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空区煤自燃“温—气”双指标循环反馈预测技术研究
1
作者 李尚国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4,共5页
为提升王才伙盘煤矿煤自燃“温—气”双指标循环反馈预测技术,利用程序升温实验,采用现场测定方法分析了煤样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气体产物,确定了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范围,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计算了回风隅角CO体积分数(φ(CO))。结... 为提升王才伙盘煤矿煤自燃“温—气”双指标循环反馈预测技术,利用程序升温实验,采用现场测定方法分析了煤样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气体产物,确定了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范围,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计算了回风隅角CO体积分数(φ(CO))。结果表明:CO和CO_(2)在常温下产生,C_(2)H_(4)在98.50℃产生,加速氧化临界温度为170.89℃;2202工作面散热带宽39.38 m,氧化带宽74.03 m,回风隅角φ(CO)平均为6.4×10^(-6);采空区内的最高温度与回风隅角φ(CO)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可根据二者中的任意一个参数值推测另外一个参数值,即可根据采空区内的最高温度确定φ(CO),亦可在已知φ(CO)的情况下推测采空区内的最高温度,大大提高了煤自燃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气”双指标 煤自燃 采空区 回风隅角 循环反馈 最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降负荷和反弹抑制的负荷聚合商下空调集群调控策略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天伟 王蓓蓓 +2 位作者 贲树俊 胡楠 叶颖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60,共11页
负荷聚合商下的空调负荷是一种削峰潜力大的需求响应资源,但在短时削峰后,用户的设定温度调回行为会造成较大的负荷值和负荷反弹。为解决该问题,对负荷聚合商下的空调集群提出了3个负荷反弹指标,即空调集群室内温度均值、方差以及空调... 负荷聚合商下的空调负荷是一种削峰潜力大的需求响应资源,但在短时削峰后,用户的设定温度调回行为会造成较大的负荷值和负荷反弹。为解决该问题,对负荷聚合商下的空调集群提出了3个负荷反弹指标,即空调集群室内温度均值、方差以及空调开启台数。这3个指标将用于制定兼顾降负荷和反弹抑制的聚合商空调集群调控策略,其中包含需求响应策略和设定温度调回策略。需求响应策略可在抑制空调集群负荷反弹的同时充分发挥其降负荷潜力;设定温度调回策略可在抑制空调集群室内温度调回后负荷反弹的同时,最小化空调集群进行设定温度调回的功率。本文策略弥补了当前空调调控策略研究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负荷 直接负荷控制 负荷反弹指标 需求响应 温度调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距及热敏性能对喷头控火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倪照鹏 彭磊 +4 位作者 黄益良 杨丙杰 王美南 文一明 彭玲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8-53,共6页
为研究受限房间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布置间距及热敏性能对喷头的动作性能和控火效能的影响,采用公称动作温度均为68℃的快速响应喷头和特殊响应喷头,共开展11次实体火灾试验。试验房间的内部尺寸为7.8 m×7.8 m×2.73 m,喷... 为研究受限房间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布置间距及热敏性能对喷头的动作性能和控火效能的影响,采用公称动作温度均为68℃的快速响应喷头和特殊响应喷头,共开展11次实体火灾试验。试验房间的内部尺寸为7.8 m×7.8 m×2.73 m,喷头布置间距分别为3.6和3.9 m。试验结果表明,当喷头的布置间距相同时,快速响应喷头的动作时间比特殊响应喷头提前约15 s,且火场环境温度和燃料的烧损量均较特殊响应喷头低。快速响应喷头按间距3.9 m布置与特殊响应喷头按3.6 m布置相比,前者的喷头动作时间提早约5%,燃料箱的烧损率下降15%~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响应喷头 特殊响应喷头 热敏性能 喷头动作温度 时间响应指数(r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道结构对地板下送风型数据中心气流组织的影响(2)实验验证 被引量:5
4
作者 胡雨 耿云 +5 位作者 张忠斌 张萌 姚喻晨 黄虎 黄毅 蒋赟昱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21,共9页
为研究数据中心合理的气流组织,使服务器运行环境更加安全可靠,本文在数值设计的基础上,以数据中心奇数列子模块为实测对象,通过对比机柜前门送风速度及温度两个关键参数,改变地板穿孔率和挡板角度,验证了包含最优模型在内的6组模型。... 为研究数据中心合理的气流组织,使服务器运行环境更加安全可靠,本文在数值设计的基础上,以数据中心奇数列子模块为实测对象,通过对比机柜前门送风速度及温度两个关键参数,改变地板穿孔率和挡板角度,验证了包含最优模型在内的6组模型。实测与模拟速度相对误差最大为17%,温度相对误差最大为5%,实测与模拟的速度场、温度场吻合。结合该数据中心热流密度与能耗水平,改变机房冷却系统送风温度工况条件,对比分析各送风温度工况下的实测温度场,并采用回风温度指数(RTI)评价指标加以评析,得出合理送风温度范围为16~19℃,为地板下送风型数据中心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风道结构 实验验证 送风温度 回风温度指数(r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