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染色算法的地震干涉成像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振春 刘畅 +3 位作者 曲英铭 苏琳淞 丁泽政 陶同熠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3,共7页
为了提高基于染色算法的逆时偏移计算效率,提出基于染色算法的地震干涉成像技术(CC-STRTM)。地震干涉技术作为一种炮记录的处理手段可以消去两个炮记录中相同的信号。该技术将观测系统从地表下移到人为选取的地下校准面,将研究区域缩小... 为了提高基于染色算法的逆时偏移计算效率,提出基于染色算法的地震干涉成像技术(CC-STRTM)。地震干涉技术作为一种炮记录的处理手段可以消去两个炮记录中相同的信号。该技术将观测系统从地表下移到人为选取的地下校准面,将研究区域缩小到校准面下侧。再分析干涉成像结果,选出染色区域。最后完成复数域的逆时偏移处理,输出虚部偏移结果。通过复杂模型对该方法进行测试,对比分析成像结果和计算效率。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成像精度的同时不降低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干涉成像 染色算法 逆时偏移 盐下构造 计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保辛Stereo-modeling方法的振幅补偿逆时偏移成像
2
作者 李静爽 张向佳 +1 位作者 贺茜君 黄雪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7-1047,共11页
地震波数值模拟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逆时偏移结果的分辨率,文中采用保辛近似解析离散化方法,在Birkhoffian系统下求解黏滞声波方程,并进行振幅补偿的逆时偏移(RTM)。首先,将黏滞声波方程构造成一个Birkhoffian系统,对于该系统采用二... 地震波数值模拟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逆时偏移结果的分辨率,文中采用保辛近似解析离散化方法,在Birkhoffian系统下求解黏滞声波方程,并进行振幅补偿的逆时偏移(RTM)。首先,将黏滞声波方程构造成一个Birkhoffian系统,对于该系统采用二阶保辛Runge-Kutta法进行时间推进,分别采用Stereo-modeling法(STEM)和传统有限差分法进行空间算子离散,相应得到SSM(Symplectic Stereo-modeling Method)和CSM(Conventional Symplectic Method)两种方法。之后,对SSM和CSM进行一系列数值性质分析,包括数值频散分析、与解析解比较、效率对比、稳定性测试等。结果显示,SSM的最大数值频散误差约为9%,而CSM约为26%;SSM的计算效率高且长时计算稳定,计算效率约为CSM的两倍。最后,应用三个模型进行了正演数值模拟和逆时偏移试验。对于衰减数据,与声波RTM相比,黏滞声波RTM成像振幅更高,能获得与无衰减数据声波RTM相近的成像振幅。对于油气藏模型,SSM比CSM的成像精度更高、数值频散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声波方程 振幅补偿 保辛方法 逆时偏移 数值频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叠前逆时偏移算法的CPU/GPU实施对策 被引量:83
3
作者 李博 刘红伟 +4 位作者 刘国峰 佟小龙 刘洪 郭建 裴江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38-2943,共6页
相较于单程波偏移算法而言,逆时偏移成像方法以其物理基础为依托优势,几十年来一直备受国内外地球物理学家的青睐.目前的逆时偏移(RTM)若直接采用双程波动方程进行延拓,尽管可以回避上下行波的分离处理,然就已有算法而言,其计算量和I/O... 相较于单程波偏移算法而言,逆时偏移成像方法以其物理基础为依托优势,几十年来一直备受国内外地球物理学家的青睐.目前的逆时偏移(RTM)若直接采用双程波动方程进行延拓,尽管可以回避上下行波的分离处理,然就已有算法而言,其计算量和I/O(输入/输出)量却是最大的.针对此问题,本文在分析现行逆时偏移的多种算法基础上,提出利用CPU/GPU(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作为数值计算核心,建立随机边界模型,从而克服存储I/O难题和提高计算效率.在实际的数据测试中,本文的方法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计算效率和减少存储单元,从而促使其高效地应用于生产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波动方程 随机边界 中央处理器 图形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逆时偏移GPU/CPU机群实现方案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刘守伟 王华忠 +1 位作者 陈生昌 孔祥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487-3496,共10页
叠前逆时偏移是当前最为准确的地震成像方法,由于计算量大、存储量大等原因需要合适的实现策略和高效的计算平台.本文以高阶有限差分逆时偏移为基础,重点讨论了在GPU上实现需要解决的显存不足问题和人工边界问题.利用区域分解技术可以... 叠前逆时偏移是当前最为准确的地震成像方法,由于计算量大、存储量大等原因需要合适的实现策略和高效的计算平台.本文以高阶有限差分逆时偏移为基础,重点讨论了在GPU上实现需要解决的显存不足问题和人工边界问题.利用区域分解技术可以在当前GPU上高效地实现任意生产规模的三维逆时偏移成像,不会受到GPU显存规模的制约.常规最佳匹配层边界条件边界区域控制方程与内部区域差异较大,不适于GPU高速运算.本文在GPU上实现近似最佳匹配层(NPML)边界条件,使得高阶有限差分计算不需要分支判断,边界区域辅助波场的存储量也较低,保证了在GPU上进行波场传播的高效性.三维理论数据和实际资料成像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图形处理器 区域分解 近似最佳匹配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I介质各向异性伪谱法逆时偏移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伟国 熊水金 +1 位作者 徐华宁 钱荣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6-572,682+513,共7页
在Thomsen精确相速度方程和弱各向异性假设前提下,将VTI相速度方程拓展为TTI介质相速度方程,进而得到TTI介质的P波方程。利用伪谱算法对P波方程进行了正演和逆时偏移,并和各向同性F-X域深度偏移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①对于各向异性... 在Thomsen精确相速度方程和弱各向异性假设前提下,将VTI相速度方程拓展为TTI介质相速度方程,进而得到TTI介质的P波方程。利用伪谱算法对P波方程进行了正演和逆时偏移,并和各向同性F-X域深度偏移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①对于各向异性介质,利用各向同性的偏移算法得到的结果会有误差,成像结果有明显的畸变;②在考虑效率和精度的前提下,伪谱法由于其利用快速二维傅里叶变换解决空间导数的计算问题,这对于实际应用中计算成本颇高的逆时偏移是一个较理想的选择;③推导的近似方程在弱各向异性条件下可以较好地应用于TTI介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I介质 各向异性 伪谱法 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域自适应高阶有限差分的声波叠前逆时偏移 被引量:23
6
作者 严红勇 刘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71-984,共14页
叠前逆时偏移在理论上是现行偏移方法中最为精确的一种成像方法,其实现过程中的核心步骤之一是波动方程的波场延拓,而波场延拓的本质是求解波动方程,所以精确、快速地求解波动方程对逆时偏移至关重要.本文采用一种基于时空域频散关系的... 叠前逆时偏移在理论上是现行偏移方法中最为精确的一种成像方法,其实现过程中的核心步骤之一是波动方程的波场延拓,而波场延拓的本质是求解波动方程,所以精确、快速地求解波动方程对逆时偏移至关重要.本文采用一种基于时空域频散关系的有限差分方法来求解声波方程,分析其频散和稳定性,实现波场数值模拟,并将分析和模拟结果与传统有限差分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模型数值模拟结果都表明时空域有限差分法模拟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将时空域高阶有限差分法应用到叠前逆时偏移波场延拓的方程求解中,然后再利用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成像,理论模型数据偏移处理获得了精度更高的成像.同时,在逆时偏移波场延拓的实现中,采用自适应变长度的空间差分算子求解空间导数的有限差分策略,在不影响数值模拟和成像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有限差分 数值模拟 时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时偏移技术在碳酸盐岩缝-洞储层成像中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江峰 刘定进 +5 位作者 朱文斌 关达 胡中平 王汝珍 何英 马永强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3-308,共6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地区中-下奥陶统埋藏深度大(大于5 000 m)、储层发育规模较小(小尺度溶孔-裂缝为主)的碳酸盐储层精细成像难题,将基于GPU平台的叠前逆时偏移技术应用于研究区562km2实际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 针对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地区中-下奥陶统埋藏深度大(大于5 000 m)、储层发育规模较小(小尺度溶孔-裂缝为主)的碳酸盐储层精细成像难题,将基于GPU平台的叠前逆时偏移技术应用于研究区562km2实际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通过地震剖面、平面相干属性和振幅属性对比分析叠前逆时偏移和传统叠前时间偏移结果表明:对于高陡构造带成像,逆时偏移成像效果局部好于叠前时间偏移;对于碳酸盐岩内幕"串珠"成像、缝-洞储层刻画方面,逆时偏移技术占有明显优势。叠前逆时偏移技术有效提高了研究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成像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rtm) 叠前时间偏移 碳酸盐岩 缝洞储层 塔里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I介质逆时偏移成像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娟 李振春 +1 位作者 孙小东 陶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3-577,682+513,共5页
本文基于Alkhalifah的P-SV波频散关系,应用声波近似假设推导了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I)中的声波标量方程组,其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与时间和空间有关的二阶导数项,并且方程中不含有混合导数项,易于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模拟。文中采用改进的... 本文基于Alkhalifah的P-SV波频散关系,应用声波近似假设推导了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I)中的声波标量方程组,其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与时间和空间有关的二阶导数项,并且方程中不含有混合导数项,易于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模拟。文中采用改进的不完全声波近似假设,从而获得了更长的稳定模拟时间,与采用传统声波近似假设相比,波场传播更加稳定。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及复杂模型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TI介质中的声波标量方程组能准确地描述准声波在TI介质中的运动学特征,能很好地进行逆时偏移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TTI介质 声波近似假设 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I介质有限差分逆时偏移的稳定性探讨 被引量:28
9
作者 李博 李敏 +1 位作者 刘红伟 刘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66-1375,共10页
在沉积学中,可假设在相同时期的沉积层具有相近的物理性质和演化过程.因此,沿层传播的地震波和垂直于地层传播的地震波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在纵波资料的处理中,考虑各向异性对逆时偏移的影响,通常假设介质的横波速度为零,这样可以得到... 在沉积学中,可假设在相同时期的沉积层具有相近的物理性质和演化过程.因此,沿层传播的地震波和垂直于地层传播的地震波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在纵波资料的处理中,考虑各向异性对逆时偏移的影响,通常假设介质的横波速度为零,这样可以得到纵波在TTI介质中的传播方程,但是该方程在实际计算中仍存在数值稳定性问题.本文加入横波分量可有效解决数值稳定性问题,并选取适当的横波速度减小对纵波成像的影响,实现地震波在TTI介质中的逆时偏移.实际测算表明,P-SV波的方程中包含横波分量,若假设SV的速度为零,则会导致方程的差分格式不稳定;若加入SV波,选择合适的SV波速度可以使SV波的全区各向异性和反射系数达到极小,并可有效的抑制SV波对纵波勘探的影响.本文的方法是一种稳定的TTI介质中的逆时偏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VTI介质 TTI介质 逆时偏移(rtm) 弹性波方程 THOMSEN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时偏移技术在VSP数据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可洋 王建民 +3 位作者 关昕 侯维丽 鲍鲲 张在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89-93,10,共6页
VSP成像技术已在油藏地球物理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VSP资料的成像精度仍有提升余地。在常规地面地震资料逆时偏移的基础上,采用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综合应用时频域数据规则化重建技术和优化叠加技术,有效压制因采集不均引入的断层... VSP成像技术已在油藏地球物理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VSP资料的成像精度仍有提升余地。在常规地面地震资料逆时偏移的基础上,采用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综合应用时频域数据规则化重建技术和优化叠加技术,有效压制因采集不均引入的断层假象问题,提高了成像精度和可信度。三维岩丘理论模型和松辽盆地L井Walkaway VSP(WVSP)资料应用实例验证了改进的VSP逆时偏移技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 逆时偏移 模型研究 成像条件 规则化重建 同相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长平滑算子的逆时偏移回转波假象去除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永杰 宋桂桥 +2 位作者 刘少勇 顾汉明 严哲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0-86,共7页
基于相关成像条件的常规逆时偏移(RTM)不仅会产生低频假象,而且在强速度梯度带会导致通过简单叠后拉普拉斯滤波手段不能去除的回转波假象。本文引入上、下行波分离成像条件,分析得知RTM中回转波假象的产生是缘于强速度梯度带处震源波场... 基于相关成像条件的常规逆时偏移(RTM)不仅会产生低频假象,而且在强速度梯度带会导致通过简单叠后拉普拉斯滤波手段不能去除的回转波假象。本文引入上、下行波分离成像条件,分析得知RTM中回转波假象的产生是缘于强速度梯度带处震源波场上行波与检波点波场下行波的互相关。为了消除该假象且兼顾计算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波长平滑算子的回转波假象去除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地震波长因素,通过对速度模型进行波长内平滑,使波场在强速度梯度处的传播特征更接近于真实速度中的波场传播特性。数值试算结果表明,该波长平滑算法能很好地压制RTM中的回转波假象,可在经典的RTM成像框架下进行高效的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互相关 回转波假象 波长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介质角度叠加逆时偏移 被引量:4
12
作者 秦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1-347,I0007-I0008,共8页
常规各向同性逆时偏移方法在处理各向异性问题时会导致层位成像不准确、同相轴能量不聚焦等问题,并且利用拉普拉斯滤波算子等简单滤波方法不能彻底去除成像结果中的强振幅低频噪声。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应用声波近似方程模拟qP波在各向异... 常规各向同性逆时偏移方法在处理各向异性问题时会导致层位成像不准确、同相轴能量不聚焦等问题,并且利用拉普拉斯滤波算子等简单滤波方法不能彻底去除成像结果中的强振幅低频噪声。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应用声波近似方程模拟qP波在各向异性VTI介质中的传播,在震源激发位置设定平滑的各向同性或椭圆各向异性震源环以压制qSV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VTI介质逆时偏移的角度叠加实现策略,利用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中不同角度成像结果的叠加压制低频噪声,提高成像精度。模型试算和应用实例偏移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高陡复杂构造准确成像,且能量均衡、低频噪声压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VTI介质 逆时偏移 角度叠加 坡印廷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时偏移成像与SPIHT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晓丹 张志禹 +1 位作者 徐进 朱耀麟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4-280,共7页
逆时偏移成像建立在全波波动方程基础上,偏移成像结果精准,但偏移时计算耗时长,影响了逆时偏移的实际应用.以缩短逆时偏移的计算时间为目的,分析造成计算耗时的原因,采用基于提升构架的整数小波变换的多级树集合分裂(set partitioning i... 逆时偏移成像建立在全波波动方程基础上,偏移成像结果精准,但偏移时计算耗时长,影响了逆时偏移的实际应用.以缩短逆时偏移的计算时间为目的,分析造成计算耗时的原因,采用基于提升构架的整数小波变换的多级树集合分裂(set partitioning in hierarchical tree,SPIH了)图像编码方法降低逆时偏移计算时的内存占有量,解决了计算耗时过长的问题,提高了综合计算效率.对Marmousi模型叠前深度逆时偏移处理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解决逆时偏移计算耗时的问题,而且不影响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成像 计算机机时 整数小波变换 SPIHT MARMOUS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逆时偏移成像与哈夫曼编码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晓丹 张志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0期22-24,75,共4页
逆时偏移成像精准,但是其偏移时计算机机时过长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逆时偏移的实际应用。以缩短逆时偏移的计算机机时为目的,在分析了造成计算机机时过长的原因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图像编码的哈夫曼编码方法缩减逆时偏移计算时的内存占有量,... 逆时偏移成像精准,但是其偏移时计算机机时过长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逆时偏移的实际应用。以缩短逆时偏移的计算机机时为目的,在分析了造成计算机机时过长的原因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图像编码的哈夫曼编码方法缩减逆时偏移计算时的内存占有量,从而解决计算机机时过长的问题,通过对Marmousi模型的叠前深度逆时偏移处理,由偏移成像结果可见提出的将哈夫曼编码应用于逆时偏移成像不仅能够解决逆时偏移计算机机时过长的问题,而且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rtm) 哈夫曼编码 计算机机时 内存占有量 MARMOUS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PU的傅里叶有限差分逆时偏移 被引量:2
15
作者 段心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39-1046,933,共9页
逆时偏移是针对复杂构造的主流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常规逆时偏移技术大多采用高阶有限差分和成像后滤波算法。由于实际偏移的计算网格较大造成空间频散现象和成像后的去低频噪声滤波会损害有效低频信息,因此成像频宽受到一定影响。为... 逆时偏移是针对复杂构造的主流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常规逆时偏移技术大多采用高阶有限差分和成像后滤波算法。由于实际偏移的计算网格较大造成空间频散现象和成像后的去低频噪声滤波会损害有效低频信息,因此成像频宽受到一定影响。为此,提出基于GPU的傅里叶有限差分逆时偏移方法。即采用傅里叶有限差分算法进行波场传播计算,波场外推中直接在时间—波数域做显式波场分解和互相关成像;同时采用基于GPU的算法,显著提高了傅里叶有限差分逆时偏移的计算速度。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实现对高、低频有效信息的充分保护和利用,从而提高了地震成像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傅里叶有限差分 解析波场分解 成像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陡构造的黏声棱柱波逆时偏移 被引量:11
16
作者 曲英铭 魏哲枫 +3 位作者 刘畅 李振春 徐凯 李润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3-803,701-702,共13页
由于棱柱波往往包含了很多从一次波中无法获取的高陡构造信息,因此人们利用棱柱波改善高陡构造的照明和成像效果。但地下介质的黏弹性导致地震波能量衰减,引起地下反射界面的弱振幅成像和错位,严重影响棱柱波成像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 由于棱柱波往往包含了很多从一次波中无法获取的高陡构造信息,因此人们利用棱柱波改善高陡构造的照明和成像效果。但地下介质的黏弹性导致地震波能量衰减,引起地下反射界面的弱振幅成像和错位,严重影响棱柱波成像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高陡构造的黏声棱柱波RTM方法,推导了Q补偿的棱柱波正向延拓算子与逆时延拓的伴随算子,并沿着棱柱波的传播方向对Q衰减进行补偿。通过两个典型高陡构造模型试算证明:①黏声棱柱波RTM对高陡构造的成像精度高于黏声RTM、声波棱柱波RTM,成像结果的能量更均衡、分辨率更高,但会牺牲低角度构造的成像分辨率,因此需要联合黏声RTM和声波棱柱波RTM成像结果分析与解释地下构造;②黏声棱柱波RTM的计算时间约为黏声RTM的两倍,且因无法同时重构多个波场值,因此保存波场值需要大量的内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 衰减补偿 棱柱波 逆时偏移 伴随算子 高陡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波波场分离方法对比及其在逆时偏移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潇 刘洋 蔡晓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0-721,共12页
弹性波波场分离是弹性波逆时偏移成像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基于Helmholtz分解原理。本文对弹性波波场分离法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并将其归纳为直接分离法和间接分离法两类。前者直接对矢量波场进行散度和旋度计算,得到纵波和横波波场,包括... 弹性波波场分离是弹性波逆时偏移成像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基于Helmholtz分解原理。本文对弹性波波场分离法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并将其归纳为直接分离法和间接分离法两类。前者直接对矢量波场进行散度和旋度计算,得到纵波和横波波场,包括空间域方法和波数域方法;后者利用以前时刻分离的纵、横波波场递推得到下一时刻纵、横波波场。文中选择介绍了三种空间域方法、一种波数域方法和一种间接分离法的基本原理,针对均匀介质模型、层状介质模型及Marmousi模型,对这五种方法波场分离的效果和效率进行分析和对比。认识到这些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两种常规空间域方法计算量最小,但分离结果保幅性差;间接分离法效果较好,计算量适中,但在速度突变界面处存在能量异常;改进的空间域方法分离效果最好、计算量最大;波数域方法效果次之、计算量也次之。最后,利用模型数据测试了这五种方法对弹性波逆时偏移成像的影响,表明改进的空间域方法和波数域方法的成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场分离 Helmholtz分解 矢量波场分离 保幅波场分离 弹性波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平面波分解的逆时偏移角道集提取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海强 杨国权 +2 位作者 李振春 张凯 冉扬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77-1183,共7页
高精度地震勘探的普及和GPU技术的发展,使叠前逆时偏移技术得到日渐广泛的实际应用。逆时偏移方法成像精度高,对复杂地质构造成像效果好,且不受地层倾角限制。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作为逆时偏移的重要输出,可为速度分析、AVA分析提供速度... 高精度地震勘探的普及和GPU技术的发展,使叠前逆时偏移技术得到日渐广泛的实际应用。逆时偏移方法成像精度高,对复杂地质构造成像效果好,且不受地层倾角限制。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作为逆时偏移的重要输出,可为速度分析、AVA分析提供速度、振幅等信息。本文提出一种逆时偏移角道集提取方法,采取局部平面波分解法将震源波场和检波点波场分解为局部角度分量,再利用角度域互相关成像条件输出角道集。该方法对复杂构造的适应性较好,尤其适用于在逆时偏移中提取角道集。通过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测试,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局部平面波分解 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 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炮—检点双向照明补偿逆时移偏移 被引量:4
19
作者 吕功训 何新贞 +3 位作者 吴蕾 龚幸林 王建立 张文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6-270,218-219,共5页
在分析炮点及接收点照明度的基础上,利用双程波照明补偿对逆时偏移中的单炮成像结果进行照明补偿,不仅克服了单程波方程只对炮点进行照明分析产生的照明不足的问题,而且能有效地补偿因速度剧变造成的振幅畸变。通过理论模型计算和在阿... 在分析炮点及接收点照明度的基础上,利用双程波照明补偿对逆时偏移中的单炮成像结果进行照明补偿,不仅克服了单程波方程只对炮点进行照明分析产生的照明不足的问题,而且能有效地补偿因速度剧变造成的振幅畸变。通过理论模型计算和在阿姆河右岸地区地震资料的应用,证明该偏移方法对速度剧烈变化造成的成像振幅畸变具有较好的校正作用,适用于该区"三膏两盐"(从上往下地层依次为上石膏层、上盐岩层、中石膏层、中盐岩层、下石膏层、下盐岩层,俗称"三膏两盐")结构造成的下伏碳酸盐岩成像振幅畸变地层的成像,提高了阿姆河右岸地震资料的成像处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照明 照明补偿 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佳平方逼近的TTI介质解耦qP波与qSV波逆时偏移 被引量:8
20
作者 慕鑫茹 黄建平 +3 位作者 李振春 郭旭 雍鹏 袁双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0-1292,I0010,共14页
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若忽略各向异性影响、TTI介质对称轴倾角变化,会造成目标体成像位置偏差,甚至由焦散问题造成振幅不均衡。传统TI介质耦合拟声波方程正演模拟与逆时偏移存在伪横波干扰,且在各向异性参数ε<δ时数值模拟不稳定... 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若忽略各向异性影响、TTI介质对称轴倾角变化,会造成目标体成像位置偏差,甚至由焦散问题造成振幅不均衡。传统TI介质耦合拟声波方程正演模拟与逆时偏移存在伪横波干扰,且在各向异性参数ε<δ时数值模拟不稳定。为此,借鉴前人经验,首先使用最佳平方逼近(OQA)近似VTI介质精确相速度公式,分别得到较高精度的近似qP波、qSV波相速度公式。然后从近似相速度公式出发,推导了二维TTI介质解耦qP波、qSV波波动方程。为实现高效、稳定的数值模拟,使用有限差分-伪谱混合法求解波动方程。最终,建立了高精度、高效率、稳定的TTI介质正演模拟与逆时偏移成像算法。数值模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可实现复杂TTI介质偏移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TTI介质 qP波 qSV波 最佳平方逼近 有限差分-伪谱混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