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Amistar SC(阿米西达水悬浮剂)在苹果病害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时春喜 段双科 +1 位作者 李恩才 李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4-98,共5页
 对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的仿生性杀菌剂25%AmistarSC(阿米西达水悬浮剂)在苹果病害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技术和定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5%AmistarSC除对嘎拉品种有药害外,对黄元帅、秦冠、红富士、新红星、北斗、澳州青苹等6个骨干...  对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的仿生性杀菌剂25%AmistarSC(阿米西达水悬浮剂)在苹果病害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技术和定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5%AmistarSC除对嘎拉品种有药害外,对黄元帅、秦冠、红富士、新红星、北斗、澳州青苹等6个骨干品种均无任何不良影响,使用安全;同时,25%AmistarSC对苹果白粉病、黑星病及斑点落叶病等3种主要病害均具有显著防治效果,使用浓度1500~2000倍,防治效果达80%~90%;在广谱性和防治效果上显著优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常用的苯并咪唑类、三唑类及代森类杀菌剂品种。应用时应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间隔7~10d喷1次,连喷3~4次为宜,同时宜与具有其他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如苯并咪唑类、三唑类等内吸性杀菌剂混用或交替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Amistarsc 阿米西达水悬浮剂 苹果 病害管理 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HLET-SC程序的开发及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周翀 刘晓晶 +1 位作者 杨燕华 程旭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6-560,共5页
由于超临界水堆(SCWR)在系统简化、降低成本和提高热效率上的优势,SCWR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在众多有关超临界水堆的研发工作中,开发适用于SCWR的系统分析程序是进行SCWR系统设计和安全评估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本工作基于... 由于超临界水堆(SCWR)在系统简化、降低成本和提高热效率上的优势,SCWR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在众多有关超临界水堆的研发工作中,开发适用于SCWR的系统分析程序是进行SCWR系统设计和安全评估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本工作基于最佳估算系统分析程序ATHLET2.1A,增加了超临界热物性参数,开发出适用于SCWR的系统分析程序ATHLET-SC,将现有的ATH-LET程序扩展到超临界压力状态。为评估修改后的程序的适用性,建立了混合能谱超临界水堆堆芯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功率瞬态计算。此外,对1个简化的超临界水冷却回路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修改过的ATHLET程序(ATHLET-SC)对SCWR系统的模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堆 安全分析 ATHLET-sc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IAT的矿工内隐安全态度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邢宝君 唐水清 +1 位作者 李乃文 牛莉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23,共6页
为预防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发生,预防人因事故,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测量矿工安全态度的内隐性。首先,通过Inquisit 4.0心理学软件编制SC-IAT安全态度测量程序,试验验证矿工安全态度内隐性是否存在;然后,设计矿工安全态度量表... 为预防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发生,预防人因事故,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测量矿工安全态度的内隐性。首先,通过Inquisit 4.0心理学软件编制SC-IAT安全态度测量程序,试验验证矿工安全态度内隐性是否存在;然后,设计矿工安全态度量表,测量矿工的外显安全态度;最后,运用SPSS 21.0分析内隐安全态度测量结果与外显安全态度测量结果的关系。结果表明:被试整体上存在正向、积极的内隐安全态度;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岗位等人口统计学指标对矿工内隐安全态度无显著影响;内隐安全态度与外显安全态度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它们属于不同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 Inquisit 4.0 内隐安全态度 外显安全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阿米西达SC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恩才 时春喜 +3 位作者 李亚铃 龙书生 李伟 冯云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z1期140-142,共3页
通过对 2 5 %阿米西达SC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2 5 %阿米西达SC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防效达 80 %~ 90 % ,而且与环境友好 ,使用安全。田间适宜使用浓度为 0 .16 7~ 0 .1g L倍 ,间隔 10d喷 1... 通过对 2 5 %阿米西达SC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2 5 %阿米西达SC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防效达 80 %~ 90 % ,而且与环境友好 ,使用安全。田间适宜使用浓度为 0 .16 7~ 0 .1g L倍 ,间隔 10d喷 1次 ,连喷 4次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西达 苹果斑点落叶病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阿米西达SC对苹果树安全性及防治苹果白粉病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时春喜 龙书生 +2 位作者 杨桦 刘俊生 张书翔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z1期130-133,共4页
本试验在田间条件下 ,研究了 2 5 %阿米西达SC对不同苹果树品种的安全性及其防治苹果白粉病的药效和使用浓度。结果表明 :2 5 %阿米西达SC对澳州青苹、北斗、黄元帅、新红星、红富士、秦冠 6个苹果品种安全性较好 ,无任何不良影响 ,但... 本试验在田间条件下 ,研究了 2 5 %阿米西达SC对不同苹果树品种的安全性及其防治苹果白粉病的药效和使用浓度。结果表明 :2 5 %阿米西达SC对澳州青苹、北斗、黄元帅、新红星、红富士、秦冠 6个苹果品种安全性较好 ,无任何不良影响 ,但对嘎啦品种的苹果树有严重的药害产生 ,导致果锈和叶片焦枯脱落。 2 5 %阿米西达SC对苹果白粉病有较显著的防效 ,防效可达 85 %~ 90 % ,使用浓度为 0 .12 5g L~ 0 .0 83g L ,间隔期 7d喷 1次 ,连喷 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西达 安全性 苹果白粉病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水稻对稻飞虱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国 于居龙 +3 位作者 束兆林 方继朝 吴进才 姚克兵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95-2702,共8页
【目的】探明不同种植方式下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水稻后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天敌蜘蛛和水稻的安全性,为该药剂拌种水稻防治稻飞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22.5、45.0、67.5和90.0 g a.i./ha)的10%三氟苯嘧啶SC对杂交稻... 【目的】探明不同种植方式下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水稻后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天敌蜘蛛和水稻的安全性,为该药剂拌种水稻防治稻飞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22.5、45.0、67.5和90.0 g a.i./ha)的10%三氟苯嘧啶SC对杂交稻(丰优香占)和粳稻(南粳9108)进行拌种处理,以25%噻虫嗪WDG(135.0 g a.i./ha)为对照药剂,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室内分别测定拌种7和15 d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并在田间调查药剂拌种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对稻田蜘蛛和水稻的安全性。【结果】不同浓度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水稻后,各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与空白对照均无显著差异(P>0.05)。10%三氟苯嘧啶SC用量≥22.5 g a.i./ha时,直播粳稻播种后98 d、杂交稻播种后126 d对稻飞虱的防效均在90.00%以上;机插秧粳稻播种后112 d、杂交稻播种后119 d对稻飞虱的防效均在90.00%以上;不同浓度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处理对旱育移栽秧田稻飞虱的防效较差,持效期短,自调查日起已基本丧失对稻飞虱的控制能力。对稻田蜘蛛调查及对水稻生长观察结果显示,直播稻和机插秧稻田蜘蛛种群数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田,而不同处理旱育秧移栽田蜘蛛种群数量与空白对照田相当;不同浓度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结论】利用10%三氟苯嘧啶SC 22.5~90.0 g a.i./ha拌种水稻可有效降低直播稻和机插秧田田间稻飞虱种群数量,对水稻安全,对天敌蜘蛛影响较小,可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10%三氟苯嘧啶sc 拌种 稻飞虱 防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双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SC防除春小麦田阔叶杂草药效试验
7
作者 翁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39-44,共6页
为明确新型除草剂6%双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SC对春小麦田杂草防治效果、最佳用量和对春小麦的安全性,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春小麦3~5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通过两年药效试验,调查杂草防除效果及春小麦安全性。结果表明,推荐... 为明确新型除草剂6%双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SC对春小麦田杂草防治效果、最佳用量和对春小麦的安全性,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春小麦3~5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通过两年药效试验,调查杂草防除效果及春小麦安全性。结果表明,推荐剂量6%双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SC有效成分用量10.35~12.60 g·hm^(-2),药后40 d对密花香薷、黎、野油菜防效达80%以上,后期目测防效81.33%~89.32%,并对小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增产率为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双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sc 除草效果 春小麦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双唑草腈SC对直播水稻的安全性及除草活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顾慧萍 袁国徽 +1 位作者 高原 田志慧 《上海农业学报》 2021年第4期68-73,共6页
双唑草腈(Pyraclonil)系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为了明确其在直播水稻田的应用前景,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法,分别研究4%双唑草腈SC随播随用和水稻1—2叶期、2—3叶期茎叶喷雾对‘南粳46’(常规粳稻)、‘申优26’(杂交粳... 双唑草腈(Pyraclonil)系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为了明确其在直播水稻田的应用前景,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法,分别研究4%双唑草腈SC随播随用和水稻1—2叶期、2—3叶期茎叶喷雾对‘南粳46’(常规粳稻)、‘申优26’(杂交粳稻)、‘旱优73’(籼稻)3种类型水稻品种不同芽长、稻谷出苗与生长的影响以及其除草活性。结果表明:在稻谷浸种不催芽、露白、芽长半粒谷等3种不同催芽状态下,4%双唑草腈SC 1500 mL∕hm^(2)随播随用处理对3个供试水稻品种的出苗数、株高、地上部鲜重均无不良影响,但当4%双唑草腈SC用量提高至3000 mL∕hm^(2)时,各水稻品种的安全性表现不一;水稻1—2叶期和2—3叶期茎叶喷雾,4%双唑草腈SC 1500—3000 mL∕hm^(2)处理对水稻茎蘖数、株高、根长、地上和地下部鲜重等生长指标均表现安全。药后28 d调查,4%双唑草腈SC 1500—3000 mL∕hm^(2)随播随用处理对直播稻田主要优势杂草千金子、异型莎草、耳叶水苋、丁香蓼的株数防效均为100%,对稗的株数防效为74.99%—93.36%,对水稻的出苗数、株高和地上部鲜重无不良影响。研究结果显示,4%双唑草腈SC 1500 mL∕hm^(2)随播随用处理不仅对供试水稻品种安全,而且对直播稻田主要优势杂草有优异的防除效果。该研究为双唑草腈在直播稻田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也为直播稻田交替使用随播随用土壤封闭除草剂提供了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水稻 4%双唑草腈sc 安全性 除草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 g/L 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明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7期78-79,93,共3页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发生范围广、危害重、易暴发成灾的病害。为筛选出防治油菜菌核病的高效经济药剂,开展了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825、900、975 g/hm^(2)对油菜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发生范围广、危害重、易暴发成灾的病害。为筛选出防治油菜菌核病的高效经济药剂,开展了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825、900、975 g/hm^(2)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均在86%以上,防效显著高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0 g/hm^(2)和清水对照。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各剂量处理油菜产量均较清水对照提高。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适合作为防治油菜菌核病的药剂,在油菜盛花期施药1次。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对油菜生长有不利影响,在生产上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 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 防效 产量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文化学核心原理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秉 吴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9-204,共6页
为进一步丰富安全文化学原理和完善安全文化学学科理论体系,进而促进安全文化学研究与发展,主要从组织层面出发,运用比较法与归纳法,对安全文化学核心原理开展系统研究。首先,根据安全文化与安全文化学的定义,给出安全文化学原理的定义... 为进一步丰富安全文化学原理和完善安全文化学学科理论体系,进而促进安全文化学研究与发展,主要从组织层面出发,运用比较法与归纳法,对安全文化学核心原理开展系统研究。首先,根据安全文化与安全文化学的定义,给出安全文化学原理的定义,并指出安全文化学原理研究需注意的2个问题。其次,提炼并剖析安全文化学原理的7条核心原理,即累积效应、“中心-边缘”效应、过滤原理、传播原理、局部稳定原理、最小偏离角原则与牵引跨越原理。最后,构建安全文化学原理“三层”结构体系,并分析其内涵。结果表明,7条安全文化学核心原理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促进,并可划分为3个不同层面,它们几乎涵盖安全文化学的所有研究内容,可显著促进安全文化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 安全文化学 安全文化 核心原理 内涵 “三层”结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文化学论纲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秉 吴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13,共6页
为建构完整的安全文化学(SC)学科体系,以促进安全文化学的研究和发展,基于已有的安全文化研究与实践成果,提出安全文化学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基于此,剖析安全文化学的4个学科基本问题,即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并详... 为建构完整的安全文化学(SC)学科体系,以促进安全文化学的研究和发展,基于已有的安全文化研究与实践成果,提出安全文化学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基于此,剖析安全文化学的4个学科基本问题,即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并详细论述安全文化学的学科基础及学科分支体系(即安全民俗文化学、安全文化符号学、安全文化史学、安全文化心理学与比较安全文化学)。结果表明:创建安全文化学具有坚实的现实与理论基础,所构建的安全文化学学科体系可清晰阐明安全文化学的学科基本问题、学科基础与主要学科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文化学(sc) 定义 学科问题 学科基础 学科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机制及方法论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秉 吴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共7页
为提升组织安全文化落地效率,运用文献分析法与归纳法,对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机制及方法论开展研究。首先,提出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其次,提炼与分析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基本目标、基本前提、基本原则与影响因素4个基础... 为提升组织安全文化落地效率,运用文献分析法与归纳法,对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机制及方法论开展研究。首先,提出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其次,提炼与分析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基本目标、基本前提、基本原则与影响因素4个基础性问题,并阐释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本质;最后,构建与解析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操作过程模型,并详细论述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途径及具体操作方法。结果表明: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主体操作过程包括准备阶段(显)、感知阶段(知)与磨合阶段(信)等5个阶段,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途径主要有宣教灌输途径、制度保障途径与组织推进途径等7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文化学 组织安全文化落地 基础性问题 机制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安全关键系统的CAN总线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志颖 马卫东 +1 位作者 熊光泽 杨战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6-1220,共5页
控制器局域网适合小型安全关键系统的现场总线控制要求,能够以最大1 Mbps速率发送和接收实时短消息。分析了CAN总线的结构、特点、协议仲裁机制、接口设计方法、实时特性和错误处理机制。为了支持任务关键网络,比较了事件触发协议与时... 控制器局域网适合小型安全关键系统的现场总线控制要求,能够以最大1 Mbps速率发送和接收实时短消息。分析了CAN总线的结构、特点、协议仲裁机制、接口设计方法、实时特性和错误处理机制。为了支持任务关键网络,比较了事件触发协议与时间触发协议的特性,讨论了时间触发CAN协议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关键系统 现场总线 时间触发协议 任务关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三氟苯嘧啶·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两种天敌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梁锋 谭德锦 +3 位作者 韩凌云 孔飞扬 周俊静 贤振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24-1831,共8页
【目的】明确19%三氟苯嘧啶·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飞虱、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及对稻田蜘蛛和黑肩绿盲蝽两种天敌的影响,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19%三氟苯嘧啶·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有... 【目的】明确19%三氟苯嘧啶·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飞虱、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及对稻田蜘蛛和黑肩绿盲蝽两种天敌的影响,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19%三氟苯嘧啶·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有效成分34.20(低剂量)、42.75(中剂量)和57.00 g/ha(高剂量)3个剂量处理,设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90g/ha、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 g/ha和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25 g/ha为对照药剂处理,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每处理4次重复。于水稻分蘖期采用整株喷雾施药。【结果】2015~2016年两年试验结果表明,19%三氟苯嘧啶·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低、中、高剂量处理药后21 d对稻飞虱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4.53%、89.95%和91.89%;防治螟虫药后32 d平均保苗效果分别为87.13%、89.47%和92.63%;药后25 d对稻纵卷叶螟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94.34%、96.60%和98.09%,药后32 d平均保叶效果分别为95.74%、96.56%和97.37%。试验药剂对稻田蜘蛛有一定影响,药后1~7 d田间蜘蛛数量有所下降,随后开始回升并超过药前水平;对田间黑肩绿盲蝽的影响不明显,对黑肩绿盲蝽的安全性优于对照药剂吡呀酮。【结论】19%三氟苯嘧啶·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稻飞虱、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表现出较长的持效期,对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的影响较小,可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主要害虫 19%三氟苯嘧啶·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防治效果 天敌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苛刻系统自动化测试的形式化语义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吕江花 马世龙 +1 位作者 李先军 高世伟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9-505,共17页
安全苛刻系统的可信性需求典型而迫切,其可信性评估和验证具有测试依赖性.安全苛刻系统一般是复杂系统,手工测试实际上不可行,发展自动化测试手段是必然趋势.针对安全苛刻系统测试过程自动化中存在的高阶协同、实时和时序性,以Ambient... 安全苛刻系统的可信性需求典型而迫切,其可信性评估和验证具有测试依赖性.安全苛刻系统一般是复杂系统,手工测试实际上不可行,发展自动化测试手段是必然趋势.针对安全苛刻系统测试过程自动化中存在的高阶协同、实时和时序性,以Ambient演算、CCS演算、论域理论等为基础,给出测试过程的高阶协同定义,建立一种层次化演算模型,为测试过程提供一种信息化和自动化手段.模型通过对被测产品、测试设备与测试任务的抽象与组织,给出安全苛刻系统测试过程自动化的工作模式.最后,通过扩展标记转换系统定义,给出高阶协同行为的收敛性和正确性的证明,论证了模型的可计算性,验证了安全苛刻系统测试的可自动化.模型已应用于航天器的自动化测试中,并成为航天器测试行为的日常工作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苛刻系统 测试 自动化测试 设备协同 高阶演算 标记转换系统 实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安全文化学的创建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秉 吴超 《灾害学》 CSCD 2016年第3期190-195,共6页
为建立比较安全文化学(CSC)学科体系,以推动安全文化学(SC)发展,基于比较学与安全文化学的定义,提出比较安全文化学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与学科基础。在此基础上,阐释比较安全文化学的比较维度、层次和基准,提出比较安全文化学的对比研... 为建立比较安全文化学(CSC)学科体系,以推动安全文化学(SC)发展,基于比较学与安全文化学的定义,提出比较安全文化学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与学科基础。在此基础上,阐释比较安全文化学的比较维度、层次和基准,提出比较安全文化学的对比研究、交流研究与整体研究三方面研究内容,构建比较安全文化学的研究方法论体系,并分析比较安全文化学的研究程序。结果表明:比较安全文化学研究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文化学研究途径,比较安全文化学的建构研究可指导并推动比较安全文化学研究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 安全文化学(sc) 比较学 比较安全文化学(Csc) 比较维度 方法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对三角鲂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威振 赖子尼 +3 位作者 赵李娜 王超 高原 杨婉玲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26-29,33,共5页
为了研究邻苯二甲酸酯对水生态系统的危害,以三角鲂(Magalobrame Tarminalis)幼鱼为研究对象,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4种PAEs化合物对其急性毒性效... 为了研究邻苯二甲酸酯对水生态系统的危害,以三角鲂(Magalobrame Tarminalis)幼鱼为研究对象,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4种PAEs化合物对其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以上4种化合物在暴露24 h、48 h和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2.75、2.41和2.08 mg/L;5.29、4.12和3.29 mg/L;6.56、6.15和5.41 mg/L和6.98、6.84和6.60mg/L。其安全浓度(SC)分别为0.55、0.79、1.62和2.00 mg/L。三角鲂幼鱼对4种PAEs化合物的中毒症状相似,但4种物质的致死浓度区间存在差别,4种物质对三角鲂幼鱼的毒性大小顺序为DBP>DMP>DEHP>DEP,三角鲂幼鱼对4种PAEs化合物均表现出显著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呈正相关。结果表明,4种物质在试验浓度下对三角鲂幼鱼产生了明显的毒性作用,对水生生物存在危害,应对其水生态风险加以关注。为制定4种PAEs水质标准及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三角鲂幼鱼 半致死浓度(LC50) 安全浓度(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渔药对似鮈幼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钟全福 陈斌 +2 位作者 樊海平 林煜 卓玉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54-1062,共9页
【目的】明确常用渔药对似鮈的毒性和安全使用剂量,为似鮈养殖病害防治中渔药的选择和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水温21.3~23.5℃的室内条件下,采用静水式生物测试法测定了8种常用渔药对似鮈幼鱼的急性毒性,并应用药物毒性蓄积系... 【目的】明确常用渔药对似鮈的毒性和安全使用剂量,为似鮈养殖病害防治中渔药的选择和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水温21.3~23.5℃的室内条件下,采用静水式生物测试法测定了8种常用渔药对似鮈幼鱼的急性毒性,并应用药物毒性蓄积系数(MAC)分析了药物对似鮈幼鱼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结果】8种常用渔药对似鮈幼鱼的急性毒性大小依次为:硫酸铜>二氧化氯>高锰酸钾>45%苯扎溴铵溶液>敌百虫>20%浓戊二醛溶液>10%聚维酮碘溶液>食盐,其安全质量浓度(SC)分别为:0.019、0.061、0.346、0.701、1.377、2.674、6.906、910.6 mg·L^(-1);8种常用渔药对似鮈幼鱼的药物毒性蓄积程度系数(MAC)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结论】综合分析表明,10%聚维酮碘溶液、20%浓戊二醛溶液、45%苯扎溴铵溶液、敌百虫和二氧化氯在似鮈养殖过程中可安全使用;而食盐、高锰酸钾和硫酸铜需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鮈 常用渔药 急性毒性 安全质量浓度(sc) 药物毒性蓄积程度系数(MAC)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二胺对泥鳅的急性毒性及安全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于淑池 许丽敏 +2 位作者 朱叶莲 张翼 邵杨勇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研究对苯二胺对泥鳅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染发剂的主要成分对苯二胺为诱变剂,采用半静水试验法,研究了对苯二胺在不同浓度(0、15、17.85、21.24、25.27和30mg/L)和不同染毒时间(24、48、72和96h)条件下,对泥鳅... 研究对苯二胺对泥鳅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染发剂的主要成分对苯二胺为诱变剂,采用半静水试验法,研究了对苯二胺在不同浓度(0、15、17.85、21.24、25.27和30mg/L)和不同染毒时间(24、48、72和96h)条件下,对泥鳅(Misgurnus angullicaudatus)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对苯二胺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是39.40、27.93、23.69和18.78mg/L,安全浓度为4.21mg/L。根据有毒物质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标准,对苯二胺属于高毒性污染物(LC50在1~100mg/L),建议染发时谨慎使用,并关注染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胺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式化方法与安全关键系统 被引量:4
20
作者 黎忠文 熊光泽 《计算机应用》 CSCD 2000年第9期36-38,共3页
本文从分析SCS(Safety -CriticalSystems安全关键系统 )这类重要的实时控制系统的故障新特点出发 ,讨论了SCS中形式化方法的作用、研究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 形式化方法 安全关键系统 设计型故障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