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3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PGA的脉冲激光告警系统设计
1
作者 张瑞 武振涛 +3 位作者 薛鹏 杨帅 徐承雨 王志斌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5,共7页
针对脉冲激光被广泛应用于编码通信、精确制导、高功率毁伤等激光武器的情况,且目前缺少对脉冲激光威胁进行有效告警的措施,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脉冲激光告警系统。通过增加积分时间在帧周期内的占比来提高脉冲捕获概率,采用图像... 针对脉冲激光被广泛应用于编码通信、精确制导、高功率毁伤等激光武器的情况,且目前缺少对脉冲激光威胁进行有效告警的措施,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脉冲激光告警系统。通过增加积分时间在帧周期内的占比来提高脉冲捕获概率,采用图像差分提高信噪比,并快速提取光斑坐标,最后以查表的形式读出来袭激光的方位、俯仰角度。利用FPGA并行处理的优势,能保证对脉冲激光的实时响应。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220 mW@1064 nm激光器模拟输入的条件下,对脉冲宽度范围为100 ns~100μs的脉冲激光实现告警,测量角度误差小于0.3°,对单脉冲的捕获概率能达到97%,并能实现1064 nm、1313 nm、1550 nm等常用激光波长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告警 脉冲激光 数据处理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弹性介质中的快慢纵波联合逆时偏移方法
2
作者 李振春 陈飞旭 +3 位作者 王九拴 杨静 张琦 李一凡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27-2636,共10页
逆时偏移作为一种高精度成像方法,在勘探地震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的逆时偏移算法大多是针对声学或弹性介质的,缺乏在孔弹性介质中的研究与应用;孔弹性介质中复杂的多波耦合也给高精度成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在孔弹性介质中分离了... 逆时偏移作为一种高精度成像方法,在勘探地震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的逆时偏移算法大多是针对声学或弹性介质的,缺乏在孔弹性介质中的研究与应用;孔弹性介质中复杂的多波耦合也给高精度成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在孔弹性介质中分离了快纵波和慢纵波并使用它们进行联合逆时偏移.首先基于孔弹性介质波动方程,本文根据不同波型之间的偏振关系使用一种双外积算法将总波场解耦并产生完全分离的快纵波与慢纵波.随后,利用分离后的快纵波和慢纵波,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快慢纵波联合的孔弹性逆时偏移方法用于高孔隙度区域进行成像.数值实验发现,快纵波和慢纵波对地下介质速度和孔隙度变化的成像敏感性不同:使用快纵波能够准确成像与速度变化相关的反射层,而慢纵波对孔隙度具有非常好的刻画能力.本文分别通过多层模型和部分Marmousi2模型的成像结果证明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孔弹性介质 波场分离 孔隙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脏磁共振探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经标准化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后左心室逆重构的预测因素
3
作者 刘涛 高晓坤 +6 位作者 范茜寒 郭沛宏 吴灵教 杞天付 赵卫 王钰 陈伟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4,共10页
目的基于心脏磁共振(CMR)定量评价心肌纤维化,探索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经标准化抗心力衰竭(心衰)药物治疗后左心室逆重构(LVRR)的CMR预测指标。方法临床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9月至2023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CM患者48例... 目的基于心脏磁共振(CMR)定量评价心肌纤维化,探索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经标准化抗心力衰竭(心衰)药物治疗后左心室逆重构(LVRR)的CMR预测指标。方法临床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9月至2023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CM患者48例,其中男性32例(66.7%);并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成人4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7名(67.5%)。所有DCM患者接受标准化抗心衰药物治疗,并于基线行CMR检查,于基线和随访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CMR检查:(1)电影序列,评价心功能,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和整体周向应变(GCS);(2)T1 mapping技术,评价心肌弥漫性纤维化,包括native T1值、细胞外容积分数(ECV);(3)钆延迟强化(LGE)技术,评价心肌替代性纤维化,以LGE占左心室心肌质量百分比(%LV)表示。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包括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数(LVEDDi)。根据基线和随访时的LVEF和LVEDDi,将DCM患者分为LVRR(+)组和LVRR(-)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CM患者发生LVRR的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MR参数对LVRR的预测效能。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0.5(6,15.8)个月。DCM患者14例(29.2%)发生LVRR。与对照组相比,DCM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和心率较高,吸烟、酗酒和高血脂病史比例较高,LVEDVi、LVESVi、LVMMi、native T1值和ECV明显升高,GLS、GRS、GCS和LVEF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LVRR(-)组比较,LVRR(+)组的基线LVEF无统计学差异(P=0.526),随访时LVEF明显升高、LVEDD明显降低(均为P<0.001)。DCM患者基线时CMR检查均存在左心室心肌LGE。与LVRR(-)组比较,LVRR(+)组的基线B型利钠肽[384.4(76.7,536.5)pg/ml比760.6(310.7,1067.6)pg/ml]、LVEDVi[145.8(110.9,157.3)ml/m^(2)比155.8(130.9,210.2)ml/m^(2)]、LVESVi[105.7(83.1,128.2)ml/m^(2)比134.8(116.3,173.5)ml/m^(2)]、native T1值[1048(1031,1069)ms比1071(1039,1098)ms]、ECV(27.2%±3.5%比30.1%±4.2%)和LGE[1.6%(1.0%,3.2%)比3.7%(2.1%,6.1%)]显著降低(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LGE是DCM患者发生LVRR的独立预测因子(OR=2.612,95%CI:1.180~5.782,P=0.018)。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线LGE预测DCM患者发生LVRR的敏感度为73.5%,特异度为71.4%,ROC曲线下面积为0.765,最佳截断值为2.35%(P=0.004)。结论基线LGE可作为DCM患者经标准化抗心衰药物治疗后发生LVRR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左心室逆重构 磁共振成像 钆延迟强化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倾角约束的逆时偏移
4
作者 范旭 马军茂 +2 位作者 王晨 马凯 李亦航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3,共7页
基于双程波动方程的逆时偏移是一种高精度偏移成像方法,适用于复杂构造的成像,但是该方法对偏移速度模型较敏感。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倾角约束逆时偏移,将正传和反传波场分解为不同角度分量,进而利用倾角约束成像条件,显著提升了逆时偏... 基于双程波动方程的逆时偏移是一种高精度偏移成像方法,适用于复杂构造的成像,但是该方法对偏移速度模型较敏感。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倾角约束逆时偏移,将正传和反传波场分解为不同角度分量,进而利用倾角约束成像条件,显著提升了逆时偏移在速度不准确情形下的成像质量。同时,即使在速度准确情形下,由于其他非一次反射波能量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成像假象,而提出的倾角约束逆时偏移可以利用菲涅尔带内的反射信息明显压制此假象。此外,为了提高效率,进行震源正传波场的分解时,可以利用对高频波场成分计算入射角来实现。复杂模型数值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存在速度误差的情况下,改善了成像质量,并且在速度正确的情况下,压制非一次反射波导致的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倾角约束成像条件 速度误差 倾角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策略增强型蜣螂优化算法求解路径规划问题
5
作者 陈慧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2-250,257,共10页
针对蜣螂优化算法在路径规划时寻优效率慢、稳定性差和易早熟等问题,提出一种多策略增强型蜣螂优化(EDBO)算法。首先,在算法蜣螂滚球行为、蜣螂繁育行为和小蜣螂移动行为中引入随机小孔成像反向学习(Random Keyhole Imaging Reverse Lea... 针对蜣螂优化算法在路径规划时寻优效率慢、稳定性差和易早熟等问题,提出一种多策略增强型蜣螂优化(EDBO)算法。首先,在算法蜣螂滚球行为、蜣螂繁育行为和小蜣螂移动行为中引入随机小孔成像反向学习(Random Keyhole Imaging Reverse Learning,RKRL)策略对蜣螂个体进行逐维学习,增强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同时,设计了Sin混沌-RKRL策略初始化蜣螂种群,增强了算法初始种群质量,提高了算法的初始寻优能力;进一步设计了多方向正余弦自适应偷窃策略对蜣螂偷窃行为进行改进,实现算法在搜索区域内精细开发;最后,嵌入非线性正弦衰减-余弦递增动态平衡协调因子,实现了算法全局与局部搜索之间的动态平衡,提高了算法的寻优性能。测试函数和路径规划实验结果表明:EDBO算法的寻优性能和路径规划性能均优于其算法,可适用于求解复杂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蜣螂优化算法 随机小孔成像反向学习 多方向正余弦自适应 动态平衡因子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SAR图像舰船目标超像素快速检测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雨轩 刘峥 冉磊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6,共14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能够不受天气和环境影响,长时间、远距离地高效对目标区域进行探测和数据采集来获取高分辨的观测数据,同时SAR可以多极化、多波段进行观测来获取丰富可靠的信息,以上特性使得SAR在舰船目标...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能够不受天气和环境影响,长时间、远距离地高效对目标区域进行探测和数据采集来获取高分辨的观测数据,同时SAR可以多极化、多波段进行观测来获取丰富可靠的信息,以上特性使得SAR在舰船目标检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传统超像素级恒虚警率检测算法运行效率低的问题,在超像素分割模块提出了一种基于Gamma分布的快速非迭代聚类算法。该算法使用优先级队列来动态实时更新聚类中心,实现了聚类过程的非迭代运算,并且针对SAR图像特点基于Gamma分布改进距离度量,通过衡量图块之间的相似度代替彩色空间距离度量,使得该算法更适合处理灰度图像。针对多目标邻近干扰的问题,本文在CFAR检测模块选用对背景杂波拟合效果好的截断Gamma分布模型。将改进的超像素分割算法与基于截断Gamma分布的检测算法结合,最终设计了一种改进的SAR图像目标超像素快速检测算法。经实验验证,本文提出的改进超像素分割算法在保证分割性能优异的同时,复杂度明显降低;另外截断Gamma分布尽可能地保留了真实的海杂波样本,在统计模型构建上呈现出更高的精确度和更佳的拟合效果,对后续检测算法更有利;在多目标邻近的实测SAR图像中,本文改进的目标超像素快速检测算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恒虚警率 超像素分割 舰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叉树加密与自适应块编码的密文图像可逆数据隐藏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娟 周思琪 平萍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12,共11页
随着云计算和云存储场景中图像安全和用户隐私需求日益增加,密文图像可逆数据隐藏技术备受关注。相较于加密前预留空间(RRBE)的方法,传统的加密后腾出空间(VRAE)技术通常在加密过程中破坏了原始图像像素间的相关性,导致嵌入率降低,从而... 随着云计算和云存储场景中图像安全和用户隐私需求日益增加,密文图像可逆数据隐藏技术备受关注。相较于加密前预留空间(RRBE)的方法,传统的加密后腾出空间(VRAE)技术通常在加密过程中破坏了原始图像像素间的相关性,导致嵌入率降低,从而限制其应用广泛性。为提升VRAE的嵌入率同时确保图像安全,提出一种可用于云计算环境的基于四叉树加密和自适应预测误差编码的加密图像可逆数据隐藏方案。首先,采用基于四叉树的分区置乱加密算法,在确保图像安全性的同时保证块内像素的相关性,并利用中值边缘预测器获取块内像素值的预测误差;其次,对预测误差的数值位进行自适应块编码,根据块的大小采用不同的编码方法,从而有效压缩数据并腾出空间供数据嵌入。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密文域可逆数据隐藏方案相比,该方案更有效地利用了像素间的相关性,提高了秘密信息的嵌入能力,在BOSSBase和BOWS-2数据集上平均嵌入率分别达到3.332 bit/pixel和3.289 bit/pixel,比现有先进的VRAE方法分别提高0.117 bit/pixel和0.175 bit/pix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数据隐藏 图像安全 自适应块编码 预测误差 四叉树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逆转的孤立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1例
8
作者 逯青丽 孙超 +6 位作者 宋沉生 刘国正 刘佩 刘燕 常乔乔 蔺雪梅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9-774,共6页
孤立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isolated symptomatic basilar artery stenosis,ISBAS)的相关研究较少,治疗方案尚不明确。本文报道1例ISBAS患者经积极药物治疗6个月后,影像学最终发生逆转的诊疗经过。该患者发病时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入院后... 孤立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isolated symptomatic basilar artery stenosis,ISBAS)的相关研究较少,治疗方案尚不明确。本文报道1例ISBAS患者经积极药物治疗6个月后,影像学最终发生逆转的诊疗经过。该患者发病时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入院后病情迅速恶化,影像学检查显示基底动脉次全闭塞。患者拒绝血管内治疗,予以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及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6个月。治疗3个月和6个月随访的MRA检查显示,患者基底动脉狭窄逐渐改善,最终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 抗血小板治疗 降脂 影像学逆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弥散张量图像的鲁棒可逆水印算法
9
作者 李丹丹 李智 +1 位作者 郑龙 张丽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9-287,共9页
弥散张量成像(DTI)是一种常用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为了对弥散张量图像进行版权保护,同时保证弥散张量数据的完整性,提出一种基于黎曼度量的两阶段鲁棒可逆水印算法。为了避免常规欧几里得运算在张量空间中的误差,通过对数-欧几里得变换... 弥散张量成像(DTI)是一种常用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为了对弥散张量图像进行版权保护,同时保证弥散张量数据的完整性,提出一种基于黎曼度量的两阶段鲁棒可逆水印算法。为了避免常规欧几里得运算在张量空间中的误差,通过对数-欧几里得变换,将弥散张量从流形空间映射到对数-欧几里得空间,利用深度学习模型提取弥散张量图像的特征并嵌入水印信息。然后,结合可逆水印算法,在嵌入鲁棒水印后恢复出高质量的弥散张量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抵御裁剪、旋转、高斯噪声等攻击,且算法恢复出的弥散张量误差不超过2×10^(-8),峰值信噪比(PSNR)相较于VSTNet算法提高了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水印 可逆水印 弥散张量图像 黎曼度量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域恒虚警处理的舰船尾流检测技术
10
作者 王泽欣 郝程鹏 +2 位作者 刘瑾妍 吴敏 刘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93-1600,共8页
针对舰船尾流检测中存在的水下环境复杂、探测目标形态未知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域恒虚警处理的尾流检测算法。利用在多波束声呐输出的多帧二维声呐图像,结合舰船尾流气泡的空间连续和缓慢时变的特点,通过时空联合恒虚警检测算... 针对舰船尾流检测中存在的水下环境复杂、探测目标形态未知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域恒虚警处理的尾流检测算法。利用在多波束声呐输出的多帧二维声呐图像,结合舰船尾流气泡的空间连续和缓慢时变的特点,通过时空联合恒虚警检测算法检测舰船尾流;利用背景杂波强度上随机的特点,设计交并检测,融合多帧检测结果以抑制虚警概率。外场试验表明:所提出的时空联合恒虚警检测算法相较于现有恒虚警检测算法,可以在更低的虚警概率下,有效提高舰船尾流的检测概率。本文结论可以为舰船尾流检测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尾流 多波束声呐 声呐图像 声学模型 几何特性 目标检测 恒虚警检测 二维恒虚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像素区间划分及预测恢复的完全加密图像可逆信息隐藏
11
作者 刘润军 肖凤军 +1 位作者 胡伟通 王旭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79-986,共8页
加密图像中可逆信息隐藏技术是一种用于隐蔽通信和隐私保护的重要网络安全技术,针对完全加密图像的可逆信息隐藏方案具有更可靠的安全性。然而,现有相关算法存在嵌入容量低和恢复图像品质差的问题,无法有效适用于复杂云环境。为了解决... 加密图像中可逆信息隐藏技术是一种用于隐蔽通信和隐私保护的重要网络安全技术,针对完全加密图像的可逆信息隐藏方案具有更可靠的安全性。然而,现有相关算法存在嵌入容量低和恢复图像品质差的问题,无法有效适用于复杂云环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像素区间划分及预测恢复的完全加密图像可逆信息隐藏方案。图像所有者利用图像加密密钥完全加密原始图像,信息隐藏者利用信息嵌入密钥将额外信息通过像素区间划分技术嵌入到加密图像中,图像接收者可根据信息嵌入密钥无损提取嵌入的额外信息,并利用图像加密密钥及像素预测辅助实现高质量图像恢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嵌入率相比现有最优算法增长了一倍以上,且图像恢复品质也有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信息隐藏 完全加密图像 像素区间划分 像素预测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约束的全方位逆时偏移成像技术研究及应用
12
作者 肖建恩 秦宁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4-501,共8页
随着"两宽一高"采集技术规模化应用,地震数据蕴含的介质信息愈发丰富,常规成像算法已难以满足宽方位地震数据的高精度成像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约束的全方位逆时偏移成像技术,实现地下有效信息的充分利用与复杂构造... 随着"两宽一高"采集技术规模化应用,地震数据蕴含的介质信息愈发丰富,常规成像算法已难以满足宽方位地震数据的高精度成像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约束的全方位逆时偏移成像技术,实现地下有效信息的充分利用与复杂构造的精确成像。该技术首先通过引入波场空间梯度与时间梯度构建约束方程,利用能量目标泛函最小化迭代求解波场传播矢量,有效解决常规波前矢量方法的局部计算不稳定与不准确问题;进而利用局部传播角度几何关系准确提取地下方位角与反射角信息;最终依据角度信息归约成像值,实现全方位角度道集映射。模型和实际资料测试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波场传播角度信息,输出高质量成像剖面和全方位角度道集,为偏移速度分析和油藏描述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场梯度 逆时偏移 角度域成像条件 局部成像矩阵 全方位角度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策略改进蜣螂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盛斌 张军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6,共12页
为了改善标准蜣螂优化算法(dung beetle optimization,DBO)的收敛精度低、稳定性不足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多策略改进蜣螂优化(multi-strategy improved dung beetle optimization,MSIDBO)算法。首先,使用融合Fun混沌与逆向学... 为了改善标准蜣螂优化算法(dung beetle optimization,DBO)的收敛精度低、稳定性不足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多策略改进蜣螂优化(multi-strategy improved dung beetle optimization,MSIDBO)算法。首先,使用融合Fun混沌与逆向学习策略初始化蜣螂种群,增加种群多样性和随机性;其次,引进鱼鹰算法的第一阶段的全局勘探策略替换蜣螂滚球阶段的位置更新,弥补蜣螂算法在滚球阶段依赖最差值,加快算法的求解速度和求解精度;再次,根据小蜣螂觅食位置更新引入自适应步长策略与凸透镜成像策略的集成,提高了算法全局开发和局部探索的能力;最后,对偷窃蜣螂的觅食行为进行自适应t分布扰动,使得算法更快跳出局部最优。将MSIDBO和其他算法在14个函数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群智能优化算法,MSIDBO的寻优能力、收敛能力等明显高于其他算法。将改进的算法用于压力弹簧设计优化问题,进一步证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较好的优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蜣螂优化算法 逆向学习 自适应步长 凸透镜成像 T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现场3维模型构建技术
14
作者 李旭东 孙俊义 陈诗露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0,共3页
为提高模型的构建效率和精度,并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对工业现场3维模型构建技术进行研究。对现阶段工业现场模型构建技术参数化建模、逆向设计建模、无人机图像建模技术进行原理、技术实现步骤和技术优势进行描述,并提出工业模型... 为提高模型的构建效率和精度,并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对工业现场3维模型构建技术进行研究。对现阶段工业现场模型构建技术参数化建模、逆向设计建模、无人机图像建模技术进行原理、技术实现步骤和技术优势进行描述,并提出工业模型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结果表明:3维建模技术可为工业现场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模型 逆向设计 图像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通道关联性和熵编码的彩色密文图像可逆信息隐藏
15
作者 高光勇 季驰 夏志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0-1064,共15页
随着云计算领域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的需求发展,密文图像可逆信息隐藏(reversible data hiding in encrypted images,RDHEI)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大多数的密文图像可逆信息隐藏都是基于灰度图像,它们与彩色图像相比在应... 随着云计算领域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的需求发展,密文图像可逆信息隐藏(reversible data hiding in encrypted images,RDHEI)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大多数的密文图像可逆信息隐藏都是基于灰度图像,它们与彩色图像相比在应用场景上有很大局限性.此外,由于目前关于密文域的可逆信息隐藏方法主要集中于灰度图像,同时针对彩色图像的特性优化较少,往往无法对彩色载体图像实现更好的性能,所以进一步加强对基于彩色密文图像的可逆信息隐藏算法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首次提出了一种可以用于云计算环境的基于颜色通道相关性和熵编码的高性能彩色密文图像可逆信息隐藏算法(RDHEI-CE).首先,原始彩色图像的RGB通道被分离并分别得出预测误差.接下来,通过自适应熵编码和预测误差直方图生成嵌入空间.之后通过颜色通道相关性进一步扩展嵌入空间,并将秘密信息嵌入加密图像中.最后,对载密图像进行可逆置乱以抵御唯密文攻击.与大多数最先进的可逆信息隐藏方法相比,实验表明RDHEI-CE算法提供了更高的嵌入率和更好的安全性,并且拓宽了可逆信息隐藏在云端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信息隐藏 密文图像 彩色图像 颜色通道相关性 熵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J-3A/B卫星主动正反向推扫敏捷成像地面预处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16
作者 严明 王智勇 +4 位作者 耿俊超 李领 艾鹏 孙国柱 魏春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1,共10页
“北京三号”A(BJ-3A)卫星和“北京三号”B(BJ-3B)卫星是中国目前在轨成像模式最多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该卫星系统(BJ-3A/B)在常规同轨多目标、两视立体、三视立体、多条带拼幅、多条带拼接等成像模式的基础上,首创了任意航迹的正... “北京三号”A(BJ-3A)卫星和“北京三号”B(BJ-3B)卫星是中国目前在轨成像模式最多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该卫星系统(BJ-3A/B)在常规同轨多目标、两视立体、三视立体、多条带拼幅、多条带拼接等成像模式的基础上,首创了任意航迹的正南正北多条带拼幅主动正反向推扫高机动成像模式。文章针对BJ-3A/B卫星正南正北多条带拼幅主动正反向推扫成像特点,设计了一套相机成像档位地面反射率调整、反向推扫影像分段行时归一化、姿态参数高次多项式拟合与外推预处理流程,来生产主动正反向推扫成像传感器校正标准影像产品。通过对BJ-3B卫星获取的正南正北5条带拼幅数字正射影像进行平面位置中误差检测,结果表明:优于0.5 m正向推扫影像能满足1∶2 000比例尺平面精度要求,反向推扫影像能满足1∶5 000比例尺平面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三号”卫星 敏捷平台 主动成像 反向推扫 地面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块的加密域图像可逆信息隐藏算法
17
作者 唐鑫 付耀文 +2 位作者 张逸溦 陈海欣 周艺腾 《应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4-518,共15页
自适应最高有效位预测(adaptive most significant bit prediction,AMP)是当前实现加密域可逆信息隐藏的一种重要算法。通过比较分块内首像素与其余像素,提取出公共最高有效位并用于像素预测,可节省空间嵌入秘密信息。然而,分块内首像... 自适应最高有效位预测(adaptive most significant bit prediction,AMP)是当前实现加密域可逆信息隐藏的一种重要算法。通过比较分块内首像素与其余像素,提取出公共最高有效位并用于像素预测,可节省空间嵌入秘密信息。然而,分块内首像素与其他像素差异较大,会制约嵌入容量。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分块内嵌入数据时没有变化的像素聚集,构建为虚拟像素块。通过对虚拟像素块再次执行AMP算法,实现对当前方案嵌入容量的提升。为进一步增加虚拟像素块的数量,本文提出一种填充策略。以22的像素块为例,在分块嵌入容量足够大时,通过填充固定比特位增加像素相关性,使得嵌入过程中前两个像素保持不变,这样全部可用来构建虚拟块。因为填充策略构建T字段并提出新的32 bits像素结构,该结构能够提升像素相关性从而提升嵌入容量。通过在真实世界数据集上开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相比当前的主流AMP算法,能够在保证可逆的前提下大幅提高嵌入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加密 多媒体安全 可逆信息隐藏 自适应最高有效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次插值预测和全局排序的彩色图像可逆信息隐藏
18
作者 任前龙 熊礼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202,共12页
为了有效解决现有彩色图像可逆数据隐藏(Reversible Data Hiding,RDH)算法中隐写图像视觉质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层次插值预测和全局排序的彩色图像RDH方案.首先,为了充分利用图像中不同纹理区域的特征,设计一种多层次插值预测方法,显... 为了有效解决现有彩色图像可逆数据隐藏(Reversible Data Hiding,RDH)算法中隐写图像视觉质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层次插值预测和全局排序的彩色图像RDH方案.首先,为了充分利用图像中不同纹理区域的特征,设计一种多层次插值预测方法,显著地提升了像素的预测精度;然后,设计一种基于复杂度的全局排序策略,分别对彩色图像三个通道中的预测误差进行排序,充分利用每个通道中预测误差的全局特征,生成分布更加集中的三维预测误差直方图(Three-Dimensional Prediction Error Histogram,3D PEH);最后,利用自适应三维映射策略修改误差直方图,嵌入秘密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与最新的一些方案相比,所提的方法实现了更好的嵌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图像 可逆信息隐藏 多层次插值预测 全局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工业视频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标准研究制定
19
作者 常琳 李宗伟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162,共8页
为提升煤矿工业视频监控系统在现代化矿井复杂应用场景下的环境适应性、智能分析可靠性,除图像监视功能外,系统应增加:①视频图像质量自诊断机制,对视频图像质量和云台镜头远程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动检测和诊断。②多层级智能视频分析(I... 为提升煤矿工业视频监控系统在现代化矿井复杂应用场景下的环境适应性、智能分析可靠性,除图像监视功能外,系统应增加:①视频图像质量自诊断机制,对视频图像质量和云台镜头远程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动检测和诊断。②多层级智能视频分析(IVA)体系,包括目标检测、目标识别、行为识别、事件检测等。③可配置IVA框架,支持根据需求选择和配置IVA功能。④结构化视频描述与索引,支持对IVA结果进行自动描述,以及基于IVA结果等信息建立索引。⑤跨系统报警联动,具备报警联动数据交互接口,发送IVA结果等信息至其他设备或系统。系统主要IVA功能应通过最大误差、误报率、漏报率、IVA延迟等指标进行量化,其中最大误报率不高于5%,漏报率不高于10%,IVA延迟不大于2 s。设计多场景模拟试验综合验证系统性能,主要包括:①采用视频质量干扰模拟与主观评价机制验证视频图像质量自诊断功能和系统图像质量。②构建测试视频导入、测试视频翻拍、场景模拟三重测试体系评估IVA功能。③采用总带宽占用量计算或最大数量视频信号接入测试方式验证系统最大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工业视频监控 智能视频分析 视频图像质量自诊断 结构化视频描述 报警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活化延迟荧光型闪烁体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跃 肖家文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5-1188,共14页
近年来,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型闪烁体因高的激子利用率和高光产额,在辐射探测和X射线成像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TADF闪烁体通过反系间窜越(RISC)机制实现三线态到单线态的激发态转换,从而显著提高发光量子产率及光产额。本文综... 近年来,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型闪烁体因高的激子利用率和高光产额,在辐射探测和X射线成像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TADF闪烁体通过反系间窜越(RISC)机制实现三线态到单线态的激发态转换,从而显著提高发光量子产率及光产额。本文综述了TADF闪烁体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其闪烁机制和不同材料体系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基于全无机材料、有机分子和有机-无机杂化体系(新型给受体结构、金属团簇)的TADF闪烁体的设计与性能。尽管TADF闪烁体在发光效率和稳定性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高能辐射下的材料降解和规模化制备等挑战。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索新的TADF闪烁体及明晰发光机理,以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辐射探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活化延迟荧光 闪烁体 反系间窜越 X射线成像 光产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