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通道算法的HJ-1B与Landsat 5 TM地表温度反演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罗菊花 张竞成 +3 位作者 黄文江 杨贵军 顾晓鹤 杨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85-3289,共5页
针对传感器参数与Landsat 5 TM较为相近的环境减灾卫星HJ-1B的热红外数据是否能达到与TM6反演地表温度同样的效果的问题,作者获取了2009年4月15日覆盖北京地区相同范围的HJ-1B影像和Landsat 5 TM影像,采用Ji m啨nez-Mu oz和Sobrino的普... 针对传感器参数与Landsat 5 TM较为相近的环境减灾卫星HJ-1B的热红外数据是否能达到与TM6反演地表温度同样的效果的问题,作者获取了2009年4月15日覆盖北京地区相同范围的HJ-1B影像和Landsat 5 TM影像,采用Ji m啨nez-Mu oz和Sobrino的普适性单通道算法,通过遥感数据获取反演参数,对研究区的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并对两类数据反演结果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通过对反演结果的统计分析和分级填图表明,基于普适性单通道算法的HJ-1B与TM的热红外波段反演的地表温度在数值上和空间分布趋势上一致性较高。因此,具有较高时间分辨率和较大幅宽等优势的HJ-1B IRS数据在地表温度反演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和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算法 HJ-1B landSAT 5 TM 地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资料的宁夏LST反演方法新探索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学艺 张晓煜 +2 位作者 卫建国 李剑萍 韩颖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5,共5页
为快速、宏观、全面地获取陆面生态重要参数陆面温度(LST),避免分裂窗算法中诸多参数的估计和参数的适用范围限制,加快计算速度,更好地利用中国气象局"三站四网"的建设成果,利用宁夏2005—2007年13个时次过境晴空地表MODIS资... 为快速、宏观、全面地获取陆面生态重要参数陆面温度(LST),避免分裂窗算法中诸多参数的估计和参数的适用范围限制,加快计算速度,更好地利用中国气象局"三站四网"的建设成果,利用宁夏2005—2007年13个时次过境晴空地表MODIS资料及对应过境时17个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筛选、优化引入对LST影响较大的水汽通道、NDVI和EVI参数,建立基于MODIS遥感和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反演陆面温度(LST)的统计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相关参数后,宁夏各季及全年模式的相关性和精度有较大提高,且水汽通道和EVI的参数组合最优。与分裂窗算法相比,省去了对大气透过率的估算以及对地表比辐射率估计的繁琐计算,与地面自动站观测真实值误差70.1%能够控制在4.0℃以内,计算速度快,能够满足一般业务的需求,易于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陆面温度 EVI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产品LST/NDVI/EVI的陕西旱情监测 被引量:34
3
作者 闫娜 李登科 +1 位作者 杜继稳 延军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8-182,共5页
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利用2005年4月的MODIS月合成产品数据MODIS11C3和MO-DIS13C3获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陆地表面温度LST,分别构建TS-NDVI和TS-EVI特征空间,从而得到了条件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和旱情等级的空... 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利用2005年4月的MODIS月合成产品数据MODIS11C3和MO-DIS13C3获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陆地表面温度LST,分别构建TS-NDVI和TS-EVI特征空间,从而得到了条件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和旱情等级的空间分布图,以监测评价陕西的旱情,同时将两者进行比较,最后结合94个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距平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条件温度植被干旱指数进行陕西省旱情监测,能够较好反映当地旱情。根据地表温度以及增强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建立的旱情监测模型与降水距平的线性相关显著,相关系数为0.537,通过了0.05水平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增强型植被指数 陆地表面温度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TM图像的北京城市地表温度遥感反演研究 被引量:66
4
作者 宫阿都 江樟焰 +2 位作者 李京 陈云浩 胡华浪 《遥感信息》 CSCD 2005年第3期18-20,30,i001,共5页
利用北京地区LandsatTM热红外波段数据,采用单通道算法反演得到北京地区地面温度分布图。从反演结果可以看出,北京城区地面温度比郊区地表温度高,郊区地表温度较低,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等水体的温度最低,总体上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地... 利用北京地区LandsatTM热红外波段数据,采用单通道算法反演得到北京地区地面温度分布图。从反演结果可以看出,北京城区地面温度比郊区地表温度高,郊区地表温度较低,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等水体的温度最低,总体上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地表比辐射率是通过Van经验公式反演得到,通过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对自然地表的比辐射率反演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反演 landSAT TM 单通道算法 城市热岛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LANDSAT-5TM数据反演金塔地表温度 被引量:40
5
作者 孟宪红 吕世华 +1 位作者 张宇 张堂堂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1-726,共6页
使用Landsat-5 TM的热红外波段资料,用Weng等、Qin等及Jimenez Mu^noz等三种不同的方法对金塔地区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并将反演得到的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较好地反演出金塔绿洲地表温度的分布状况,其中,Weng等及... 使用Landsat-5 TM的热红外波段资料,用Weng等、Qin等及Jimenez Mu^noz等三种不同的方法对金塔地区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并将反演得到的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较好地反演出金塔绿洲地表温度的分布状况,其中,Weng等及Qin等的反演方法反演的结果较好,绝对误差均<1.9°C;而Jimenez Mu^noz等的方法反演的结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塔绿洲 地表温度反演 landsat-5 TM资料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卫星影像的重工业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以柳州市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黎良财 Deng-sheng LU +2 位作者 张晓丽 邓利 买凯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80,共7页
以中国南方重工业城市广西柳州市为研究区,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6月Landsat8 OLI/TIRS多光谱和热红外影像为数据源,经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等预处理后采用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LST),利用决策树方法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并分析柳州市... 以中国南方重工业城市广西柳州市为研究区,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6月Landsat8 OLI/TIRS多光谱和热红外影像为数据源,经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等预处理后采用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LST),利用决策树方法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并分析柳州市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特征、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覆盖的关系等相关规律。结果表明:柳州市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夏季热岛强烈区域面积比冬季增加72.54%;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覆盖有显著关系,地表平均温度表现为城市>裸地>耕地>林地>水体,在城市建成区适当增加绿化和水体面积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landsat8 OLITIRS 地表温度 土地利用/覆盖 重工业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卫星影像的地表温度反演及福州春季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被引量:36
7
作者 乐通潮 聂森 +1 位作者 潘辉 李丽纯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4-160,共7页
为研究福州春季城市热岛空间分布特征,利用2018年3月11日Landsat8卫星影像,运用辐射传导方程法和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对研究区进行地表温度反演,采用地面气象监测站实测的气温对2种方法的反演精度进行比较,并统计分析不同行政区地表温度等... 为研究福州春季城市热岛空间分布特征,利用2018年3月11日Landsat8卫星影像,运用辐射传导方程法和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对研究区进行地表温度反演,采用地面气象监测站实测的气温对2种方法的反演精度进行比较,并统计分析不同行政区地表温度等级特征。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反演的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辐射传导方程法精度优于普适性单通道算法。福州存在明显的城市热岛现象,高温区及次高温区为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区域,该区域为老城区及城市扩张的城市建设区,其中高温区主要分布于福州滨海新城、闽侯县(上街镇、南屿镇、南通镇)和仓山区等新近开发建设的建筑物密集区和裸地区域,低温和次低温区主要分布于森林和水体。为缓解城市热岛现象,城市开发建设中应保持一定面积的绿地和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反演 辐射传导方程法 单通道算法 城市热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劈窗算法结合Landsat 8热红外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翟劭燚 黄对 +3 位作者 王文种 刘九夫 王欢 陆之昂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3,95,共7页
将劈窗算法(SW,split window algorithm)应用于Landsat8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完全基于Landsat8数据本身不需要借助外部数据源,克服了传统地表温度反演依赖MODIS水汽产品外部数据造成的局限,实现利用Landsat8热红外数据反演得到较高空... 将劈窗算法(SW,split window algorithm)应用于Landsat8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完全基于Landsat8数据本身不需要借助外部数据源,克服了传统地表温度反演依赖MODIS水汽产品外部数据造成的局限,实现利用Landsat8热红外数据反演得到较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表温度产品。以美国Walnut Gulch流域为例进行SW算法地表温度反演,并与SC算法结果、MOD11-L1地表温度产品和实测地表温度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SC(generalized single-channel algorithm)算法和MOD11-L1地表温度产品相比,SW算法应用于Landsat 8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取得较好的效果,平均误差最小为0.89K,相关系数最高为0.9841,反演结果和实测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反演 劈窗算法(SW) 单窗算法(SC) landsat8热红外数据 MOD11-L1地表温度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TM图像的长株潭城市群地表温度遥感反演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华 林辉 熊育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5-90,共6页
陆地表面温度(LST)是地表能量平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在地表与大气相互作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总结和分析当前常用的地表温度反演算法后,根据收集到的1993年8月25日TM的资料,采用单通道算法反演长株潭城市群地表温度(LST),... 陆地表面温度(LST)是地表能量平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在地表与大气相互作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总结和分析当前常用的地表温度反演算法后,根据收集到的1993年8月25日TM的资料,采用单通道算法反演长株潭城市群地表温度(LST),利用卫星过境当天观测的平均温度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误差小于1℃,可以满足大多数应用的精度要求.地表温度反演结果表明:反演结果与实际相吻合,平均温度为27℃;反演温度大小依次是城镇用地高于自然植被,自然植被高于水体;地表温度由城镇中心向外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长沙、株洲和湘潭市城区温度明显比其它地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地表温度反演 TM 单通道算法 长株潭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数据的城市群热岛效应分析——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冰冰 曾永年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1-597,共7页
本文利用Landsat8数据,采用普适性单通道法反演了长株潭城市群2013?2014年多季节的地表温度,运用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技术提取地表组分丰度信息,定量分析了土地覆盖类型对于城市群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初夏到夏末热岛效应先增强... 本文利用Landsat8数据,采用普适性单通道法反演了长株潭城市群2013?2014年多季节的地表温度,运用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技术提取地表组分丰度信息,定量分析了土地覆盖类型对于城市群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初夏到夏末热岛效应先增强后减弱,在盛夏极高温区面积比率达到最高的3.0%,热岛效应程度最强且范围最广,而冬季热岛效应相对而言最不显著;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植被的丰度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具有降温效应,不透水表面的丰度与地表温度呈正相关,导致城市增温;在不同季节,不透水表面丰度对地表温度贡献均为正,二者相关系数在0.87以上,这种贡献作用在盛夏季节最为强烈。城市化进程中不透水表面的面积与密度增长,是热岛效应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8 城市热岛效应 地表温度反演 混合像元分解 长株潭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遥感的郑州市热岛效应与植被关系研究
11
作者 周迪 冯祯 +2 位作者 何瑞珍 代静怡 闫菲泽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142-154,共13页
近些年来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显著,严重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改善城市热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利用不同季节的Landsat-8遥感数据,采用ENVI、ArcGIS和SPSS等软件分析郑州市市区地表温度(LST)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研究郑州市城... 近些年来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显著,严重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改善城市热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利用不同季节的Landsat-8遥感数据,采用ENVI、ArcGIS和SPSS等软件分析郑州市市区地表温度(LST)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研究郑州市城区不同区位的城市热岛效应与植被之间的关系及其季节变化特征,进一步丰富城市热岛与城市布局、城市规模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市区植被覆盖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和季节差异,夏季植被覆盖度最大,且高植被覆盖度区域最多;夏季热岛效应最为显著,具体呈现距市中心越近热岛效应越显著的趋势;市区不同季节的地表温度存在一定空间差异,全年温度变化范围和标准差最大值出现在三环内,除夏季外,年均温最大值出现在三环,较低温度在二环内;LST与NDVI在春夏秋三季呈负相关性,冬季呈正相关性,夏季的相关性最强,同时LST与NDVI在高温区负相关性更强,表明植被可有效降低地表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地表温度 植被覆盖度 NDVI lst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表温度与下垫面关系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对缓解热岛效应的启示——以青岛市为例
12
作者 童陆亿 陈赞 +2 位作者 罗素 杨剩富 蔡超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9,共11页
系统认知下垫面与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之间的关系是应对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基础。以山东省青岛市一典型区域为例,运用相关性分析、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等方法探测了LST与归一化植... 系统认知下垫面与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之间的关系是应对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基础。以山东省青岛市一典型区域为例,运用相关性分析、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等方法探测了LST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改进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NDWI)、归一化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t-up index,NDBI)、裸土指数(bare soil index,BSI)之间关系的时空分异特征,识别了LST与下垫面之间关系的典型场景,并据此分析了除下垫面外影响LST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学校、停车场、广场等场所易形成“热岛”,而“冷岛”多分布于高档住宅区以及大型水体、山地等区域;LST与NDVI、MNDWI总体呈负相关关系,与NDBI、BSI总体呈正相关关系;LST与下垫面的关系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季节性变动,植被、水体对LST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影响;热排放和洒水等特殊的人类活动、建筑阴影、不同植被类型及其物候学特征、特殊建筑材质及地形和风等因素通过改变局部LST,来塑造具备时空分异特性的LST与下垫面关系。建议进一步推进LST与下垫面之间微观关系的系统研究,全面查清影响LST的因素,揭示其对LST的影响过程与机理,从城市开发强度控制、建筑材料选用、统筹人工降温活动和激活自然要素降温作用等方面完善城市热岛效应的应对机制与措施,助力宜居城市和韧性城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lst) 下垫面特征指数 城市热岛效应 时空分异 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和局地气候区类型的西安市最佳热缓解空间形态因子
13
作者 朱瑜 吴春波 +4 位作者 翁睿瑶 陈思唯 王旭辉 寇新园 何金莹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2期142-150,共9页
【目的】深入剖析城市空间形态因子对地表温度的驱动机制,为精准制定不同城市形态区域热缓解策略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基于LCZ框架,集成多源遥感数据与地理大数据,对西安市LST的空间分异规律展开探究,借助机器学习模型与SHAP方法,深... 【目的】深入剖析城市空间形态因子对地表温度的驱动机制,为精准制定不同城市形态区域热缓解策略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基于LCZ框架,集成多源遥感数据与地理大数据,对西安市LST的空间分异规律展开探究,借助机器学习模型与SHAP方法,深入解析城市空间形态因子对LST的贡献及其非线性关系。【结果】1)建筑类型LCZ的LST高于自然类型LCZ,LCZC温度最低,LCZ2温度最高;2)随着建筑高度增加,ISF、DEM对地表温度的贡献率逐渐降低,而FVC、MBH的贡献比例则呈上升趋势;3)在城市规划方面,针对建筑类型(LCZ1~7)应采用差异化的植被恢复策略,同时建议控制平均树高小于2.5 m、LCZ2建筑密度小于56%,高层建筑高度大于75 m,低层建筑高度小于9 m。【结论】城市形态因子对LST的贡献度受到LCZ类型的影响,且城市形态因子与LST之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阈值效应。未来应通过参数化的气候适宜性城市设计实现热缓解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气候区(LCZ) 地表温度(lst) CatBoost模型 SHAP框架 城市热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地区MODISLST产品重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严婧 沈润平 +1 位作者 鲍艳松 李鑫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0-167,共8页
地表温度(LST)是评价地表热环境的重要指标,但受云等大气状况影响,MODIS LST时间序列产品存在大量噪音像元,严重影响LST数据使用。以江苏省为研究区,用2003-2011年MYD11A1 LST日时间序列产品为基础,结合质量控制信息(QC,quality contro... 地表温度(LST)是评价地表热环境的重要指标,但受云等大气状况影响,MODIS LST时间序列产品存在大量噪音像元,严重影响LST数据使用。以江苏省为研究区,用2003-2011年MYD11A1 LST日时间序列产品为基础,结合质量控制信息(QC,quality control),基于改进时空滤波(mTSF,modified Temporal Spatial Filter)方法和最小二乘滑动滤波(S-G,Savitzky-Golay)方法逐步判断,建立LST背景数据库,综合考虑时空尺度效应,提出基于背景数据和mTSF原理的温度重建方法,重建了2009-2011年LST日产品,并校正云覆盖下重建结果。结果表明,江苏地区LST日产品全年受云污染像元(QC=2)比例较高,重建后的LST和0 cm实测地表温度平均相关系数为0.87,同时重建前后平均绝对误差变小。说明重建技术重构LST日产品保证了时空尺度的连续性,提高了原始LST数据的质量和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lst 时间序列 mTSF Savitzky-Gol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LST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桑珠孜区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熊俊楠 李伟 +3 位作者 程维明 范春捆 李进 赵云亮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4-171,共8页
揭示高原地区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当地气候变化研究的意义重大。现有研究主要分析了LST与单因子的关系,但以高原地区为研究区,结合多方面因子进行LST空间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的研究... 揭示高原地区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当地气候变化研究的意义重大。现有研究主要分析了LST与单因子的关系,但以高原地区为研究区,结合多方面因子进行LST空间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文中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为例,利用Landsat8遥感数据,采用辐射传输方程算法和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反演研究区LST;应用地理探测器模型中的因子探测器与交互探测器分别定量探测出单因子与多因子共同作用时对LST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可量化因子中,LST随坡向度数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其他因子与LST间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但下降速度存在差异;海拔是影响高原地区LST空间分布与分异特征的最主要因素,其后依次为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坡向、归一化水汽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moisture index,NDMI)、土壤类型、坡度与年均降水量;高原地区LST的空间分布与分异特征的形成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所有因子在交互作用下均具有协同增强作用,海拔与坡向、海拔与NDMI以及海拔与NDVI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8 高原地区 地表温度(lst)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影像的合肥市地表温度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璐 吴兆福 +3 位作者 余敏 张春菊 张辰 黄建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1-807,共7页
文章以合肥市为例,选择2008—2020年内5期Landsat影像,对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瑶海区4个行政区进行地物分类与地表温度反演;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与标准差椭圆(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 文章以合肥市为例,选择2008—2020年内5期Landsat影像,对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瑶海区4个行政区进行地物分类与地表温度反演;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与标准差椭圆(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SDE)分别分析不透水层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程度及其空间分布演化特征。在500 m格网化划分尺度下,4个行政区不透水层与地表温度的GWR全局拟合系数R^(2)基本上大于0.8,其中包河区与庐阳区的R^(2)随时间变化相对稳定,而蜀山区与瑶海区的R^(2)增加,不透水层变化显著;2008—2020年,不透水层对应SDE演化趋势与对应城区扩张趋势基本一致,椭圆面积呈增长趋势,这与合肥市由以主城区为主的发展模式变为多地区共同发展模式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合肥市未来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发展 不透水层 地表温度 地理加权回归(GWR) 标准差椭圆(S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影像的西安市地表温度遥感反演与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丽萍 刘晶 +2 位作者 潘雪萍 刘飞 冯晓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1-318,共8页
基于西安市的Landsat-8数据,采用单通道算法进行了地表温度(LST)的反演,并通过实测LST值对反演精度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LST与不同地表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通道算法反演LST精度... 基于西安市的Landsat-8数据,采用单通道算法进行了地表温度(LST)的反演,并通过实测LST值对反演精度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LST与不同地表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通道算法反演LST精度较高,反演结果能较好地反演西安市LST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地表类型对应的LST有明显的差异,城镇建设用地LST最高,农用地LST最低;通过在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剖面线上分别对NDVI、NDBI与LST进行线性拟合,发现NDVI与LST呈负相关线性关系, NDBI与LST呈正相关线性关系,进一步说明植被对地表起到了一定的降温作用,城镇建筑则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反演 单通道算法 landsat-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dsat-8与ZY-3卫星影像降尺度地表温度反演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彬 张友水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34,共7页
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在表征地表能量转换和气候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目前获取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通常没有热红外波段,而能获取的热红外影像,空间分辨率往往不够。针对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矛盾问题,提出... 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在表征地表能量转换和气候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目前获取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通常没有热红外波段,而能获取的热红外影像,空间分辨率往往不够。针对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矛盾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降尺度进行地表温度反演的方法。该方法利用Landsat-8卫星影像的热红外波段进行地表温度LSTOLI,30m反演;根据不同地物的光谱特性,选取代表城市热特性的地物端元,对ZY-3多光谱影像大气校正后,进行混合像元分解,获取每个像元内不同端元的丰度,利用端元的平均温度建模,估算地表温度,得到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表温度LSTZY-3,5.8m。为了验证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将LSTZY-3,5.8m升尺度为30mLSTZY-3,30m,与LSTOLI,30m进行对比。结果表明,LSTZY-3,30m和LSTOLI,30m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精度较高。这种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实用的估算地表温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降尺度 温度反演 混合像元分解 ZY-3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影像和劈窗算法的济南地区地表温度反演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菲 《绿色科技》 2015年第8期15-17,19,共4页
地表温度是表征地表能量和资源环境变化的重要参数,通过地面观测站获得大面积地表参数并不现实。遥感影像以其面积广、更新快、数据廉价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地表参数的求取。利用Landsat8卫星影像,采用劈窗算法,对地表比辐射率和大气透过... 地表温度是表征地表能量和资源环境变化的重要参数,通过地面观测站获得大面积地表参数并不现实。遥感影像以其面积广、更新快、数据廉价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地表参数的求取。利用Landsat8卫星影像,采用劈窗算法,对地表比辐射率和大气透过率进行了估算,实现了对济南地区地表温度的反演。利用同日的MODIS温度产品对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反演结果能较真实地反映济南地区地表温度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地区 地表温度 landsat8 劈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来江苏海岸带NPP和LST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20
作者 扎边 池源 +2 位作者 龚照辉 元冰瑜 高建华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4-78,共15页
近30年来,复杂的气候变化与剧烈的人类活动造成江苏省海岸带生态演变剧烈,且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地表温度(LST)是生态系统的2个关键参数,通过将1990−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与CASA计算模型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 近30年来,复杂的气候变化与剧烈的人类活动造成江苏省海岸带生态演变剧烈,且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地表温度(LST)是生态系统的2个关键参数,通过将1990−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与CASA计算模型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结合,分析了江苏海岸带NPP和LST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由于人类对沿海滩涂资源的利用以及养殖业的发展等,江苏海岸带范围随岸线不断变化,岸线逐步向海推进,且南部向海推进范围大于北部。②近30年来,江苏海岸带NPP和LST呈现出显著的时空异质性特征。时间上1990、2000、2010、2020年代的NPP月均值分别为102.88、88.23、156.62、98.90 g C·m^(−2),呈现下降-上升-下降趋势,而LST月均值分别为32.6、31.7、28.3、37.6℃,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空间上,NPP与LST在江苏海岸带南北分布呈现出一定差异性。③地表覆盖类型是影响江苏海岸带NPP和LST时空异质性的主要因素。林地的NPP最高,养殖池塘NPP最低;人工建筑的LST值最高,湿地、水域与养殖池塘的LST值相对较低。此外,随着气温升高,NPP和LST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而植被覆盖度的升高则导致NPP上升和LST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海岸带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地表温度 气候变化 地表覆盖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