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rared small target detection algorithm via partial sum of the tensor nuclear norm and direction residual weighting
1
作者 SUN Bin XIA Xing-Ling +1 位作者 FU Rong-Guo SHI Liang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8,共12页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infrared small target detection faces low contrast between the background and the target and insufficient noise suppression ability under the complex cloud background,an infrared small targe...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infrared small target detection faces low contrast between the background and the target and insufficient noise suppression ability under the complex cloud background,an infrared small target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tensor nuclear norm and direction residual weighting was proposed.Based on converting the infrared image into an infrared patch tensor model,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ow-rank nature of the background tensor,and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difference in contrast between the background and the target in different directions,we designed a double-neighborhood local contrast based on direction residual weighting method(DNLCDRW)combined with the partial sum of tensor nuclear norm(PSTNN)to achieve effective background suppression and recovery of infrared small targets.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is effective in suppressing the background and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ability of the targ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rared small target detection infrared patch tensor model partial sum of the tensor nuclear norm direction residual weigh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等架构的虚拟电厂-配电网双层电碳协同调度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国强 王力予 +3 位作者 周亦洲 卫志农 陈胜 臧海祥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为使虚拟电厂更好地适应多种低碳能源并存的碳市场,建立了一种基于对等架构的虚拟电厂-配电网协同调度双层模型。引入碳排放流理论,结合电网潮流确定节点碳排放责任。建立双层模型,上层为配电网最优潮流模型,下层为虚拟电厂点对点交易... 为使虚拟电厂更好地适应多种低碳能源并存的碳市场,建立了一种基于对等架构的虚拟电厂-配电网协同调度双层模型。引入碳排放流理论,结合电网潮流确定节点碳排放责任。建立双层模型,上层为配电网最优潮流模型,下层为虚拟电厂点对点交易模型。上、下层模型间使用目标级联分析法构建对等架构,并通过共识变量实现协同调度。下层模型使用基于共识的自适应步长交替方向乘子法处理虚拟电厂间点对点交易问题,促进资源消纳的同时实现了隐私保护。以IEEE 33节点配电网为例,对调度结果进行多种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碳排放流理论 目标级联分析法 配电网 交替方向乘子法 点对点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降碳减污增长的差异化协同增效方向——兼论生态环境经济多维目标的优化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涂正革 毛旌宇 马港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92,共16页
推进降碳减污增长协同增效是提升发展“含绿量”和增长“含金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使用内生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城市降碳减污增长协同增效的最大潜力和最优改进方向,并结合城市环境经济目标的设置,给出了因地因时制宜的目标优化方式。... 推进降碳减污增长协同增效是提升发展“含绿量”和增长“含金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使用内生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城市降碳减污增长协同增效的最大潜力和最优改进方向,并结合城市环境经济目标的设置,给出了因地因时制宜的目标优化方式。研究表明:(1)降碳减污的绿色方向是推动城市协同增效的主要方向,“十四五”时期降碳减污增长均表现优异的绿色先行城市的数量有所增加;(2)城市群的发展方向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北方城市群应从源头控制出发重点降碳,南方城市群应同样聚焦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重点减污;(3)以“十三五”时期为例对比现实与目标之间的效率差异发现,城市的碳目标、硫目标、经济增长目标与最优环境经济方向之间存在偏离。按年份平均设置降碳减污目标不仅使得城市环境潜力无法充分释放,还会导致规划后期的减排压力增加,而每年灵活设置增长目标的实际产出与潜力之间的差距较小。因此,根据城市最优发展方向灵活调整经济环境目标能够有效推动降碳减污增长的协同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碳减污增长 协同增效 生态环境经济目标 内生方向性距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涉条纹的目标方位估计校正方法
4
作者 陈新华 张龙恩 +2 位作者 郑恩明 申昇 韩莹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2-1355,共14页
针对深海海底反射工作方式下,目标方位估计出现的估计偏差和方位分裂现象,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涉条纹的目标方位估计校正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海底反射声线与海底-海面反射声线时延差在波束域信号干涉条纹的映射,建立了干涉条纹间隔与... 针对深海海底反射工作方式下,目标方位估计出现的估计偏差和方位分裂现象,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涉条纹的目标方位估计校正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海底反射声线与海底-海面反射声线时延差在波束域信号干涉条纹的映射,建立了干涉条纹间隔与到达俯仰角关系;然后依据俯仰角估计结果和水平线阵测量结果,对近水面目标方位角估计结果实现了校正;最后采用数值仿真对不同情况下的目标方位校正情况进行了验证分析。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仿真条件下,目标位水平线阵20 km、0°~15°时,方位角估计误差由19.62°减小为2.59°,目标位水平线阵15°~90°时,方位角估计误差由6.14°减小为0.42°。该方法有效提升了水平线阵在不同探测模式下目标方位角估计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方位估计 深海 海底反射 干涉条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直接反馈对齐的精确脉冲时间学习规则
5
作者 宁黎苗 王自铭 +2 位作者 林志诚 彭舰 唐华锦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0-267,共8页
由于脉冲神经元和突触复杂的时空动力学特性,训练脉冲神经网络比较困难,目前尚不存在公认的核心训练算法与技术。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直接反馈对齐(DFA)的精确脉冲时间(PREST-DFA)学习规则。受脉冲分层误差再分配(SLAYER)学习算法的启发,P... 由于脉冲神经元和突触复杂的时空动力学特性,训练脉冲神经网络比较困难,目前尚不存在公认的核心训练算法与技术。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直接反馈对齐(DFA)的精确脉冲时间(PREST-DFA)学习规则。受脉冲分层误差再分配(SLAYER)学习算法的启发,PREST-DFA使用基于脉冲卷积差的误差信号,输出层通过迭代方式计算出误差值,利用基于DFA的误差传输机制,将误差广播至隐藏层神经元,最后实现突触权值更新。仿真实验表明,实现了时间驱动的PREST-DFA学习算法具有精确脉冲时间学习能力。根据文献查询结果,这是首次验证基于DFA机制的学习算法可以在深层网络中控制脉冲的精确发放时间,说明DFA机制可以应用于基于脉冲时间的算法设计。另外还进行了学习性能和训练速度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PREST-DFA能在较低的推理延迟下实现良好的学习性能,与采用相同学习规则使用反向传播训练的学习算法相比,能够加快训练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神经网络 直接反馈对齐 学习规则 精确脉冲时间 在线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向探索树算法的四旋翼无人机路径规划
6
作者 胡世军 刘海亮 +1 位作者 王兵雷 苏文科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24,共14页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进行路径规划时,RRT存在规划成功率低、收敛速度慢、路径次优等问题,提出一种定向探索树算法。使用定向采样策略,以提高树扩展的方向性,通过引入自适应目标调整策略和枝条扩展策略,使树能够快速向目标点扩...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进行路径规划时,RRT存在规划成功率低、收敛速度慢、路径次优等问题,提出一种定向探索树算法。使用定向采样策略,以提高树扩展的方向性,通过引入自适应目标调整策略和枝条扩展策略,使树能够快速向目标点扩展的同时又能够避开障碍物。通过剪枝处理去除初始路径中的允余点,再对剪枝处理后的路径进行航迹修正和平滑处理,得到最优航线。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所有的测试中都是成功的。与传统RRT和改进RRT算法相比,在多障碍物环境中,规划时间缩短了91.9%和67%,路径长度缩短了37%和6%;在狭窄环境中,规划时间缩短了88.3%和70%,路径长度缩短了36%和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采样 自适应目标 剪枝优化 平滑处理 四旋翼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模型的井下人员入侵带式输送机危险区域智能识别
7
作者 毛清华 苏毅楠 +3 位作者 贺高峰 翟姣 王荣泉 尚新芒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103,共11页
针对煤矿带式输送机场景存在尘雾干扰严重、背景环境复杂、人员尺度多变且易遮挡等因素导致人员入侵危险区域识别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模型的井下人员入侵带式输送机危险区域智能识别系统。改进YOLOv8模型通过替换... 针对煤矿带式输送机场景存在尘雾干扰严重、背景环境复杂、人员尺度多变且易遮挡等因素导致人员入侵危险区域识别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模型的井下人员入侵带式输送机危险区域智能识别系统。改进YOLOv8模型通过替换主干网络C2f模块为C2fER模块,加强模型的细节特征提取能力,提升模型对小目标人员的识别性能;通过在颈部网络引入特征强化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FE-BiFPN)结构,提高模型的特征融合能力,从而提升模型对多尺度人员目标的识别效果;通过引入分离增强注意力模块(SEAM)增强模型在复杂背景下对局部特征的关注度,提升模型对遮挡目标人员的识别能力;通过引入WIoU损失函数增强训练效果,提升模型识别准确率。消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YOLOv8模型的准确率较基线模型YOLOv8s提升2.3%,mAP@0.5提升3.4%,识别速度为104帧/s。人员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与YOLOv10m,YOLOv8s-CA、YOLOv8s-SPDConv和YOLO8n模型相比,改进YOLOv8模型对小目标、多尺度目标、遮挡目标的识别效果均更佳,识别准确率为90.2%,mAP@0.5为87.2%。人员入侵危险区域实验结果表明:井下人员入侵带式输送机危险区域智能识别系统判别人员入侵危险区域的平均准确率为93.25%,满足识别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带式输送机 人员入侵危险区域 YOLOv8模型 遮挡目标检测 小目标检测 多尺度融合 C2fER模块 特征强化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灰盒模糊测试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徐邑江 高庆 +2 位作者 陈立果 张世琨 吴中海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44-1272,共29页
随着软件的复杂性和规模的增加,软件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由于能够自动化生成和优化测试用例,帮助开发者检测和发现软件中的漏洞,模糊测试成为了保证软件安全的一种重要技术。与黑盒和白盒模糊测试技术相比,灰盒模糊测试技术结合了黑盒... 随着软件的复杂性和规模的增加,软件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由于能够自动化生成和优化测试用例,帮助开发者检测和发现软件中的漏洞,模糊测试成为了保证软件安全的一种重要技术。与黑盒和白盒模糊测试技术相比,灰盒模糊测试技术结合了黑盒关注的软件的外部行为和白盒关注的实现细节,能够兼顾潜在安全漏洞检测的能力和效率,成为模糊测试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一般的灰盒模糊测试技术只能用于发现软件中尽可能多的未知漏洞,无法高效适用于日益增长的静态分析报告验证、软件补丁回归测试、崩溃重现等特定目标探索需求场景。2017年提出的定向灰盒模糊测试技术,聚焦于目标代码区域或目标类型漏洞的触发,能够实现有向的探索,受到广泛关注。为此,本文从定向灰盒模糊测试技术的流程出发,围绕测试目标的选取、目标定向的预处理和定向模糊测试的性能优化等3个关键环节,分析定向灰盒模糊测试技术的有效性及其面临的挑战性问题,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目标的手动、自动化选取和多目标优化方法,基于距离最小化、输入可达性和序列的代码路径定向引导方法,以及基于全局能量调度、自适应种子突变、多级优先级队列等目标触发性能提升技术;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灰盒模糊测试 软件安全 漏洞检测 测试目标选取 目标定向 模糊测试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曲面构件超声相控阵检测的聚焦延时方法研究
9
作者 周扬帆 涂君 +3 位作者 毛轶豪 王慧珍 张旭 宋小春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30,共9页
为了提高曲面构件内微小缺陷的超声相控阵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用于曲面构件的相控阵聚焦延时方法。本研究建立了线阵相控阵聚焦声场的瑞利积分数学模型,并对声场指向性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应用斯涅尔定律分别推导了斜面和曲面构件中的... 为了提高曲面构件内微小缺陷的超声相控阵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用于曲面构件的相控阵聚焦延时方法。本研究建立了线阵相控阵聚焦声场的瑞利积分数学模型,并对声场指向性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应用斯涅尔定律分别推导了斜面和曲面构件中的聚焦延时法则,与传统的迭代遍历算法相比,该方法提高了延迟法则的计算效率,减少了界面结构对扫描声束波阵面的弯曲影响,从而充分发挥了线性相控阵的检测优势。在建立的曲面构件仿真模型中,基于所提聚焦延时方法,依次将延时施加于各阵元,仿真结果证明了声波能够在预设位置实现有效聚焦,并且该方法的计算时间相比于传统迭代遍历计算缩短了约70%。进一步地,展开实际检测实验,制作了含有Φ0.3 mm盲孔的环形钢试块,通过对比施加延时法则前后的B扫描图像和A扫信号图,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曲面构件内微小缺陷的检测信噪比以及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构件 超声相控阵 声场指向性 线阵聚焦 延时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道导弹目标特性的编批规则
10
作者 李璐 王鹏泽 +1 位作者 常海艳 常超伟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0-105,113,共7页
针对反导预警态势弹道导弹目标批号生成唯一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弹道导弹目标特性的编批规则,在融合节点不同状态下,分析弹道导弹目标运动特性产生机理,结合弹道导弹目标的所属来源特性,考虑弹道导弹目标型号、射程、射高等基本属性特性... 针对反导预警态势弹道导弹目标批号生成唯一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弹道导弹目标特性的编批规则,在融合节点不同状态下,分析弹道导弹目标运动特性产生机理,结合弹道导弹目标的所属来源特性,考虑弹道导弹目标型号、射程、射高等基本属性特性,设计运动特性、来源特性和属性特性机制下的3段式结合编批规则,有效生成弹道导弹目标唯一批号,实现批号易理解、目标发现情况可追溯,极大程度辅助弹道导弹信息交互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导弹 目标特性 编批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诱变介导的微生物进化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刁辰洋 崔有志 李炳志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1,共11页
生物基因组自然突变赋予其不同性状,驱动生物进化适应生存环境。然而,生物自然条件下进化速度缓慢。通过在特定DNA序列引入碱基突变的策略可实现生物实验室内的快速进化,广泛应用于蛋白功能非理性改造和代谢路径优化。然而,传统的诱变... 生物基因组自然突变赋予其不同性状,驱动生物进化适应生存环境。然而,生物自然条件下进化速度缓慢。通过在特定DNA序列引入碱基突变的策略可实现生物实验室内的快速进化,广泛应用于蛋白功能非理性改造和代谢路径优化。然而,传统的诱变进化方法存在着实验工作量大、突变效率低,突变窗口不精确等缺点,而靶向突变技术通过精确定位特定DNA范围引入突变,不仅能有效提高突变效率,还能显著缩短实验室进化周期。近年来,在目标序列靶向引入突变已成为微生物进化技术重要研究方向。靶向突变技术能够优化特定微生物的代谢途径、提升底盘耐受性,广泛应用于生物催化、环境保护、工业发酵等领域。本文总结了在主要模式微生物底盘中开发的靶向突变进化技术,重点介绍了基于复制易错系统、CRISPR-Cas系统和MutaT7系统的靶向突变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应用,同时分析了现有实验室进化系统的优缺点,并讨论了未来靶向诱变技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进化 靶向突变 基因编辑 RNA聚合酶 CRISPR-C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rect LDA的幅度谱子空间雷达目标识别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敬 张军英 赵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15-1818,共4页
针对高分辨距离像(HRRP)可分性低和维数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雷达自动目标识别(RATR)方法:dLDA&SVM。先采用直接线性判别分析在HRRP的幅度谱空间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在子空间中采用角域均值模板库训练one-against-all支撑向量机(SVM... 针对高分辨距离像(HRRP)可分性低和维数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雷达自动目标识别(RATR)方法:dLDA&SVM。先采用直接线性判别分析在HRRP的幅度谱空间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在子空间中采用角域均值模板库训练one-against-all支撑向量机(SVM)多类分类器进行目标识别。并设计了最短距离分类器与SVM分类器比较。基于外场实测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LDA幅度谱子空间法,幅度谱原空间法相比,dLDA&SVM可显著降低数据维数并提高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自动目标识别 特征提取 直接线性判别分析 高分辨距离像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直接成像机靶标识别算法的设计及抗扰性能测试
13
作者 王瑞洲 张宇龙 +1 位作者 王华 张宪民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4-1635,共12页
在激光直接成像领域,扰动导致靶标识别性能劣化,降低寻靶对位精度及效率。设计了激光直接成像(LDI)机视觉寻靶装置,提出了随机一点与随机三点自适应切换的取点求圆策略,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方法完成再拟合,并设计了靶标识别算法。分析了扰... 在激光直接成像领域,扰动导致靶标识别性能劣化,降低寻靶对位精度及效率。设计了激光直接成像(LDI)机视觉寻靶装置,提出了随机一点与随机三点自适应切换的取点求圆策略,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方法完成再拟合,并设计了靶标识别算法。分析了扰动源的生成机理,设计了光照条件与离面位移可控的量化激励装置。加工了包含典型靶标异常特征的基板,搭建了LDI机扰动源的可控量化生成与测试系统。测试结果表明,LDI机靶标识别算法的抗扰动性能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直接成像 靶标识别算法 抗扰性能 离面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配电网的多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和能源交易优化
14
作者 米阳 孔令飞 +4 位作者 王育飞 韩云昊 应宜辰 袁明瀚 郑晓亮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8-45,87,共9页
综合能源系统(IES)是支撑新型配电网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因此,计及配电网的运行约束和配电网与多IES的分层分布式协同,提出一种多IES并网的合作规划策略。基于纳什谈判构建考虑电能、热能交易的IES合作... 综合能源系统(IES)是支撑新型配电网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因此,计及配电网的运行约束和配电网与多IES的分层分布式协同,提出一种多IES并网的合作规划策略。基于纳什谈判构建考虑电能、热能交易的IES合作规划模型,并采用非对称纳什议价方法分配合作收益。分析考虑配电网运行约束下的多IES能源交易问题,构建配电网与IES联盟的分层协调模型,并采用基于目标级联分析法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完全分布式求解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保护各主体的隐私与自主性。以多IES并网的改进IEEE 33节点系统为算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在保证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同时,降低各IES的综合成本,实现多主体间的利益协调与隐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配电网 纳什谈判 容量规划 能源交易 交替方向乘子法 目标级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水八棱瓜绿色栽培技术
15
作者 邱桂凤 廖连美 +3 位作者 冯晓晓 曹国平 周春法 瞿云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24-128,共5页
为促进八棱瓜绿色栽培技术的规范化及推广应用,经过连续3年的系统性试验研究,编制完成了《八棱瓜绿色栽培技术规程》,通过了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并正式发布成为丽水市地方标准。该规程规范了八棱瓜绿色栽培的各个环节,... 为促进八棱瓜绿色栽培技术的规范化及推广应用,经过连续3年的系统性试验研究,编制完成了《八棱瓜绿色栽培技术规程》,通过了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并正式发布成为丽水市地方标准。该规程规范了八棱瓜绿色栽培的各个环节,产地选择、品种选择、栽培时间及方式、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留种技术以及生产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因此,该规程的实施能够有效指导八棱瓜绿色生产实践,提升产品品质和产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种植户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推动当地八棱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 八棱瓜 绿色栽培 技术 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除草剂组配对直播田杂草的防控效果
16
作者 刘昱彤 刘乐 +1 位作者 营金凤 彭静澜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61-66,共6页
为提升湖南双季稻区杂草抗性治理水平并筛选高效安全的除草剂配施方案,本研究选取28种除草剂为试材,以4种稻田恶性杂草(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和鸭舌草)为防控对象,在长沙县春华镇开展田间防效对比试验。试验采用播后封闭与苗后茎叶处... 为提升湖南双季稻区杂草抗性治理水平并筛选高效安全的除草剂配施方案,本研究选取28种除草剂为试材,以4种稻田恶性杂草(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和鸭舌草)为防控对象,在长沙县春华镇开展田间防效对比试验。试验采用播后封闭与苗后茎叶处理相结合的分阶段施药策略,设置13个除草剂组配处理(T1~T13)及空白对照(CK),分别测定第2次施药前1 d、药后20、35 d的防效以评价控草效果,并进行水稻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T1、T7处理药后20~35 d对4种杂草的鲜重防效均高于90%,其中T1防效最佳;T6处理药后20~35 d对千金子、异型莎草和鸭舌草的防效均高于93%,但对稗草的持效性不足,药后35 d防效低于90%;T11~T13处理对4种杂草的防效均相对较差。综上,T1组配方案防效最优,T6和T7处理的防效表现也较好,建议配合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轮换使用,提升直播田杂草综合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杂草 抗药性 多靶标 除草剂组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亲本及其杂交组合淀粉与非淀粉类多糖含量的遗传分析
17
作者 宋慧 杨杭艳 安学君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81-90,共10页
【目的】探明南瓜亲本及其杂交组合淀粉与非淀粉类多糖含量的遗传特性,为南瓜定向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3份红皮南瓜种质(R1、R2、R3)和3份绿皮南瓜种质(G1、G2、G3)为骨干亲本,用Griffing双列杂交法I配制杂交组合,用南瓜... 【目的】探明南瓜亲本及其杂交组合淀粉与非淀粉类多糖含量的遗传特性,为南瓜定向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3份红皮南瓜种质(R1、R2、R3)和3份绿皮南瓜种质(G1、G2、G3)为骨干亲本,用Griffing双列杂交法I配制杂交组合,用南瓜淀粉组分高效检测体系和热水浸提-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淀粉和非淀粉类多糖含量,对比分析红皮南瓜种质和绿皮南瓜种质营养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模型,并估算遗传参数。【结果】6份南瓜亲本中,红皮南瓜R3淀粉含量最高(172.17 mg/g),绿皮南瓜G1非淀粉类多糖含量最高(108.87 mg/g)。不同南瓜亲本淀粉和非淀粉类多糖含量的配合力不同,R3和G3分别在红皮南瓜和绿皮南瓜中表现为淀粉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大、非淀粉类多糖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负值最小,是选育高淀粉、低非淀粉类多糖后代的良好亲本;G1、R1和R2淀粉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小、非淀粉类多糖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大,是选育高非淀粉类多糖、低淀粉的良好亲本。G2淀粉含量和非淀粉类多糖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为负数,具备使后代淀粉和非淀粉类多糖含量均降低的潜力。从杂交组合看,R3×R1、G3×G1淀粉含量和非淀粉类多糖含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为正数,既可有效提高淀粉含量,也可提高非淀粉类多糖含量,适用于培育营养型高淀粉南瓜品种。R1×R2、G2×G1非淀粉类多糖含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为正数、淀粉含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为负数,2个组合均能有效提高非淀粉类多糖含量,降低淀粉含量,适用于培育功能型高非淀粉类多糖南瓜品种。南瓜淀粉和非淀粉类多糖含量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作用,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2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环境方差<遗传方差,宜在高代进行选择。【结论】不同类型南瓜亲本淀粉和非淀粉类多糖含量的配合力不同,R3和G3是选育高淀粉的最佳亲本,G1、R1和R2是选育高非淀粉类多糖的最佳亲本,应根据育种实际需求选配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多糖 淀粉 非淀粉类多糖 性状改良 遗传规律 配合力 定向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rget recognition based on modified combination rule 被引量:16
18
作者 Chen Tianlu Que Peiwe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2期279-283,共5页
Evidence theory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target recognition. The invalidation problem of this theory when dealing with highly conflict evidences is a research hotspot. Several alternatives of the combination rul... Evidence theory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target recognition. The invalidation problem of this theory when dealing with highly conflict evidences is a research hotspot. Several alternatives of the combination rule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A new combination approach is proposed. Calculate the reliabilities of evidence sources using existing evidences. Construct reliabilities judge matrixes and get the weights of each evidence source. Weight average all inputted evidences. Combine processed evidences with D-S combination rule repeatedly to identify a target. The application in multi-sensor target reeognition as well as the comparison with typical alternatives all validated that this approach can dispose highly conflict evidences efficiently and get reasonable reeognition results rapid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idence theory combination rule conflict evidences target recognition data f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rection estimation for two steady targets in monopulse radar 被引量:2
19
作者 Zhenxing Lu Yunjie Li Meiguo G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1期61-68,共8页
Traditional monopulse radar cannot resolve two targets present in one range and Doppler cell by means of the monopulse ratio. A novel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the directions of two steady targets with two pul... Traditional monopulse radar cannot resolve two targets present in one range and Doppler cell by means of the monopulse ratio. A novel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the directions of two steady targets with two pulses. The algorithm has a closedform expression and its variance is derived at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s(SNRs). Furthermore, the pulse pair selection criterion and the estimation method with multiple pulses are given. Finally, some numerical results are shown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nd the effect of slight target fluctuations is t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ion estimation two unresolved targets monopulse rad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method for detection fusion of MAC based on DCM and NP rule 被引量:1
20
作者 Zhenhua Xu Jianguo Huang Qunfei Zh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4期612-617,共6页
The problem of distributed detection fusion using multiple sensors for remote underwater target detection is studied. Considering that multiple access channel (MAC) schemes are able to offer high efficiency in bandw... The problem of distributed detection fusion using multiple sensors for remote underwater target detection is studied. Considering that multiple access channel (MAC) schemes are able to offer high efficiency in bandwidth usage and consume less energy than the parallel access channel (PAC), the MAC scheme is introduced into the underwater target detection field. The model of underwater distributed detection fusion based on MAC schemes is established. A new method for detection fusion of MAC based on deflection coefficient maximization (DCM) and Neyman-Pearson (NP) rule is proposed. Under the power constraint of local sensors, this paper uses the DCM theory to derive the optimal weight coefficients and offsets. The closed-form expressions of detection probability and false alarm probability for fusion systems are obtained. The optimal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fusion systems is analyzed and deeply researched. Both the theory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ould improve the detection performance and decrease the error probability effectively under power constraints of local sensors and low signal to noise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flection coefficient maximization (DCM) multipleaccess channel (MAC) Neyman-Pearson (NP) rule detection fusion target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