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5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ending stress of rolling element in elastic composite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被引量:11
1
作者 姚齐水 杨文 +1 位作者 于德介 余江鸿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437-3444,共8页
A new structure design method of elastic composite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is proposed, in which PTFE is embedded into a hollow cylindrical rolling elemen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reative combinations and t... A new structure design method of elastic composite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is proposed, in which PTFE is embedded into a hollow cylindrical rolling elemen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reative combinations and through innovation research on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structure. In order 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inner wall bending stress of the rolling element in elastic composite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different elastic composite cylindrical rolling elements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nding stress of the elastic composite cylindrical rolling increases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hollowness with the same filling material. The bending stress of the elastic composite cylindrical rolling element decreases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lasticity modulus of the material under the same physical dimension. Under the same load, on hollow cylindrical rolling element, the maximum bending tensile stress values of the elastic composite cylindrical rolling element after material filling at 0° and 180° are 8.2% and 9.5%, respective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deep cavity hollow cylindrical rolling element. In addition, the maximum bending-compressive stress value at 90° is decreased by 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stic composite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hollowness (degree of fill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bending stress rolling el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附加变形的高速磁浮梁轨分离式简支箱梁桥车-轨-桥耦合振动研究
2
作者 汪斌 邓钢 +2 位作者 孙体佳 龚俊虎 李永乐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100,共8页
为了解不同附加变形对时速600 km的高速磁浮梁轨分离式简支箱梁桥车-轨-桥动力性能的影响,以某梁轨分离式简支箱梁桥为背景进行有限元研究。建立高速磁浮列车-轨道-桥梁动力耦合模型,考虑温度变形、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支座不均匀沉降引... 为了解不同附加变形对时速600 km的高速磁浮梁轨分离式简支箱梁桥车-轨-桥动力性能的影响,以某梁轨分离式简支箱梁桥为背景进行有限元研究。建立高速磁浮列车-轨道-桥梁动力耦合模型,考虑温度变形、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支座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主梁附加变形,分别将3种附加变形和轨道不平顺叠加,作为系统激励进行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不同附加变形下的车-轨-桥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温度变形、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支座不均匀沉降附加变形对简支箱梁、轨道的动力响应及列车磁浮间隙影响较大,分别考虑这3种附加变形时Sperling指标较不考虑附加变形时增大13.3%、12.3%、28.0%。3种附加变形中支座不均匀沉降的影响最大,需予以重点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桥梁 简支梁桥 车-轨-桥耦合振动 附加变形 温度变形 收缩徐变 支座沉降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自润滑滑动轴承摩擦磨损性能及其仿真分析
3
作者 刘洪 赵延龙 李昱辰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8,共9页
在环氧树脂(EP)中加入一定量的r-GO和不同比例的TiO_(2),研究其对EP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基于滑动轴承接触理论,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添加r-GO/TiO_(2)/EP自润滑层的滑动轴承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加入r-GO或r-GO/TiO_(2)能显... 在环氧树脂(EP)中加入一定量的r-GO和不同比例的TiO_(2),研究其对EP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基于滑动轴承接触理论,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添加r-GO/TiO_(2)/EP自润滑层的滑动轴承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加入r-GO或r-GO/TiO_(2)能显著改善EP材料的摩擦学性能,TiO_(2)质量分数为30%的r-GO/TiO_(2)/EP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最佳;r-GO/TiO_(2)/EP自润滑层的引入能改善轴承的应力和应变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自润滑轴承材料 环氧树脂 摩擦系数 磨损率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球面隐式洛伦兹力偏转磁轴承优化设计
4
作者 张志莲 王歧 +2 位作者 尚雪 焦飞腾 史承泰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5-142,共8页
针对传统磁悬浮框架飞轮用洛伦兹力偏转磁轴承存在轴/周向气隙磁密波动、偏转悬浮精度差以及偏转角度小的问题,基于轻量化需求,设计了一种球面结构的隐式洛伦兹力偏转磁轴承。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比评估了新型磁悬浮轴承结构与传统磁悬浮... 针对传统磁悬浮框架飞轮用洛伦兹力偏转磁轴承存在轴/周向气隙磁密波动、偏转悬浮精度差以及偏转角度小的问题,基于轻量化需求,设计了一种球面结构的隐式洛伦兹力偏转磁轴承。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比评估了新型磁悬浮轴承结构与传统磁悬浮轴承结构在气隙磁密分布方面的性能差异;结合洛伦兹力偏转磁轴承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利用等效磁路理论构建了其磁路模型,并进一步开展了相关磁路特性分析;以洛伦兹力磁轴承磁密强度和均匀度为目标,对球面隐式洛伦兹力偏转磁轴承进行优化设计,并根据优化结果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框架飞轮偏转角度的需求下,隐式球面方案的轴向气隙磁密变化率为6.6%,相比于显式方案的23.7%降低了17.1%,保证了悬浮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所提方案的磁密质量比为1.355 T/kg,使磁轴承能够提供更高的轴向磁密强度和更好的周向均匀性,从而提高偏转力矩和悬浮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磁力轴承 框架飞轮 洛伦兹力 有限元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环件轴向/径向顺序轧制成形方法与智能仿真建模研究
5
作者 郭良刚 白文平 +2 位作者 戚大涛 陈洪波 罗雪宝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目的提出一种异形环件轴向/径向顺序轧制成形新方法,建立该成形过程的智能仿真有限元模型,阐明该过程的热力耦合塑性变形行为。方法以大型风电轴承套圈轧制为研究对象,阐明异形环件轴向/径向顺序轧制成形原理;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 目的提出一种异形环件轴向/径向顺序轧制成形新方法,建立该成形过程的智能仿真有限元模型,阐明该过程的热力耦合塑性变形行为。方法以大型风电轴承套圈轧制为研究对象,阐明异形环件轴向/径向顺序轧制成形原理;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建立该成形过程的智能仿真有限元模型。结果异形环件轴向/径向顺序轧制成形新方法先通过轴向锥辊端面轧制使环坯两端聚料,完成初始矩形坯的体积预分配,然后无缝转换到径向异形环件轧制阶段,最终成形复杂截面异形环件,仅需一套轧辊模具和一个火次实现了异形环件的精确成形;提出了异形环件轴向/径向顺序轧制过程轧辊运动控制模型与方法,建立了该过程的智能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工艺试验,验证了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而模拟阐明了该过程温度、应变、轧制力等塑性变形行为。结论异形环件轴向/径向顺序轧制新工艺技术可实现大型风电轴承套圈环件的优质、短流程、高效、低成本绿色制造;所建立的智能仿真模型为该成形工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先进的仿真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风电轴承套圈环件 异形环件 轴向/径向顺序轧制 轧辊运动控制 智能有限元建模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异极径向混合磁悬浮轴承的建模及仿真
6
作者 刘欣 袁鹏禹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4-953,共10页
针对高速电机和飞轮储能系统等对空间利用率要求较高的场合,提出一种新型异极径向混合磁轴承(heteropolar radial hybrid magnetic bearing,HRHMB).首先,建立该磁轴承的等效磁路模型,通过解析磁场得出其电流刚度、位移刚度及电磁力,并... 针对高速电机和飞轮储能系统等对空间利用率要求较高的场合,提出一种新型异极径向混合磁轴承(heteropolar radial hybrid magnetic bearing,HRHMB).首先,建立该磁轴承的等效磁路模型,通过解析磁场得出其电流刚度、位移刚度及电磁力,并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其有效性;然后,在相同约束条件下与传统偏置磁轴承进行对比,分析磁轴承的刚度特性和空间利用率;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新型磁轴承径向两自由度间的电磁力耦合,并与传统磁轴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承载力等约束条件下,该新型磁轴承的体积仅为传统磁轴承的0.87倍,其电磁力在控制电流和转子位移影响下的相对误差值为6.5%,而传统磁轴承的电磁力相对误差为13.6%,表明新型磁轴承径向两自由度的电磁力耦合小于传统磁轴承,解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偏置 径向混合磁轴承 有限元仿真 等效磁路法 电磁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兆瓦风电机组偏航轴承力学及疲劳性能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昊天 李庆林 +2 位作者 季晔 朱川峰 刘璇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7,共10页
受模型的复杂性和计算规模限制,针对大兆瓦风电机组偏航轴承的性能分析大多采用了简化模型。为此,详述了极限工况、疲劳工况下的数据处理方法,使用有限元软件搭建偏航轴承全实体化模型进行轴承静强度分析和套圈疲劳分析,该模型综合考虑... 受模型的复杂性和计算规模限制,针对大兆瓦风电机组偏航轴承的性能分析大多采用了简化模型。为此,详述了极限工况、疲劳工况下的数据处理方法,使用有限元软件搭建偏航轴承全实体化模型进行轴承静强度分析和套圈疲劳分析,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螺栓预紧力的影响,对偏航轴承的内外圈偏移量、密封性能,弹簧等效下的钢球载荷、接触角、截断角以及套圈拉压Von Mises应力和螺栓载荷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雨流法将LDD转化为马尔科夫矩阵的方法,用于计算偏航轴承各部件的疲劳累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偏航轴承 风力发电机组 疲劳寿命 有限元分析 雨流计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摆动工况下关节轴承的接触性能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勇勇 牛荣军 +1 位作者 袁春明 邓四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3,共6页
关节轴承属于协调接触问题,其接触性能是进行轴承设计和性能评估的重要参数。关节轴承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发生多自由的摆转,造成部分接触区域产生应力集中,导致轴承寿命下降,因此轴承的摆动对接触性能的影响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复合... 关节轴承属于协调接触问题,其接触性能是进行轴承设计和性能评估的重要参数。关节轴承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发生多自由的摆转,造成部分接触区域产生应力集中,导致轴承寿命下降,因此轴承的摆动对接触性能的影响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复合摆动情况下,轴承的接触性能会更加复杂,目前还未见相关文献报道。鉴于此,考虑关节轴承实际发生偏斜和扭转实际工作工况,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开展复合摆动下轴承的接触性能分析,得到轴承的接触性能变化规律,为实际轴承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复合摆动工况下,摆角大小对关节轴承接触应力大小及分布产生明显影响,摆角使得接触压力呈非对称分布,且接触应力分布随着摆角的增大愈发接近边缘,易发生边缘集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轴承 复合摆动 有限元法 接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圆柱滚子轴承接触应力精确计算方法
9
作者 武昭婷 王妍 +2 位作者 韩清凯 吕杭原 林君哲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4,共6页
航空发动机圆柱滚子轴承内部滚子与内、外圈之间的接触应力对其服役性能至关重要,目前有限元法已成为分析轴承内部接触应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有限元仿真精度和仿真效率的平衡问题,以NU2209圆柱滚子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软件建... 航空发动机圆柱滚子轴承内部滚子与内、外圈之间的接触应力对其服役性能至关重要,目前有限元法已成为分析轴承内部接触应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有限元仿真精度和仿真效率的平衡问题,以NU2209圆柱滚子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软件建立轴承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细化区域内单元网格尺寸对滚子与滚道之间接触应力的仿真精度以及仿真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滚子与滚道之间接触载荷的影响,最终得到了接触载荷与单元网格尺寸之间的拟合公式,并以NU2208,NU2209以及NU2212圆柱滚子轴承为例进行验证,Mape值均小于10%,证明了公式的有效性和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航空发动机 有限元法 接触应力 精度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铆压型轮毂轴承单元内圈结构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车文侃 李立新 汪峰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1-500,共10页
针对轮毂轴承铆压成型后产品铆压强度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对铆压成型过程进行了原理分析、模拟仿真、优化设计和试验验证等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了铆压成型设备和原理,获得了铆头运动轨迹方程;采用ABAQUS软件构建了轮毂轴承铆压成型有... 针对轮毂轴承铆压成型后产品铆压强度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对铆压成型过程进行了原理分析、模拟仿真、优化设计和试验验证等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了铆压成型设备和原理,获得了铆头运动轨迹方程;采用ABAQUS软件构建了轮毂轴承铆压成型有限元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分析了法兰轴端变形区域的应变,获得了铆压过程中容易开裂影响铆压强度的区域;然后,应用响应面方法,以铆压预紧力与内圈外径变化量的比值(RPC)为优化目标,对该区域的斜线角度θ、斜线距离L、圆角半径R三个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获得了RPC的优化最大值和以上三个结构参数优化结果,并通过数值计算和试验,对优化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最后,针对优化结构后的内圈铆压装配成的轴承,进行了铆压松脱力试验和铆压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斜线距离L是最显著影响RPC的因素,斜线角度θ与圆角半径R的交互作用对RPC的影响也很显著,而斜线距离L和圆角半径R没有明显的交互影响;使用优化结构后的内圈铆压装配成的轴承具有较强的轴向预紧能力和较高的铆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强度 铆压成型有限元模型 轮毂轴承 响应面方法 结构优化 铆压预紧力与内圈外径变化量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机主轴承智能空心滚子承载特性研究
11
作者 田光耀 孙伟 +1 位作者 孙清超 孙亮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0-277,共8页
盾构机主轴承是盾构机的关键支撑部件,一旦失效将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有效评估盾构机主轴承的运行状态,可以采用将传感器内置于空心滚子形成智能滚子的方式对主轴承进行实时监测.传统的理论模型不能准确反映真实工况下智能空心滚子的受... 盾构机主轴承是盾构机的关键支撑部件,一旦失效将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有效评估盾构机主轴承的运行状态,可以采用将传感器内置于空心滚子形成智能滚子的方式对主轴承进行实时监测.传统的理论模型不能准确反映真实工况下智能空心滚子的受力状态,因此为了更精确地对智能空心滚子进行分析和监测,需要建立智能空心滚子的力学特性分析模型.在曲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数据,发现智能空心滚子内孔顶点的应变与均布荷载呈正比关系,与空心度呈非线性关系;提出了描述轴向荷载下智能空心滚子荷载与应变关系的解析公式,该公式在智能空心滚子内孔轴向中间位置的应变-荷载-空心度的关系拟合中更为精确.基于该公式和智能空心滚子内应变片采集的应变数据可以对滚子受力进行快速准确的计算,进而评估轴承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机主轴承 智能空心滚子 力学特性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化物调控的GCr15轴承钢强力旋轧工艺参数优化
12
作者 代旭 王建国 刘东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8-535,共8页
通过使用强力旋轧工艺实现对GCr15轴承钢中碳化物的均细化调控,针对强力旋轧过程,应用响应面法(RSM)和有限元法(FEM)对其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联合优化。为了综合考虑管件在轧制过程中的变形与轧后碳化物的分布情况,以管件横剖面应变均值... 通过使用强力旋轧工艺实现对GCr15轴承钢中碳化物的均细化调控,针对强力旋轧过程,应用响应面法(RSM)和有限元法(FEM)对其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联合优化。为了综合考虑管件在轧制过程中的变形与轧后碳化物的分布情况,以管件横剖面应变均值和应变分布均匀性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有限元模拟与响应面法相结合的二阶响应模型。基于模拟结果及响应模型,系统分析了各个参数对优化目标的影响规律,得到了一组最优参数组合并对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参数,原材料中碳化物的分布实现了显著的均匀细化,并且在球化退火后,碳化物粒度达到0.2~0.3μm。综上所述,该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工艺参数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对于提高GCr15轴承钢的成形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碳化物 强力旋轧 响应面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下含铜矿岩能量耗散的数值模拟
13
作者 左庭 李祥龙 +5 位作者 王建国 胡启文 陶子豪 胡涛 章彬彬 宋家旺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87,共14页
为了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含铜矿岩的破碎块度与能量耗散关系,借助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分析不同冲击荷载下含铜凝灰岩的力学特性及能量传递规律,结合分形理论构建耗散能与矿岩破碎块度之间的关系;同时,基于有限离散元方法(finite ... 为了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含铜矿岩的破碎块度与能量耗散关系,借助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分析不同冲击荷载下含铜凝灰岩的力学特性及能量传递规律,结合分形理论构建耗散能与矿岩破碎块度之间的关系;同时,基于有限离散元方法(finit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FDEM)模拟矿岩的裂纹扩展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入射能的增加,透射能、耗散能、反射能三者的能量分布规律基本保持一致,即透射能、耗散能、反射能依次减小;根据耗散能的不同,碎石块度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当耗散能由19.52 J增加至105.72 J时,矿岩的平均块度从27.98 mm降低至16.94 mm,分形维数提升了26.43%,表明耗散能越高,矿岩的宏观破碎程度越剧烈,破碎块度的数目越多,碎块粒径越小,均匀性越好;随着冲击荷载的增大,裂纹起裂时间缩短,拉伸裂纹数量占总裂纹数量的比重提高。FDEM数值计算方法的应用可为深入解析岩石断裂破坏特性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含铜矿岩 破碎块度 分形维数 能量耗散 有限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诱导缝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三维强震响应分析
14
作者 周天宇 赵飞 +3 位作者 申家辰 王进廷 郝鹏 潘坚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4,共11页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因具有施工速度快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各坝段之间一般设置诱导缝,采用切缝机不连续切割成缝,缝面为非暴露式。考虑诱导缝影响的整体大坝抗震响应和安全性值得关注。提出一种碾压混凝土...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因具有施工速度快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各坝段之间一般设置诱导缝,采用切缝机不连续切割成缝,缝面为非暴露式。考虑诱导缝影响的整体大坝抗震响应和安全性值得关注。提出一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诱导缝模拟方法,建立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三维整体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其静力及动力作用下的应力、变形及塑性损伤行为,并与单坝段模型对比,研究了诱导缝对于坝体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床最高坝段在2种模型下应力水平、损伤程度接近,单坝段模型在个别部位的地震响应更大。此外,整体模型能够模拟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诱导缝损伤开裂过程,可更合理地模拟坝体整体响应,特别是两岸坝肩坝段的应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混凝土坝 诱导缝 有限元法 塑性损伤模型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俯仰激励下船用磁悬浮设备的振动特性
15
作者 王小龙 吴华春 +1 位作者 王暐宇 杨天舒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3,共6页
磁悬浮轴承具有无机械接触、无需润滑以及高转速、高精度、支承刚度可控可调等优点,被应用于船舶旋转设备转子的支承上。舰船在航行中受到洋流扰动或爆炸冲击波等因素影响导致船体发生摆动时,磁悬浮设备的支承基础会受到激励作用,从而... 磁悬浮轴承具有无机械接触、无需润滑以及高转速、高精度、支承刚度可控可调等优点,被应用于船舶旋转设备转子的支承上。舰船在航行中受到洋流扰动或爆炸冲击波等因素影响导致船体发生摆动时,磁悬浮设备的支承基础会受到激励作用,从而影响转子的悬浮性能,因此,以船用磁悬浮旋转设备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磁悬浮轴承-转子-基础平台系统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了基础俯仰激励下激励幅值、激励频率对磁悬浮轴承-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俯仰激励会使转子纵向与横向振动幅值均增大,且激励幅值对转子稳定性影响更为显著,最后通过激振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磁力轴承 激励 振动 有限元法 试验 轴心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主筋组合桥塔钢壳-混凝土界面连接构造形式研究
16
作者 傅立军 梁桓玮 +2 位作者 许春荣 夏富友 赵灿晖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2,共9页
为寻求无主筋组合桥塔钢壳-混凝土界面连接的合理结构形式,采用滞回试验及有限元法进行研究。设计、制作界面连接构造分别采用竖向加劲肋及竖向加劲肋+成排栓钉的无主筋组合桥塔钢壳-混凝土界面节段简化试件进行滞回试验,对比2种试件的... 为寻求无主筋组合桥塔钢壳-混凝土界面连接的合理结构形式,采用滞回试验及有限元法进行研究。设计、制作界面连接构造分别采用竖向加劲肋及竖向加劲肋+成排栓钉的无主筋组合桥塔钢壳-混凝土界面节段简化试件进行滞回试验,对比2种试件的钢壳屈曲应变、破坏特征及滞回曲线,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轴压比作用下2种试件的受力性能,并对界面连接处的构造尺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竖向加劲肋+成排栓钉试件较采用竖向加劲肋试件的钢壳屈曲应变更大,分别为-2 101με和-995με;2种试件均为受拉侧钢壳先达到屈服,其后受压侧混凝土压溃,呈大偏心破坏的特征;2种试件钢壳-混凝土界面连接构造形式均合理,滞回荷载下的峰值水平力基本一致;小轴压比(小于0.3)下钢壳屈曲对试件抗弯承载力的影响不显著,当截面的轴压比增大后,仅采用竖向加劲肋试件中钢壳屈曲使截面抗弯承载力明显降低;当仅采用竖向加劲肋时,竖向加劲肋间距与钢壳厚度之比不宜大于72.71,当采用竖向加劲肋+成排栓钉时,栓钉竖向间距与竖向加劲肋间距之比不宜大于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主筋组合桥塔 钢壳-混凝土界面连接构造 轴压比 受力性能 滞回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支承裂纹转子动力学特性研究
17
作者 陈林海 王念先 刘明政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对非线性支承磁悬浮裂纹转子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呼吸函数模拟裂纹的呼吸效应,建立了Timoshenko梁—轴裂纹转子系统的刚度矩阵,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系统的运动方程,考虑了系统的漏磁与磁饱和效应建立了非线性支承力模型,并采用Newma... 对非线性支承磁悬浮裂纹转子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呼吸函数模拟裂纹的呼吸效应,建立了Timoshenko梁—轴裂纹转子系统的刚度矩阵,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系统的运动方程,考虑了系统的漏磁与磁饱和效应建立了非线性支承力模型,并采用Newmark-β法进行求解,讨论了磁悬浮轴承非线性支承特性对裂纹转子动态响应的影响,分析了非线性程度与系统动态响应存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非线性支承的情况下,裂纹转子系统的频率响应中会激发出线性支承情况下几乎不存在的高频分量,且非线性特性越强,激发的高频分量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轴承 非线性特性 裂纹 动态响应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面板施工方案对无砟轨道钢桁结合梁斜拉桥受力性能影响研究
18
作者 李潜 毛明伟 贺志启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109,共7页
为研究桥面板施工方案对无砟轨道钢桁结合梁斜拉桥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以某在建主跨400 m的无砟轨道钢桁结合梁斜拉桥为背景,结合施工条件,提出桥面板与钢梁同步施工、滞后二节间施工以及滞后三节间施工3种典型的桥面板施工方案,采用MID... 为研究桥面板施工方案对无砟轨道钢桁结合梁斜拉桥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以某在建主跨400 m的无砟轨道钢桁结合梁斜拉桥为背景,结合施工条件,提出桥面板与钢梁同步施工、滞后二节间施工以及滞后三节间施工3种典型的桥面板施工方案,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施工全过程有限元模型,采用一种新的桥面板架设与浇筑的模拟方法(虚拟桥面板法),分析不同桥面板施工方案对成桥合龙线形、桥面板应力分布及钢梁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梁单元荷载法,虚拟桥面板法不仅能精准地模拟桥面板架设与浇筑过程,且显著提高了施工模拟效率;不同桥面板施工方案对成桥合龙线形和桥面板应力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滞后三节间施工方案在优化成桥合龙线形、降低桥面板拉应力以及改善钢梁受力分布方面综合表现最佳,且施工可行性与组织优势明显,可为该类桥梁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桁结合梁 桥面板 施工方案 受力性能 成桥线形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碾压混凝土坝溢流段温控仿真分析
19
作者 闫博 杨军严 李虎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1,共7页
针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温度控制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对工程溢流坝段进行了稳定温度场、非稳定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仿真分析。研究了自然入仓、通水冷却和控制浇筑温度3种温度控制方案,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案下坝体温度场与... 针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温度控制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对工程溢流坝段进行了稳定温度场、非稳定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仿真分析。研究了自然入仓、通水冷却和控制浇筑温度3种温度控制方案,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案下坝体温度场与温度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与自然入仓相比,采取控制浇筑温度(≤18℃)与通水冷却措施后,弱约束区碾压混凝土的最大温差由23.1℃降至16.5℃,温度应力由1.37 MPa降低至1.12 MPa,满足规范要求;综合采用控制浇筑温度和通水冷却措施后,施工期结束时坝体内部非稳定温度场的最高温度由30℃降至28℃,坝体内部温度场分布得到显著改善,高温区域显著减少,混凝土内部温差降低,温度应力降至允许范围内,坝体产生温度裂缝的风险减小。研究成果可为解决高寒与高温交替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难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温度控制 有限元仿真 温度场 温度应力 自然入仓 通水冷却 控制浇筑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连续梁桥锌铝芯GFRP高阻尼橡胶支座减隔震性能研究
20
作者 王江飞 梁春雨 +2 位作者 缪锋阳 徐建国 齐万帅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3,共9页
针对地震中大跨连续梁桥主梁的惯性力较大,现有隔震支座无法满足其抗震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该类型桥梁的Zn-22%Al芯玻璃纤维增强板高阻尼橡胶支座(ZA-GFRPHDR支座),开展该支座的拟静力试验,分析其基本力学性能。以某黄河特大桥为... 针对地震中大跨连续梁桥主梁的惯性力较大,现有隔震支座无法满足其抗震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该类型桥梁的Zn-22%Al芯玻璃纤维增强板高阻尼橡胶支座(ZA-GFRPHDR支座),开展该支座的拟静力试验,分析其基本力学性能。以某黄河特大桥为背景,建立采用该支座的大桥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场地类别地震波作用下桥梁关键部位的地震响应,并与采用盆式橡胶支座的桥梁地震响应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盆式橡胶支座,ZA-GFRPHDR支座能显著降低桥梁地震响应,竖向和水平力学性能稳定,滞回性能优秀,其减隔震性能随地震动强度增大而提升;在Ⅰ类、Ⅱ类和Ⅲ类场地中,ZA-GFRPHDR支座对桥梁的减隔震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连续梁桥 ZA-GFRPHDR支座 拟静力试验 地震波 力学性能 地震响应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