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梁素海黄苔分布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晓蝶 崔江龙 +1 位作者 熊瑛 张列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888,共10页
黄苔暴发是乌梁素海水环境和水生态健康的重要环境问题,识别黄苔分布并探究其关键影响因子对预防黄苔暴发以及进行科学管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2013—2020年卫星遥感影像以及无人机航拍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森林方法识别乌梁素海黄苔... 黄苔暴发是乌梁素海水环境和水生态健康的重要环境问题,识别黄苔分布并探究其关键影响因子对预防黄苔暴发以及进行科学管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2013—2020年卫星遥感影像以及无人机航拍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森林方法识别乌梁素海黄苔分布并进行面积统计,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筛选影响黄苔面积变化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通过十折交叉验证随机森林模型在训练集上的精确度达到99%,在测试集上的平均精确度达到92.8%。从年际变化趋势来看,黄苔面积在2014—2015年、2016—2017年波动较大,前者从18.92 km^(2)降至10.59 km^(2),后者从13.31 km^(2)升至22.48 km^(2),而其他年份黄苔面积相对稳定;从空间变化看,黄苔在乌梁素海入口区和湖心区分布更为密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生长期的黄苔面积与水质指标的关联性呈现动态变化,5月黄苔面积受水温和有机物浓度影响显著,6—8月受综合环境因素(水温、有机物及氮磷营养盐浓度)影响较大,9月受氮磷营养盐浓度及生物竞争关系影响较强。研究揭示了黄苔生长与水质指标和生物竞争等影响因素的复杂交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黄苔 随机森林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湖关系变化对鄱阳湖沉积物氨氮释放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何宗健 吴志强 +2 位作者 倪兆奎 刘婉清 王圣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77-1284,共8页
选取了鄱阳湖北部湖区、“五河”入湖尾闾区、湖心区共14个不同高程的表层出露沉积物样品,通过研究其总氮(TN)含量和氨氮(NH4+-N)释放热力学及动力学特征,试图揭示江湖关系变化导致的水位变化对鄱阳湖沉积物氨氮释放风险的影响.结... 选取了鄱阳湖北部湖区、“五河”入湖尾闾区、湖心区共14个不同高程的表层出露沉积物样品,通过研究其总氮(TN)含量和氨氮(NH4+-N)释放热力学及动力学特征,试图揭示江湖关系变化导致的水位变化对鄱阳湖沉积物氨氮释放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鄱阳湖沉积物 TN 含量在377~3875mg/kg 之间;NH4+-N 吸附/解吸平衡浓度(EC0)在1.49~2.99mg/L 之间;单位沉积物 NH4+-N 的最大释放量在17.00~140.97mg/kg 之间,NH4+-N释放主要集中在0~5min时段,占最大释放量的50.84%~73.34%,TN含量、EC0浓度、NH4+-N的最大释放量及初始释放速率均随沉积物所处高程的增高而增大,由此可见近年来由于长江来水量减少,鄱阳湖与长江之间江湖关系的改变,引起鄱阳湖枯水期提前及低枯水位持续时间增加,导致沉积物出露时间延长,进而促使沉积物TN含量、EC0浓度、单位沉积物NH4+-N最大释放量及0~5min时段NH4+-N释放速率升高,进而引起沉积物 NH4+-N 释放风险增大,是导致鄱阳湖水质恶化的重要机制之一.如果此江湖关系变化持续,枯水期低枯水位持续,势必引起沉积物出露面积进一步增大及出露时间的延长,最终可导致来年丰水期鄱阳湖沉积物NH4+-N释放风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湖关系 沉积物 氨氮 释放风险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不同高程沉积物中磷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刘凯 倪兆奎 +1 位作者 王圣瑞 倪才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6-861,共6页
选取了枯水期鄱阳湖10∽13m高程共14个出露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研究其总磷(TP)及各形态磷含量与分布特征,试图揭示江湖关系变化导致的水位下降对鄱阳湖沉积物磷潜在释放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总磷(TP)含量在214.5∽7... 选取了枯水期鄱阳湖10∽13m高程共14个出露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研究其总磷(TP)及各形态磷含量与分布特征,试图揭示江湖关系变化导致的水位下降对鄱阳湖沉积物磷潜在释放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总磷(TP)含量在214.5∽736.0mg/kg之间,平均含量为(428.6±154.3)mg/kg.空间分布呈"五河"入湖尾闾区(444.5mg/kg)≈湖心区(445.4mg/kg)〉北部湖区(387.7mg/kg).各形态磷在空间上的差异相对较小,不同形态磷含量次序为活性磷(254.6±114.3mg/kg)〉有机磷(105.0±49.2mg/kg)〉非活性磷(69.1±26.3mg/kg).江湖关系变化引起鄱阳湖枯水期沉积物出露时间提前并且延长,进而导致不同高程沉积物总磷及其各形态磷含量差异明显,其含量变化趋势为12∽13m〉11∽12m〉10∽11m,即高程越高,沉积物总磷及其各形态磷含量越高.其中活性磷增幅最大,OP次之,非活性磷最小.而空间增幅表现出"五河"入湖尾闾区最为显著,湖心区次之,而北部湖区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磷形态 分布特征 江湖关系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位动态预测模型 被引量:19
4
作者 万中英 钟茂生 +2 位作者 王明文 丁树良 黄淑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32-236,共5页
鄱阳湖集江西省内五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之来水,全省各地降水的多寡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很大.1998年汛期全省出现了两次连续大暴雨过程.第二次大暴雨过程致使鄱阳湖区洪水泛滥,洪涝成灾,造成了国家和人们的重大损失.为了提... 鄱阳湖集江西省内五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之来水,全省各地降水的多寡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很大.1998年汛期全省出现了两次连续大暴雨过程.第二次大暴雨过程致使鄱阳湖区洪水泛滥,洪涝成灾,造成了国家和人们的重大损失.为了提前做好预防,我们根据历史数值,采用逐步回归[1,2,3]的方法建立鄱阳湖区域及上游降水与鄱阳湖水位关系模型.通过对相应假设进行F检验以及使用模型进行鄱阳湖短期水位的预测检验表明,模型选择的因子较为合理,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效果较好.因此我们认为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水位预测 降水 动态预测模型 关系模型 逐步回归法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蓄水后洞庭湖水沙环境变化对湖区航道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明 冯小香 +1 位作者 刘哲 李维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3-431,共9页
江湖关系变化是影响洞庭湖水文泥沙环境的重要因素,关系到湖区航运的安全。以实测水文及地形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洞庭湖区水沙环境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其对湖区航道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峡蓄水后,枯季湖区月均流量趋于减少,湖区淤积减缓... 江湖关系变化是影响洞庭湖水文泥沙环境的重要因素,关系到湖区航运的安全。以实测水文及地形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洞庭湖区水沙环境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其对湖区航道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峡蓄水后,枯季湖区月均流量趋于减少,湖区淤积减缓甚至出现冲刷,枯水期湖口低水位有所上升,湖面比降趋于降低;2受来沙减少影响,湖区航道有所冲刷,湖口低水位上升使得湖区通航保证率水位有一定幅度上升,航道水深增加,三峡蓄水初期江湖关系变化对湖区航道的影响总体为积极因素,对湖区湘江航道的影响要大于开湖航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环境变化 江湖关系 湖区航道 洞庭湖 三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湖区主要微生物生理群数量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志红 于一尊 +5 位作者 黄江丽 张国华 谭胤静 郑国华 涂祖新 陈宇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7-1042,共6页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水量随季节性变化明显。为了研究不同水量对湖区微生物生理群和环境因子影响,采集了丰水期和枯水期鄱阳湖湖区水样,通过研究水体中生理菌群氮循环微生物、解磷细菌等数量和分布特征,分析菌群数量和总氮、总磷...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水量随季节性变化明显。为了研究不同水量对湖区微生物生理群和环境因子影响,采集了丰水期和枯水期鄱阳湖湖区水样,通过研究水体中生理菌群氮循环微生物、解磷细菌等数量和分布特征,分析菌群数量和总氮、总磷和溶解氧等指标相关性,揭示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生理菌群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种氮循环微生物中,硝化细菌(Nitrobacteria)数量最高,所有样品超过3 000 MPN·100 mL^-1。氨化细菌(Ammonifying bacteria)、亚硝化细菌(Nitrosobacteria)和反硝化细菌(Denitrifying bacteria)数量较少,平均为975.11、45.68和127.51 MPN·100mL^-1,样品之间差异明显。44%样品中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数量低于20 MPN·100 mL^-1,达到国家一级水标准,大肠杆菌为300 MPN·100mL^-1有23个,占总样品数30.67%。少数水体样品中解磷细菌(Phosphate-solubilizing bacteria)数量在20~80 CFU·mL^-1,多数样品中没有检测到解磷细菌。底泥中存在较多解磷细菌,占异养细菌5%左右。水体中总氮(TN)与大肠杆菌、氨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成极显著正相关。枯水期反硝化细菌数量明显高于丰水期,其它生理菌群则明显下降,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鄱阳湖水质基本保持良好,没有出现大面积富营养化,大肠杆菌、氨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可以作为鄱阳湖夏季总氮污染的主要指标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氮循环微生物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太湖入湖口蓝藻生物量与TN、TP的年变化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韩志萍 邵朝纲 +4 位作者 张忠山 王晓梅 徐新华 唐铭 叶金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1-918,共8页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南太湖水域三个入湖口(小梅港、新塘港、大钱港)水质中蓝藻生物量、TN和TP的年变化特征进行了调查;通过SPSS10.0软件对蓝藻生物量与TN和TP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南太湖入湖口蓝藻生物量一般有两个高位期,...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南太湖水域三个入湖口(小梅港、新塘港、大钱港)水质中蓝藻生物量、TN和TP的年变化特征进行了调查;通过SPSS10.0软件对蓝藻生物量与TN和TP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南太湖入湖口蓝藻生物量一般有两个高位期,分别出现在每年的5—6月和9—10月;(2)南太湖入湖口的TN和TP处于富营养化水平,TN有朝重富营养化发展的趋势;(3)2008—2009年蓝藻生物量与TN的相关性系数r介于-0.010—0.210之间,呈现不相关;2010年r介于0.43—0.47,呈现低度负相关;(4)3年中蓝藻生物量与TP的相关性系数r介于0.30—0.80,呈现正相关。南太湖沿岸TP出现在0.05—0.20mg/L范围内频率达90%以上,蓝藻高位期时TP浓度在0.1—0.15mg/L范围。结果说明,南太湖沿岸水体中氮和磷营养盐水平较高,已经不容忽视,蓝藻生物量与TN之间存在一定的此消彼长规律,水体中TP已经是南太湖各入湖口蓝藻生长繁殖的相关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湖 蓝藻生物量 TN TP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洪水对鄱阳湖倒灌影响及微模型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志寰 范红霞 +1 位作者 朱立俊 刘贝贝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66,共8页
长江洪水对鄱阳湖的倒灌现象是江湖关系的研究内容之一。倒灌过程对江湖水沙交换及流域水环境保护、水生态安全维护和水资源配置等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了江湖倒灌现象及其特有的水文、泥沙性质,阐述了长江对鄱阳湖倒灌的作用机理和发生条... 长江洪水对鄱阳湖的倒灌现象是江湖关系的研究内容之一。倒灌过程对江湖水沙交换及流域水环境保护、水生态安全维护和水资源配置等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了江湖倒灌现象及其特有的水文、泥沙性质,阐述了长江对鄱阳湖倒灌的作用机理和发生条件,并从旱涝灾害、水沙交换和水环境生态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倒灌产生的江湖效应研究成果。在归纳以往江湖倒灌研究方法和成果的基础上,从相似理论、相似条件和微模型倒灌研究关键技术等方面,探讨了未来可采用微型河工模型试验新技术,开展长江和鄱阳湖这类大范围江湖作用关系研究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鄱阳湖 倒灌 江湖关系 微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胡春宏 阮本清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0,共7页
本文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后将发挥的作用和可能产生的影响,采用现场调研、实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等研究手段,从鄱阳湖流域水资源演变趋势及开发利用状况,三峡水库运用对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及江湖关系的影响,枢纽工程对... 本文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后将发挥的作用和可能产生的影响,采用现场调研、实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等研究手段,从鄱阳湖流域水资源演变趋势及开发利用状况,三峡水库运用对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及江湖关系的影响,枢纽工程对水资源、防洪、湖区水环境、鱼类的影响,枢纽工程合适的下闸蓄水时期和蓄水位、工程闸门型式及鱼道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试图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立项和规划设计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江湖关系 运行方式 工程的作用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汶川地震相关堆积物的细颗粒石英光释光测年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会丽 陈杰 +1 位作者 刘进峰 余松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3-420,共8页
现代强震相关堆积物的释光测年研究有助于理解古地震相关沉积物释光测年的地质意义,提高古地震测年的精度和准确度,更好地认识大地震发生的规律。文中选择了若干典型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相关堰塞湖堆积物、泄洪堆积物和喷砂堆积物,进... 现代强震相关堆积物的释光测年研究有助于理解古地震相关沉积物释光测年的地质意义,提高古地震测年的精度和准确度,更好地认识大地震发生的规律。文中选择了若干典型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相关堰塞湖堆积物、泄洪堆积物和喷砂堆积物,进行了细颗粒石英光释光测年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地震相关沉积物中的细颗粒石英灵敏度较高,但释光信号并未完全归零,等效剂量残留值有的可高达10Gy,这对百年或千年尺度复发周期地震事件的释光测年影响较大,但对万年至10万年尺度的地质事件测年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地震前古地面附近沉积物样品细颗粒石英的光晒退程度较好,其等效剂量仅0.2Gy,因此应尽量采集古地面附近的样品来限定古地震事件发生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堰塞湖 地震喷砂 细颗粒石英 光释光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汐型湖泊水体透明度灰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华 逄勇 +1 位作者 陈晓峰 赵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受外域水体特征及潮汐作用影响,滨江潮汐型湖泊水体透明度影响因子复杂多变。以镇江内湖为例,基于洪、枯两季典型全日潮野外同步实测结果,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定量计算了内湖水体透明度与相关环境因子的灰关联度,分析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 受外域水体特征及潮汐作用影响,滨江潮汐型湖泊水体透明度影响因子复杂多变。以镇江内湖为例,基于洪、枯两季典型全日潮野外同步实测结果,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定量计算了内湖水体透明度与相关环境因子的灰关联度,分析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内湖透明度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洪季,影响内湖透明度的关键因子是悬沙浓度与高锰酸盐指数;枯季,来水含沙量降低,主要影响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与叶绿素a浓度;洪、枯两季,内湖水体透明度主要影响因子的排列顺序受潮汐作用影响较小;NH3-N等间接影响因子对透明度影响不明显,但随涨落潮仍呈现一定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湖泊 水体透明度 灰关联分析 内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近3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湿地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贾慧聪 潘东华 张万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3期126-128,共3页
洞庭湖是我国面积仅次于鄱阳湖的第二大淡水湖。近些年来,洞庭湖区降水在减少,湘、资、沅、澧四水的来水量也在降低,尤其2011年春季以来,洞庭湖水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干旱,洞庭湖地区的降水量累计比历年同期减少了50%至60%。本文基于... 洞庭湖是我国面积仅次于鄱阳湖的第二大淡水湖。近些年来,洞庭湖区降水在减少,湘、资、沅、澧四水的来水量也在降低,尤其2011年春季以来,洞庭湖水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干旱,洞庭湖地区的降水量累计比历年同期减少了50%至60%。本文基于1985年、2000年和2011年的遥感影像数据,运用RS、GIS等,系统分析了洞庭湖区近30年土地利用/覆盖的数量和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过度围湖垦殖成为洞庭湖湖面萎缩的主要原因。湖区耕地总量持续增加,增幅达36.01%;湿地、林地、草地总量减少,其中湿地和草地面积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分别为72.88%和62.98%。研究结果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及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洞庭湖区湿地的管理提供背景资料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土地利用 湿地 灰关联度 遥感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湖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灰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邱小琮 赵红雪 孙晓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20266-20267,共2页
[目的]探讨环境因子对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灰关联方法对2007年11月~2008年9月的沙湖水样进行分析,研究了叶绿素a含量与水温、pH值、透明度、总氮、总磷、高锰酸钾指数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影响沙湖叶绿素a含量... [目的]探讨环境因子对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灰关联方法对2007年11月~2008年9月的沙湖水样进行分析,研究了叶绿素a含量与水温、pH值、透明度、总氮、总磷、高锰酸钾指数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影响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依次为水温、高锰酸盐指数、总氮、pH值、总磷和透明度。[结论]为沙湖的富营养化治理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湖 叶绿素A 环境因子 灰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油源浅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卫延召 戴金星 赵长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91-194,共4页
吐哈盆地是我国唯一发现的一个油气以煤成油为主的盆地 ,其中台北凹陷是吐哈盆地的主体凹陷 ,也是发现油气最多的凹陷。以丘陵构造带为界 ,可将台北凹陷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原油的特征具有典型的煤成油特征 ,西部原油的特征则界于湖相... 吐哈盆地是我国唯一发现的一个油气以煤成油为主的盆地 ,其中台北凹陷是吐哈盆地的主体凹陷 ,也是发现油气最多的凹陷。以丘陵构造带为界 ,可将台北凹陷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原油的特征具有典型的煤成油特征 ,西部原油的特征则界于湖相油和煤成油之间。从表面上看 ,西部原油特征具有混源特征 ,但从原油碳同位素、饱芳比、姥植比等指标的分布区间进行分析 ,西部原油这些指标值的分布区间明显小于东部原油。因此 ,西部原油不可能由湖相油和煤成油混合而成 ,而是由性质界于典型湖相泥岩和煤系源岩之间的中、下侏罗统湖相泥岩所生成。根据石油地质综合分析 ,胜北次凹的前侏罗系烃源岩并非台北凹陷西部原油的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油 煤成油 台北凹陷 吐哈盆地 油气勘探 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城陵矶汇流河段水流运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峰 李发政 +1 位作者 渠庚 朱勇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3-46,共4页
荆江与洞庭湖水流在城陵矶汇流河段的水流条件直接影响到上游河段水位变化和洪水传播,关系到荆江河段及洞庭湖的防洪安全,通过长江防洪实体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流量下,荆江与洞庭湖不同汇流比及下游不同水位条件下,江湖汇流处水流特性... 荆江与洞庭湖水流在城陵矶汇流河段的水流条件直接影响到上游河段水位变化和洪水传播,关系到荆江河段及洞庭湖的防洪安全,通过长江防洪实体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流量下,荆江与洞庭湖不同汇流比及下游不同水位条件下,江湖汇流处水流特性的变化。研究表明,江湖汇流处水流具有显著的弯道水流特性,两股水流相互顶冲、掺混,流态复杂,水流态势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采取措施降低下游水位、合理调度削减洪峰以及避免江湖洪水恶劣遭遇等,可以改善汇流河段水流条件、降低水位,从而有利于上游江湖防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湖关系 汇流 实体模型 水流特性 防洪 荆江-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杞麓湖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秦洁 吴献花 +3 位作者 高卫国 杨世华 王泉 罗维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345-348,共4页
[目的]研究杞麓湖叶绿素a(Chl-a)与水质因子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性。[方法]2010年1~9月,对杞麓湖Chl-a及水质因子进行监测,并运用相关分析和灰关联分析,对Chl-a与水质因子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杞麓湖水体中Chl-a含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 [目的]研究杞麓湖叶绿素a(Chl-a)与水质因子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性。[方法]2010年1~9月,对杞麓湖Chl-a及水质因子进行监测,并运用相关分析和灰关联分析,对Chl-a与水质因子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杞麓湖水体中Chl-a含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总体趋势是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平水期时,Chl-a与pH和TP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枯水期时,Chl-a与TN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在丰水期时,Chl-a与各因子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杞麓湖水体中,对Chl-a含量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有pH、WT、SD、TA等,而对Chl-a含量影响最大的则是湖体内的N、P营养盐含量。[结论]该研究为杞麓湖富营养化的治理与合理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杞麓湖 叶绿素A 水质因子 相关分析 灰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60
17
作者 卢金友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4-61,共8页
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对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历年变化趋势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本文成果对分析预测三峡水库兴建后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变化趋势及其治理、江湖关系调整趋势及江、湖的治理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分流分沙 江湖关系 荆江三口 变化规律 径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大莲湖湿地和江湾湿地沉积物特性对比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雷雁茹 李春辉 +4 位作者 何池全 陈学萍 梁霞 崔心红 朱义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0-386,392,共8页
以上海大莲湖湿地和江湾湿地的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011年4月、8月、11月采集沉积物,测定沉积物的pH值、密度、含水率、有机质、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速效氮、速效磷.结果表明,大莲湖湿地沉积物的... 以上海大莲湖湿地和江湾湿地的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011年4月、8月、11月采集沉积物,测定沉积物的pH值、密度、含水率、有机质、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速效氮、速效磷.结果表明,大莲湖湿地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38.96~120.19 g/kg)>江湾湿地(20.74~94.64 g/kg),大莲湖湿地的TN含量(13.25~26.93 g/kg)>江湾湿地(5.73~13.56 g/kg),大莲湖湿地的速效氮占总氮的比例(3.28%)>江湾湿地(1.62%),大莲湖湿地的速效磷占总磷的比例(3.88%)>江湾湿地(2.57%).沉积物理化指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莲湖湿地沉积物密度与有机质、有机质与速效氮分别呈极显著相关性.江湾湿地与大莲湖湿地沉积物的养分含量对比结果显示,大莲湖湿地沉积物比江湾湿地更有利于湿地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 大莲湖 江湾 沉积物因子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当地族群关系的影响——以川滇泸沽湖地区为例 被引量:24
19
作者 陈刚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5期94-102,共9页
文章考察地处四川和云南之间泸沽湖地区旅游的发展及其对当地族群关系的影响。以观察、访谈和问卷的方式,研究小组收集当地人对旅游开发后泸沽湖地区族群关系互动的认识。研究发现,旅游的发展促进了该地区族群间的交流和融合,强化了当... 文章考察地处四川和云南之间泸沽湖地区旅游的发展及其对当地族群关系的影响。以观察、访谈和问卷的方式,研究小组收集当地人对旅游开发后泸沽湖地区族群关系互动的认识。研究发现,旅游的发展促进了该地区族群间的交流和融合,强化了当地居民(特别是摩梭人)的族群认同。但旅游开发并没有完全消除当地族群间存在的偏见和歧视,旅游发展带来的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族群意识的加强、市场经济的竞争和贫富差距的增大,都影响当地族群关系的健康发展。文章建议,在多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推行参与式开发和包容性增长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族群关系 泸沽湖 摩梭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与洞庭湖关系变化初步分析 被引量:49
20
作者 卢金友 罗恒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26,共3页
长江中游枝城至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荆江南岸沿程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调弦口(已于1959年建闸控制)分流入洞庭湖,洞庭湖又集湘、资、沅、澧四水经湖区调节后于城陵矶汇入长江,形成了复杂的江湖关系。受自然的和人为的因... 长江中游枝城至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荆江南岸沿程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调弦口(已于1959年建闸控制)分流入洞庭湖,洞庭湖又集湘、资、沅、澧四水经湖区调节后于城陵矶汇入长江,形成了复杂的江湖关系。受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影响,江湖关系不断地发生调整变化,这直接关系到长江和洞庭湖的演变及其治理,因此,深入分析江湖关系变化的规律及其影响,对研究三峡工程修建后江湖关系调整趋势及江、湖的治理均有重要意义。实测资料分析表明,近几十年来,长江与洞庭湖关系的调整变化,对长江和洞庭湖的演变及防洪产生了一定影响,应加强江、湖治理研究,通过治理使江湖关系朝着江、湖两利的方向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河相关系 长江 洞庭湖 荆江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