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鞠学一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0期185-188,共4页
在全面实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继承传统乡贤优点的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新乡贤以其模范引领作用和资源能力的带动作用,有效促进村民自治能力的提升,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也要... 在全面实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继承传统乡贤优点的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新乡贤以其模范引领作用和资源能力的带动作用,有效促进村民自治能力的提升,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也要对新乡贤的角色定位把握清楚,明确其协助村“两委”进行治理、服务村民的职能。因此,新乡贤的作用发挥需要在坚持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前提下,理顺与村“两委”的职能关系,同时以完善的参与机制与监督机制作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乡贤 作用机制 乡村治理 角色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环境管理中的政府角色——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被引量:43
2
作者 陈秋红 黄鑫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61,共8页
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在环境管理中的职能、职责,既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责任型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从历史视角梳理农村环境管理政策的演进历程之后,基于政策文本分析... 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在环境管理中的职能、职责,既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责任型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从历史视角梳理农村环境管理政策的演进历程之后,基于政策文本分析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农村环境管理中的主要角色定位,并提出中国政府在农村环境管理发挥作用的未来导向:政府应继续充当"掌舵人"角色,进行权力"松绑";还权于市场,放活农村环境市场"无形之手";还权于社会,尤其强化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自治之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农村环境管理 政策演变 角色定位 政策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城乡与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兰考实证 被引量:7
3
作者 邢成举 张晓娟 《重庆社会科学》 2009年第12期33-36,共4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治理经历了由政府单元主体治理到政府、市场二元主体治理的变迁。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公民社会与治理理论为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兰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为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和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治理经历了由政府单元主体治理到政府、市场二元主体治理的变迁。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公民社会与治理理论为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兰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为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多元主体角色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在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的角色定位
4
作者 高翔 陈婧 《卫生经济研究》 2008年第5期35-36,共2页
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政府的角色缺位表现,并运用政府角色有限性理论,探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政府角色的准确定位。
关键词 医疗保障 农村 政府 角色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的实践指向、执行梗阻及优化路径
5
作者 李俊 刘银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4期76-87,327,共13页
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的创新之举,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中国化时代化在农村基层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一肩挑”的推行强化了党在乡村治理场域的全面领导,缓解了村“... 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的创新之举,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中国化时代化在农村基层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一肩挑”的推行强化了党在乡村治理场域的全面领导,缓解了村“两委”关系冲突,提高了乡村治理主体间的融合共治合力。然而,这一模式在实践运行中却面临问责加重、能力不济、监督缺位、角色混淆等现实梗阻,影响了“一肩挑”的制度效力。据此,要通过完善“责”的范围、丰富“育”的体系、规范“管”的方式、革新“用”的举措,进而打造责任主体共担机制、形塑工作能力提升机制、构建权力运行监管机制、建立治理主体协同机制,更好地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党组织书记 一肩挑 实践指向 执行梗阻 优化路径 乡村治理现代化 乡村组织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