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米降压肽酶法制备工艺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季旺 刘英 +2 位作者 夏文水 顾磊 舒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0-213,共4页
该文利用碱性蛋白酶水解大米蛋白制备大米降压肽,确定碱性蛋白酶水解终点为水解度18.17%。采用9种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大米降压肽,结果显示NKA型树脂对大米降压肽的吸附效果较好,大米降压肽中灰分含量由脱盐前的16.64%减少到脱盐后的... 该文利用碱性蛋白酶水解大米蛋白制备大米降压肽,确定碱性蛋白酶水解终点为水解度18.17%。采用9种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大米降压肽,结果显示NKA型树脂对大米降压肽的吸附效果较好,大米降压肽中灰分含量由脱盐前的16.64%减少到脱盐后的2.32%。对大米降压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溶解性进行分析,大米降压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38~1461之间;在pH3~11的范围内,大米降压肽的溶解度在97.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降压肽 碱性蛋白酶 大孔吸附树脂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蛋白酶提取米糠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晓雅 朱新鹏 +1 位作者 樊明涛 何小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8-41,共4页
为建立高效的米糠蛋白提取工艺,对碱性蛋白酶提取米糠蛋白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以蛋白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米糠蛋白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对米糠蛋白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pH值,... 为建立高效的米糠蛋白提取工艺,对碱性蛋白酶提取米糠蛋白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以蛋白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米糠蛋白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对米糠蛋白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pH值,温度、时间和加酶量影响较小。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温度60℃,时间3.0h,料液比1∶20,加酶量2.5%,pH值9.5。在此条件下,蛋白提取率可达75.42%,同时测得米糠蛋白的等电点为4.5。影响米糠蛋白提取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料液比>pH值>温度>时间>加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蛋白 碱性蛋白酶 提取率 工艺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对水稻体内不同形态N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庞静 朱建国 刘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3-837,共5页
利用FACE(Free Air Carbon-dioxide Enrichment)平台技术,研究了低氮(LN150kg·hm-2)和常氮(NN250kg·hm-2)水平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水稻(OryzasativaL.)体内不同形态N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促进了水稻茎、穗和... 利用FACE(Free Air Carbon-dioxide Enrichment)平台技术,研究了低氮(LN150kg·hm-2)和常氮(NN250kg·hm-2)水平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水稻(OryzasativaL.)体内不同形态N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促进了水稻茎、穗和根的生长而使水稻的总生物量显著增加;同时显著降低分蘖期根、茎、叶,抽穗期茎和成熟期叶、根中的N含量,而其降低量的50% ̄181.8%归因于蛋白态N含量的降低,因此蛋白态N含量的降低是N含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此外,CO2浓度升高使整个生育期内水稻不同部位氨基酸态N含量普遍降低,而无机态N含量随生育期和植株部位不同的表现为降低或者升高,这可能是根系的N同化能力改变的结果。还讨论了高浓度CO2条件下水稻组织中蛋白态N含量降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浓度升高 水稻 N含量 蛋白态N 氨基酸态N 无机态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制取大米麦芽糊精和浓缩蛋白 被引量:7
4
作者 谭志光 唐书泽 +2 位作者 张志森 李福谦 李爱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以大米为原料,采用高温α-淀粉酶酶解淀粉制取麦芽糊精,然后分离提取浓缩蛋白。结果表明,使用高温α-淀粉酶3mL、固液比1∶4、酶解温度95℃、酶解时间1h,其DE值为8.44,大米蛋白纯度达82.41%,提取率达94.69%。麦芽糊精的理论平均分子量为... 以大米为原料,采用高温α-淀粉酶酶解淀粉制取麦芽糊精,然后分离提取浓缩蛋白。结果表明,使用高温α-淀粉酶3mL、固液比1∶4、酶解温度95℃、酶解时间1h,其DE值为8.44,大米蛋白纯度达82.41%,提取率达94.69%。麦芽糊精的理论平均分子量为2150.68Da;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其氨基酸组成没有明显变化,证实酶法制取大米麦芽糊精和浓缩蛋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麦芽糊精 大米浓缩蛋白 酶法提取 氨基酸组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渣浓缩蛋白酶法增溶机理初探 被引量:5
5
作者 刘骥 姚惠源 陈正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4-219,共6页
从酶反应动力学的角度讨论了不溶性的米渣浓缩蛋白(RDPC)增溶机理,包括:一部分溶解的蛋白酶与不溶性米渣浓缩蛋白(RDPC)吸附,使不溶性蛋白增溶,另一部分溶解的蛋白酶用来断裂由不溶性蛋白增溶后,溶解于溶液中的片段;反应产物对酶活力的... 从酶反应动力学的角度讨论了不溶性的米渣浓缩蛋白(RDPC)增溶机理,包括:一部分溶解的蛋白酶与不溶性米渣浓缩蛋白(RDPC)吸附,使不溶性蛋白增溶,另一部分溶解的蛋白酶用来断裂由不溶性蛋白增溶后,溶解于溶液中的片段;反应产物对酶活力的抑制;补加底物的增溶说明了反应体系中有大量溶解的游离态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提示可以用固定化酶的方法来减少产物(低分子量肽段)对酶活力的抑制;动力学反应的初速率方程式为:V0=k2X1mK1[E]0[S]0/1+K1[E]0+K1[S]0X1m=0.8859×[E]0[S]0V0/1+6.3027[E]0+0.03590[S]0水解产物的凝胶过滤显示,碱性蛋白酶(Alcalase)降解不溶性组分(Pr)有可能符合“ZipperReaction”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渣浓缩蛋白 增溶 碱性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蛋白替代鱼粉对团头鲂生长、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以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蔡万存 李向飞 +2 位作者 蒋广震 刘双庆 刘文斌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9-538,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大米蛋白替代鱼粉以及补充微囊或者晶体赖氨酸对团头鲂生长、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以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方法]制备了4组等氮等能的饲料,分别为鱼粉组(FM)、大米蛋白组(RPC)、大米蛋白添加微囊赖氨酸组(MRPC)和大米蛋...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大米蛋白替代鱼粉以及补充微囊或者晶体赖氨酸对团头鲂生长、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以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方法]制备了4组等氮等能的饲料,分别为鱼粉组(FM)、大米蛋白组(RPC)、大米蛋白添加微囊赖氨酸组(MRPC)和大米蛋白添加晶体赖氨酸组(CRPC)。将鱼饱食投喂8周,每日投喂3次。[结果]FM组团头鲂每日生长指数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RPC组(P<0.05),而与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RPC组肠道蛋白酶、脂肪酶、Na+,K+-ATP酶、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的活性显著低于FM组(P<0.05),而MRPC与CRPC组和FM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RPC组肝脏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RPC组血浆中蛋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此外,FM组血浆中牛磺酸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间肠道淀粉酶、肝脏黄嘌呤氧化酶以及血浆谷草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米蛋白替代鱼粉对团头鲂生长、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以及氨基酸代谢有一定影响,但在饲料中补充微囊或者晶体赖氨酸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鱼粉 大米蛋白 生长 肠道酶活性 氨基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糠浓缩蛋白的提取及功能性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正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7-48,共2页
对米糠蛋白的碱法提取新工艺进行研究 ,获得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该工艺不仅蛋白提取率达 93 7% ,而且所得米糠浓缩蛋白的白度较通常碱法工艺提高 1倍 。
关键词 米糠浓缩蛋白 提取 功能性评价 米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矿质元素糙米品种筛选与亚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静 李明 +3 位作者 华泽田 陈雅蕾 杨剑 刘雅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559-17561,共3页
[目的]从20种糙米中以蛋白质和矿质元素(Ca、Fe、Se)为主要指标对糙米的营养价值进行初步筛选,并观察筛选品种的形态结构,为功能稻米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比较矿质元素含量差异... [目的]从20种糙米中以蛋白质和矿质元素(Ca、Fe、Se)为主要指标对糙米的营养价值进行初步筛选,并观察筛选品种的形态结构,为功能稻米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比较矿质元素含量差异,SPSS软件分析相关性,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筛选品种的形态。[结果]筛选出高Fe、高蛋白糙米ZT11(Fe 17.29 μg/g,蛋白质9.80%)和高Ca、高Se糙米小品比71(Ca65.50 μg/g,Se 0.050 μg/g)。蛋白质含量与Fe含量在0.01水平有显著正相关性。糙米横断面有一定的差异,蛋白质含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糙米品种米糠层的分布情况。[结论]筛选的富Fe、Ca、Se糙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保健效果和附加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蛋白质含量 矿质元素含量 相关性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浓缩蛋白酶法改性与功能性质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骥 唐俊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6-208,276,共4页
以大米浓缩蛋白(rice protein concentrate,RPC)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改性。探讨了在最适条件下,即底物浓度5%、酶与底物比例0.8%、pH8.5、55℃,经过改性制得改性大米浓缩蛋白(modified rice protein concentrate,MRPC)的功... 以大米浓缩蛋白(rice protein concentrate,RPC)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改性。探讨了在最适条件下,即底物浓度5%、酶与底物比例0.8%、pH8.5、55℃,经过改性制得改性大米浓缩蛋白(modified rice protein concentrate,MRPC)的功能性质:氮溶性指数(NSI)为52.9%、乳化活性(EA=0.101)、乳化稳定性(ES=26.7%)、表面疏水性(2627.6)以及分子量分布。研究表明,经过Alcalase改性后的MRPC与大豆分离蛋白接近,具有作为食品蛋白质添加剂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浓缩蛋白 碱性蛋白酶 改性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大米蛋白溶解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建韶 张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8期9933-9935,共3页
[目的]研究Alcalase蛋白酶对大米蛋白的水解作用以改善大米蛋白的溶解性。[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pH、温度、酶浓度、底物浓度等因素对Alcalase蛋白酶酶解大米蛋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Alcalase蛋白酶水解大米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 [目的]研究Alcalase蛋白酶对大米蛋白的水解作用以改善大米蛋白的溶解性。[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pH、温度、酶浓度、底物浓度等因素对Alcalase蛋白酶酶解大米蛋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Alcalase蛋白酶水解大米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结果]Alcalase蛋白酶水解大米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是pH 8.0、温度55℃、酶浓度1 200 U/g、底物浓度4%、水解时间2 h,此条件下大米蛋白的溶解度为71.25%。[结论]酶解后大米蛋白的溶解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蛋白 碱性蛋白酶 酶解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糠浓缩蛋白的提取及功能性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正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7-19,共3页
对米糠蛋白的碱法提取新工艺进行了研究并获得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该工艺不仅蛋白提取率达 93 7% ,而且所得米糠浓缩蛋白的白度较通常碱法工艺提高 1倍 ,其功能特性接近美国宝利来大豆分离蛋白。
关键词 米糠浓缩蛋白 提取 碱法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浓度对水稻籽粒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健 蒋跃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1期84-86,共3页
本试验通过开顶式气室控制CO2含量,研究了大气CO2增长对水稻籽粒蛋白质及氨基酸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气CO2含量(摩尔分数)为550和750μmol.mol-1时,与正常大气CO2水平相比,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总量有下降趋势,蛋白质含... 本试验通过开顶式气室控制CO2含量,研究了大气CO2增长对水稻籽粒蛋白质及氨基酸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气CO2含量(摩尔分数)为550和750μmol.mol-1时,与正常大气CO2水平相比,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总量有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3.10%和5.49%,氨基酸中的色氨酸和组氨酸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17.19%-35.16%和10.81%-28.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增加 水稻 蛋白质 氨基酸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米糟制备食用大米浓缩蛋白 被引量:5
13
作者 代红丽 魏安池 《粮食与油脂》 2004年第2期13-14,共2页
在对米糟一般化学成分的含量与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已烷抽提脱脂、热水洗涤除糖等方法,制备食用大米浓缩蛋白。原料中蛋白质回收率达94.6%,产品中蛋白质含量达72.5%。
关键词 米糟 大米浓缩蛋白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预消化蛋白制备
14
作者 阮晖 陈美龄 +5 位作者 潘冰青 潘敏尧 王伟 王凤平 张佳佳 何国庆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5,共5页
以大米浓缩蛋白为原料制备大米预消化蛋白,采用碱性内切蛋白酶酶解制备大米预消化蛋白。通过正交实验对大米预消化蛋白的碱性内切蛋白酶酶解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工艺条件为碱性内切蛋白酶/底物比0.03 AU/g、温度62℃、料液比1∶10p、H... 以大米浓缩蛋白为原料制备大米预消化蛋白,采用碱性内切蛋白酶酶解制备大米预消化蛋白。通过正交实验对大米预消化蛋白的碱性内切蛋白酶酶解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工艺条件为碱性内切蛋白酶/底物比0.03 AU/g、温度62℃、料液比1∶10p、H 7.5、反应时间5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大米预消化蛋白的蛋白质得率为52.27%,蛋白质含量为84.67%,大米预消化蛋白在pH 2~12范围内氮溶解指数均高于95%。由结果可知,以大米浓缩蛋白为原料制备的大米预消化蛋白溶解性良好,蛋白质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浓缩蛋白 大米预消化蛋白 碱性内切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大豆产品替代鱼粉对黄鳝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唐涛 钟蕾 +3 位作者 郇志利 张俊智 胡毅 刘庄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0-980,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大豆产品替代鱼粉对黄鳝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1 800条初始体重为(11.95±0.11) 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条。以含55%鱼粉的黄鳝商品饲料为对照...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大豆产品替代鱼粉对黄鳝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1 800条初始体重为(11.95±0.11) 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条。以含55%鱼粉的黄鳝商品饲料为对照,然后分别用膨化豆粕、膨化豆粕+晶体赖氨酸与蛋氨酸、膨化豆粕+微囊赖氨酸与蛋氨酸、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替代对照饲料中48%的鱼粉,共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养殖试验持续10周。结果显示:膨化豆粕替代48%的鱼粉后显著降低了黄鳝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以及蛋白质效率(P<0.05);与膨化豆粕相比,膨化豆粕中添加微囊或晶体赖氨酸与蛋氨酸均有使黄鳝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升高的趋势,且微囊组比晶体组效果更好,但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膨化豆粕相比,大豆浓缩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替代48%的鱼粉均显著提高了黄鳝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并且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其中大豆分离蛋白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膨化豆粕替代48%的鱼粉后显著降低了黄鳝肠道脂肪酶活性(P<0.05);与膨化豆粕相比,在膨化豆粕中添加晶体赖氨酸与蛋氨酸,以及大豆浓缩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均显著升高了黄鳝肠道脂肪酶活性(P<0.05)。与膨化豆粕相比,大豆分离蛋白显著降低黄鳝肠道胰蛋白酶活性(P<0.05),但大豆分离蛋白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膨化豆粕组黄鳝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添加晶体或微囊赖氨酸与蛋氨酸的膨化豆粕组和大豆浓缩蛋白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较膨化豆粕组显著升高(P<0.05),但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大豆分离蛋白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豆分离蛋白组血清补体3、补体4、甘油三酯含量以及大豆浓缩蛋白组补体3含量均显著高于膨化豆粕组(P<0.05),大豆浓缩蛋白组和大豆分离蛋白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膨化豆粕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作为鱼粉的替代物,膨化豆粕中添加微囊赖氨酸与蛋氨酸比添加晶体赖氨酸与蛋氨酸效果更好,但总体效果改善有限;与膨化豆粕相比,大豆浓缩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能够显著改善黄鳝的生长性能与免疫能力,这2个组黄鳝的生长效果与55%鱼粉对照组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膨化豆粕 赖氨酸 蛋氨酸 大豆浓缩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法提取浓缩大米蛋白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5
16
作者 孙庆杰 田正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8-39,42,共3页
大米蛋白中80%以上是碱溶性谷蛋白,采用碱法提取具有提取率高、成本低的优点。蛋白质的回收可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适于工业化生产。本实验研究得到碱法提取浓缩大米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为0.09mol/L,提取时间为4h,提取温度为室... 大米蛋白中80%以上是碱溶性谷蛋白,采用碱法提取具有提取率高、成本低的优点。蛋白质的回收可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适于工业化生产。本实验研究得到碱法提取浓缩大米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为0.09mol/L,提取时间为4h,提取温度为室温,固液比为1:7,可得到纯度为80.16%的浓缩大米蛋白。蛋白提取率为9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大米蛋白 碱法提取 工艺条件 籼米 节碎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热改性米渣谷蛋白对W/O/W型双重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元博 薛婧 +3 位作者 张成 王芝晓 付湘晋 龙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2-47,共6页
目的:实现米渣谷蛋白在乳浊体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碱热改性米渣谷蛋白和span80,采用一步乳化法制备W/O/W型双重乳液,并考察蛋白浓度对双重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当蛋白质量分数从0.5%升高至2.5%时,乳液大粒径峰消失,显微结构中液滴... 目的:实现米渣谷蛋白在乳浊体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碱热改性米渣谷蛋白和span80,采用一步乳化法制备W/O/W型双重乳液,并考察蛋白浓度对双重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当蛋白质量分数从0.5%升高至2.5%时,乳液大粒径峰消失,显微结构中液滴的双重结构增强,表观黏度及黏弹性提高,离心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增强。当蛋白质量分数为2.5%时,离心后乳清析出指数从37.21%降至10.56%,分层时间从6 h延长至96 h。蛋白质与span80形成复合膜共同稳定油水界面,形成中间态液滴,当界面蛋白足以形成刚性界面膜时,液滴从中间态转为稳定的双重结构;当蛋白质量分数为3.0%时,双重乳液发生絮凝使大粒径峰重新出现,稳定性下降,离心后乳清析出指数为16.48%,制备后96 h左右分层,过剩的蛋白质一部分参与内相液滴的构建,另一部分单独形成O/W型液滴吸附于大体积液滴外侧。结论:一步乳化法下,蛋白质量分数为2.5%时,可制得稳定双重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渣谷蛋白 一步乳化法 蛋白浓度 双重乳液 稳定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大米浓缩蛋白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庆杰 杨明毅 陈小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3-85,共3页
以早籼米或节碎米为原料,采用淀粉酶对大米淀粉进行分解,分离后得大米蛋白和大米淀粉糖。研究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淀粉酶,5LU/g的添加量,pH6.3~6.5,喷射液化,分离后的蛋白质含量为59.82%。采用旋流分离除杂,可将灰分降低到... 以早籼米或节碎米为原料,采用淀粉酶对大米淀粉进行分解,分离后得大米蛋白和大米淀粉糖。研究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淀粉酶,5LU/g的添加量,pH6.3~6.5,喷射液化,分离后的蛋白质含量为59.82%。采用旋流分离除杂,可将灰分降低到1.52%。纤维素酶和脂肪酶复合水解,可将蛋白中脂肪的含量降低到2.72%。大米浓缩蛋白中蛋白质的含量达70%,得率为73.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提取 大米浓缩蛋白 淀粉酶 大米淀粉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