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政策监管到成文法规制:虚拟货币交易监管立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卫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8,共10页
虚拟货币是数字科技与金融市场深度融合的产物,区块链技术在变革传统支付结算形式的同时,也引发了市场监管难题。我国虚拟货币交易监管体系尚不健全,法律规范缺位,监管理念陈旧,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使得现有政策制度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 虚拟货币是数字科技与金融市场深度融合的产物,区块链技术在变革传统支付结算形式的同时,也引发了市场监管难题。我国虚拟货币交易监管体系尚不健全,法律规范缺位,监管理念陈旧,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使得现有政策制度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情形,亟待立法者予以有力回应。数字经济时代下市场规制法的价值理念是促进金融创新与交易安全的协调发展,若要实现这一治理目标,我国应着手制订“虚拟货币交易法”,厘清虚拟货币的法律性质,明确交易买卖、支付结算和代币发行等活动的具体规则。建立系统性交易监管机制,统筹部门行政职权,提升虚拟货币交易监管法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货币 区块链 金融创新 监管模式 法治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金融安全视域下金融科技的风险应对与法治保障 被引量:13
2
作者 郭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3,共13页
在数字化时代,科技深度赋能金融服务的同时,也易引发国家金融安全风险,包括与传统金融活动结合、构建新型金融网络系统及新兴科技直接应用等场景。金融科技引发国家安全风险的生成机理在于,随着金融体系的中介类型增多、金融风险传导渠... 在数字化时代,科技深度赋能金融服务的同时,也易引发国家金融安全风险,包括与传统金融活动结合、构建新型金融网络系统及新兴科技直接应用等场景。金融科技引发国家安全风险的生成机理在于,随着金融体系的中介类型增多、金融风险传导渠道增加,新金融网络体系会产生基于“关联”的风险。金融科技“破坏性创新”的特征,会从金融监管立法与实施两个方面冲击传统金融监管框架,从而加剧监管失灵。国家金融安全的法治保障亟须理论层面的反思与重构,进而形成金融科技的“动态协同”治理模式,从外层金融网络与基础设施安全、中层金融科技创新活动和内层金融服务行为三个层面,构建多层次的金融科技法治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国家金融安全 数据治理和保护 金融法治 动态协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管金融”的法治内涵 被引量:7
3
作者 黄韬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8,共17页
观察和理解中国金融市场法律治理进程不应脱离中国共产党这一重要的政治因素。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以来的中国金融法治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事实上扮演了一个全方位的治理者角色,而不仅仅是在宏观层面领导金融立法。我国金融市场法律治理活... 观察和理解中国金融市场法律治理进程不应脱离中国共产党这一重要的政治因素。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以来的中国金融法治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事实上扮演了一个全方位的治理者角色,而不仅仅是在宏观层面领导金融立法。我国金融市场法律治理活动中,党的“在场”强化了金融法律制度实施的正当性基础,并且最终丰富了金融市场治理模式的形态,提升了金融市场法律治理的现实效能。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各项治理机制的功能优势,实现了“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彼此支持与互相成就,也弥补了我国金融市场基础法律规则不完备而带来的制度缺陷。展望未来,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工作包括:将目前已行之有效的习惯做法进行必要的成文化和制度化;协调好中国特色政治体制下党的领导与金融市场法律治理一般规律之间的关系;力求以法治手段对转型期金融市场不同利益团体的诉求进行积极引导与约束,扎实金融领域反腐工作的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法治 中国共产党 金融改革 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强国的实现路径与建设重点 被引量:9
4
作者 吴晓球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建设金融强国是未来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核心目标。基于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金融强国的实现必须走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道路。建设金融强国既要走中国之路,又要体现国际社会所认可的一般共性。因此,在迈向金融强国的过程中,... 建设金融强国是未来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核心目标。基于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金融强国的实现必须走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道路。建设金融强国既要走中国之路,又要体现国际社会所认可的一般共性。因此,在迈向金融强国的过程中,重点是如何把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成透明、流动性强、有成长性的财富管理市场,并且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基础上有序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与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资本市场 结构性改革 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融稳定法治建设的困境与改进之策 被引量:4
5
作者 邓建鹏 李铖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6,共12页
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向我国金融市场传递广泛而复杂的风险,尤其在科技赋能金融的情况下,金融风险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复杂性、传染性、技术性和突发性,对金融稳定法治工作提出新挑战。目前,我国金融稳定法治建设虽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在立法... 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向我国金融市场传递广泛而复杂的风险,尤其在科技赋能金融的情况下,金融风险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复杂性、传染性、技术性和突发性,对金融稳定法治工作提出新挑战。目前,我国金融稳定法治建设虽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在立法、执法与司法上仍面临困境,包括金融稳定法律规范体系不完善、金融监管分工不恰当、金融司法质效不突出。因此,我国应加强金融稳定立法工作质量,顺应时代发展,补足立法漏洞,提升立法灵活性与系统性;推进国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发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作用,压实地方机构金融监管职责,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升金融司法能力和水平,积极审查并准确适用金融类规范性文件,破解金融司法救济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风险 金融稳定法 金融科技 金融监管 金融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政效能原则的公共部门绩效预算:内涵、困境及制度回应 被引量:4
6
作者 向昱洁 周刚志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5,共8页
绩效预算是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方式,也是健全收支管理、提升资金效能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公共部门财政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预算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以行政效能原则为理论指导,以优化绩效预算制度效力层级、协同公共部... 绩效预算是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方式,也是健全收支管理、提升资金效能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公共部门财政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预算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以行政效能原则为理论指导,以优化绩效预算制度效力层级、协同公共部门预算管理与绩效理念及坚持决算全面评价为实施路径,提高公共部门的预算治理能力,可资为我国全面推进绩效预算、进一步深化绩效预算制度改革的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部门 绩效预算 预算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应急管理程序法治论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6,共8页
重大突发事件的爆发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带来的重创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通过金融应急管理权来实施紧急状态的金融治理是各国监管当局的共识。金融应急管理权具有应急性、管理主体的多元性和权力扩张的天然性,这决定了必须通过程序法... 重大突发事件的爆发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带来的重创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通过金融应急管理权来实施紧急状态的金融治理是各国监管当局的共识。金融应急管理权具有应急性、管理主体的多元性和权力扩张的天然性,这决定了必须通过程序法治对其实施规范治理。金融应急管理程序法治的构建须坚持合法性原则、协同应急原则、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原则和保持透明度原则,围绕金融应急管理的启动、运行和退出程序展开具体的法律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事件 金融应急管理权 程序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基于政府规模和法治水平视角的跨国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江静 何薇 《南方经济》 CSSCI 2014年第9期14-26,共13页
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了服务业竞争力,研究表明中国服务产业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都相对较低。本文首次将政府规模和法治水平这个制度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分析其对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基于中国、印度和OECD国家2004-2... 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了服务业竞争力,研究表明中国服务产业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都相对较低。本文首次将政府规模和法治水平这个制度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分析其对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基于中国、印度和OECD国家2004-2009年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政府规模与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正相关,但统计上并不显著;法治水平与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正相关。此外,人均收入对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一国货物出口能力则对其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产业 国际竞争力 政府规模 法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法治理:中国金融法制的理念回归 被引量:6
9
作者 邱润根 舒小庆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75,共6页
金融法制的制定总是在安全与效益之间进行抉择,这种抉择在法律上体现为是强调金融法制的公法性抑或私法性。经济法学者对于金融法制的研究自始至终是按着强调金融安全来研究金融法制,法制的公法性研究成为经济法学者的研究偏好,这使得... 金融法制的制定总是在安全与效益之间进行抉择,这种抉择在法律上体现为是强调金融法制的公法性抑或私法性。经济法学者对于金融法制的研究自始至终是按着强调金融安全来研究金融法制,法制的公法性研究成为经济法学者的研究偏好,这使得金融法制的制定烙上了公法性的烙印,但金融法制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现实却要求我们在金融法制的制定中更应当强调其私法治理这一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法制 私法性 公法性 私法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法律体系如何适应WTO规则 被引量:8
10
作者 钱弘道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31-135,共5页
中国金融法律体系与WTO规则存在着诸多脱节 ,中国金融立法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建立和完善现代金融法律体系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金融业在融入国际金融主流中能否经得起考验 ,关键要看中国金融法治化的实现程度。
关键词 金融法律体系 金融法治化 金融监管 WTO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存款保险立法中银行监管权的分配与协调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大旗 李慈强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82,共5页
银行监管是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功能之一,我国在存款保险立法时,应当赋予存款保险机构包括规则制定权、监督检查权、强制执行权在内的银行监管权,督促银行审慎经营,防范金融风险。在现有的体系下合理分配银行监管权的同时,存款保险机构... 银行监管是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功能之一,我国在存款保险立法时,应当赋予存款保险机构包括规则制定权、监督检查权、强制执行权在内的银行监管权,督促银行审慎经营,防范金融风险。在现有的体系下合理分配银行监管权的同时,存款保险机构应当加强与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机构的协调合作,实现信息共享、运行通畅,确保银行监管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以促进银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法治 存款保险立法 银行监管 分工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算改革: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依法治国语境下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6
12
作者 范永茂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56,共10页
预算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因为它涉及社会活动的多个方面,一套与公共财政框架相适应的现代公共预算制度,不仅对政府财政管理的法制化、透明化和民主化都有深远影响,而且是国家治理转型的必经环节。全面规范、公开透明、民众广... 预算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因为它涉及社会活动的多个方面,一套与公共财政框架相适应的现代公共预算制度,不仅对政府财政管理的法制化、透明化和民主化都有深远影响,而且是国家治理转型的必经环节。全面规范、公开透明、民众广泛参与的公共预算制度是我国切实贯彻依法治国理念,实现法治国家的必经之路,也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当前我国在预算法治化的道路上还有不少难题要解决,解决这些改革难题既要借鉴他国家的经验,也要贯彻落实好新修订的《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改革 国家治理能力 依法治国 财政问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砖国家经济增长源泉的异质性及强度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发展和法治水平的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宗义 解俊杰 刘亦文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63,共7页
国家的异质性导致了各国经济增长源泉具有较强的差异性。运用2003年至2013年金砖国家经济发展数据,构建面板数据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互联网、金融发展及法治水平对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对金砖国家经济增长促进作... 国家的异质性导致了各国经济增长源泉具有较强的差异性。运用2003年至2013年金砖国家经济发展数据,构建面板数据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互联网、金融发展及法治水平对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对金砖国家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现阶段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有限。但随着法治水平的提高,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呈J字型增长,法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推动金砖国家金融发展。加强互联网、金融及法治建设将为金砖国家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金融发展 法治水平 门槛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法律规则供给机制混乱状态的反思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黎四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04-412,共9页
"一事一法""先粗后细"及"应急式"的规则供给模式造成了我国金融法则体系的混乱状态,从而导致中国的金融法则供给机制违背了规则供给原理中的基本哲学,产生了上位法不若下位法、后法不若前法及同位法相互... "一事一法""先粗后细"及"应急式"的规则供给模式造成了我国金融法则体系的混乱状态,从而导致中国的金融法则供给机制违背了规则供给原理中的基本哲学,产生了上位法不若下位法、后法不若前法及同位法相互排斥等奇怪现象。金融法治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金融法则供给的混乱正在侵蚀我们的理想家园。因此,正视这种现象,注重我国社会的客观情况,注重金融立法的国际化趋势,是我国金融立法走向坦途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法治 规则混乱 实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增额融资的美国经验与中国借鉴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忠龙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8-46,162,共9页
税收增额融资制度(TIF)是美国地方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而适用最为广泛的融资制度。TIF的成功具有这样一些特点:财政去中心化;体现并加强发展政策的财政支助;竞争性联邦主义;契合当代地方经济发展政策所需要的企业家精神。于我国而言TIF... 税收增额融资制度(TIF)是美国地方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而适用最为广泛的融资制度。TIF的成功具有这样一些特点:财政去中心化;体现并加强发展政策的财政支助;竞争性联邦主义;契合当代地方经济发展政策所需要的企业家精神。于我国而言TIF的意义不在于直接的照搬和移植,而在于考察美国TIF制度中政府、企业、市场经济和土地开发之间是如何通过法治联系在一起的,为我国的财政法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增额融资 地区规划 债务担保 财政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贸框架下的中国金融法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代平 《华南金融研究》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我国目前的金融法规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对金融服务业的相关规定存在着一定冲突 ,且不能满足我国金融发展的需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金融法规提出了改进要求。因此 ,正视金融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按照世贸组织规划的要求 ,建立... 我国目前的金融法规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对金融服务业的相关规定存在着一定冲突 ,且不能满足我国金融发展的需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金融法规提出了改进要求。因此 ,正视金融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按照世贸组织规划的要求 ,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和中国国情的金融法律体系 ,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法制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金融服务业 中国国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法与掠夺:法治的阴暗面 被引量:10
17
作者 Ugo Mattei Marco de Morpurgo 刘光华(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3,共13页
"法治"(rule of law),习惯上已被当作一个具有积极本质、政治中立的"工具",且效力普适,放之四海而皆准。作为Ugo Mattei与Laura Nadar教授合著的Plunder:When the Ruleof Law is Illegal(Blackwell Publishing,Oxfo... "法治"(rule of law),习惯上已被当作一个具有积极本质、政治中立的"工具",且效力普适,放之四海而皆准。作为Ugo Mattei与Laura Nadar教授合著的Plunder:When the Ruleof Law is Illegal(Blackwell Publishing,Oxford 2008)一书观点的综述,本文认为,作为一个歧义丛生的概念,"法治"具有光明与阴暗的两面性,而"法治"的阴暗面长期以来一直被排除在公众讨论的范围之外。"法治"作为一个华丽辞藻,已被西方强势者所挟持,用来论证其(主要)对"发展中"国家的干涉及其最终演变成的掠夺(plunder)实践的合法性,并使西方经济势力对"非西方世界"(the rest)的扩张成为可能。基于此,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法治"已被"非法地"(illegally)利用。目前国际金融机构——当今的全球立法者——在用"法治"观念包裹着其提供给"发展中世界"的各种改革方案的背后,隐藏着智识短视、种族中心主义和帝国主义立场。"技术性"概念对"法"概念的偷换,美国法所独享的全球性支配地位以及当今西方跨国公司的帝国主义态度等作为其中的一些指标,向我们展示了殖民主义与当今新自由主义政策之间的沆瀣一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治的阴暗面 全球法 华盛顿共识 国际金融机构 布雷顿森林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信息披露会影响实体企业金融化吗?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蕾 田祥宇 柳晓倩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92,共13页
基于我国防范化解实体企业金融化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选取2011—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碳排放信息披露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信息披露提升了实体企业金... 基于我国防范化解实体企业金融化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选取2011—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碳排放信息披露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信息披露提升了实体企业金融化水平。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碳排放信息披露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提高代理成本加剧了企业金融化。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以及企业所处地区法治化水平越高,碳排放信息披露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正向影响越弱。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进行碳排放信息披露主要提高了长期金融资产的投资比例,表现为“投机获利”动机。异质性分析表明,碳排放信息披露加剧实体企业金融化在非高碳排放行业、自愿形式披露以及管理层短视行为较严重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因此,企业应当完善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薪酬激励机制,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制相关的法治化建设,引导企业管理层坚定绿色发展信念,立足长远,聚焦主业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信息披露 融资约束 代理成本 管理层持股 法治化建设 企业金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规则体系的生成特点及其问题 被引量:17
19
作者 黄韬 乐清月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1-49,58,共10页
尽管起步较晚,但中国在短时间内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不同于国际绿色债券市场在投资者、证券交易所、中介机构、社会组织的共同合力推动下,自下而上地形成"软法"规则的过程,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规则体系则是由公共... 尽管起步较晚,但中国在短时间内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不同于国际绿色债券市场在投资者、证券交易所、中介机构、社会组织的共同合力推动下,自下而上地形成"软法"规则的过程,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规则体系则是由公共部门自上而下地主导形成的,它表现为一系列的"硬法"规则。在当下中国债券市场自由化程度仍有限的情况下,各个公共部门分别出台的监管规则仍为绿色债券的发行提供了种种优待性措施,极大地激励了这一产品的发展。但是,在中国现有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法治格局中,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还需要克服因为监管权力分散而带来的"监管套利"行为以及事后监督法律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债券 绿色金融 债券市场 金融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如何影响了企业家精神? 被引量:5
20
作者 邵传林 张存刚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5,共7页
本文基于法经济学的理论阐释了法治影响企业家精神的机制,并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法治进步水平每提高10%,将促使企业家创业量增加2%;近10余年来,中国各地区法治发展水平显著促进了企业家精神的发挥,但法治... 本文基于法经济学的理论阐释了法治影响企业家精神的机制,并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法治进步水平每提高10%,将促使企业家创业量增加2%;近10余年来,中国各地区法治发展水平显著促进了企业家精神的发挥,但法治水平只有提高到一定门槛值之后,才会显著促进企业家精神发挥;各类检验均表明,上述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法治通过影响金融发展间接地作用于企业家精神;市场化进程、政府干预、腐败、金融发展等宏观环境变量与法治的交互效应均会影响企业家精神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企业家精神 金融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