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域模拟器在数字流域建设及水电预报调度能力提升中的应用与展望
1
作者 夏军 骆文广 +2 位作者 佘敦先 唐国强 叶汀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共12页
【目的】为全面提升我国在流域尺度下水电预报与调度的能力,亟需加快推进以水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的数字流域体系建设,其中“流域模拟器”作为核心支撑工具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方法】依托长江流域的典型应用实践,围绕水系统科学与... 【目的】为全面提升我国在流域尺度下水电预报与调度的能力,亟需加快推进以水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的数字流域体系建设,其中“流域模拟器”作为核心支撑工具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方法】依托长江流域的典型应用实践,围绕水系统科学与流域模拟技术在水利水电调度管理及极端水文事件应对中的关键价值,系统论述了“长江模拟器”(典型流域模拟器平台)的研发背景、技术体系与工程应用成效。该平台集成水文监测、实时感知与模型耦合等核心技术,构建覆盖多尺度的流域水系统的动态模拟与预报体系,实现对复杂流域水文演变过程的模拟与预判。【结果】实际应用表明,流域模拟器能够通过观测与多模式耦合显著提升中长期水文预报的时空分辨率和增加减少不确定性的系统模拟能力,增强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策略的科学性与响应时效,尤其在应对极端洪涝与干旱等突发水文事件中展现出有效的决策支持和风险防控能力。【结论】中国的应用实践表明,流域模拟器驱动下的数字流域建设能够提升水文预报与水库群联合调度的精度与协同效率,在应对极端水文变化环境下展现系统的适应性与运行韧性。展望未来,应聚焦不断变化的环境下水系统演变与不确定性等挑战,推进复杂“河-库”水系统模拟器的集成研发,深化多目标水库群优化调度大模型的体系构建,强化跨部门协同机制与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不断推动流域模拟器在数字流域体系中的深入应用与能力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流域 水系统科学 流域模拟器 流域智慧管理 风险评估 长江流域 数字孪生 洪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3·7”特大洪水的永定河系数字孪生流域防洪模型构建
2
作者 马强 王浩雯 +3 位作者 张珂健 杨邦 张晓祥 刘昌军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2,92,共9页
针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胁迫下永定河系极端暴雨频发、自然水循环异变导致的防洪能力协同性不足问题,基于“23·7”永定河系特大洪水案例,采用融合考虑产汇流机制及水利工程分布特点的水文水动力防洪模型构建策略,开展了数字孪... 针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胁迫下永定河系极端暴雨频发、自然水循环异变导致的防洪能力协同性不足问题,基于“23·7”永定河系特大洪水案例,采用融合考虑产汇流机制及水利工程分布特点的水文水动力防洪模型构建策略,开展了数字孪生流域框架下兼顾计算效率与精度的普适性防洪模型建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永定河系防洪模型可以准确反映洪水过程中不同区域产汇流机制时空变化特征;模型计算效率及精度均达到较高水平,全河系24 d逐小时模拟总耗时5 min,官厅山峡区间洪峰模拟误差在6%以内;泛区水动力模拟最大淹没面积与遥感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流域防洪 水文水动力模拟 产汇流机理 “23·7”永定河系特大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流域水流网络建设关键技术探析
3
作者 马保龙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7期60-62,共3页
构建数字孪生流域是推进新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和提高我国水安全水平的重要基础。拟以讨赖河流域的嘉峪关水文站为研究对象,构建集预报、预警、演练、预案“四预”于一体的流域防洪体系来开展流域水资源调度与调度应用研究,同时也为构建... 构建数字孪生流域是推进新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和提高我国水安全水平的重要基础。拟以讨赖河流域的嘉峪关水文站为研究对象,构建集预报、预警、演练、预案“四预”于一体的流域防洪体系来开展流域水资源调度与调度应用研究,同时也为构建“数字孪生”流域提供理论依据与相关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讨赖河流域 流域防洪 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TOPMODEL模型与TOPMODEL模型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珂 李致家 包红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9-512,共4页
构造了名为GTOPMODEL用于洪水模拟基于栅格的分布式水文模型.通过假设土壤饱和水力传导率随着深度的增加呈指数递减和地下水面平行于地表面,推导出了基本方程;介绍了植物及根系截留、蒸散发、地下水补给、基流以及汇流的计算方法,并与TO... 构造了名为GTOPMODEL用于洪水模拟基于栅格的分布式水文模型.通过假设土壤饱和水力传导率随着深度的增加呈指数递减和地下水面平行于地表面,推导出了基本方程;介绍了植物及根系截留、蒸散发、地下水补给、基流以及汇流的计算方法,并与TOPMODEL进行了比较.采用因特网提供的数字高程模型、土壤组成和土地覆盖等资料,选用流域面积4 716 km2的黄河支流洛河卢氏以上流域,应用两个模型进行了洪水模拟比较.结果表明,在该流域GTOPMODEL比TOPMODEL模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TOPMODEL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黄河流域 TOPMODEL模型 分布式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水文分区及优先保护级别 被引量:11
5
作者 蔡燕 鱼京善 +1 位作者 王会肖 郭云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4213-4220,共8页
在分析相关分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流域生态水文分区的内涵;并结合黄河流域的实际情况,从生态重要性、水文特征、生态背景和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建立分区的指标体系;为便于管理,分区以县为基本单位,由指标层定量计算县的准则层指标值,根... 在分析相关分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流域生态水文分区的内涵;并结合黄河流域的实际情况,从生态重要性、水文特征、生态背景和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建立分区的指标体系;为便于管理,分区以县为基本单位,由指标层定量计算县的准则层指标值,根据准则层对应的级别确定各县的分区类型,将黄河划分成20个一级分区和51个二级分区;最后采用RIAM模型选取生态重要性指标,确定二级分区的优先保护级别,其中2个重点优先保护区、11个中等优先保护区需要重点保护。优先保护区集中分布在以下四个地区,分别是流域的源区、贺兰山以东和鄂尔多斯以西、三省(山西、陕西和河南)交界山区、河口三角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流域生态水文分区 RIAM模型 流域生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小花区间暴雨径流过程分布式模拟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险峰 刘昌明 +2 位作者 郝芳华 王国强 杨桂莲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1-516,共6页
提出了一种松散偶合型结构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模型以小时为时段,主要用于洪水模拟。模型构建在DEM的基础上,由数字流域、单元网格模型、河网汇流模型、水库调蓄模型和图形用户界面(GUI)等5部分构成。通过GUI可以实现模型的输入、参数选... 提出了一种松散偶合型结构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模型以小时为时段,主要用于洪水模拟。模型构建在DEM的基础上,由数字流域、单元网格模型、河网汇流模型、水库调蓄模型和图形用户界面(GUI)等5部分构成。通过GUI可以实现模型的输入、参数选择和运行输出。模型适用于人类活动较少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在黄河小浪底-花园口区间洛河卢氏以上流域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等流时线汇流 图形用户界面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栅格型水文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袁飞 任立良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3-487,共5页
选取汉江上游汉中水文站以上集水面积为研究区域,基于栅格型数字高程数据,利用数字高程流域水系模型,生成栅格水流流向,构建数字流域水系及空间拓扑关系;然后将逐步插值法处理后的栅格型降雨数据作为研究区内每一栅格单元上的雨量输入,... 选取汉江上游汉中水文站以上集水面积为研究区域,基于栅格型数字高程数据,利用数字高程流域水系模型,生成栅格水流流向,构建数字流域水系及空间拓扑关系;然后将逐步插值法处理后的栅格型降雨数据作为研究区内每一栅格单元上的雨量输入,并在各栅格上应用新安江降雨径流模型进行产流计算;再运用考虑区间侧向入流的Muskingum Cunge法在栅格水系上进行"先合后演"的洪水演算,从而获得汉中站的流量过程.结果表明,栅格型水文模型不仅能演算出流域出口断面处的流量过程,还能方便地计算流域内各支流任一栅格点上的流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流域 水系 水文模型 汇流 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开发及其应用——Ⅱ.水资源管理战略研究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贾仰文 王浩 +5 位作者 甘泓 游进军 仇亚琴 甘治国 周祖昊 杨贵羽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5,共7页
综合考虑水文气象、南水北调工程、地下水超采控制、入海水量控制目标等因素,以及现状(2005年)、2010年和2020年3个水平年,设置了9个情景方案,应用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简称"二元模型")进行了水资源管理战略情景模拟分析... 综合考虑水文气象、南水北调工程、地下水超采控制、入海水量控制目标等因素,以及现状(2005年)、2010年和2020年3个水平年,设置了9个情景方案,应用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简称"二元模型")进行了水资源管理战略情景模拟分析。采用GDP、粮食产量、ET(蒸散发量)、入海水量、总用水量、减少地下水超采量等评价指标对9个情景方案的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价,给出了各规划水平年的推荐方案。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海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战略问题如ET控制、地下水超采量控制和入渤海水量控制等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未来虽然有南水北调工程对本流域的补水,但需要严格控制流域用水量和耗水量,才能做到逐步减少地下水超采量、增加入渤海水量,实现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循环 水资源 区域规划与开发 管理 优化技术 分布式水文模型 二元模型 海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模拟模型在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旭东 蒋云钟 +1 位作者 赵红莉 梁玉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7,共4页
旨在通过对国外比较流行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拟模型的介绍,对比分析各类模型的总体结构、特点及适应领域,结合在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为流域水资源管理部门及相关研究工作人员在进行流域水文模拟模型选用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文模拟 模型 水资源管理 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水文调控的流域综合管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10
作者 章光新 陈月庆 吴燕锋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91-1198,共8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流域水与生态等问题将更加突出、相互交织,是当前亟需解决的影响和制约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基于对流域综合管理概念内涵的理解,以生态水文学理论和基于自然的水资源解决方案的理念为指...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流域水与生态等问题将更加突出、相互交织,是当前亟需解决的影响和制约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基于对流域综合管理概念内涵的理解,以生态水文学理论和基于自然的水资源解决方案的理念为指导,提出了基于生态水文调控的流域综合管理概念与内涵,着重阐述了其核心内容:①理论方法--流域生态水文调控原理与方法;②应用实践--面向生态-社会协调可持续的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将丰富和发展流域综合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提升流域综合管理的实效性和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文过程 生态水文调控 双向调节 水资源综合管理 流域综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ET管理理念的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宏谋 丁志宏 张文鸽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13,共4页
结合ET管理的水资源管理新理念,在深入分析和探讨黄河流域现行地表水资源管理体系所需补充完善之处的基础上,从区域水量平衡基本方程出发,构建了一个融合ET管理理念的包括地表水资源管理体系、ET管理体系、地下水资源管理体系在内的黄... 结合ET管理的水资源管理新理念,在深入分析和探讨黄河流域现行地表水资源管理体系所需补充完善之处的基础上,从区域水量平衡基本方程出发,构建了一个融合ET管理理念的包括地表水资源管理体系、ET管理体系、地下水资源管理体系在内的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并对建立和完善ET管理体系所需解决的问题及其可能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水资源综合管理 水文循环 ET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胜三门镇滑石矿田地质环境灾害链及其综合治理 被引量:6
12
作者 姚柏华 唐名富 全洪波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80,共7页
以桂林滑石公司龙胜矿区鸡爪河为例,系统介绍了龙胜三门镇滑石矿田地质环境问题,阐明了地质环境灾害之间的链式关系。该矿区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矿山开采形成的边坡崩塌、滑坡及矿渣堆灾害,以及由崩塌、滑坡、矿渣堆失稳相互影响形成... 以桂林滑石公司龙胜矿区鸡爪河为例,系统介绍了龙胜三门镇滑石矿田地质环境问题,阐明了地质环境灾害之间的链式关系。该矿区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矿山开采形成的边坡崩塌、滑坡及矿渣堆灾害,以及由崩塌、滑坡、矿渣堆失稳相互影响形成的矿山地质灾害链。考虑灾害链效应运用以流域治理的方案代替逐个矿山治理的综合治理思想,运用预应力+抗滑桩、挡土墙(坝)、废渣清运、排水工程等措施,使桂林滑石公司龙胜矿区鸡爪河流域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充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灾害链效应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流域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前处理程序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磊 刘文丰 +1 位作者 徐宗学 张兰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9-565,共7页
作为水文模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前处理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文模型的模拟效果.为了简化前处理工作步骤,提高执行效率,本文开发了一个能够独立运行并具有可视化界面的水文模型预处理程序.该程序能够对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进... 作为水文模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前处理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文模型的模拟效果.为了简化前处理工作步骤,提高执行效率,本文开发了一个能够独立运行并具有可视化界面的水文模型预处理程序.该程序能够对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进行河网提取、子流域划分等工作,其特色在于:基于图论编写了无需填洼的水流方向确定算法;提出了"树叶裁剪法"的子流域划分方法;集成了自下而上的汇流顺序演算算法.将该程序应用于拉萨河流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分布式水文模型 前处理程序 拉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模式浅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玉龙 甘泓 王慧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2-55,62,共5页
通过对新《水法》实施后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分析,在水文循环过程中表述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的各个方面,论述了建立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客观必要性。从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配置方面,分析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 通过对新《水法》实施后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分析,在水文循环过程中表述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的各个方面,论述了建立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客观必要性。从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配置方面,分析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模式的内涵。结合我国有关将资源权属和资产运作相分离的改革发展目标,讨论现行水资源管理模式下的制度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循环 流域管理 区域管理 水资源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梯级水电站实时水情预报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钟炜 宋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3-127,130,共6页
综合运用基于DEM的流域水系模型与TOPMODEL水文模型构建出了流域梯级水电站实时水文预报模型,并以VS.Net为平台,运用分布式网络编程技术将二者集成,为西南某流域梯级水电站设计开发出功能先进和完善的网络版实时水情预报管理软件系统。... 综合运用基于DEM的流域水系模型与TOPMODEL水文模型构建出了流域梯级水电站实时水文预报模型,并以VS.Net为平台,运用分布式网络编程技术将二者集成,为西南某流域梯级水电站设计开发出功能先进和完善的网络版实时水情预报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已投入使用,为实现流域水情预报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提供了可靠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梯级水电站 水情预报 信息系统 分布式水文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设“智慧长江”的思考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杨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0-34,共5页
以长江水利委员会信息化顶层设计为根本指导,积极跟踪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围绕日益复杂的长江流域综合管理需求,提出了"智慧长江"的建设构想。初步分析了建设"智慧长江"的体系结构、关键... 以长江水利委员会信息化顶层设计为根本指导,积极跟踪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围绕日益复杂的长江流域综合管理需求,提出了"智慧长江"的建设构想。初步分析了建设"智慧长江"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重大问题,提出了以"数字长江"为依托的"智慧长江"发展路径,最后梳理了当前着手筹备"智慧长江"建设应开展的重点工作。为实现"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开展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信息化 流域管理 数字长江 智慧长江 云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流域中的水环境信息化关键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禹雪中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49,共3页
数字流域是我国流域管理的发展方向,是流域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水环境信息化作为数字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对流域水环境进行监测、管理、分析、控制的综合手段.文中提出了流域水环境信息化综合系统的结构,分析了流域水环境... 数字流域是我国流域管理的发展方向,是流域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水环境信息化作为数字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对流域水环境进行监测、管理、分析、控制的综合手段.文中提出了流域水环境信息化综合系统的结构,分析了流域水环境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对其中的主要环节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流域 水环境 信息化 流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水文连通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月庆 武黎黎 +2 位作者 章光新 吴燕锋 严登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8,共13页
变化环境下湿地水文连通性显著下降,导致湿地面积萎缩和生态水文功能退化乃至流域水环境恶化与水旱灾害风险增大。在定义湿地水文连通性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湿地水文连通的研究历程,可分为萌芽起步阶段(1980-2009年)和研究探... 变化环境下湿地水文连通性显著下降,导致湿地面积萎缩和生态水文功能退化乃至流域水环境恶化与水旱灾害风险增大。在定义湿地水文连通性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湿地水文连通的研究历程,可分为萌芽起步阶段(1980-2009年)和研究探索阶段(2010年至今);重点阐述了湿地水文连通的研究热点及进展,主要包括湿地水文连通性的定量评估方法、湿地水文连通功能、湿地水文连通在湿地保护修复和流域水管理中的应用;最后,针对当前湿地水文连通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新时期湿地保护修复和河湖水系连通等国家重大需求,提出了未来亟需加强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水文连通性 湿地水文连通功能 河湖水系连通 湿地保护修复 流域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分布区小比例尺地表水系提取及阈值分析——以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区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安全 贺中华 +3 位作者 赵翠薇 梁虹 杨朝晖 曾信波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26,共10页
针对喀斯特峰丛洼地集中连片分布区小比例尺水系提取及该尺度下阈值的合理确定,以精准、快速和经济提取大范围区域主干河网水系为目标,选取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的30 m ASTER-GDEM数字高程数据,利用ArcGIS10. 2的Hydro... 针对喀斯特峰丛洼地集中连片分布区小比例尺水系提取及该尺度下阈值的合理确定,以精准、快速和经济提取大范围区域主干河网水系为目标,选取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的30 m ASTER-GDEM数字高程数据,利用ArcGIS10. 2的Hydrology水文地理分析技术,探讨了无大比例尺水系图参照条件下喀斯特分布区地表水系提取及其合理汇流阈值的确定。结果表明:汇流累积量阈值的大小是决定河网密度的关键因子,阈值由小到大变化过程中河网密度的变化呈现出先快速降低后渐缓变化的趋势,即河流的数量随汇流累积量阈值门槛的升高而减少。通过分析汇流累积量与河网密度、河流总条数、河道总长之间的关系及其斜率变化,发现汇流累积阈值10 000是一个变点,阈值10 000以下河网密度、河流总条数、河道总长变化剧烈,10 000以上则变化趋缓。取汇流阈值10 000提取的水系叠加在Google Earth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与研究区互相独立的横江流域进行验证,结果发现该阈值下的水系基本与现状河流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GDEM 汇流累积量 水系提取与验证 遥感影像 分布式水文模型 卫星遥感 水文特征提取 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溪河流域数字水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开君 佃袁勇 +2 位作者 张卓文 王光 雷云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56,共4页
以广州流溪河区域水文基础信息资料为基础,基于ArcEngine设计和开发了流溪河区域数字水文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建立数字水文空间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了水文信息输入输出及数字水文空间数据库管理,基于DEA数字流域特征提取、森林涵... 以广州流溪河区域水文基础信息资料为基础,基于ArcEngine设计和开发了流溪河区域数字水文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建立数字水文空间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了水文信息输入输出及数字水文空间数据库管理,基于DEA数字流域特征提取、森林涵养水源模拟及地形的三维可视化模拟与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文信息管理系统 ARCENGINE GIS 数字水文 数字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