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术根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及植物源农药筛选 被引量:2
1
作者 谷清义 张耀洲 +3 位作者 吴晓亚 黄雅琴 乔新荣 申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0-338,共9页
【目的】明确河南信阳地区白术根腐病病原菌种属,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可用于防控其病原菌的植物源农药。【方法】从种植区采集病株,室内分离病原菌并纯化,利用形态学和多基因联合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 【目的】明确河南信阳地区白术根腐病病原菌种属,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可用于防控其病原菌的植物源农药。【方法】从种植区采集病株,室内分离病原菌并纯化,利用形态学和多基因联合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评价3种植物源杀菌剂对其菌落的抑制作用。【结果】该病原菌菌丝白色,孢子呈卵圆形,两端稍尖,大型分生孢子3~5隔,大小为(7~10)μm×(3~4)μm,小型分生孢子2隔或无格,大小为(3~5)μm×(1~2)μm,多基因联合分析表明该病原菌与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同源性高,结合形态学特征与分子生物学分析,将信阳白术根腐病病原菌鉴定为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这是藤仓镰刀菌引起白术根腐病的首次报道。生物学特性研究显示,该病原菌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8℃、pH为7,最适生长碳源为蔗糖,最适生长氮源为硝酸钾。3种植物源杀菌剂中,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的EC50为6.906 mg·L^(-1),高于其他供试药剂,对病原菌的毒力最强。【结论】河南信阳地区白术根腐病病原菌为藤仓镰刀菌,该研究结果为信阳地区白术根腐病科学防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根腐病 藤仓镰刀菌 植物源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根腐病菌分离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成前 吴中宝 +2 位作者 李品明 韦中强 肖杰易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4-137,共4页
在同一地块通过对白术根腐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确定白术根腐病分为湿腐和干腐2种症状,湿腐为主要症状类型,在田间所占比例达69.68%.通过对30个病株样本进行病原分离,共分离得到131个菌株,12种分离菌中有7种对白术具有致病力,其中尖孢... 在同一地块通过对白术根腐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确定白术根腐病分为湿腐和干腐2种症状,湿腐为主要症状类型,在田间所占比例达69.68%.通过对30个病株样本进行病原分离,共分离得到131个菌株,12种分离菌中有7种对白术具有致病力,其中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能产生白术根腐病的典型症状.尖孢镰刀菌为根腐病主要致病菌,并能导致两种症状,致病率达90%;茄病镰刀菌危害症状为湿腐,致病率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根腐病 分离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白术根腐病发生危害及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成前 吴中宝 +3 位作者 余中莲 蒲盛才 雷美艳 杨天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61-1567,共7页
【目的】明确重庆市白术根腐病发生危害情况及其病原菌种类、生物学特性,为该病害的预测、防治及白术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年3~8月,每隔30 d对重庆市白术产区进行白术根腐病田间症状及危害情况调查;采用组织分离法结合柯... 【目的】明确重庆市白术根腐病发生危害情况及其病原菌种类、生物学特性,为该病害的预测、防治及白术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年3~8月,每隔30 d对重庆市白术产区进行白术根腐病田间症状及危害情况调查;采用组织分离法结合柯赫氏法则获得白术根腐病致病菌,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对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并考察不同培养基、碳氮源、pH、温度等因素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等的影响。【结果】白术根腐病在田间有块茎腐烂型和须根腐烂脱落型2种症状,其中块茎腐烂型占发病植株的69.68%,为主要症状类型。将2种来源的白术根腐病病原菌接种于4种不同白术栽培类型,结果发病症状也以块茎腐烂型为主。引起2种症状的病原菌均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rum Schl.)。最适宜白术根腐病病原菌生长的培养基为PSA培养基;菌丝生长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蔗糖和甘氨酸;最适产孢碳、氮源分别为D-果糖和亮氨酸;菌丝在5~45℃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产孢及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菌丝在pH为3~11时均能生长,最适pH为7,产孢及孢子萌发最适p H为6。【结论】重庆市白术根腐病表现为块茎腐烂型和须根腐烂脱落型2种症状,病原菌均为尖孢镰刀菌(F. oxysprum),其症状表现与白术栽培类型的抗病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根腐病 发生危害 尖孢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根茎腐烂与栽培措施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4
作者 段明华 原雅玲 +1 位作者 赵锦丽 邢吉庆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4-27,共4页
白术的根茎腐烂是白术生产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其发生面广,危害严重。据调查,此类病害的发生与栽培措施有直接关系。土壤重茬和移栽时修剪造成的伤口感染是病害流行的主要菌源;田间积水是病害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改进栽培技术可减少... 白术的根茎腐烂是白术生产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其发生面广,危害严重。据调查,此类病害的发生与栽培措施有直接关系。土壤重茬和移栽时修剪造成的伤口感染是病害流行的主要菌源;田间积水是病害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改进栽培技术可减少白术根茎腐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根茎腐烂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杀菌剂对白术根腐病防治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游景茂 向国耀 +1 位作者 郭杰 郭晓亮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5-238,共4页
本研究利用室内毒力测定法测定了白术角担菌对8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同时开展田间试验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白术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五硝·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和430g/L戊唑醇悬... 本研究利用室内毒力测定法测定了白术角担菌对8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同时开展田间试验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白术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五硝·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和430g/L戊唑醇悬浮剂对角担菌的菌丝抑制率相对较高,EC50均低于10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末次施药20d后40%五硝·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30%苯甲·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和430g/L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液的防效均超过58%,而且防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药剂处理对白术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杀菌剂 根腐病 角担菌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不同肥料对连作白术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韩凤 肖忠 +4 位作者 刘杰 李巧玲 韩如刚 王黎 林茂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82,共7页
为探讨白术生长过程中单施复合肥或与微生物菌剂(肥)、腐殖酸水溶肥配施对缓解白术连作障碍的效果,采用种植过白术的土壤进行田间小区试验。以单施复合肥处理为对照(CK),复合肥分别与5种微生物菌剂、1种微生物菌肥、1种腐殖酸水溶肥混施... 为探讨白术生长过程中单施复合肥或与微生物菌剂(肥)、腐殖酸水溶肥配施对缓解白术连作障碍的效果,采用种植过白术的土壤进行田间小区试验。以单施复合肥处理为对照(CK),复合肥分别与5种微生物菌剂、1种微生物菌肥、1种腐殖酸水溶肥混施,比较施用不同肥料对连作白术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以及根腐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复合肥(CK)相比,配施腐殖酸水溶肥对白术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P<0.05)。配施绿陇鱼蛋白微生物菌剂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优(P<0.05),达到61.06%;同时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之和最高,达到0.153%。综合分析结果,在复合肥的基础上,配合微生物菌剂有利于减轻白术根腐病的发生;配施腐殖酸类有机肥,仅能促进连作白术单株的生长,提高产量。综合效果比较好的是施用绿陇鱼蛋白微生物菌剂+复合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连作 微生物菌肥 腐殖酸类水溶肥 产量 根腐病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剂处理种栽及生物防治白术根腐病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德新 齐巧丽 +4 位作者 安信伯 李贺年 张利英 赵来顺 邓素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372-6373,共2页
[目的]研究药剂处理及生物防治白术根腐病的效果。[方法]用多菌灵浸、拌种栽,收获时调查根茎腐烂率和根茎产量。多菌灵、百坦、粉锈宁拌种,设不拌药对照,播后不同时期调查死苗率。用6个菌株悬浮液浸种,收获时调查根茎腐烂率,实测根茎产... [目的]研究药剂处理及生物防治白术根腐病的效果。[方法]用多菌灵浸、拌种栽,收获时调查根茎腐烂率和根茎产量。多菌灵、百坦、粉锈宁拌种,设不拌药对照,播后不同时期调查死苗率。用6个菌株悬浮液浸种,收获时调查根茎腐烂率,实测根茎产量。[结果]多菌灵处理有明显防病效果,浸种优于拌种,防效分别为54.1%和37.7%。百坦拌种的效果最佳,依次为粉锈宁、多菌灵,三者播后70 d的防效分别为100.0%、83.6%、53.9%;但播后130 d 3种药剂均已基本无效。芽孢杆菌B-5和B-6的防治效果极显著,分别为77.6%和79.2%,根茎增产分别为59.8%和76.8%。[结论]播种前药剂处理种栽,能有效地防治白术根腐病,但药剂的持效期有限;百坦、粉锈宁拌种的效果优于多菌灵。两个菌株悬浮液防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根腐病 拌种 浸种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根腐病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安信伯 李德新 +3 位作者 姚克荣 齐巧丽 赵来顺 邓素君 《河北林果研究》 2007年第1期65-68,共4页
根腐病是白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危害大,防治难,必须运用综合防治方能奏效。作者通过田间调查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设计综合防治技术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种子不传播根腐病;带菌术栽是该病的主要初... 根腐病是白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危害大,防治难,必须运用综合防治方能奏效。作者通过田间调查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设计综合防治技术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种子不传播根腐病;带菌术栽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之一,从根腐病越重的田块所收获的术栽,其带菌传病的强度越高;用贮藏期间受潮伤热的术栽播种,根腐病显著加重;白术连作的,根腐病死苗率普遍较高,前茬为禾本科作物及薯蓣、黄芪、南星、补骨脂的发生较轻,前茬为棉花、甘薯、的发病较重;田间积水处的根腐病死苗率均比不积水的严重;根腐病发生与土壤肥力有密切关系,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氮、水解氮和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无显著相关性。建立无病留种田,术栽贮存中避免伤热受潮,与非寄主作物实行多年轮作,科学水肥管理等,是综合防治根腐病的重要农业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根腐病 发病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白术产区根腐病菌致病力分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成前 余中莲 +4 位作者 雷美艳 曹厚强 韩凤 全建 吴中宝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9-72,共4页
探索不同产区白术根腐病菌致病力特点和不同类型白术对根腐病的抗病性,为白术根腐病抗病育种及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以4种不同类型白术为鉴别寄主,对来源于3个白术产区的27株根腐病分离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根据4个鉴别寄主抗病反... 探索不同产区白术根腐病菌致病力特点和不同类型白术对根腐病的抗病性,为白术根腐病抗病育种及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以4种不同类型白术为鉴别寄主,对来源于3个白术产区的27株根腐病分离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根据4个鉴别寄主抗病反应和病情指数进行SPSS 19.0分层聚类分析,确定不同产区病原菌致病力类型及其分布。结果表明,27株分离菌接种不同类型白术后病情指数为18.2~100.0,平均病情指数32.5~88.7,根据分层聚类结果,供试菌株可分为强、中、弱3种致病力类型:强致病力菌株(Ⅰ)有12株,占44.4%;中等致病力菌株(Ⅱ)11株,占40.7%;弱致病力菌株(Ⅲ)4株,占14.8%。27株分离菌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特征,重庆产区分离菌的致病力最高,强致病力菌株占该地区菌株的66.7%,其次为湖北产区,最低为浙江产区,强致病力菌株仅占12.5%。根据4个类型白术对27个菌株的抗病反应及平均病情指数,其抗病性强弱依次为狭叶矮株>阔叶矮株>狭叶高株>阔叶高株。综上,3个白术产区均具有强、中、弱不同致病力类型菌株,但菌株表现区域化特征;4种不同类型白术抗病性存在差异,各白术产区应制定针对性的品种选育及引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根腐病 尖镰孢菌 致病力分化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恩施州白术根腐病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游景茂 王其华 瞿万学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648-4649,4657,共3页
根腐病是造成白术减产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没有有效的化学药剂可以防治根腐病,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植物病害的重要生防细菌,通过探讨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为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根腐病提出绿色防治方法。
关键词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防治 根腐病 恩施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根腐病发病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李品明 杨成前 +3 位作者 吴中宝 韦中强 李娟 韩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研究了温度、湿度,土壤pH值、质地、含菌量和接种方式对白术根腐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菌量从103个/mL孢子浓度开始发病,达107个/mL时,发病率达100%;白术根茎伤口有利于根腐病的发生;白术根腐病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0~25℃;土壤湿度低... 研究了温度、湿度,土壤pH值、质地、含菌量和接种方式对白术根腐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菌量从103个/mL孢子浓度开始发病,达107个/mL时,发病率达100%;白术根茎伤口有利于根腐病的发生;白术根腐病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0~25℃;土壤湿度低于40%时,白术几乎不发病;白术根腐病能够发生最适pH值为6.5;土壤质地对白术根腐病具有较大影响,粘土的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70.0%,砂土发病率最低,为3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根腐病 发病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种生物源杀菌剂对白术根腐病的防效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涛 王帆帆 +4 位作者 郭杰 段媛媛 郭晓亮 林先明 游景茂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8-293,共6页
利用室内毒力测定法测定了白术角担菌对12种生物源杀菌剂的敏感性,同时开展田间试验测定了7种生物源杀菌剂对白术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5%小檗碱水剂、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1%蛇床子素水乳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0.5%... 利用室内毒力测定法测定了白术角担菌对12种生物源杀菌剂的敏感性,同时开展田间试验测定了7种生物源杀菌剂对白术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5%小檗碱水剂、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1%蛇床子素水乳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0.5%大黄素甲醚水剂、80%大蒜素乳油和0.5%苦参碱水剂对角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相对较高,其EC50均小于100 mg/L。在离体白术根茎上,0.5%小檗碱水剂、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和1%蛇床子素水乳剂对白术根腐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较好,均在80%左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末次施药10 d和20 d后,0.5%小檗碱水剂、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和1%蛇床子素水乳剂对白术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均在70%。各生物药剂处理对白术生长无显著影响,无明显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根腐病 生物源杀菌剂 角担菌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须根和主根的质量差异 被引量:4
13
作者 邵志愿 廖延武 +3 位作者 吴德玲 金传山 黄琪 张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06-1812,共7页
目的探究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须根和主根质量差异。方法通过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水蒸气蒸馏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HPLC、硫酸苯酚法分别测定白术须根和主根中浸出物,挥发油,白术内酯Ⅰ、Ⅱ、Ⅲ,白术多糖的含有量。... 目的探究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须根和主根质量差异。方法通过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水蒸气蒸馏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HPLC、硫酸苯酚法分别测定白术须根和主根中浸出物,挥发油,白术内酯Ⅰ、Ⅱ、Ⅲ,白术多糖的含有量。结果白术须根中挥发油含有量高于白术主根,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白术主根中浸出物、白术多糖、白术内酯Ⅰ含有量高于白术须根,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白术须根和主根中白术内酯Ⅱ、Ⅲ含有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术须根质量略逊白术主根,但以挥发油、白术内酯Ⅱ、Ⅲ等为药效成分时,可考虑白术须根替代白术主根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须根 主根 浸出物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桃县白术根腐病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 被引量:2
14
作者 龙艳 李忠 《耕作与栽培》 2017年第5期43-44,共2页
为有效防治松桃县白术根腐病,对白术根腐病的发病规律及药剂防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术栽时种根消毒处理、前茬作物、气候条件、耕作栽培方式等对白术根腐病发生影响很大。种根未消毒处理,前作为白术、烟草、红薯等,不起垄栽培,排水... 为有效防治松桃县白术根腐病,对白术根腐病的发病规律及药剂防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术栽时种根消毒处理、前茬作物、气候条件、耕作栽培方式等对白术根腐病发生影响很大。种根未消毒处理,前作为白术、烟草、红薯等,不起垄栽培,排水不良等条件下白术根腐病发病重。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0%根府咛WP对白术根腐病的防效达到73.88%,3%广枯灵AS的防效达到71.66%,二者可以在田间交替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根腐病 发病规律 药剂防治 松桃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