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元明清散曲“嘲体”考论 |
黎国韬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诗歌新型去理解元代散曲 |
张法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论元散曲翻译中的模糊再现 |
周方珠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4
|
20世纪中国散曲史研究与撰著评述 |
刘扬忠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5
|
论元曲家笔下的苏轼形象 |
赵义山
田欣欣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6
|
中国当代七十年散曲研究新论 |
赵义山
王阳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7
|
论承前启后的重要曲家汤式 |
赵义山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8
|
论散曲对元杂剧形成的重要作用 |
门岿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9
|
板桥道情综论 |
尹文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0
|
冯子振籍贯考——兼与易小斌先生商榷 |
张昌红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3
|
|
11
|
《全元散曲》辑录的南套、南北合套考辨 |
许建中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2
|
从元散曲看元代文人的生命意识与文化心态 |
吕特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3
|
卢前对近代散曲学的贡献 |
杨栋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5
|
|
14
|
明清之际松江宋氏家族的散曲创作及文学史意义 |
朱丽霞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5
|
元散曲发展分期研究述评 |
赵义山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2
|
|
16
|
金元叙事散曲与早期杂剧剧本的编写形态——以散曲的叙事主人公与杂剧的主唱人比较为中心 |
徐大军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7
|
《乐府群玉》选编者为胡存善臆考 |
葛云波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8
|
论贯云石对汉文化传统的接受 |
张维民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4
|
|
19
|
《弥勒会见记》与中国戏曲——古代维吾尔族戏剧与中国戏剧之刍议 |
高人雄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3
|
|
20
|
曲篇诚妙咏 选论亦华章--20世纪中国曲坛殿军羊春秋的曲作、曲论与曲选 |
赵义山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