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ttlement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discrete material pile considering modulus change
1
作者 曹文贵 刘海涛 +1 位作者 李翔 张永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8-14,共7页
Based on deeply discussing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discrete material pile, firstly, the settlement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in rigid foundation conditions was assumed to consist of two pa... Based on deeply discussing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discrete material pile, firstly, the settlement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in rigid foundation conditions was assumed to consist of two parts, an expanding part and an un-expanding part. Then, in view of the differences of deformation properties between the expanding part and the un-expanding par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ile modulus and the applied load in these two parts were respectively developed. Thirdly, by introducing the above relationships into settlement analysis, a new method to calculate displacement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discrete material pile was proposed by using the multi-stage loading theory and the layer-wise summation approach. This method is effective not only for accounting for the effect of variations of pores on deformation modulus of the pile body in different depths, but also for describ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deformation mechanisms of the pile body with varying depth. Finally,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used to a practical composite foundation problem, whose theoretical results were presented and compared to those of other methods. The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are identified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RETE material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settlement calculation pores DEFORMATION MODU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岩软土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试验研究
2
作者 任佳丽 江洎洧 +2 位作者 胡胜刚 陈航 叶晨珲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7-213,共7页
桩土应力比是浅埋岩软土地基中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的关键参数,但其取值规律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依托某混凝土闸坝工程,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系统研究单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与桩土应力比,分析垫层类型、桩受力情况、桩距及桩端持力层... 桩土应力比是浅埋岩软土地基中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的关键参数,但其取值规律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依托某混凝土闸坝工程,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系统研究单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与桩土应力比,分析垫层类型、桩受力情况、桩距及桩端持力层等因素的影响,获取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变化规律及承载力对应的桩土应力比。结果表明:随荷载增加,摩擦桩桩土应力比先增后减,端承桩桩土应力比基本持续增大;水泥土垫层可显著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桩土应力比,其最大桩土应力比约为砂砾石垫层的2倍;桩端持力层强度与桩间距对桩土应力比影响显著,可通过增大桩间距、调整桩端持力层来优化方案;端承桩复合地基在水泥土垫层下的承载力与砂砾石垫层接近,但桩土应力比更高,可采用复合嵌入式褥垫层以兼顾防渗与应力调节需求。研究成果可为浅埋岩软土刚性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复合地基 桩土应力比 浅埋岩 软土 承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路基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正交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文芳 杲斐 +1 位作者 陈云峰 程选生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为探究黄土地区刚-柔性长短桩(RFLSP)复合地基设计参数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结合兰州—张掖三四线铁路工程,设计了多参数的RFLSP复合地基正交数值试验,研究了不同褥垫层结构、长短比、桩间距和短桩模量对路基总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 为探究黄土地区刚-柔性长短桩(RFLSP)复合地基设计参数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结合兰州—张掖三四线铁路工程,设计了多参数的RFLSP复合地基正交数值试验,研究了不同褥垫层结构、长短比、桩间距和短桩模量对路基总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地基参数对路基总沉降的影响因素依次为长短比、桩间距、短桩模量和褥垫层结构,其对应的极差值为11.89、6.94、5.53和2.95;当柔性短桩长度不变、刚性长桩的桩长增大时,路基总沉降在减小;路基总沉降随桩间距的增加先增大后近似不变,随柔性短桩模量的增加而减小,土工格栅层数对路基总沉降影响较小;复合地基设计时,根据柔性短桩的挤土效果确定桩间距,优先通过调整刚性长桩的长度和柔性短桩的模量调节路基总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路基 设计参数 正交数值试验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 极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软弱土-砂土地基中劲性复合桩承载性能数值分析
4
作者 周友飞 刘成龙 +5 位作者 吕海亮 陈海龙 刘佶 陈胜 张晋 李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8187-8197,共11页
劲性复合桩是在水泥土搅拌桩中沉入刚性桩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桩型。为研究其在复杂软弱土-砂土地基中的承载特性,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劲性复合桩数值分析模型,分析芯桩长度和直径、水泥土桩长、直径和弹性模量、水泥土-预应力高强... 劲性复合桩是在水泥土搅拌桩中沉入刚性桩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桩型。为研究其在复杂软弱土-砂土地基中的承载特性,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劲性复合桩数值分析模型,分析芯桩长度和直径、水泥土桩长、直径和弹性模量、水泥土-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桩界面以及水泥土-土体界面剪切强度对其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劲性复合桩承载性能和经济优势显著;复合桩承载力随各研究参数增大而不断增大,但超过一定范围后,改变研究参数对承载力的提升有限;随着荷载增加,复合桩轴力分布曲线的斜率不断增大,PHC(pre-stressed high-stength concrete)芯桩承担的荷载比例为93.32%~95.40%;当荷载超过4000 kN后,水泥土桩在深度10~16 m范围内轴力急剧增大,芯桩/水泥土桩轴向应力比在深度约10 m附近发生明显突变;研究成果可为劲性复合桩的工程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性复合桩 软土地基 数值分析 承载力 传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堆载下桩网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军杰 顾行文 +2 位作者 任国峰 周春儿 王年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2-216,共5页
CFG桩网复合地基广泛应用于处理软土地基。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某码头堆场超大荷载下CFG桩网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试验模拟了地基、CFG桩、树根桩、加筋垫层、防尘网和轨道梁基础、矿石堆载等,分析了超大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沉降、... CFG桩网复合地基广泛应用于处理软土地基。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某码头堆场超大荷载下CFG桩网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试验模拟了地基、CFG桩、树根桩、加筋垫层、防尘网和轨道梁基础、矿石堆载等,分析了超大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沉降、防尘网和轨道梁基础水平位移、地基剖面位移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地基的沉降速率在稳定控制标准之内,沉降量满足堆场使用要求,防尘网基础和轨道梁基础水平位移和沉降均很小,复合地基沉降分量远大于水平位移分量。CFG桩网复合地基在350 kPa荷载作用下是稳定安全的,达到了预期加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桩桩网复合地基 水平位移 沉降 超大荷载 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卓杰 周佳锦 +2 位作者 陈伟乐 刘健 龚晓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7-1406,共10页
基于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深层水泥搅拌(DCM)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结果,考虑厚垫层和高置换率DCM桩对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及沉降特性的影响,将碎石垫层、DCM桩复合地基和桩端下卧层作为协同作用的系统,考虑系统各部分在接触面上的应力与变形... 基于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深层水泥搅拌(DCM)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结果,考虑厚垫层和高置换率DCM桩对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及沉降特性的影响,将碎石垫层、DCM桩复合地基和桩端下卧层作为协同作用的系统,考虑系统各部分在接触面上的应力与变形协调,通过分析典型单元体,推导海底DCM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和沉降的理论计算公式.将理论计算得到的DCM桩复合地基荷载-位移曲线和桩土应力比变化曲线与现场静载试验实测曲线进行对比,相对误差均不超过±10%,验证了所提理论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分析置换率和垫层柔度系数对海底DCM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理及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地基沉降随垫层柔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置换率的增大而减小;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随置换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垫层柔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置换率对复合地基沉降和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较垫层柔度系数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海底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 碎石垫层 置换率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方灰土桩复合地基大底盘建筑倾斜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徐青 张树筱 +2 位作者 杨宏 范国堂 李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951-5962,共12页
目前建筑倾斜事故频繁发生,但对于大底盘建筑倾斜全过程的变形力学行为受到了较少的关注。因此,研究了填方灰土桩复合地基倾斜过程的沉降变形特性及受力特性。基于数值模拟,探讨了填方灰土桩复合地基大底盘建筑倾斜特性相应变化规律,分... 目前建筑倾斜事故频繁发生,但对于大底盘建筑倾斜全过程的变形力学行为受到了较少的关注。因此,研究了填方灰土桩复合地基倾斜过程的沉降变形特性及受力特性。基于数值模拟,探讨了填方灰土桩复合地基大底盘建筑倾斜特性相应变化规律,分析填方灰土桩复合地基倾斜过程中沉降变形及大底盘基础变形受力特性,研究了填方区地基处理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倾斜过程中,基础边缘处剪切变形最大,剪切变形值与倾斜值呈正相关;大底盘建筑倾斜过程中基础顶板混凝土首先开裂,其弯曲点不断变化;基础底板尚未开裂但底板南半段出现隆起现象,在靠近倾斜建筑0.2 L(L为底板长度)位置处存在开裂风险,倾斜过程弯曲点基本不变;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ement fly-ash gravel,CFG)桩地基处理方案剪应变最大值比原有方案剪应变最大值降低了67.08%,沉降值和倾斜值分别降低了67.52%、73.83%,达到此类建筑倾斜率不应超过3‰的规范要求;研究结果为类似复合地基大底盘建筑纠偏加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土桩 复合地基 建筑倾斜 沉降 变形力学特性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欠固结软土悬浮桩复合地基固结沉降 被引量:3
8
作者 易志江 吴雪婷 +1 位作者 薛纬华 范振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377-6387,共11页
沿海填土地区通常存在软土地基,其中软土层较厚,土壤欠固结现象普遍存在。这导致了诸如承载力不足、固结周期长、沉降量大等问题。为改善欠固结软土地基的低承载能力问题,依托珠海南湾大道悬浮桩地基工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计算软件建... 沿海填土地区通常存在软土地基,其中软土层较厚,土壤欠固结现象普遍存在。这导致了诸如承载力不足、固结周期长、沉降量大等问题。为改善欠固结软土地基的低承载能力问题,依托珠海南湾大道悬浮桩地基工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计算软件建立复合地基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短期监测数据进行比对,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对深厚欠固结软土悬浮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特征、孔隙水压力消散特征以及土体有效应力增长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基本吻合,数值模型能够准确反映饱和软土复合地基的固结和沉降特征,为深厚欠固结软土地基的道路施工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复合地基 悬浮桩 固结沉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试验的CFG桩复合地基桩帽与垫层效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姚云龙 张晓辉 +1 位作者 刘鑫 徐寿政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5-822,共8页
【目的】柔性垫层和桩帽对CFG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荷载分担比和沉降均有较大影响,但目前柔性垫层与桩帽在现场试验中如何共同影响复合地基特性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方法】以CFG桩复合地基软基处理的某路段作为工程背景,在土工格... 【目的】柔性垫层和桩帽对CFG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荷载分担比和沉降均有较大影响,但目前柔性垫层与桩帽在现场试验中如何共同影响复合地基特性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方法】以CFG桩复合地基软基处理的某路段作为工程背景,在土工格栅层数不变的情况下,对垫层厚度为100 mm、200 mm、300 mm,桩帽尺寸为0.8 m、1.0 m、1.2 m组合下的形式进行了现场原位试验,研究了CFG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荷载分担比和沉降特性。【结果】现场试验表明:随着垫层厚度由100 mm增大到300 mm,桩土荷载比减小了51.5%,桩土应力比减小了52.5%,总沉降量增大了7.9%;随着桩帽直径由0.8 m增大到1.2 m,桩土荷载比增大了29.0%,桩土应力比减小了29.2%,总沉降量10.4%.本文区域地质条件,宜选用垫层厚度100 mm、桩帽直径为1.2 m的CFG桩复合地基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桩复合地基 柔性垫层 桩帽 现场试验 桩土应力比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变形协调的复合地基设计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彭良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162,共6页
目前在复合地基的设计中,由于采用桩体压缩模量计算得到的复合压缩模量偏大,造成复合地基加固区沉降被低估;另外桩和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值主观性较强,导致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偏大。针对上述两个问题,从复合地基形成机理出发,指... 目前在复合地基的设计中,由于采用桩体压缩模量计算得到的复合压缩模量偏大,造成复合地基加固区沉降被低估;另外桩和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值主观性较强,导致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偏大。针对上述两个问题,从复合地基形成机理出发,指出桩及桩间土共同直接承担荷载时必须保证桩土变形协调。桩土变形协调的条件是:(1)桩刺入垫层的深度不能超过垫层厚度;(2)桩宜设置为摩擦桩。在此前提下,分别计算桩及桩间土的沉降,利用桩土变形协调方法得到了桩土应力比和承载力发挥系数理论值,进而得到加固区的沉降计算方法。工程算例证实,从保证复合地基有效设计和工程安全的角度出发,应该根据桩土变形协调来进行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桩土变形协调 承载力发挥系数 桩土应力比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就地固化桩土刚性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胜强 潘春辉 栗关裔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8-1067,共10页
针对就地固化桩土刚性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研究的不足及现行规范此类工况沉降计算方法的局限性,首先剖析了就地固化桩土刚性复合地基沉降机理,分析了土拱效应下的桩端应力分担比例和等沉面以上负摩阻区的附加应力对沉降的影响,提出了就地... 针对就地固化桩土刚性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研究的不足及现行规范此类工况沉降计算方法的局限性,首先剖析了就地固化桩土刚性复合地基沉降机理,分析了土拱效应下的桩端应力分担比例和等沉面以上负摩阻区的附加应力对沉降的影响,提出了就地固化桩土刚性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新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就地浅层固化土技术,可强化土拱效应、增强桩基传递效应,能有效减小复合地基的整体沉降,新沉降计算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固化 桩土复合地基 沉降计算 土拱效应 桩身等沉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桩-网复合地基处置可液化路堤地基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12
作者 杨耀辉 辛公锋 +1 位作者 陈育民 李召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8-186,共9页
排水刚性桩融合了刚性桩基础承载力高和具有排水性能的双重优点。为研究排水刚性桩处置可液化路堤地基的抗液化作用效果,采用7#硅砂作为路堤地基模型材料,3×5群桩布置形式,在水平向和竖直向施加双向动力荷载,对排水桩-网复合地基... 排水刚性桩融合了刚性桩基础承载力高和具有排水性能的双重优点。为研究排水刚性桩处置可液化路堤地基的抗液化作用效果,采用7#硅砂作为路堤地基模型材料,3×5群桩布置形式,在水平向和竖直向施加双向动力荷载,对排水桩-网复合地基和普通桩-网复合地基处理可液化路堤地基开展了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从超孔隙水压力、加速度、沉降等动力响应对排水桩-网复合地基的抗液化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排水桩-网复合地基的处置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桩-网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排水桩工况超孔压比峰值最大值为0.79,最小值为0.61,普通桩工况超孔压比峰值均达到1.0,处于完全液化状态。排水桩工况水平向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沿路堤模型底部至顶部呈现明显的放大效应,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最大值为1.60。普通桩工况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呈现一定的液化地基减震效应,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最大值为1.07。排水桩工况沉降平均值为11.4 mm。普通桩工况沉降平均值为25.7 mm,排水桩工况最终沉降量平均值较普通桩工况减小55.6%。排水桩能够有效加快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减小路堤沉降量,是一种处置可液化地基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刚性桩 桩-网复合地基 可液化地基 振动台试验 超孔隙水压力 竖向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帽桩复合地基复合桩土应力比的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13
作者 雷金波 姜弘道 +2 位作者 郑云扬 张少钦 况森保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00-1305,共6页
在分析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复合桩土应力比的概念,以合理反映带帽桩复合地基的力学性状。以土力学和弹性理论为基础,基于合理假定,采用等沉面的思想,考虑复合桩体发生上、下刺入变形现象,推导出能够反映层状不均质... 在分析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复合桩土应力比的概念,以合理反映带帽桩复合地基的力学性状。以土力学和弹性理论为基础,基于合理假定,采用等沉面的思想,考虑复合桩体发生上、下刺入变形现象,推导出能够反映层状不均质地基和带帽桩复合地基空间三维沉降变形特征的复合桩土应力比隐式计算公式。通过工程算例,分析了桩体中心间距、桩长、桩帽尺寸、垫层变形模量、下卧层土体变形模量、桩帽间土体变形模量和静止侧压力系数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利用复合桩土应力比进行带帽桩复合地基按桩帽间土体沉降量控制优化设计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 复合桩土应力比 等沉面 控制沉降 桩帽间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桩网复合地基沉降控制离心模型试验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长丹 王炳龙 +1 位作者 王旭 周顺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92,共9页
为研究和分析高速铁路荷载作用下刚性桩桩网复合地基控制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的效应,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的方法对不同桩间距设置条件下的刚性桩桩网复合地基进行了模拟试验。试验研究表明:湿陷性黄土地基无法满足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对路基工... 为研究和分析高速铁路荷载作用下刚性桩桩网复合地基控制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的效应,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的方法对不同桩间距设置条件下的刚性桩桩网复合地基进行了模拟试验。试验研究表明:湿陷性黄土地基无法满足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对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需要加固处理;随着桩间距由2倍桩径增至6倍桩径,地基工后沉降量增大,差异沉降量增大,桩土荷载应力分担比增大,桩间土对桩体的负摩阻力增大;桩帽的设置可以有效地控制地基工后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减小差异沉降;桩间土与桩体相对位移中性点位置随着桩间距的增大而显著降低;桩体刺入垫层量值会随桩间距增大在施工阶段显著增加,而在工后阶段呈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湿陷性黄土 刚性桩 桩网复合地基 离心模型试验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在不同荷载下的桩土分担特性 被引量:45
15
作者 池跃君 宋二祥 陈肇元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9-363,共5页
利用解析解答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在竖向荷载下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着重讨论了桩土应力比及荷载分担比等随复合地基荷载、垫层厚度、垫层模量、桩长、桩间距、桩间土模量和桩端土抗力系数等因素变化的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竖向荷... 利用解析解答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在竖向荷载下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着重讨论了桩土应力比及荷载分担比等随复合地基荷载、垫层厚度、垫层模量、桩长、桩间距、桩间土模量和桩端土抗力系数等因素变化的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土应力比随复合地基荷载、垫层模量、桩长和桩间距的增加而增大,随垫层厚度和土体模量的增加而减小,同时也表明复合地基的设计参数有合理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复合地基 竖向荷载 桩土应力比 荷载分担比 垫层厚度 垫层模量 桩长 桩间距 土体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探讨及应用 被引量:44
16
作者 池跃君 宋二祥 陈肇元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9-23,共5页
对规范建议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该法在应力场假定、加固区复合模量的取法上还有待完善。之后,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理论分析,提出沉降计算的一种近似方法——双层应力法。该方法在对复合地基的应力分布进行分层... 对规范建议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该法在应力场假定、加固区复合模量的取法上还有待完善。之后,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理论分析,提出沉降计算的一种近似方法——双层应力法。该方法在对复合地基的应力分布进行分层假定的基础上,利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最后,利用实际工程对双层应力法进行了验证,并将该法在24项工程中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 复合地基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工作性状的模型试验 被引量:20
17
作者 郑刚 刘双菊 +2 位作者 伍止超 顾晓鲁 孙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65-868,共4页
刚性桩复合地基在一些地区已开始在高层建筑中应用,为了了解带褥垫层复合地基在水平荷载与竖直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工作性状,进行了一系列模型试验,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垂直荷载、不同褥垫层厚度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桩身及褥... 刚性桩复合地基在一些地区已开始在高层建筑中应用,为了了解带褥垫层复合地基在水平荷载与竖直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工作性状,进行了一系列模型试验,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垂直荷载、不同褥垫层厚度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桩身及褥垫层顶部水平位移的影响,揭示了基础—褥垫层—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相互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水平荷载 褥垫层 刚性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共同作用设计理论研究 被引量:69
18
作者 郑俊杰 彭小荣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2-245,共4页
对桩土共同作用理论作了初步探讨,对不同桩距下复合桩基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当桩为摩擦桩或端承摩擦桩时,刚性桩复合地基不设褥垫层比设垫层更经济、安全。认为在控制复合桩基的总安全度及变形的前提下,可明确按桩土应力比进行设计... 对桩土共同作用理论作了初步探讨,对不同桩距下复合桩基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当桩为摩擦桩或端承摩擦桩时,刚性桩复合地基不设褥垫层比设垫层更经济、安全。认为在控制复合桩基的总安全度及变形的前提下,可明确按桩土应力比进行设计,设计桩土应力比无须等于实际桩土应力比,并对目前疏桩基础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 复合地基 复合桩基 承载力 沉降 垫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基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简化方法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杨光华 徐传堡 +2 位作者 李志云 姜燕 张玉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21-24,共4页
既简便又具有较好精度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仍是工程实践中迫切需要而又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对于软土地基中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现行规范方法把其沉降分为加固区的沉降和下卧层的沉降,加固区复合模量的提高采用复合地基与... 既简便又具有较好精度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仍是工程实践中迫切需要而又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对于软土地基中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现行规范方法把其沉降分为加固区的沉降和下卧层的沉降,加固区复合模量的提高采用复合地基与天然地基承载力的倍数求得,实际发现这样得到的加固区复合模量的提高不够,造成计算沉降偏大。本文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公式推导中假设了桩土应力比与桩土承载力比相等而造成的。另外对于软土地基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当桩底置于可靠持力层时,提出其复合地基的沉降可以简化为桩的沉降加褥垫层的压缩沉降的简化方法。工程实例表明,简化方法既简便又具有较好的精度,可为工程实践提供一个有效实用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刚性桩复合地基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胡贺松 彭振斌 +2 位作者 杨坪 杨庆光 彭文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03-807,共5页
为了分析软土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对软土单桩和四桩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荷载等级,单桩和四桩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可分为快速沉降和缓慢沉降2个阶段;在快速沉... 为了分析软土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对软土单桩和四桩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荷载等级,单桩和四桩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可分为快速沉降和缓慢沉降2个阶段;在快速沉降阶段,沉降量可达到本级荷载下复合地基沉降量的90%左右,而在缓慢沉降阶段,沉降量只占本级荷载下的10%;在不同荷载水平下,单桩沉降量比与时间的关系和四桩复合地基的沉降量比与时间的关系相似;其复合地基沉降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Hill模型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水泥搅拌桩 复合地基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