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子残余应力表征光路对准与样品定位方法
1
作者 田庚方 龚海 +4 位作者 刘晓龙 李眉娟 李玉庆 刘蕴韬 陈东风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50-1557,共8页
中子残余应力表征通常需分别测试样品的3个主应力方向,而同一测量点在不同方向的中子束取样尺寸不一致将导致测试结果不可靠。因此,在样品台坐标系下精确对准光路和准确定位样品的坐标位置是中子残余应力表征的重要环节,光路对准和样品... 中子残余应力表征通常需分别测试样品的3个主应力方向,而同一测量点在不同方向的中子束取样尺寸不一致将导致测试结果不可靠。因此,在样品台坐标系下精确对准光路和准确定位样品的坐标位置是中子残余应力表征的重要环节,光路对准和样品定位直接影响残余应力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本工作基于实验光路和样品台建立了谱仪的样品台坐标系,以样品台坐标中心定位针的衍射峰累积强度为目标,通过步进扫描依次精确对准了单色器、入射狭缝、衍射狭缝和径向准直器的谱仪光路。在此基础上,根据样品几何特点分别利用全站仪瞄准、入射中子束、衍射中子束和样品轮廓扫描准确定位了典型实验样品的位置坐标,并分析了各定位方法的取样位置精度。其中,通过扫描衍射中子束的衍射峰积分强度与样品平移位置关系获得样品表面的坐标位置,是最准确的定位方法。该工作为指导用户准确可靠地开展中子应力测试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衍射 残余应力 样品定位 光路对准 中子束扫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词性对齐与依存关系的中文排比句生成方法
2
作者 钟茂生 刘蕾 +2 位作者 吴如萍 甘家其 周新宇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排比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其使用具有增强气势、强调突出、层次清晰的效果。排比句生成对于文本生成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丰富文本生成的风格和形式,提升教育、广告和文学创作的质量,但目前暂无生成模型和公开的排比句语料库。为此,该... 排比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其使用具有增强气势、强调突出、层次清晰的效果。排比句生成对于文本生成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丰富文本生成的风格和形式,提升教育、广告和文学创作的质量,但目前暂无生成模型和公开的排比句语料库。为此,该文在收集和构建排比句数据集的基础上,结合排比句具有的语言学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词性对齐与依存关系的中文排比句生成模型,称为CPG-PosDep。模型从语言学出发,首先用设定的分词、句内词序和句间位置三种特殊符号及随机采样策略对排比句进行全局标识,并结合改进的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学习排比句的词性对齐特征,然后使用BERT和注意模块将给定分句的依存关系信息融入模型中,融合生成排比句。在排比句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模型能够生成与给定分句在对应位置词性一致、依存关系相同的通顺分句,相比使用现有对联或诗歌生成模型生成的排比句,该文所提模型生成的排比句质量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排比句生成 词性对齐 随机采样策略 依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煤流轮廓点云的配准方法研究
3
作者 汪卫兵 李开放 +4 位作者 赵栓峰 王渊 路正雄 李赖 郭帅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1-87,共7页
针对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煤流轮廓点云噪声点多、轮廓结构复杂的特性和现有的点云配准算法无法适应煤流点云的快速和高精度配准问题,来对传统迭代最近点配准算法进行了改进。引入主成分分析法对待配准点云进行轴向初始对齐,采用尺度不... 针对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煤流轮廓点云噪声点多、轮廓结构复杂的特性和现有的点云配准算法无法适应煤流点云的快速和高精度配准问题,来对传统迭代最近点配准算法进行了改进。引入主成分分析法对待配准点云进行轴向初始对齐,采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来提取待配准点云的特征点,构建快速点特征直方图,以确保两个点云主轴不会出现反向的情况,提高了粗配准算法的效率。通过随机抽样一致性初始配准算法搜索对应点对并计算初始刚体变换矩阵,用于实现两个点云的初步配准,为后续的精配准提供良好的初始位置。在上述粗配准的基础上,利用K-D树数据结构加速对应点的查找过程,并采用点到面的最小距离方法来提高对应关系的准确性。通过随机抽样一致算法迭代剔除错误的对应点对,以增强配准的准确性。最后,根据精确的对应点对计算刚体变换矩阵,从而实现对煤流点云数据的精细配准。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点云配准方法相比,提出的改进配准算法在刮板输送机煤流轮廓点云的匹配精度和匹配效率上得到了提高,对煤流轮廓点云的体积计算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煤流轮廓点云 点云配准 主成分分析法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随机抽样一致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端联合学习的多视图聚类
4
作者 杜亮 李晓东 +2 位作者 陈艳 周芃 钱宇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33-1849,共17页
在应对大规模多视图聚类这一挑战时都面临多个问题.其中,一致性锚点图学习方法难以处理锚点图不对齐问题,并且过度依赖一致性图,限制了其聚类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锚点图集成聚类方法则是在基聚类器的生成与融合过程中割裂了不同锚点... 在应对大规模多视图聚类这一挑战时都面临多个问题.其中,一致性锚点图学习方法难以处理锚点图不对齐问题,并且过度依赖一致性图,限制了其聚类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锚点图集成聚类方法则是在基聚类器的生成与融合过程中割裂了不同锚点图之间的联系,影响了其聚类效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端联合学习的新型多视图聚类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多锚点图信息和锚点端聚类对样本端聚类的联合作用,实现了锚点端聚类和样本端聚类同步进行,并通过对多锚点图信息的综合实现了样本端聚类与多个锚点端聚类的集成对齐.与现有方法不同,该方法无需直接学习一致性锚点图,可以处理任意类型的锚点不对齐问题,并且规避了图学习与图划分分步处理对聚类性能的不利影响.此外,其在一个完整的优化框架中同时利用多个锚点图进行锚点端聚类和样本端聚类,有效解决了基聚类器生成阶段无法利用除自身外的其他锚点图和集成阶段无法充分利用所有锚点图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聚类性能和时间消耗方面均优于多个对比方法,有效增强了多视图数据的聚类性能.所提出方法以及所采用对比方法的相关代码附可在http://github.com/lxd1204/DLMC中查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图聚类 锚点端 样本端 对齐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式对齐的视频超分辨率模型
5
作者 王凤玲 魏爱敏 +2 位作者 庞雄文 李智 谢景明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2-239,共8页
视频帧之间不仅具有空间相关性,还存在时间相关性。根据低分辨率视频重建高分辨率视频时,可以利用相邻的多帧信息对齐到目标帧,以指导当前帧的恢复。相邻帧之间的对齐一般采用光流指导的可变形卷积进行显式对齐,这种方法克服了可变形卷... 视频帧之间不仅具有空间相关性,还存在时间相关性。根据低分辨率视频重建高分辨率视频时,可以利用相邻的多帧信息对齐到目标帧,以指导当前帧的恢复。相邻帧之间的对齐一般采用光流指导的可变形卷积进行显式对齐,这种方法克服了可变形卷积的不稳定性,但会影响帧中高频信息的恢复,降低对齐信息的准确性并放大伪影。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隐式对齐的视频超分模型IAVSR(Implicit Alignment Video Super-Resolution)。IAVSR通过偏移量和原始值将光流编码到特定像素位置,以此计算光流预对齐的信息而不是利用插值函数插值获得,随后利用光流指导的可变形卷积对计算后的预对齐特征进行重对齐,以帮助高频信息的恢复。在双向传播中利用前两帧传播的信息进行对齐来指导当前帧的恢复,并引入残差网络结构,在提高对齐信息准确性的同时避免引入过多的参数。在REDS4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IAVSR的峰值信噪比(PSNR)比基准模型提高了0.6 dB,且模型训练时的收敛速度提升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超分辨率 可变形卷积 重采样 隐式对齐 光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葡萄收获机自动对行驾驶局部路径动态规划算法
6
作者 戴祯 郭延超 +5 位作者 王笑乐 张志宁 戴宝宝 杨洋 张铁 陈黎卿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5,共12页
葡萄精准对行采收可有效减少收获机振动机构与篱架碰撞几率,是实现大规模机械化采收的重要手段。基于Frenet坐标系下行间局部行驶场景模型,本文提出一种葡萄收获机自动对行路径规划算法。以全局作业路径为参考线,通过车载激光雷达实时... 葡萄精准对行采收可有效减少收获机振动机构与篱架碰撞几率,是实现大规模机械化采收的重要手段。基于Frenet坐标系下行间局部行驶场景模型,本文提出一种葡萄收获机自动对行路径规划算法。以全局作业路径为参考线,通过车载激光雷达实时识别前方葡萄行,利用K-means算法聚类葡萄点云;采用Lattice算法根据行驶车速对前方行驶区域动态点阵采样,基于五次多项式生成局部路径簇;以前、后轮转向极限位置为收获机轮廓特征点,进行特征点与横向条带分割的葡萄行最小包络矩形碰撞检测,并计算各条局部路径相对葡萄行和参考线的偏离代价;根据作业工况和环境条件确定葡萄行偏离参考线的决策限值,采用动态规划算法对加权求和后的偏离代价进行寻优,获得路径簇中代价最小路径作为当前局部路径;利用机器人仿真软件Gazebo和Rviz联合仿真并开展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规划的局部路径相对葡萄行平均横向偏差为4.37 cm,最大横向偏差为10.95 cm,生成局部路径平均绝对曲率为0.0612 m^(-1),最大绝对曲率为0.2011 m^(-1)。在全局路径相对葡萄行偏移较大时,局部路径能够有效纠正偏差,满足葡萄收获作业对行驾驶要求。在单次规划6 m路径的仿真试验中,本文算法平均耗时213 ms/次,最大耗时337 ms/次;规划6 m路径实车试验中,本文算法平均耗时577 ms/次,最大耗时816 ms/次。研究结果可为葡萄园场景下农机局部路径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收获机 对行局部路径 动态撒点采样 路径偏移计算 偏离代价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静结合互学习的预制梁工序检测方法
7
作者 冯晓飞 谢诚 +4 位作者 张秀振 董仕奎 陈军胜 叶舒 钟忺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5-394,共10页
针对预制梁场位置偏远、场景复杂、光线不足,导致数据采集困难、背景干扰、画质受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静结合互学习的预制梁工序检测方法。在单阶段目标检测模型上建立互学习框架,分别使用数据扩增技术在空间和时间上对样本干扰的能... 针对预制梁场位置偏远、场景复杂、光线不足,导致数据采集困难、背景干扰、画质受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静结合互学习的预制梁工序检测方法。在单阶段目标检测模型上建立互学习框架,分别使用数据扩增技术在空间和时间上对样本干扰的能力,构造动静结合的双分支子网络,在网络中引入基于归一化的注意力通道子模块动态地调整通道权重,以适应真实场景下的环境光照复杂性和噪声干扰随机性。为充分发挥两支子网络各自的优势,利用目标检测模型真实值的预测边界框不唯一的特性,提出正样本对齐策略,实现边界框数量及表征分布的双重对齐。构建一个基于真实场景的预制梁工序数据集,在自制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精确率和均值平均精度分别达到了97.2%和97.7%,推理速度达到了78帧/s,在满足工业落地应用需求的同时,为预制梁工序检测识别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可靠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结合 候选框互学习 正样本对齐 工序检测识别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法线计算的三维点云配准
8
作者 刘婕 单彦虎 +1 位作者 李浩然 李昌斌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156,共6页
点云配准是基于机器视觉进行工业复杂零件三维非接触精密测量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点云配准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法线计算的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ast Point Feature Histograms, FPFH)特征描述子的点云配准方法。采用重心最近... 点云配准是基于机器视觉进行工业复杂零件三维非接触精密测量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点云配准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法线计算的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ast Point Feature Histograms, FPFH)特征描述子的点云配准方法。采用重心最近邻体素滤波器对点云进行预处理,减少点的数量同时保留表面细微特征。为解决传统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 ICP)算法对初始位置敏感且收敛速度慢的问题,采用基于改进特征描述子的采样一致性(Sample Consensus Initial Alignment, SAC-IA)初始配准算法进行粗配准,使用基于KDtree加速的ICP算法进行精配准。本文选用三组点云数据,用不同的点云配准方法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在点云添加2%与5%噪声的情况下处理不同规模的点云数据时,所提出的方法配准所用时间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ERMS)仍优于其它两种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配准 法线 点特征直方图 迭代最近点算法 采样一致性初始配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提取和改进ICP的点云配准方法
9
作者 王睿宇 景会成 包启龙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5-812,共8页
点云配准是三维点云处理的重要环节,但作为应用广泛的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对源点云和目标点云的初始位姿、重叠率要求较高,并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因此提出了基于特征提取和改进ICP的点云配准算法,主要包括采... 点云配准是三维点云处理的重要环节,但作为应用广泛的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对源点云和目标点云的初始位姿、重叠率要求较高,并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因此提出了基于特征提取和改进ICP的点云配准算法,主要包括采样一致性初始配准(sample consensus initial alignment,SAC-IA)和ICP精配准两个核心环节。首先将传入的点云进行OCtree加速的体素滤波等预处理操作,以去除离散点并精简点云,对预处理后的点云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法向量的计算;然后计算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ast point feature histogram,FPFH)特征描述子,将其用于SAC-IA算法进行粗配准;最后基于粗配准得到的初始矩阵,引入法向量约束信息改进ICP算法进行精配准。将算法在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较经典ICP等算法有效提升了配准精度和效率,为后续三维重建等环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一致性初始配准 快速点特征直方图 迭代最近点 点云配准 OCTR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采样对齐的遥感半监督要素提取框架及轻量化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极栋 卢宛萱 +1 位作者 孙显 吴一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87-2197,共11页
近年来,利用无标签数据辅助少量标签数据进行训练的遥感半监督要素提取任务被广泛研究,大多数工作采用自训练或一致性正则方法提高要素提取性能,但仍存在数据类别分布不均衡导致的不同类别准确率差异大的问题。该文提出分布采样对齐的... 近年来,利用无标签数据辅助少量标签数据进行训练的遥感半监督要素提取任务被广泛研究,大多数工作采用自训练或一致性正则方法提高要素提取性能,但仍存在数据类别分布不均衡导致的不同类别准确率差异大的问题。该文提出分布采样对齐的遥感半监督要素提取框架(FIDAS),通过获取的历史数据类别分布,在调整不同类别的训练难度的同时引导模型学习数据真实分布。具体来说,利用历史数据分布信息对各类别进行采样,增加难例类别通过阈值的概率,使模型接触到更多难例类别的特征信息。其次设计分布对齐损失,提升模型学习到的类别分布与真实数据类别分布之间的对齐程度,提高模型鲁棒性。此外,为了降低引入的Transformer模型计算量,提出图像特征块自适应聚合网络,对冗余的输入图像特征进行聚合,提升模型训练速度。该方法通过遥感要素提取数据集Potsdam上的实验,在1/32的半监督数据比例设置下,该方法相较于国际领先方法取得了4.64%的平均交并比(mIoU)提升,并在基本保持要素提取精度的同时,训练时间缩短约30%,验证了该文方法在遥感半监督要素提取任务中的高效性和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监督学习 遥感图像密集要素提取 分布对齐采样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随机树算法的稠密约束环境铁路线路优化
11
作者 万昕洁 蒲浩 +3 位作者 冉杨 李伟 胡建平 乔俊飞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42-3152,共11页
铁路选线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尤其是当稠密约束选线环境内存在起伏地形高差约束和大量障碍物时,现有计算机辅助线路设计方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和资源才能生成优化方案,甚至容易停滞,无法找到可行方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 铁路选线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尤其是当稠密约束选线环境内存在起伏地形高差约束和大量障碍物时,现有计算机辅助线路设计方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和资源才能生成优化方案,甚至容易停滞,无法找到可行方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三维快速搜索随机树算法以期快速生成满足所有约束的线路方案。首先,为避免随机树搜索陷入局部最优,提出平-纵整合式随机树启发式采样方法,将随机树搜索扩展到三维空间并实现对选线搜索区域的全面探索。其次,为了在线路搜索过程中高效提取相关环境信息,提出多源异构综合地理信息的统一管理方法,针对环境信息特点定制相应的储存策略,将地形、障碍物等环境信息离散到综合地理信息模型中,并在随机树搜索过程中动态处治障碍物约束。随后集成启发式采样方法和约束处治算子,提出随机树进化搜索方法,在随机树拓展过程中高效检索和处治障碍物,快速生成优化路径方案。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一个真实稠密约束线路案例中,实验结果证明,此方法能实现对所有障碍物约束的空间绕避,并能快速产生优化线路方案,相比于人工方案,机选方案的造价降低了4.8%。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提高线路设计效率,为人工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设计 线路优化 启发式采样 快速搜索随机树 约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圆校准器误差补偿与拟合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暾东 陈锃琰 +2 位作者 王若宇 唐之晨 郑鹏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5-1124,共10页
晶圆校准器作为半导体生产、检测中的重要设备,其圆心定位的精度容易受检测误差的影响,因此针对误差的补偿算法是提高晶圆校准精度的关键技术。针对检测误差中晶圆承载面倾斜影响采样精度问题,建立了晶圆倾斜后在水平面椭圆投影的物理模... 晶圆校准器作为半导体生产、检测中的重要设备,其圆心定位的精度容易受检测误差的影响,因此针对误差的补偿算法是提高晶圆校准精度的关键技术。针对检测误差中晶圆承载面倾斜影响采样精度问题,建立了晶圆倾斜后在水平面椭圆投影的物理模型,推导椭圆与晶圆圆心的解析关系,并采用相应的椭圆方程进行拟合。为了进一步提高补偿及拟合精度,提出了一种引入遗忘因子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椭圆拟合算法,该算法采用密度聚类法及改进样本点分布的渐进一致采样进行数据预处理,并利用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椭圆拟合,最终实现圆心的精确拟合。实验证明,在使用提出的方法进行误差补偿后,拟合精度达到99.95%,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晶圆校准器 误差补偿 椭圆拟合 顺序抽样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先验信息的单株植物三维结构点云配准方法
13
作者 王太阳 张熙空 +1 位作者 马楠 曾宝秀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3,共10页
针对样本一致性初始对化(SAC-IA)点云配准算法在处理样本抽样和误差计算时存在的高计算成本和鲁棒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先验信息的单株植物三维结构点云粗配准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体素下采样+直通滤波+统计离群点去除”的点云... 针对样本一致性初始对化(SAC-IA)点云配准算法在处理样本抽样和误差计算时存在的高计算成本和鲁棒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先验信息的单株植物三维结构点云粗配准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体素下采样+直通滤波+统计离群点去除”的点云预处理策略,在有效降低点云数据量的同时保留植物结构的关键特征信息。通过引入基于先验知识的初始姿态约束,对SAC-IA算法进行改进,减少不合理变换矩阵的迭代次数,从而提高配准效率,降低误匹配风险。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配准均方根误差为6.242,时间为0.902 s,相比SAC-IA方法节省了1.407 s,显著提升了单株植物三维结构点云配准的运算效率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IA方法 点云配准 先验信息 单株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信息空间配准中的UT变换采样策略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峰 潘泉 +1 位作者 梁彦 叶亮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3-717,共5页
空间配准是分布式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基础。UT(UnscentedTransformation)变换以其非线性变换精度高,无需求导等优点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存在多种形式UT变换采样策略,而对这些采样策略缺乏比较分析。以多传感器量测信息的空间配准为应用... 空间配准是分布式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基础。UT(UnscentedTransformation)变换以其非线性变换精度高,无需求导等优点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存在多种形式UT变换采样策略,而对这些采样策略缺乏比较分析。以多传感器量测信息的空间配准为应用,比较分析了对称性采样,最小偏度单形采样,以及超球体单形采样等多种UT变换采样策略。仿真结果表明,UT变换较一阶线性化近似方法更适于多传感器量测的空间配准,其中,对称性采样策略又优于其它采样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配准 UT变换 采样策略 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二维码识读工具的构建及应用方案 被引量:13
15
作者 丁永军 张景春 +1 位作者 杨信廷 孙传恒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8-130,共3页
为了降低二维条码地使用成本、增加信息流容量,在深入对比研究汉信码和Qr Code的基础上,改进了4版本以上汉信码符号取样网格建立算法,更正了功能信息纠错编码,构建了汉信码生成及识读工具。实验证明算法可行、可靠;构建的工具高速、准... 为了降低二维条码地使用成本、增加信息流容量,在深入对比研究汉信码和Qr Code的基础上,改进了4版本以上汉信码符号取样网格建立算法,更正了功能信息纠错编码,构建了汉信码生成及识读工具。实验证明算法可行、可靠;构建的工具高速、准确。最终给出了汉信码在农产品质量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信码 编码 解码 校正图形 采样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ctor/Sphere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多样本并行对齐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辉华 任洪军 +4 位作者 李灵巧 段礼新 郭拓 杜玲玲 漆小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5-218,共4页
针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数据处理过程复杂且计算量大、处理时间过长而严重拖延实验进度的问题,以多样本保留时间对齐为例,设计了基于分布式平台Sector/Sphere的GC-MS数据处理并行框架,实现了多样本并行对齐算法。首先分布式计算所... 针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数据处理过程复杂且计算量大、处理时间过长而严重拖延实验进度的问题,以多样本保留时间对齐为例,设计了基于分布式平台Sector/Sphere的GC-MS数据处理并行框架,实现了多样本并行对齐算法。首先分布式计算所有样本的相似度矩阵;然后依据层次聚类原理将原样本集划分为小样本集,分布式对齐各小样本集内部的样本;最后以各小样本集的平均样本作为对齐依据合并各样本集的对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多样本并行对齐算法的错误率为2.9%,由4台PC组成的集群处理大量样本时,最高加速比达到3.29;能够在保证较高正确率的前提下提升计算速度,解决处理时间过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TOR Sphere平台 分布式计算 并行框架 多样本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采样UKF滤波的捷联惯导初始对准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方能 许江宁 亓洪标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2-618,共7页
设计了基于四元数的捷联惯导非线性初始对准模型,同时指出该模型仅仅是姿态误差四元数和速度误差的非线性函数,而对于惯性器件误差而言则是线性的。针对该模型的部分线性特性,设计了基于边缘采样的UKF滤波算法,该算法仅对状态量中的非... 设计了基于四元数的捷联惯导非线性初始对准模型,同时指出该模型仅仅是姿态误差四元数和速度误差的非线性函数,而对于惯性器件误差而言则是线性的。针对该模型的部分线性特性,设计了基于边缘采样的UKF滤波算法,该算法仅对状态量中的非线性子集进行采样,因此对于部分线性模型而言,该算法在不损失滤波精度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降低算法计算量。仿真及车载实测数据实验表明所研究的初始对准模型和相应的滤波算法是有效的,而且较传统方法具有明显的计算量方面的优势;在达到相同对准精度的前提下,所设计算法的计算量较传统算法降低了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 初始对准 UKF 边缘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捷联惯导摇摆基座自对准中圆锥误差补偿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立冬 刘军 鲁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26-830,共5页
针对捷联惯导系统(SINS)在摇摆基座上的自对准误差,提出了减小圆锥误差、提高自对准精度的具体圆锥误差补偿算法。分析比较了四元数四阶龙格-库塔算法、等效转动矢量的二子样、三子样等圆锥误差补偿算法及其理论补偿效果。结合仿真和实... 针对捷联惯导系统(SINS)在摇摆基座上的自对准误差,提出了减小圆锥误差、提高自对准精度的具体圆锥误差补偿算法。分析比较了四元数四阶龙格-库塔算法、等效转动矢量的二子样、三子样等圆锥误差补偿算法及其理论补偿效果。结合仿真和实验结果得出:自对准误差随算法子样数的增大而降低,子样数增加1,北向对准误差减小近1倍,姿态角的离散度降低;随摇摆幅度的增大和频率的提高,三子样补偿算法的自对准精度接近稳定;综合考虑采样频率、子样数、计算量和对准精度要求,选择三子样圆锥误差补偿算法可以满足SINS摇摆基座下的自对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捷联惯导系统 自对准误差 圆锥误差 子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同步语义对齐的异构缺陷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伟湋 陈翔 +2 位作者 张恒伟 黄志球 贾修一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69-2689,共21页
异构缺陷预测(heterogeneous defect prediction,HDP)在具有异构特征的项目间进行缺陷预测,可以有效解决源项目和目标项目使用了不同特征的问题.当前大多数HDP方法都是通过学习域不变特征子空间以减少域之间的差异来解决异构特征问题.但... 异构缺陷预测(heterogeneous defect prediction,HDP)在具有异构特征的项目间进行缺陷预测,可以有效解决源项目和目标项目使用了不同特征的问题.当前大多数HDP方法都是通过学习域不变特征子空间以减少域之间的差异来解决异构特征问题.但是,源域和目标域通常呈现出巨大的异质性,使得域对齐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这些方法都忽视了分类器对于两个域中的同一类别应产生相似的分类概率分布这一潜在知识,没有挖掘数据中包含的内在语义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在新启动项目或历史遗留项目中搜集训练数据依赖于专家知识,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探究了基于目标项目内少数标记模块来进行异构缺陷预测的可能性.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同步语义对齐的异构缺陷预测方法(SHSSAN).一方面,探索从标记的源项目中学到的隐性知识,从而在类别之间传递相关性,达到隐式语义信息迁移.另一方面,为了学习未标记目标数据的语义表示,通过目标伪标签进行质心匹配达到显式语义对齐.同时,SHSSAN可以有效解决异构缺陷数据集中常见的类不平衡和数据线性不可分问题,并充分利用目标项目中的标签信息.对包含30个不同项目的公共异构数据集进行的实验表明,与目前表现优异的CTKCCA、CLSUP、MSMDA、KSETE和CDAA方法相比,在F-measure和AUC上分别提升了6.96%、19.68%、19.43%、13.55%、9.32%和2.02%、3.62%、2.96%、3.48%、2.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缺陷预测 语义对齐 少样本数据 类不平衡 线性不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汉信码编译码引擎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永军 杨信廷 +3 位作者 张景春 孙传恒 钱建平 吉增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61-165,共5页
作为数据载体的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能有效地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同步,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核心问题。为了降低追溯系统的使用成本、增加信息流容量,在深入研究汉信码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校正图形绘制方法,改进了4版... 作为数据载体的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能有效地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同步,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核心问题。为了降低追溯系统的使用成本、增加信息流容量,在深入研究汉信码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校正图形绘制方法,改进了4版本以上汉信码符号建立取样网格的算法,突破了混合编码优化、RS纠错编码、位置探测图形中点提取等关键技术,并基于NET2.0平台实现了汉信码编译码引擎。实验证明算法可行、可靠,生成的引擎高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信码 追溯系统 农产品 编码 解码 校正图形 采样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