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橡胶籽油ω-3脂肪酸的富集工艺参数及品质判定研究
1
作者 黄克昌 何美莹 +1 位作者 邹建云 郭刚军 《热带农业科技》 2008年第4期21-24,共4页
对橡胶籽毛油及富集后成分、含量的测定,观察不同富集工艺参数和油源品质的优劣,试验结果:尿素包合法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0℃、包合反应时间12h、尿素和脂肪酸比例为3.0∶1(m∶m);新鲜橡胶籽油中ω-3脂肪酸含量为20.74%,包合后可达39.91... 对橡胶籽毛油及富集后成分、含量的测定,观察不同富集工艺参数和油源品质的优劣,试验结果:尿素包合法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0℃、包合反应时间12h、尿素和脂肪酸比例为3.0∶1(m∶m);新鲜橡胶籽油中ω-3脂肪酸含量为20.74%,包合后可达39.91%。B-820型脂肪酸测定仪测定的精度高,重现性好,易操作,适用于测定脂肪酸成分及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籽油 ω—3脂肪酸 富集 B-8 2 0型脂肪酸测定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喷雾法制备橡胶籽油ω-3脂肪酸微胶囊的工艺研究
2
作者 黄克昌 何美莹 《热带农业科技》 2012年第4期1-4,13,共5页
采用尿素包合法富集的橡胶籽油ω-3脂肪酸易氧化劣变,为防止产生氧化劣变,以单甘酯:蔗糖酯=1:5为乳化剂,大豆分离蛋白质、酪朊酸钠、麦芽糊精混合物为壁材,采用离心喷雾法制备橡胶籽油ω-3脂肪酸微胶囊,最佳工艺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质... 采用尿素包合法富集的橡胶籽油ω-3脂肪酸易氧化劣变,为防止产生氧化劣变,以单甘酯:蔗糖酯=1:5为乳化剂,大豆分离蛋白质、酪朊酸钠、麦芽糊精混合物为壁材,采用离心喷雾法制备橡胶籽油ω-3脂肪酸微胶囊,最佳工艺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质、酪朊酸钠和麦芽糊精之比为1:1:1.5,固形物浓度为20%(W/V)的溶液,进料速度20 mL/min,进风温度为160℃,出风温度为80℃。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ω-3脂肪酸包埋率达到93.8%,抗氧化性提高4.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籽油ω-3脂肪酸 微胶囊 离心喷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改性樟树籽仁油制备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结构脂质及其理化性质与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富良 杨斌 +3 位作者 黄济勇 杨博 曾哲灵 余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6-80,81,82,83,共8页
采用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e 435催化鱼油乙酯和樟树籽仁油(CCSKO)酯交换制备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结构脂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摩尔比1∶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8 h,酶载量10%(以底物质量... 采用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e 435催化鱼油乙酯和樟树籽仁油(CCSKO)酯交换制备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结构脂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摩尔比1∶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8 h,酶载量10%(以底物质量计)。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含EPA/DHA结构脂质的含量为(24.34±0.33)%,且酶重复稳定性较好。放大制备试验后,采用150℃短程分子蒸馏纯化,产物中结构脂质含量达到(44.22±0.57)%,中碳链脂肪酸、长碳链脂肪酸含量比例约为3∶1,EPA含量为(11.91±0.44)%,DHA含量为(7.67±1.11)%。结构脂质的甘油三酯组成主要为CC-EPA((11.07±0.11)%)、CC-DHA((6.71±0.21)%)、CLa-EPA((7.78±0.51)%)和CLa-DHA((5.99±0.25)%)。制备的结构脂质的酸价(KOH)为(0.39±0.08)mg/g,皂化值(KOH)为(250.31±1.02)mg/g,碘值(I)为(54.87±0.86)g/100 g,过氧化值为(1.12±0.01)mmol/kg,均符合食用油脂制品国家标准。结构脂质清除DPPH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3.92±0.18)mg/mL及(8.99±0.05)mg/mL,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籽仁油 结构脂质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理化性质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籽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离与表征(英文) 被引量:6
4
作者 杨静 谢超 +4 位作者 徐娟 黄元波 刘守庆 郑云武 郑志锋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54,共6页
采用尿素包合法对橡胶籽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了分离。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尿素包合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分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组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尿素/脂肪酸质量比为55:30(g:g),甲醇与尿素比为130:55(... 采用尿素包合法对橡胶籽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了分离。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尿素包合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分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组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尿素/脂肪酸质量比为55:30(g:g),甲醇与尿素比为130:55(mL:g),在65℃条件下反应150 min,并在-5℃条件下晶化18 h,可获得回收率超过35%、纯度大于96%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成分为:56.95%的亚油酸(C18:2)和40.28%的亚麻酸(C18:3),仅含有2.77%的油酸(C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籽油 多不饱和脂肪酸 尿素包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籽浸出取油条件及籽油与仁油品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玉兰 焦惠丽 +2 位作者 张东东 赵风光 王动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11,共6页
对杜仲翅果粉碎后筛选分离出部分翅壳,可使物料的含仁率提高18.1个百分点,含油率提高7.5个百分点,杜仲胶含量降低9.0个百分点。以正己烷为溶剂提取油脂,通过单因素实验及L9(34)正交实验得到杜仲籽油的最佳浸出条件为:浸出时间15 min,浸... 对杜仲翅果粉碎后筛选分离出部分翅壳,可使物料的含仁率提高18.1个百分点,含油率提高7.5个百分点,杜仲胶含量降低9.0个百分点。以正己烷为溶剂提取油脂,通过单因素实验及L9(34)正交实验得到杜仲籽油的最佳浸出条件为:浸出时间15 min,浸出温度55℃,料液比1∶16,浸出次数4次。在最佳条件下的出油率为18.60%,出胶率为1.34%。对杜仲籽油与杜仲籽仁油的检测分析表明,杜仲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均高于杜仲籽仁油(酸值(KOH)分别为4.1、0.8 mg/g,过氧化值分别为5.3、2.6 mmol/kg);杜仲籽油不皂化物含量也明显高于杜仲籽仁油(分别为2.37%、0.87%);杜仲籽油和杜仲籽仁油的脂肪酸组成、维生素E、甾醇及磷脂含量相差不大。对杜仲籽浸出混合油进行冷冻后经离心分离可将杜仲籽油中的杜仲胶基本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翅果 杜仲籽油 杜仲胶 正己烷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包合法分离橡胶籽油中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 被引量:17
6
作者 肖红卫 高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4,17,共4页
用尿素包合法从橡胶籽油混合脂肪酸中分离多价不饱和脂肪酸 ,用正交设计实验法对分离工艺进行研究 ,其最佳分离条件是 :原料配比为m(混合脂肪酸 )∶m(尿素 )∶m(乙醇 ) =1 0 0∶1 5∶1 8,回流时间 12 0min。经一次尿素包合法分离即可得... 用尿素包合法从橡胶籽油混合脂肪酸中分离多价不饱和脂肪酸 ,用正交设计实验法对分离工艺进行研究 ,其最佳分离条件是 :原料配比为m(混合脂肪酸 )∶m(尿素 )∶m(乙醇 ) =1 0 0∶1 5∶1 8,回流时间 12 0min。经一次尿素包合法分离即可得到多价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大于90 %的产品 ,实验收率大于 3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籽油 多价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制备橡胶籽油基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洁 蒋剑春 +2 位作者 聂小安 常侠 李翔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85-2190,共6页
以橡胶籽油为原料,采用自制的S_2O_8^(2-)/ZrO_2型固体酸催化剂制备环氧脂肪酸甲酯,产物环氧值可达4.55%,优于对甲苯磺酸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环氧化反应的较优工艺参数为:催化剂用量为3%,n(甲酯):n(CH_2OH):n(H_2O_2)=1:2.17:3.52... 以橡胶籽油为原料,采用自制的S_2O_8^(2-)/ZrO_2型固体酸催化剂制备环氧脂肪酸甲酯,产物环氧值可达4.55%,优于对甲苯磺酸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环氧化反应的较优工艺参数为:催化剂用量为3%,n(甲酯):n(CH_2OH):n(H_2O_2)=1:2.17:3.52,50℃滴加H_2O_2,2 h内滴完,继续60℃保温反应3 h。按相同配方制备对苯二甲酸二辛酯/PVC和环氧脂肪酸甲酯/PVC样品,比较两种增塑体系的热性能。DSC及TG测试表明,环氧脂肪酸甲酯可使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至4.49℃,降幅为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的近4倍,并具有较好的耐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脂肪酸甲酯 增塑剂 固体酸 橡胶籽油 P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探讨橡胶籽油亚临界水解反应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娟 包桂蓉 +5 位作者 王华 朱平 李法社 李一哲 罗帅 李仕一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6-39,共4页
以橡胶籽油为原料,在间歇式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亚临界水解反应,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油体积比对水解率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得出水解反应的较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290℃,反应时间40min,水油体积比为4∶1。在此条件下水解... 以橡胶籽油为原料,在间歇式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亚临界水解反应,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油体积比对水解率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得出水解反应的较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290℃,反应时间40min,水油体积比为4∶1。在此条件下水解率可达96.8%。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分析,橡胶籽油水解产物主要由亚油酸、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5种脂肪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籽油 亚临界水 正交试验 水解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尹桂豪 曹建华 张世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7-158,161,共3页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海南境内橡胶种子的含油量以及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橡胶种子的含油量达55%;采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其主要脂肪酸组成,包括豆蔻酸0.1%、棕榈酸8.8%、棕榈油酸0.3%、硬脂酸7.9%、油酸25.0%、亚油酸...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海南境内橡胶种子的含油量以及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橡胶种子的含油量达55%;采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其主要脂肪酸组成,包括豆蔻酸0.1%、棕榈酸8.8%、棕榈油酸0.3%、硬脂酸7.9%、油酸25.0%、亚油酸39.0%、亚麻酸18.0%、花生酸0.3%,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8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种子 含油量 脂肪酸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橡胶种子油研究开发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建白 何美莹 白旭华 《热带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21-24,共4页
介绍了云南橡胶种子油食用、医用研究开发进展: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已证实其具有显著的降脂效果及 AS 病变消退作用;采用微胶囊化技术和添加天然抗氧化剂可提高其功能成分ω- 3脂肪酸的抗氧化稳定性,经64℃/144h强制氧化试验,其氧化稳定... 介绍了云南橡胶种子油食用、医用研究开发进展: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已证实其具有显著的降脂效果及 AS 病变消退作用;采用微胶囊化技术和添加天然抗氧化剂可提高其功能成分ω- 3脂肪酸的抗氧化稳定性,经64℃/144h强制氧化试验,其氧化稳定性比液体油提高2.7倍;橡胶种子作为饲粮可将植物性的ω- 3 脂肪酸转化为动物性的富含ω- 3 脂肪酸的禽畜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种子油 降脂 AS病变消退 ω-3 脂肪酸 微胶囊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油脂亚临界水解反应中的应用
11
作者 包桂蓉 徐娟 +1 位作者 朱平 王华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48,共3页
亚临界水解反应制备脂肪酸的研究方法大多以试验为主,得到一些规律性的结论。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橡胶籽油水解反应的水解率。结合均匀试验方法得到神经网络所需的训练样本,确定最佳的网络结构为3-8-1。并检验了所得网络结构的泛化能力,... 亚临界水解反应制备脂肪酸的研究方法大多以试验为主,得到一些规律性的结论。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橡胶籽油水解反应的水解率。结合均匀试验方法得到神经网络所需的训练样本,确定最佳的网络结构为3-8-1。并检验了所得网络结构的泛化能力,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网络的输出与试验数据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94,证明所确定的网络结构在油脂亚临界水解反应中的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 水解反应 BP神经网络 线性回归 橡胶籽油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米伽膳食与热带木本油脂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建白 《热带农业科技》 2004年第2期16-20,25,共6页
概述了ω-3膳食对人体健康的研究动态,介绍了橡胶种子、油梨、澳洲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与油酸的热带作物油料,是人们摄取ω-3脂肪酸及大量油酸的新资源。
关键词 Ω-3脂肪酸 ω-3膳食 橡胶种子 油梨 澳洲坚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溶剂法提取橡胶籽油工艺 被引量:8
13
作者 仵缘 蒋丹 +3 位作者 包瑛 杨志达 刘宇 黄耀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44-250,共7页
为了优化微波辅助溶剂提取橡胶籽油的工艺,以橡胶籽为材料,采用微波辅助溶剂提取法,提取橡胶籽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优化橡胶籽油的提取工艺,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和微波功率为自变量,橡胶籽油的得... 为了优化微波辅助溶剂提取橡胶籽油的工艺,以橡胶籽为材料,采用微波辅助溶剂提取法,提取橡胶籽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优化橡胶籽油的提取工艺,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和微波功率为自变量,橡胶籽油的得率为因变量建立数学模型,并且同时对橡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优化得到微波辅助提取橡胶籽油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 h,液料比(m L:g)7∶1,微波功率555W。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橡胶籽油得率为41.32%;共测出9种脂肪酸——肉豆蔻酸、花生酸、硬脂酸、棕榈酸、棕榈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油酸、二十碳烯酸。其含量分别为0.115 74%、0.244 23%、6.609 85%、9.645 46%、0.288 59%、40.911 7%、18.403 1%、23.632 4%、0.1489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籽油 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脂肪酸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提取工艺橡胶籽油的品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小雪 曾仕林 +2 位作者 郭雄 何东平 胡传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13,共4页
以橡胶籽仁为原料,采用压榨法、浸出法、超声波辅助溶剂法和水酶法制备橡胶籽油。比较不同提取工艺的油脂提取率、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油脂提取率最高,水酶法的最低;水酶法得到的橡胶籽油的水分及挥发物含... 以橡胶籽仁为原料,采用压榨法、浸出法、超声波辅助溶剂法和水酶法制备橡胶籽油。比较不同提取工艺的油脂提取率、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油脂提取率最高,水酶法的最低;水酶法得到的橡胶籽油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较高;浸出法所得橡胶籽油的酸价最高,压榨法的最低;压榨法橡胶籽油过氧化值最高,水酶法的最低;4种提取工艺所得橡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籽油 提取工艺 理化性质 脂肪酸组成 品质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籽油的酸催化水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斌 钟宏 +1 位作者 王帅 文彦龙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8期1323-1325,共3页
以橡籽油为原料进行常压一次酸催化水解反应。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油水比和乳化剂用量对水解反应的影响,得出橡籽油水解的最优条件: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9 h,催化剂浓硫酸用量为10%,油水比为1∶2,乳化剂十二烷... 以橡籽油为原料进行常压一次酸催化水解反应。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油水比和乳化剂用量对水解反应的影响,得出橡籽油水解的最优条件: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9 h,催化剂浓硫酸用量为10%,油水比为1∶2,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用量为1%,此时橡籽油的水解产物酸值为189.41mg KOH/g,水解率为9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籽油 水解 脂肪酸 乳化剂 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薏苡仁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青霞 余佳浩 张连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3-67,75,共6页
以我国北部、中部、南部的脱皮、未脱皮(包括由康莱特公司提供的未脱皮薏苡仁)8种薏苡仁为原料,对其油脂中甘油酯、脂肪酸、甘油三酯、生育酚、角鲨烯和甾醇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首次在薏苡仁油中发现了25-羟基-24-甲基胆固醇... 以我国北部、中部、南部的脱皮、未脱皮(包括由康莱特公司提供的未脱皮薏苡仁)8种薏苡仁为原料,对其油脂中甘油酯、脂肪酸、甘油三酯、生育酚、角鲨烯和甾醇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首次在薏苡仁油中发现了25-羟基-24-甲基胆固醇、(3α)-豆甾-7,24(28)-二烯-3-醇和(3α,5α)-豆甾-3-醇;康莱特公司提供的未脱皮薏苡仁中活性物质PLO与OLO的总含量最高;薏苡仁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UFA与SFA的比值(5.06~6.62)接近于橄榄油(4.57~5.83);薏苡仁油中角鲨烯和甾醇含量(5.13~8.30 mg/g)和生育酚含量(0.64~1.57mg/g)也比橄榄油(0.96~1.79 mg/g、0.26~1.0 mg/g)的高;表明薏苡仁油是具备较大开发潜力的健康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油 脂肪酸 1-棕榈酸-2-亚油酸-3-油酸甘油酯(PLO) 1 3-二油酸-2-亚油酸甘油酯(OLO) 甾醇 生育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籽油皂脚制备端环氧基脂肪酸酯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东 陶云凤 +3 位作者 和宇娟 张金成 高祎林 杨晓琴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42,共5页
以油酸钠为模型物,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催化下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备端环氧基油酸酯,探讨了油酸钠与环氧氯丙烷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产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优化的反应... 以油酸钠为模型物,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催化下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备端环氧基油酸酯,探讨了油酸钠与环氧氯丙烷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产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优化的反应条件为油酸钠与环氧氯丙烷摩尔比1∶2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8 h,优化条件下端环氧基油酸酯得率为96%;产物中成功引入端环氧基。将该优化的反应条件用于橡胶籽油皂脚制备端环氧基脂肪酸酯的反应中,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结构中引入了端环氧基的同时保留了脂肪酸酯结构中的双键,产物端环氧基脂肪酸酯得率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籽油 皂脚 端环氧基 端环氧基脂肪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猕猴桃果仁非饱和脂肪酸通过下调CTGF抑制胶原蛋白合成抗大鼠肺纤维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理静 贺立洋 +3 位作者 魏文婕 周美玲 贺彬 贺兼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11-1017,共7页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胶原蛋白合成在果王素(中华猕猴桃果仁非饱和脂肪酸)抗大鼠肺纤维化(PF)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60、120、240)mg/kg果王素处理组和5 mg/kg醋酸泼尼松组,每组10只。对照组...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胶原蛋白合成在果王素(中华猕猴桃果仁非饱和脂肪酸)抗大鼠肺纤维化(PF)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60、120、240)mg/kg果王素处理组和5 mg/kg醋酸泼尼松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以9 g/L氯化钠溶液气管内注射,后5组大鼠则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A5构建PF模型,建模后次日,后4组大鼠分别以(60、120、240)mg/kg果王素和5 mg/kg醋酸泼尼松灌胃,而前2组予9 g/L氯化钠溶液灌胃,均每天1次。处理后第28天,处死大鼠取肺组织,HE和Masson染色评价PF病变程度,测定羟脯氨酸(HY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CTGF、α-SMA、1型胶原蛋白(Col1)、Col3的蛋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CTGF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60、120、240)mg/kg果王素处理组和5 mg/kg醋酸泼尼松组肺泡炎及PF程度显著减轻,肺组织HYP含量减少,CTGF、α-SMA mRNA与蛋白表达下调,Col1、Col3蛋白水平降低。上述指标的改变在(60、120、240)mg/kg果王素处理组之间有剂量依赖性。此外,(60、120)mg/kg果王素处理组上述指标较5 mg/kg醋酸泼尼松组升高,而240 mg/kg果王素处理组与后者相比差异不明显。结论果王素下调肺组织CTGF表达,降低α-SMA水平,进而减少Col1、Col3合成,发挥抗PF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王素(中华猕猴桃果仁非饱和脂肪酸)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肺纤维化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1型胶原蛋白(Col1) 3型胶原蛋白(Col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麻仁油藻油组合物辅助降血脂功能人体试食试验
19
作者 陈则华 李泓颖 +1 位作者 周勇 李文治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7-154,共8页
目的:探讨火麻仁油藻油组合物对人体降血脂的功能作用。方法:选择113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食组两组,试食组连续服用火麻仁油藻油组合物90 d,对照组以安慰剂代替。检测试食前后两组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TC)、甘油三酯水平(TG)、高密度脂... 目的:探讨火麻仁油藻油组合物对人体降血脂的功能作用。方法:选择113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食组两组,试食组连续服用火麻仁油藻油组合物90 d,对照组以安慰剂代替。检测试食前后两组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TC)、甘油三酯水平(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生理生化指标,试食组在试食前后检测肝胆彩超、颈动脉斑块彩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试食组实施前后自身比较及试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显示,TC、TG、LDL-C含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食后显著低于试食前(P<0.01),试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食组试食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P<0.05),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和GSH-Px活性升高(P<0.01),颈动脉斑块和脂肪肝改善率分别为33.3%,39.3%。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未发现异常。结论:火麻仁油藻油组合物具有良好的降血脂功能,可能与抗炎、抗氧化作用相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火麻仁油 DHA藻油 降血脂 人体试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