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空诱变对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形态参数、光合能力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和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洪政 郭晓瑞 +3 位作者 唐中华 于景华 祖元刚 张学科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7-293,共7页
以未经太空诱变的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为对照,研究了经返回式卫星搭载进行太空诱变后迷迭香在形态参数、光合作用以及次生产物代谢方面的变化。结果显示:太空诱变后,迷迭香优良株系的株高、冠幅、分枝数、分枝长、地上部... 以未经太空诱变的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为对照,研究了经返回式卫星搭载进行太空诱变后迷迭香在形态参数、光合作用以及次生产物代谢方面的变化。结果显示:太空诱变后,迷迭香优良株系的株高、冠幅、分枝数、分枝长、地上部生物量等形态参数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反映迷迭香可采收量的地上部生物量,比诱变前提高了1.24倍。进一步研究发现,光合能力的提升是迷迭香诱变株系形态参数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迷迭香诱变株系的叶绿素含量、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比对照明显提高,而光补偿点则明显下降。作为迷迭香中最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鼠尾草酸、迷迭香酸和精油的含量在太空诱变株系中明显高于对照,并且精油中主要组分的比例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上述结果表明,太空诱变中迷迭香可获得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的有益突变,从而证明航天育种技术在迷迭香优良品种选育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形态参数 光合作用 次生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引种的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中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兴宽 郁建平 +3 位作者 连宾 吴庆松 王德义 时磊 《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86-190,共5页
对贵州引种的迷迭香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并与不同来源的迷迭香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从贵州引种的迷迭香挥发油中分离出 38种成分 ,鉴定出 2 7种 ,鉴定率为71 0 5 % ,主要成分是α -蒎烯 (α -Pinene) ,... 对贵州引种的迷迭香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并与不同来源的迷迭香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从贵州引种的迷迭香挥发油中分离出 38种成分 ,鉴定出 2 7种 ,鉴定率为71 0 5 % ,主要成分是α -蒎烯 (α -Pinene) ,含量 2 5 .4 4% ;1,8-桉树脑 (1,8-Cineole) ,含量 2 0 .2 7% ;其次是樟脑 (Camphor) ,含量 7.6 7% ;莰烯 (Camphene) ,含量 7.10 % ;龙脑 (Borneol) ,含量 3.30 % ;β -石竹烯 (β -Caryophyllene) ,含量 3.2 3%。贵州引种的迷迭香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是α -蒎烯、1,8-桉树脑 ,占挥发油检出成分的 4 5 .71%。该挥发油按化学成分分类属α -蒎烯、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失香 引种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贵州 天然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LED不同光质下迷迭香愈伤组织中鼠尾草酸含量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小萍 谢燕萍 +7 位作者 慕尧 钟春水 陈芳兰 张梓浩 陈裕坤 郭容芳 林玉玲 赖钟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5期77-81,F0002,共6页
以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不同LED光质下迷迭香愈伤组织中鼠尾草酸的含量。HPLC法测定鼠尾草酸的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55∶45(V/V),流速1.5... 以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不同LED光质下迷迭香愈伤组织中鼠尾草酸的含量。HPLC法测定鼠尾草酸的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55∶45(V/V),流速1.5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10 nm,等度洗脱,时间30 min。结果表明:与黑暗和日光灯白光下的愈伤组织对照,LED黄光下愈伤组织生长最好,LED白光下生长较好,LED蓝光下生长最差;不同LED光质下迷迭香愈伤组织中鼠尾草酸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LED白光>日光灯白光>LED蓝光>LED红光>LED绿光>LED黄光;LED白光下迷迭香愈伤组织鼠尾草酸含量最高,同时较利于愈伤组织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愈伤组织 lED 光质 鼠尾草酸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处理的迷迭香茎叶上、中层迷迭香酸含量测定
4
作者 王远丽 裴云逸 +2 位作者 谷红 徐艳飞 龚永尉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8期86-89,共4页
为比较不同茎叶部位(上层A_(1),中层A_(2))、不同干燥方式(自然干燥B_(1),50℃烘干B_(2))和不同材料(叶C_(1),茎C_(2))对迷迭香中迷迭香酸含量的影响,以迷迭香上、中层茎、叶为原料,利用70%乙醇超声波提取迷迭香酸,采用随机试验设计,结... 为比较不同茎叶部位(上层A_(1),中层A_(2))、不同干燥方式(自然干燥B_(1),50℃烘干B_(2))和不同材料(叶C_(1),茎C_(2))对迷迭香中迷迭香酸含量的影响,以迷迭香上、中层茎、叶为原料,利用70%乙醇超声波提取迷迭香酸,采用随机试验设计,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迷迭香酸含量。结果表明,由峰面积计算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7%,说明建立的分析方法精密度较高。经测定,A_(1)B_(1)C_(2)、A2B_(1)C_(2)、A_(1)B_(1)C_(1)、A2B_(1)C_(1)处理的迷迭香酸含量分别是0.0662、0.0679、0.1289、0.1297 mg/mL;A_(1)B_(2)C_(2)、A2B_(2)C_(2)、A_(1)B_(2)C_(1)、A2B_(2)C_(1)处理的迷迭香酸含量分别是0.0521、0.0573、0.1202、0.1194 mg/mL。说明自然干燥处理的茎、叶中提取的迷迭香酸含量优于50℃烘干处理,叶的迷迭香酸含量均高于茎,叶以中层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迷迭香酸 超声波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的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慧 刘刚强 +6 位作者 李天佑 朱金茹 吴莹莹 张梦达 吕品 张岩 黄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4-34,共11页
迷迭香是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科迷迭香属植物,属多年生常绿亚灌木,原产于欧洲地区和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关于迷迭香化学成分已有相关报道,但对其结构的分类与归纳总结还不够完善。本文对... 迷迭香是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科迷迭香属植物,属多年生常绿亚灌木,原产于欧洲地区和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关于迷迭香化学成分已有相关报道,但对其结构的分类与归纳总结还不够完善。本文对迷迭香近5年来报道的化学成分及其结构进行了分类总结,包括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等,并对迷迭香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为后期对迷迭香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构鉴定以及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化学成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迷迭香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9
6
作者 刘先章 赵振东 +2 位作者 毕良武 黄金龙 许鹏翔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4年第B08期132-138,共7页
迷迭香 (RosmarinusofficinalisL .)是唇形科迷迭香属植物 ,我国南方地区已有大量种植。迷迭香精油是传统的天然香料。从提取精油后的残渣中提取得到的迷迭香提取物 ,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迷迭... 迷迭香 (RosmarinusofficinalisL .)是唇形科迷迭香属植物 ,我国南方地区已有大量种植。迷迭香精油是传统的天然香料。从提取精油后的残渣中提取得到的迷迭香提取物 ,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迷迭香栽培、迷迭香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及其作为抗氧化剂在油脂和食品中的应用等研究。同时展望了迷迭香提取物在其它领域 ,特别是在医药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抗氧化剂 迷迭香 生物学特性 提取物 化学组成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宏妙 郭占京 +1 位作者 卢汝梅 蒙亮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21-2324,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挥发油,运用正交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迷迭香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迷迭香剪成1 cm长的小段、料水质量比1∶15、浸泡时间3 h、提取时间4 h,此条件下挥发油的得率为1.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挥发油,运用正交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迷迭香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迷迭香剪成1 cm长的小段、料水质量比1∶15、浸泡时间3 h、提取时间4 h,此条件下挥发油的得率为1.870%。运用GC-MS技术分析并比较了迷迭香鲜样和干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二者化学成分基本相同,药材阴干后挥发油品质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 挥发油 提取工艺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综合提取技术研究(Ⅲ)——超临界CO_2萃取法 被引量:19
8
作者 毕良武 赵振东 +3 位作者 李冬梅 古研 王婧 刘先章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12,共5页
超临界CO2萃取(SCDE)法是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综合提取的有效方法之一。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超临界CO2萃取的优选条件为:萃取时间4h,夹带剂95%乙醇与迷迭香叶子的质量比为2:5,萃取罐和分离器Ⅰ的温度分别为50和70℃,分离器Ⅱ... 超临界CO2萃取(SCDE)法是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综合提取的有效方法之一。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超临界CO2萃取的优选条件为:萃取时间4h,夹带剂95%乙醇与迷迭香叶子的质量比为2:5,萃取罐和分离器Ⅰ的温度分别为50和70℃,分离器Ⅱ的温度为40℃,萃取压力20MPa,分离压力为4~5MPa。迷迭香精油的平均得率为1.80%,迷迭香精油主要含有1,8-桉叶素、樟脑、α-松油醇、龙脑、马鞭草烯酮、4-松油醇、乙酸龙脑酯和芳樟醇等成分。迷迭香抗氧化剂的平均得率为11.93%,主要含有鼠尾草酸、鼠尾草酚和迷迭香酸等活性成分,其质量分数分别为23.61%、7.33%和5.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抗氧化剂 精油 超临界CO2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综合提取技术研究(Ⅱ)——一步提取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毕良武 赵振东 +3 位作者 李冬梅 古研 王婧 刘先章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1-14,共4页
极性和非极性混合溶剂一步提取法是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综合提取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施。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一步综合提取的合理条件为:混合溶剂石油醚-乙醇-水的体积比80:15:5,其用量为迷迭香叶质量的10倍,80℃提取3... 极性和非极性混合溶剂一步提取法是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综合提取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施。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一步综合提取的合理条件为:混合溶剂石油醚-乙醇-水的体积比80:15:5,其用量为迷迭香叶质量的10倍,80℃提取3h。迷迭香精油的得率在2%-3%,主要含有α-蒎烯、1,8-桉叶素、莰烯、樟脑、马鞭草烯酮、龙脑、4-松油醇、芋烯和乙酸龙脑酯等成分。迷迭香抗氧化剂的得率为16.98%,主要含有鼠尾草酸、鼠尾草酚和迷迭香酸等活性成分,其量分别为15.17%、2.51%和5.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抗氧化剂 精油 一步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巴马迷迭香精油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樊红日 张立颖 +4 位作者 陈宝 沈芳 刘雄民 李健 周立邦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82-2585,共4页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比研究广西巴马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鲜叶和干叶中精油成分的差异。从鲜叶提取的精油中分离出58种化学成分,鉴定了43种,占总含量的97.83%;从干叶提取的精油中分离出54种化学成分,鉴定了44种,...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比研究广西巴马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鲜叶和干叶中精油成分的差异。从鲜叶提取的精油中分离出58种化学成分,鉴定了43种,占总含量的97.83%;从干叶提取的精油中分离出54种化学成分,鉴定了44种,占总含量的99.56%。鲜叶与干叶提取精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包括α-蒎烯、1,8-桉叶素、樟脑、α-松油醇、莰烯、龙脑、异龙脑、乙酸龙脑酯和马鞭草烯酮等9种成分,分别占精油总含量的80.99%和87.98%,其中含量较高的α-蒎烯各占21.34%、33.23%,1,8-桉叶素各占25.69%、24.59%。结果表明,广西巴马迷迭香的化学成分接近于西班牙型的迷迭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 精油 GC-MS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新疆地产芳香植物精油抗氧化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甘露 刘婷 +3 位作者 厍文波 张红翠 郑秋生 王振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6-39,共4页
采用体外研究方法比较新疆地产玫瑰、迷迭香、椒样薄荷和罗马甘菊4种芳香植物精油的抗氧化活性。测定4种精油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同时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4种挥发油对脂质... 采用体外研究方法比较新疆地产玫瑰、迷迭香、椒样薄荷和罗马甘菊4种芳香植物精油的抗氧化活性。测定4种精油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同时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4种挥发油对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种精油均可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并可抑制卵黄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且清除各类自由基及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与样品挥发油质量浓度正向相关。4种精油抗氧化活性顺序为玫瑰>迷迭香>椒样薄荷>罗马甘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玫瑰 迷迭香 椒样薄荷 罗马甘菊 精油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挥发油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刘昭明 田玉红 +1 位作者 黄翠姬 林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54-656,共3页
[目的]研究迷迭香挥发油的成分及其抑菌活性。[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滤纸片法测其抑菌活性,用平板稀释法测其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迷迭香挥发油提取率为2.27%,从迷迭香挥发... [目的]研究迷迭香挥发油的成分及其抑菌活性。[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滤纸片法测其抑菌活性,用平板稀释法测其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迷迭香挥发油提取率为2.27%,从迷迭香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5%,其主要化学成分为α-蒎烯和1,8-桉叶油素,分别占43.36%和32.10%;挥发油对多种菌株均有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黑曲霉、黄曲霉和桔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80、80、10、20和10 m l/L。[结论]迷迭香挥发油具有广谱的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挥发油 气相色谱 质谱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的迷迭香精油成分分析及品质研究 被引量:42
13
作者 许鹏翔 贾卫民 +2 位作者 毕良武 刘先章 赵玉芬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1-363,共3页
本文采用GC/MS和GC/FTIR法,研究了不同产地的迷迭香精油化学成分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国产迷迭香精油与西班牙迷迭香精油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差别较大,但其主要组成成分相同,都为α-蒎烯、1,8-桉叶素、莰烯、樟脑、龙脑和β-蒎... 本文采用GC/MS和GC/FTIR法,研究了不同产地的迷迭香精油化学成分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国产迷迭香精油与西班牙迷迭香精油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差别较大,但其主要组成成分相同,都为α-蒎烯、1,8-桉叶素、莰烯、樟脑、龙脑和β-蒎烯。该研究为我国迷迭香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精油 成分分析 品质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 气相色谱-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迷迭香精油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冲 李嘉诚 +3 位作者 周雪晴 冯玉红 张亚男 张德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4,67,共4页
迷迭香是非常受关注的天然抗氧化剂来源植物之一。该研究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福建产迷迭香进行精油提取研究,萃取过程采用程序加压和程序升温,进一步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萃取得到的迷迭香精油组分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44个组分峰... 迷迭香是非常受关注的天然抗氧化剂来源植物之一。该研究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福建产迷迭香进行精油提取研究,萃取过程采用程序加压和程序升温,进一步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萃取得到的迷迭香精油组分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44个组分峰,鉴定出其中43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83%。福建产迷迭香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成分如α-蒎烯(10.54%)、莰烯(4.63%)、柠檬烯(7.27%)、桉叶油素(11.76%)、樟脑(9.25%)等的混合香气构成了迷迭香精油的特征香气。根据国际标准对迷迭香精油的分型,确定福建产迷迭香与突尼斯/摩洛哥型更为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GC-MS联用技术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迷迭香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董岩 祁伟 周连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05-1810,共6页
提取迷迭香挥发油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测定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进行理论计算。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迷迭香挥发油的... 提取迷迭香挥发油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测定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进行理论计算。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迷迭香挥发油的抑菌活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进行理论计算。从迷迭香挥发油共鉴定了28种化合物,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效果,迷迭香桉叶油素环外的3个甲基及环中氧均是抑菌活性的中心。为迷迭香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抑菌活性 密度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综合提取技术研究(Ⅰ)——两步提取法 被引量:15
16
作者 毕良武 赵振东 +3 位作者 李冬梅 古研 王婧 刘先章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1-15,共5页
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的两步提取法是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综合提取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施。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两步综合提取的合理条件为:粉碎的迷迭香叶子,极性溶剂95%乙醇,90℃提取3—4h,提取物再经非极性溶剂60—9... 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的两步提取法是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综合提取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施。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两步综合提取的合理条件为:粉碎的迷迭香叶子,极性溶剂95%乙醇,90℃提取3—4h,提取物再经非极性溶剂60—90℃石油醚提取。迷迭香精油的提取得率为1.50%,其成分分析显示为西班牙型;迷迭香抗氧化剂的提取得率为16.08%,活性炭脱色精制得率为85.00%,迷迭香抗氧化剂主要含有鼠尾草酸、鼠尾草酚和迷迭香酸等活性成分,它们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78%、6.23%和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抗氧化剂 精油 两步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叶非精油组分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肖露平 陈季武 +4 位作者 孔静思 方献平 高秋月 李海燕 姚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9,共7页
【目的】从自由基生物学角度探讨迷迭香叶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为迷迭香在食品、保健和医药等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水、乙醇和乙酸乙酯为溶剂,提取沪产迷迭香叶的非精油组分,然后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目的】从自由基生物学角度探讨迷迭香叶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为迷迭香在食品、保健和医药等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水、乙醇和乙酸乙酯为溶剂,提取沪产迷迭香叶的非精油组分,然后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过氧亚硝基阴离子自由基(ONOO-)和.OH氧化损伤DNA的化学发光体系,及脂质过氧化和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比色体系,检测质量浓度不同的3种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抗氧化作用,并通过计算IC50比较三者的作用效果。【结果】迷迭香叶非精油组分3种提取物均能有效清除O2.-、.OH、ONOO-和DPPH.,减轻自由基对DNA的氧化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且提取物质量浓度越大,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效果越好。其中水提取物抑制自由基对DNA的氧化损伤和脂质过氧化能力较强,其抑制化学发光50%时的样品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32.3和36.11μg/mL;乙醇提取物清除O2.-和ONOO-的效果较佳,IC50分别为189.19和1.67μg/mL;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OH和DPPH.的效果较佳,IC50分别为4.12和49.55μg/mL。【结论】迷迭香叶非精油组分可有效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是一种多功能自由基清除剂和天然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非精油组分 自由基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多糖活性炭脱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宝 张立颖 +4 位作者 沈芳 刘雄民 樊红日 韦钰 黄杏花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7期1208-1210,共3页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迷迭香多糖,用活性炭脱色,以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考察了活性炭用量、脱色时间和脱色温度对多糖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迷迭香多糖活性炭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1.0%,脱色时间60 min,脱色温度80℃。...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迷迭香多糖,用活性炭脱色,以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考察了活性炭用量、脱色时间和脱色温度对多糖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迷迭香多糖活性炭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1.0%,脱色时间60 min,脱色温度80℃。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82.44%,多糖保留率为55.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多糖 脱色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四利 周雪晴 +1 位作者 刘祥义 冯玉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82-884,899,共4页
为研究迷迭香的化学成分,采用溶剂w(CH3CH2OH)=95%热浸法提取,再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采用正相硅胶,C-18,Sephadex-20柱层析等方法,进行了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根据化学方法结合波谱分析数据(1D-NMR,2D-NMR)... 为研究迷迭香的化学成分,采用溶剂w(CH3CH2OH)=95%热浸法提取,再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采用正相硅胶,C-18,Sephadex-20柱层析等方法,进行了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根据化学方法结合波谱分析数据(1D-NMR,2D-NMR)对分离所得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确定7个化合物分别是:迷迭香酚rosmanol(Ⅰ)、桦木酸(betulinicacid)(Ⅱ)、桦木醇betulin(Ⅲ)、7,24-tirucalladien-3β,27-diol(Ⅳ)、tirucalla-7,24-dien-3β,21,23-triol(Ⅴ)、迷迭香醌(rosmanol quinone)(Ⅵ)、芫花素(genkwanin)(Ⅶ),从迷迭香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Ⅳ、Ⅴ,鲜见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化学成分 甘遂烷三萜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迷迭香中迷迭香酸的含量 被引量:20
20
作者 吴良 袁干军 苏秋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迷迭香中迷迭香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运用Shim- pack VP-ODS(4.6 mm×150 mm,4.6μm)分析柱进行测定,流动相:甲醇-0.1%甲酸溶液(45:55 V/ V);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330 nm;柱温...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迷迭香中迷迭香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运用Shim- pack VP-ODS(4.6 mm×150 mm,4.6μm)分析柱进行测定,流动相:甲醇-0.1%甲酸溶液(45:55 V/ V);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330 nm;柱温为30℃。结果:迷迭香酸与其它组分的分离效果好, 且在0.976-4.880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5%(RSD=0.8%,n=6)。结论:该测定方法能有效地消除迷迭香中其它成分的干扰,并且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迷迭香质量控制的定量依据和含迷迭香酸植物资源调查的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迷迭香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