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1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strategic risk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equipment system development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被引量:3
1
作者 WANG Xinfeng WANG Tao +1 位作者 ZHOU Xin WANG Yanf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3年第5期1225-1234,共10页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equipment system develop-ment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effective strategic risk manage-ment.Aiming at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rategic risk of equipment system development,firstly,the source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equipment system develop-ment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effective strategic risk manage-ment.Aiming at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rategic risk of equipment system development,firstly,the source of strategic risk of equip-ment system development is analyzed and classified.Based on this,a causal loop diagram of strategic risk of equipment sys-tem development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is established.The system dynamics analysis software Vensim PLE is used to carry out the risk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risk consequences ana-lysis,risk feedback loop identification and corresponding pre-control measures,and achieves a good risk identification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quipment system development strategy manage-ment strategic risk management risk identification system dynamics loop diagram of causa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Multistage Project Risk Identification-Assessment Process Based on Objective Orientation
2
作者 YANG Cai-xia, XU Yu (School of Managemen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42-243,共2页
Risk management of projects is about the real time ev aluation and making of decisions proactively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probabilit y of achieving or surpassing the targets set for project objectives. Project objec... Risk management of projects is about the real time ev aluation and making of decisions proactively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probabilit y of achieving or surpassing the targets set for project objectives. Project objective generally includes three elements: time, cost, quality. Risk occurrin g in the projects will affect these three factors to some various degrees in the end. There are different emphases in each stage and integrated balanced goals b etween the three factors. A large complex engineering project generally consists of several stages each of which has variable objective combinations leading to variable important risks. In order to achieve strategic goals on the schedule under the restriction of lim ited resources, the paper gives the analysis of the so-called risk identificati on-assessment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objective orientation. In this paper the set of involved mostly hazards is presented in terms of given objective weight v ector, and so is the model of risk ranking .By reducing the range of risk factor s step by step, risk manager c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mportant ventures and effectively control of them. According to different objective combina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primary risk f actor sets at different stages are given. With the probability and their various effects to project objectives, evaluation of these sets is made aiming to r educing of the scope of risks and providing decision maker with a better decisio ns support. Successful projects are those, which focus on the relevant business objectives t 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and seek to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cross project l ife cycle.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idea of real time process of risk iden tification-assessment and presents a flow chart as a demon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k identification-assessment project objectiv e objective weight vector risk ran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ce elements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risk assessment and potential source identification in surface water from Honghu Lake,China
3
作者 LIU Chao-yang ZHANG Jing-dong +6 位作者 LI Fei) YANG Jun QIU Zhen-zhen CAI Ying ZHU Li-yun XIAO Min-si WU Zi-xi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7期1598-1611,共14页
Five trace elements including Zn, Cu, Cd, Cr and As were investigated in surface water from ten typical sampling sites in Honghu Lake. The consequence indicated that all of the detected trace element levels were withi... Five trace elements including Zn, Cu, Cd, Cr and As were investigated in surface water from ten typical sampling sites in Honghu Lake. The consequence indicated that all of the detected trace element levels were within the allowed standard of China’s safe water guideline. The hazard quotients (HQ) and the hazard index (HI) value levels of all the five heavy metals in all sampling sites did not exceed the acceptable risk limits of non-carcinogenic value through the selected assessment method. Pearson’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indicated that Zn and Cu mainly originated from the natural alluviation and non-point agricultural sources, whereas Cr and As were mainly derived from industrial effluents. Moreover, Cd mainly originated from both non-point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pollution sources. In addition, cluster analysis (CA) implied that cluster 1 (including S3, S5, S6 and S10) was considered the set of high pollution sites and cluster 2 (including S4 and S9) was identified as the set of moderate pollution 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risk assessment source identification trace elements Honghu Lak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gional-scale risk assessment of forest fires induced by distribution lines via a hybrid approach
4
作者 Hongrui Jiang Jiaqing Zhang +3 位作者 Long Ding Binbin Zhang Tao Sun Jie Ji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61,I0007,I0009,共14页
Forest fire accidents caused by distribution line faults occur frequently,resulting in heavy impacts on people’s safety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Currently,there are few risk assessments for forest fires in... Forest fire accidents caused by distribution line faults occur frequently,resulting in heavy impacts on people’s safety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Currently,there are few risk assessments for forest fires induced by over-head distribution lines,and existing assessment methods may have difficulties in data acquisition.On this basis,a novel as-sessment framework based on a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 Bayesian network and a Fussel-Vesely importance metric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framework combines field research and historical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data to assess the regional-scale risk of forest fires induced by overhead distribution lines to derive the probability of forest fires and to identify high-risk lines and key hazard events in the assessment region.Finally,taking the southern Anhui region as an ex-ample,the annual fire probability of forest fires induced by overhead distribution lines in the southern Anhui region is 5.88%,and rectification measures are proposed.This study provides management with a complete assessment framework that optimizes the difficulty of data collection and allows for additional targeted corrective measures to be proposed for the entire region and route on the basis of the assessment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head distribution lines regional risk assessment forest fire Bayesian network hazard ident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对手技术相似性与技术能力的企业技术机会识别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洁 刘子钰 +2 位作者 谢小东 盛永祥 于娱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100,共9页
[研究目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在竞争对手视角下进行技术机会识别有助于企业实现创新突破,提升核心竞争力。[研究方法]构建技术相似性和技术能力二维矩阵选择竞争对手,在竞争对手视角下使用关... [研究目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在竞争对手视角下进行技术机会识别有助于企业实现创新突破,提升核心竞争力。[研究方法]构建技术相似性和技术能力二维矩阵选择竞争对手,在竞争对手视角下使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识别技术机会,最后利用对手关注度对技术机会进行评估,获取对手关注度较低的技术机会。[研究结果/结论]通过对比实验,证明在技术相似性与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竞争对手选择能够提升识别机会的准确率。使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专利数据,以腾讯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识别出数据处理和计算模型、信息和通信技术应用、图像和视频处理与识别三个方向的技术机会,为企业的研发创新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对手 技术机会识别 技术相似性 技术能力 专利分析 关联规则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五大风险 被引量:5
6
作者 罗儒国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3,90,共7页
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的重要指标。教学数字化转型是为促进教学公平和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基于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数字化思维,综合应用数字技术赋... 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的重要指标。教学数字化转型是为促进教学公平和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基于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数字化思维,综合应用数字技术赋能教学全要素、全流程的创变过程。然而,数字技术在赋能教学过程中,也悄然植入诸多风险。风险识别是教学数字化转型风险治理的逻辑起点。结合教学数字化转型核心要素与框架,可以勾勒出教学数字化转型面临教学主体风险、教学内容风险、教学活动风险、教学评价风险、教学环境风险五大类潜在风险及其关键风险点,为预警和研判教学数字化转型风险、构建教学数字化转型综合防控体系、促进教学数字化转型有序推进和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数字化转型 数字风险 风险识别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感知对地下洞室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江新 李锋彪 +2 位作者 彭佳雨 简丽 晋良海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为提高地下洞室群施工人员的安全认知水平,引入安全需求和安全能力作为中介变量,职业倦怠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采用风险感知、安全需求、安全能力、职业倦怠以及安全认知5种量表设计结构化问卷,以312名地下洞室... 为提高地下洞室群施工人员的安全认知水平,引入安全需求和安全能力作为中介变量,职业倦怠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采用风险感知、安全需求、安全能力、职业倦怠以及安全认知5种量表设计结构化问卷,以312名地下洞室群施工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并运用SPSS 26.0和AMOS 26.0软件进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风险感知直接正向影响地下洞室群施工人员的安全认知,职业倦怠在两者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风险感知还会通过安全需求和安全能力的独立中介效应,以及安全需求和安全能力的链式中介效应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认知。因此,激励并提高施工人员的风险感知、安全需求和安全能力,同时降低其职业倦怠,可有效提升其安全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感知 地下洞室群 施工人员 安全认知 安全需求 安全能力 职业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画像数据去识别化制度之反思与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春镇 林泉君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9-90,157,158,共14页
在大数据技术迭代背景下,用户画像数据去识别化制度面临法律实效性与技术适配性失衡的困境。现行制度既未形成基于技术分级的差异化法律规制体系,又未建立与再识别风险适配的动态防控机制,同时缺乏对去识别化处理行为合法性的实质法律... 在大数据技术迭代背景下,用户画像数据去识别化制度面临法律实效性与技术适配性失衡的困境。现行制度既未形成基于技术分级的差异化法律规制体系,又未建立与再识别风险适配的动态防控机制,同时缺乏对去识别化处理行为合法性的实质法律认定标准。这种多维制度缺位导致企业数据保护义务流于形式,难以遏制用户画像数据滥用风险。为完善用户画像去识别化制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立足于用户画像特征完善去识别化技术分级体系;其次,构建覆盖数据处理全流程的再识别防控机制;最后,建立以用户画像数据应用场景为导向的司法审查规则,从而实现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画像 去识别化 匿名化 再识别风险 场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怖主义的数字化演变: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涉恐风险与立体化应对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彬 陈明珠 +1 位作者 雷阳 吴乐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47,共8页
[研究目的]分析第五次恐怖主义浪潮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相互碰撞的情形,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兴起在输入内容、输出对象、传递内容、功能畸变等方面带来的反恐现实风险,进而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实施恐怖犯罪的打击困境,从而为制定有效应对策... [研究目的]分析第五次恐怖主义浪潮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相互碰撞的情形,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兴起在输入内容、输出对象、传递内容、功能畸变等方面带来的反恐现实风险,进而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实施恐怖犯罪的打击困境,从而为制定有效应对策略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风险评估法,并结合恐怖主义浪潮理论,系统分析阐释生成式人工智能兴起带来的反恐现实风险及打击困境。[研究结果/结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存在改变认知、对象泛化、传授方法和发起网络攻击等现实紧迫性涉恐威胁,且威胁强度将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速迭代升级而不断上升,再叠加生成式人工智能自身的脆弱性与防范措施的局限性,其已经产生了助长恐怖组织扩大、协助实施恐怖袭击等直接后果。恐怖组织和个人一再展现出创新和适应新兴技术的能力,反恐工作想象力的缺失可能会带来致命的后果,应通过建立法律应对机制、开展技术反制、提升防御能力与明确责任划分等途径,立体化防治生成式人工智能导致的涉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主义 生成式人工智能 涉恐识别 涉恐风险 数字化 威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风险评估研究
10
作者 王炜 姚恩建 +1 位作者 张子龙 王艳辉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平峰期、高峰期和应急疏散期3个不同时期,从时空因素、乘客因素和环境因素3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风险点、不同时期的风险特征进行分析。考虑不同区域上的客流速度、密度、持续时长、开行列车数等因素,计算客流聚...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平峰期、高峰期和应急疏散期3个不同时期,从时空因素、乘客因素和环境因素3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风险点、不同时期的风险特征进行分析。考虑不同区域上的客流速度、密度、持续时长、开行列车数等因素,计算客流聚集风险系数。通过分析乘客风险行为、乘客风险情绪、环境风险因素,计算乘客与环境风险系数。综合客流聚集风险系数、乘客与环境风险系数形成客流风险系数计算方法,用于确定客流风险等级,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可为客流风险预警和客流管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提高地铁安全管理和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风险 风险辨识 风险评估 乘客行为 拥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管不正常事件风险信息抽取与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洁宁 王帅翔 孙禾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4-1454,共11页
目前,空管各类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积累了大量非结构化文本数据,但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挖掘空管不正常事件中潜藏的风险,研究利用收集的四千余条空管站不正常事件数据和自构建的4836个空管领域专业术语词,提出了一个基于空管专业信息词... 目前,空管各类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积累了大量非结构化文本数据,但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挖掘空管不正常事件中潜藏的风险,研究利用收集的四千余条空管站不正常事件数据和自构建的4836个空管领域专业术语词,提出了一个基于空管专业信息词抽取的双向编码器表征法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ERT-BiLSTM)。该模型通过对不正常事件文本进行信息抽取,过滤其中无用信息,并将双向编码器表征法(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ERT)模型输出的特征向量序列作为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的输入序列,以对空管不正常事件文本风险识别任务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风险识别试验中,基于空管专业信息词抽取的BERT-BiLSTM模型相比于通用领域的BERT模型,风险识别准确率提升了3百分点。可以看出该模型有效提升了空管安全信息处理能力,能够有效识别空管部门日常运行中出现的不正常事件所带来的风险,同时可以为空管安全领域信息挖掘相关任务提供基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双向编码器表征法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空管不正常事件 风险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电频率支撑能力和运行风险的鲁棒机组组合模型
12
作者 谭洪 陈嘉迅 +3 位作者 王秋杰 陈涛 李振兴 翁汉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7,共12页
大规模风电并网导致电力系统惯量和一次调频响应资源减少,大扰动下系统频率安全问题突出。为应对风电不确定性和系统惯量降低的挑战,提出计及风电频率支撑能力和运行风险的鲁棒机组组合(unitcommitment,UC)模型。首先,通过系统发生有功... 大规模风电并网导致电力系统惯量和一次调频响应资源减少,大扰动下系统频率安全问题突出。为应对风电不确定性和系统惯量降低的挑战,提出计及风电频率支撑能力和运行风险的鲁棒机组组合(unitcommitment,UC)模型。首先,通过系统发生有功扰动后频率偏差动力学摆动方程建立频率安全的运行约束模型,并嵌入到UC问题中。其次,考虑到风电出力不确定性,提出风电出力鲁棒可行域定义以表征系统接纳风电的安全运行范围,并基于此提出系统运行风险模型。最后,基于两阶段鲁棒优化理论提出计及风电频率支撑能力和运行风险的UC鲁棒优化模型,并采用列和约束生成(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C&CG)算法求解该模型。在IEEE9和IEEE118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频率支撑能力 运行风险 机组组合 风电不确定性 鲁棒可行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避险临界点的行车危险识别与制动策略研究
13
作者 朱彤 张卓 +2 位作者 张贇兴 赵云飞 李晓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0,共8页
为了量化车辆行驶风险并制定安全的制动策略,提出避险临界点理念并构建车辆直行与转向场景下避险临界点的数学模型。根据避险临界点定义行车风险表征指标,量化车辆行驶风险;通过对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CIDAS)数据库中116起事故案... 为了量化车辆行驶风险并制定安全的制动策略,提出避险临界点理念并构建车辆直行与转向场景下避险临界点的数学模型。根据避险临界点定义行车风险表征指标,量化车辆行驶风险;通过对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CIDAS)数据库中116起事故案例分类,使用风险表征指标筛选高危案例;基于行车制动时间指标,提出车辆动态制动策略。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类高危场景中,相较于基于碰撞时间(TTC)的制动策略,提出的风险表征指标能够更好地识别交通场景风险,制动策略时间更合理、速度曲线更平缓,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安全 实时风险 高危场景识别 制动策略 避险临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多学科深静脉血栓防治干预
14
作者 王海勤 刘新文 +5 位作者 何琼 陈丽 周琴 甘慧 李文清 宋庆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在重症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深静脉血栓防治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选取2023年8-11月收治的95例重症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给予深静脉血栓常规预防护理;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收...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在重症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深静脉血栓防治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选取2023年8-11月收治的95例重症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给予深静脉血栓常规预防护理;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90例患儿作为干预组,由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实施深静脉血栓防治干预。比较两组医院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医院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干预能有效降低重症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医院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为危重患儿深静脉血栓风险的早期识别与救治管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重症感染 深静脉血栓 预防 多学科合作 风险识别 儿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用户隐私安全关键影响因素识别DEMATEL-TAISM模型构建
15
作者 吴宁博 李迪 +1 位作者 杨帆 张光照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5,共11页
文章利用元人种志方法梳理归纳相关文献成果,从五个维度构建影响图书馆用户隐私安全的因素集合;利用DEMATEL方法计算各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结合TAISM模型建立一组对抗拓扑层级图,揭示各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及层级联系。研究识别出分布在... 文章利用元人种志方法梳理归纳相关文献成果,从五个维度构建影响图书馆用户隐私安全的因素集合;利用DEMATEL方法计算各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结合TAISM模型建立一组对抗拓扑层级图,揭示各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及层级联系。研究识别出分布在模型根源层、中间层的违规采集、强制同意等七个关键影响因素;针对关键影响因素,从数据准入规则、馆员数据素养等方面提出图书馆用户隐私风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用户隐私 DEMATEL-TAISM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隐私风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对金属矿山井下作业人员危险识别的影响
16
作者 张舒 鲍子怡 +2 位作者 王艳 史秀志 黄小丰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6-1044,共9页
为预防金属矿山由疲劳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运用眼动追踪技术剖析其危险识别过程,通过分析危险识别过程的注视时长、注视次数、眼跳速度、热点图等,深入探讨疲劳对金属矿山井下作业人员危险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严重疲劳状态时,作... 为预防金属矿山由疲劳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运用眼动追踪技术剖析其危险识别过程,通过分析危险识别过程的注视时长、注视次数、眼跳速度、热点图等,深入探讨疲劳对金属矿山井下作业人员危险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严重疲劳状态时,作业人员识别的危险数量降低了14.6%;(2)在严重疲劳状态时,作业人员的总注视时长和注视次数分别下降29.1%和21.2%,表明作业人员对危险信息的处理倾向和对危险点的目标感减弱,从而对全局危险的侦测水平降低,导致识别的危险数量减少;(3)在严重疲劳状态时,作业人员的首次注视时长下降了25.0%,表明疲劳可能导致作业人员更容易受到环境中无关刺激的影响,从而分散注意力;(4)在严重疲劳状态时,作业人员的平均眼跳速度降低了15.7%,表明疲劳降低人的反应速度和执行能力,进一步导致危险信息获取速度下降;(5)注意力热点图显示,在严重疲劳状态时,作业人员难以识别出昏暗环境中的危险,且倾向于将注意力集中于人因,并易忽略人员上方的危险。研究结果对金属矿山的疲劳风险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利于从疲劳视角开展事前事故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人体学 疲劳 矿工 危险识别 眼动试验 疲劳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股股东转移并购失败风险的路径分析——基于亚太药业的案例证据
17
作者 步丹璐 王多仁 胡中平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7-426,共10页
以亚太药业溢价并购上海新高峰至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剥离的完整过程,构建控股股东风险识别模型,探究民营控股股东在面对并购失败风险时采取的行为方式与约束机制。研究发现:①企业进行溢价并购满足控股股东定增、溢价并购、控股股东在... 以亚太药业溢价并购上海新高峰至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剥离的完整过程,构建控股股东风险识别模型,探究民营控股股东在面对并购失败风险时采取的行为方式与约束机制。研究发现:①企业进行溢价并购满足控股股东定增、溢价并购、控股股东在商誉减值前减持与商誉减值四要素同时存在时,可以推测控股股东可能存在风险转移的行为;②亚太药业控股股东会通过并购题材、业绩承诺、虚假信息披露等方式推高股价,以高频股权减持、股权质押等途径规避商誉减值风险;③并购双方控股股东会合谋高估标的、定增股票实现大部分利润的合规转移变现,将后续经营风险转移至上市公司与中小股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股东 溢价并购 并购失败风险转移 控股股东风险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岭隧道时滞型突水突泥机理及防控措施研究
18
作者 林之恒 张广泽 袁东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71,共5页
研究目的:随着西部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不断推进,山岭隧道施工面临突水突泥问题越发频繁严重,其中具有显著突发性与时滞型特征的突涌灾害因发灾时空不确定性,成为施工安全管控的难点。本文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山岭隧道发生的时滞型突... 研究目的:随着西部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不断推进,山岭隧道施工面临突水突泥问题越发频繁严重,其中具有显著突发性与时滞型特征的突涌灾害因发灾时空不确定性,成为施工安全管控的难点。本文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山岭隧道发生的时滞型突水突泥灾害事件的孕灾环境和过程机理,提出时滞型突水突泥的定义、分类、探测与预报技术,以期指导现场施工风险判识和防控,形成一套成熟可靠的防控技术。研究结论:(1)结合时滞型突水突泥时空特征,可划分为涌水-管涌型、流土-塌方型和复合型三大类;(2)时滞型突水突泥诱发地段通常表现为地表负地形、构造破碎带、物探低阻异常区、最大主应力与负地形或构造呈小夹角的孕灾环境特征;(3)基于围岩破碎程度、出水状态、初支施作情况和施工掉块或塌方影响因素,建立了时滞型突水突泥风险发生等级及概率的半定量评价方法,将时滞型突水突泥风险发生等级划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4)时滞型突水突泥风险防控应按照“宁强勿弱,一次通过”原则,通过加大探测范围、长距离提前泄水降压、提前分级强化施工措施和分级控制减小灾变风险;(5)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复杂地质环境下时滞型突水突泥预测和防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时滞型突水突泥 过程机制 孕灾环境 风险判识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xiD的高速公路合流汇入特性与安全性研究
19
作者 温惠英 黄坤火 +3 位作者 陈喆 赵胜 胡宇晴 黄俊达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0-60,共11页
高速公路合流区的车辆换道频繁、驾驶环境复杂、交通冲突严重,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区域,准确理解高速公路合流区车辆运行状态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能够为实时预判事故风险、构建交通安全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德国ExiD车辆轨迹数据... 高速公路合流区的车辆换道频繁、驾驶环境复杂、交通冲突严重,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区域,准确理解高速公路合流区车辆运行状态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能够为实时预判事故风险、构建交通安全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德国ExiD车辆轨迹数据,根据车辆进入加速车道到汇入主线过程中主线外侧车辆的相对位置变化,对高速公路合流区车辆汇入模式进行划分。为系统刻画汇入行为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引入碰撞时间(TTC)理论,构建了汇入风险表征体系。该体系包括两个层面的指标:一是基于二维TTC的汇入时刻风险指标,用于评估车辆在汇入瞬间的潜在冲突程度;二是基于碰撞暴露时间的汇入过程风险指标,用于评估整个汇入过程中的累积风险水平。在模型构建方面,采用XGBoost、LightGBM、GBDT和RF 4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高速公路合流区车辆汇入风险判别模型,并通过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理论对高速公路合流区车辆汇入风险致因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XGBoost的高速公路合流区的汇入风险判别模型表现最优,总体准确率达95.52%,其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方面均优于其他模型。此外,模型对比结果表明:考虑了汇入持续时间和汇入紧迫度的风险识别模型准确率更高。SHAP的分析进一步揭示:合流区车辆汇入风险与主线前车速度差平均值、速度差最大值、距离平均值、汇入持续时间、汇入过程纵向加速度标准差、汇入车辆速度等因素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高速公路合流区 交通冲突 风险识别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舆论情感识别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20
作者 王敏 汪旭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5-119,共5页
为提高舆情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与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相结合的舆情感知模型。该方法通过结合BiLSTM的双向建模能力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聚焦能力,精准捕捉舆论数据中的情感波动和上下文语义特征,从而... 为提高舆情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与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相结合的舆情感知模型。该方法通过结合BiLSTM的双向建模能力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聚焦能力,精准捕捉舆论数据中的情感波动和上下文语义特征,从而提升舆情风险的预测精度。同时以“高考冒名顶替”事件为样本,展开网络舆论数据分析。通过与ELM、随机森林、决策树、LSTM、BiGRU和BiLSTM等多种主流算法进行对比实验,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在算法设计中,注意力机制的引入有效地提升了模型在长文本情感分类中的表现,能够精确捕捉情感变化的关键节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地识别出舆情风险,准确率达到94.87%,相比于表现最优的BiGRU算法提高了约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情风险预测 情感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文本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