谱数据与Bus-DeMeo小行星光谱分类法中的24个类型进行比较,计算了其光谱距离.根据光谱距离排序和彗星相对反射谱的细节以及K-S检验,最终确定了与该彗星光谱接近的小行星光谱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彗星 个别 技术 分光镜 方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