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星光通信终端二维转台运动参量对天线指向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剑峰 韩琦琦 +2 位作者 于思源 马晶 谭立英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26-931,共6页
二维转台与卫星平台间的耦合运动,是影响卫星光通信终端天线指向控制的重要因素。在耦合动力学模型基础上,研究了二维转台不同运动参量对光通信终端天线指向偏差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耦合动力学环境下,光束指向偏差随二维转台转动成... 二维转台与卫星平台间的耦合运动,是影响卫星光通信终端天线指向控制的重要因素。在耦合动力学模型基础上,研究了二维转台不同运动参量对光通信终端天线指向偏差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耦合动力学环境下,光束指向偏差随二维转台转动成规律性变化;当方位轴、俯仰轴转角θh、θv分别为(π,0)、(-π,0)时,指向偏差出现最大值;随二维转台转动时间的增加,天线指向偏差略有增加,转动时间由10s增加到1000s时增幅仅为1%。其结果为补偿耦合运动影响,保证天线指向控制精度,提高卫星光通信终端星上应用的稳定性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光通信 卫星姿态动力学 耦合运动 天线指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光电复合轴跟踪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卫兵 姜振华 +1 位作者 王挺峰 郭劲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133-4139,共7页
将两轴光电跟踪仪搭载于卫星平台对空间运动目标进行持续跟踪监视正在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目前这类系统有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SBSS)、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STSS)和持续跟踪与监视系统(PTSS)。为了解决天基目标监视中星载动基座情况下的... 将两轴光电跟踪仪搭载于卫星平台对空间运动目标进行持续跟踪监视正在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目前这类系统有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SBSS)、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STSS)和持续跟踪与监视系统(PTSS)。为了解决天基目标监视中星载动基座情况下的光轴稳定跟踪控制技术,首先简化了星载光电跟踪控制系统的物理模型,然后求解了太阳同步轨道附近两卫星的相对运动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大小,接着分析了基于光电复合轴方式的主动稳定跟踪控制方案和原理,最后建立了单轴系的星载光电复合轴跟踪控制系统仿真模型,计算结果为:对相对机动范围内(37.68(°)/s、47.33(°)/s2)的空间目标和相对低匀速范围内(0.1(°)/s)的空间卫星的稳定跟踪精度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监视 星载动基座 相对运动 光电复合轴 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验信息的海洋移动目标卫星成像侦测任务规划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慧林 邱涤珊 +1 位作者 马满好 卢盼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5-110,共6页
基于相关先验信息,对大型海洋移动目标进行卫星成像侦察以获取其实时动态信息是卫星成像侦察面临的新课题。利用目标先验信息动态构建其潜在区域,建立其运动预测模型;针对潜在区域构造卫星候选成像观测活动集合;在此集合及目标运动预测... 基于相关先验信息,对大型海洋移动目标进行卫星成像侦察以获取其实时动态信息是卫星成像侦察面临的新课题。利用目标先验信息动态构建其潜在区域,建立其运动预测模型;针对潜在区域构造卫星候选成像观测活动集合;在此集合及目标运动预测模型基础上建立卫星成像调度规划模型,设计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到近最优的海上大型目标成像侦察方案。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规划模型及算法对解决该问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调度 先验信息 可变潜在区域 运动预测模型 动态观测活动集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姿态的绳系卫星后退时域回收控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晓宇 文浩 金栋平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9-925,共7页
建立了计入子星姿态运动的绳系卫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子星回收过程的非线性后退时域控制问题.将非线性后退时域控制问题伪线性化为一系列线性最优控制,并在Legendre-Gauss点离散,作为该复杂受控绳系卫星系统的数值求解策略.结果表... 建立了计入子星姿态运动的绳系卫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子星回收过程的非线性后退时域控制问题.将非线性后退时域控制问题伪线性化为一系列线性最优控制,并在Legendre-Gauss点离散,作为该复杂受控绳系卫星系统的数值求解策略.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系绳张力和作用于子星上的力矩,可实现子星的稳定回收,所设计的控制律对初始状态扰动、模型误差和外扰力等扰动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系卫星 姿态运动 非线性动力学 后退时域控制 伪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卫星旋转载荷动平衡的振动结构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秋晓 汪飞 孔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4-208,共5页
卫星旋转天线的动不平衡对卫星在轨姿态稳定性有重大影响,必须加以控制。由于其工作转速低、质偏和高度较大、离心力产生的平动量远小于倾覆力矩产生的摆动量,平衡机测量精度低。提出了一种振动结构,能够将弱的离心力信号从较强的力矩... 卫星旋转天线的动不平衡对卫星在轨姿态稳定性有重大影响,必须加以控制。由于其工作转速低、质偏和高度较大、离心力产生的平动量远小于倾覆力矩产生的摆动量,平衡机测量精度低。提出了一种振动结构,能够将弱的离心力信号从较强的力矩信号中分离开来,并且采用固定摆动中心的方式,确定了振动中心位置。理论和实验表明,平动振动与摆动振动有效实现了机械分离,避免了振动中心不稳定引起的误差等问题,为最终卫星旋转载荷动平衡机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平衡机 振动结构 卫星旋转载荷 平动与摆动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卫星系统相对运动的Hamilton力学建模及求解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跃东 陈琪锋 戴金海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6,39,共6页
介绍了地球扁率摄动下分布式卫星系统(DSS,Distributed Satellite System)相对运动的Hamilton动力学模型,给出DSS相对运动的Hamilton正则方程;针对地球扁率摄动下DSS相对运动的两点边值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函数的打靶求解法,应用该... 介绍了地球扁率摄动下分布式卫星系统(DSS,Distributed Satellite System)相对运动的Hamilton动力学模型,给出DSS相对运动的Hamilton正则方程;针对地球扁率摄动下DSS相对运动的两点边值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函数的打靶求解法,应用该方法对地球扁率摄动下DSS高精度构型调整问题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可有效避免维数灾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卫星系统 相对运动 Hamilton动力学模型 两点边值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的太阳帆群编队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曾志峰 汤一华 +2 位作者 陈士橹 钱宇 徐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9,共6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行为的太阳帆群编队路径规划方法。通过行为控制技术,在有限的感知信息条件下,便可获得自动的分布式控制律,将同质的各太阳帆导引至目标构型。导引过程中,各帆期望速度均为所设置三个行为速度(聚集、排斥、驻留)的矢...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行为的太阳帆群编队路径规划方法。通过行为控制技术,在有限的感知信息条件下,便可获得自动的分布式控制律,将同质的各太阳帆导引至目标构型。导引过程中,各帆期望速度均为所设置三个行为速度(聚集、排斥、驻留)的矢量和,而各行为参数则利用目标构型的对称性进行设置。特别地,为了降低控制成本,聚集行为在仿真中利用了太阳引力、光压实际环境下形成的太阳帆轨道性质进行改造。通过日心悬浮轨道上的太阳帆群编队数值仿真,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仿真结果表明,仅通过设置三个简单的行为,便可在日心悬浮轨道上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太阳帆群构型。此外,通过修改其中的聚集行为,该方法可以很容易地移植到太阳帆行星悬浮轨道以及椭圆型三体问题中的太阳帆轨道编队应用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帆 悬浮轨道 群控制 编队 路径规划 基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三角形绳系卫星编队系统动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蔡志勤 周红 李学府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62-67,共6页
本文研究了平动点附近的旋转三角形绳系卫星编队系统的动态稳定性问题。为了便于分析,假设系绳始终保持张紧状态,且不计系绳的质量。为了建立更加符合实际的数学模型,考虑了姿态运动和轨道运动的相互影响,即姿轨耦合,并在此基础上推导... 本文研究了平动点附近的旋转三角形绳系卫星编队系统的动态稳定性问题。为了便于分析,假设系绳始终保持张紧状态,且不计系绳的质量。为了建立更加符合实际的数学模型,考虑了姿态运动和轨道运动的相互影响,即姿轨耦合,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考虑姿轨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最后用数值方法模拟了在不同的旋转速度情况下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模拟结果表明旋转速率越大系统稳定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三角形绳系卫星编队 稳定性分析 姿轨耦合 平动点 Hill限制性三体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探测中动态运动对双向时间交换测距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美婷 陆波 邵庆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0-434,共5页
为了提高动态运动条件下双向时间交换测距(TWSTT)的精度,满足航天器间高精度自主测量的需要,在传统相对静止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空间探测中目标间动态运动对双向时间交换测距的影响,针对两种典型的运动场景,分析了相对运动影响测距的机... 为了提高动态运动条件下双向时间交换测距(TWSTT)的精度,满足航天器间高精度自主测量的需要,在传统相对静止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空间探测中目标间动态运动对双向时间交换测距的影响,针对两种典型的运动场景,分析了相对运动影响测距的机理,推导了动态运动条件下的距离解算公式。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静止模式,动态条件下的距离解算增加了目标间的相对速度、运动方向及相对距离等影响因素,如果在距离解算时忽略了上述因素,则将引入相应的测距误差,而且相对运动速度越大、相对距离越远,引入的测距误差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探测 航天器间自主测量 双向时间交换测距 动态运动 测距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卫八新运动理论的比较研究
10
作者 沈凯先 乔荣川 刘建荣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3-361,共9页
通过归算土卫八轨道根数200年的变化将一个最新的高精度土卫运动理论TASS与经典理论作比较,并用20年现代照相观测资料作理论预报精度的归算.归算表明,在一定时期内TASS与经典理论有较好的一致,但其根数长期变化的差很快变大.由此... 通过归算土卫八轨道根数200年的变化将一个最新的高精度土卫运动理论TASS与经典理论作比较,并用20年现代照相观测资料作理论预报精度的归算.归算表明,在一定时期内TASS与经典理论有较好的一致,但其根数长期变化的差很快变大.由此指出,TASS的合理性和进入实用还有待对更长时期大量高精度观测作实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卫星动力学 土星 卫星 运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卫星动平衡研究——质心不对中对姿态的影响
11
作者 侯悦民 季林红 金德闻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320,共8页
首先定性分析质心不对中对星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然后由拉格朗日第二类方程导出引力场下星体运动方程的矩阵表达式,最后以50kg级长方体3轴稳定小卫星为例,分析不同初角速度和不同时间历程情况下质心不对中对星体运动姿态的影响,并分析... 首先定性分析质心不对中对星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然后由拉格朗日第二类方程导出引力场下星体运动方程的矩阵表达式,最后以50kg级长方体3轴稳定小卫星为例,分析不同初角速度和不同时间历程情况下质心不对中对星体运动姿态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星体运动稳定性的影响。本文研究为同类品种小卫星的构型设计、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以及制定卫星动平衡精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卫星 动平衡 质心不对中 运动稳定性 影响 姿态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绳系太阳能电站初始姿态误差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学府 蔡志勤 《应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21-827,共7页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绳系太阳能电站在轨运行的动力学问题,建立复杂绳系编队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此模型考虑了系绳的柔性、太阳能子板的姿态运动、编队系统构型与轨道运动之间相互耦合的特性。在无扰动及存在初始太阳能子板姿态误差的情况...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绳系太阳能电站在轨运行的动力学问题,建立复杂绳系编队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此模型考虑了系绳的柔性、太阳能子板的姿态运动、编队系统构型与轨道运动之间相互耦合的特性。在无扰动及存在初始太阳能子板姿态误差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方向上的初始太阳能子板姿态误差对系统的影响不同,指向地心方向上的初始姿态误差不会引起系统的运动,另外两方向上初始姿态误差会引起柔性系绳内力变化从而对系统产生影响,其中轨道运行方向上的初始姿态误差对系统的影响最明显;较小的初始姿态误差所引起的系统运动主要为太阳能子板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小幅往复转动;初始姿态误差较大时,平台系统会大幅偏离其平衡位置,影响空间绳系太阳能电站的构型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系卫星 空间太阳能电站 非线性动力学 姿态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