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期雨水调蓄池单位面积调蓄深度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毅 周云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6,共4页
单位面积调蓄深度决定了初雨调蓄池的设计容积和截污效果,但仅仅根据规范的推荐取值缺少对后果的量化判断。忽略管道中的沉积和冲刷,分别以单子汇水区和多子汇水区排水系统为例,针对不同下垫面特征和降雨特征,在SWMM模型中进行多降雨条... 单位面积调蓄深度决定了初雨调蓄池的设计容积和截污效果,但仅仅根据规范的推荐取值缺少对后果的量化判断。忽略管道中的沉积和冲刷,分别以单子汇水区和多子汇水区排水系统为例,针对不同下垫面特征和降雨特征,在SWMM模型中进行多降雨条件模拟,计算得到产流和悬浮固体(SS)的冲刷情况。结果表明,单子汇水区单次降雨初期冲刷主要受污染物积累程度、初雨峰值雨强和初雨总量控制,对多场降雨的初雨SS控制率均很高;多子汇水区系统不同场次降雨SS削减率可能有明显差异,SS控制率随调蓄深度增加而增加且差异减小,单位面积调蓄深度取2 mm时SS控制率已达较高水平,但4 mm以上时SS控制率增速明显减慢;初期雨水调蓄池是否达到了污染控制目标,不应只看是否位于系统的上游,也不只限于根据技术规范的推荐取值,需通过模型计算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雨水 初期冲刷 径流污染 初期雨水调蓄池 单位面积调蓄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土石山区坡面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子君 刘家圆 王海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揭示北方土石山区坡面水土流失规律,为山区土壤侵蚀防治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88—1991年坡面径流小区观测数据,运用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坡面水土流失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坡面径流深度、... [目的]揭示北方土石山区坡面水土流失规律,为山区土壤侵蚀防治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88—1991年坡面径流小区观测数据,运用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坡面水土流失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坡面径流深度、土壤侵蚀模数、土壤入渗率与有效降雨量、平均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等级的关系。[结果](1)在5°08′~24°08′坡度范围内,坡面径流深度随坡度增加逐渐减小,土壤侵蚀模数和土壤入渗率随坡度增加逐渐增大;(2)在2.18~33.19 m坡长范围内,坡面径流深度随坡长增加逐渐减小,土壤侵蚀模数和土壤入渗率随坡长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存在临界坡长;(3)随着植被覆盖度增加,坡面径流深度、土壤侵蚀模数迅速减小,土壤入渗率逐渐增加;裸地的坡面径流深度和土壤侵蚀模数显著高于30%植被覆盖度坡面,但植被覆盖度由30%增加到60%,90%时,坡面水土流失过程的影响差异并不明显,说明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存在临界植被覆盖度;(4)坡面径流深度、土壤侵蚀模数主要受到有效降雨量和平均降雨强度影响,且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土壤入渗率主要受到平均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影响,与平均降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与降雨历时呈显著负相关;随降雨等级的增加,坡面径流深度和土壤侵蚀模数呈增加趋势而土壤入渗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结论]下垫面条件和降雨因素对北方土石山区坡面水土流失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未来应结合室内试验和模型模拟,进一步加强该区域不同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坡面水土流失过程和影响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面条件 降雨 径流深度 土壤侵蚀模数 土壤入渗率 北方土石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流深和侵蚀量与集水面积、坡度及降雨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俊 金平伟 姜学兵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5-142,共8页
[目的]分析径流深、侵蚀量与集水面积、坡度等影响因子间定量关系,为土壤侵蚀物理模型构建及参数率定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不同下垫面措施野外径流小区天然降雨实测资料,构建了年降雨径流深、侵蚀量多参数非线性估算模型。[结果]降雨产... [目的]分析径流深、侵蚀量与集水面积、坡度等影响因子间定量关系,为土壤侵蚀物理模型构建及参数率定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不同下垫面措施野外径流小区天然降雨实测资料,构建了年降雨径流深、侵蚀量多参数非线性估算模型。[结果]降雨产流阈值随集水面积、坡度呈先减后增、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年径流深(Y_(1))和年土壤流失量(Y_(2))随面积呈先增后减变化趋势;Y_(1)随坡度呈先减小后迅速增加变化趋势,Y_(2)随坡度呈持续递增变化规律;Y_(1)和Y_(2)随年降雨量持续增加。当坡面面积为130 m^(2)时,Y_(1)和Y_(2)均达最大值;当坡度为13.5°时,Y_(1)达最小值。Y_(1)多参数非线性回归估算模型精度较好,70%数据点相对误差分布在±30%内。[结论]集水面积、坡度和年降雨量三者交互作用对年降雨径流深和侵蚀量影响作用最大;对于年降雨径流深和侵蚀量而言,均存在临界集水面积和临界坡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水面积 坡度 径流深 土壤流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平原五道沟地区降雨产流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研究
4
作者 王婉婉 杜富慧 +6 位作者 朱信泽 周超 杜嘉阳 丁钰童 徐荣艳 张美娜 王振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9,18,共5页
利用五道沟实验站1972~2021年106场次降雨径流实测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法,开展了不同级别次降雨量P(暴雨、大雨、中雨)、雨前地下水埋深H_(0)(Ⅰ级(0~0.4 m)、Ⅱ级(0.4~0.8 m)、Ⅲ级(0.8~1.2 m)、Ⅳ级(>1.2 m))和前期影响雨量P_(a)(Ⅰ... 利用五道沟实验站1972~2021年106场次降雨径流实测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法,开展了不同级别次降雨量P(暴雨、大雨、中雨)、雨前地下水埋深H_(0)(Ⅰ级(0~0.4 m)、Ⅱ级(0.4~0.8 m)、Ⅲ级(0.8~1.2 m)、Ⅳ级(>1.2 m))和前期影响雨量P_(a)(Ⅰ级(17%~20%)、Ⅱ级(20%~23%)、Ⅲ级(23%~26%)、Ⅳ级(>26%))不同情景对产流的影响研究,并构建了多元回归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次降雨量对降雨产流的影响起主要作用,其次为雨前地下水埋深和前期影响雨量;不同降雨级别下,暴雨情景次降雨量与径流呈二次曲线函数关系,大雨情景呈三次曲线函数关系,中雨情景在长时段连绵降雨型且P>35 mm、P_(a)>20%、H_(0)<1.0 m条件下才可产流,呈三次曲线函数关系;在Ⅰ、Ⅲ级雨前地下水埋深情景中,次降雨量与径流均呈三次曲线函数关系,Ⅱ级呈二次曲线函数关系,Ⅳ级呈线性函数关系;在Ⅰ级前期影响雨量情景中,次降雨量与径流呈幂函数关系,Ⅱ级呈三次曲线函数关系,Ⅲ、Ⅳ级均呈二次曲线函数关系;通过统计分析降雨实测数据,径流深最终可表示为次降雨量、雨前地下水埋深和前期影响雨量3因素的函数关系,并建立了暴雨、大雨及中雨情景径流计算模型,拟合优度R2均大于0.80,可用于淮北平原降雨径流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产流 降雨级别 雨前地下水埋深 前期影响雨量 淮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子影响下的钱塘江通航保证率研究
5
作者 郑国诞 刘烨 +3 位作者 唐子文 胡成飞 樊立东 杨元平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2期105-110,共6页
钱塘江闻堰—八堡段为钱塘江河流河口段,河床冲淤剧烈,水深受地形影响变化较大,直接影响船舶通航,此外受上游径流及涌潮影响,航道通航保证率计算较为复杂。为此,利用2007年以来历年的水下地形,综合考虑涌潮、径流、水深等因子对钱塘江... 钱塘江闻堰—八堡段为钱塘江河流河口段,河床冲淤剧烈,水深受地形影响变化较大,直接影响船舶通航,此外受上游径流及涌潮影响,航道通航保证率计算较为复杂。为此,利用2007年以来历年的水下地形,综合考虑涌潮、径流、水深等因子对钱塘江闻堰—八堡段的实际通航保证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2020年满足3.8 m水深条件的通航保证率为60.1%~79.8%,满足3.5 m水深条件的通航保证率为71.9%~87.5%,满足3.2 m水深条件的通航保证率为81.1%~97.0%,与实际较为吻合。研究方法对河床冲淤变幅较大且动力条件较为复杂的河口区通航保证率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航道 涌潮 径流 水深 通航保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建瓯市茶果园不同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6
作者 史文妍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23-26,32,共5页
本文选择建瓯市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作为试验区,选取4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土地利用方式,分析不同工程措施、不同植物措施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工程措施的蓄水保土效果分析,水平台地的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比顺坡好;从植物措施的蓄水... 本文选择建瓯市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作为试验区,选取4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土地利用方式,分析不同工程措施、不同植物措施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工程措施的蓄水保土效果分析,水平台地的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比顺坡好;从植物措施的蓄水保土效果分析,都是茶园的情况下,种植百喜草的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比未种草的好;从土地利用类型分析,都是种植百喜草的条件下,茶园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比果园好;从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分析,4种小区的径流深、侵蚀量与雨量、I30关联紧密,主要降雨特征对产流产沙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瓯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径流深 侵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溪县不同治理措施对茶园水土流失的影响
7
作者 胡文静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4年第4期25-29,37,共6页
为了探究南方红壤区茶园不同治理措施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基于安溪县官桥坡面径流观测场连续10年的资料,研究工程措施和工程+植物措施的径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三个措施区的月径流深最大的月份出现在6~9月,三种措施小区年均径流深的大小... 为了探究南方红壤区茶园不同治理措施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基于安溪县官桥坡面径流观测场连续10年的资料,研究工程措施和工程+植物措施的径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三个措施区的月径流深最大的月份出现在6~9月,三种措施小区年均径流深的大小排序为无处理(454.9mm) >梯田清耕(108.0mm) >梯田种植百喜草(93.0mm),年均土壤流失量的排序为无处理(218.1t/hm^(2))>梯田清耕(10.4t/hm^(2))>梯 田种植百喜草(1.4t/hm^(2)),梯田种植百喜草控制水土流的效果优于无处理和梯田清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治理措施小区的径流深与雨量、I_(30)和降雨侵蚀力呈极显著正相关,梯田种植百喜草的土壤流失量与雨量、平均雨强、I_(30)、降雨侵蚀力相关性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土壤侵蚀 径流深 茶园 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湟水径流量影响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李荣 孙卫国 +4 位作者 阮祥 张霞 赵海青 崔智慧 王云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9-41,共3页
根据近55年水文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湟水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子,并依据降水、气温、蒸发等主要影响因子与径流量的关系,建立了天然径流量计算公式,计算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湟水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暖干化趋... 根据近55年水文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湟水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子,并依据降水、气温、蒸发等主要影响因子与径流量的关系,建立了天然径流量计算公式,计算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湟水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暖干化趋势加剧,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对湟水径流量的影响幅度不断增大,在80年代、90年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量的比例分别约为2:8与3:7,而2000-2004年影响量的比例已接近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气温 气候变化 径流量 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来黄河输沙量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于涛 邓义祥 +1 位作者 富国 郑炳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28,30,共3页
收集了黄河重要干流水文站和一些主要支流近50年的输沙量及径流量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输沙量绝对值和相对径流量的多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黄河干流除上游唐乃亥站输沙量相对径流量有升高趋势外,其他各站输沙量的绝对值和相对... 收集了黄河重要干流水文站和一些主要支流近50年的输沙量及径流量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输沙量绝对值和相对径流量的多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黄河干流除上游唐乃亥站输沙量相对径流量有升高趋势外,其他各站输沙量的绝对值和相对径流量的变化趋势为减少或基本保持不变,这主要是大量水库的拦沙作用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造成的;各支流输沙量的绝对值和相对径流量变化也以减少或不变为主,但黄河中游产沙区的几条主要支流在径流量下降的情况下输沙量相对径流量却没有显著变化,这主要是由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累计曲线 径流量 输沙量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上游大坡岭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引起的流域滞时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敏敏 瞿思敏 +1 位作者 石朋 王鸿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0-106,共7页
以淮河上游大坡岭子流域(简称大坡岭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研究区域1965—2009年间的26场单峰洪水,计算流域平均滞时。以1985年为界,比较土地利用变化前后流域平均滞时的变化,并计算不同降雨量级的流域平均滞时,分析滞时与径流深和洪峰... 以淮河上游大坡岭子流域(简称大坡岭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研究区域1965—2009年间的26场单峰洪水,计算流域平均滞时。以1985年为界,比较土地利用变化前后流域平均滞时的变化,并计算不同降雨量级的流域平均滞时,分析滞时与径流深和洪峰流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流域平均滞时变化很大;除了降雨形心到洪峰流量的时间TLPC在土地利用变化之后减少外(从9.98 h减少为5.26 h),另外3种滞时,降雨形心到流量过程线形心的时间TLC、降雨开始到洪峰流量的时间TLP和最大降雨强度到洪峰流量的时间TLPP均增大(分别从21.32 h、34.64 h、10.00 h增加到26.77 h、35.08 h、11.50 h)。大坡岭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前后以及整个时期4种滞时和降雨量级存在一定联系,与径流深及洪峰流量无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文过程 流域平均滞时 降雨强度 径流深 洪峰流量 土地利用方式 淮河上游大坡岭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水文耦合的三峡水库入库水量预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晏玲 张世强 张小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9-33,共5页
如何将水文气象紧密耦合,将未来5~7d多方案的降水预报结果转化为入库水量预报,对于三峡水库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长江上游6大分区2000~2006年所有洪水样本的日面降雨量资料和7个控制站点的日径流观测资料为分析样本,分析和... 如何将水文气象紧密耦合,将未来5~7d多方案的降水预报结果转化为入库水量预报,对于三峡水库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长江上游6大分区2000~2006年所有洪水样本的日面降雨量资料和7个控制站点的日径流观测资料为分析样本,分析和评价了3种方案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建立的场次降雨(P)+前期雨量(Pa)至场洪径流深(尺)关系(方案1)尽管相关置信度很高,但预报精度较差。建立的单日Pa+P至单日径流深(R)关系(方案2)相关关系可靠,但在逐日尺度上误差较大。通过单日Pa+P至单日径流深(R)关系滚动计算(方案3)具有较高的精度。2007~2008年场次洪水资料的独立检验表明,第3种方案能够满足系统对产水量预报的要求。通过将气象水文水量预报系统内方案3与多方案的降水预报结果耦合,能够直接为预报员提供未来5~7d不同降水预报方案下的入库水号。该系统目前已经授入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洪径流深 气象预报 水量预报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洼绿地对降低城市径流深度、径流系数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蔡剑波 林宁 +1 位作者 杜小松 冯云刚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年第6期119-122,318,共4页
城市径流深度、径流系数取值直接影响到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和建设投入,针对低洼绿地不同下凹深度对降低城市径流深度、径流系数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径流系数受降雨量影响,当采用较高排水标准时,应当适当提高径流系数的取值;... 城市径流深度、径流系数取值直接影响到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和建设投入,针对低洼绿地不同下凹深度对降低城市径流深度、径流系数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径流系数受降雨量影响,当采用较高排水标准时,应当适当提高径流系数的取值;绿地不下凹时,在降雨量大的情况下,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仍较大;绿化率35%深度为100 mm的低洼绿地,在1 h不同频率降雨条件下,可以将相同径流深度所对应的降雨频率提高1~2个标准级;在1h相同频率降雨条件下,可以将径流系数降低0.3~0.4左右,显著降低汇流比例,削减洪峰流量。因此,针对目前我国部分城市防洪排涝形势严峻的情况,为有效降低城区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有必要大力推广设置低洼绿地,绿地设置平均深度为80~120 m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洼绿地 下凹绿地 径流深度 径流系数 防洪排涝 城市内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林口水库不同径流小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甄宝艳 张卫平 +2 位作者 邓春芳 刘征 贾志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2期57-60,65,共5页
通过对桃林口水库大暖泉径流小区产流次数、冲刷量、径流深、植被覆盖度等指标的监测及分析,得出结论:①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产流次数与径流深趋于减少;农业种植与裸地的产流次数与径流深在各径流小区中最大;坡耕地玉米种植小区的冲刷... 通过对桃林口水库大暖泉径流小区产流次数、冲刷量、径流深、植被覆盖度等指标的监测及分析,得出结论:①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产流次数与径流深趋于减少;农业种植与裸地的产流次数与径流深在各径流小区中最大;坡耕地玉米种植小区的冲刷量最高,裸地坡面冲刷量次之,梯田种植桃树与水平阶种植桃树的小区冲刷量最小;②冲刷量(Y)与植被覆盖度(X)间符合指数函数关系。结合径流小区冲刷量及坡度的关系,建议该区16°以上的坡耕地应退耕还林,并在退还时考虑辅之以梯田、水平阶等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林口水库 径流小区 产流次数 冲刷量 径流深 植被覆盖度 退耕还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期径流雨水工程截流措施及效果初探 被引量:13
14
作者 白建国 朱洵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5-217,共3页
初期径流雨水是受纳水体的主要污染源,用降雨深度界定初期径流雨水量并将其截流可降低对受纳水体的污染。为便于采取工程措施有效截流初期径流雨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Ⅴ类水体基本项目标准限值为... 初期径流雨水是受纳水体的主要污染源,用降雨深度界定初期径流雨水量并将其截流可降低对受纳水体的污染。为便于采取工程措施有效截流初期径流雨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Ⅴ类水体基本项目标准限值为依据,将污染指标值高于该标准限值的径流雨水界定为初期径流雨水,因此后期径流雨水量即为污染指标值等于或小于该标准限值时的产流量,用单位时间内的降雨体积表示。据此按钢筋混凝土圆管(满流)的水力计算图确定截流管道的管径,并采用溢流堰式截流井截流。通过实际工程验证,其截流效果显著,且工程易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径流雨水 降雨深度 降雨体积 污染指标值 标准限值 有效截流 设计降雨历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cel 2003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晓丽 王贵君 赵会民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6年第4期115-116,共2页
利用Excel 2003的自动计算功能,配合IF函数语句进行水文预报的径流深计算,具有准确、快捷、方便等特点。
关键词 EXCEL 2003 水文预报 径流深 IF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江模型在白云山水库日径流模拟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虞慧 李友辉 +3 位作者 孔琼菊 洪文浩 喻蔚然 谭幸 《江西水利科技》 2017年第4期293-296,共4页
根据白云山水库所在富田水流域的水文特性,采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进行日径流过程模拟,通过率定模型参数,将年径流误差的最优值作为目标函数进行反复调试,得出相对最优结果.在日模型率定期9年和验证期7年中,径流深合格率均为100%,模拟... 根据白云山水库所在富田水流域的水文特性,采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进行日径流过程模拟,通过率定模型参数,将年径流误差的最优值作为目标函数进行反复调试,得出相对最优结果.在日模型率定期9年和验证期7年中,径流深合格率均为100%,模拟结果表明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可用于白云山水库,该模型预报效果较好、精度高、合理可行,可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模型 日模型 参数率定 最优值 径流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和ESP思想的水文干旱预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龙 李萌 《人民珠江》 2020年第8期53-60,共8页
利用1970—2009年共40年的长系列水文气象等实测资料,基于机理性较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和集合预报ESP思想建立了一套干旱预报体系,采用1970—2009年的数据对SWAT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对赣江中下游部分区域未来长期(2010年4—10月)的水... 利用1970—2009年共40年的长系列水文气象等实测资料,基于机理性较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和集合预报ESP思想建立了一套干旱预报体系,采用1970—2009年的数据对SWAT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对赣江中下游部分区域未来长期(2010年4—10月)的水文干旱情势进行预测。研究以旬径流深距平百分率作为判定各区县旬水文干旱的预警指标,统计并预测了2010年4月上旬至10月下旬逐旬发生水文干旱的概率。结果表明,研究区5月中旬、6月中旬至7月下旬、8月中旬、9月上旬以及10月中下旬出现水文干旱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其中,7月上中旬和10月中下旬很有可能出现大范围水文干旱。预测结果可为地区抗旱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干旱 预测 SWAT ESP 旬径流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时间序列的河流混沌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国宾 赵丽娜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3,共7页
以混沌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河流混沌特性分析方法。选择对河流演变有重要影响的宽深比时间序列和水沙时间序列,首先对这些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计算不同河型的宽深比、径流量和含沙量时间序列的饱和关联维数和最大Lyapunov指数,然后通... 以混沌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河流混沌特性分析方法。选择对河流演变有重要影响的宽深比时间序列和水沙时间序列,首先对这些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计算不同河型的宽深比、径流量和含沙量时间序列的饱和关联维数和最大Lyapunov指数,然后通过求这些时间序列的饱和关联维数的加权平均值和最大Lyapunov指数的加权平均值,得出不同河型的混沌特性。以黄河下游的6个河段3种河型为例,对宽深比、径流量和含沙量时间序列,分别进行混沌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流演变具有明显的混沌特性,但不同河型表现出的混沌特性不同,游荡河型混沌特性较强,弯曲河型混沌特性较弱。通过对河流混沌特性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河流演变预测的进一步认识。根据混沌理论,混沌系统短期行为可以预测,而长期不能预测。所以,河流演变预测是短期可行,长期很难预测、甚至是不可预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宽深比 径流量 含沙量 饱和关联维数 最大LYAPUNOV指数 混沌 耗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篱对南方红壤低山丘陵坡面年径流深和土壤流失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海生 梅道亮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55-58,共4页
植物篱是南方红壤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为了研究不同的植物篱措施对坡面产流的影响,以及对坡面侵蚀的抑制效果,采用野外径流小区实验,以自然裸露坡地作为对照,利用2016年安吉县山湖塘综合观测场的降雨和土壤侵蚀过程数据,分析了不... 植物篱是南方红壤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为了研究不同的植物篱措施对坡面产流的影响,以及对坡面侵蚀的抑制效果,采用野外径流小区实验,以自然裸露坡地作为对照,利用2016年安吉县山湖塘综合观测场的降雨和土壤侵蚀过程数据,分析了不同植物篱对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径流深、径流系数和土壤流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植物篱措施中,毛竹林保留林下植被小区由于植被盖度高,因此其水土保持效果最好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篱 红壤丘陵 径流深 土壤流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段水量平衡差值时空变化分析
20
作者 李红良 王玲 刘东旭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6,共3页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把花园口以下河段分相邻站和长河段,分别采用平衡差值过程线和累计平衡差值过程线,分析水量平衡差值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花园口以下河段水量平衡差值较大的时段集中在2~4月及6~8月,与黄河下游的主要引水期相...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把花园口以下河段分相邻站和长河段,分别采用平衡差值过程线和累计平衡差值过程线,分析水量平衡差值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花园口以下河段水量平衡差值较大的时段集中在2~4月及6~8月,与黄河下游的主要引水期相对应,这两个时段的平衡差值占年平衡差值自勺72.9%-78.4%;水量平衡差值较大的河段集中在花园口-夹河滩、高村-孙口、艾山-泺口三个河段;各河段均以下游站水量偏小为主,区间间距越大,水量平衡差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差值 径流量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