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产品贸易网络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郑明贵 罗来文 +1 位作者 李期 温东洪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345,共13页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产品贸易网络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优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产品贸易现状,为我国制定铜产品贸易与投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铜产业链视角,利用2003—2022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产...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产品贸易网络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优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产品贸易现状,为我国制定铜产品贸易与投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铜产业链视角,利用2003—2022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和ERGM模型分析了上游(铜矿石、废杂铜)、中游(粗铜、精炼铜)和下游(铜材)五种产品贸易格局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产品贸易联系和规模日益扩大,铜产品贸易大国之间具有强贸易联系;(2)五种铜产品贸易网络尤其是铜矿石和铜材产品贸易网络的连通性、紧密性和传输效率较高;(3)中国、印度和土耳其等核心国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五种铜产品贸易网络中占据领导地位,具有极强的控制能力,部分国家如新加坡、波兰和马来西亚等贸易中转国在粗铜和精炼铜产品贸易中扮演着中介角色;(4)铜产品贸易网络受互惠性、扩张性、聚敛性、行为者属性和网络协变量的共同驱动,其中,互惠性、扩张性和聚敛性对五种铜产品贸易网络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行为者属性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矿石和金属出口与人口规模会显著影响铜产品贸易,网络协变量中的地理接壤、贸易协定是铜产品贸易网络的正向驱动因素,而共同语言的影响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铜产品 贸易网络 贸易格局演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2
作者 罗仁杰 庾用桥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1期249-251,共3页
研究了影响施工质量的多个因素,包括施工方案、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优化施工方案、加强工作人员管理、科学管控机械设备和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等施工质量保障对策。最后,分析了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注... 研究了影响施工质量的多个因素,包括施工方案、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优化施工方案、加强工作人员管理、科学管控机械设备和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等施工质量保障对策。最后,分析了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施工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驾驶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林承宥 王林小希 《时代汽车》 2025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疲劳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影响因素复杂多样。本文探讨了疲劳驾驶的定义、影响、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疲劳驾驶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行为,易引发交通事故,对驾驶员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构成威胁。疲劳驾驶会影响驾驶... 疲劳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影响因素复杂多样。本文探讨了疲劳驾驶的定义、影响、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疲劳驾驶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行为,易引发交通事故,对驾驶员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构成威胁。疲劳驾驶会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从而增加事故风险。文章分析了驾驶员个人因素(包括心理和生理因素)、道路环境因素以及车辆因素对疲劳驾驶的影响,并提出了多种干预措施,包括在工作场所实施健康管理计划、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驾驶员个人自我管理策略、加强驾驶员教育与培训、应用技术手段监测驾驶员状态以及通过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与监管。研究结果对于预防和减少疲劳驾驶事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驾驶 影响因素 驾驶员 道路环境 车辆 交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施工阶段碳排放估算模型方法及应用
4
作者 李群峰 高忭 汪鸣泉 《中国市政工程》 2025年第1期107-112,149,150,共8页
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工程量清单碳排放因子的城市道路施工阶段碳排放估算模型方法框架,综合施工过程中的煤油气和电力等能源消耗以及机械排班等产生的碳排放,针对上海市地面道路为主的3个典型道路施工工程项目和标段进行了初步测... 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工程量清单碳排放因子的城市道路施工阶段碳排放估算模型方法框架,综合施工过程中的煤油气和电力等能源消耗以及机械排班等产生的碳排放,针对上海市地面道路为主的3个典型道路施工工程项目和标段进行了初步测算。在此基础上,拓展形成了涵盖城市道路施工阶段施工、机械、安装、管线、桥涵、市政、路基、隧道、道路、路面、绿化、桥梁等工程类型、工程分项和施工工序的4个一级分类、34个二级分类、362个三级分类、1074个分项工程的初步碳排放因子库。同时,文章形成了一套在道路施工碳排放统计核算标准尚未有针对性计算方式情况下的动态碳排放因子更新方法,为正式的统计核算标准接入预留端口,为上海市道路交通设计施工节能降碳探索一个可行的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施工 施工碳排放估算因子模型 典型工程应用与碳排放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itable layout of gate roads related to slice mining in an ultra-thick unstable coal seam 被引量:2
5
作者 Fan Gangwei Zhang Dongsheng Zhou Lei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4期563-566,共4页
We determi:ned a suitable gate road layout in slice mining in an ultra-thick unstable coal seam, using theoretical anallysis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s. Based on plasticity theory in terms of limiting equilibrium, th... We determi:ned a suitable gate road layout in slice mining in an ultra-thick unstable coal seam, using theoretical anallysis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s. Based on plasticity theory in terms of limiting equilibrium, the width of chain pillar in the upper slice was calculated to be 18 m.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in the chain pillar after the upper slice was mined out was describ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extent of the effect of stress on the upper chain pillar on the lower solid coal was obtained on the basis of an elastic solution of a distributed force loaded on a half-plane. Three layout designs for lower gate roads were pro- posed and a stability factor was introduced to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the lower pillar with numerical calculation. Gate road translation was determined as the most suitable layout method, which maximizes the extraction rate on the basis of the pillar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thick coal seam Slice mining Gate road Coal pillar Stability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网对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影响
6
作者 张琦 李思进 +1 位作者 胡世鹏 王秋平 《交通运输研究》 2024年第2期85-96,124,共13页
为使道路网建设有效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提高,对道路网影响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内在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从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经济条件三个维度解析了道路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影响作用理论机制;接着,在该机制框架下构建了影响... 为使道路网建设有效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提高,对道路网影响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内在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从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经济条件三个维度解析了道路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影响作用理论机制;接着,在该机制框架下构建了影响因子体系,并通过集成道路网及其关联的多种地理数据设计了各影响因子的测算方法;最后,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各影响因子对西安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效考评结果的实际贡献,并通过诊断贡献强度的空间分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乡村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道路网影响美丽乡村建设必然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复杂过程,具体来说:与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呈负相关关系的影响因子有水电布设难易度、生态环境扰动度及公共服务稀缺度;与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呈正相关关系的影响因子有生产生活可达度、特色经营适宜度及产业振兴发展度;因乡镇街道级小尺度地方性特征差异,以上6个影响因子各自的局域作用强度会有所不同;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挖掘、整合与道路网相关的各类信息数据,是填补乡村交通研究中常见数据缺口的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交通运输 道路网 美丽乡村建设 道路影响因子 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priori算法的道路运输事故致因分析
7
作者 李文勇 卢睿 +4 位作者 廉冠 吴樱梓 陈杰 王文宇 梁钰瑶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6-23,共8页
为深入研究我国道路运输事故的致因因素,探究各因素之间的相关联系,提出一种改进的关联规则算法,并将其运用于道路运输事故数据分析。首先,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类,建立多维层体系框架;其次,对影响事故属性的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生... 为深入研究我国道路运输事故的致因因素,探究各因素之间的相关联系,提出一种改进的关联规则算法,并将其运用于道路运输事故数据分析。首先,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类,建立多维层体系框架;其次,对影响事故属性的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生成新的候选项集;最后,运用考虑定向约束的Apriori算法挖掘关联规则。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2022年道路运输事故数据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道路运输事故中夜间时段发生事故的原因大多为疲劳驾驶,由于驾驶员行车速度不当造成追尾事故的发生。与运用传统的Apriori算法相比,该方法生成的无效规则减少了69.15%,准确率提高了49.14%,在保证准确性提升的前提下大大提高算法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运输事故 致因因素 关联规则 APRIORI算法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模型在交通事故与行车风险分析中的应用综述
8
作者 柳本民 李诚信 +1 位作者 胡佳欣 王鹏飞 《交通与运输》 2024年第6期68-74,共7页
为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准确评估事故致因和行车风险因素至关重要。本综述旨在回顾和评估近年来应用于该领域的回归模型,使用VOSviewer软件对中外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揭示该领域研究的趋势和热点。深入探讨一般线性模型、广义线性模型(GLM... 为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准确评估事故致因和行车风险因素至关重要。本综述旨在回顾和评估近年来应用于该领域的回归模型,使用VOSviewer软件对中外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揭示该领域研究的趋势和热点。深入探讨一般线性模型、广义线性模型(GLM)、广义加性模型(GAM)和非线性模型在风险因素分析中的应用,尤其是详细讨论Logit回归模型、Probit回归模型和计数数据模型(如泊松模型和负二项模型)在实际数据集中的表现和适用性。此外,针对数据中多零值情况还探讨零膨胀模型(ZIP和ZINB)、多层膨胀模型、Lindley模型以及Tobit模型在处理样本选择偏误中的应用。特别强调不同模型对数据特性的处理能力,并基于模型特性和适用场景提供了科学的模型选择指导,旨在为研究人员在面对具体的交通安全问题时选择合适的回归分析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致因 道路行车风险 回归模型 交通安全 VOSviewer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驾驶状态下城市地下环道驾驶人心理负荷研究
9
作者 尚婷 易爱强 +1 位作者 何军 刘祥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4-282,共9页
为探究城市地下环道驾驶人心理负荷特性,组织驾驶人自然驾驶试验,使用生理仪获取自然驾驶状态下驾驶人心电信号数据。以驾驶人心率、心率增长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为关键变量,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心理负荷量化模型,揭示地下环道平曲线半径... 为探究城市地下环道驾驶人心理负荷特性,组织驾驶人自然驾驶试验,使用生理仪获取自然驾驶状态下驾驶人心电信号数据。以驾驶人心率、心率增长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为关键变量,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心理负荷量化模型,揭示地下环道平曲线半径、曲线类型、出入口以及熟练程度对驾驶人心理负荷的影响。研究表明:心率指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分别与地下环道平曲线半径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驾驶人心理负荷与平曲线半径呈负相关,在相同半径条件下,连续曲线场景下的心理负荷显著高于单个曲线场景,且连续曲线间负荷累积作用超过单一曲线半径对驾驶人心理负荷的影响;入口段驾驶人心理负荷比出口段高21.39%;非熟练驾驶人心理负荷比熟练驾驶人高30.75%;建议在城市地下环道出入口和曲率变化区段增设视线诱导设施,设计车速为20~40 km·h^(-1)时,平曲线半径不宜小于3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驾驶人心理负荷 因子分析 城市地下环道 心率变异性 自然驾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电动自行车路段超速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晓龙 边扬 +2 位作者 赵晓华 黄建玲 尹璐瑶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4-223,共10页
为探究电动自行车超速行为影响作用机制,基于共享电动自行车GPS轨迹数据,对超速行为进行精准辨识和风险等级划分.考虑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等风险要素,在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路段超速风险识别模型基础上,通过部分依赖图解析各因素对... 为探究电动自行车超速行为影响作用机制,基于共享电动自行车GPS轨迹数据,对超速行为进行精准辨识和风险等级划分.考虑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等风险要素,在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路段超速风险识别模型基础上,通过部分依赖图解析各因素对路段超速风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随机森林,CatBoost对于路段超速风险的识别效果更好;随着土地利用密度、路侧停车密度的降低,公交线路密度、道路等级、人行道宽度、非机动道宽度的增加,超速风险增加;同时,单向路、非物理隔离的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平峰时段存在较大的路段超速风险.该研究为电动自行车风险骑行行为辨识及影响因素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并为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自行车 路段超速风险 轨迹数据 机器学习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高速弯沉仪弯沉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黎琴 贺隽 +2 位作者 何佼莲 董侨 李亘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6期1192-1198,共7页
本文研究了温度、速度和厚度等环境因素对交通速度弯沉仪(TSD)弯沉测量结果的影响,采用COMSOL建立了道路动态弯沉分析模型,以广义Maxwell模型表征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黏弹性力学性质,并基于非均布轮迹和简谐波运动模型模拟TSD的动态荷载.... 本文研究了温度、速度和厚度等环境因素对交通速度弯沉仪(TSD)弯沉测量结果的影响,采用COMSOL建立了道路动态弯沉分析模型,以广义Maxwell模型表征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黏弹性力学性质,并基于非均布轮迹和简谐波运动模型模拟TSD的动态荷载.有限元结果显示弯沉最大值位置和加载中心并不重合,温度、速度越高迟滞效果越明显.D_(0)和D_(0)-D_(20)等弯沉盆参数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移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少.面层厚度和基层厚度的增加均会减少路表弯沉,基层厚度变化对路表弯沉的影响更小,面层、基层和地基模量与对应的弯沉盆参数之间存在类似幂函数的关系,弯沉指标对基层模量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基于COMSOL参数化扫描得到的2401组数据,应用决策树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发现面层厚度、温度和速度对TSD测量结果的影响依次减小.以落锤式弯沉仪(FWD)的模拟结果作为弯沉检测的标准值,使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TSD弯沉测量结果修正模型,能够较好地修正面层厚度、温度和车速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因素分析 有限元建模 高速弯沉仪 承载能力 动态弯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黑土区农田道路切沟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2
作者 刘兆题 王春梅 +5 位作者 李芹芳 申华珍 张春妹 王强 龙永清 杨勤科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7-210,共14页
【目的】侵蚀沟治理是黑土地保护工程的重点,但目前区域尺度道路切沟的分布格局尚未明确,严重阻碍侵蚀沟治理进程。为厘清区域尺度道路切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以松嫩黑土区为例,系统布设886个小流域单元,基于Google Earth亚米... 【目的】侵蚀沟治理是黑土地保护工程的重点,但目前区域尺度道路切沟的分布格局尚未明确,严重阻碍侵蚀沟治理进程。为厘清区域尺度道路切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以松嫩黑土区为例,系统布设886个小流域单元,基于Google Earth亚米级遥感影像,综合运用反距离权重法、热点分析及随机森林模型特征选择,探究道路切沟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结果显示:(1)松嫩黑土区14.45%的抽样单元存在道路切沟,道路切沟平均长度232.27 m,平均长度密度0.11 km·km^(-2),平均沟数密度0.46条·km^(-2)。(2)道路切沟长度密度和沟数密度较大的地区分布于东北部的漫川漫岗地区(齐齐哈尔、绥化、黑河三市交界处和哈尔滨西北部)、东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区(长春东北部)及西北部的山地丘陵地区(呼伦贝尔东南部与齐齐哈尔交界处)。(3)坡度、降水和海拔对道路切沟密度的贡献度表现为坡度>降水>海拔。4°~6°坡段、270~300 m海拔段,以及>600 mm降雨等级上,道路切沟分布最为密集。【结论】结果表明:除中部和西南地区外,均存在道路切沟且沿松嫩黑土区边界呈带状分布;坡度、降水和海拔是影响松嫩黑土区道路切沟形成和发育的主要因子,坡度为最主要因子;亚米级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结合系统抽样的方法在区域尺度道路切沟研究上具有可靠性和适用性,可为黑土区道路切沟治理和黑土资源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亚米级遥感影像 切沟侵蚀 道路切沟 影响因素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桥梁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措施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文浩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5期249-251,共3页
分析了项目设计和规划、项目设计和规划,以及施工阶段各因素对道路桥梁工程造价的影响,总结了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造价控制体系,优化施工设计过程,采用先进的造价控制方式,优化工程造价成本管理,完善责任管理制度,优化工... 分析了项目设计和规划、项目设计和规划,以及施工阶段各因素对道路桥梁工程造价的影响,总结了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造价控制体系,优化施工设计过程,采用先进的造价控制方式,优化工程造价成本管理,完善责任管理制度,优化工程项目成本的过程控制,旨在提高道路桥梁建设中的工程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桥梁 工程造价 影响因素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公路线形及天气对驾驶人生理及行为特性影响
14
作者 刘通 张中刚 +2 位作者 刘唐志 刘星良 何明浩 《人类工效学》 2024年第4期6-11,共6页
目的探究山区公路线形与天气条件对不同熟练度驾驶人生理及行为特性的耦合影响。方法通过开展实车试验,采集20名驾驶人在山区公路驾驶过程中的生理及行为特性数据,以心率增长率和瞳孔面积变化率为生理指标,以速度均值和标准差为行为指标... 目的探究山区公路线形与天气条件对不同熟练度驾驶人生理及行为特性的耦合影响。方法通过开展实车试验,采集20名驾驶人在山区公路驾驶过程中的生理及行为特性数据,以心率增长率和瞳孔面积变化率为生理指标,以速度均值和标准差为行为指标,分析不同熟练度驾驶人在山区公路不同线性及天气条件下的驾驶负荷变化规律,使用熵权TOPSIS法对驾驶负荷进行量化评价。结果降雨量、线形条件和熟练度对驾驶人生理变化和速度控制具有显著影响;此外,降雨和线形耦合作用下的驾驶负荷变化显著,非熟练驾驶人、大雨/中雨和回头曲线场景下的驾驶负荷相对较高,相对接近度均高于0.5。结论驾驶负荷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与熟练度呈负相关关系,回头曲线路段驾驶负荷高于直线段,研究结果可为山区公路安全预警防控及安全配套设施设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交通安全 人因工程 山区公路 降雨天气 驾驶熟练度 回头曲线 生理及行为特性 驾驶负荷 驾驶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博 梁爽 赵振国 《山西建筑》 2024年第9期80-82,共3页
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深入探索OGFC(Open-Graded Friction Course)混合料细观结构中空隙的分布、大小和复杂程度,并且分析出空隙数量、面积、空隙分形维数等参数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了解这些参数与混合料性能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O... 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深入探索OGFC(Open-Graded Friction Course)混合料细观结构中空隙的分布、大小和复杂程度,并且分析出空隙数量、面积、空隙分形维数等参数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了解这些参数与混合料性能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OGFC混合料试件断面图像的空隙数量、空隙面积和空隙分形维数等参数同混合料性能密切相关,且相互之间具备良好的线性回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图像处理 细观空隙结构 影响因素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准排放因子更新对隧道需风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旭 王明年 +1 位作者 严涛 于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0,共8页
为解决交通车辆持续更新导致的城市隧道内通风系统设计浪费和运营闲置,研究基准排放因子更新对隧道需风量的影响,并建立2种应对车辆更新的基准排放因子计算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明确需风量计算式中随时间更新的关键参数为基准排放因子... 为解决交通车辆持续更新导致的城市隧道内通风系统设计浪费和运营闲置,研究基准排放因子更新对隧道需风量的影响,并建立2种应对车辆更新的基准排放因子计算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明确需风量计算式中随时间更新的关键参数为基准排放因子;随后,根据定量分析得到基准排放因子和纵坡-车速系数更新对需风量的影响;最后,结合国外理念和实际设计经验,提出2种考虑时间更新的基准排放因子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道路隧道通风设计规范在制定基准排放因子时参考了世界道路协会(PIARC)通风报告,并分析得到了参考理由;与2000年相比,2021年的CO、NOx和PM基准排放限值分别降低了81.6%、76.7%和97.9%;建立了使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限值作为基准排放因子的最不利设计方法,计算出2018年各污染物基准排放因子(CO为0.0011 m^(3)/(辆·km),PM为0.4610 m^(2)/(辆·km)),相比于2014年《细则》分别降低84.3%和77.0%.建立并验证了基准排放因子计算方法,为城市道路隧道通风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隧道 通风设计 需风量 基准排放因子 排放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要素城市道路设计研究
17
作者 田桦枫 《中国市政工程》 2024年第2期1-5,140,共6页
针对传统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借鉴街道设计理念,提出全要素城市道路设计的理念、方法,给出全要素城市道路设计的框架体系、设计内涵、目标途径和全要素设计内容。按车行系统、慢行系统、环境绿化、管线管廊、城市家具、建筑界面... 针对传统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借鉴街道设计理念,提出全要素城市道路设计的理念、方法,给出全要素城市道路设计的框架体系、设计内涵、目标途径和全要素设计内容。按车行系统、慢行系统、环境绿化、管线管廊、城市家具、建筑界面、智慧道路7个方面,对全要素城市道路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概述和详细分析。同时,通过河北省雄安新区某工程设计案例,进一步阐述全要素城市道路设计的理念、方法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 城市道路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路表弯沉温度及湿度修正系数的定量化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超 吴柳 《公路交通技术》 2024年第3期36-40,54,共6页
路表弯沉值是反映路面整体承载能力的关键指标,温、湿度系数的合理修正是准确评定路表弯沉的重要保障。针对现有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17)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在评定沥... 路表弯沉值是反映路面整体承载能力的关键指标,温、湿度系数的合理修正是准确评定路表弯沉的重要保障。针对现有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17)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在评定沥青路面弯沉时,对温、湿度修正系数的确定存在主观性及指导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借鉴贝克曼梁法温度修正模型、调查路基平衡湿度状况以及利用路基回弹模量值与路基饱和度关系模型,提出了沥青面层中点温度、平衡湿度状态下路基回弹模量和检测时路基回弹模量的取值方法,并进一步计算出温、湿度修正系数。结果表明:1)通过调查路基填料和路基干湿状态,并利用相关模型,可实现沥青路面路表弯沉温、湿度修正系数的定量化确定;2)计算出的修正系数可消除温、湿度对实测路表弯沉值的影响,可用于实际沥青路面弯沉的验收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表弯沉 温度修正系数 湿度修正系数 定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改性沥青路面降噪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浩 《现代交通技术》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对现阶段橡胶改性沥青路面降噪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路面噪声的来源,阐述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的降噪原理,分析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降噪效果的影响因素,最后总结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降噪性能测试方法,并简要探讨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 对现阶段橡胶改性沥青路面降噪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路面噪声的来源,阐述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的降噪原理,分析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降噪效果的影响因素,最后总结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降噪性能测试方法,并简要探讨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改性沥青 路面降噪 影响因素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4Model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网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珊珊 庄越 《交通工程》 2024年第6期54-59,74,共7页
为探究导致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致因因素及其演化关系,运用24Model分析收集的62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从不安全动作因素、不安全物态因素、个体安全能力、管理体系因素、安全文化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6类因素展开分析,确定了5... 为探究导致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致因因素及其演化关系,运用24Model分析收集的62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从不安全动作因素、不安全物态因素、个体安全能力、管理体系因素、安全文化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6类因素展开分析,确定了53个致因因素,进一步构建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网络,并分析该网络模型的相关拓扑特征指标,结果表明: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习惯不佳,心理状态不佳等10项致因因素中心性较高,处于社会网络核心位置,易于诱发其他致因因素,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以及网络直径较小,这表明该致因网络具有小世界性,进一步分析社会网络边权占比,得到了1条致因因素关键影响路径,针对关键致因因素及路径进行协同控制对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Model 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社会网络分析 事故致因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