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地区黄河反Z形河道的成因机制分析
1
作者 李永军 王芊 +3 位作者 段丰浩 彭建兵 王盼龙 程三友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
河流演化取决于区域地球动力学过程。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反Z形河段流经五大构造带,大多数河段产于断层破碎带和碎裂岩带中,河道大多分布于造山带山前大断裂、构造单元结合部。NWW向断裂主控长线型延伸河道,NE向、NW向断裂主控短折线拐... 河流演化取决于区域地球动力学过程。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反Z形河段流经五大构造带,大多数河段产于断层破碎带和碎裂岩带中,河道大多分布于造山带山前大断裂、构造单元结合部。NWW向断裂主控长线型延伸河道,NE向、NW向断裂主控短折线拐弯河道,NE向、NW向两组断裂交切形成锯齿状摆动延伸河道。青藏高原持续向NE方向挤压过程中,在阿拉善和鄂尔多斯两地块的正向联合阻挡下,构造上表现为NWW-SEE向复合与叠加造山带,地貌上表现为隆起与凹陷相间,河流主流向总体与主构造带展布方向平行。受到扬子、秦岭、鄂尔多斯等块体阻挡后,加剧了NE向张性走滑断裂活动,导致河流由原SEE向短折线大角度向NE向拐弯,并驱使NE向张性走滑断裂的NW盘大幅度沉降,形成西高东低的斜倾式地堑,河流向NE向前行,在遭遇下一个NWW-SEE向断裂带阻挡后,逼迫河流NW-NWW向回流,形成了黄河独有的斜U形大回流。断裂构造是控制河道形成、演化、延伸、拐弯和构成反Z形河道组合样式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反Z形河道 断裂控河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奔子栏-真达乡河段滑坡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廖俊生 许强 +4 位作者 张富灵 巨袁臻 杨建 郭德存 何万通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2,共12页
金沙江奔子栏-真达乡河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与横断山脉交界的位置,地质活动强烈,滑坡灾害频发。为进一步掌握金沙江奔子栏至真达乡河段水电站库区及其所属范围的滑坡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以区内调查和遥感识别的189处滑坡为基础,研究... 金沙江奔子栏-真达乡河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与横断山脉交界的位置,地质活动强烈,滑坡灾害频发。为进一步掌握金沙江奔子栏至真达乡河段水电站库区及其所属范围的滑坡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以区内调查和遥感识别的189处滑坡为基础,研究河段滑坡分布的规律,提出相关的控制因素并分析其对滑坡分布规律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主要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①区内滑坡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主要是坡体结构,其次是工程地质岩组和地形地貌;②逆向坡的分布对滑坡发育存在显著影响,逆向坡是区内滑坡的主要坡体结构,为岩体的变形破坏过程提供了缓慢变形的结构基础,使得风化碎裂的岩体堆积在原位构成滑体;③工程地质岩组的分布导致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呈明显的差异性特征,较软岩组中滑坡发育数量最多,占比50.8%;④滑坡主要发育于陡-极陡的中小起伏中山地貌中,地形坡度多介于15°~41°之间,以25°~33°为主,倾向以东西向为主;⑤断裂构造和河流形态控制着局部的滑坡分布,断层距与发育滑坡数量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研究成果对区域性的滑坡灾害防治工作和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上游 滑坡 分布规律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黄河流域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薄立明 赵浪 +2 位作者 尹力 张翔 魏伟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90,共13页
[目的]科学认知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促进水资源用途管制客体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治理系统的融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法]采用空间转移矩阵、最优地理探测器等量化模型分析黄河流域... [目的]科学认知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促进水资源用途管制客体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治理系统的融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法]采用空间转移矩阵、最优地理探测器等量化模型分析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的区域差异,剖析了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路径并揭示其内在影响因素。[结果](1)黄河流域水生态空间规模为2.76万km^(2),仅占流域国土总面积的2.28%,上、中、下游水生态空间规模占比为22∶2∶3,研究期内规模性扩张了4 989.90 km^(2),上游地区增长规模最大,下游地区增长幅度最剧烈。(2)上游地区水生态空间主要与其他生态空间发生交叉转换,引起水生态空间大规模扩张,其次是与农业空间交互转换造成水生态空间小规模流失;中游地区水生态空间主要与农业空间发生交叉转换,其次是其他生态空间,引起水生态空间小规模扩张;下游地区农业空间向水生态空间的转换引起水生态空间大规模扩张的同时水生态空间也规模性转换为城镇空间。(3)上游地区水生态空间规模性扩张核心影响因素是水资源“液态化”的水文循环过程,流失则是主要由第一、三产业发展诉求驱动;中游地区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整体表现为政府财政所主导的适配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调配过程;下游地区则是水生态空间伴随城镇化进程在农业地区和城镇地区的转移。[结论]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路径和影响因素差异显著,需要根据各区域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发展定位,建立起共同治理、协同发展的流域协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空间 国土空间规划 用途管制 时空格局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市怒江流域芒果园碧蛾蜡蝉为害发生规律及防治
4
作者 魏驰俊 《生物灾害科学》 2024年第4期613-617,共5页
【目的】为明晰碧蛾蜡蝉在怒江流域芒果种植园内的发生规律、种群分布及防治药剂,为碧蛾蜡蝉的科学监测及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和室内饲养方法分析了碧蛾蜡蝉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程度,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分析了种群的空间... 【目的】为明晰碧蛾蜡蝉在怒江流域芒果种植园内的发生规律、种群分布及防治药剂,为碧蛾蜡蝉的科学监测及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和室内饲养方法分析了碧蛾蜡蝉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程度,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分析了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开展分区防治试验,并分析了5种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芒果园内碧蛾蜡蝉种群呈均匀分布,虫口发生密度为1.98~5.19头/枝,枝条受害率为19.17%~86.11%,为害程度随海拔的降低而升高。在怒江流域1年发生2代,6—7月为成虫发生及产卵高峰期,8—9月为若虫发生高峰期。阿维菌素和毒死蜱在药后10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0.29%和90.24%,吡虫啉、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药后10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70.97%、76.93%和77.02%。【结论】碧蛾蜡蝉是怒江流域芒果的主要害虫,应结合其发生规律,合理选用化学药剂,科学开展监测及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蛾蜡蝉 发生规律 空间分布型 防治 怒江流域 芒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相沉积的河型转换特征与控制因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南苏丹Melut盆地Ruman地区坳陷期Jimidi组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彬滔 于兴河 +6 位作者 王磊 史忠生 马轮 薛罗 史江龙 白洁 赵艳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4-433,共10页
河流相砂体是陆相含油气盆地的重要储层类型,其河型的时空转换不仅是研究盆地演化的直接证据,更是精准评价与预测油气储层的核心内容,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沉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Melut盆地Ruman地区坳陷期Jimidi组为例,通过开展层序划分... 河流相砂体是陆相含油气盆地的重要储层类型,其河型的时空转换不仅是研究盆地演化的直接证据,更是精准评价与预测油气储层的核心内容,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沉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Melut盆地Ruman地区坳陷期Jimidi组为例,通过开展层序划分、岩相类型与岩相组合分析、高分辨率储层反演、以及砂体平面展布分析,结果表明:1)坳陷期Jimidi组河流相研究层段发育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可识别出垂向加积型、侧向加积型、充填型、充填—废弃型、漫溢型等5类典型岩相组合。2)揭示出Jimidi组由下至上具有"曲—辫—曲"河型转换规律,明确了构造作用所造就的古地貌背景和长期基准面上升的总体趋势是控制河型转换的主要因素。3)河型转换的新认识有效指导了研究区曲流河型层段内连续分布的相对低孔封隔带的发现,推动了Jimidi组首口岩性油藏风险探井的部署与勘探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辫状河 河型转换 控制因素 岩性油气藏 Melut盆地 Jimidi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滩海东部地区油气多期次成藏与分布 被引量:17
6
作者 邹丙方 张凤莲 沈渭洲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5-268,275,共5页
利用包裹体分析,确认区内存在3次成藏期,分别为东三—东二期、东营末期及馆陶—明化镇期。通过油气分布现状分析,总结出区内油气成藏主要受圈闭类型、断层活动、盖层及储层发育情况控制,建立了相应的成藏模式。不同构造带存在不同的油... 利用包裹体分析,确认区内存在3次成藏期,分别为东三—东二期、东营末期及馆陶—明化镇期。通过油气分布现状分析,总结出区内油气成藏主要受圈闭类型、断层活动、盖层及储层发育情况控制,建立了相应的成藏模式。不同构造带存在不同的油气成藏期次,因而油气分布在平面上及垂向上存在不均一性。葵太构造带的中深层及燕南构造带的斜坡部位应是进一步勘探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期次 控制因素 成藏模式 包裹体 辽河滩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春光地区新近系沙湾组辫—曲演化与成藏特点 被引量:5
7
作者 岳欣欣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67-975,共9页
春光地区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重要的含油气区块之一,新近系沙湾组为主要的产能、探明储量贡献层系。为满足精细勘探的需求,亟需对沙湾组的沉积特征、沉积演化和成藏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通过地层沿层切片分析... 春光地区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重要的含油气区块之一,新近系沙湾组为主要的产能、探明储量贡献层系。为满足精细勘探的需求,亟需对沙湾组的沉积特征、沉积演化和成藏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通过地层沿层切片分析,认为研究区发育辫状河、曲流河沉积,且同一时期存在“东辫西曲”的沉积特征,明确了不同时期的沉积演化过程;通过构造沉降及地形、基准面旋回变化、物源供给及古气候分析,明确河型转换控制因素;通过对不同河型油气藏成藏特点及识别特征的分析,建立了新的成藏模式,形成立体成藏格局;结合成藏认识,明确了有利勘探方向,有效拓展了勘探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为春光地区的增储上产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型转化 主控因素 沉积演化 成藏特点 新近系 春光地区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型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史传文 宋庆国 王勤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7,共2页
以黄河的7个代表河段为例,建立了由河型自然分类模糊聚类计算方法和河型控制指标传递函数构成的黄河下游河型控制方法。验证计算结果表明:从理论上讲,控制小浪底水库出口断面的水沙过程就可以控制黄河下游的输沙平衡,从而控制黄河下游... 以黄河的7个代表河段为例,建立了由河型自然分类模糊聚类计算方法和河型控制指标传递函数构成的黄河下游河型控制方法。验证计算结果表明:从理论上讲,控制小浪底水库出口断面的水沙过程就可以控制黄河下游的输沙平衡,从而控制黄河下游的河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函数 模糊聚类 河型控制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永定河流域风沙化土地成因及治理模式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东 岳德鹏 刘永兵 《湖南林业科技》 2004年第6期36-38,共3页
通过对北京市永定河流域气候、地质条件及人为活动的调查,分析了永定河流域风沙化土地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根据该地区资源环境、区位等具体情况,提出了永定河流域风沙化土地治理的基本原则、思路和城郊园林景观型防沙治沙模式。
关键词 永定河 流域 风沙化土地 成因 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荆江沙市至郝穴河段近期河床演变及过洪能力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中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2-38,共7页
在大量实测河道资料基础上,分析了上荆江临江河段演变的基本规律、发展趋势及河道过洪能力。通过分析上荆江主流变化与岸滩变化的关系、深泓纵向冲淤变化和护岸段近岸河床冲淤变化,初步预测了上荆江河道发展趋势。最后还分析了上荆江... 在大量实测河道资料基础上,分析了上荆江临江河段演变的基本规律、发展趋势及河道过洪能力。通过分析上荆江主流变化与岸滩变化的关系、深泓纵向冲淤变化和护岸段近岸河床冲淤变化,初步预测了上荆江河道发展趋势。最后还分析了上荆江近期过洪能力的变化,通过分析后认为在三峡工程建成之前,荆江仍然面临着大洪水的威胁,因此必须重视河道观测工作,因势利导加强河势控制工程,改善近岸河床冲刷的现状,保障荆江地区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演变 泄水通力 河势控制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洪水就近入海防洪治理方案 被引量:12
11
作者 肖洋 王艳 +3 位作者 徐辉荣 李志伟 王鑫 栾斌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7-264,共8页
为探索更适应现状行洪格局的新防洪治理方案,基于珠江河网潮流水动力数学模型,在研究现状洪水格局的基础上,提出洪水就近入海治理方案,定量分析方案中就近入海行洪通道疏浚对洪水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西四口门中磨刀门泄流... 为探索更适应现状行洪格局的新防洪治理方案,基于珠江河网潮流水动力数学模型,在研究现状洪水格局的基础上,提出洪水就近入海治理方案,定量分析方案中就近入海行洪通道疏浚对洪水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西四口门中磨刀门泄流量最大,崖门泄流路径最短;东四口门中,蕉门所承担西北江的泄流量最大,且泄流路径最短。洪水就近入海方案实施后,西四口门中崖门泄流量增加,增幅为28.05万m^(3),分配比增加0.50%;东四口门中蕉门和虎门泄流量增加,增幅分别为11.10万m^(3)和15.37万m^(3),分配比分别增加0.20%和0.27%,方案达到洪水就近入海的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珠江三角洲防洪方案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数值模拟 防洪治理 行洪格局 洪水就近入海 疏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活污染控制的关键环节与对策——以沂河源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照录 崔继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4-706,共3页
针对沂河源风景名胜区农村生活污染现状,按照循环经济的"3R"原则,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染控制的源头削减、过程利用和末端循环的3个关键环节。对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人(畜)粪便和部分与人们生活相关产生的农田固体废物等不... 针对沂河源风景名胜区农村生活污染现状,按照循环经济的"3R"原则,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染控制的源头削减、过程利用和末端循环的3个关键环节。对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人(畜)粪便和部分与人们生活相关产生的农田固体废物等不同类型的农村生活污染分别提出了不同环节的控制措施,形成了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治理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染 控制环节 控制措施 综合治理模式 沂河源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中游张掖城区段水生态治理方案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卢小波 吕生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95-102,共8页
黑河为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属"祁连山-河西走廊"水生态二级区。针对其河道基本生态需水不足、河湖面积萎缩、河流地貌及生境形态严重破坏、土地沙漠化加剧等问题,采用"Qp法"和"Tennant法"分析了河道最... 黑河为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属"祁连山-河西走廊"水生态二级区。针对其河道基本生态需水不足、河湖面积萎缩、河流地貌及生境形态严重破坏、土地沙漠化加剧等问题,采用"Qp法"和"Tennant法"分析了河道最小生态基流和年内不同时期生态流量,确定了全年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了黑河张掖市城区段水生态的治理实施方案,提出了适用于内陆河风沙危害严重区段的河(湖)水-生态河岸-滨岸带-防风固沙林带组成横向生态系统结构的治河模式和内陆河筑湖造境的生态治理模式。研究和实施效果表明: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地适应黑河流域水文特征,提出的治河模式和筑湖造境治理方案对内陆河风沙危害区河道的水生态治理工程建设起到了示范效应,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河流域 水生态治理 防风固沙 治河模式 生态基流 黑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河势控制工程及实施效果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阮伟 曹慧江 龚鸿锋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6-81,共6页
南北港分汊口采用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限流潜堤工程控制河势,既是长江口最复杂的分汊口河段整治工程组成部分,又为长江口综合治理和长江口深水航道逐步延伸至南京起到关键性作用,其治理思路、方案及工程经验均值得借鉴。论述了新... 南北港分汊口采用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限流潜堤工程控制河势,既是长江口最复杂的分汊口河段整治工程组成部分,又为长江口综合治理和长江口深水航道逐步延伸至南京起到关键性作用,其治理思路、方案及工程经验均值得借鉴。论述了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限流潜堤工程治理思路及方案研究过程,并根据最新资料分析了工程的整治效果,总结了工程特点及经验,可供相关类似工程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港分汊口 河势控制 深水航道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典型滩槽系统近期演变及河势控制对策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栾华龙 渠庚 +3 位作者 柴朝晖 雷文韬 林木松 姚仕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2,共6页
近20 a来受长江入海泥沙锐减的影响,长江口滩槽系统发生相应冲淤调整,河势稳定面临新的挑战。选取长江口南支河段白茆沙和扁担沙滩槽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97~2015年冲淤演变过程和主要特征。结果表明:白茆沙总体上冲刷萎缩,沙尾冲蚀... 近20 a来受长江入海泥沙锐减的影响,长江口滩槽系统发生相应冲淤调整,河势稳定面临新的挑战。选取长江口南支河段白茆沙和扁担沙滩槽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97~2015年冲淤演变过程和主要特征。结果表明:白茆沙总体上冲刷萎缩,沙尾冲蚀消失,固沙潜堤工程的实施使得冲刷态势得到控制,但南北水道分流格局呈单向发展,南水道冲刷南靠,威胁太仓港岸线稳定;扁担沙处于自然演变状态,沙体局部出现切滩,沙尾不断下移并挤压新桥通道,影响南支总体河势稳定。基于此,提出了稳定白茆沙汊道分流格局,遏制扁担沙切滩和稳定新桥通道的河势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格局 河槽冲刷 切滩 河势控制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远市滨江河口段堤线外移对北江河道行洪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纪萍 喻海军 黄国如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68,共4页
采用一维、二维水动力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清远市滨江河口段局部堤线外移工程对河道行洪的影响,一维模型模拟较大范围河网的水动力特征,用于计算工程建设前后河道水位变化,并为二维模型提供边界条件,经验证模型精度较高;二维模型基于... 采用一维、二维水动力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清远市滨江河口段局部堤线外移工程对河道行洪的影响,一维模型模拟较大范围河网的水动力特征,用于计算工程建设前后河道水位变化,并为二维模型提供边界条件,经验证模型精度较高;二维模型基于三角形网格的有限体积法,能细致模拟滨江河口流速和流向。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后滨江和北江在堤线外移工程附近河段水位、流速和流态均有所变化,水位壅高值在0.011m以内,流速最大变化值为0.409m/s,变化幅度均较小,且范围局限于工程附近,基本不会对河道行洪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江 行洪影响 水动力模型 流速流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量控制模式转型期阿什河排污削减规划研究
17
作者 李东豪 姜继平 +3 位作者 郭亮 史斌 王鹏 李峰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167,共6页
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污染减排行动,我国河流污染总量控制处于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的转型阶段。有必要在前期减排的基础上,面向水质目标管理,进行基于流域容量总量控制的排污新规划。这对于污染较... 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污染减排行动,我国河流污染总量控制处于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的转型阶段。有必要在前期减排的基础上,面向水质目标管理,进行基于流域容量总量控制的排污新规划。这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内河尤为重要。该研究以松花江流域阿什河支流的综合治理为背景,按照水功能区划分的水质目标,采用WASP模型对阿什河下游哈尔滨段的动态COD纳污能力进行核算,并提出下一阶段污染负荷削减目标。计算结果表明:在90%水文设计保证率下,还需要削减约1万t/a的COD排放量,才能使目标区域安全的控制在Ⅳ类水体。该研究为政府部门执行《水污染防治行动规划》("水十条")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政策建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削减 总量控制模式 水环境容量 WASP模型 阿什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的杭州之江新城骨干河道交汇处岸线优化方案
18
作者 张连刚 李若华 谢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1-34,共4页
为降低桥墩群对杭州之江新城骨干河道团结浦、三号浦交汇处的水流影响,构建了平原河网平面二维数学模型,研究了3个岸线优化方案对交汇处流态和雍水的改善效果,并综合阻水比、征地面积、水域面积及桥墩安全等多目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 为降低桥墩群对杭州之江新城骨干河道团结浦、三号浦交汇处的水流影响,构建了平原河网平面二维数学模型,研究了3个岸线优化方案对交汇处流态和雍水的改善效果,并综合阻水比、征地面积、水域面积及桥墩安全等多目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拓宽一侧河道以免桥墩位于主河槽或改道避开桥墩,均可有效降低桥墩雍水影响,3个优化方案对雍水高度的改善效果相当;方案2、3会影响桥墩安全,水域面积相对较小且征地面积大,方案1对桥墩安全影响较小,工程实施相对容易,综合优势较高,推荐方案1为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交汇 桥墩 流态 雍水 防洪排涝 平原河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额尔齐斯河南湾水文站开河规律探讨及武开河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努尔兰·哈再孜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4,96,共6页
1997年3月29日额尔齐斯河南湾水文站发生了有记录资料(1985年12月至今)以来唯一一次特殊“武开河”解冻冰情现象,冰情极其特殊且影响后果严重,有必要全面分析其特殊冰情现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1997·3·29”推冰前后的... 1997年3月29日额尔齐斯河南湾水文站发生了有记录资料(1985年12月至今)以来唯一一次特殊“武开河”解冻冰情现象,冰情极其特殊且影响后果严重,有必要全面分析其特殊冰情现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1997·3·29”推冰前后的实测冰情、气温、水位等资料,对特殊“武开河”推冰现象、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年份解冻期气温缓慢稳定上升,这次“武开河”推冰现象发生前气温偏低;受气温转正时间短,气温偏低和冰厚较厚因素制约,“武开河”冰情发生前整个河流断面无推冰迹象,岸边无融冰,只有冰上流水现象;上游开河略早,来水量增加迅猛。“武开河”发生与最大冰厚间无必然因果关系,但上游来水量的急剧增加,水位快速上涨对于“武开河”解冻冰情现象的发生起了决定性作用。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生冰凌溃坝型洪水的风险较低,对冰凌灾害的研究与预防方面应主要加强对推冰现象及过程的研究与预警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齐斯河 开河 武开河 成因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