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被引量:9
1
作者 孔祥义 李世龙 +4 位作者 严海 李肇彬 肖春雷 许彦 李劲松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12期1555-1557,共3页
为筛选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混用和复配药剂,在三亚市进行了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使用10%氟铃·毒死蜱(酷锐)1500mL+50%丙溴磷600mL的速效性最好,药后1d防效达到97.74%,其持效期也较好,药后7d防效达100.... 为筛选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混用和复配药剂,在三亚市进行了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使用10%氟铃·毒死蜱(酷锐)1500mL+50%丙溴磷600mL的速效性最好,药后1d防效达到97.74%,其持效期也较好,药后7d防效达100.00%;试验中使用的其他单剂或复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也比较理想,可用于对稻纵卷叶螟的轮换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纵卷叶螟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纵卷叶螟预测预报方法研究概述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琼玉 王冬生 李琳一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0-104,共5页
概述了近年来我国稻纵卷叶螟预测预报方法研究进展,阐述了现有的三类稻纵卷叶螟测报方法、特点,并对今后的测报技术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测报方法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群趋势指数的方差近似估计式及其应用(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陶方玲 闵嗣璠 +1 位作者 梁广文 曾玲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1-525,共5页
根据吴惠龙等(1986)发表的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生命表及Watt种群趋势指数数学模型,在delta-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种群趋势指数方差的近似估计法,并应用于评价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及化学... 根据吴惠龙等(1986)发表的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生命表及Watt种群趋势指数数学模型,在delta-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种群趋势指数方差的近似估计法,并应用于评价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及化学杀虫剂(甲六粉)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作用。根据中心极限定律,当样本足够大时,种群趋势指数近似于正态分布。根据近似方差估计量以及Z-检验方法,取得以下结论:放蜂区明显优于对照区,因其种群趋势指数取值较小,相应的P值为0.0111,该区也明显优于化学杀虫剂处理区,相应的P值为0.0036。杀虫剂处理区差于对照区,因其种群趋势指数值较大(0.3035),但这种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P值为0.2236。虽然本文的结论近似于吴惠龙等(1986)单纯依据种群趋势指数所得到的结果,但本文的结论更具统计意义,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方差估计式 种群趋势指数 生命表 稻纵卷叶螟 delt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茚虫威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洪鹏 安国栋 +1 位作者 王会冬 胡美英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7-568,共2页
应用30%茚虫威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药量在18、27、36 g(ai)/hm2浓度时,药后18 d防治效果分别为82.08%、84.28%、87.68%,且持效期较长。... 应用30%茚虫威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药量在18、27、36 g(ai)/hm2浓度时,药后18 d防治效果分别为82.08%、84.28%、87.68%,且持效期较长。试验期间未发现该药剂在供试剂量下对水稻产生药害,从使用成本与防治效果两方面综合考虑,生产上30%茚虫威悬浮剂的使用剂量以27~36 g(ai)/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茚虫威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纵卷叶螟与褐稻虱混合种群经济阈值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蒋杰贤 陈永年 潘桐 《湖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58-362,共5页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探讨了1987年晚稻“圭巴”品种小区笼罩条件下稻纵卷叶螟、褐稻虱及其混合种群为害损失率和经济阈值.稻纵卷叶螟经济阈值因生育期不同而异,每百蔸幼虫分蘖期为121.3头,抽穗期为131.2头...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探讨了1987年晚稻“圭巴”品种小区笼罩条件下稻纵卷叶螟、褐稻虱及其混合种群为害损失率和经济阈值.稻纵卷叶螟经济阈值因生育期不同而异,每百蔸幼虫分蘖期为121.3头,抽穗期为131.2头.褐稻虱抽穗期的经济阈值为百蔸494头若虫.本文提出了抽穗期稻纵卷叶螟、褐稻虱混合为害的产量损失率模型,在生产实践中,可直接利用此模型进行防治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 经济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酰·辛硫磷20%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初步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成玉 于宝富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9年第9期50-51,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的卵孵始盛期和稻飞虱的若虫盛期,用虫酰·辛硫磷20%乳油100g/667m2,药后15d对稻纵卷叶螟与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5%以上。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稻丰散50%乳油120g/667m2,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的卵孵始盛期和稻飞虱的若虫盛期,用虫酰·辛硫磷20%乳油100g/667m2,药后15d对稻纵卷叶螟与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5%以上。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稻丰散50%乳油120g/667m2,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与吡蚜酮25%可湿性粉剂25g/667m2之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酰·辛硫磷 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蜘蛛对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的选择捕食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陶方玲 《生态科学》 CSCD 1995年第2期49-53,共5页
讨论蜘蛛的主要种群拟水狼蛛、食虫瘤胸蛛、粽管巢蛛对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的选择捕食特性。由结果可见:猎物被捕食量与参试种群编码值(密度)的数量关系可由二次多项式模型技术。当取每科水稻上有稻纵卷叶螟5头,白背飞虱10头,... 讨论蜘蛛的主要种群拟水狼蛛、食虫瘤胸蛛、粽管巢蛛对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的选择捕食特性。由结果可见:猎物被捕食量与参试种群编码值(密度)的数量关系可由二次多项式模型技术。当取每科水稻上有稻纵卷叶螟5头,白背飞虱10头,拟水狼蛛2头,粽管巢蛛2头,食虫瘤胸蛛2头时,蜘蛛种群对白背飞虱有较大的选择捕食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 捕食性天敌 稻纵卷叶螟 白背飞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I与常用农药混合使用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评价
8
作者 吕亮 张舒 +2 位作者 杨小林 常向前 袁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25-2426,共2页
就拜耳公司农药新产品NNI与几种常用农药混用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NNI与甲维盐、阿维菌素混用后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而NNI与毒死蜱、丙溴磷混用后的增效作用不甚明显。
关键词 NNI 混合使用 稻纵卷叶螟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稻纵卷叶螟高毒力苏芸金杆菌菌株的筛选
9
作者 马承铸 顾真荣 +6 位作者 周爱农 钱振官 王冬生 钱国琛 张繁琴 韩长安 戚大国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52-56,共5页
105个苏芸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菌株初筛结果表明,其中17个菌株对稻纵卷叶螟毒力较高,血清型分布主要为H1、H3、H5和H7。经3年(1990~1992)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复筛,确定菌... 105个苏芸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菌株初筛结果表明,其中17个菌株对稻纵卷叶螟毒力较高,血清型分布主要为H1、H3、H5和H7。经3年(1990~1992)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复筛,确定菌株S-543(H5)的毒力最高,对稻纵卷叶螟1龄和2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2.7μl/ml和6.8μl/ml,相应比目前生产菌株HD-1的毒力高0.78倍和0.98倍,但对棉铃虫的毒力却显著低于H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芸金杆菌 稻纵卷叶螟 毒力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气环流的稻纵卷叶螟气象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纯枝 张蕾 +6 位作者 郭安红 李轩 刘维 庄立伟 陆明红 吕厚荃 包云轩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5-576,共12页
基于1980-2016年全国稻纵卷叶螟逐年发生面积、产量损失资料、逐月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以及南方15省(区、市)地面气象资料,采用因子膨化处理技术、Pearson遥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对中国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率有显著影响的大气... 基于1980-2016年全国稻纵卷叶螟逐年发生面积、产量损失资料、逐月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以及南方15省(区、市)地面气象资料,采用因子膨化处理技术、Pearson遥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对中国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率有显著影响的大气环流因子,构建中国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率的多时相动态大气环流预测模型,探讨大气环流对中国稻纵卷叶螟发生的可能影响机制。结果表明:46项大气环流因子与稻纵卷叶螟发生关系密切,副热带高压类、极涡类环流因子是中国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率的主导影响因子。建立的中国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率年前、年后3-10月的月动态预测模型历史拟合较好,对2015年、2016年1月初及3-10月各月初外延预报两年平均准确率分别达86.6%,90.5%,91.8%,93.4%,93.4%,94.0%,94.0%,94.3%,95.4%。关键环流特征因子、当年气候年型和稻区5-9月气象条件对中国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程度具有较好的指示效应,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率较大的年份主要出现在干暖年和湿暖年;干冷年型常导致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率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发生面积率 大气环流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州水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程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伟 彭丽年 邓远录 《生物灾害科学》 2013年第1期86-89,共4页
通过对达县2000年以来水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程度影响因子的分析,筛选出影响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程度的主导因子,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适合达州地区水稻纵卷叶螟主害代发生为害程度的预测模型。经回测检验,各模型的历史符合率达81.82... 通过对达县2000年以来水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程度影响因子的分析,筛选出影响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程度的主导因子,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适合达州地区水稻纵卷叶螟主害代发生为害程度的预测模型。经回测检验,各模型的历史符合率达81.82%~90.91%,且2011—2012年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发生程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建议 被引量:4
12
作者 嬴志华 易继平 《植物医生》 2020年第6期69-72,共4页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主要虫害之一,大暴发时会造成水稻严重减产.本文从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入手,从气候条件、虫情严重程度、防治技术、栽培管理、害虫抗药性等方面系统分析2020年贵州省黎平县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主要虫害之一,大暴发时会造成水稻严重减产.本文从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入手,从气候条件、虫情严重程度、防治技术、栽培管理、害虫抗药性等方面系统分析2020年贵州省黎平县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发生特点 发生危害规律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歌防治水稻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幼虫的效果研究
13
作者 韩国兴 徐云红 +1 位作者 潘晓智 许鑫雷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3期118-118,121,共2页
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是我国南方水稻上最主要的害虫。研究了20%氟苯虫酰胺(垄歌)等药剂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使用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150 g/hm2,药后3 d的防效分别为86.3%、92.2%,药后14 d的保苗(叶)效果分别为83... 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是我国南方水稻上最主要的害虫。研究了20%氟苯虫酰胺(垄歌)等药剂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使用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150 g/hm2,药后3 d的防效分别为86.3%、92.2%,药后14 d的保苗(叶)效果分别为83.1%、93.8%,均略高于康宽和稻腾常规推荐剂量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歌 水稻 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