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转式圆形编织机拨盘与锭子座传动间隙分析及优化
1
作者 杜诚杰 洪剑寒 +3 位作者 张昆 梁宽 谢国炎 梁贤君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7-214,共8页
针对旋转式圆形编织机中共面拨盘与锭子座传动间隙大,导致锭子运动不平稳加剧纱线磨损,从而降低预成型体编织质量的问题,分析了拨盘与锭子座传动间隙的产生原因,基于此设计了异面拨盘以改善编织机结构,构建了共面/异面拨盘与锭子座传动... 针对旋转式圆形编织机中共面拨盘与锭子座传动间隙大,导致锭子运动不平稳加剧纱线磨损,从而降低预成型体编织质量的问题,分析了拨盘与锭子座传动间隙的产生原因,基于此设计了异面拨盘以改善编织机结构,构建了共面/异面拨盘与锭子座传动间隙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得到传动间隙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共面拨盘传动间隙最大值为1.63 mm,异面拨盘传动间隙最大值为0.24 mm,且锭子交换全程异面拨盘传动间隙一直小于共面拨盘。通过ABAQUS软件建立了异面拨盘与锭子座传动间隙的有限元模型,结合实验验证的方法,得到传动间隙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分别为0.25 mm和0.27 mm,与理论计算误差小,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证明异面拨盘能有效降低与锭子座的传动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式圆形编织机 传动间隙 拨盘 锭子座 仿真 编织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机运动仿真分析及其轨道优化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宜胜 徐海亮 +1 位作者 吴震宇 袁嫣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4-139,共6页
为研究旋转式三维编织机携纱器在零部件编织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以便对携纱器的运动和接触进行分析,了解其对编织后的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建立携纱器运动的理论公式,利用MatLab软件绘制携纱器的理论运动曲线,并在SolidWorks中建... 为研究旋转式三维编织机携纱器在零部件编织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以便对携纱器的运动和接触进行分析,了解其对编织后的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建立携纱器运动的理论公式,利用MatLab软件绘制携纱器的理论运动曲线,并在SolidWorks中建立三维编织机简化后的虚拟样机分析模型,应用ADAMS软件进行运动和动力学仿真。对比理论与仿真的曲线发现,携纱器在过渡阶段出现尖点,存在较大的加速度,产生接触冲击,对编织的效果造成不良影响,进而进行携纱器运动轨道的优化设计。通过导入虚拟样机软件仿真后发现,优化后的携纱器速度曲线过渡平缓,圆滑,无尖点,且过渡处加速度小,从而减小了冲击,降低了磨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式三维编织机 携纱器 动力学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道组合的异形截面编织物成型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顾生辉 孙志宏 +1 位作者 吕宏展 肖田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7,共7页
为实现异形截面编织物的快速编织成型并确保编织物的编织密度,设计出一种可避免干涉的编织轨道交叉组合方法。该方法通过编织轨道之间交叉组合,使旋转式编织机可生产矩形、三角形、圆形等形状的三维截面的立体编织物。针对轨道组合后交... 为实现异形截面编织物的快速编织成型并确保编织物的编织密度,设计出一种可避免干涉的编织轨道交叉组合方法。该方法通过编织轨道之间交叉组合,使旋转式编织机可生产矩形、三角形、圆形等形状的三维截面的立体编织物。针对轨道组合后交叉点处出现锭子干涉的问题,提出一种约束锭子排布规律和轨道结构的方法,并推导出相应的锭子排布规律选择方法与轨道结构设计准则。利用上述方法与准则设计出部分三维立体编织物的编织方案并进行实际编织,结果表明轨道组合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截面编织物 旋转式编织机 锭子干涉 锭子排布 轨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突变截面预制件的编织工艺 被引量:3
4
作者 邵国为 孙志宏 +2 位作者 王振喜 王兵 李雪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2,共6页
研究基于轨道变换法的突变截面三维织物编织成型方法。给出基于轨道变换法的轨道拼接机理:连通处于织物截面形状内的轨道,同时堵死织物截面形状以外的轨道。根据轨道交叉点处变轨转盘的状态分析编织过程中增加或减少纱线的方法,总结变... 研究基于轨道变换法的突变截面三维织物编织成型方法。给出基于轨道变换法的轨道拼接机理:连通处于织物截面形状内的轨道,同时堵死织物截面形状以外的轨道。根据轨道交叉点处变轨转盘的状态分析编织过程中增加或减少纱线的方法,总结变截面过程中轨道的交叉变换规律及纱线数量变化规律;需要改变三维编织物的横截面形状时,在锭子运动至变轨转盘区域前,变换目标截面形状边缘的变轨转盘状态,可实现轨道的交叉变换,此时纱线数量的变化量是参与编织的角轮数量的变化量的2倍。以矩形-圆形-矩形突变截面三维编织物为例,研究编织过程中轨道的拼接工艺,并对织物的整体尺寸进行计算。该方法采用普通携纱器即可完成突变截面三维织物的整体编织任务,且操作过程简单易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轨道变换 突变截面 方形旋转编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