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弹性介质中的快慢纵波联合逆时偏移方法
1
作者 李振春 陈飞旭 +3 位作者 王九拴 杨静 张琦 李一凡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27-2636,共10页
逆时偏移作为一种高精度成像方法,在勘探地震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的逆时偏移算法大多是针对声学或弹性介质的,缺乏在孔弹性介质中的研究与应用;孔弹性介质中复杂的多波耦合也给高精度成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在孔弹性介质中分离了... 逆时偏移作为一种高精度成像方法,在勘探地震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的逆时偏移算法大多是针对声学或弹性介质的,缺乏在孔弹性介质中的研究与应用;孔弹性介质中复杂的多波耦合也给高精度成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在孔弹性介质中分离了快纵波和慢纵波并使用它们进行联合逆时偏移.首先基于孔弹性介质波动方程,本文根据不同波型之间的偏振关系使用一种双外积算法将总波场解耦并产生完全分离的快纵波与慢纵波.随后,利用分离后的快纵波和慢纵波,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快慢纵波联合的孔弹性逆时偏移方法用于高孔隙度区域进行成像.数值实验发现,快纵波和慢纵波对地下介质速度和孔隙度变化的成像敏感性不同:使用快纵波能够准确成像与速度变化相关的反射层,而慢纵波对孔隙度具有非常好的刻画能力.本文分别通过多层模型和部分Marmousi2模型的成像结果证明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孔弹性介质 波场分离 孔隙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阶速度-应力方程的起伏地表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2
作者 李振春 卫二祥 +2 位作者 黄建平 王九拴 杨静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east-squares reverse time migration,LSRTM)具有更高的成像分辨率、振幅保真性及均衡性等优势。然而,目前的LSRTM算法大多基于水平地表假设,在面对复杂地形时无法很好地适应剧烈的起伏地表。基于二阶常密度声波方程...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east-squares reverse time migration,LSRTM)具有更高的成像分辨率、振幅保真性及均衡性等优势。然而,目前的LSRTM算法大多基于水平地表假设,在面对复杂地形时无法很好地适应剧烈的起伏地表。基于二阶常密度声波方程的LSRTM算法忽略了密度变化对振幅的影响,很难在变密度介质中取得保真的成像结果。为此,从一阶速度-应力方程出发,在曲线坐标系下推导相应的扰动方程和伴随方程,并通过伴随状态法给出梯度更新公式,最终实现基于贴体网格的起伏地表LSRTM算法。模型试算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对复杂地表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消除起伏地表的影响、压制低频噪声、恢复高频成分、均衡成像振幅,实现地下变密度介质的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体网格 起伏地表 一阶速度-应力方程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倾角约束的逆时偏移
3
作者 范旭 马军茂 +2 位作者 王晨 马凯 李亦航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3,共7页
基于双程波动方程的逆时偏移是一种高精度偏移成像方法,适用于复杂构造的成像,但是该方法对偏移速度模型较敏感。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倾角约束逆时偏移,将正传和反传波场分解为不同角度分量,进而利用倾角约束成像条件,显著提升了逆时偏... 基于双程波动方程的逆时偏移是一种高精度偏移成像方法,适用于复杂构造的成像,但是该方法对偏移速度模型较敏感。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倾角约束逆时偏移,将正传和反传波场分解为不同角度分量,进而利用倾角约束成像条件,显著提升了逆时偏移在速度不准确情形下的成像质量。同时,即使在速度准确情形下,由于其他非一次反射波能量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成像假象,而提出的倾角约束逆时偏移可以利用菲涅尔带内的反射信息明显压制此假象。此外,为了提高效率,进行震源正传波场的分解时,可以利用对高频波场成分计算入射角来实现。复杂模型数值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存在速度误差的情况下,改善了成像质量,并且在速度正确的情况下,压制非一次反射波导致的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倾角约束成像条件 速度误差 倾角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波分离的起伏地表逆时偏移成像
4
作者 卫二祥 李振春 +2 位作者 黄建平 王九拴 杨静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0,共9页
传统的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对起伏地形的适应性不强,无法对复杂地表条件下的地下构造准确成像。而全波场互相关成像条件会在偏移结果中产生低频噪声,以及在地下构造速度变化剧烈的区域,还可能产生偏移假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基于行波... 传统的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对起伏地形的适应性不强,无法对复杂地表条件下的地下构造准确成像。而全波场互相关成像条件会在偏移结果中产生低频噪声,以及在地下构造速度变化剧烈的区域,还可能产生偏移假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基于行波分离的起伏地表逆时偏移成像算法。在这种算法中,首先推导曲线坐标系下的声波方程,采用贴体网格和Lebedev网格实现了起伏地表下的高精度数值模拟;然后利用Poynting矢量对地震波场进行行波分离,并推导相应的互相关成像条件;最终选择合适的波场成分进行互相关成像。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消除起伏地表的影响、压制低频噪声和偏移假象,从而获得高信噪比的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分离 Poyting矢量 贴体网格 起伏地表 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形扩散滤波的逆时偏移低频噪声压制方法
5
作者 姜大建 李振春 +3 位作者 徐凯 张宏 李梦洁 李金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2-922,共11页
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因其不受成像角度的限制,可以对复杂构造进行成像而备受青睐。但逆时偏移方法却存在着固有的低频噪声,严重影响了偏移成像的效果,如何压制逆时偏移的低频噪声以获得高质量的偏移成像结果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拉普拉斯滤... 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因其不受成像角度的限制,可以对复杂构造进行成像而备受青睐。但逆时偏移方法却存在着固有的低频噪声,严重影响了偏移成像的效果,如何压制逆时偏移的低频噪声以获得高质量的偏移成像结果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拉普拉斯滤波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低频噪声压制方法,但它依旧保留着一部分低频噪声,且改变了地震数据的振幅信息。为此,从常规逆时偏移方法出发,对逆时偏移的低频噪声产生的机理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基于X形扩散滤波的低频噪声压制方法。该方法为一种全局非线性迭代滤波方法,将热力学领域的扩散函数引入逆时偏移噪声压制中,将含有低频噪声的逆时偏移数据体作为输入;然后引入针对复杂倾斜构造的X形补充去噪算子,通过调节扩散系数和迭代次数,并设置扩散的阻尼函数以灵活地调控扩散的程度,在相对保幅的条件下将有效信号与低频噪声分开。通过对简单模型和复杂模型的数值测算,验证了基于X形扩散滤波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压制逆时偏移中的低频噪声,获得高质量的偏移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低频噪声 噪声压制 X形扩散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声介质逆时偏移相速度校正方法
6
作者 许璐 刘国峰 +2 位作者 李博 王小青 徐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6,共8页
地震波在黏声介质中传播时会引起振幅衰减与相位频散,影响成像剖面的分辨率与成像精度。考虑黏声介质吸收衰减补偿作用的逆时偏移成像方法(QRTM)是改善沙漠地表以及气囱等强衰减区域成像精度与分辨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广义标准线性... 地震波在黏声介质中传播时会引起振幅衰减与相位频散,影响成像剖面的分辨率与成像精度。考虑黏声介质吸收衰减补偿作用的逆时偏移成像方法(QRTM)是改善沙漠地表以及气囱等强衰减区域成像精度与分辨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广义标准线性体的黏声波动方程可实现数值的高效求解,但相速度与理论解的不一致会造成构造成像位置的变化,降低成像聚焦性与成像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黏声介质逆时偏移成像相速度校正方法。在方程中引入校正系数并通过反演进行求解,基于求解的校正系数实现对相速度的校正,从而保持相速度频散关系不变的条件下实现振幅衰减补偿,使成像得到正确归位,提高成像精度。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基于黏声介质逆时偏移相速度校正成像方法可以补偿振幅衰减与校正相位频散,该方法适用于超深层勘探中消除吸收衰减作用对中深层成像的影响,提高剖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声介质 逆时偏移 振幅衰减 相位频散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浸入吸收边界的起伏地表逆时偏移方法
7
作者 陈汉明 陈柯吉 +2 位作者 王玲谦 韩己航 周辉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9-1086,共18页
对起伏地表的地震数据直接进行逆时偏移是避免常规静校正不准对偏移成像影响的有效手段.准确模拟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地震波场需要考虑起伏的自由边界,但对于逆时偏移而言,为避免与自由地表相关多次波的干扰,需要采用吸收边界条件.然而,由... 对起伏地表的地震数据直接进行逆时偏移是避免常规静校正不准对偏移成像影响的有效手段.准确模拟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地震波场需要考虑起伏的自由边界,但对于逆时偏移而言,为避免与自由地表相关多次波的干扰,需要采用吸收边界条件.然而,由于矩形网格阶梯近似的问题,适用于水平地表的吸收边界并不能直接用于起伏地表.当考虑起伏地表时,通常将波动方程转换到曲线坐标系下求解,但该方法将成倍地增加计算量,且当地表剧烈起伏时还存在数值求解不稳定的问题.为此,本文基于平面波透射边界条件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适用于起伏地表的浸入吸收边界条件,实现了声波方程有限差分数值模拟中波场沿地表法向的吸收衰减,有效避免了来自地表的边界反射.浸入吸收边界基于传统的矩形网格剖分,无需网格映射,其实现过程仅涉及少量非整数网格节点的波场插值,计算效率高.以浸入吸收边界为基础,本文进一步发展了起伏地表逆时偏移方法,实现了对起伏地表地震数据的直接偏移成像.二维和三维波场数值模拟算例证实浸入吸收边界条件能有效地吸收来自地表的边界反射,即使当地表存在不可导的奇异点时,浸入吸收边界条件仍能获得良好的吸收效果,且能在长时间的模拟过程中保持稳定.二维合成数据的逆时偏移测试证实基于浸入吸收边界的逆时偏移方法能对地表采集的地震数据直接偏移成像,获得准确的地下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起伏地表 浸入边界法 吸收边界条件 有限差分 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介质VSP数据地震干涉成像方法
8
作者 丁泽政 曲英铭 +1 位作者 李振春 任一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2-509,共8页
高陡构造及盐下构造成像是当前油气勘探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采用地表激发竖直井接收的数据采集方式可获取高陡构造信息。此外,井间地震数据包含的有关高陡构造的信息更为丰富,但是在实际采集中井间地震成本较高。为实现复杂各向异性... 高陡构造及盐下构造成像是当前油气勘探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采用地表激发竖直井接收的数据采集方式可获取高陡构造信息。此外,井间地震数据包含的有关高陡构造的信息更为丰富,但是在实际采集中井间地震成本较高。为实现复杂各向异性介质高陡构造的精确成像,首先基于互易定理推导了VTI介质下的垂直地震剖面干涉公式,然后根据互相关原理去除两个炮记录中传播路径重合的地震波,得到虚拟源数据,使观测系统更接近成像目标、高陡构造信息更丰富,再将虚拟源数据与井中激发井中接收的地震数据进行比对,以验证虚拟源数据的正确性,最后将地震干涉得到的虚拟源数据作为逆时偏移的输入炮记录,完成地震数据成像处理。对比基于各向异性介质和各向同性介质假设的逆时偏移成像结果发现,考虑介质的各向异性时,虚拟源数据对高陡构造的成像更连续,成像结果噪声更少,证明了干涉成像方法在VTI介质的可行性,可以有效提升高陡构造及盐下构造的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I介质 VSP 互相关 地震干涉 虚拟源数据 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约束的全方位逆时偏移成像技术研究及应用
9
作者 肖建恩 秦宁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4-501,共8页
随着"两宽一高"采集技术规模化应用,地震数据蕴含的介质信息愈发丰富,常规成像算法已难以满足宽方位地震数据的高精度成像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约束的全方位逆时偏移成像技术,实现地下有效信息的充分利用与复杂构造... 随着"两宽一高"采集技术规模化应用,地震数据蕴含的介质信息愈发丰富,常规成像算法已难以满足宽方位地震数据的高精度成像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约束的全方位逆时偏移成像技术,实现地下有效信息的充分利用与复杂构造的精确成像。该技术首先通过引入波场空间梯度与时间梯度构建约束方程,利用能量目标泛函最小化迭代求解波场传播矢量,有效解决常规波前矢量方法的局部计算不稳定与不准确问题;进而利用局部传播角度几何关系准确提取地下方位角与反射角信息;最终依据角度信息归约成像值,实现全方位角度道集映射。模型和实际资料测试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波场传播角度信息,输出高质量成像剖面和全方位角度道集,为偏移速度分析和油藏描述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场梯度 逆时偏移 角度域成像条件 局部成像矩阵 全方位角度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照明高信噪比隧道三维地震超前预报方法研究
10
作者 肖玉兰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2-794,共13页
为实现隧道超前方向不良地质体真三维精细探测成像,提出宽照明高信噪比隧道三维地震超前预报方法,设计3D对称观测系统(symmetric observation system,STSP),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地震照明分析和3D逆时偏移方法评价观测系统的合理性和优... 为实现隧道超前方向不良地质体真三维精细探测成像,提出宽照明高信噪比隧道三维地震超前预报方法,设计3D对称观测系统(symmetric observation system,STSP),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地震照明分析和3D逆时偏移方法评价观测系统的合理性和优势。不规则空洞体模型和软弱夹层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STSP的优势为:1)3D STSP的炮点呈线性排列,有利于使用方向滤波方法提取超前方向的反射波,数据信噪比高;2)对于目的层的照明能量和照明范围而言,3D STSP要优于3D TRT(3D true reflection tomo-graphy);3)3D STSP的偏移成像精度较高,而3D TRT对地质体倾向和走向的成像明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三维地震超前预报 3D对称观测系统 地震照明分析 3D逆时偏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近似波传播的实用化保真RTM成像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阳 王华忠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1-403,共13页
从线性化反演成像的正问题出发,讨论了体散射和面散射模式下散射波场的表达、线性化及其高频近似表征。在Bayes框架下,进一步讨论了高频近似的线性化体散射模式(ray+Born近似)以及高频近似的线性化面散射模式(ray+Kirchhoff近似)下反演... 从线性化反演成像的正问题出发,讨论了体散射和面散射模式下散射波场的表达、线性化及其高频近似表征。在Bayes框架下,进一步讨论了高频近似的线性化体散射模式(ray+Born近似)以及高频近似的线性化面散射模式(ray+Kirchhoff近似)下反演成像公式及其波动方程的实现。将逆散射成像公式中波场隐式分解思想融入到ray+Kirchhoff近似下波动方程反演成像公式中,得到了改进的基于反射模式的真振幅逆时偏移(RTM)成像条件。给出的改进成像条件能够在成像过程中自动保真地消除RTM成像过程中的低波数噪声,同时,该成像条件输出的成像结果与ray+Kirchhoff近似下反演结果具有一致性。此外,还简单讨论了基于给出的成像条件的角度反射系数输出、高效稳健角度域照明补偿方法以及阻抗扰动成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场计算 反演成像 反射波 高频近似 逆时偏移 角度反射系数 角度域照明补偿 波阻抗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RTM成像方法研究新疆西准噶尔地区线性台阵下方地壳结构
12
作者 姜小欢 黄荣 +4 位作者 朱露培 卢占武 罗银河 张荣堂 徐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8-368,共11页
本文基于2017年7月8日至2017年8月2日在西准噶尔地区布设的一条100 km的线性台阵,从记录的三分量波形数据中计算出P波接收函数,采用接收函数逆时偏移(RF-RTM)方法获得了台阵下方地壳结构成像结果。结果表明测线下方扎伊尔山和准噶尔盆... 本文基于2017年7月8日至2017年8月2日在西准噶尔地区布设的一条100 km的线性台阵,从记录的三分量波形数据中计算出P波接收函数,采用接收函数逆时偏移(RF-RTM)方法获得了台阵下方地壳结构成像结果。结果表明测线下方扎伊尔山和准噶尔盆地结构差异较大:扎伊尔山下Moho界面平均深度为42 km,横向连续且起伏较小;准噶尔盆地下方地壳结构成像结果较复杂,盆地基底延伸至3 km深,盆地下方Moho界面沿着测线走向(北西-南东)深度逐渐加深,在测线最南东端达到50 km;另外,在准噶尔盆地下方35 km深处可看出一明显的速度异常界面,推测可能是由古生代大洋岩石圈残片造成。上述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对西准噶尔地区的大陆岩石圈形成和演化过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逆时偏移 密集台阵 西准噶尔 地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染色算法的地震干涉成像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振春 刘畅 +3 位作者 曲英铭 苏琳淞 丁泽政 陶同熠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3,共7页
为了提高基于染色算法的逆时偏移计算效率,提出基于染色算法的地震干涉成像技术(CC-STRTM)。地震干涉技术作为一种炮记录的处理手段可以消去两个炮记录中相同的信号。该技术将观测系统从地表下移到人为选取的地下校准面,将研究区域缩小... 为了提高基于染色算法的逆时偏移计算效率,提出基于染色算法的地震干涉成像技术(CC-STRTM)。地震干涉技术作为一种炮记录的处理手段可以消去两个炮记录中相同的信号。该技术将观测系统从地表下移到人为选取的地下校准面,将研究区域缩小到校准面下侧。再分析干涉成像结果,选出染色区域。最后完成复数域的逆时偏移处理,输出虚部偏移结果。通过复杂模型对该方法进行测试,对比分析成像结果和计算效率。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成像精度的同时不降低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干涉成像 染色算法 逆时偏移 盐下构造 计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I介质中的纯qP波衰减补偿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振春 张闪闪 +2 位作者 秦宁 谷丙洛 丁奕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5,共12页
为有效提高衰减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成像剖面的质量,实现稳定的TTI介质中的衰减补偿成像,提出一种基于黏声TTI纯qP波方程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在最小二乘偏移框架的基础上,推导相应的Born正演方程、伴随算子和梯度敏感核。由于伴... 为有效提高衰减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成像剖面的质量,实现稳定的TTI介质中的衰减补偿成像,提出一种基于黏声TTI纯qP波方程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在最小二乘偏移框架的基础上,推导相应的Born正演方程、伴随算子和梯度敏感核。由于伴随算子是衰减的,可以避免衰减补偿引起的数值不稳定性。通过同时考虑各向异性和吸收衰减的影响,衰减补偿最小二乘逆时偏移可以提供高分辨率、更少假象和振幅均衡的偏移结果。最后,通过模型试验和实际数据的测试及分析,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黏声TTI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在衰减区域可进行高质量成像,丰富成像剖面中的波数成分,拓宽成像剖面中的频带宽度,提高地下介质成像剖面的分辨率及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补偿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TTI介质 纯qP波 近似常Q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逆时偏移成像结果优化
15
作者 黄建平 刘博文 +6 位作者 黄韵博 孙加星 李亚林 雷刚林 段文胜 陈飞旭 侯中根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5,共10页
在常规逆时偏移方法基础上,通过引入循环生成对抗网络(CycleGAN)发展一种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逆时偏移成像结果优化方法。首先构建包含两个生成器和两个判别器的CycleGAN。在对抗损失、循环一致性损失函数的基础上,添加身份损失函数... 在常规逆时偏移方法基础上,通过引入循环生成对抗网络(CycleGAN)发展一种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逆时偏移成像结果优化方法。首先构建包含两个生成器和两个判别器的CycleGAN。在对抗损失、循环一致性损失函数的基础上,添加身份损失函数,以避免训练过度;然后,组建样本集来训练网络,使其学习常规逆时偏移成像结果和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结果之间的映射关系;最后,利用其他合成数据和实际资料测试网络效果。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逆时偏移成像结果优化方法在获得高精度、高信噪比成像结果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生成对抗网络 残差网络 逆Hessian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各向异性TI介质中的P/S波快速解耦技术及在弹性波逆时偏移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辉 尹国庆 +8 位作者 徐珂 王志民 王海应 梁景瑞 来姝君 左佳卉 鲜成钢 申颍浩 赵杨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0-683,共14页
随着多分量采集技术的发展,弹性波逆时偏移技术在三维各向异性介质复杂地质构造成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耦合的P波场和S波场,会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串扰噪声,降低弹性波逆时偏移的成像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针对具有倾斜各向异... 随着多分量采集技术的发展,弹性波逆时偏移技术在三维各向异性介质复杂地质构造成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耦合的P波场和S波场,会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串扰噪声,降低弹性波逆时偏移的成像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针对具有倾斜各向异性对称轴的三维横向各向同性(Transverse Isotropy,TI)介质,提出了一种矢量弹性波场快速解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偏移剖面的成像质量.该方法首先通过坐标转换,将观测系统坐标系的垂直轴旋转到TI介质的对称轴方向,在新坐标系下,根据具有垂直对称轴的三维横向各向同性(Vertical Transverse Isotropy,VTI)介质中的分解算子,推导出三维TI介质解耦算子表达式.接着引入一种在空间域快速计算分解波场的方法,来实现空间域矢量P波场和S波场分离,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最后,通过点积成像条件,将提出的P/S波分解方法引入到三维TI介质弹性波逆时偏移中,得到高精度的PP和PS成像.与以往的波场分解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数值稳定和计算效率高的特点.数值算例表明,应用上述三维TI分解算子得到的偏移剖面有效压制了噪声,提高了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各向异性介质 弹性波逆时偏移 矢量P/S波场分解 多分量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海底浅层微小目标体高精度探测技术研究
17
作者 童思友 杨林翰 +1 位作者 郑靖甲 徐秀刚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95,共12页
浅海海底浅层微小目标体一般体积小、埋深较浅,且由于其材料制作上的特殊性,目前应用水声探测方法达不到较好的探测效果。本文从地声数值模拟角度出发,研究如何通过多道地震这一地声探测手段来实现对海底浅层微小目标体的高精度探测。首... 浅海海底浅层微小目标体一般体积小、埋深较浅,且由于其材料制作上的特殊性,目前应用水声探测方法达不到较好的探测效果。本文从地声数值模拟角度出发,研究如何通过多道地震这一地声探测手段来实现对海底浅层微小目标体的高精度探测。首先,基于波动理论的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实现对于微小目标体的正演模拟,探索不同激发主频、不同海底形态、不同掩埋深度情况下浅海微小目标体的地声传播响应特征,总结微小目标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地声传播规律;其次,通过成像精度更高的逆时偏移技术,实现对于微小目标体的位置、形态的高精度成像。不同浅海微小目标体模型的试算结果表明,采用多道地震的地声探测手段,能够实现对于浅海微小目标体的高精度探测,探测的微小目标体成像位置准确、形态表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浅层 微小目标体 正演模拟 逆时偏移 高分辨率地震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同性弹性波逆时偏移
18
作者 陈生昌 李代光 龚新月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44-1953,共10页
为了得到物理意义明确、地质可解释的偏移成像结果,当前的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需要在偏移过程中对外推的弹性波场进行P/S波分解,以消除物理上相互不匹配的波型在偏移成像结果中产生的交叉噪声.给定具有地震波运动学特征准确的地下介质光... 为了得到物理意义明确、地质可解释的偏移成像结果,当前的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需要在偏移过程中对外推的弹性波场进行P/S波分解,以消除物理上相互不匹配的波型在偏移成像结果中产生的交叉噪声.给定具有地震波运动学特征准确的地下介质光滑模型,本文首先给出了作为地震数据线性反演的偏移所对应的一般正演表达式;再利用各向同性弹性波方程,推导出了适合弹性介质光滑模型的P/S波解耦的弹性波方程,即纵波弹性波方程和横波弹性波方程;最后对各向同性弹性波逆时偏移提出了新方法和新认识.对于纯P(或S)波震源激发得到的地震数据的各向同性弹性波逆时偏移,提出了对外推的弹性波场无需进行P/S波分解,在偏移成像结果中也不会出现交叉噪声的新方法;对于P/S波复合震源激发得到的地震数据的各向同性弹性波逆时偏移,提出了即使对外推的弹性波场进行P/S波分解,在偏移成像结果中还会出现交叉噪声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 光滑偏移模型 逆时偏移 无P/S波分解 交叉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深部地热岩体的弹性波逆时偏移成像方法
19
作者 黄建平 杨秀金 +3 位作者 张鑫 王扬州 陈亮 高建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正受到全世界的日益关注,因此对于深部地热岩体的高精度成像格外重要。传统的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是利用耦合纵横波直接成像,从而得到耦合波场的成像结果;然而这种方法可能会出现串扰假象,导致成像结果不够清晰;... 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正受到全世界的日益关注,因此对于深部地热岩体的高精度成像格外重要。传统的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是利用耦合纵横波直接成像,从而得到耦合波场的成像结果;然而这种方法可能会出现串扰假象,导致成像结果不够清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基于解耦的弹性波方程,实现纵横波场的分离;通过利用内积成像条件,对两个典型的干热岩模型进行数值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耦合波场成像结果,基于解耦方程分离得到的弹性波成像剖面具有更清晰的同相轴,深部能量更加均衡,该方法能够实现对深部地热岩体的高质量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地热岩体 弹性波成像 纵横波分离 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波逆时偏移成像的海上风电基础冲刷坑监测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开端 张成 +2 位作者 张宁 孙怀凤 王晓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6-476,共11页
海上风电基础冲刷是目前海上风电基础面临的普遍问题,冲刷坑的探测与监测对保障桩基安全十分重要。针对现有探测方法存在成本高、无法准确描述冲刷坑发展和形态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声波逆时偏移的监测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声... 海上风电基础冲刷是目前海上风电基础面临的普遍问题,冲刷坑的探测与监测对保障桩基安全十分重要。针对现有探测方法存在成本高、无法准确描述冲刷坑发展和形态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声波逆时偏移的监测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声波方程模拟在海上风电桩基上布置震源的声波传播过程,分析冲刷坑界面反射波的波场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线性观测系统用于监测冲刷坑发展过程,并提出基于逆时偏移的冲刷坑表面成像方法,通过多组数值模拟试验验证该方法对不同规模和形态的冲刷坑都有良好的成像效果,最大冲刷深度误差均在10%以内。最后采用沙坑模型试验进一步证明提出冲刷坑监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基础 冲刷 实时监测 逆时偏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