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利亚姆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恒 李占鸿 +5 位作者 宋子昂 高林 李卓然 廖德芳 肖雷 李华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5-400,共6页
本研究拟建立帕利亚姆病毒(Palyam virus,PALV)血清型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方法用于临床样本或媒介中PALV血清型鉴定。根据我国流行PALV毒株的基因节段2序列,设计扩增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PALV血清型特异型qRT-PCR方法,... 本研究拟建立帕利亚姆病毒(Palyam virus,PALV)血清型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方法用于临床样本或媒介中PALV血清型鉴定。根据我国流行PALV毒株的基因节段2序列,设计扩增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PALV血清型特异型qRT-PCR方法,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与重复性进行评估;以我国分离的28株PALV和90份核酸阳性血液样本评估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利用建立的方法对采集库蠓样本中携带的PALV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建立的PALV血清型qRT-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灵敏性,可检出核酸拷贝数下限在22至28 copies·μL^(-1)。对28株PALV的qRT-PCR检测结果与病毒测序鉴定结果一致;对PALV不同感染阶段哨兵动物血液(90份)中的qRT-PCR鉴定结果与分离病毒的血清型鉴定结果一致;建立的方法可准确鉴定库蠓中携带PALV的血清型。本研究建立的PALV血清型qRT-PCR定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强、敏感性与重复性,可用于PALV感染动物与媒介中PALV血清型的鉴定,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利亚姆病毒 血清型鉴定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技术检测猪瘟病毒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罗廷荣 莫扬 +7 位作者 吴文德 黄玉华 黄伟坚 秦爱珍 刘芳 温荣辉 陆芹章 余克伦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7-309,312,共4页
本试验应用反转录_聚合酶链式反应 (RT_PCR)对猪瘟进行诊断应用研究。应用RT_PCR对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 135份疑似猪瘟病料进行检测 ,84份诊断为阳性 ,阳性率 6 2 2 %。从百色、柳州地区等采集的健康猪扁桃体和淋巴结共 2 76份 ,经RT_PC... 本试验应用反转录_聚合酶链式反应 (RT_PCR)对猪瘟进行诊断应用研究。应用RT_PCR对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 135份疑似猪瘟病料进行检测 ,84份诊断为阳性 ,阳性率 6 2 2 %。从百色、柳州地区等采集的健康猪扁桃体和淋巴结共 2 76份 ,经RT_PCR检测 ,37份为阳性 ,阳性率为 13 4 %。其中健康猪扁桃体带毒较高 ,2 4 6份扁桃体中有 35份阳性 ,占 14 2 %。采自柳州健康猪的 2 6份淋巴结材料全为阴性 ,只有邕宁县的 1份健猪淋巴结阳性。结果表明 ,RT_PCR技术可应用于猪瘟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技术诊断猪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罗廷荣 莫扬 +7 位作者 吴文德 黄玉华 黄伟坚 秦爱珍 刘芳 温荣辉 陆芹章 余克伦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9-222,共4页
应用反转录_聚合酶链反应 (RT_PCR)对猪瘟进行诊断应用研究。应用RT_PCR对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 135份疑似猪瘟病料进行检测 ,84份诊断为阳性 ,阳性率 6 2 .2 %。从百色、柳州地区等采集的健康猪扁桃体和淋巴结共 2 76份 ,经RT_PCR检测 ,3... 应用反转录_聚合酶链反应 (RT_PCR)对猪瘟进行诊断应用研究。应用RT_PCR对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 135份疑似猪瘟病料进行检测 ,84份诊断为阳性 ,阳性率 6 2 .2 %。从百色、柳州地区等采集的健康猪扁桃体和淋巴结共 2 76份 ,经RT_PCR检测 ,37份为阳性 ,阳性率为 13.4 %。其中健康猪扁桃体带毒较高 ,2 4 6份扁桃体中有 35份阳性 ,占 14 .2%。采自柳州健康猪的 2 6份淋巴结材料全为阴性 ,只有邕宁县的 1份健猪淋巴结阳性。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非小细胞肺癌SATB1的表达和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32
4
作者 周来勇 刘芳 +3 位作者 童健 陈群请 张福伟 郭琳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4-537,共4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ATB1 mRNA的表达,探讨SATB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TRIZOL提取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总RNA后,将其反转录为cDNA,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ATB1 mRNA的表达,探讨SATB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TRIZOL提取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总RNA后,将其反转录为cDNA,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SATB1 mRNA的表达,分析SATB1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中SATB1 mRNA表达量为正常组织13倍,两者差异显著(P<0.001),其中有、无转移组分别为正常组织23.63倍和5.57倍。结论SATB1 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淋巴转移有关,有望成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SATB1 mRNA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加尾和引物延伸RT-PCR法实时定量检测microRNA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旗 何湘君 潘秀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用改进的RNA加尾和引物延伸RT-PCR法实时定量检测组织中的microRNAs(miRNAs),并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提取组织中的小于200bp的RNA,用poly(A)聚合酶在其3′末端加尾,再用5′带40nt延伸序列的单碱基锚定Olig-dT引物进行反转录... 目的:用改进的RNA加尾和引物延伸RT-PCR法实时定量检测组织中的microRNAs(miRNAs),并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提取组织中的小于200bp的RNA,用poly(A)聚合酶在其3′末端加尾,再用5′带40nt延伸序列的单碱基锚定Olig-dT引物进行反转录,得到约80nt的cDNA,然后用特异引物进行SYBRGreen实时定量PCR扩增。结果:该法线性范围宽,可检测低丰度的miRNAs,能特异区分3′末端碱基不同的亚型,但对序列中间个别碱基不同的亚型不能鉴别。对15种miRNA在大鼠心、肝和大脑皮层的相对表达的检测验证了该法的可靠性。另外,海马组织中的miRNAs表达与大脑皮层组织有一定差异。熔解曲线的单一峰型和电泳检测到的单一条带都证明了扩增的特异性。结论:该法可快速、敏感地检测不同组织中大多数miRNAs的表达差异,可用于寻找组织特异及疾病相关的miR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及RFLP分析技术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诊断和S1基因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磨美兰 李康然 韦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7-282,共6页
本研究使用分别扩增整个S1糖蛋白基因 (引物A)和S1糖蛋白基因N_端高变区Ⅰ (引物B)的 2对引物对 3个IBV标准株M41、Connecticut、Arkansas及 5个地方分离株 (C60 ,D41A ,D41B ,A112 1,A1171)进行RT_PCR扩增。用引物A时 ,有 5个IBV毒株... 本研究使用分别扩增整个S1糖蛋白基因 (引物A)和S1糖蛋白基因N_端高变区Ⅰ (引物B)的 2对引物对 3个IBV标准株M41、Connecticut、Arkansas及 5个地方分离株 (C60 ,D41A ,D41B ,A112 1,A1171)进行RT_PCR扩增。用引物A时 ,有 5个IBV毒株扩增到目的片段 (172 0bp) ;用引物B时 ,所有 8个IBV毒株均得到与预计大小相符的目的产物 (2 2 8bp)。对 172 0bp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进行酶切 ,结果得出 3个不同的RFLP图谱 ,其中M41、Connecticut、D41B具有相同的HaeⅢ酶切图谱。Arkansas和D41A则分别具有互不相同的图谱 ;对 2 2 8bp的PCR产物进行DdeⅠ、RsaⅠ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根据它们的RFLP图谱 ,8个IBV毒株可分为 5个基因型。综合 2对引物的PCR产物的RFLP分析结果 ,8个IBV毒株可分为 7个基因型 ,分型的结果与传统的血清学方法吻合。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快速、简单、特异、灵敏等优点 ,为现场流行毒株的定型(基因型 /血清型 )及其S1基因变异的跟踪研究以及更有效防制传染性支气管炎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基因 反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RT-PCR常用内对照在死亡早期人心肌内的稳定性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萍 马开军 +3 位作者 张恒 王慧君 沈忆文 陈龙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RT-PCR方法常用内对照表达水平在死亡早期人体心肌组织中的稳定性。方法选取10例具有一致的外界环境(平均存放温度25℃)、不同死亡时间(4.3~22.3 h)的个体,提取心肌组织的总RNA。选择6个常用内对照:β-actin、GAPDH、B2M... 目的探讨实时RT-PCR方法常用内对照表达水平在死亡早期人体心肌组织中的稳定性。方法选取10例具有一致的外界环境(平均存放温度25℃)、不同死亡时间(4.3~22.3 h)的个体,提取心肌组织的总RNA。选择6个常用内对照:β-actin、GAPDH、B2M、U6、18S rRNA、HSA-miR-1,通过实时RT-PCR检测其在心肌组织的表达水平。利用genormPLUS软件评估内对照在死亡早期表达水平的稳定性,挑选出最稳定的内对照并且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相关因素(年龄、性别、死因)的关系。结果死亡早期心肌组织中U6表达水平最稳定,其表达量与年龄、性别及死因无关(P>0.05)。结论 U6可以作为实时RT-PCR方法研究死亡时间与心肌组织中核酸降解之间规律的理想内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心肌 内对照 死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RT-PCR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被引量:5
8
作者 郭新会 严艳 +1 位作者 李卓 殷继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应用荧光RT-PCR方法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清进行HCV基因型分析。方法采用荧光RT-PCR方法与测序方法比较,对118例CHC阳性患者血清进行HCV RNA分型,比较两种方法分型结果的一致性;为了考察该方法的特异性,对9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 目的应用荧光RT-PCR方法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清进行HCV基因型分析。方法采用荧光RT-PCR方法与测序方法比较,对118例CHC阳性患者血清进行HCV RNA分型,比较两种方法分型结果的一致性;为了考察该方法的特异性,对9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进行HCV RNA分型检测。结果在118例HCV RNA阳性血清标本中,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有HCV基因1型79例(66.9%),2型29例(24.6%),1/2混合型8例(6.8%);另有2例(1.7%)HCV RNA定量为1×103IU/ml弱阳性标本未分出型。测序法分出1型81例(68.4%),2型29例(24.6%),1/2混合型6例(5.1%),与荧光RT-PCR方法一致2例(1.7%)HCV RNA定量结果为1×103IU/ml的阳性标本测序法未分出型。未发现其他基因型的病例。98例CHB患者血清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荧光HCV基因分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可重复性且省时省力,可选择该方法为临床诊断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基因型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快速诊断禽流感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明 于康震 +3 位作者 崔尚金 孔宪刚 唐秀英 徐宜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76-177,共2页
根据禽流感病毒NP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设计了一对NP基因特异的引物。采用该对引物,不经病毒分离,直接从禽流感病毒感染鸡的气管、泄殖腔棉拭子和组织样品中提取核酸, RT~PCR可以扩增出 326bp的 NP基因片段。采用... 根据禽流感病毒NP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设计了一对NP基因特异的引物。采用该对引物,不经病毒分离,直接从禽流感病毒感染鸡的气管、泄殖腔棉拭子和组织样品中提取核酸, RT~PCR可以扩增出 326bp的 NP基因片段。采用该技术对14个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参考株,4个亚型12株国内分离野毒株,RT-PCR检测的结果都呈阳性;对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以及减蛋综合症病毒,RT-PCR扩增结果都呈阴性。禽流感病毒 A/Goose/Guangdong(H5N1)和 A/African Starling/England(H7N1)实验感染鸡样品 RT-PCR检测与鸡胚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34/42、32/42; 24/55、24/55, 二者符合率大于95%。 RT-PCR最少可检测到10pg的病毒核酸。对山东某地发病鸡场样品进行RT-PCR检测,只用6个小时就可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证明RT-PCR检测方法敏感特异,可用于禽流感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诊断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同时检测水中多种肠道病毒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崇淼 刘永军 +1 位作者 王晓昌 薛小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7-141,共5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通用引物RT-PCR技术检测水中肠道病毒的方法.利用脊髓灰质炎病毒1~3型,柯萨奇病毒B3型作为参考病毒株,根据肠道病毒RNA5′非编码区中具有高度同源性的序列来设计通用引物.比较了M-MLV酶和AMV酶的逆转录效果,AMV酶能够成... 建立了一种利用通用引物RT-PCR技术检测水中肠道病毒的方法.利用脊髓灰质炎病毒1~3型,柯萨奇病毒B3型作为参考病毒株,根据肠道病毒RNA5′非编码区中具有高度同源性的序列来设计通用引物.比较了M-MLV酶和AMV酶的逆转录效果,AMV酶能够成功地从地表水和生活污水中逆转录病毒RNA,更适于实际应用.对比研究了PCR过程中的退火温度,c(Mg2+)等因素对RT-PCR检测结果的影响,选择退火温度55℃,c(Mg2+)为2 mmol/L的反应条件,优化了RT-PCR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水样中接种的连续稀释的病毒,确定了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38 CCID50.考察人工污染的地表水、污水、二级处理出水样品发现,检测灵敏度基本一致.该方法可应用在实际环境的肠道病毒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通用引物 同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标记RT-PCR技术在实验动物死亡时间推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方成 任亮 +3 位作者 刘良 王树法 朱传红 朱少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857-1859,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标记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在死亡时间(PM I)推断中的应用。方法44只大鼠断颈处死后置于20℃温度控制系统内,利用荧光标记RT-PCR技术检测大鼠脑及肝组织GAPDH mRNA在死后即刻至8 d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大鼠死... 目的探讨荧光标记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在死亡时间(PM I)推断中的应用。方法44只大鼠断颈处死后置于20℃温度控制系统内,利用荧光标记RT-PCR技术检测大鼠脑及肝组织GAPDH mRNA在死后即刻至8 d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大鼠死后即刻至7 d脑组织、2 d肝组织内均可检测到GAPDH mRNA,其扩增产物的降解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结论荧光RT-PCR技术检测大鼠死后脑及肝GAPDH mRNA,可为PM I推断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 荧光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死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RT-PCR检测大鼠死后管家基因mRNA的时序性降解 被引量:11
12
作者 任广睦 刘季 王英元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死亡大鼠管家基因mRNA时序性降解的可行性,为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寻找新的研究手段。方法应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死后不同时间大鼠脑和脾中管家基因GAPDH m... 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死亡大鼠管家基因mRNA时序性降解的可行性,为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寻找新的研究手段。方法应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死后不同时间大鼠脑和脾中管家基因GAPDH mRNA及β-actin mRNA的水平,结果用循环阈值(简称Ct值)表示,分析死后经过时间与Ct值的线性关系,并建立死亡时间推断回归方程。结果GAPDH mRNA和β-actin mRNA的Ct值均与PMI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在定量分析mRNA降解的研究中是一个较理想的技术手段。选用管家基因作为PMI推断的研究对象,可在法医检案中消除其他基因因为个体差异带来的误差,更具实用性。Ct值作为动态监测机体死后不同时间点的客观指标,与死后不同时间点的线性关系良好,推断死后经过时间尤其是晚期死亡时间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死亡时间推断 管家基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Y病毒的RT-PCR检测 被引量:30
13
作者 李浩戈 吴元华 赵秀香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44-246,共3页
通过两种方法提取了烟草病叶中PVY病毒的RNA,然后针对PVY^N的C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运用反转录PCR技术对提取的PVY-RNA进行了体外扩增,结果得到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780bp片段,而对照未得到任何产物,从而建立了运... 通过两种方法提取了烟草病叶中PVY病毒的RNA,然后针对PVY^N的C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运用反转录PCR技术对提取的PVY-RNA进行了体外扩增,结果得到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780bp片段,而对照未得到任何产物,从而建立了运用RT-PCR手段检测植物中PVY的又一有效途径,并运用此方法对东北三省部分地区马铃薯种薯中PVY的带毒情况进行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录PCR 马铃薯 Y病毒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扩增K19检测胃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 被引量:3
14
作者 所剑 陶正贵 +2 位作者 李虹 金洪娟 赵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7-579,共3页
目的 :探讨 RT- PCR检测胃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价值及其应用前景。方法 :以病理组织学和 RT- PCR扩增 K19对 3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及 12 6个淋巴结进行检测。结果 :3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均有 K19m RNA表达 ;12 6个淋巴结中 ,组织学阳... 目的 :探讨 RT- PCR检测胃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价值及其应用前景。方法 :以病理组织学和 RT- PCR扩增 K19对 3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及 12 6个淋巴结进行检测。结果 :3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均有 K19m RNA表达 ;12 6个淋巴结中 ,组织学阳性 2 6个 (2 0 .6 % ) ,而 RT- PCR阳性 4 2个 (33.3% ) ,RT- PCR扩增 K19及内参基因β- actin后 ,所有瘤组织、转移淋巴结显示 4 6 0和 5 4 0 bp的扩增片段 ,非肿瘤患者的淋巴结中仅显示 5 4 0 bp。结论 :RT- PCR扩增 K19m RNA检测胃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是一种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 ,优于常规病理组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角蛋白19 淋巴结 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T-PCR分子检测技术快速检测大蒜普通潜隐病毒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威 张匀华 +2 位作者 李学湛 高艳玲 白艳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3-137,共5页
根据大蒜普通潜隐病毒(Garlic common latent virus,GCLV)的外壳蛋白区域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以带毒植物的总RNA为模板,进行反转录和PCR扩增,通过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的建立与优化,扩增得到长300 bp的目的片段,并将目的... 根据大蒜普通潜隐病毒(Garlic common latent virus,GCLV)的外壳蛋白区域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以带毒植物的总RNA为模板,进行反转录和PCR扩增,通过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的建立与优化,扩增得到长300 bp的目的片段,并将目的片段转入大肠杆菌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其他GCLV相应区域的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8%。并对其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了验证,从而建立了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的GCLV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普通潜隐病毒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肠道病毒RT-PCR检测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魏桂荣 张敏 +3 位作者 梅元武 董继华 陈运平 袁光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1-823,826,共4页
的了解脑脊液肠道病毒(EV)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3年进行了脑脊液EVRT—PCR检测的43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生化常规及其他病毒... 的了解脑脊液肠道病毒(EV)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3年进行了脑脊液EVRT—PCR检测的43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生化常规及其他病毒病原体检查、头颅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脊液EVRT—PCR阳性者18例,占41.9%,男性较多,多发病于7~9月。脑脊液EVRT-PCR阳性者的临床症状与阴性者无明显差异,但脑脊液蛋白和细胞数较高,可同时合并血中其他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结论肠道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发病率高,并可合并其他病毒感染,EVRT-PCR检查结果可指导临床诊断和针对性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肠道病毒 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嵴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7
作者 修金生 陈小权 +1 位作者 王斌 李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22-926,共5页
目的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猪嵴病毒(porcine kobuvirus,PKV)株的3D蛋白序列基因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基于SYBR GreenⅠ检测PKV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该方法检测PKV的3D基因在6.42×102~6.42×108拷贝/μL范围... 目的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猪嵴病毒(porcine kobuvirus,PKV)株的3D蛋白序列基因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基于SYBR GreenⅠ检测PKV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该方法检测PKV的3D基因在6.42×102~6.42×108拷贝/μL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其扩增相关系数为0.999,扩增效率为100%,扩增产物的融解曲线分析只出现1个单特异峰,融解温度为(84.94±0.24)℃,对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均检测不到荧光信号,特异性强。所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组内变异系数为0.26%~1.14%,组间变异系数0.63%~1.79%,重复性好。结论本方法的建立为PKV的早期诊断及定量分析PKV感染水平和确定感染靶器官提供新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嵴病毒 SYBR GreenⅠ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RT-PCR快速检测鉴别H7亚型禽流感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18
作者 庞耀珊 谢芝勋 +2 位作者 邓显文 唐小飞 刘加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95-597,共3页
目的参考AIVM基因和HA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其中XZ145-2和XZ146为通用引物,可以检测所有亚型AIV,跨幅244bp;XZH7-1和XZH7-2为H7亚型特异性引物,跨幅634bp。利用这两对引物,通过对多重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快速检测鉴别H... 目的参考AIVM基因和HA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其中XZ145-2和XZ146为通用引物,可以检测所有亚型AIV,跨幅244bp;XZH7-1和XZH7-2为H7亚型特异性引物,跨幅634bp。利用这两对引物,通过对多重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快速检测鉴别H7亚型AIV的多重RT-PCR技术。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H7亚型AIV同时扩增出两条大小分别为244bp和634bp的cDNA片段,对其他亚型AIV只扩增出244bp的cDNA片段,对其他常见禽病病原无特异性扩增,结果为阴性;该多重RT-PCR对AIVRNA的最低检出量为1pg,对H7亚型AIVRNA的最低检出量为10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禽流感病毒 H7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RT-PCR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用于乳腺癌鉴别诊断及与c-Myc基因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峰 陈忠清 +5 位作者 包芸 朱腾芳 王虹 朱虹光 许祖德 胡锡琪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在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观察原癌基因c-Myc与hTERT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不典型导管增生、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病例,采用实时荧光定...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在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观察原癌基因c-Myc与hTERT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不典型导管增生、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病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Real-ti me RT-PCR)定量检测hTERT和c-Myc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以NhTERT=10为临界值,所有正常组织和良性病变NhTERT值均小于临界值,而hTERT基因转录升高的导管原位癌及浸润性导管癌其NhTERT值均大于此临界值。显示hTERT和c-Myc基因转录水平呈正相关(γ=0.7395,P<0.01)。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TERT基因表达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能为常规病理学诊断提供客观的参考指标,从而提高乳腺不典型导管增生与导管原位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原癌基因c-Myc转录水平上调可能与乳腺癌hTERT基因转录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端粒酶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C-MYC原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脑病毒嵌套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高正琴 贺争鸣 +2 位作者 邢瑞昌 卫礼 王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 建立适用于检测人用猪源性生物制品中外源性乙脑病毒(JEV)的嵌套式RT- PCR方法。方法 根据已公布的JEV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M5 5 5 0 6 ) ,设计合成两对引物,对JEV感染的乳鼠脑组织和培养JEV的BHK 2 1细胞抽提RNA进行RT PCR和RT ... 目的 建立适用于检测人用猪源性生物制品中外源性乙脑病毒(JEV)的嵌套式RT- PCR方法。方法 根据已公布的JEV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M5 5 5 0 6 ) ,设计合成两对引物,对JEV感染的乳鼠脑组织和培养JEV的BHK 2 1细胞抽提RNA进行RT PCR和RT nestedPCR ,将PCR产物进行了克隆测序;同时对猪细小病毒(PPV)、猴空泡病毒4 0 (SV4 0 )及正常乳鼠脑组织、正常BHK 2 1细胞、PK15细胞、BSC 1细胞提取核酸进行PCR ,并对2 10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 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JEV感染的乳鼠脑组织和培养JEV的BHK 2 1细胞均扩增出10 15bp和6 2 2bp目的基因片段,而PPV、SV4 0及未感染JEV的乳鼠脑组织、正常BHK 2 1细胞、PK15细胞、BSC 1细胞均未见特异性扩增条带,2 10份猪组织样品中未检出阳性样品。RT nestedPCR检测的最低限度为10PFU病毒。从样品核酸的提取到PCR扩增及检测结果的报告可在8小时内完成。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RT NestedPCR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可靠的特点,可用于人用猪源性生物制品中外源性JEV的污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脑病毒 反转录-嵌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