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硫酸镁对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欣 付阳 +2 位作者 李丁 魏昌伟 吴安石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观察术中持续静脉输注硫酸镁对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日间LC患者88例,男40例,女48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SPSS软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硫酸镁... 目的观察术中持续静脉输注硫酸镁对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日间LC患者88例,男40例,女48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SPSS软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硫酸镁组(M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44例。M组插管前静脉输注硫酸镁20 mg/kg,术中持续泵注硫酸镁20 mg·kg^(-1)·h^(-1);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拔管时间、拔管时和出PACU时Ramsay镇静评分、PACU内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插管前、插管后、气腹开始10 min、胆囊切除后、拔管时的HR和MAP。记录术前1 h和术后24 h的15项恢复质量(QoR-15)量表评分、差值(术前1 h-术后24 h)达到QoR-15量表最小临床重要差异值(MCID)的例数。记录拔管时、出PACU时和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记录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药物过敏和术后恶心呕吐、肩背痛/胃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M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24 h QoR-15评分明显升高,在疼痛、身体舒适度、自理能力和情绪状态4个维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QoR-15量表差值达到MCID的比例明显降低(P<0.05);出PACU时和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恶心、肩背痛/胃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日间LC患者术中持续静脉输注硫酸镁对患者早期恢复质量影响不明显,可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减轻术后早期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日间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恢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孔法腹腔镜术中诊断并完成双胆囊管胆囊切除术1例报告
2
作者 谢毅 于菲菲 +1 位作者 赵莉 陈森林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0-962,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33岁,已婚,因“阵发性右上腹隐痛近1年”于2023年8月12日入院。患者自1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不适,伴腰背部牵涉痛,其间在当地医院门诊行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口服消炎利胆片半个月,症状无明... 1病例资料患者女,33岁,已婚,因“阵发性右上腹隐痛近1年”于2023年8月12日入院。患者自1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不适,伴腰背部牵涉痛,其间在当地医院门诊行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口服消炎利胆片半个月,症状无明显改善。患者无发热、黄疸,无恶心呕吐,无进行性消瘦和纳差等。既往身体健康,否认乙肝病史,否认其他慢性疾病史,否认传染病史。配偶身体健康。患者直系亲属3代内没有传染性及遗传性疾病史。入院查体:营养良好,体温正常,皮肤、巩膜未见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触诊腹部柔软,无腹肌紧张、局限性压痛和反跳痛,墨菲征阴性,无肝区叩痛。腹部超声检查示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内胆泥淤积;脂肪肝。胰、脾、双肾、双侧输尿管未见异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提示胆囊结石、胆囊炎;胆汁浓缩,右肝小囊肿(图1)。血生化检查示总胆红素17.14μmol/L,丙氨酸转氨酶14 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双胆囊管 胆道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生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3
作者 王雪瑞 王迪 +2 位作者 丁佳蓉 陆瑶 傅巧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93-96,11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大语言模型生成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材料应用的可行性,为临床开展健康教育提供新途径。方法将基于循证建立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问题清单输入DeepSeek-R1模型进行模拟咨询,通过人机对话生成... 目的探讨基于大语言模型生成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材料应用的可行性,为临床开展健康教育提供新途径。方法将基于循证建立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问题清单输入DeepSeek-R1模型进行模拟咨询,通过人机对话生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材料,分别由肝胆外科医护人员30人(医护组)、患者及家属30例(患方组)采用患者教育材料评估工具印刷/平面材料(PEMAT-P)评估,并通过可视化工具进行结果呈现。结果两组健康教育材料评分为(85.81±1.44)分,达标率为88.33%。患方组的可理解性评分显著高于医护组(P<0.05)。结论大语言模型可作为健康教育辅助工具,为医护人员制订教育计划和内容提供支持,提升健康教育资料的可理解性和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健康教育 大语言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 DeepSeek-R1 问题清单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持续输注艾司氯胺酮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夏汇 梁涛 +2 位作者 苏丹 王祥瑞 杨隆秋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35-939,共5页
目的探究术中持续输注艾司氯胺酮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228例,男132例,女96例,年龄65~84岁,BMI 18.5~30.0 kg/m^(2),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 目的探究术中持续输注艾司氯胺酮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228例,男132例,女96例,年龄65~84岁,BMI 18.5~30.0 kg/m^(2),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14例。E组在切皮前5 min给予艾司氯胺酮0.4 mg/kg,然后予以艾司氯胺酮0.4 mg·kg^(-1)·h^(-1)持续输注直至切口缝合完毕前5 min。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术后1、2和3 d的15项恢复质量(QoR-15)评分。记录术中输注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补救镇痛例数,术后2 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术后1、6 h、1、2和3 d的VAS疼痛评分。记录低血压、恶心呕吐、嗜睡、谵妄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E组术后1、2和3 d的QoR-15评分明显升高(P<0.05),但差异未达到最小临床意义差值,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 d PSQI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1 h和术后1 d 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持续输注艾司氯胺酮能够改善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恢复质量,但改善幅度不足以达到患者可感知的水平,因此该方案的临床价值仍需进一步验证。此外,术中持续输注艾司氯胺酮改善了术后睡眠质量,有助于围术期疼痛管理,且没有增加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麻醉维持 艾司氯胺酮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恢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柴胡汤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研究
5
作者 徐伟 居建明 于国锋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116,共5页
目的分析大柴胡汤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病例共61例,均为2022年1月—2023年6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胆囊切除术+术后常... 目的分析大柴胡汤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病例共61例,均为2022年1月—2023年6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胆囊切除术+术后常规治疗)和研究组(31例,胆囊切除术+术后常规治疗+大柴胡汤),两组治疗5 d,并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免疫功能(治疗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期间)。结果对照组、研究组比较,后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自主排便恢复时间更短;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呈现下降趋势,且后者更低;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肠抑胃肽(gastric inhibitory polypeptide,GIP)、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呈现下降趋势,且后者血清GIP、GAS、CCK水平更低,前者血清MTL水平更低;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外周血CD3^(+)、CD4^(+)、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IgM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呈现下降趋势,且前者各项指标水平更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后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大柴胡汤的疗效更为显著,可促进临床症状缓解,改善中医证候,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减轻免疫功能损伤,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源性胰腺炎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大柴胡汤 胃肠功能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利胆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术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6
作者 王建斌 严沫琦 吉涛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1,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术后患者应用疏肝利胆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分为对照组(3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常规治疗)、研究组(39例,疏肝利胆汤+对照组),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术后患者应用疏肝利胆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分为对照组(3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常规治疗)、研究组(39例,疏肝利胆汤+对照组),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围术期指标,炎性反应及淀粉酶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消化功能指标变化(治疗前后)。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开始进食固体食物、抗生素使用、腹胀缓解、体温恢复、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住院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髓过氧化物酶(MPO)、淀粉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生长抑素(SS)水平降低,且研究组更低(两组间治疗后相比);两组血清胃动素(MTL)水平升高,且两组间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术后患者应用疏肝利胆汤治疗,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优化围术期指标,改善消化功能,下调炎性因子指标及淀粉酶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疏肝利胆汤 消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和胆囊注射吲哚菁绿在腹腔镜困难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2
7
作者 冯其柱 徐喆 +5 位作者 孙杰 张家泉 丁升 张健 王琦 张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37-1541,1548,共6页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和胆囊注射吲哚菁绿(ICG)在腹腔镜困难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23年5~10月间由同一手术团队行LC的困难胆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A组术前经外周静脉静推ICG,B组术...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和胆囊注射吲哚菁绿(ICG)在腹腔镜困难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23年5~10月间由同一手术团队行LC的困难胆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A组术前经外周静脉静推ICG,B组术中经胆囊注射ICG,C组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间的差异,以及A组和B组荧光模式肝外胆管显影效果。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用LSD-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计数资料数据比较用χ2检验,用Boferroni法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三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低于C组(均P<0.05),而A组和B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游离胆囊三角前(早期)三管总显像率为41.67%,低于B组的63.89%(P<0.05)。结论ICG有利于困难胆囊LC术中识别肝外胆管结构,而经胆囊注射ICG对早期识别肝外胆管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吲哚花青绿 胆管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7
8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微创外科学专业委员会 胡三元 +6 位作者 刘荣 程志强 张翔 董朔晖 王鹏 刘子田 赵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67-1972,共6页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相比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住院时间短等优势^([1-2])。随着近十几年腹腔镜器械、设备的完善及外科医生操作水平的提高...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相比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住院时间短等优势^([1-2])。随着近十几年腹腔镜器械、设备的完善及外科医生操作水平的提高,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SILC)得到了较大发展^([3-6])。与传统LC相比,SILC更加符合微创的理念,在美容效果、术后疼痛等方面更具优势^([5,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共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肩痛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晗 呼远 +4 位作者 白智远 李芝燕 莫一凡 李若瑾 张二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肩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8月行LC患者104例,男32例,女72例,年龄18~64岁,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GB组(S组,n=51)和对照组(C组,n=53)。气管插管后即刻,S... 目的探讨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肩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8月行LC患者104例,男32例,女72例,年龄18~64岁,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GB组(S组,n=51)和对照组(C组,n=53)。气管插管后即刻,S组使用0.2%罗哌卡因4 ml进行超声引导下的右侧SGB;C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生理盐水4 ml。记录术后48 h内腹腔镜术后肩痛(PLSP)例数和PLSP持续时间;记录术毕即刻(T_(1))、术后2 h(T_(2))、6 h(T_(3))、12 h(T_(4))、24 h(T_(5))、48 h(T_(6))PLSP的VAS疼痛评分,评估PLSP程度;记录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恶心、呕吐、腹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S组PLSP发生率、PLSP持续时间>10 h比例明显低于C组(P<0.05)。T_(3)—T_(5)时S组PLSP程度明显轻于C组(P<0.05)。S组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C组,补救镇痛率明显低于C组(P<0.05)。S组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降低LC患者PLSP发生率,缓解PLSP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肩痛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对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和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开瑜 汤敏誉 梁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 比较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与传统瑞芬太尼用于改善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和恢复质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日间病房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 目的 比较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与传统瑞芬太尼用于改善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和恢复质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日间病房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50例患者术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常规组),50例患者术中靶控输注舒芬太尼(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恶心呕吐、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所用时间,以及围手术期[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5 min(T_(1))、插管操作时(T_(2))、切皮(T_(3))、入腹观察时(T_(4))、拔管时(T_(5))时]的血压、心率等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后3 h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低于常规组(P <0.05)。但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相较于常规组更长(P <0.05)。麻醉诱导后5 min(T_(1))常规组血压低于观察组,在拔管时(T_(5)),常规组血压、心率高于观察组(P <0.05)。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差异。结论 对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具有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镇痛效能发挥显著的优点,但由于延长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所以需提前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靶控输注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麻醉恢复期呼吸及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汤灵宇 陈顺利 +4 位作者 蔡璐瑶 陈颖异 宋建英 胡黎欣 郑思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675-2682,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体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人麻醉恢复期呼吸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10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36例病人,随机分为A组(去枕平卧位)、B组(15°半卧位)、C组(30... 目的:研究不同体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人麻醉恢复期呼吸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10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36例病人,随机分为A组(去枕平卧位)、B组(15°半卧位)、C组(30°半卧位)、D组(渐进性半卧位),各59例。比较4组拔除喉罩2 h内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FEV_(1)/FVC、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呼吸道并发症和舒适度。结果:B组、C组和D组在拔除喉罩1 h和2 h的PEF、FVC、FEV_(1)、MIP、MEP均高于A组(P<0.05);B组、C组和D组在拔除喉罩2 h的FEV_(1)/FVC高于A组(P<0.05);C组在拔除喉罩2 h的MEP高于B组(P<0.05);D组在拔除喉罩2 h的MIP和MEP值高于B组(P<0.05);B组、C组和D组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高于A组(P<0.05);D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高于A组、B组、C组(P<0.05);4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心率、血压、平均动脉压、体温、疼痛程度、清醒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拔除喉罩后取15°半卧、30°半卧、渐进性半卧均利于病人肺通气和呼吸力学效应,且舒适度更好。其中30°半卧和渐进性半卧更利于呼吸肌做功,渐进性半卧舒适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麻醉恢复期 体位 呼吸 舒适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构建全身麻醉诱导后低血压的预测模型
12
作者 汪宁 王纯辉 张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1-916,共6页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构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发生全身麻醉诱导后低血压(PIH)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9月行LC手术的患者资料,按照7∶3的比例分配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构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发生全身麻醉诱导后低血压(PIH)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9月行LC手术的患者资料,按照7∶3的比例分配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构建PIH的预测模型,模型的区分准确度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进行评估,模型的校准度采用校准曲线与霍斯默(H-L)检验进行评估,采用列线图对模型可视化。结果共纳入患者260例,其中有82例(31.5%)发生PIH,训练集182例,验证集78例,其中训练集中有58例(31.9%)发生PIH,验证集中有24例(30.8%)发生PIH。年龄、BMI、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s)/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基础HR和MAP、入室HR和MAP、HR变化值以及MAP变化值是预测PIH的影响因素。基于机器学习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性能最佳,在验证集中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召回率分别为0.93(95%CI 0.90~0.99)、0.81、0.81。结论基于机器学习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筛选出的预测变量为年龄、BMI、使用ACEIs/ARBs、基础HR和MAP、入室HR和MAP、HR变化值以及MAP变化值,可快速准确评估LC患者PIH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全身麻醉 诱导后低血压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肝散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的效果及功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晓斌 陈柃池 +1 位作者 徐海进 季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健肝散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的效果及功效。方法选取160例江苏省海安市中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和研究组(8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选例时间设置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两组患... 目的探讨健肝散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的效果及功效。方法选取160例江苏省海安市中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和研究组(8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选例时间设置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两组患者均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同时对照组接受常规补液及其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健肝散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恢复及住院情况,术后1周临床疗效,术前、术后3 d肝功能,术前、术后1周临床症状积分、炎症反应指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首次排气、首次排便、住院、肠鸣音恢复、抗生素使用、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更短(相较于对照组);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两组各项症状积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降低,两组间术后1周相比,研究组更低;术后3 d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氨酸转肽酶(glutamate transpeptidase,GGT)水平升高,但两组间术后1周比较,研究组更低;术后1周两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升高,两组间术后1周比较,研究组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肝散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有助于缓解其临床症状,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肝功能损伤,促进术后恢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健肝散 炎症因子 肝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
14
作者 朱中飞 胡昊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50-145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特点,评估老年人接受LC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行LC的182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老年组(年龄≥60岁)和非老年组(年龄<60)患者的病程、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特点,评估老年人接受LC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行LC的182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老年组(年龄≥60岁)和非老年组(年龄<60)患者的病程、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总结老年人胆囊疾病特点及安全手术经验。结果老年组患者80例,男34例、女46例;非老年组102例,男53例、女49例。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的合并的基础疾病多[71.25%(57/80)vs 20.59%(21/102),P<0.05],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多[7.50%(6/80)vs 0(0/102),P<0.05],手术时间长[(69.04±31.57)min vs(55.29±21.22)min,P<0.05],术中出血量增多[30.00(10.00,30.00)mL vs 20.00(20.00,50.00)mL,P<0.05],总住院天数多[(6.10±3.97)d vs(4.89±2.53)d,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病理提示老年组中有2例为胆囊腺瘤样增生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无胆囊恶性肿瘤。结论老年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较多,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中精细操作,术后精心护理,是老年人LC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老年人 基础疾病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8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7
15
作者 赵国平 胡建平 +1 位作者 王吉荣 张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7-520,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5月-2017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江宁医院普外科应用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为发病后1周内,手术持续时...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5月-2017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江宁医院普外科应用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为发病后1周内,手术持续时间60~130 min,平均(75.5±10.5)min,术中出血量40~200 ml,平均(70±11.2)ml;术后住院时间3~14d,平均(6±1.5)d。86例患者中急性单纯性胆囊炎4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38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5例,3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有6例中转为开腹胆囊切除术,其余80例均成功完成LC,包含1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加行十二指肠一期修补术。术中行胆道造影20例,1例发现合并有胆总管结石,遂行胆总管探查术、T管引流;另有2例经造影确定存在胆道损伤,均在术中予以修补,1例放置T管引流,1例行一期缝合。1例患者术后胆漏,经保守治疗后治愈,余患者均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遵守严格的适应证和掌握充分的腹腔镜技术,创伤较小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急性 胆囊结石病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丽梅 刘承利 +2 位作者 陈江敏 甄玉英 张蓓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92-94,共3页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术式之一,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相比,经脐单孔LC实现了微创与美容的完美结合。舒适护理是台湾萧丰富1998年提出,又称“萧氏C护理模式”,强调...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术式之一,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相比,经脐单孔LC实现了微创与美容的完美结合。舒适护理是台湾萧丰富1998年提出,又称“萧氏C护理模式”,强调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舒适护理 cholecystectomy 单孔 应用 手术术式 护理模式 护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O_2充气时的心血管反应 被引量:37
17
作者 潘建辉 陈昆洲 +2 位作者 刘双娣 杨晏芳 高玉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5-126,共2页
4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硬膜外组、硬膜外+阿托品组,观察CO_2气腹建立时的心血管反应。结果表明,全麻下腹腔充气时血压、心率轻度上升,硬膜外阻滞下(T_4~L_1)腹腔充气易诱发严重迷走神经反射。气腹前静注常规剂量... 4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硬膜外组、硬膜外+阿托品组,观察CO_2气腹建立时的心血管反应。结果表明,全麻下腹腔充气时血压、心率轻度上升,硬膜外阻滞下(T_4~L_1)腹腔充气易诱发严重迷走神经反射。气腹前静注常规剂量阿托品对其反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充气时血压下降的预防效果不明显。为此,必须加强气腹期间监测和管理,合理选择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心血管反应 麻醉 CO2充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59例 被引量:120
18
作者 侯湘德 白剑 +3 位作者 谢开汉 邓中军 罗明 黄绍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并总结其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5年5月59例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的资料,围手术期采用静脉胰岛素...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并总结其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5年5月59例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的资料,围手术期采用静脉胰岛素治疗。结果 57例(96.6%)腹腔镜完成手术,2例因胆囊三角显示不清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146min,(55±23)min。术后病理胆囊坏疽45例(76.3%)。术后住院5.0~14.0 d,(6.2±1.4)d,无胆漏、胆管损伤,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3例失访,1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手术操作娴熟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糖尿病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2106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3
19
作者 梁久银 徐义仁 +8 位作者 王敬民 刘其春 姜世涛 龚仁华 鲍恩式 曹葆强 侯辉 蔡军 李凯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发生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0 6 9例腹腔镜手术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手术应用 19类 :胆囊 2 10 0 2例、肝脏 2 1例、胆总管 3例、脾外伤 1例、肾囊肿 3例、妇科 16例、胸外科 2例、肠...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发生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0 6 9例腹腔镜手术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手术应用 19类 :胆囊 2 10 0 2例、肝脏 2 1例、胆总管 3例、脾外伤 1例、肾囊肿 3例、妇科 16例、胸外科 2例、肠粘连 14例、辅助性Miles术 3例、阑尾切除 2例、肠系膜畸胎瘤 1例。 2 10 0 2例胆囊切除术严重并发症 6 0例 (0 .2 9% ) ,其中胆管损伤 18例、胆漏 18例、出血 17例、胃肠损伤 7例。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拓展 ,严格腹腔镜手术程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并发症 临床应用 疾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附156例报告) 被引量:57
20
作者 王庆 秦明放 +5 位作者 勾承月 李宁 董默 李勇 王震宇 邹富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88-489,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转开腹的原因。 方法 对我院 1 991年 1 2月~ 2 0 0 1年 1 0月实施的1 2 6 72例LC中转开腹手术 1 5 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中转开腹率 1 2 3% (1 5 6 / 1 2 6 72 ) ,术中因病情复杂及术前...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转开腹的原因。 方法 对我院 1 991年 1 2月~ 2 0 0 1年 1 0月实施的1 2 6 72例LC中转开腹手术 1 5 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中转开腹率 1 2 3% (1 5 6 / 1 2 6 72 ) ,术中因病情复杂及术前误诊所致的被迫性开腹 92例 (5 8 97% ) ,术中因出现技术性并发症而导致强迫性开腹 4 7例 (30 1 3% ) ,延期开腹 1 7例 (1 0 90 % ) ,胆管损伤率 0 2 % (2 6 / 1 2 6 72 )。 结论 LC中转开腹主要原因为术前准备不充分 ,术者经验不足 ,病变复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转开腹 原因分析 手术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