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DAD-Q-TOF-MS在线筛选鉴定牛蒡中的抗氧化成分 被引量:5
1
作者 郑振佳 张瑞凌 +3 位作者 张敏敏 邱志常 张斌 乔旭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5-179,共5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在线筛选并鉴定牛蒡提取物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方法。样品经在线色谱柱分离后进行分流,一路与稳定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甲醇溶液混合,实现在线筛选自由基清除剂;另一路进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串...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在线筛选并鉴定牛蒡提取物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方法。样品经在线色谱柱分离后进行分流,一路与稳定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甲醇溶液混合,实现在线筛选自由基清除剂;另一路进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串联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用于化合物的快速鉴别。负离子模式下,通过高分辨率质谱获得的相对分子质量结合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特征,参考相关文献和部分对照品验证,从牛蒡乙酸乙酯相中筛选并鉴定出咖啡酸及衍生物19种。本方法可实现快速定向筛选和鉴定食品及中药等复杂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抗氧化 在线筛选 鉴定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串联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雪 韩相坤 +1 位作者 刘欣雅 王昱智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7,共7页
系统总结中国牛蒡产业的基本情况,运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分析法,并通过多专家评价法对得到的因素加以筛选、检验。中国牛蒡产业发展应当采取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的机会性开拓型战略(S-O战略),且从方位判断,外部机会更... 系统总结中国牛蒡产业的基本情况,运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分析法,并通过多专家评价法对得到的因素加以筛选、检验。中国牛蒡产业发展应当采取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的机会性开拓型战略(S-O战略),且从方位判断,外部机会更为明显。在利用外部机会、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采取产品多元化发展战略、拓展国际市场战略和科技推动战略来推动中国牛蒡产业的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中药产业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根中多酚成分对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亿 许枬 +1 位作者 王祎 曲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7,共8页
为明确牛蒡根中多酚成分对脂肪酶的抑制作用,本文提取并富集牛蒡根中的多酚成分,采用福林-西奥卡特(Folin-Ciocalteu)法测定总酚含量;HPLC-UV法测定多酚部位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对硝基苯基丁酸酯(p-NPB)法测定牛蒡根多酚和其指标性成分... 为明确牛蒡根中多酚成分对脂肪酶的抑制作用,本文提取并富集牛蒡根中的多酚成分,采用福林-西奥卡特(Folin-Ciocalteu)法测定总酚含量;HPLC-UV法测定多酚部位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对硝基苯基丁酸酯(p-NPB)法测定牛蒡根多酚和其指标性成分对脂肪酶的抑制效果、抑制类型,采用等效线图解法和药物联合指数(CI)测定牛蒡根中的多酚单体化合物联合使用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富集后的牛蒡根多酚部位的总多酚含量达到51.23%,5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占纯化后牛蒡根多酚含量的12.87%,牛蒡根多酚对脂肪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为1.706 mg/mL,抑制类型为可逆性竞争型抑制。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对脂肪酶的IC_(50)值分别为0.872、0.910、0.280、0.847、0.244 mg/mL。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浓度比为1:2.15时,CI值为0.549,咖啡酸和异绿原酸A浓度比为1:0.87时,CI值为0.282,对脂肪酶具有协同抑制作用。本研究为探究牛蒡根降脂功效的物质基础及其降脂的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为牛蒡根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根 多酚 脂肪酶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护色预处理对牛蒡片真空冷冻干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海鸥 扶庆权 +2 位作者 陈守江 王蓉蓉 张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1,共6页
研究护色预处理方式对牛蒡片真空冷冻干燥特性的影响,采用复合护色液、热烫、超声波-热烫3种护色处理方式,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对比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热烫组冻干耗时12.20 h,分别比护色液、热烫组缩短冻干时间15.86%、6.87%(P... 研究护色预处理方式对牛蒡片真空冷冻干燥特性的影响,采用复合护色液、热烫、超声波-热烫3种护色处理方式,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对比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热烫组冻干耗时12.20 h,分别比护色液、热烫组缩短冻干时间15.86%、6.87%(P<0.05);超声波-热烫组冻干牛蒡片复水比最高,为5.52 g/g,分别高出护色液、热烫组复水比18.71%、12.42%(P<0.05);护色液组冻干牛蒡片体积皱缩比最大,为0.93,稍高于热烫、超声波-热烫组体积皱缩比(P<0.05);护色液组冻干牛蒡片硬度最高,为54.32 N,分别高于热烫、超声波-热烫组硬度90.53%、120.73%(P<0.05);护色液组冻干牛蒡片色泽变化ΔE最小,其次为超声波-热烫组,热烫组ΔE最大;护色液组冻干牛蒡片复水后ΔE显著高于热烫、超声波-热烫组(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表明,热烫、超声波-热烫组细胞轮廓形态产生皱缩、卷曲现象比护色液组更明显;低场核磁共振分析表明,超声波-热烫组、热烫组冻干片横向弛豫时间T2图谱相对于护色液组呈现不同程度右移趋势,冻干牛蒡片残留水分自由度增加、束缚作用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护色 真空冷冻干燥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多糖的降血糖活性 被引量:35
5
作者 王佳佳 刘玮 +2 位作者 朱静 徐金楠 高向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5-459,共5页
从牛蒡根中提取纯化获得牛蒡多糖ALP1,通过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试验和体内糖尿病模型小鼠试验研究其降血糖活性。体外实验表明,ALP1具有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为0.518 4 mg/mL;体内实验发现ALP1能显著降低链脲霉素诱导的... 从牛蒡根中提取纯化获得牛蒡多糖ALP1,通过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试验和体内糖尿病模型小鼠试验研究其降血糖活性。体外实验表明,ALP1具有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为0.518 4 mg/mL;体内实验发现ALP1能显著降低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明显改善糖耐量及胰岛组织的病变状况,降低一氧化氮合成酶的酶活力、氧自由基和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力。ALP1对糖尿病小鼠显示出较好的降血糖效果,其降血糖机制可能与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缓糖类在肠道内的吸收,及通过体内抗氧化作用,减少糖尿病鼠体内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多糖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降血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根中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胡喜兰 王国卫 高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3-115,共3页
为了研究多年野生牛蒡根中的活性成分,本实验选用新疆不同地区生长的多年野生牛蒡根为材料对其氨基酸、矿物元素、脂肪、黄酮及多糖进行了提取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野生牛蒡根中氨基酸、矿物元素、黄酮和多糖的含量都较高,矿物元素含量... 为了研究多年野生牛蒡根中的活性成分,本实验选用新疆不同地区生长的多年野生牛蒡根为材料对其氨基酸、矿物元素、脂肪、黄酮及多糖进行了提取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野生牛蒡根中氨基酸、矿物元素、黄酮和多糖的含量都较高,矿物元素含量两地区稍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根 氨基酸 矿物元素 黄酮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籽油中脂肪酸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程田 张学杰 +1 位作者 李法曾 程传格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8-59,共2页
Seed oil of \%Arctium lappa \%L. was extracted with hexane. After saponification and formation, the fatty acid components ofthisoilwasdeterminedbyCapillaryGC\|MS.14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from thisoil and itsindex of... Seed oil of \%Arctium lappa \%L. was extracted with hexane. After saponification and formation, the fatty acid components ofthisoilwasdeterminedbyCapillaryGC\|MS.14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from thisoil and itsindex of unsaturation is 56.84%. Octadecanoic acid and oleic acid are chief components, and their relative contents are 50.21% and 32.56%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籽油 脂肪酸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晓 程传格 +1 位作者 杨予涛 郑成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用乙醚抽提牛蒡挥发油 ,运用GC MS技术 ,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 ,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分离出 6 8个组分 ,鉴定了其中 6 3个组分 ,占总挥发油量的87 6 7%。牛蒡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亚麻酸甲酯、... 用乙醚抽提牛蒡挥发油 ,运用GC MS技术 ,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 ,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分离出 6 8个组分 ,鉴定了其中 6 3个组分 ,占总挥发油量的87 6 7%。牛蒡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亚麻酸甲酯、亚油酸、三甲基 8 亚甲基 十氢化 2 萘甲醇、苯甲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挥发油 化学成分 乙醚 GC-MS 亚麻酸甲酯 亚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叶内绿原酸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林学政 柳春燕 +1 位作者 何培青 陈靠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8,共4页
牛蒡叶内绿原酸经聚酰氨层析法纯化后,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及其对黄瓜枯萎病和辣椒疫病的防效研究表明,绿原酸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孢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因病原菌的不同而存在着明显差异。绿原酸对疫霉菌和... 牛蒡叶内绿原酸经聚酰氨层析法纯化后,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及其对黄瓜枯萎病和辣椒疫病的防效研究表明,绿原酸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孢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因病原菌的不同而存在着明显差异。绿原酸对疫霉菌和葫芦刺盘孢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在较低浓度时即可造成孢子萌发的明显畸变;对葡萄孢菌孢子萌发的影响最小,只能在较高浓度下延长其孢子萌发时间。盆栽防治试验表明,绿原酸对黄瓜枯萎病的相对防效可达5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大棚防治试验表明,绿原酸对黄瓜枯萎病和辣椒疫病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绿原酸 牛蒡 植物病原真菌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贺菊萍 梁思 +3 位作者 赵勇 孙晓红 Vivian Chi-Hua Wu 潘迎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133,共3页
分别采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以及还原力生成体系,研究了牛蒡皮乙醇提取物(PA)、牛蒡皮水提取物(PW)、牛蒡肉乙醇提取物(MA)和牛蒡肉水提取物(MW)的抗氧化性;以纸片扩散法和最小抑菌浓度的确定研究了四种处... 分别采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以及还原力生成体系,研究了牛蒡皮乙醇提取物(PA)、牛蒡皮水提取物(PW)、牛蒡肉乙醇提取物(MA)和牛蒡肉水提取物(MW)的抗氧化性;以纸片扩散法和最小抑菌浓度的确定研究了四种处理方式所得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酵母菌的抑菌性能。结果显示,四种处理方式所得牛蒡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其中PA提取物抗氧化性最好;PA、PW和MA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PA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抗氧化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色保脆复配物对鲜切牛蒡品质及酶促褐变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婷 杨润强 +1 位作者 陈旭 顾振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6-242,共7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鲜切牛蒡护色保脆复配物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钙和乳酸钙质量浓度,研究该复配物对牛蒡贮藏期间品质和酶促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护色保脆复配物中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钙和乳酸钙质量浓度分别为0.29、1.2 g/100 mL和0.2...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鲜切牛蒡护色保脆复配物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钙和乳酸钙质量浓度,研究该复配物对牛蒡贮藏期间品质和酶促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护色保脆复配物中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钙和乳酸钙质量浓度分别为0.29、1.2 g/100 mL和0.2 g/100 mL时,鲜切牛蒡护色保脆效果最好,鲜切牛蒡经此复配物浸泡30 min后,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下降,同时苯丙氨酸解氨酶在贮藏前期被激活,第10天的活力为对照的1.5倍。复配物处理后,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而总酚含量高于对照。贮藏前期的5 d内,复配物处理能较好地保持鲜切牛蒡的颜色和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护色 保脆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利华 秦卫东 +1 位作者 陈学红 王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4-27,共4页
对牛蒡根茎和皮的水、50%乙醇以及无水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以及面包酵母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0%乙醇提取液抑菌效果好于水提取液和无... 对牛蒡根茎和皮的水、50%乙醇以及无水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以及面包酵母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0%乙醇提取液抑菌效果好于水提取液和无水乙醇提取液,且各种提取液中牛蒡皮的抑菌效果好于牛蒡根茎提取液,抑菌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菌、面包酵母。提取液在酸性条件下(pH3~5)抑菌效果较好,但高温(>100℃)处理和紫外光长时间(≥5min)照射均可降低其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根茎和皮 微生物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多酚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8
13
作者 马艳弘 孟勇 +3 位作者 崔晋 张宏志 曹培杰 孟超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5,共8页
研究了牛蒡多酚的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牛蒡多酚的提取工艺,并检测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 研究了牛蒡多酚的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牛蒡多酚的提取工艺,并检测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牛蒡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5%、液料体积质量比为20 mL/g、超声时间6 min、纤维素酶质量浓度1.25 mg/mL、酶解时间80 min、酶解温度50℃,此条件下多酚的提取率为41.33 mg/g,比超声波辅助法和纤维素酶法分别提高了39.30%、25.13%。所提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多酚的抗氧化能力与其质量浓度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0.5 mg/mL的多酚溶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55.66%,接近同质量浓度VC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多酚 超声波 纤维素酶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世雄 包淑云 +1 位作者 邵太丽 陈靠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055-1057,1112,共4页
从牛蒡根95%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出5个化合物分别为牛蒡子苷(1)、山柰酚(2)、腺苷(3)、羟基茄碱(4)、spirosl-3-O-α-L-rhamnopyrannosyl-(1→4)-O-β-D-galactopyr-anosyl(5),其中化合物2~5... 从牛蒡根95%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出5个化合物分别为牛蒡子苷(1)、山柰酚(2)、腺苷(3)、羟基茄碱(4)、spirosl-3-O-α-L-rhamnopyrannosyl-(1→4)-O-β-D-galactopyr-anosyl(5),其中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牛蒡根 甾体生物碱 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浸牛蒡根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瑞波 高颖颖 +2 位作者 周圣翔 詹永成 胡喜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82-86,共5页
研究醇浸牛蒡根多糖的提取工艺及生物活性。以醇浸泡后的牛蒡根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牛蒡根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2.5h、提取温度85℃、提取2次时,WPRA提取率为8.... 研究醇浸牛蒡根多糖的提取工艺及生物活性。以醇浸泡后的牛蒡根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牛蒡根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2.5h、提取温度85℃、提取2次时,WPRA提取率为8.43%。WPRA经Sevag法脱蛋白后,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进行表征,证明产物可能为含有肽键的多糖类物质。体外抗氧化性实验表明,WPRA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弱。抑菌实验表明WSPA对受试菌株基本没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浸 牛蒡根 水溶性多糖 提取 抗氧化活性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子脂肪油的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及GC-MS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丁玉萍 崔兆杰 +1 位作者 邱琴 李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75,共3页
重点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原料粒度、萃取时间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牛蒡子脂肪油得油率的影响,得到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5℃,原料粉碎粒度40~60目,动态萃取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得油率达... 重点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原料粒度、萃取时间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牛蒡子脂肪油得油率的影响,得到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5℃,原料粉碎粒度40~60目,动态萃取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得油率达到20.60%,并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了牛蒡子脂肪油中11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达52.80%,其次为油酸,含量达26.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牛蒡子 脂肪油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牛蒡菊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钟丹 张建新 张世恒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7-300,共4页
研究了超声波、热水和微波方法提取牛蒡菊糖的效果和液料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牛蒡菊糖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对牛蒡菊糖的提取效果为超声波>热水>微波;超声波提取的... 研究了超声波、热水和微波方法提取牛蒡菊糖的效果和液料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牛蒡菊糖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对牛蒡菊糖的提取效果为超声波>热水>微波;超声波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料液比>时间>功率>温度,其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5、时间15 min、温度60℃、功率420W,此条件下菊糖的提取率为32.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牛蒡菊糖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5
18
作者 徐传芬 孙隆儒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18-821,共4页
牛蒡为菊科牛蒡属两年生植物,其根、茎叶和果实均可入药。近年来关于牛蒡各方面的研究很多,本文拟从化学成分及其立体化学、药理活性和代谢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以便于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关键词 牛蒡 化学成分 立体化学 药理活性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在牛蒡固体培养基中发酵工艺优化及菌丝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董玉玮 周洁 +2 位作者 苗敬芝 李文 胡传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9-156,共8页
为提升牛蒡废弃物的利用价值,以低品质牛蒡作为营养基质,精选优良灵芝菌种作为发酵菌株,研究牛蒡固体发酵灵芝产多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了装瓶量、粉碎程度、液固比等工艺条件;利用水提醇沉法提... 为提升牛蒡废弃物的利用价值,以低品质牛蒡作为营养基质,精选优良灵芝菌种作为发酵菌株,研究牛蒡固体发酵灵芝产多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了装瓶量、粉碎程度、液固比等工艺条件;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牛蒡固体发酵灵芝菌丝中多糖,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总多糖含量;多糖经脱蛋白、透析和脱色后,经红外光谱分析多糖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单糖组成;体外实验检测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trinitrophenylhydrazine,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液固比0.4 mL/g、装瓶量0.2 g/mL、粉碎程度过6目筛,在此条件下实际获得的多糖含量为24.85 mg/g;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所获得的菌丝多糖具有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单糖组成为甘露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等,其中甘露糖含量最高,是葡萄糖的7.6倍;抗氧化性检测表明随着牛蒡固体发酵灵芝菌丝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逐渐增强,且清除率均大于70%,说明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灵芝 固体发酵 多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樟耐寒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闫德祺 禹明甫 +2 位作者 刘德成 白振海 安玉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10598-10598,共1页
[目的]为香樟在豫中北部城市的引种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驻马店市区和郊外栽植香樟,比较香樟的生长情况,观察香樟的耐寒性。[结果]香樟在市区与在郊外相比不易遭受冻害。香樟嫩枝易受低温冻害,根部则不受冻害。树龄相近的香樟,耐寒耐冻... [目的]为香樟在豫中北部城市的引种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驻马店市区和郊外栽植香樟,比较香樟的生长情况,观察香樟的耐寒性。[结果]香樟在市区与在郊外相比不易遭受冻害。香樟嫩枝易受低温冻害,根部则不受冻害。树龄相近的香樟,耐寒耐冻的能力个体差异很小;树龄差别大的香樟,耐寒耐冻的能力差别较大;树龄越大越不易遭受冻害。在最低气温低于-10℃时,野外幼树的枝干很容易遭受冻害,但截去冻死的枝干后可继续发芽,长成大树。在略低于-10℃时,野外大香樟树可能不遭受冻害或仅嫩枝嫩叶遭受轻度冻害。[结论]在驻马店以北的城市市区内可引种香樟,但野外和市区内的小香樟冬季需要采取防寒措施,以免发生冻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耐寒性 冻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