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轴承接触磨损损伤对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
1
作者 张珂 李青松 +1 位作者 胡凌宽 黄志韬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7-820,共14页
轴承的磨损损伤对轴承疲劳寿命有一定影响。为了提高对轴承疲劳寿命预测的准确性,选择了太阳轮轴传动的末端6210滚动轴承作为研究目标,并针对4种不同挡位工况进行了轴承磨损损伤分析,以此研究了轴承磨损损伤对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首先... 轴承的磨损损伤对轴承疲劳寿命有一定影响。为了提高对轴承疲劳寿命预测的准确性,选择了太阳轮轴传动的末端6210滚动轴承作为研究目标,并针对4种不同挡位工况进行了轴承磨损损伤分析,以此研究了轴承磨损损伤对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首先,在不同工况下,对未计及磨损损伤和已考虑到磨损损伤的轴承疲劳寿命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两者间的比较结果开展了讨论;其次,对不同工况下轴承磨损的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最终,针对轴承磨损损伤进行了疲劳寿命试验,并进行了试验结果和模拟结果之间的对比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轴承磨损损坏后会造成轴承在工作中的形变量和等效应力大幅增加,寿命下降最高可达26%;磨损损伤会对轴承滚动体和内外圈的能量、内外圈对滚动体的弹性滑动、系统动能和应变能产生影响;当把轴承磨损损伤因素纳入轴承疲劳寿命的仿真预测时,其与实际寿命最小误差仅为3.62%;考虑磨损损伤轴承疲劳寿命的仿真预测更接近轴承实际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轴承磨损损伤数学模型 仿真预测 疲劳寿命预测 计算云图 滚动体磨损体积损失量 滚动体弹性滑动 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设定模型的开发与实现 被引量:9
2
作者 谢海波 佘广夫 +1 位作者 刘相华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61-964,共4页
分析了热轧带钢层流冷却的传热过程,基于传热过程给出了冷却控制的空冷和水冷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为线性回归模型,不同于理论的指数温降模型,回归数据取自于现场,更具有实用性,具有模型结构简单、精度高的特点·对层流冷却的设定计... 分析了热轧带钢层流冷却的传热过程,基于传热过程给出了冷却控制的空冷和水冷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为线性回归模型,不同于理论的指数温降模型,回归数据取自于现场,更具有实用性,具有模型结构简单、精度高的特点·对层流冷却的设定计算(预设定和修正设定计算)的程序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讨论了层流冷却系统中的组别划分,并给出了冷却控制系统的数据流程·本系统的冷却能力强,具有较宽的冷却速率调整范围,运行情况以及使用控制效果良好,能满足现场生产以及新品种开发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 带钢 层流冷却 数学模型 卷取温度 设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非稳态模型工作辊精细冷却参数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曹建国 覃业均 +3 位作者 张杰 宋木清 宫贵良 彭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742-3747,共6页
为了提高宽幅冷轧薄板板形尤其是边中复合浪等高次复杂浪形的控制能力,研究工作辊精细冷却喷射梁的结构参数及其安装尺寸对精细冷却效果的影响。采用流体建模软件ANSYS Fluent建立工作辊精细冷却的三维VOF非稳态模型,分析精细冷却喷嘴... 为了提高宽幅冷轧薄板板形尤其是边中复合浪等高次复杂浪形的控制能力,研究工作辊精细冷却喷射梁的结构参数及其安装尺寸对精细冷却效果的影响。采用流体建模软件ANSYS Fluent建立工作辊精细冷却的三维VOF非稳态模型,分析精细冷却喷嘴孔口特征比、喷嘴到工作辊距离和喷嘴之间的距离对工作辊冷却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喷嘴孔口特征比较小时,射流轴线速度衰减慢;利用射流在特征衰减区的特性合理控制冷却喷射梁喷嘴与工作辊之间的距离可提高精细冷却效率;喷嘴间距适度减小可使控制区域的工作辊温度场冷却效果更均匀并提高精细冷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轧辊 板形 精细冷却 有限元分析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卷取温度的设定策略 被引量:7
4
作者 刘伟嵬 李海军 +1 位作者 王昭东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59,共4页
为了提高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控制精度,针对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非线性、强耦合性等特性,建立了具有非线性结构特征的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控制的温度数学模型,并对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卷取温度的设定策略进行了研究,同时在该模型基础上... 为了提高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控制精度,针对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非线性、强耦合性等特性,建立了具有非线性结构特征的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控制的温度数学模型,并对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卷取温度的设定策略进行了研究,同时在该模型基础上开发了系统软件,通过现场实际应用对模型功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冷却数学模型的卷取温度设定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卷取温度控制精度可达到±10℃,表明该模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带钢 数学模型 卷取温度 冷却控制策略 温度设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带钢轧后冷却控制及其自学习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伟嵬 李海军 +1 位作者 王昭东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25-1728,共4页
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中卷取温度的控制精度是保证带钢表面质量和板形良好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温度控制精度的核心是冷却过程控制模型的建立,同时新的数学模型应该具有自学习功能以提高控制精度.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具有非线性结构特征... 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中卷取温度的控制精度是保证带钢表面质量和板形良好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温度控制精度的核心是冷却过程控制模型的建立,同时新的数学模型应该具有自学习功能以提高控制精度.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具有非线性结构特征的热轧带钢冷却过程控制的数学模型,并对新模型的自学习能力进行了研究,使该模型能够不断地修正其关键参数以提高温度控制精度,从而增强了模型的自适应性.通过对该冷却过程数学模型的现场实际应用,验证了该冷却数学模型的卷取温度控制能够达到较高的精度,为提高带钢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过程 数学模型 卷取温度 自学习 热轧带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带钢头尾卷取温度分析及其补偿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海芳 荣誉 +2 位作者 张亮 于晶晶 刘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7,共3页
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是反映热轧带钢性能指标的重要参数。针对某热轧厂层流冷却系统的具体情况,基于实时数据,应用数据挖掘工具,从理论和工艺的角度分析了控冷过程中头、尾部温差大的原因,得出了热轧带钢头、尾部卷取温度的规律,并以此建... 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是反映热轧带钢性能指标的重要参数。针对某热轧厂层流冷却系统的具体情况,基于实时数据,应用数据挖掘工具,从理论和工艺的角度分析了控冷过程中头、尾部温差大的原因,得出了热轧带钢头、尾部卷取温度的规律,并以此建立温度补偿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文中的研究对提高控冷精度、优化生产工艺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带钢 层流冷却 卷取温度 数据挖掘 数学模型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连轧层流冷却系统速度前馈补偿的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殿华 刘恩洋 +1 位作者 刘卫东 刘晓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6-519,共4页
结合现场情况介绍了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设备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其中数学模型主要包括空冷模型、水冷模型、反馈控制模型和自学习模型.由于某热轧厂采用非匀速轧制工艺制度,带钢在冷却区内既有较大升速又有较大降速,原层流冷却系统不能... 结合现场情况介绍了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设备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其中数学模型主要包括空冷模型、水冷模型、反馈控制模型和自学习模型.由于某热轧厂采用非匀速轧制工艺制度,带钢在冷却区内既有较大升速又有较大降速,原层流冷却系统不能够适应轧制速度的变化而影响卷取温度控制精度,故需针对轧制速度的变化进行速度前馈补偿控制;从过程自动化和基础自动化两个方面对速度前馈补偿控制进行了优化.实际应用表明,优化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控制精度高,显著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并为新钢种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带钢 层流冷却 非匀速轧制 速度前馈补偿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带钢精轧温度的设定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海军 徐建忠 +1 位作者 王国栋 刘相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1-504,共4页
为了提高热轧带钢头部终轧温度命中率,以及确定合理的机架间喷水冷却制度,结合带钢热轧过程温度数学模型,开发了精轧区温度模拟计算软件·对多种不同规格产品进行了离线模拟计算,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模型具有较高... 为了提高热轧带钢头部终轧温度命中率,以及确定合理的机架间喷水冷却制度,结合带钢热轧过程温度数学模型,开发了精轧区温度模拟计算软件·对多种不同规格产品进行了离线模拟计算,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在温度模拟计算的基础上,给出了终轧温度设定策略·对两种截然不同的机架间喷水冷却阀门开启逻辑做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逆向开启机架间喷水冷却阀门,顺向关闭阀门,能以较少的喷嘴开启数达到终轧温度目标范围,并且可以节约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带钢 数学模型 温度模拟 终轧温度设定 机架间喷水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泰勒公式的热轧层流冷却控制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芳 刘盛韬 +1 位作者 荣誉 崔今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86-88,共3页
介绍某型轧机的层流冷却系统组成及其数学模型,应用泰勒公式建立了新的线性统计卷取温度模型,分别建立它的反馈模型和自学习模型。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此模型精度可以满足现场要求。
关键词 热轧 层流冷却 卷取温度 泰勒公式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管线用钢轧制工艺及数学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贻宏 李虎兴 +1 位作者 贾宝军 刘绍嵩 《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 1997年第1期33-37,共5页
介绍高韧性管线钢技术开发中的轧制工艺及数学模型。在综合测定的基础上,对轧制工艺及力能参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采用热加工模拟机,对轧制规程和控冷制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对热轧工艺提出改进;在研制材料变形抗力模型时,考虑了残余... 介绍高韧性管线钢技术开发中的轧制工艺及数学模型。在综合测定的基础上,对轧制工艺及力能参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采用热加工模拟机,对轧制规程和控冷制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对热轧工艺提出改进;在研制材料变形抗力模型时,考虑了残余应变的影响;利用生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控制轧制 控制冷却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LSSVM的AUV耦合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晓茹 宋保维 +1 位作者 雷志勇 梁庆卫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4-619,共6页
针对AUV不可避免的横滚运动引起的俯仰和偏航运动间的耦合效应,提出了基于RS-LSSVM的综合解耦控制方法。首先分析建立了AUV的俯仰-偏航模型,并构建了RS-LSSVM解耦控制模型,重点研究其解耦控制方法。以某型号的AUV为研究对象,着重对非零... 针对AUV不可避免的横滚运动引起的俯仰和偏航运动间的耦合效应,提出了基于RS-LSSVM的综合解耦控制方法。首先分析建立了AUV的俯仰-偏航模型,并构建了RS-LSSVM解耦控制模型,重点研究其解耦控制方法。以某型号的AUV为研究对象,着重对非零横滚角引起的俯仰与偏航间的耦合进行解耦控制仿真,其结果与标准PID解耦控制仿真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消除了俯仰和偏航运动的耦合,为AUV的解耦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V 解耦控制 LSSVM 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带钢更换规格卷取温度分析及其补偿研究
12
作者 王海芳 荣誉 +1 位作者 张亮 刘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9-140,共2页
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是反映热轧带钢性能指标的重要参数之一,介绍了某700 mm热连轧机层流冷却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针对其具体情况,基于实时数据,应用数据挖掘工具,从理论和工艺的角度分析了控冷过程中热轧带钢更换规格温差大问题产生的原因... 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是反映热轧带钢性能指标的重要参数之一,介绍了某700 mm热连轧机层流冷却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针对其具体情况,基于实时数据,应用数据挖掘工具,从理论和工艺的角度分析了控冷过程中热轧带钢更换规格温差大问题产生的原因,得出了热轧带钢更换规格的规律,并应用回归统计建立了温度补偿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从立体的现场数据中得出热轧层流冷却控制模型的做法,对提高控冷精度,优化生产工艺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 层流冷却 卷取温度 数据挖掘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钢冷却模型的预计算和自适应
13
作者 胡浩平 伍清河 费庆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3,61,共4页
简要描述了在带钢冷却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及其数学模型。在模型的实现过程中,为了计算不同的热交换机制,采用了组合热力学和统计/经验公式的处理方法。同时还简单阐述了在冷却过程中预计算和自适应的算法,实践证明采用这样的方法能够较准... 简要描述了在带钢冷却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及其数学模型。在模型的实现过程中,为了计算不同的热交换机制,采用了组合热力学和统计/经验公式的处理方法。同时还简单阐述了在冷却过程中预计算和自适应的算法,实践证明采用这样的方法能够较准确的预测带钢卷取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带钢 数学模型 冷却模型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坯粗轧过程数学模型的应用
14
作者 董斌 沈利飞 +1 位作者 任绪永 焦芳芳 《冶金能源》 2017年第4期37-40,共4页
为了研究加热炉钢坯出炉温度和粗轧出口温度间的关系,建立了加热炉出口到粗轧机出口之间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钢坯在辊道空冷、除鳞、粗轧过程中的传热,获得了钢坯截面二维温度场,并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粗轧 辊道空冷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