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富硅炉渣制备的水稻专用肥对水稻产量及抗倒伏的影响
1
作者 甘子华 张新疆 +3 位作者 匡家灵 柯璐瑶 字紫丹 危常州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0-389,共10页
为明确富硅炉渣制备的水稻专用肥(SiF1和SiF2)及其富硅生产原料(R1、R2、R3)对水稻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的增效作用,在氮磷钾养分等量投入的前提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常规施肥(NPK)、常规施肥+富硅原料R1(NPKR1)、常规施肥+富硅原料R2(N... 为明确富硅炉渣制备的水稻专用肥(SiF1和SiF2)及其富硅生产原料(R1、R2、R3)对水稻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的增效作用,在氮磷钾养分等量投入的前提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常规施肥(NPK)、常规施肥+富硅原料R1(NPKR1)、常规施肥+富硅原料R2(NPKR2)、常规施肥+富硅原料R3(NPKR3)、水稻专用肥1(SiF1)、水稻专用肥2(SiF2)6种肥料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量、分蘖、农艺性状、植株硅含量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NPKR1和NPKR3处理的产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6.3%和12.5%,且分蘖数、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显著增加,功能叶SPAD值提高,促进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与NPK处理相比,NPKR1和NPKR3处理提高了不同器官硅含量,增加了茎秆第二节茎粗、茎壁厚和抗折力,降低了茎秆倒伏指数。与常规施肥+富硅原料处理(NPKR1、NPKR2、NPKR3)处理相比,SiF1和SiF2处理的产量分别显著增加了8.5%~29.5%和18.9%~42.0%,且综合增效作用优于常规施肥和富硅原料的简单配施。研究表明,两种水稻专用肥和常规施肥+富硅原料均可显著促进水稻生长、改善株型、增加水稻产量和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其中水稻专用肥2的综合增效作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抗倒伏 炉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硅配施对双季稻田间稻飞虱发生与水稻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程周琦 刘玉午 +2 位作者 卓乐 邱林 易镇邪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2-101,共10页
为绿色防控稻田稻飞虱发生,保障双季稻可持续生产,在湖南省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富农合作社开展早、晚稻大田试验,以湘早籼45号(早稻)和泰优553(晚稻)为材料,早晚稻分别设计4个施氮水平[早稻N0(0 kg/hm^(2))、N1(120 kg/hm^(2))、N2(150 k... 为绿色防控稻田稻飞虱发生,保障双季稻可持续生产,在湖南省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富农合作社开展早、晚稻大田试验,以湘早籼45号(早稻)和泰优553(晚稻)为材料,早晚稻分别设计4个施氮水平[早稻N0(0 kg/hm^(2))、N1(120 kg/hm^(2))、N2(150 kg/hm^(2))、N3(180 kg/hm^(2));晚稻N0(0 kg/hm^(2))、N1(150 kg/hm^(2))、N2(180 kg/hm^(2))、N3(210 kg/hm^(2))]和2个施硅水平[S0(0 kg/hm^(2))、S1(150 kg/hm^(2))],在机插条件下探究不同施氮量下配施硅肥对双季稻田稻飞虱发生情况与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田间稻飞虱发生和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田间稻飞虱数量显著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均得到显著提升;施硅对田间稻飞虱发生影响显著,使田间稻飞虱数量显著降低,早稻虫口减退率最高可达56.81%,晚稻虫口减退率最高可达71.59%,施硅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均有所提升,但差异不显著,早稻增产幅度为2.32%~11.57%,晚稻增产幅度为2.83%~9.83%;施氮量与施硅的互作效应对田间稻飞虱发生情况和水稻产量影响显著,早、晚稻均以N3S1、N3S0和N2S1产量较高,且三者间无显著差异,但N2S1处理稻飞虱发生数量显著低于N3S1和N3S0处理。综合考虑水稻产量与稻飞虱防控效果,衡阳县早稻以施氮150 kg/hm^(2)配施硅肥150 kg/hm^(2)为宜,晚稻以施氮180 kg/hm^(2)配施硅肥150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施氮量 硅肥 稻飞虱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糙米增湿调质研究
3
作者 欧妙玲 沈汪洋 +3 位作者 李春雷 曹文杰 杨基业 金伟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为提高籼米的整精米率及食味品质,对籼糙米进行增湿调质处理。以整精米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增湿调质工艺,并分析增湿调质处理对米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加水量2.5 g、处理时间36 h、处理温度2... 为提高籼米的整精米率及食味品质,对籼糙米进行增湿调质处理。以整精米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增湿调质工艺,并分析增湿调质处理对米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加水量2.5 g、处理时间36 h、处理温度25℃。在此条件下,籼米整精米率为50.80%。与未处理相比,经处理制作的籼米饭的弹性、胶黏性、内聚性和黏附性都得到了提升,硬度和咀嚼性下降,米饭的适口性提高。增湿调质后米饭的食味值为中上,而未处理组仅为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糙米 响应面法 整精米率 食味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不同液体硅肥对沿江水稻生长性状的影响
4
作者 刘龙 王家宝 孙义祥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37-140,共4页
以徽两优粤禾丝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的方式,探究3种液体硅肥对水稻生长及抗倒伏性状的影响,以期为沿江稻作区水稻绿色高效生产提供新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喷施液体硅肥可以显著提高孕穗期水稻剑叶面积,提升幅度为13.1%~24.6%,喷... 以徽两优粤禾丝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的方式,探究3种液体硅肥对水稻生长及抗倒伏性状的影响,以期为沿江稻作区水稻绿色高效生产提供新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喷施液体硅肥可以显著提高孕穗期水稻剑叶面积,提升幅度为13.1%~24.6%,喷施液体硅肥A、C可以显著提高齐穗期水稻剑叶面积,提升幅度分别达9.4%和19.6%;喷施液体硅肥B可以显著增加分蘖盛期水稻分蘖数,但对齐穗期水稻分蘖数增加不显著,喷施液体硅肥C在齐穗期分蘖数可增加26.9%,且达显著差异;齐穗期、收获期喷施液体硅肥C均能显著增加水稻单穴根鲜重,且增加幅度高于A和B;抽穗期喷施液体硅肥C处理SPAD值最高,比CK高10.2%,差异显著;喷施液体硅肥A、C可显著降低杨花期水稻的倒伏指数,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喷施液体硅肥B、C可以显著提高水稻有效穗数,提升幅度为5.8%、9.4%;各处理每穗实粒数差异不显著;喷施液体硅肥B处理千粒重最低;喷施液体硅肥C可以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14.3%。综合不同生育期水稻各生长指标及产量等因素,在沿江水稻产区,分别于水稻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喷施液体硅肥C,对促进水稻生长、增加水稻产量及抗倒伏能力最强,是较佳的液体硅肥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液体硅肥 倒伏指数 产量 产量构成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增施微量元素锌肥与硅肥效果研究
5
作者 陈亮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6期89-90,共2页
[目的]优化水稻配方施肥,尤其是粳糯稻的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相结合的增效施肥技术体系,以提高粳糯稻的栽培管理水平。[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粳糯稻田块,在N、P、K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不同用量的锌、硅肥,研究不同养分配比的施肥处理对... [目的]优化水稻配方施肥,尤其是粳糯稻的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相结合的增效施肥技术体系,以提高粳糯稻的栽培管理水平。[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粳糯稻田块,在N、P、K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不同用量的锌、硅肥,研究不同养分配比的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在N、P、K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微量元素肥料Zn、Si肥有着较好的增产效果,6个施微肥处理可较常规施肥增产2.3%~11.7%。[结论]在粳糯稻生产中,可在N、P、K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硫酸锌3.75~7.50 kg/hm^(2)和二氧化硅150~3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糯稻 锌肥 硅肥 养分配比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深减氮施肥条件下硅肥和锌肥对水稻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张彦 陈京都 +4 位作者 辛海滨 刘翠莲 徐瑞衡 范晓凯 王颖 《农学学报》 2025年第4期7-12,共6页
本研究以‘南粳9108’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探讨了常规施肥与侧深减氮施肥方式下,分别设置喷施硅肥、锌肥、硅+锌肥、对照4个处理,分析研究不同处理下水稻茎蘖数、茎秆物理特性、抗倒能力以及产量表现差异性,以期探明侧深减氮施肥与硅、... 本研究以‘南粳9108’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探讨了常规施肥与侧深减氮施肥方式下,分别设置喷施硅肥、锌肥、硅+锌肥、对照4个处理,分析研究不同处理下水稻茎蘖数、茎秆物理特性、抗倒能力以及产量表现差异性,以期探明侧深减氮施肥与硅、锌肥协同作用对水稻产量以及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常规施肥方式相比,侧深减氮施肥方式能够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有效穗数、提高产量,促进茎秆粗壮,抗倒能力显著高于常规施肥方式。(2)侧深减氮施肥方式喷施硅肥的处理基部节间最短、抗折力最大、倒伏系数最低;侧深减氮施肥喷施硅+锌肥的处理分蘖能力最强、有效穗数最多、茎秆最粗壮、产量最高。(3)在同种施肥方式下,硅肥和锌肥同施均能有效促进水稻生长,有效穗数均达到最高,但是对水稻的其他性状影响结果较复杂,并不能达到叠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侧深减氮施肥 减氮 硅肥 锌肥 抗逆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可溶性硅肥对水稻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苏恒 马献发 +3 位作者 陈柏杨 张和慕 解滢萱 毛一诺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2-17,共6页
为探究硅肥高效利用,促进水稻增产及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以稻壳为原料的可溶性硅肥为研究对象,选取五优稻4号为供试材料,通过对水稻不同时期及施用不同浓度稻壳可溶性硅肥探究其对水稻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施肥处理,大... 为探究硅肥高效利用,促进水稻增产及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以稻壳为原料的可溶性硅肥为研究对象,选取五优稻4号为供试材料,通过对水稻不同时期及施用不同浓度稻壳可溶性硅肥探究其对水稻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施肥处理,大区试验不设重复,于分蘖期(7月13日)分别喷施可溶性硅肥1.5 L·hm^(-2)(A)、3.0 L·hm^(-2)(B),分蘖期和抽穗期(7月29日)两次喷施可溶性硅肥1.5 L·hm^(-2)(C)、3.0 L·hm^(-2)(D)及喷施清水组(CK)。结果表明,分蘖期和抽穗期两次喷施可溶性硅肥3.0 L·hm^(-2)(D)处理水稻产量及糙米率均最高,分别达到8389 kg·hm^(-2)及80.6%,其水稻倒数第二茎节长度为18.29 cm较对照(CK)倒数第二茎节长度24.58 cm缩短6.29 cm。分蘖期及抽穗期两次施用可溶性硅肥较分蘖期单次施用可溶性硅肥,对于水稻增产及抗倒伏能力均有更好的促进效果。说明稻壳可溶性硅肥对寒地水稻增产及提高抗倒伏性能力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硅肥 水稻 产量 抗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硅肥对沿海滩涂水稻茎秆形态、力学性状、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车飞伟 崔士友 +2 位作者 陈澎军 韩继军 张瑞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年第5期54-67,共14页
为明晰喷施硅肥对沿海滩涂水稻茎秆形态、力学性状、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选取海洋院1号(V1)和南粳5055(V2)为试验材料,设置12种处理,即清水处理(CK)、矿源HA络合硅肥(T1)、糖醇硅肥(T2)、高活性离子态液体硅肥(T3)、液体硅锌肥(T4)... 为明晰喷施硅肥对沿海滩涂水稻茎秆形态、力学性状、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选取海洋院1号(V1)和南粳5055(V2)为试验材料,设置12种处理,即清水处理(CK)、矿源HA络合硅肥(T1)、糖醇硅肥(T2)、高活性离子态液体硅肥(T3)、液体硅锌肥(T4)、自制硅肥(T5),每种硅肥设置2个喷施模式:喷施2次,于分蘖期和拔节抽穗期施肥;喷施3次,前2次同前,第3次于灌浆期追加施肥。结果表明:1)喷施硅肥能降低水稻株高和节间长度,提高节间粗度、茎壁厚度和抗折力,进而提升茎秆抗倒伏能力,V1喷施T4和T5抗折力较大,倒伏指数较低,而V2喷施T3和T5显示抗倒伏能力较强,且2个品种均表现出喷施3次比2次效果好。2)喷施硅肥能显著提升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CK相比,V1喷施2次和3次T1,水稻产量增幅分别为3.02%、5.13%,T2产量增幅分别为5.05%、7.58%,T3产量增幅分别为2.03%、2.26%,T4产量增幅分别为6.20%、8.44%,T5产量增幅分别为4.88%、9.47%;V2喷施2次和3次T1,水稻产量增幅分别为8.57%、9.46%,T2产量增幅分别为3.48%、3.62%,T3产量增幅分别为6.08%、8.28%,T4产量增幅分别为4.02%、5.12%,T5产量增幅分别为2.97%、3.18%。产量增加主要由穗数和穗实粒数共同影响,其中穗实粒数影响较大;喷施3次比2次产量增幅提高,主要是在灌浆期喷施硅肥提高了千粒质量和结实率。3)喷施硅肥降低了水稻穗长并提高了着粒密度、单穴产量和生物量,V1喷施2次和3次T4的单穴产量最高,而V2表现出T1最高,且喷施3次效果优于2次,2个品种的收获指数均有小幅提升但无统计学意义。4)喷施硅肥对滩涂水稻一二次枝梗性状的影响因品种不同具有差异性,特别是提高了二次枝梗数、总粒数和实粒数,V1喷施T5效果较好,V2喷施T2肥效较高。综上,不同硅肥对不同品种水稻的促进效果存在差异,喷施T5对于二者提升抗倒伏能力效果均最好,同时使V1显著增产,而V2喷施T1增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水稻 喷施硅肥 力学性状 抗倒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肥对优质晚稻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9
作者 郭荟 方希林 +6 位作者 方畅宇 杨宁俊 陈威 邹燕 谭珣 雷苑 屠乃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以优质晚稻桃优香占、玉针香为供试材料,设置4种施硅肥处理,分别记为CK、T1、T2、T3,对应施硅肥量分别为0、75、150、225 kg/hm^(2),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处理下优质晚稻成熟期植株茎秆抗倒伏特性、养分含量以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 以优质晚稻桃优香占、玉针香为供试材料,设置4种施硅肥处理,分别记为CK、T1、T2、T3,对应施硅肥量分别为0、75、150、225 kg/hm^(2),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处理下优质晚稻成熟期植株茎秆抗倒伏特性、养分含量以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不施硅肥相比,T2、T3处理下茎秆基部节间折断弯矩显著增加,桃优香占的增幅为8.96%~11.11%,玉针香的增幅为13.02%~16.29%;2个晚稻品种的基部节间倒伏指数较不施硅肥处理的显著降低,桃优香占的降低12.02%~19.51%,玉针香的降低12.68%~22.31%;施用硅肥能改善上3叶形态,提高茎中的硅含量,桃优香占的提高2.01%~23.27%,玉针香的提高1.19%~11.33%;此外,施硅肥可提高水稻产量,以T1的增产效果最好,桃优香占和玉针香T1的实际产量较CK的分别增加6.81%和11.95%。考虑本试验在当季并未发生实质性倒伏,结合产量和成本效应,建议桃优香占和玉针香的施硅肥量为7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晚稻 硅肥 倒伏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直播水稻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10
作者 朱宗臣 陈丽 +2 位作者 马静 孙建昌 安永平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8期33-37,41,共6页
以富源4号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探究盐胁迫对水稻直播栽培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加,水稻出苗率、成苗率、单株分蘖率、成穗率、叶面积、生物量、株高、收获指数及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且生... 以富源4号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探究盐胁迫对水稻直播栽培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加,水稻出苗率、成苗率、单株分蘖率、成穗率、叶面积、生物量、株高、收获指数及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且生育期延迟。其中:含盐量≥1.23‰的处理与CK穗数间有极显著差异;含盐量≥1.36‰时,与CK在出苗率、单株分蘖率、单株成穗率、生育期间均有极显著差异;含盐量≥1.92‰的处理与CK在地上部生物量、产量间有显著差异;含盐量≥3.10‰的处理与CK在成苗率、叶面积、株高、收获指数、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间有显著差异;含盐量≥4.95‰时,水稻基本无产量。在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对盐胁迫极敏感,是减产的主导因素;而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对盐胁迫较敏感,是次要因素,对盐胁迫的响应程度近似。这些指标可作为宁夏盐碱地水稻直播种植和土壤改良利用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盆栽 直播水稻 响应程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面阻控剂对水稻生长和安全利用的影响
11
作者 雷春松 张素娥 +2 位作者 邹文华 钟利军 叶正钱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5期1-4,共4页
为探索水稻生产适用的高效、可推广的叶面阻控剂,本研究选用4种叶面阻控剂(黄腐酸钾、硅肥、锌肥和硒肥),探究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及对镉在水稻各器官中的富集和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和灌浆期分别喷施4种叶面阻控... 为探索水稻生产适用的高效、可推广的叶面阻控剂,本研究选用4种叶面阻控剂(黄腐酸钾、硅肥、锌肥和硒肥),探究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及对镉在水稻各器官中的富集和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和灌浆期分别喷施4种叶面阻控剂后,水稻株高、分蘖数和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与空白对照相比,叶面阻控剂处理的水稻产量较空白处理增产0.34%~4.83%。叶面阻控剂施用后,水稻根部、茎部、叶部和籽粒中的镉含量均有所下降,所有处理籽粒中镉含量均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综合水稻产量与降镉效果,建议在轻度镉污染稻田采取叶面喷施硅肥技术措施阻控水稻镉吸收和转运,以实现水稻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产量 黄腐酸钾 硅肥 安全利用技术 耕地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叶面阻控剂对水稻的控镉效应
12
作者 康兵 顾祝禹 +3 位作者 皮杰 黄博阳 李文超 唐东海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22-26,共5页
在中轻度Cd污染区域开展大田试验,探索不同用量的硅基叶面阻控剂对土壤有效Cd、水稻(Oryza sativa L.)不同器官Cd含量及Cd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阻控剂不能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但能调控Cd在水稻器官中的转运与富集,与不施叶面阻控... 在中轻度Cd污染区域开展大田试验,探索不同用量的硅基叶面阻控剂对土壤有效Cd、水稻(Oryza sativa L.)不同器官Cd含量及Cd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阻控剂不能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但能调控Cd在水稻器官中的转运与富集,与不施叶面阻控剂对照相比,水稻根、茎、叶与稻米中Cd含量分别降低13.06%~27.03%、17.39%~36.96%、14.89%~42.55%、11.11%~32.83%,水稻对Cd的富集从高到低依次为根、茎、叶、稻米。水稻植株中Cd从根到茎(TF根-茎)、茎到叶(TF茎-叶)、叶到稻米(TF叶-稻米)的转运系数分别为0.36~0.42、0.47~0.53、0.42~0.50,其中根到茎的转运系数最低,且随叶面阻控剂用量的增加其转运系数逐渐降低。施用一定量的叶面阻控剂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水稻产量,从经济成本和降镉效果等因素综合考虑,用量为4 500 mL/hm~2时,成本低廉且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叶面阻控剂 水稻(Oryza sativa L.) 污染土壤 转运系数 产量 控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肥对北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2
13
作者 商全玉 张文忠 +4 位作者 韩亚东 荣蓉 徐海 徐正进 陈温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1-664,共4页
以沈农265和丰优2000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硅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提高水稻产量,其中有效硅240 kg/hm2使沈农265显著增产,有效硅180 kg/hm2对丰优2000增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从产量构成因素上... 以沈农265和丰优2000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硅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提高水稻产量,其中有效硅240 kg/hm2使沈农265显著增产,有效硅180 kg/hm2对丰优2000增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从产量构成因素上看,施用硅肥能提高每穴穗数、一次枝梗上籽粒千粒重、二次枝梗上籽粒千粒重、每穗粒数。施用硅肥能显著改善稻米品质,主要表现为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显著提高,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降低。相关分析表明,两品种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与有效硅施用量呈正相关。沈农265的稻米脂肪酸含量与有效硅施用量呈正相关,食味值与有效硅施用量呈负相关。有效硅施量在0~240 kg/hm2内,两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与有效硅施用量相关不显著。综合考虑各处理稻米产量和品质,以180~240 kg/hm2的有效硅施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硅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喷施硒与硅对水稻籽粒镉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刘永贤 潘丽萍 +7 位作者 黄雁飞 农梦玲 鹿士杨 赵于莹 梁潘霞 熊柳梅 李科冰 兰秀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88-1592,共5页
【目的】开展水稻叶面喷施硒肥与硅肥对水稻累积镉的影响研究,为广西主栽水稻阻控重金属镉的技术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广西桂平市主栽水稻品种百香139、中广香1号作为供试材料,分别进行硒肥喷施试验:"聚福硒"... 【目的】开展水稻叶面喷施硒肥与硅肥对水稻累积镉的影响研究,为广西主栽水稻阻控重金属镉的技术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广西桂平市主栽水稻品种百香139、中广香1号作为供试材料,分别进行硒肥喷施试验:"聚福硒"螯合态硒叶面肥(含Na2Se O3为4.38 g·L-1)为硒源,以不同喷施硒肥次数(0、1、2次)设3个处理;硅肥喷施试验:"融地美"活性硅叶面肥为硅源,以不同稀释倍数(清水对照,稀释300倍、稀释500倍)设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总镉含量、水稻产量及稻米中总镉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1)喷施硒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明显,喷施硅肥水稻产量比对照提高4.58%~8.71%,但不同硅肥处理之间对水稻增产的差异不明显;(2)喷施硒肥显著抑制了百香139稻米对镉的积累,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前3 d各喷施硒肥1次处理的效果较好,其稻米镉含量为0.03 mg·kg^(-1),与对照相比,降低了83.33%,但喷施硒肥对中广香1号稻米累积镉的影响不明显;(3)喷施稀释300和500倍的"融地美"硅肥,百香139稻米镉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17.14%和11.43%;中广香1号镉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67.31%和30.77%。【结论】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而喷施硅肥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喷施硒肥可有效降低百香139品种稻米镉含量,但对中广香1号稻米的影响不显著;喷施不同浓度的硅肥可显著降低两个品种稻米重金属镉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硒肥 硅肥 喷施 水稻产量 镉阻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肥与基本苗配置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任海 付立东 +5 位作者 王宇 吕小红 李旭 隋鑫 杜萌 马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6,共9页
以优质水稻品种盐丰47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采用小区对比方法,设施肥量(7个)和移栽基本苗两因素,共14个处理,研究了硅钙肥和液态硅两种硅肥与基本苗配置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两种硅肥都能使水稻分蘖数增... 以优质水稻品种盐丰47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采用小区对比方法,设施肥量(7个)和移栽基本苗两因素,共14个处理,研究了硅钙肥和液态硅两种硅肥与基本苗配置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两种硅肥都能使水稻分蘖数增加,提高成穗率,增加产量,增强抗倒伏及抗病能力,改善稻米品质,使稻米的垩白度、垩白粒率降低的同时,提高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率。其中在基本苗64.5×10~4株/hm^2中,C5-1喷施处理(基本苗64.5万株/hm^2条件下,拔节期、抽穗期各喷施450 mL/hm^2)产量最高,为10 893.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硅肥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硅量对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5
16
作者 张国良 戴其根 +5 位作者 王建武 张洪程 霍中洋 凌励 王显 张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9-303,共5页
以迟熟中粳稻武育粳3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硅肥水平对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基施硅肥0-450 kg/hm2范围内,随着施硅量的增加,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先增后降,精米率、回复值有增加的趋势,整精米率显著增加,RVA... 以迟熟中粳稻武育粳3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硅肥水平对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基施硅肥0-450 kg/hm2范围内,随着施硅量的增加,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先增后降,精米率、回复值有增加的趋势,整精米率显著增加,RVA谱曲线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到达峰值黏度时间呈下降的趋势,消减值则先下降然后上升。施硅对出糙率、透明度无明显影响。适量施硅可以降低垩白米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施硅能提高稻米胶稠度、崩解值,有提高稻米蛋白质含量的趋势。综合产量和品质性状,以施硅肥225 kg/hm2的处理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稻谷产量 品质性状 淀粉黏滞性(RVA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锌肥及其施用方式对南粳46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魏晓东 宋雪梅 +7 位作者 赵凌 赵庆勇 陈涛 路凯 朱镇 黄胜东 王才林 张亚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5-306,共12页
【目的】比较硅锌肥及其施用方式对南粳46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调优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46为材料,倒4叶期土壤追施和孕穗期(抽穗前5~7 d)叶面喷施硅肥和锌肥,设置土壤追施硅肥(Si-B)、土壤追施锌肥(Zn... 【目的】比较硅锌肥及其施用方式对南粳46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调优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46为材料,倒4叶期土壤追施和孕穗期(抽穗前5~7 d)叶面喷施硅肥和锌肥,设置土壤追施硅肥(Si-B)、土壤追施锌肥(Zn-B)、土壤追施硅肥+叶面喷施硅肥(Si-B+Si-L)、土壤追施锌肥+叶面喷施锌肥(Zn-B+Zn-L)、土壤追施硅肥+土壤追施锌肥(Si-B+Zn-B)、叶面喷施硅肥(Si-L)、叶面喷施锌肥(Zn-L)、叶面喷施硅肥+叶面喷施锌肥(Si-L+Zn-L)8个处理,以不施硅锌肥(CK)为对照,调查分析不同处理对南粳46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香味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含量的影响。【结果】施用硅锌肥对南粳46均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幅为0.8%~11.9%,增产的原因主要是增加了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而对穗数和结实率没有明显影响。施用硅肥使糙米率和精米率下降,施用锌肥则使糙米率和精米率增加,施用硅肥和锌肥都可使整精米率提高,施用锌肥提高整精米率的效果比施用硅肥更明显。硅锌肥对直链淀粉含量和RVA特征值的影响随处理不同而异,但施用硅锌肥可以提高崩解值,降低消减值,使胶稠度显著增加,食味值明显提高,稻米2-AP含量显著增加,香味明显变浓。【结论】倒4叶期土壤追施硅肥与孕穗期叶面喷施锌肥相结合,既可增加南粳46的产量,又能提高整精米率和食味品质,增加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硅肥 锌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对杂交水稻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8
作者 胡瑞芝 方水娇 陈桂秋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5-338,共4页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硅对杂交水稻的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产量构成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适量施硅能降低杂交水稻体内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 ,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能增强杂交水稻的抗逆性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生理指标 产量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硅肥对香稻桂香占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田华 刘博 +3 位作者 段美洋 钟克友 黎国喜 唐湘如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0-195,共6页
为了确定香稻品种桂香占施肥方案,探讨不同施肥水平与各个影响产量、品质的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了施用氮、磷、钾和硅对桂香占产量及品质影响。在α=0.5显著水平剔除不显著项后,分析结果显示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Na2SiO3.9H2O分别施... 为了确定香稻品种桂香占施肥方案,探讨不同施肥水平与各个影响产量、品质的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了施用氮、磷、钾和硅对桂香占产量及品质影响。在α=0.5显著水平剔除不显著项后,分析结果显示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Na2SiO3.9H2O分别施用26,0,48,56 g/m2时,产量达最大值5 352.6 kg/hm2。单因素中对产量影响:P>N,且K,Si无影响。互作因素影响中:K与Si互作(产量与之正相关)>P与K互作(产量与之负相关)>P与Si(产量与之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稻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硅配施对双季水稻产量及氮硅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吴建富 谢凡 +2 位作者 付桃秀 潘晓华 石庆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3-850,共8页
以株两优189和H优518为早、晚季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在磷钾养分用量相等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用量氮肥(早稻0,105,165 kg/hm2,晚稻0,120,180 kg/hm2,以N计)和硅肥(早、晚稻0,120,180,240 kg/hm2,以Si O2计)配施对双季水稻产量及氮硅养... 以株两优189和H优518为早、晚季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在磷钾养分用量相等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用量氮肥(早稻0,105,165 kg/hm2,晚稻0,120,180 kg/hm2,以N计)和硅肥(早、晚稻0,120,180,240 kg/hm2,以Si O2计)配施对双季水稻产量及氮硅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氮硅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产量,且其互作效果与氮肥、硅肥用量有关。早稻施氮165 kg/hm2、施硅180 kg/hm2,晚稻施氮180 kg/hm2、施硅240 kg/hm2时互作效果最佳,产量为最高。适量增施硅肥有利于提高水稻氮素和硅素养分的积累量和吸收利用率。相关分析表明,早、晚稻氮素积累量与硅素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和0.897;水稻硅素积累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和0.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硅肥 水稻 产量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