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漫顶溃坝机理研究
1
作者 赵鲲鹏 陈生水 +2 位作者 钟启明 邓曌 宋智通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36-2044,共9页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漫顶溃坝牵涉到复杂的水-土-结构耦合作用机制,本文通过水槽模型试验,基于水沙动力学、土力学和材料力学理论及方法,研究了面板坝漫顶溃决过程中坝体纵、坡面溃口的发展过程,揭示了溃口形态和溃口洪水流量的演变机制。...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漫顶溃坝牵涉到复杂的水-土-结构耦合作用机制,本文通过水槽模型试验,基于水沙动力学、土力学和材料力学理论及方法,研究了面板坝漫顶溃决过程中坝体纵、坡面溃口的发展过程,揭示了溃口形态和溃口洪水流量的演变机制。总的来说,面板坝漫顶溃坝表现为堆石料的连续性冲蚀、溃口边坡间歇性失稳和悬空面板多次折断的耦合过程。在纵断面方向,下游坝坡堆石体溃口在漫顶水流作用下经历了尾部下切—陡坎溯源—侧壁坍塌—全断面冲刷—上冲下淤—河床稳定的过程,其间伴随面板的间歇性折断破坏;在坡面方向,溃决主要体现在堆石体溃口形态的演化,经历了溯源侵蚀-侧侵剥蚀-溃口边坡失稳坍塌,最终形成“八字形”溃口。溃口持续扩展引发的悬空面板间歇性折断导致溃口流量曲线呈现多峰特征,峰值大小可作为主、次要破坏程度的重要依据。研究结果为面板坝漫顶溃坝过程预测模型的建立与灾害风险评价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漫顶溃坝 堆石料冲蚀 面板折断 溃坝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叉树网格自适应方法在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应力计算中的应用
2
作者 裴东东 丁新潮 +2 位作者 邓刚 刘顺 张延亿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8-327,共10页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可能出现构造缝或结构缝,其平面尺寸远小于面板的轴向或坡向尺寸,也远小于计算中常采用的堆石体有限元网格尺寸。因为网格自身额外刚度,大尺寸网格会对面板变形产生阻碍,影响应力和缺陷预测,并难以准确发现可能...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可能出现构造缝或结构缝,其平面尺寸远小于面板的轴向或坡向尺寸,也远小于计算中常采用的堆石体有限元网格尺寸。因为网格自身额外刚度,大尺寸网格会对面板变形产生阻碍,影响应力和缺陷预测,并难以准确发现可能的缺陷位置;但单纯加密面板网格会导致面板自身的自由度激增,同时,由于面板和堆石体网格的协调困难,还会进一步要求堆石体也采用与面板网格接近的密度,导致无谓的计算资源浪费。采用基于八叉树网格划分的面板网格细化剖分方法,可以较好地在面板网格细化的同时处理与堆石体网格的协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单元特征参数数值(本文算例为单元应力)自适应加密特定位置网格的八叉树单元网格动态细化方法。以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对比计算了是否进行网格细化和网格自适应剖分时的应力差异。相较于常规粗网格,均匀细化网格可更好表现面板内的应力变形特征,但计算效率较低。八叉树网格自适应方法很好平衡了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提供了跨尺度精细化模拟技术,准确模拟了面板中局部化的应力,可为面板堆石坝的精细化模拟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坝 混凝土面板 局部化 八叉树网格 网格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强度分布特征对混凝土面板破坏影响机制研究
3
作者 冯业林 王芳 +1 位作者 黄青富 李国英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27,共5页
目前,面板堆石坝动力分析中地震动输入极少考虑地震动强度特征对面板动力安全性态的影响。对于土石坝来说,地震动位移及地震引起的塑性永久变形会对大坝防渗体系应力变形产生重要影响,这两者均与地震动强度分布特征密切相关。以拟建240 ... 目前,面板堆石坝动力分析中地震动输入极少考虑地震动强度特征对面板动力安全性态的影响。对于土石坝来说,地震动位移及地震引起的塑性永久变形会对大坝防渗体系应力变形产生重要影响,这两者均与地震动强度分布特征密切相关。以拟建240 m高面板坝为例,研究了地震动强度分布特征对面板堆石坝坝体及面板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了坝体塑性变形与面板动应力变化过程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不同地震动强度分布对面板拉、压应力极值发生时刻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建议面板堆石坝抗震设计中除考虑频谱特性、峰值加速度、地震持时等因素外,还应根据地震场地条件提出合理的地震动强度分布特性,提升面板坝动力分析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强度 抗震分析 面板堆石坝 面板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公1水电站堆石坝面板混凝土防裂技术研究
4
作者 许浩 田雨浩 +1 位作者 郑建月 陈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89,共6页
老挝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员国之一,南公1水电站是中国-老挝清洁能源战略合作开发的重点项目。为解决南公1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工期短、疫情期间人员短缺、需在高温季节施工以及溢洪道开挖料作为筑坝料时质量难以控制等难题,通过材... 老挝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员国之一,南公1水电站是中国-老挝清洁能源战略合作开发的重点项目。为解决南公1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工期短、疫情期间人员短缺、需在高温季节施工以及溢洪道开挖料作为筑坝料时质量难以控制等难题,通过材料优选、配合比实验、优化施工工艺等举措优化了面板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面板防裂技术,确保了混凝土面板的质量和大坝运行期的安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筑坝料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挤压边墙结构控制、混凝土面板及混凝土浇筑过程控制,有效解决了高温季节面板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难题,确保了南公1水电站混凝土面板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甚至超过设计标准及同类型面板;进行了混凝土干缩、水泥水化热对比试验等相关试验,结合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能、混凝土力学等相关试验成果,筛选出了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优混凝土配合比,增强面板混凝土适应变形的能力以降低面板的裂缝发生。经检测,南公1水电站堆石坝面板与挤压边墙结合紧密,混凝土面板上未发现一条裂缝,质量优良,为大坝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坝 混凝土面板 混凝土配合比 防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地区抽水蓄能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冰冻关键技术研究
5
作者 邢珊珊 谢刚 +2 位作者 邓广新 张均 姜志国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5-150,共6页
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运行条件与常规水电站水库有所不同,具有库水位升降频繁、涨落速度快、消落深度大等特点。为适应严寒地区的低温运行环境,对面板堆石坝的筑坝料和止水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依托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运行条件与常规水电站水库有所不同,具有库水位升降频繁、涨落速度快、消落深度大等特点。为适应严寒地区的低温运行环境,对面板堆石坝的筑坝料和止水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依托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结构混凝土配合比、表层止水结构型式、垫层料设计、面板表面抗冰拔措施等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严寒地区面板堆石坝抗冰冻关键技术的建议,供后续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严寒地区 面板堆石坝 抗冰冻 止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混凝土面板裂缝的堆石坝三维渗流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一帆 孙新建 李国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5-160,共6页
为研究面板有裂缝时堆石坝渗透系数对其渗流特性的影响,以青海省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结合等效区块连续介质模型和Van Genuchten模型,提出考虑混凝土面板裂缝的饱和-非饱和渗流计算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开展堆石坝渗透系数敏感性分... 为研究面板有裂缝时堆石坝渗透系数对其渗流特性的影响,以青海省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结合等效区块连续介质模型和Van Genuchten模型,提出考虑混凝土面板裂缝的饱和-非饱和渗流计算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开展堆石坝渗透系数敏感性分析,利用响应面法研究各部位渗透系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大坝总渗流量Q和下游坡脚渗透坡降J的影响。结果表明:坝体各分区渗透系数对Q、J的敏感程度不同,对大坝渗流特性影响显著的3个渗透系数为垫层渗透系数(K_(a))、主堆石区渗透系数(K_(c))、覆盖层Q_(3)^(a1)渗透系数(K_(e))。对于Q来说,各分区渗透系数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而对于J来说,K_(a)与K_(c)、K_(a)与K_(e)的交互作用呈现出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裂缝 敏感性 正交试验设计法 响应面法 非饱和渗流 堆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缝隙渗流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炎隆 王瑞骏 +1 位作者 李守义 丁陆军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5-150,共6页
针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接缝与面板裂缝的特点,基于等宽缝隙稳定流的运动规律,结合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渗流机理,研究建立了面板接缝及面板裂缝的渗流计算模型,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将等宽缝隙稳定流运动规律应用到面板接缝止... 针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接缝与面板裂缝的特点,基于等宽缝隙稳定流的运动规律,结合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渗流机理,研究建立了面板接缝及面板裂缝的渗流计算模型,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将等宽缝隙稳定流运动规律应用到面板接缝止水失效且面板产生裂缝情况下面板堆石坝的渗流分析中,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且此方法计算过程简单,计算效率高,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接缝 面板裂缝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渗流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板堆石坝挤压式边墙的概化数值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建民 张嘎 刘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9-253,共5页
基于对挤压式边墙实际结构及工作性态分析,从合理性和简单性原则出发,建立了用于面板堆石坝应力位移有限元分析的挤压式边墙概化数值模型。该概化模型由等效板和等效接触面组成,分别采用了线弹性模型和清华接触面弹塑性损伤模型加以描述... 基于对挤压式边墙实际结构及工作性态分析,从合理性和简单性原则出发,建立了用于面板堆石坝应力位移有限元分析的挤压式边墙概化数值模型。该概化模型由等效板和等效接触面组成,分别采用了线弹性模型和清华接触面弹塑性损伤模型加以描述,其参数易于确定。采用该模型对某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进行了二三维有限元分析,并与原状模拟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概化数值模型能够合理地描述挤压式边墙的实际力学特性,且计算量较小,适用于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有限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式边墙 面板堆石坝 有限元 接触面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面模型对面板与垫层间接触变形及面板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京茂 孔宪京 邹德高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0-710,共11页
对某在建面板堆石坝进行了三维有限元静、动弹塑性计算,分析了接触面模型对面板与垫层间接触面变形及面板应力的影响。面板与垫层接触面分别采用:双曲线(仅静力计算)、理想弹塑性及广义塑性接触面模型。结果表明:竣工期,3种模型计算的... 对某在建面板堆石坝进行了三维有限元静、动弹塑性计算,分析了接触面模型对面板与垫层间接触面变形及面板应力的影响。面板与垫层接触面分别采用:双曲线(仅静力计算)、理想弹塑性及广义塑性接触面模型。结果表明:竣工期,3种模型计算的面板应力是基本一致的。满蓄期,3种模型计算的面板顺坡向应力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但面板坝轴向应力的分布规律和量值有较明显的差别。蓄水时广义塑性接触面模型计算的接触面的应力路径和剪切位移与双曲线和理想弹塑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地震荷载下,理想弹塑性和广义塑性接触面模型计算的地震后坝体残余变形引起的面板顺坡应力基本一致,但面板坝轴向应力差别较大。理想弹塑性模型只有当应力达到峰值时才产生塑性变形,这样会低估接触面的残余变形,不能与坝体残余变形相协调,高估了坝体残余变形对面板应力的影响。广义塑性接触面模型能更好的反映三维条件下接触面的剪胀、剪缩、硬化、软化、循环残余变形及颗粒破碎特性,更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弹塑性 面板堆石坝 面板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渗面板对堆石坝体自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孔宪京 韩国城 +1 位作者 李俊杰 林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83-588,共6页
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着重研究了钢筋混凝土面 板堆石坝(以下简称面板堆石坝)的自振特性。结果表明,面板堆石坝的自振特性与 一般堆石坝有所不同。
关键词 防渗面板 堆石坝 自振 频率 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座200m级高面板坝的变形和应力计算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朱晟 闻世强 黄亚梅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1-634,共4页
利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结合一座拟建中233m高的面板堆石坝,对坝体的变形和应力进行了预测.计算整理了面板的应变,结合已建类似工程的实测资料,对面板进行了初步的防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蓄水期面板的应变极值与坝高的相关性不明... 利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结合一座拟建中233m高的面板堆石坝,对坝体的变形和应力进行了预测.计算整理了面板的应变,结合已建类似工程的实测资料,对面板进行了初步的防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蓄水期面板的应变极值与坝高的相关性不明显,但面板分期施工将导致其变形和应力更为复杂,需对大坝填筑的施工顺序进行优化设计;若采用合理的材料分区,且计算坝体的变形不超过限值,则面板坝方案在技术上是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变形 应力 有限元法 蓄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面板堆石坝面板错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孔宪京 刘福海 刘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8-267,共10页
采用弹性–重力相似关系设计了一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坝)振动台模型试验,研制开发了仿真面板材料,设计了一套图像采集、存储与分析系统。根据图像识别技术分析结果以及模型的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详细分析了面板坝面板错台机理,并与汶... 采用弹性–重力相似关系设计了一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坝)振动台模型试验,研制开发了仿真面板材料,设计了一套图像采集、存储与分析系统。根据图像识别技术分析结果以及模型的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详细分析了面板坝面板错台机理,并与汶川地震中紫坪铺面板坝面板错台震害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震造成的堆石体永久变形对面板产生的向下摩擦力和向外推力是造成面板错台的主要原因。模型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际震害基本吻合,表明振动台模型试验可以再现原型的主要破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振动台模型试验 图像识别 PIV 紫坪铺 面板错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扑优化方法在面板堆石坝分区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照良 王正中 +1 位作者 史姣 蔡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12-118,共7页
面板堆石坝因其经济、可靠、广泛适应性和环保等显著优点受到坝工界的欢迎,但面板坝尤其是高面板坝普遍存在面板断裂问题。故因面板断裂而造成的面板坝事故实例很多。面板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坝体内坝料分布不合理使得坝体与面板在自... 面板堆石坝因其经济、可靠、广泛适应性和环保等显著优点受到坝工界的欢迎,但面板坝尤其是高面板坝普遍存在面板断裂问题。故因面板断裂而造成的面板坝事故实例很多。面板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坝体内坝料分布不合理使得坝体与面板在自重与水压力作用下变形差异较大,因此,坝料在坝体内部的布局亦即坝料分区设计极为重要。该文以天生桥一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以坝体刚度最大为目标,根据坝料切线模量的差异,将坝料分为多种材料,建立材料集合,采用连续体拓扑优化方法优化出高面板坝坝料的布局方案,从而克服以往完全依赖经验给出的分区设计缺陷。另外,在优化分析中,以单元的材料号作为设计变量,同时基于准则法给出了设计变量的更新方案,即应变能密度大的单元须具有高模量材料。规避了传统梯度法或遗传算法无法解决离散设计变量数目庞大的困难。为确保算法稳定,本方法迭代过程中每次仅更新不超过5%的总单元数的材料号。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材料布局与传统分区存在明显差异:高模量材料分布在上游下侧、各种材料分布随模量依次自上游向下游变化、材料边界坡比均不低于1:0.8。与原设计相比,优化后的面板在水压力作用下变形小,分布均匀,有利于阻止面板发生断裂。从而证明该方法可为此类工程实践提供具有理论基础的参考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 断裂 面板堆石坝 坝料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面板堆石坝一些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5
14
作者 肖化文 杨清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2,21,共5页
在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施工和蓄水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施工期面板的脱空、坝体上部垫层区产生裂缝等;蓄水后期面板变形明显增大和面板顶部变形较大等.这些问题中,有些已被人们关注,有些则在近期才引起注意.从有限元分析的角度... 在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施工和蓄水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施工期面板的脱空、坝体上部垫层区产生裂缝等;蓄水后期面板变形明显增大和面板顶部变形较大等.这些问题中,有些已被人们关注,有些则在近期才引起注意.从有限元分析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表明,有的问题难以避免,有的则可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避免或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面板脱空 面板变形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面板砂砾石坝结构安全性论证 被引量:25
15
作者 陈生水 阎志坤 +1 位作者 傅中志 李国英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49-1958,共10页
基于试验研究与数值计算分析,对新疆大石峡250 m级特高面板砂砾石坝结构安全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压实后的砂砾石料有较高的变形模量、较小的流变和地震残余变形,大坝运行期坝体最大沉降仅为最大坝高的0.64%;设计地震用下坝体最大震... 基于试验研究与数值计算分析,对新疆大石峡250 m级特高面板砂砾石坝结构安全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压实后的砂砾石料有较高的变形模量、较小的流变和地震残余变形,大坝运行期坝体最大沉降仅为最大坝高的0.64%;设计地震用下坝体最大震陷量仅为最大坝高的0.40%;静、动力荷载作用下,面板周边缝的沉陷和张拉值均未超过国内外已建工程的最大实测值,周边缝的剪切位移虽然比国内外已建工程的最大实测值大,但中国在混凝土面板接缝止水结构与材料方面的技术储备已经能够满足其要求。因此,与相同高度的面板堆石坝相比,面板砂砾石坝变形安全控制的难度较小。需要指出的是,250 m级特高砂砾石坝的防渗面板在静、动力荷载作用下的轴向和顺坡向拉、压应力极值较高,有必要在面板周边缝和压性垂直缝两侧一定范围配置加强钢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面板砂砾石坝 应力变形 结构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中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震害分析 被引量:30
16
作者 孔宪京 邹德高 +1 位作者 周扬 徐斌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7-674,共8页
汶川地震中,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坡、面板和结构缝均出现一定程度的破坏,大坝发生了整体变形.根据这些震害现象,结合振动台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的成果,从坝坡破坏性态、坝顶加速度反应、面板应力与变形、大坝的地震变形和面板缝的... 汶川地震中,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坡、面板和结构缝均出现一定程度的破坏,大坝发生了整体变形.根据这些震害现象,结合振动台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的成果,从坝坡破坏性态、坝顶加速度反应、面板应力与变形、大坝的地震变形和面板缝的破坏形式几方面讨论了面板堆石坝破坏机理和抗震性能.在此基础上,对面板堆石坝抗震设计的着力点和抗震措施提出了建议:在面板堆石坝抗震设计中,高面板堆石坝上部面板在地震中可能出现的高应力区是着重点之一;应该考虑坝体地震永久变形对面板附加应力的影响;应特别注意坝顶区堆石体的稳定,建议选择钉结护面板加固方案,从而提高地震时坝顶区堆石体的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震害分析 振动台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板堆石坝模型动力破坏试验与数值仿真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孔宪京 刘君 韩国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30,共5页
通过类比试验方法 ,观察、比较了振动台上面板堆石坝和普通堆石坝的破坏过程及其破坏性态 ,分析了面板对坝坡稳定性的影响。由于堆石颗粒之间以及堆石体与面板之间的位移不连续 ,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对两种模型坝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 通过类比试验方法 ,观察、比较了振动台上面板堆石坝和普通堆石坝的破坏过程及其破坏性态 ,分析了面板对坝坡稳定性的影响。由于堆石颗粒之间以及堆石体与面板之间的位移不连续 ,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对两种模型坝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果表明 :数值模拟的结果与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结果很相似 ,从而从模型试验和数值仿真分析两个方面探讨了地震时面板堆石坝的破坏过程及其破坏形态 ,对面板坝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破坏 试验 数值仿真 模型试验 面板堆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2”汶川地震对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坝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26
18
作者 陈生水 霍家平 章为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5-801,共7页
"5.12"汶川大地震导致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产生了最大为100 cm的沉降和60 cm的水平位移,如此大的地震永久变形,使得上游混凝土面板大面积脱空,库水位以上混凝土面板分期施工缝出现明显错台,面板垂直向接缝发生挤压破坏。... "5.12"汶川大地震导致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产生了最大为100 cm的沉降和60 cm的水平位移,如此大的地震永久变形,使得上游混凝土面板大面积脱空,库水位以上混凝土面板分期施工缝出现明显错台,面板垂直向接缝发生挤压破坏。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坝地震损伤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地震反应计算分析研究、抗震设计工作以及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震后修复原则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2”汶川地震 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坝 地震损伤 损伤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布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震永久变形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兴文 王德信 +2 位作者 燕立群 谢能刚 于玉莽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60,共5页
以水布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研究对象 ,采用考虑残余体积应变与残余剪应变的计算模型进行整体永久变形分析 ,得出了动力变形量及其分布特征 ,以及永久变形对高面板堆石坝防渗系统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地震作用下高坝上部面板与垫层间的... 以水布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研究对象 ,采用考虑残余体积应变与残余剪应变的计算模型进行整体永久变形分析 ,得出了动力变形量及其分布特征 ,以及永久变形对高面板堆石坝防渗系统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地震作用下高坝上部面板与垫层间的动位移存在相位差 ,使面板动应力在上部产生明显的变化 ,需要给予重视 ;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 0 .1g峰值加速度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永久变形 ,对于 30 0m级高的混凝土堆石坝结构的影响不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永久变形 相位差 地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坪铺大坝下游坝坡震后抗震加固措施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正权 赵剑明 +2 位作者 刘小生 周国斌 刘启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58-2066,共9页
紫坪铺水库面板堆石坝坝顶区下游干砌石护坡在汶川地震中遭到了较严重的震损破坏,是大坝震后抗震加固处理的重点环节。综合考虑已有高土石坝坝坡抗震加固措施在大坝震后加固中的适用性,并参考浆砌石护坡在强震中表现出的良好抗震性能,... 紫坪铺水库面板堆石坝坝顶区下游干砌石护坡在汶川地震中遭到了较严重的震损破坏,是大坝震后抗震加固处理的重点环节。综合考虑已有高土石坝坝坡抗震加固措施在大坝震后加固中的适用性,并参考浆砌石护坡在强震中表现出的良好抗震性能,浆砌石护坡成为了紫坪铺大坝下游坝坡震后抗震加固的重要选择。针对紫坪铺大坝坝坡震后抗震加固工程,进行堆石坝坝顶区坝坡抗震加固措施(干砌石护坡和浆砌石护坡)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砌石护坡的抗震加固机理并验证其抗震加固效果;同时,结合大坝地震动力反应计算和大坝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大坝坝顶区浆砌石护坡的加固范围。研究表明:浆砌石护坡在强震中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干砌石护坡在强震中的局部碎、块石滑移导致护坡整体渐进破坏,浆砌石护坡对堆石坝坡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干砌石护坡;紫坪铺大坝下游坝坡震后浆砌石护坡加固范围取为3/4坝高以上坝顶区坝坡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坪铺大坝 抗震加固措施 干砌石护坡 浆砌石护坡 加固机理 加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