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种子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仁建 吴卫 +2 位作者 郑有良 杨玉霞 张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9-114,共6页
利用A—PAGE(Acid—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对来源于32个国家的53份红花材料进行了种子醇溶蛋白检测。结果表明,这些红花材料具有丰富的醇溶蛋白等位变异,共分离出15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其中,每份材料可电泳出5... 利用A—PAGE(Acid—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对来源于32个国家的53份红花材料进行了种子醇溶蛋白检测。结果表明,这些红花材料具有丰富的醇溶蛋白等位变异,共分离出15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其中,每份材料可电泳出5-12条谱带,平均8.5条,所有材料有1条共有带。红花种子醇溶蛋白可作为评价红花遗传多样性的工具之一。不同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为0.375—1.000,平均值为0.75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GS值为0.752的水平上供试材料聚为6大类,其亲缘关系远近与地理来源关系不大。其中,来自中国的7份材料分别被聚在了3个大类中,表明中国红花种子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醇溶蛋白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A—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用型红花(Carthamus tinctoris L.)种子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官玲亮 吴卫 +2 位作者 郑有良 刘仁建 周宇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0,共5页
利用A-PAGE(Acid-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对来源于不同国家的79份油用型红花材料醇溶蛋白位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油用型红花醇溶蛋白位点存在丰富的变异类型,共分离出15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每份材料具有3—12条... 利用A-PAGE(Acid-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对来源于不同国家的79份油用型红花材料醇溶蛋白位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油用型红花醇溶蛋白位点存在丰富的变异类型,共分离出15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每份材料具有3—12条不等,平均8.5条。材料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GS)为0.5303,变幅为0.1333—1.000,且各洲间遗传多样性大于洲内遗传多样性。在GS值为0.512的水平上,供试材料聚为六大类,聚类结果表明,红花醇溶蛋白图谱类型与其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但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醇溶蛋白 A-PAGE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来源纳米囊泡通过调控SIPA1L2泛素化促进内皮细胞自噬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烨 杨灵 +2 位作者 陈俊羽 翁建新 柯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310,共8页
目的:探讨红花来源纳米囊泡(Carthamus tinctorius L.-derived nanovesicles,CDNVs)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目的:探讨红花来源纳米囊泡(Carthamus tinctorius L.-derived nanovesicles,CDNVs)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用ox-LDL诱导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oxLDL组(HUVECs加入100 mg/L ox-LDL处理24 h构建内皮细胞损伤模型或内皮细胞炎症模型)和CDNVs+ox-LDL组(先加入40 mg/L CDNVs处理1 h后再加入100 mg/L ox-LDL共培养24 h。采用EdU增殖染色实验观察HUVECs增殖情况;采用细胞凋亡实验检测HUVECs的凋亡水平;RT-qPCR检测信号诱导增殖相关蛋白1样蛋白2(signal-induced proliferation-associated 1-like protein 2,SIPA1L2)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自噬蛋白及SIPA1L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共沉淀检测SIPA1L2的泛素化程度。结果:(1)成功分离提纯CDNVs,其鉴定为类圆形、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纳米级别囊泡;(2)CDNVs可促进ox-LDL干预下HUVECs的增殖水平(P<0.05),并抑制凋亡(P<0.05);(3)CDNVs可抑制ox-LDL干预下HUVECs的SIPA1L2蛋白表达水平(P<0.05),并促进其自噬(P<0.05);(4)CDNVs促进SIPA1L2蛋白泛素化,并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低SIPA1L2的蛋白水平(P<0.05)。结论:CDNVs通过介导SIPA1L2泛素化促进内皮细胞自噬而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纳米囊泡 自噬 SIPA1l2蛋白 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质膜H+-ATPase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响应低氮低磷胁迫的表达分析
4
作者 腊贵晓 赵玉龙 +5 位作者 代丹丹 余永亮 郭红霞 史贵霞 贾慧 杨铁钢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0-233,共14页
【目的】对红花质膜H^(+)-ATPase(CtPMA)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为研究该基因家族及其在响应低氮低磷胁迫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tPMA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系统的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目的】对红花质膜H^(+)-ATPase(CtPMA)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为研究该基因家族及其在响应低氮低磷胁迫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tPMA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系统的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其组织表达特异性及在低氮低磷胁迫下的响应。【结果】在红花中共鉴定到10个CtPMAs(命名为CtPMA1-CtPMA10),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数为785-958 aa,相对分子质量为85.23-105.52 kD,等电点为5.26-7.91,亚细胞位点预测显示全部位于细胞膜;都含有Cation_ATPase_N结构域、E1_E2 ATPase结构域和HAD-superfamily hydrolase subfamilyⅢA结构域;顺式作用元件预测显示CtPMA基因家族内广泛存在与生长发育、激素和胁迫相关的调控元件;基因共线性显示全基因组复制和片段复制在Ct PMA基因家族进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RT-qPCR结果表明,在根中高表达的CtPMA1和CtPMA7的表达量显著受到低氮低磷胁迫的诱导,说明CtPMA1和CtPMA7可能与红花根部吸收氮磷的功能密切相关。【结论】红花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0个CtPMA基因,其进化相对保守,在不同的组织部位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当红花遭受低氮低磷胁迫时在根部高表达的CtPMA1和CtPMA7的转录水平显著被诱导,暗示其通过诱导自身转录水平以提高对氮磷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用来抵御营养等逆境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质膜H%PlUS%-ATPase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低氮胁迫 低磷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丹红(粉针)-中间体-药材HPLC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唐旭利 刘静 +2 位作者 李国强 钟惠民 张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5,共5页
探讨中药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方法,运用Agilent 1100 DAD-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色谱条件:大连依利特SinoChrom ODS-BP(2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20μ... 探讨中药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方法,运用Agilent 1100 DAD-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色谱条件:大连依利特SinoChrom ODS-BP(2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20μL。建立了的相同条件下丹红注射剂、中间体和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所建立的指纹图谱个峰分离度较好,指纹信息完整,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规范。进一步利用相似度分析软件进行了指纹图谱相关性分析,揭示了丹红注射剂与中间体和药材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峰面积参数,可作为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剂 丹参 红花 指纹图谱相关性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HPLC的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谢国祥 邱明丰 +3 位作者 张汉杰 翟秀华 王誉洁 贾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红花的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C18柱,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5nm;流速1.0mL/min进行试验。结果:从10个省出产的红花获得了34个色谱共有峰,基本特征一致。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指标成分,新疆...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红花的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C18柱,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5nm;流速1.0mL/min进行试验。结果:从10个省出产的红花获得了34个色谱共有峰,基本特征一致。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指标成分,新疆红花的含量为最高。结论:该法为中药样品的鉴定提供了较全面的信息,红花样品指纹图谱及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可用于全面控制红花药材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高效液相色谱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色谱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拉曼/太赫兹光谱对藏红花的分类识别
7
作者 苏康慧 王超琪 +2 位作者 张谷令 邹斌 杨玉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39,I0004-I0008,共9页
目的采用光谱学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实现菊科红花属植物草红花、鸢尾科番红花属植物西红花(产地伊朗)和藏红花(产地西藏)的种间与种内鉴别。方法采用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RS)与太赫兹(Terahertz,THz)光谱,以伊朗产西红花、甘肃产... 目的采用光谱学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实现菊科红花属植物草红花、鸢尾科番红花属植物西红花(产地伊朗)和藏红花(产地西藏)的种间与种内鉴别。方法采用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RS)与太赫兹(Terahertz,THz)光谱,以伊朗产西红花、甘肃产草红花、西藏产西红花(下文称藏红花)为研究对象,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 machine,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等机器学习方法和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长短期记忆递归神经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RBF)、基于遗传算法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Genetic Algorithm-Back Propagation,GA-BP)等深度学习方法,分析三类样本的THz吸收光谱与RS,实现中草药小样本的快速分类识别。结果(1)SVM方法对三类样本的RS数据和经PCA降维后的RS数据进行分类精度分别为83.33%和94.44%;MLP对三类样本的原始THz光谱数据和经PCA降维后的THz光谱数据进行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4.00%和96.79%;表明PCA对机器学习分类精度提升较为明显,THz光谱用于深度学习结果较RS精度更高。(2)MLP、CNN、RBF、GA-BP、LSTM等神经网络对THz光谱数据的分类准确率高于对RS分类准确率,其中LSTM和RF对太赫兹原始吸收数据分类准确率高达100%,分类精度高、速度快、模型稳定性好。结论光谱与机器学习方法结合可以实现草红花、西红花和藏红花的种间与种内鉴别,THz光谱鉴别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 拉曼光谱 深度学习 草红花 藏红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miR397a基因表达及对靶基因LAC2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董园园 刘秀明 +2 位作者 姚娜 赵利旦 李海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3-180,共8页
【目的】研究红花miR397a前体基因及成熟基因在红花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对miR397a基因序列、靶基因及基因功能进行分析,为深入研究红花抗逆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提取红花籽粒、花瓣、茎、根、叶片等5个组织材料的总RNA,使用荧光定... 【目的】研究红花miR397a前体基因及成熟基因在红花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对miR397a基因序列、靶基因及基因功能进行分析,为深入研究红花抗逆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提取红花籽粒、花瓣、茎、根、叶片等5个组织材料的总RNA,使用荧光定量PCR鉴定miR397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红花miR397a基因序列,用原生质体转化方法验证红花miR397a调控的靶基因LAC2,并利用转基因拟南芥表型研究miR397a基因的功能。【结果】miR397a前体基因和成熟基因均能在红花不同组织中表达,且均以叶片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分别是籽粒组织的2.5与1.9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miR397a序列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序列中仅存在1-2个碱基的错配或缺失;miR397a对LAC2基因有调控作用,miR397a的过表达可引起LAC2表达水平降低,红花miR397a表达引起植物对NaCl的敏感性增加。【结论】红花miR397a在叶片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基因序列保守,且红花miR397a表达可增强植物对NaCl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miR397a lAC2 转录后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红花籽中牛蒡子苷的含量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有理 郑一敏 +1 位作者 胥秀英 傅善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05期87-89,共3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花籽中牛蒡子苷的含量。其色谱条件为:采用Waters C18柱(150mm×3.9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25:75),流速0.6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室温,用外标法定量,测定红花籽中牛蒡...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花籽中牛蒡子苷的含量。其色谱条件为:采用Waters C18柱(150mm×3.9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25:75),流速0.6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室温,用外标法定量,测定红花籽中牛蒡子苷的含量。牛蒡子苷的线性范围0.032—0.16μg,R=0.9994,回收率101.50%,RSD2.81%。该方法简便,快速,线性关系良好,可作为牛蒡子苷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籽 牛蒡子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红花地上部分中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的含量 被引量:11
10
作者 韩炜 杨玉林 康廷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6期1315-1317,共3页
目的:建立红花地上部分中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anbanhedera ODS-2C18柱(5μm,4.6×250mm),流动相为甲醇-0.4%冰醋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0nm,柱温30℃。结果:木犀草苷回归方程:Y=59558771X... 目的:建立红花地上部分中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anbanhedera ODS-2C18柱(5μm,4.6×250mm),流动相为甲醇-0.4%冰醋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0nm,柱温30℃。结果:木犀草苷回归方程:Y=59558771X-1755,r=0.999991,在0.0019mg/mL~0.1238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04%,RSD=1.68%(n=9);木犀草素回归方程:Y=76381285X-9981,r=0.999995,在0.0020mg/mL~0.1266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56%,RSD=2.00%(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木犀草苷 木犀草素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红花注射液中3种活性成分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静 赵剑锋 +1 位作者 马双成 戴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26-2429,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红花注射液中紫丁香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与(8Z)-癸烯-4,6-二炔-1-O-β-D-葡萄糖苷3种活性成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红花注射液0.45μm微孔滤膜滤液分析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4.60 mm×250 mm,5μ...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红花注射液中紫丁香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与(8Z)-癸烯-4,6-二炔-1-O-β-D-葡萄糖苷3种活性成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红花注射液0.45μm微孔滤膜滤液分析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4.60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5 nm。结果紫丁香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与(8Z)-癸烯-4,6-二炔-1-O-β-D-葡萄糖苷分别在0.101~2.02μg(r=0.999 6),0.216~4.32μg(r=0.999 7),0.510~10.2μg(r=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4%、102.3%、100.3%,RSD分别为2.1%、2.1%、1.5%。结论本法准确、简单、重复性好,能更好地控制红花注射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注射液 紫丁香苷 羟基红花黄色素A (8Z)-癸烯-4 6-二炔-1-O-β-D-葡萄糖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红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12
作者 刘瑞瑞 江虹 +2 位作者 秦勇 杜明明 玛合帕丽·革明巴依 《农业工程》 2025年第7期42-46,共5页
为探讨不同亚硒酸钠浓度对红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红花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红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以及幼苗株高、茎粗、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对适用于红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硒浓度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低浓... 为探讨不同亚硒酸钠浓度对红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红花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红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以及幼苗株高、茎粗、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对适用于红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硒浓度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低浓度(0.050、0.500、1.000和3.000mg/L)硒处理对红花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浓度3.000mg/L硒处理下红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均达最大值,而高浓度(10.000mg/L)硒处理对红花种子发芽有明显抑制作用。此外,红花幼苗生长对浓度3.000mg/L硒处理出现积极响应,其株高、主根长和全株鲜质量均有一定程度增长,即适宜硒浓度对红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花高效栽培与硒胁迫响应提供可参考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红花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种业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真菌GG22蛋白质改善胁迫条件下红花幼苗的生长
13
作者 周丹宁 许姣 +2 位作者 白静 刘湘楠 朱畇昊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3-1202,共10页
为研究地黄内生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GG22的蛋白质(简称GG22蛋白质)对植物生长的作用,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得到不同组分的GG22蛋白质,分别命名为G20、G40、G60、G80;用G20、G40、G60、G80组的GG22蛋白质分别处理红花幼苗... 为研究地黄内生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GG22的蛋白质(简称GG22蛋白质)对植物生长的作用,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得到不同组分的GG22蛋白质,分别命名为G20、G40、G60、G80;用G20、G40、G60、G80组的GG22蛋白质分别处理红花幼苗,初步探索3种逆境(高温、低温、盐)胁迫下GG22蛋白质对红花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胁迫条件下参与植物免疫过程的基因ARD1(激活的抗病基因1)、EDS1(疾病易感性增强基因1)、PAD4(植物抗毒素缺陷基因4)、NPR(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基因)、CDKs(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不同胁迫条件下G60和G80组的GG22蛋白质对红花幼苗生长的影响较为明显。高温胁迫下G80组红花幼苗鲜重为对照组的1.41倍,G60组红花幼苗鲜重为对照组的1.39倍;低温胁迫下G80组和盐胁迫下G60组的红花幼苗芽长、鲜重、干重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GG22蛋白质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逆境胁迫对红花幼苗根系的损伤,G60组和G80组效果较突出。在3种胁迫条件下,G60和G80处理组红花幼苗的ARD1、EDS1、PAD4、NPR、CDKs基因表达均不同程度地上调。蛋白质组鉴定得到与已知激活蛋白Aspf2、PEMG1和PeaT1相似度较高的3条蛋白质序列,可以将这3个蛋白质作为候选激活蛋白用于后续的分离、纯化与功能鉴定。综上,GG22蛋白质可以改善胁迫条件下红花幼苗的生长,GG22蛋白质中可能含有激活植物免疫反应的激活蛋白,推测其可以作为植物免疫诱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尖孢镰刀菌 胁迫 激活蛋白 红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ppo/YAP通路探讨红花总黄酮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的作用机制研究
14
作者 赵晓璐 李明奇 +1 位作者 王映荷 马月宏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909-915,共7页
目的:研究红花总黄酮(TFCTL)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培养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用10 ng/mL的TGF-β1刺激诱导其活化,分为空白组、TGF-β组、TFCTL低浓度组(20μg/mL)、TFCTL中浓度组(40μg/mL)、TFCTL高浓度组(60μg... 目的:研究红花总黄酮(TFCTL)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培养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用10 ng/mL的TGF-β1刺激诱导其活化,分为空白组、TGF-β组、TFCTL低浓度组(20μg/mL)、TFCTL中浓度组(40μg/mL)、TFCTL高浓度组(60μg/mL);用CCK-8试剂盒和凋亡试剂盒检测红花总黄酮干预HSC-T6细胞后的增殖活性和凋亡率;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中α-SMA、YAP表达及位置情况;RT-qPCR法检测α-SMA、Collagen Ⅰ、MST1、LATS1、YAP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α-SMA、Collagen Ⅰ、MST1、LATS1、p-YAP/YAP的蛋白表达量。结果:红花总黄酮可显著抑制活化的HSC-T6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发现,与空白组相比,TGF-β组中α-SMA、CollagenⅠ、YAP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MST1、LATS1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TGF-β组相比,TFCTL低、中、高浓度组中α-SMA、Collagen Ⅰ、YAP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MST1、LATS1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免疫荧光定量实验表明,TFCTL干预后,HSC-T6细胞中α-SMA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并促进了YAP的核转移。结论:TFCTL可能通过抑制Hippo/YAP通路各级激酶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增殖,进而减轻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红花总黄酮 Hippo/YAP通路 HSC-T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中药红花农艺性状与花丝产量关联分析
15
作者 龚永福 张兆萍 +4 位作者 毋玲玲 陈芳 常瑜 魏玉杰 苏毓杰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5期45-49,共5页
该研究以河西走廊地区11份中药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系统测定其物候期及13项农艺性状指标,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探究农艺性状与花丝产量的关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 该研究以河西走廊地区11份中药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系统测定其物候期及13项农艺性状指标,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探究农艺性状与花丝产量的关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生育期存在显著差异,变幅95~114 d,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5.70%~34.81%,其中有效分枝数(34.81%)和单株花丝产量(34.10%)变异程度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花丝产量与其他农艺性状无显著相关性(P>0.05),表明其受多个农艺性状协同调控。主成分分析提取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6.615%),分别被定义为分枝控制因子(总分枝数、分枝长度、单株有效果球数)、株高控制因子(株高、节间长度、成熟期)和花丝产量控制因子(单株花丝产量、顶果球直径及着粒数)。该研究为河西走廊红花新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花丝产量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HPLC建立对比筛选法测定红花中色素金橙Ⅱ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竹昳 陈旭 +3 位作者 戴小峰 罗声 辛宇 金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4-387,402,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并对比红花药材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金橙Ⅱ的浓度,从而建立对比筛选红花样品中金橙Ⅱ的方法。结果在46个红花样品中,推测有26个可疑阳性样品;而通过对比筛选法能将可疑阳性样品数减至2个。经HPLC-MS法确证...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并对比红花药材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金橙Ⅱ的浓度,从而建立对比筛选红花样品中金橙Ⅱ的方法。结果在46个红花样品中,推测有26个可疑阳性样品;而通过对比筛选法能将可疑阳性样品数减至2个。经HPLC-MS法确证了对比筛选法的结果。检测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色谱条件为:甲醇-乙腈-0.01%磷酸溶液(体积比为26∶2∶72)为流动相。检测金橙Ⅱ的色谱条件为:乙腈-0.025 mol/L溶液(40∶60)为流动相。此法相比于常规只检测红花中金橙Ⅱ的方法,筛选效率与精确度更高,并且更经济、适应性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HPlE HPlC MS 羟基红花色素A 金橙Ⅱ 对比筛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红花中5种黄酮成分 被引量:6
17
作者 兰艺凤 周璐 张立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3-286,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红花药材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6-羟基山萘酚-3,6-双氧-葡萄糖苷、6-羟基山萘酚-3-O-β-芸香糖苷-6-O-β-葡萄糖苷、6-羟基山萘酚-3-O-β-葡萄糖苷和红花黄色素B(safflower yellow,SYB)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红花药材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6-羟基山萘酚-3,6-双氧-葡萄糖苷、6-羟基山萘酚-3-O-β-芸香糖苷-6-O-β-葡萄糖苷、6-羟基山萘酚-3-O-β-葡萄糖苷和红花黄色素B(safflower yellow,SYB)5种黄酮化合物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为Venusil XBP-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CH3OH-H2O(0.2mol/L NaClO4-0.2‰HClO4)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375nm。结果:HSYA、6-羟基山萘酚-3,6-双氧-葡萄糖苷、6-羟基山萘酚-3-O-β-芸香糖苷-6-O-β-葡萄糖苷、6-羟基山萘酚-3-O-β-葡萄糖苷、SYB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8~600、4.08~510、4.32~540、4.24~530、4.72~590μg/mL,检测限分别为0.6、0.3、0.4、1.3、0.5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1%、93.6%、95.6%、99.7%、102.3%。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红花药材及红花黄色素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高效液相色谱(HPlC)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红花HPLC指纹图谱及其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亚威 周慧娟 +4 位作者 刘旭云 王沛琦 胡尊红 杨谨 胡学礼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5-160,共6页
目的采用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评价不同品种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质量。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采用HPLC-Q-TOF-MS法对共有峰进行鉴定,结合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质量评价,筛选差异成分。结果43批样品指纹图... 目的采用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评价不同品种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质量。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采用HPLC-Q-TOF-MS法对共有峰进行鉴定,结合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质量评价,筛选差异成分。结果43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2个共有峰,鉴定出6-羟基山柰酚-3,6,7-三-O-β-D-葡萄糖苷、烟花苷等11种成分,相似度为0.919~0.998。不同品种样品聚为3类,9,12,13-三羟基-10-十八碳烯酸等6种成分为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该方法可有效识别不同品种红花成分差异,为该药材选育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HPlC指纹图谱 品种 化学成分 HPlC-Q-TOF-MS 聚类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肥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贾东海 宋贤明 +5 位作者 顾元国 李强 曾幼玲 苗昊翠 郭美丽 侯献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1-790,共10页
【目的】研究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肥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2020~2021年在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设置2年定位施肥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6个处理:(1)对照CK:不施肥;(2)CF:复合肥20 kg/667m^(2);(3)OF:微生物菌肥2... 【目的】研究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肥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2020~2021年在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设置2年定位施肥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6个处理:(1)对照CK:不施肥;(2)CF:复合肥20 kg/667m^(2);(3)OF:微生物菌肥20 kg/667m^(2);(4)CF+25M:化肥15 kg/667m^(2)(化肥减量25%)+微生物菌肥5 kg/667m^(2);(5)CF+37.5M:化肥12.5 kg/667m^(2)(化肥减量37.5%)+微生物菌肥7.5 kg/667m^(2);(6)CF+50M:化肥10 kg/667m^(2)(化肥减量50%)+微生物菌肥10 kg/667m^(2)。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红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处理CF+25M和CF+37.5M有利于红花的生长发育,可以显著增加红花株高、分枝数、叶片数和叶绿素含量等,并能促进红花干物质积累,调节干物质分配,协调改善红花产量构成因素,从而增加红花花丝和籽粒产量。其中以CF+37.5M处理下红花综合性状表现最优,其单株果球数、千粒重、花丝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比CF处理显著提高了87.85%、12.29%、11.42%和15.78%,同时株高、根长和叶绿素含量亦均达到最高水平。【结论】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肥CF+37.5M:化肥12.5 kg/667m^(2)(化肥减量37.5%)+微生物菌肥7.5 kg/667m^(2)最优,能有效降低化肥施用量,促进红花生长发育,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化肥减量 微生物菌肥 干物质积累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耦合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侯献飞 宋贤明 +5 位作者 李强 顾元国 苗昊翠 曾幼玲 郭美丽 贾东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1-803,共13页
【目的】研究水氮耦合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灌水量水平为主区。播前施基肥磷酸二铵(总养分64%,N-P_(2)O_(5)=18-46)150 kg/hm^(2),氧化钾(30%)75 kg/hm^(2)。设灌水量(W)和... 【目的】研究水氮耦合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灌水量水平为主区。播前施基肥磷酸二铵(总养分64%,N-P_(2)O_(5)=18-46)150 kg/hm^(2),氧化钾(30%)75 kg/hm^(2)。设灌水量(W)和施氮量(N)2个因素,3个灌水量水平:W_(1):1200 m^(3)/hm^(2)(低灌量)、W_(2):1500 m^(3)/hm^(2)(中灌量)和W_(3):1800 m^(3)/hm^(2)(高灌量);3个施氮量水平:N_(0):不施氮(空白)、N_(1):300 kg/hm^(2)(传统施氮量)和N_(2):600 kg/hm^(2)(高施氮量)。测定不同处理下红花的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评估不同水氮耦合处理对红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结果】适宜的灌溉量和施肥量对红花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W_(2)N_(0)和W_(2)N_(1)处理下红花的株高、分枝数和叶片数等农艺性状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W_(2)N_(1)处理下红花干物质积累速率及积累量、单株果球数和每果粒数均达到最高水平,花丝产量和籽粒产量在W_(2)处理下均比W_(1)和W_(3)处理显著增加了8.09%和20.84%,但在N_(1)和N_(2)处理下差异较小,却均比N_(0)处理显著增加了10.69%和25.66%。【结论】中灌量和传统施肥量处理W_(2)N_(1)(灌溉量1500 m^(3)/hm^(2)及施肥量300 kg/hm^(2))最优,可以促进红花的生长发育、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增加干物质积累、协调产量构成因素,达到高产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水氮耦合 干物质积累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