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转移潮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1
作者 姜臻 苗世洪 +1 位作者 刘沛 林湘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6-20,31,共6页
首先利用网络参数和广域信息量推出电网支路负荷与节点注入负荷相关系数矩阵,对发电机及切负荷点进行分组;然后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发电机加出力总量和减出力总量以及切负荷总量进行优化;再利用发电机及切负荷点的分组信息对已优... 首先利用网络参数和广域信息量推出电网支路负荷与节点注入负荷相关系数矩阵,对发电机及切负荷点进行分组;然后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发电机加出力总量和减出力总量以及切负荷总量进行优化;再利用发电机及切负荷点的分组信息对已优化的发电机加出力总量和减出力总量以及切负荷总量进行合理分配,形成相应的有功转移潮流控制策略,从而达到对有功潮流精确控制的目的。该方法可以对单支路或多支路切除造成的支路过载进行精确的调整与控制,而且计算简便,快捷。通过对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的数字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快速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控制 发电机分组 切负荷点分组 粒子群优化算法 连锁故障 有功安全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对偶内点法的输电断面有功安全校正控制方法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淑琴 颜文丽 +3 位作者 吴晨悦 刘育杰 杨博华 徐正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5-85,共11页
实施输电断面的识别与控制,对于电力系统防御连锁跳闸事故的发生以及整个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AP聚类算法的输电断面识别方法,选取各节点的负欧式距离,即考虑地理位置实现电力网络的分区,识别出初始的输电断面... 实施输电断面的识别与控制,对于电力系统防御连锁跳闸事故的发生以及整个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AP聚类算法的输电断面识别方法,选取各节点的负欧式距离,即考虑地理位置实现电力网络的分区,识别出初始的输电断面。在此基础上,结合网络中各线路的支路开断分布因子,将脆弱线路包含入输电断面的线路构成,从而识别出最终的输电断面。针对输电断面的控制,提出了一种有功安全校正方法。通过原-对偶内点法求解非线性规划模型,进行电力网络的潮流重构,实现消除断面内部线路的有功过载。对IEEE14节点和39节点网络进行了输电断面的识别,并对IEEE 39节点和118节点网络进行了有功安全校正的算例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断面 AP聚类算法 支路开断分布因子 有功安全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功率预测误差的主动配电网运行方式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克文 刘凯 刘艳红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2,共8页
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方式优化中,节点功率数据通常来自功率预测,存在预测误差及相应的分布特性,从而可以采用概率表达进行描述。计及功率预测误差的分布特征,以综合运行费用均值为目标函数,节点功率平衡方程为等式约束,节点电压和支路功率... 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方式优化中,节点功率数据通常来自功率预测,存在预测误差及相应的分布特性,从而可以采用概率表达进行描述。计及功率预测误差的分布特征,以综合运行费用均值为目标函数,节点功率平衡方程为等式约束,节点电压和支路功率等变量的运行范围构成不等式约束,建立主动配电网运行方式的概率优化模型。通过分析优化算式的特点,采用二阶潮流表达的概率描述,在随机变量的均值计算中计及方差修正,提高均值计算的准确度。在优化模型求解中,依据变量的实际特点,对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应用信赖域管理技术处理连续变量。通过118节点算例的计算分析,说明所述算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二阶项修正 概率潮流 信赖域 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不平衡主动配电网随机模糊安全距离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马瑞 敖维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7600-7608,共9页
现有配电网安全域模型和安全距离模型均以确定性描述且未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为此,提出了一种三相不平衡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随机模糊安全距离模型及其多目标优化提升方法。在将传统ADN安全域模型拓展到能计及... 现有配电网安全域模型和安全距离模型均以确定性描述且未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为此,提出了一种三相不平衡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随机模糊安全距离模型及其多目标优化提升方法。在将传统ADN安全域模型拓展到能计及三相不平衡因素基础上,进一步计及风电出力随机模糊性,提出一种三相不平衡ADN安全域和随机模糊安全距离模型;针对不满足安全裕度运行点问题,提出以风电主动控制和无功补偿为手段,建立兼顾安全距离、弃风量和有功网损等多目标优化的随机模糊潮流安全距离提升模型,并结合随机模糊模拟、三相前推回代潮流算法和NSGA-II算法对多目标最优模型求解。改进的三相不平衡IEEE33节点算例仿真及其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ADN) 安全距离 随机模糊变量 三相不平衡 多目标最优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CCIPM的含TCPST电力系统最优潮流计算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宁宇 张恪 +3 位作者 李群 刘建坤 赵静波 孙国强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4-150,共7页
随着可控移相器(TCPST)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应用水平的逐渐提高,计及TCPST的系统最优潮流(OPF)计算迎来了新的挑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内点法的含TCPST电力系统OPF计算方法。首先,结合TCPST接入系统的等效功率注入模型,以系统有功网... 随着可控移相器(TCPST)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应用水平的逐渐提高,计及TCPST的系统最优潮流(OPF)计算迎来了新的挑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内点法的含TCPST电力系统OPF计算方法。首先,结合TCPST接入系统的等效功率注入模型,以系统有功网损最小为目标建立含TCPST的最优潮流模型;其次,为提高收敛速度,文中针对多中心-校正内点法(MCCIPM)进行改进,提高了仿射方向迭代步长并重新配置关键映射参数;最后,基于改进后的MCCIPM,在IEEE 14、IEEE 30和IEEE 118节点网络完成OPF计算。测试结果表明,TCPST具有控制线路潮流分布的能力,验证了文中计算方法在求解效率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移相器(TCPST) 最优潮流(OPF) 有功网损最小 仿射方向步长 改进多中心-校正内点法(MCCI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