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3+2+7”模式研究
1
作者 段邓乐 杨文华 +2 位作者 黄晟 王琴 肖更生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2期114-116,120,共4页
主要针对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欠缺与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等问题,探讨了“3+2+7”模式在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及意义。通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大力推进“3+2+7”人才培养... 主要针对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欠缺与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等问题,探讨了“3+2+7”模式在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及意义。通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大力推进“3+2+7”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和教学改革,帮助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专业技能;推动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研究生独立思考、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动手能力;促进研究生成长为融“科技、经营、管理、创新”于一体的复合型食品加工科技人才,有效服务食品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7”人才培养模式 食品加工与安全 质量考核 奖助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2)CO_(3)添加剂细水雾作用下高压氢气喷射火特性研究
2
作者 祝现礼 张佳庆 +5 位作者 过羿 滕越 刘敏 章智慧 马鸿盛 王昌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79-4286,共8页
为更好地抑制高压氢喷射火,研究了K_(2)CO_(3)添加剂细水雾作用下欠膨胀氢气喷射火特性。试验采用实心锥形细水雾喷嘴,考察细水雾在不同K_(2)CO_(3)添加剂质量分数、水平施加位置和施加压力下,对欠膨胀氢气喷射火火焰形态、火焰水平长... 为更好地抑制高压氢喷射火,研究了K_(2)CO_(3)添加剂细水雾作用下欠膨胀氢气喷射火特性。试验采用实心锥形细水雾喷嘴,考察细水雾在不同K_(2)CO_(3)添加剂质量分数、水平施加位置和施加压力下,对欠膨胀氢气喷射火火焰形态、火焰水平长度、羽流区温度及辐射的影响。试验采用摄像机、热电偶、辐射热流计分别测量火焰形态、空间指定点温度和辐射强度。结果表明,在含有K_(2)CO_(3)添加剂的细水雾作用下,氢气喷射火焰更明亮。细水雾压力较低(0.5 MPa)且施加位置位于火焰抬升位置时,氢气喷射火出现明显的火焰膨胀现象。通过与纯水细水雾进行对比发现,K_(2)CO_(3)添加剂细水雾对氢气喷射火稳定火焰长度、羽流区温度及热辐射的抑制效果明显,并且抑制效果随着K_(2)CO_(3)添加剂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K_(2)CO_(3)添加剂细水雾 氢气喷射火 温度 热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CC-M与ASME的核2/3级管道应力评定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锐 李铁萍 张春明 《压力容器》 2013年第3期52-56,共5页
RCC-M《法国压水堆机械设备制造与设计规范》和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标准》为目前核电厂广泛采用的技术标准,两者对压水堆核2/3级管道应力评定的规定相似但不完全相同。论述了核2/3级管道应力分析及评定的方法;总结了RCC-M规范和ASM... RCC-M《法国压水堆机械设备制造与设计规范》和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标准》为目前核电厂广泛采用的技术标准,两者对压水堆核2/3级管道应力评定的规定相似但不完全相同。论述了核2/3级管道应力分析及评定的方法;总结了RCC-M规范和ASME标准对核2/3级管道应力评定的要求,比较了不同载荷工况下两者的差异;以某管道为例,应用PIPESTRESS软件分别按照RCC-M规范和ASME标准对其进行应力评定。结果表明:总应力计算结果与应力增强系数和一次应力指数关系密切,RCC-M规范侧重压力的影响,ASME标准侧重自重及偶然荷载的影响。在内压为零及内压不大的情况下,ASME相对RCC-M更偏于安全。而对于内压较大,自重及偶然荷载的影响较小的情况下,RCC-M相对ASME更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管道 应力评定 RCC-M AS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双(1-氢-1,2,3,4-四唑-5-氨基)-1,2,4,5-四嗪-1,4-丁二胺盐的制备和热分解动力学及热安全性 被引量:3
4
作者 任莹辉 张鲜波 +3 位作者 赵凤起 徐抗震 宋纪蓉 胡荣祖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1-226,共6页
利用3,6-双(1-氢-1,2,3,4-四唑-5-氨基)-1,2,4,5-四嗪(BTATz)和1,4-丁二胺,在DMSO中合成出了标题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测定了其结构。用DSC和TG/DTG热分析仪,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热分解行为及热分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3,6-双(1-氢-1,2,3,4-四唑-5-氨基)-1,2,4,5-四嗪(BTATz)和1,4-丁二胺,在DMSO中合成出了标题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测定了其结构。用DSC和TG/DTG热分析仪,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热分解行为及热分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只有一个放热阶段,该阶段的非等温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92.95 kJ/mol和1016.58s-1。采用MicroDSCⅢ量热仪中的连续比定压热容测定模式,测定了化合物的比定压热容,比定压热容随温度呈现二次方关系,且298.15 K下的标准摩尔热容为443.22 J/(mol.K)。计算得到化合物的自加速分解温度(TSADT)、热爆炸临界温度(Tb)和绝热至爆时间分别为521.55、536.73 K和36.97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6-双(1-氢-1 2 3 4-四唑-5-氨基)-1 2 4 5-四嗪(BTATz) 1 4-丁二胺盐 热分解动力学 热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耐热钝感传爆药2,5-二苦基-1,3,4-噁二唑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盛涤伦 陈利魁 +2 位作者 杨斌 朱雅红 徐珉昊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4-188,共5页
测试了2,5-二苦基-1,3,4-噁二唑(DPO)的基本性能,并与六硝基菧(HNS)进行了对比,研究了DPO的安全性和慢速烤燃性能,探索了DPO在冲击片雷管和钝感传爆药中的应用。结果表明:DPO是一种热安定性良好且冲击波感度相对敏感的炸药,基本理化和... 测试了2,5-二苦基-1,3,4-噁二唑(DPO)的基本性能,并与六硝基菧(HNS)进行了对比,研究了DPO的安全性和慢速烤燃性能,探索了DPO在冲击片雷管和钝感传爆药中的应用。结果表明:DPO是一种热安定性良好且冲击波感度相对敏感的炸药,基本理化和热性能与HNS相当。DPO能够通过传爆药安全性鉴定试验,可以作为许用传爆药应用于直列式爆炸序列;DPO在外界热刺激下反应温和,耐烤燃性能明显优于聚黑、聚奥类配方的传爆药,有望用作为不敏感弹药爆炸序列的耐烤燃传爆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2 5-二苦基-1 3 4-噁二唑(DPO) 钝感传爆药 安全性 冲击波感度 烤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二维纳米材料Ti_(3)C_(2)/Co的抗菌及生物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周璇 郑云飞 +1 位作者 贾绮林 张斐然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35,共6页
以大肠杆菌(E.coli)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平板计数法、活死菌染色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镜下观察细菌表面结构来研究Ti_(3)C_(2)/Co纳米材料在近红外光照射下的抗菌性能,同时进一步通过溶血实验、脐静脉内皮细胞的cck8细胞毒性试验及迁... 以大肠杆菌(E.coli)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平板计数法、活死菌染色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镜下观察细菌表面结构来研究Ti_(3)C_(2)/Co纳米材料在近红外光照射下的抗菌性能,同时进一步通过溶血实验、脐静脉内皮细胞的cck8细胞毒性试验及迁移试验来验证其生物安全性。结果表明:Ti_(3)C_(2)/Co纳米材料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呈明显的片层状结构;钴元素的加入使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磁性性能;Ti_(3)C_(2)/Co复合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在250μg/mL浓度结合近红外光照射时其杀菌率可达到100%;而且Ti_(3)C_(2)/Co复合纳米材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表现出优异的细胞相容性。材料具有潜在的广阔应用前景,可以制成抗菌涂层应用于医疗导管、手术器械及防菌纱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3)C_(2)/Co复合纳米材料 近红外光 抗菌活性 生物相容性 抗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biotic properties of Al_2O_3 doping silver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海斌 柳清菊 +2 位作者 朱忠其 张瑾 吴兴惠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年第3期263-265,共3页
The preparation technique and properties of Ag-type inorganic antibiotic material carried by Al2O3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terial has good antibiotic and safety properties, the acute toxicity taken b... The preparation technique and properties of Ag-type inorganic antibiotic material carried by Al2O3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terial has good antibiotic and safety properties, the acute toxicity taken by stomata is LD 50 >8000mg/kg (little and big white rats), and the normal quantity in subacute toxicity test is 80mg/(kg·d). The better mass fraction of doping Ag2O in antibiotic material carried by Al2O3 is 4%CD*28%, and the optimal sintering temperature is from 1000℃ to 1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RIER inorganic antibiotic material Al_2O_3 antibiotic property safety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FA临界灭火浓度的测定及7FA/BTP协同灭火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卢大勇 陈涛 周晓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7-121,共5页
作为氢氯氟烃、氢氟烃和全氟烃的理想替代物,七氟环戊烷(7FA)因其具有环境友好性和环状结构而极具发展潜力。首先构建了临界灭火体积分数测定平台,采用杯式燃烧器法测得7FA熄灭乙醇火焰的临界灭火体积分数为8.4%。其次,为了规避其灭火... 作为氢氯氟烃、氢氟烃和全氟烃的理想替代物,七氟环戊烷(7FA)因其具有环境友好性和环状结构而极具发展潜力。首先构建了临界灭火体积分数测定平台,采用杯式燃烧器法测得7FA熄灭乙醇火焰的临界灭火体积分数为8.4%。其次,为了规避其灭火体积分数稍高的缺点,将7FA和一溴三氟丙烯(BTP)按照一定的物质的量比进行了混合,结果表明,在7FA中加入少量的BTP可以显著提高其灭火能力并将其临界灭火体积分数降低到6%以下。最后,在此试验基础上对构建的理论预测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得出7FA与BTP之间存在协同灭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七氟环戊烷 临界灭火体积分数 杯式燃烧器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PAAL的高铁列控系统等级转换过程建模与验证 被引量:10
9
作者 康仁伟 王俊峰 吕继东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67,73,共6页
为了满足铁路线路互联互通以及设备故障之后列车降级运行的需求,列车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等级转换.等级转换过程中,车载设备未正常接收转换预告点、转换执行点应答器的信息,或者列车速度未降至线路允许速度以下等因素,可能导致等级转... 为了满足铁路线路互联互通以及设备故障之后列车降级运行的需求,列车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等级转换.等级转换过程中,车载设备未正常接收转换预告点、转换执行点应答器的信息,或者列车速度未降至线路允许速度以下等因素,可能导致等级转换不成功,因此有必要通过形式化建模对转换过程分析和验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PPAAL的等级转换过程建模与验证方法.采用时间自动机理论建立了CTCS-2/CTCS-3等级转换过程的时间自动机网络模型,应用UPPAAL验证工具对等级转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等级转换过程的安全性,并对现有技术规范提出了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CS-2 CTCS-3等级转换 时间自动机 UPPAAL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取二冗余结构的安全计算机系统 被引量:25
10
作者 黄涛 陈祥献 黄海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54-257,共4页
设计一种基于三取二冗余结构的安全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由CPU模块、通信模块、安全输入输出模块组成,利用具有同步表决功能的三模同步表决总线、冗余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和冗余以太网总线实现各模块间的数据通信,采用基于动态脉冲调制的三... 设计一种基于三取二冗余结构的安全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由CPU模块、通信模块、安全输入输出模块组成,利用具有同步表决功能的三模同步表决总线、冗余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和冗余以太网总线实现各模块间的数据通信,采用基于动态脉冲调制的三取二表决电路保证系统输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该三取二安全计算机系统样机能够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取二安全计算机 可靠性 可维护性 同步表决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VME总线的车载安全计算机MVB通信板卡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娟 王立德 +1 位作者 严翔 申萍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53,共7页
在研究多功能车辆总线MVB、轨道交通车载ATP安全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VME总线接口、2乘3取2冗余结构的MVB网络通信控制板,可靠地实现车载ATP安全计算机系统中MVB接口通信功能.在对比了几种冗余结构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分析... 在研究多功能车辆总线MVB、轨道交通车载ATP安全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VME总线接口、2乘3取2冗余结构的MVB网络通信控制板,可靠地实现车载ATP安全计算机系统中MVB接口通信功能.在对比了几种冗余结构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详述了VME总线Slave接口的设计及在3取2表决中的同步和容错技术,最后对通信板卡进行了安全测试,在满足IEC61375-1标准的同时,也实现了冗余容错机制,为车载安全计算机控制网络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安全计算机 VME总线 232 MV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安全性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18
12
作者 石先明 张敏慧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106,125,共4页
介绍CTCS-2、CTCS-3级列控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控车模式及其功能,并结合工程实际,运用故障假设法和定量分析法,从信号专业的角度,着重分析研究了列控系统各种控车模式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区间(含站内正线)运行、车站侧向接发车、调车... 介绍CTCS-2、CTCS-3级列控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控车模式及其功能,并结合工程实际,运用故障假设法和定量分析法,从信号专业的角度,着重分析研究了列控系统各种控车模式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区间(含站内正线)运行、车站侧向接发车、调车等作业的安全性,得出了列控系统完全监控模式和CTCS-3级的引导模式具有防超速、防冒进的功能,而目视行车模式、调车模式和隔离模式以及CTCS-2级的部分监控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安全缺陷或不足的结论,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如采取提高设备可靠性、改进工程设计方案等措施,使列车尽可能运行在完全监控模式下,或增强部分监控模式的防冒进能力;将CTCS-2级部分监控模式中的引导小模式升级为具有完全监控功能的引导模式等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客运专线 列控系统 CTCS-2 CTCS-3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安全计算机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9
13
作者 游小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31-233,236,共4页
轨道交通安全计算机是负责轨道交通安全的核心设备,其安全等级必须达到SIL4。针对该特性,比较三取二结构与二乘二取二结构的特点,基于ReWork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设计并实现三取二结构的安全计算机,并对其中间件进行分析与探讨。该安全... 轨道交通安全计算机是负责轨道交通安全的核心设备,其安全等级必须达到SIL4。针对该特性,比较三取二结构与二乘二取二结构的特点,基于ReWork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设计并实现三取二结构的安全计算机,并对其中间件进行分析与探讨。该安全计算机已应用于某轨道交通项目,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计算机 三取二结构 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可靠、高安全性系统—三取二计算机系统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文赛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9-21,32,共4页
根据容错理论 ,着重阐述了三取二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分析了影响三取二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性的一些关键因素 ,说明了在开发三取二计算机系统过程中所采用的改善和提高安全。
关键词 可靠性 故障-安全 避错 容错 三取二 比较 表决 重构 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甲喹在刺参幼参中的代谢及其对成品刺参食用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慧慧 徐英江 +6 位作者 宋向军 邹荣婕 邓旭修 韩典峰 田秀慧 安红红 宫向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4-219,共6页
对乙酰甲喹在刺参幼参中的代谢及代谢物对成品刺参食用安全性影响进行研究评价。将刺参幼参分别暴露于2、4、6 mg/L的乙酰甲喹药浴液,浸泡24 h,消除96 h,采集不同时间点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乙酰甲喹及代谢物3-甲基喹噁啉-2-羧... 对乙酰甲喹在刺参幼参中的代谢及代谢物对成品刺参食用安全性影响进行研究评价。将刺参幼参分别暴露于2、4、6 mg/L的乙酰甲喹药浴液,浸泡24 h,消除96 h,采集不同时间点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乙酰甲喹及代谢物3-甲基喹噁啉-2-羧酸(3-methyl-quinoxaline-2-carboxylic acid,MQCA)含量。结果表明:刺参幼参对水体中的乙酰甲喹吸收迅速,分别在2.5、1.5、1.5 h达到峰值,分别为0.89、1.73、2.56 mg/kg;各药浴组刺参幼参对乙酰甲喹富集系数分别为0.45、0.43和0.43;其药时曲线下面积值与药浴质量浓度呈正相关(R2=1);乙酰甲喹在刺参幼参中消除迅速,消除0.5 h后,约85%的药物从体内排出或代谢,72 h后无检出。代谢物MQCA最早于药浴15 min产生(6 mg/L组),且含量不断增长,24 h达到最大值29.2μg/kg;MQCA在刺参幼参中消除缓慢,将在刺参体内长时间存在。采用食品安全指数法对成品刺参中MQCA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食品安全指数值为1.23×10-4,即MQCA对成参食用安全性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幼参 乙酰甲喹 代谢 3-甲基喹噁啉-2-羧酸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簇或舱级释放全氟己酮对磷酸铁锂电池的灭火效果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光金 胡玉霞 +4 位作者 李博文 秦艺 朱振杰 鲁红飞 金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63-4270,共8页
储能电站中灭火系统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全氟己酮局部和空间布置方式对灭火有效性的影响缺乏研究。以磷酸铁锂电池模组为试验对象,搭建舱级试验平台,采用1 C充电倍率对电池模组过充至热失控进而着火,并实施无灭火措施、全氟己酮... 储能电站中灭火系统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全氟己酮局部和空间布置方式对灭火有效性的影响缺乏研究。以磷酸铁锂电池模组为试验对象,搭建舱级试验平台,采用1 C充电倍率对电池模组过充至热失控进而着火,并实施无灭火措施、全氟己酮灭火剂局部释放和舱级释放以对火灾进行抑制。分析气体及温度数据,对比簇级和舱级释放下全氟己酮对磷酸锂铁电池模组火灾的抑制效果并提出高效的灭火剂释放策略。结果显示:簇级释放4 s内扑灭明火,降温速率达1.37℃/s;舱级释放46 s内扑灭明火,降温速率为0.81℃/s;簇级灭火速率比舱级灭火速率快且2者均能防止复燃。采取簇级和舱级释放相结合的灭火方式具备最佳火灾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全氟己酮 磷酸铁锂电池 火灾抑制 簇级 舱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二三级管道疲劳分析方法简介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雪林 刘美平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48,共6页
在核电站的建造设计过程中,为了防止管道失效,RCC-M规范规定,除了应考虑自重、压力和地震等载荷变化导致的应力变化外,还规定应该考虑热膨胀和热弯曲应力变化对管道疲劳的影响。RCC-M规范B3650篇明确规定核一级管道必须进行详细的疲劳分... 在核电站的建造设计过程中,为了防止管道失效,RCC-M规范规定,除了应考虑自重、压力和地震等载荷变化导致的应力变化外,还规定应该考虑热膨胀和热弯曲应力变化对管道疲劳的影响。RCC-M规范B3650篇明确规定核一级管道必须进行详细的疲劳分析,而二三级管道需要按照C3112篇疲劳排除方法来确定是否需要做详细疲劳分析。不能满足疲劳排除原则的核二三级管线进行详细疲劳分析,能够满足疲劳排除原则的管线不需要进行详细的疲劳分析,但需要在管道应力计算时考虑应力范围减弱系数。详细介绍RCC-M规范中疲劳排除以及应力范围减弱系数的计算方法,并以核取样系统为例,具体说明核二三级管道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如何考虑疲劳效应。结果表明,经受温差和压差较大载荷时,核二三级管道也需要进行详细的疲劳分析;而承受次数较多但温差和压差不大载荷时,重点考虑应力范围减弱系数对管道应力计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二三级管道 疲劳排除 应力范围减弱系数 RCC—M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