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机制补偿在国际足球转会中的实施及其启示
1
作者 郑昕光 张文闻 +1 位作者 吴义华 沈翔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8,共9页
联合机制补偿是青训回报制度的重要组成。该研究对联合机制补偿在国际足球转会中的实施状况及实施机制展开研究,总结其实施经验,并提出联合机制补偿对国内足球转会实施的启示。研究发现:联合机制补偿在国际足球转会中的实施效果难符预期... 联合机制补偿是青训回报制度的重要组成。该研究对联合机制补偿在国际足球转会中的实施状况及实施机制展开研究,总结其实施经验,并提出联合机制补偿对国内足球转会实施的启示。研究发现:联合机制补偿在国际足球转会中的实施效果难符预期,联合机制补偿的实施机制有待完善;国际足联清算所建立后,联合机制补偿在国际足球转会中形成了包含启动条件判定、权益认定、补偿支付、争议申诉提交在内的实施机制,该机制以提升俱乐部认知为基点,以自动化补偿支付为依托,以数字化申诉提交为保障。联合机制补偿在我国国内足球转会实施中存在俱乐部认知较低、补偿支付保障性不足、球员转会监督机制有待强化的问题。为规范联合机制补偿在我国足球转会中的实施,参考联合机制补偿在国际足球转会中的实施经验,建议发挥中国足协信息化平台的效能,提升俱乐部对联合机制补偿的认知;委托国内清算机构,保障联合机制补偿的支付;强化中国足协的监督保障职责,严格球员转会交易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机制补偿 国际足联清算所 足球转会 中国足球协会 足球俱乐部 青训回报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兰财 肖杰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186,共5页
为完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青少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为测试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测试法,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评价指标进行研究。结果:1)最为重要的是快速伸缩复合能力,其中下肢评价指标... 为完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青少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为测试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测试法,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评价指标进行研究。结果:1)最为重要的是快速伸缩复合能力,其中下肢评价指标以立定跳远最为便捷合理,上肢评价指标则以引体向上最具综合性;2)直线和多方向加速能力以20次持拍四角变向移动为主要评价指标;3)能量系统发展板块以1 500次双摇跳绳作为专项基础耐力的评价指标,以400 m×5组跑作为专项速度耐力的评价指标;4)核心力量发展板块以1 min悬垂举腿为评价指标;5)上肢动作整合能力以1min对墙击球为评价指标。研究结果为我国青少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羽毛球运动员的选材和体能训练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球 青少年运动员 运动功能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训质量管理与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刚 部义峰 +1 位作者 陈超 张英成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6-103,共8页
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形成的职业足球俱乐部青少年球员培训绩效评估工具已广泛应用于比利时的职业足球俱乐部青少年球员培训绩效评估中。比利时体育行业协会通过“IK Gym”体操俱乐部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对其培训质量的管理与... 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形成的职业足球俱乐部青少年球员培训绩效评估工具已广泛应用于比利时的职业足球俱乐部青少年球员培训绩效评估中。比利时体育行业协会通过“IK Gym”体操俱乐部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对其培训质量的管理与评估。而在足球运动技能培训方面,培训质量管理与绩效评估的典范当属“Foot PASS”绩效评估系统,该系统是当前国际上较权威的青少年足球培训的全面质量管理与绩效评估工具。该绩效评估系统成为比利时足球协会管理职业足球俱乐部青少年球员培训工作的有效手段。基于以上,构建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训质量标准与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期为中国足球协会及其职业足球俱乐部完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训质量管理制度与绩效考核制度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足球 职业足球俱乐部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训 质量管理 绩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目标人群定位及模式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志武 苏长来 刘占鲁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2,共4页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目标人群定位过于单一,局限于人数偏少的运动员群体,而忽略了人数众多的在校学生群体;在校学生模式自身的理论、实践体系尚不完善,并且与运动队模式之间缺少衔接,...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目标人群定位过于单一,局限于人数偏少的运动员群体,而忽略了人数众多的在校学生群体;在校学生模式自身的理论、实践体系尚不完善,并且与运动队模式之间缺少衔接,造成2种培养模式的相对封闭,未能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明确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目标人群定位问题;探索性地提出建立协调机构来解决在校学生模式与运动队模式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同时,针对在校学生提出建立培训基地进行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全新培养模式;此外,还对运动队中淘汰运动员的输送等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 目标人群 培养模式 协调机构 培训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赛前过度训练特征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武斌 樊晋华 +2 位作者 张斌 冯连世 盛蕾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113,121,共5页
采用血细胞计数法、化学发光法、体质测试法、电阻抗法等,对备战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的21名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全年各主要训练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及运动能力进行了系统的监测和分析。结果认为:1)冬训效果较好,运动员身体机能及运... 采用血细胞计数法、化学发光法、体质测试法、电阻抗法等,对备战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的21名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全年各主要训练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及运动能力进行了系统的监测和分析。结果认为:1)冬训效果较好,运动员身体机能及运动能力全面提升,说明教练员冬训掌控能力较强。2)赛前有明显的过度训练症状,其特征为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及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指标长时间处于低迷状态,伤病增多,教练员训练计划不能正常实施。分析原因与赛前对青少年运动员技战术期望值过高,从而导致训练要求过高,赛前专项训练和无氧训练负荷比例过大,在体能消耗大及心理压力大的情况下,运动员一段儿时间内过度疲劳而得不到有效恢复。建议:教练员要遵循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结合项目特征,科学安排赛前的身体、技战术、心理训练,尤其重视"恢复"训练、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敢"练"敢"调"。在有限的条件下加大训练监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曲棍球 过度训练 特征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训练水平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瑛秋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47,52,共8页
对2003年1月参加中国青年奥运集训的114名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心理等方面的测试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合专家调查筛选出了包含形态2项、素质和机能3项、心理3项、技术3~4项、战术3项的全面的、综合的优秀运动员训练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 对2003年1月参加中国青年奥运集训的114名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心理等方面的测试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合专家调查筛选出了包含形态2项、素质和机能3项、心理3项、技术3~4项、战术3项的全面的、综合的优秀运动员训练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经过对2005年1月中国女子青少年集训队的科技攻关服务的实际应用证明:该指标体系在方法学上是可靠的、可行的、能反映出我国优秀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综合训练水平,可以为检查训练效果、制定训练计划和选拔运动员提供客观依据,并为中国乒乓球队的科技攻关服务起到了科技支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 青少年 优秀运动员 训练水平 评价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时力量训练与停训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晨宇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0-144,共5页
观察12周特定时间(清晨和傍晚)力量训练和停训(4周和6周)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探索运动能力日节律变化规律,为科学安排训练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将36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清晨训练组(MT组,训练时间为清晨07:00~... 观察12周特定时间(清晨和傍晚)力量训练和停训(4周和6周)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探索运动能力日节律变化规律,为科学安排训练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将36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清晨训练组(MT组,训练时间为清晨07:00~08:00)、傍晚训练组(ET组,训练时间为傍晚17:00~18:00)和对照组(C组)。MT组和ET组进行12周力量训练,C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但不进行训练。分别于训练前、训练后、停训4周、停训6周清晨(07:00)和傍晚(17:00)测定体温、肌肉最大力量和Wingate实验。结果发现:各组各测试点体温在17:00均高于07:00(P<0.05)。ET组和C组各测试点股四头肌最大随意收缩力(MVC)、最高功率(PP)和平均功率(MP)在17:00均高于07:00(P<0.05),MT组训练前、停训4周和停训6周MVC、PP和MP在17:00均高于07:00(P<0.05)。ET和MT组各运动能力参数在训练后显著升高,停训4周仍高于训练前水平,停训6周则恢复。结果表明:特定时间力量训练对体温并无显著影响;清晨力量训练可消除无氧运动能力的日节律变异;力量训练后获得的运动能力可保持至停训4周后,停训6周后则逐渐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择时力量训练 运动能力 停训 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职业足球中的青训回报制度 被引量:1
8
作者 董金鑫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2,共7页
在博斯曼案发生后,为了鼓励职业足球俱乐部投入青训活动,国际足联在新的转会体系下专门设置回报青训俱乐部的培训补偿制度,该制度虽引发一定争议,但其旨在实施因球员在各会员足协之间转会而发生的培训补偿统一的规则,从而具有重要价值... 在博斯曼案发生后,为了鼓励职业足球俱乐部投入青训活动,国际足联在新的转会体系下专门设置回报青训俱乐部的培训补偿制度,该制度虽引发一定争议,但其旨在实施因球员在各会员足协之间转会而发生的培训补偿统一的规则,从而具有重要价值。不同的是,受U23新政带来的青年球员身价倍增的影响,旨在进一步保护培训单位利益的中国足协青训回报特有制度还采取强化培训协议的稳定性、赋予俱乐部对球员的首次缔约权等措施,这不仅偏离了国际足联预设的轨道,与球员自由流动的趋势不符,还容易与竞争法发生冲突,从而面临遭受反垄断审查的风险。在我国目前的青训回报实践中,因“天价违约金”带来的培训协议争议以及通过“过桥转会”逃避培训补偿的情形,仍有必要在充分借鉴国际体育仲裁裁判法理的基础上进行妥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训 培训补偿 培训协议 国际体育仲裁 竞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论与实践探索:恒大足球学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刘江南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9-403,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测试法、探索性研究法、教学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数理统计法,以恒大足球学校为教学实验对象,在国内推广分校与足球青训基地10个。经过5年实践研究,对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提出建议:1)在全国建...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测试法、探索性研究法、教学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数理统计法,以恒大足球学校为教学实验对象,在国内推广分校与足球青训基地10个。经过5年实践研究,对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提出建议:1)在全国建立足球人才联合培训(补偿)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解决选材难的问题;2)建立有利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长期参加文化学习和足球训练的高考政策;3)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青少年足球训练;4)建立准入标准和评估制度,规范足球学校健康稳定发展;5)打破壁垒,建立衔接贯通校园足球、新型足球学校、社会足球、职业足球的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6)适应足球发展新形势,加大教练员培训力度;7)总结归纳新型足球学校的内涵和外延,不能以偏概全,否定先行先试的做法;8)建立适合青少年发展特点的赛制,打造有利于提高青少年足球比赛能力的赛事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少年足球 青少年足球训练 足球训练理论 恒大足球学校 选材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柔韧素质训练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铁生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72,共3页
田径运动中,柔韧素质与运动成绩关系甚为密切,科学合理地发展运动员的柔韧素质,而使身体获得最佳机能水平。由于田径运动项目多而杂,训练中很难把握发展柔韧素质的“度”,为此,以性别、项目、年龄等为突破口,加深剖析“柔韧素质”训练... 田径运动中,柔韧素质与运动成绩关系甚为密切,科学合理地发展运动员的柔韧素质,而使身体获得最佳机能水平。由于田径运动项目多而杂,训练中很难把握发展柔韧素质的“度”,为此,以性别、项目、年龄等为突破口,加深剖析“柔韧素质”训练特点的力度,旨在进一步明确柔韧素质在田径各个项目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韧素质 田径运动 训练特征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足球训练实践的方法论:理论认知与模式应用 被引量:22
11
作者 部义峰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66,共9页
为提高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对足球训练实践领域的训练理论与模式进行梳理,并辩证分析了不同训练理论、模式的价值、局限性及其应用策略。研究表明,当前足球训练实践的指导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分别... 为提高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对足球训练实践领域的训练理论与模式进行梳理,并辩证分析了不同训练理论、模式的价值、局限性及其应用策略。研究表明,当前足球训练实践的指导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分别对应形成了"直接式"与"情景式"两种训练模式。前者主要利用生物体的条件反射进行强化,对运动员掌握规范与娴熟的技术以及固定战术套路效果显著,但不利于运动员在复杂情景下的整体竞技能力及应变能力培养;后者主要利用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对运动员的认知能力进行干预,对培养运动员的复杂战术能力与决策能力效果显著,但会降低技术学习的效率。因此,教练员在设计训练时,要根据训练目标、训练内容以及训练对象的水平灵活选择,为不同性质的训练主题匹配合适的训练模式,以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 行为主义 建构主义 训练方法论 直接式训练 情景式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