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8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ient hybrid method for time reversal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被引量:1
1
作者 Xiaohua Wang Wei Gao Bingzhong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1期32-37,共6页
An efficient hybrid time reversal(TR) imaging method based on signal subspace and noise subspace is proposed for electromagnetic superresolution detecting and imaging. First, the locations of targets are estimated b... An efficient hybrid time reversal(TR) imaging method based on signal subspace and noise subspace is proposed for electromagnetic superresolution detecting and imaging. First, the locations of targets are estimated by the transmitting-mode decomposition of the TR operator(DORT) method employing the signal subspace. Then, the TR 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TR-MUSIC)method employing the noise subspace is used in the estimated target area to get the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of targets. Two examples with homogeneous and inhomogeneous background mediums are considere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hybrid method has advantages in CPU time and memory cost because of the combination of rough and fine im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reversal(TR) decomposition of the time-reversal operator(DORT) method 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 method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无线传能的柔性可穿戴发射天线设计
2
作者 徐琦 冯辰语 孙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82,共9页
双向外周神经接口有助于截肢患者的感觉功能重建。本研究设计的柔性可穿戴发射天线可为植入式外周神经接口进行中场聚焦无线供能。采用在尺寸60 mm×60 mm对称四馈天线表面开槽得到最优表面电流分布的方法,实现聚焦传能。仿真结果表... 双向外周神经接口有助于截肢患者的感觉功能重建。本研究设计的柔性可穿戴发射天线可为植入式外周神经接口进行中场聚焦无线供能。采用在尺寸60 mm×60 mm对称四馈天线表面开槽得到最优表面电流分布的方法,实现聚焦传能。仿真结果表明,天线谐振频率为1.524 GHz,绝对带宽为1.385~1.726 GHz,天线弯曲(曲率半径60~110 mm)的谐振频率偏移小于0.2 GHz。采用同相位、时间反转相位和正交相位激励时,体内接收位置处磁场强度分别为0.012、0.058、0.065 A/m。实验测得天线谐振频率为1.531 GHz,绝对带宽为1.401~1.765 GHz,天线弯曲(曲率半径为60、80、100 mm)的频率偏移小于0.3 GHz。采用模拟组织凝胶进行离体测试,发现使用时间反转相位和正交相位激励的天线在接收位置处产生的磁场强度(0.045和0.049 A/m)远大于同相位激励产生的磁场强度(0.003 5 A/m),表明时间反转相位和正交相位激励的对称四馈天线具有明显的聚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接口 中场无线能量传输 柔性可穿戴天线 磁偶极子阵列 时间反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哈里斯鹰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白宇鑫 陈振亚 +3 位作者 石瑞涛 苏蔚涛 马卓强 杨尚进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2-752,共11页
为提升哈里斯鹰优化算法收敛精度,解决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混沌精英反向学习和黄金正弦策略的哈里斯鹰优化算法(gold sine HHO,GSHHO)。利用无限迭代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运用精英反向学习策略筛选优质种群,提高种... 为提升哈里斯鹰优化算法收敛精度,解决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混沌精英反向学习和黄金正弦策略的哈里斯鹰优化算法(gold sine HHO,GSHHO)。利用无限迭代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运用精英反向学习策略筛选优质种群,提高种群质量,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使用一种收敛因子调整策略重新计算猎物能量,平衡算法的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能力;在哈里斯鹰的开发阶段引入黄金正弦策略,替换原有的位置更新方法,提升算法的局部开发能力;在9个测试函数和不同规模的栅格地图上评估GSHHO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GSHHO在不同测试函数中具有较好的寻优精度和稳定性能,在2次机器人路径规划中路径长度较原始HHO算法分别减少4.4%、3.17%,稳定性分别提升52.98%、6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里斯鹰优化算法 迭代混沌 精英反向学习 黄金正弦算法 栅格法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覆回填土的吹填淤泥地基反向真空预压法试验研究
4
作者 高紫阳 王军 +4 位作者 高明伟 朱萧霄 符洪涛 徐昭 吕有畅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45-1552,共8页
针对传统真空预压加固吹填淤泥地基时,深层土体加固效果不佳和真空压力沿程损失大等问题,提出了反向真空预压法,即采用反向排水板将真空压力直接施加于深层土体。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探究了回填土厚度对反向真空预压法加固效果的影响。结... 针对传统真空预压加固吹填淤泥地基时,深层土体加固效果不佳和真空压力沿程损失大等问题,提出了反向真空预压法,即采用反向排水板将真空压力直接施加于深层土体。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探究了回填土厚度对反向真空预压法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真空预压法相比,反向真空预压法处理的排水量增加了16.46%,深层土体十字板剪切强度提高了20.50%,土体的整体加固效果得到显著改善;随着回填土厚度的增大,淤泥层十字板剪切强度沿深度方向递减的幅度明显减小,处理效果更加均匀。此外,通过与传统真空预压法现场对比试验发现,反向真空预压法处理后土体的表层沉降量增大15.70%,深层土体孔压消散量增加了26.20%,平均十字板剪切强度提高了21.12%。因此得出反向真空预压法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尤其深层土体加固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真空预压法 RPVD 回填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三维扫描钢桁桥梁桁段数字化拼装技术研究
5
作者 王熊珏 李艳哲 +3 位作者 张崇斌 柴小鹏 王波 黄启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83,共7页
为解决钢桁桥梁实体预拼装对施工场地要求高且人力资源及工时消耗高的问题,研究通过数字化拼装代替实体预拼装分析栓孔匹配偏差的技术方法。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运用三维激光扫描、点云逆向建模、可视化技术设计、数字化拼装技术路线... 为解决钢桁桥梁实体预拼装对施工场地要求高且人力资源及工时消耗高的问题,研究通过数字化拼装代替实体预拼装分析栓孔匹配偏差的技术方法。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运用三维激光扫描、点云逆向建模、可视化技术设计、数字化拼装技术路线开展实验及分析。首先,根据桥梁钢桁构件尺度大、栓孔匹配精度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多尺度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测量方法,对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及基站扫描仪的测量采集原理及方法进行研究;其次,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点云逆向模型构建方法研究,通过编制算法对不同尺度的点云进行匹配、拟合,以桁段为单位构建带有孔群信息等细节尺寸的逆向模型,并对逆向模型的栓孔特征点坐标进行提取;最后,基于广义普氏分析法,运用Rhino-Grasshopper可视化编程制定拼装算法,对两个桁段栓孔特征点进行“1+1”数字化拼装,根据特征点匹配情况确定两个桁段所有栓孔的匹配偏差,实现桁段螺栓孔群匹配偏差自动运算及快速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桥梁 数字化拼装 三维扫描 点云逆向模型 普氏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麻雀优化算法的概率积分法参数反演
6
作者 白纪成 王建敏 +2 位作者 李晓 李延辉 张治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5-402,共8页
为解决麻雀优化算法(SSA)在开采沉陷预测模型参数反演计算中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麻雀优化算法(ISSA)。该算法在种群初始化过程加入Kent映射,增强种群个体的均匀分布;在发现者位置更新中引入鹦鹉优化算法的... 为解决麻雀优化算法(SSA)在开采沉陷预测模型参数反演计算中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麻雀优化算法(ISSA)。该算法在种群初始化过程加入Kent映射,增强种群个体的均匀分布;在发现者位置更新中引入鹦鹉优化算法的觅食行为,并根据适应度调整安全值;融合t扰动分布和透镜反向学习策略,提高算法的性能。分别采用鲸鱼优化算法(WOA)、SSA、ISSA对概率积分法(PIM)的参数进行反演,利用含有反演参数的PIM对实验工作面的沉降值、抗粗差干扰能力、抗随机误差进行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WOA、SSA相比,采用ISSA反演参数的PIM仿真效果最优。将ISSA应用于工程实例,反演参数的PIM计算值更接近实际值。研究成果为提高沉陷预计精度与矿区灾害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积分法 麻雀优化算法 鹦鹉优化算法 Kent映射 透镜反向学习 开采沉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双重交联结构的低成本高性能降滤失剂
7
作者 王志永 周新宇 +1 位作者 李怀科 耿铁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5,214,共9页
人工合成聚合物作为水基钻井液降滤失剂仅通过改变共聚物官能团的类型和比例已很难满足钻井工程的需要,尤其是在超高温高盐度条件下通过加大功能单体的用量会增加其成本。通过调整交联剂,在主单体丙烯酰胺(AM)中添加抗盐单体2-丙烯酰胺... 人工合成聚合物作为水基钻井液降滤失剂仅通过改变共聚物官能团的类型和比例已很难满足钻井工程的需要,尤其是在超高温高盐度条件下通过加大功能单体的用量会增加其成本。通过调整交联剂,在主单体丙烯酰胺(AM)中添加抗盐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耐温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同时采用极少量的有机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和金属交联剂柠檬酸锆(MC),制备具有双重交联结构的降滤失剂。以聚合物的高温降滤失效果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合成条件,并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仪分析了共聚物的粒径分布、微观结构、表面形貌、耐热性能和抗温机理等。结果表明,降滤失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AM、AMPS、NVP单体质量比为18∶1∶1,MBA与MC的质量比为1∶3,引发剂用量为1.0%,搅拌速度400 r/min,反应温度65℃。具有双重交联结构降滤失剂的平均粒径为16.48μm,耐温高达350℃。含有5000 mg/L降滤失剂的基浆在210℃下热滚16 h后的高温高压滤失量和API滤失量分别由77.6、18.8 mL降至31.4、6.8 m L。具有双重交联结构降滤失剂的抗高温机理为:水解后的聚合物分子链与金属交联剂进行二次交联,保护了水解的聚合物分子链不会快速降解,从而形成更加致密复杂的三维网络结构,使得聚合物降滤失剂表现出优异的耐温抗盐降滤失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悬浮聚合法 金属交联剂 有机交联剂 双重交联 降滤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管道热熔管接头缺陷的全聚焦优化成像
8
作者 冯稳卓 王强 +2 位作者 王涛 张浩文 刘延雷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2,M0004,M0005,共11页
为了保障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道热熔接头的焊接质量,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反转算法与瞬时相位相干加权因子的全聚焦成像算法,该方法先采用时间反转算法对信号进行处理,再提取信号中的瞬时相位构建瞬时相位相干因子,对全聚焦成像中每个... 为了保障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道热熔接头的焊接质量,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反转算法与瞬时相位相干加权因子的全聚焦成像算法,该方法先采用时间反转算法对信号进行处理,再提取信号中的瞬时相位构建瞬时相位相干因子,对全聚焦成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幅值进行加权。针对HDPE试样φ1 mm、φ2 mm、φ3 mm的横通孔缺陷和HDPE管道热熔接头试样φ3 mm的孔缺陷进行成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有效抑制背景噪声和伪影,将深度距离为0~10 mm的近场噪声和伪影的幅值降低约30 dB,提高全聚焦成像分辨率,与TFM算法相比4种缺陷的平均信噪比分别提高9.6 dB、11.8 dB、4.9 dB、3.5 dB,平均阵列性能指标分别降低56%、49%、38%、48%,为相控阵超声检测HDPE管道热熔接头缺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PE管道 全聚焦成像 时间反转 瞬时相位相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反演法和深度学习的GFRP锚杆杆体缺陷评估
9
作者 白逸轩 刘洋 +2 位作者 陈文超 胡南燕 吕亚菲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5-183,共9页
针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锚杆杆体易发生剪切破坏且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反演法和深度学习的GFRP锚杆杆体缺陷评估方法,旨在实现缺陷的精准识别与定量评估。基于COMSOL数值模拟和实验室相似试验,采用时间反演法对含有... 针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锚杆杆体易发生剪切破坏且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反演法和深度学习的GFRP锚杆杆体缺陷评估方法,旨在实现缺陷的精准识别与定量评估。基于COMSOL数值模拟和实验室相似试验,采用时间反演法对含有不同缺陷的GFRP锚杆锚固结构进行检测,获取聚焦信号。结果表明,聚焦信号波形随杆体缺陷变化较小,信号波形重合度较高;聚焦信号幅值随杆体缺陷程度增大而减小。将试验得到的聚焦信号通过小波变换生成时频图,作为卷积神经网络(CNN)—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的输入,以GFRP锚杆杆体缺陷程度作为输出,构建缺陷评估模型。模型训练结果表明,GFRP锚杆杆体缺陷的评估准确率达到100%。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对GFRP锚杆杆体缺陷程度的快速、准确评估,为GFRP锚杆的缺陷检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锚杆 杆体缺陷 时间反演法 小波变换 CNN-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钻孔物探的技术进展及攻关方向
10
作者 程建远 颜羽 +3 位作者 李宇腾 王盼 赵睿 蒋必辞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共21页
【背景】煤矿开采和灾害防治对地质条件探查提出了高精度、长距离等新的需求,传统钻探、物探手段面临探测精度不足、探测距离较短等技术瓶颈。钻孔物探技术融合了钻探轴向成果直观可靠与物探横向成果分辨率高等优势,为煤矿安全高效智能... 【背景】煤矿开采和灾害防治对地质条件探查提出了高精度、长距离等新的需求,传统钻探、物探手段面临探测精度不足、探测距离较短等技术瓶颈。钻孔物探技术融合了钻探轴向成果直观可靠与物探横向成果分辨率高等优势,为煤矿安全高效智能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按照施工空间把钻孔物探技术划分为孔内、孔间、孔地及孔巷等四大类,选取前三类典型的钻孔物探技术,分别从基本原理、技术进展和应用实例的角度阐述不同技术的主要进展及适用条件。【进展】在孔内物探技术方面,煤矿近水平钻孔的高频反射雷达可以实现径向0~10 m内煤岩界面探测与地质构造识别,钻孔三分量瞬变电磁技术能够对钻孔径向30 m内低阻异常区进行空间定位,钻孔三维激光扫描具备以厘米级精度重构地下采空区三维形态的能力;在孔间物探技术方面,孔间电磁波CT与地震波CT成像技术通过跨孔层析成像能够圈定断层、陷落柱、火烧区等异常体,孔间地震波与电磁波的联合透视,通过速度、电阻率综合解释可以推断孔间地质异常体的性质;在孔地物探技术方面,RVSP技术通过钻孔震源激发−地面检波器接收的方式可以实现采空区的高精度空间定位,孔−地充电法通过圈定低阻导体电场的分布范围有助于估算采空区积水的静储量。【展望】未来钻孔物探的技术攻关应该聚焦于随钻定向探测、钻孔径向远探测、多场多参量动态监测等方向,形成“探测−检测−监测”一体化的钻孔物探技术链,构建集群钻孔数据驱动的三维地质透明化模型,为煤矿安全高效智能开采提供透明地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物探 钻孔雷达 钻孔瞬变电磁 孔间地震 孔间电法 RVSP 充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基因的RT-LAMP技术检测PEDV、TGEV、PDCoV三种猪腹泻冠状病毒的研究
11
作者 邓可辉 陈志飞 +6 位作者 俞婷 王志林 王修武 郭智轩 李松倍 魏文康 贺东生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9,共10页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V)3种猪冠状病毒的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为现场快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根据GenBank公布的PEDV、TGEV、PDCoV的N基因保守序...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V)3种猪冠状病毒的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为现场快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根据GenBank公布的PEDV、TGEV、PDCoV的N基因保守序列作为靶序列设计了3套LAMP检测引物,并通过反应条件优化、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以及临床样品检测,分别建立了3种快捷、敏感的猪冠状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PEDV、TGEV、PDCoV 3种冠状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最佳反应温度分别为65℃、63℃、63℃,3种检测方法均可在45 min左右完成恒温扩增,扩增出特异性阶梯状条带,且不依赖于PCR仪等昂贵设备,仅需普通恒温装置即可反应。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对PEDV、TGEV、PDCoV分别可以达到的检测下限为20、23、10拷贝/μL,敏感性较好;所建立的3种检测方法分别只检测出PEDV、TGEV、PDCoV,且与常见的猪源性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用所建立的3种RT-LAMP检测方法对45份猪腹泻病料进行检测,PEDV、TGEV、PDCoV阳性率分别为33.33%(15/45)、22.22%(10/45)、13.33%(6/45),均比常规RT-PCR检测阳性率高。与常规RT-PCR相比较,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经济,且检测设备门槛低,更适用于基层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程教育的TIE提示语框架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柏昌 裴永漫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8,共9页
工程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生成式人工智能(GAI)的教育应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将GAI引入工程教育需要进行审慎的设计。为此,研究在现有通用GAI提示语框架的基础上,融入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工程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生成式人工智能(GAI)的教育应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将GAI引入工程教育需要进行审慎的设计。为此,研究在现有通用GAI提示语框架的基础上,融入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和逆向工程方法,构建了面向工程教育的TIE提示语框架。为验证其在工程教育中的有效性,课题组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了两个初中班级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与不使用GAI的班级相比,TIE提示语框架的使用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知识水平和工程设计能力,具有较为重要的应用潜力与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工程教育 TIE提示语框架 TRIZ理论 逆向工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类果皮纤维素-腐植酸基耐盐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3
作者 何柳 郭雅妮 +1 位作者 王浩宇 王佳庆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199,共7页
以柑橘类混合果皮纤维素(Ce)和风化煤腐植酸(HA)为原料,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聚合单体,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柑橘类果皮纤维素-腐植酸基耐盐吸水树脂(记作IS-Ce-HA-PAA)。探究了各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液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 以柑橘类混合果皮纤维素(Ce)和风化煤腐植酸(HA)为原料,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聚合单体,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柑橘类果皮纤维素-腐植酸基耐盐吸水树脂(记作IS-Ce-HA-PAA)。探究了各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液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制备条件:过硫酸钾用量为0.075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为0.01g,m(AMPS)∶m(丙烯酸)=1∶2,丙烯酸中和度为70%,m(Ce)∶m(HA)=1∶1.5,Span-80用量为0.125g。采用最佳条件制备的IS-Ce-HA-PAA吸水率最高可达970.34g/g,吸盐水率最高可达129.35g/g。结构表征分析表明:IS-Ce-HA-PAA表面粗糙,孔洞结构和数量较多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IS-Ce-HA-PAA与HA和Ce等的特征基团发生接枝共聚反应。性能测试表明IS-Ce-HA-PAA具有良好的耐盐性、重复吸液能力、保水性和耐酸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类 果皮纤维素 腐植酸 反相悬浮聚合法 高吸水树脂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轴发动机几何参数-部件-整机性能建模及其应用
14
作者 李泽琪 席龙 +2 位作者 邓浩民 周文祥 孙思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1-692,共12页
针对国产涡轴发动机批产过程中整机性能分散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制造几何参数、部件性能、整机性能3个维度的模型建立方法。首先,调研获取了200台新机重要部件制造几何参数与出厂性能参数,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法筛选出发动机重要部... 针对国产涡轴发动机批产过程中整机性能分散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制造几何参数、部件性能、整机性能3个维度的模型建立方法。首先,调研获取了200台新机重要部件制造几何参数与出厂性能参数,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法筛选出发动机重要部件关键制造几何参数。其次,基于发动机新机出厂性能参数和部件级模型,利用部件特性修正因子对发动机部件特性图进行修正,基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回归(Particle swarm optimized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PSO-SVR)方法建立了发动机重要部件关键制造几何参数与部件特性修正因子的对应关系。最后,建立发动机重要部件关键制造几何参数-部件性能-整机性能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在25%额定功率状态下整机性能预测误差不超过5%,在50%、75%、95%、100%、105%额定功率状态下整机性能预测误差不超过3%。该模型能够仿真发动机重要部件关键制造几何参数对整机性能分散性的影响,可以在发动机未试车前进行整机性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性 几何参数 修正因子 逆流路法 支持向量回归 涡轴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浸入吸收边界的起伏地表逆时偏移方法
15
作者 陈汉明 陈柯吉 +2 位作者 王玲谦 韩己航 周辉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9-1086,共18页
对起伏地表的地震数据直接进行逆时偏移是避免常规静校正不准对偏移成像影响的有效手段.准确模拟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地震波场需要考虑起伏的自由边界,但对于逆时偏移而言,为避免与自由地表相关多次波的干扰,需要采用吸收边界条件.然而,由... 对起伏地表的地震数据直接进行逆时偏移是避免常规静校正不准对偏移成像影响的有效手段.准确模拟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地震波场需要考虑起伏的自由边界,但对于逆时偏移而言,为避免与自由地表相关多次波的干扰,需要采用吸收边界条件.然而,由于矩形网格阶梯近似的问题,适用于水平地表的吸收边界并不能直接用于起伏地表.当考虑起伏地表时,通常将波动方程转换到曲线坐标系下求解,但该方法将成倍地增加计算量,且当地表剧烈起伏时还存在数值求解不稳定的问题.为此,本文基于平面波透射边界条件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适用于起伏地表的浸入吸收边界条件,实现了声波方程有限差分数值模拟中波场沿地表法向的吸收衰减,有效避免了来自地表的边界反射.浸入吸收边界基于传统的矩形网格剖分,无需网格映射,其实现过程仅涉及少量非整数网格节点的波场插值,计算效率高.以浸入吸收边界为基础,本文进一步发展了起伏地表逆时偏移方法,实现了对起伏地表地震数据的直接偏移成像.二维和三维波场数值模拟算例证实浸入吸收边界条件能有效地吸收来自地表的边界反射,即使当地表存在不可导的奇异点时,浸入吸收边界条件仍能获得良好的吸收效果,且能在长时间的模拟过程中保持稳定.二维合成数据的逆时偏移测试证实基于浸入吸收边界的逆时偏移方法能对地表采集的地震数据直接偏移成像,获得准确的地下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起伏地表 浸入边界法 吸收边界条件 有限差分 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超低温高速轴承国内研究进展
16
作者 郑艳伟 李文超 +2 位作者 赵圣卿 郭培锐 华显伟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0-1457,共8页
针对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超低温高速轴承易出现保持架断裂、套圈烧伤等问题,对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超低温高速轴承进行了系统化分析。首先,分析了轴承优化设计、摩擦发热等方面超低温高速轴承的理论研究进展,科研院所、高校联合攻关方式及逆... 针对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超低温高速轴承易出现保持架断裂、套圈烧伤等问题,对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超低温高速轴承进行了系统化分析。首先,分析了轴承优化设计、摩擦发热等方面超低温高速轴承的理论研究进展,科研院所、高校联合攻关方式及逆向设计方法,满足了现阶段长征系列火箭超低温高速轴承要求;然后,从套圈材料、保持架材料、陶瓷球、表面改性、润滑等方面探讨了基础性研究,研究了轴系刚度、台架试验等对轴承应用的影响,奠定了轴承应用技术基础;最后,立足航天强国的背景,提出了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超低温高速轴承的发展建议,该发展建议为我国火箭发动机轴承向着高承载、高可靠、长寿命、可重复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技术思路。研究结果表明:聚四氟乙烯材料是超低温介质常用的保持架材料,混合陶瓷轴承性能优于全钢轴承,滚道表面改性有助于轴承抗磨减摩,通过增加试验轴承样本数量和提高轴承制造批次一致性,有助于提高轴承装配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高速轴承 套圈材料和保持架材料 聚四氟乙烯材料 混合陶瓷轴承 滚道表面改性 逆向设计方法 轴承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设计模式检测技术:现状、挑战和展望
17
作者 王雷 袁野 王国仁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43-2682,共40页
设计模式检测是软件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很多学者致力于设计模式检测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当前软件设计模式检测技术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其前景.首先,简要介绍软件设计模式检测领域的发展历程,讨论并... 设计模式检测是软件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很多学者致力于设计模式检测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当前软件设计模式检测技术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其前景.首先,简要介绍软件设计模式检测领域的发展历程,讨论并总结了设计模式的检测对象和特征类型,给出了设计模式检测评估指标.然后,总结了设计模式检测技术现有的分类方法,引出了分类方法.根据设计模式检测技术发展的时间线从非机器学习设计模式检测、机器学习设计模式检测、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的设计模式检测这3类方法出发探讨了当前软件设计模式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并对当前成果进行了总结和比较.最后,分析了该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指出了今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涵盖了从早期的非机器学习方法到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再到现代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应用,全面系统地展现了该领域的发展历程、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前景,对于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模式检测 研究综述 机器学习 预训练语言模型 软件逆向工程 软件开发方法 软件设计 软件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束法提取核桃粕蛋白工艺及其性质研究
18
作者 李贝贝 张天宇 +3 位作者 陈麟 孙飞 杨庚龙 刘曼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4-89,96,共7页
以核桃粕为原料,采用反胶束法提取核桃粕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蛋白质前萃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对制得的核桃粕蛋白进行外观分析和分子质量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 7.2、核桃粕加入量0.80 g、... 以核桃粕为原料,采用反胶束法提取核桃粕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蛋白质前萃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对制得的核桃粕蛋白进行外观分析和分子质量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 7.2、核桃粕加入量0.80 g、KCl浓度0.5 mol/L、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温度45℃,在此条件下蛋白质前萃取率为70.862%,通过此方法获得的蛋白质前萃取率高于碱溶酸沉法和酶解法。外观分析得出,核桃粕总蛋白似木屑状,呈棕色;球蛋白似球形,呈米黄色;而清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为粉末状,分别呈现深黄色、鹅黄色、浅棕色。电泳试验结果表明,核桃粕总蛋白分子质量分布在13.2~71.4 kDa,具有广义重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粕 反胶束法 蛋白质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UU-PSU上肢康复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研究
19
作者 崔冰艳 李文静 +4 位作者 安福新 尚林 吴位贏 杜义仑 桂小庚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4-894,共11页
随着康复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上肢康复效果精准度要求的提高,对高效精准的上肢并联康复机构的研究愈发关键。提出一种新上肢并联康复机构,并针对其展开运动学与动力学层面的剖析。分析2UU-PSU自由度,采用闭环矢量法进行位姿求解并推导... 随着康复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上肢康复效果精准度要求的提高,对高效精准的上肢并联康复机构的研究愈发关键。提出一种新上肢并联康复机构,并针对其展开运动学与动力学层面的剖析。分析2UU-PSU自由度,采用闭环矢量法进行位姿求解并推导运动学方程,验证机构运动合理性;运用拉格朗日法构建动力学方程开展动力学分析;为证实运动学推导的精准性,搭建2UU-PSU实验平台并依靠NOKOV动作捕捉设备开展实验;最后建立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利用ADAMS和MATLAB Simulink对2UU-PSU机构进行动力学联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2UU-PSU上肢机构的动平台位姿测量最大均方根误差分别为6.89%,1.81%和9.73%;三条支链动力学仿真结果与理论数据的最大均方根误差别为2.50%,2.40%和2.97%。从理论与仿真分析以及实验验证结果来看,2UU-PSU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均方根误差均处于较低水平,表明该机构在运动学和动力学方面具备合理性与可靠性,能够为相关康复机构的设计与研究提供有效依据,并为其他少自由度并联康复机构的动力学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UU-PSU 并联机构 位置反解 拉格朗日法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面舰船的长波红外热像仿真
20
作者 石兴亮 孟庆杰 王成安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7-885,共9页
基于舰船和海面的红外辐射差异,可利用红外探测器识别目标舰船。将采用CFD软件获取的舰船表面温度场与Blender软件建立的粗糙背景海面场进行耦合,并使用Modtran大气软件计算其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透过率,基于逆向蒙特卡洛法编写热像算法... 基于舰船和海面的红外辐射差异,可利用红外探测器识别目标舰船。将采用CFD软件获取的舰船表面温度场与Blender软件建立的粗糙背景海面场进行耦合,并使用Modtran大气软件计算其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透过率,基于逆向蒙特卡洛法编写热像算法,获取不同探测条件下8μm~12μm波段的红外热像。结果表明:热像中舰船的红外特征主要集中在烟囱和动力舱部位,是识别目标的主要位置;随着探测高度的增加,识别舰船红外特征的难度增加,通过调整相机焦距可捕捉到详细的目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舰船 红外热像 逆向蒙特卡洛法 大气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