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人RPE细胞分泌TGF-β2、MMP-2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晁荣荣 郑柳 +1 位作者 范晶 丁芝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2-517,共6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ARPE-19细胞分别按不同浓度IGF-1和不同浓度LY294002培养6 h、12 h、24 h、48 h...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ARPE-19细胞分别按不同浓度IGF-1和不同浓度LY294002培养6 h、12 h、24 h、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IGF-1、LY294002的最佳作用浓度与时间。细胞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2浓度。将ARPE-19细胞分为对照组、IGF-1组(80μg·L^(-1) IGF-1)、IGF-1+LY294002组(80μg·L^(-1) IGF-1+30 mmol·L^(-1) LY294002)、LY294002组(30 mmol·L^(-1) LY294002),使用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培养,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GF-β2、MMP-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0μg·L^(-1) IGF-1比较,80μg·L^(-1) IGF-1的细胞活力24 h变化显著(P<0.05),故确定其为IGF-1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与0 mmol·L^(-1) LY294002比较,24 h的30 mmol·L^(-1) LY294002接近半数抑制浓度,故确定其为LY294002最佳作用时间和浓度。细胞划痕法检测结果显示,0μg·L^(-1) IGF-1组、40μg·L^(-1) IGF-1组、80μg·L^(-1) IGF-1组细胞迁移率整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0μg·L^(-1) IGF-1组、40μg·L^(-1) IGF-1组、80μg·L^(-1) IGF-1组细胞上清液中TGF-β2浓度整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GF-1、LY294002培养24 h,与对照组比较,IGF-1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而LY294002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与IGF-1组比较,IGF-1+LY294002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结论IGF-1能促进ARPE-19细胞增殖、迁移;IGF-1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ARPE-19细胞中TGF-β2、MMP-2的表达,参与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2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预处理对高糖诱导的ARPE-1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淼 隋海娟 庞东渤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7-612,共6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对高糖诱导的ARPE-19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筛选刺激ARPE-19细胞增殖的合适的葡萄糖浓度,确定为50 mmol·L^(-1)。将ARPE-1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5 mmol·L^(-1)的D...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对高糖诱导的ARPE-19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筛选刺激ARPE-19细胞增殖的合适的葡萄糖浓度,确定为50 mmol·L^(-1)。将ARPE-1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5 mmol·L^(-1)的D-葡萄糖和45 mmol·L^(-1)甘露醇培养)、高糖组(HG组)(50 mmol·L^(-1)葡萄糖培养)、HG+低SAL组、HG+中SAL组、HG+高SAL组,低、中、高SAL浓度分别为20μmol·L^(-1)、80μmol·L^(-1)、320μmol·L^(-1),SAL预处理4 h后,加50 mmol·L^(-1)葡萄糖,作用48 h。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率;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活性;免疫荧光检测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α-SMA、Vimentin、纤维粘连素(FN)、Ⅰ型胶原蛋白(Col I)、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p-Smad2及p-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G组ARPE-19细胞增殖率与伤口愈合百分比均增加,细胞内a-SMA、Vimentin、FN、Col I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增加,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细胞内TGF-β1、p-Smad2及p-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HG组相比,HG+低SAL组、HG+中SAL组及HG+高SAL组ARPE-19细胞增殖率与伤口愈合百分比均降低,细胞内a-SMA、Vimentin、FN、Col I、TGF-β1、p-Smad2及p-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呈浓度依赖性降低,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SAL能够降低高糖诱导的ARPE-19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以及干预其上皮-间充质转化进程,这可能与SAL抑制了ARPE-19细胞的TGF-β/Smads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高糖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下抽液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和气体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并发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恩沛 孙先勇 +3 位作者 高荣玉 刘建东 李南 杨娟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下抽液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和气体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并发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sPE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于潍坊眼科医院行视网膜下抽液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和气体... 目的探讨视网膜下抽液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和气体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并发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sPE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于潍坊眼科医院行视网膜下抽液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和气体治疗的PCV并发sPED患者共13例(13眼),所有患眼术前接受过至少3次(每月1次)的玻璃体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雷珠单抗)注射治疗,且治疗无效。检测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视网膜厚度(CRT)、黄斑中心凹PED高度及宽度变化,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患眼BCVA较术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37,P=0.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眼CRT均较术前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80、-3.180、-3.110、-3.180,P=0.001、0.001、0.002、0.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眼PED高度和宽度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13眼平均接受过(4.15±1.40)次玻璃体内注药(雷珠单抗)治疗,治疗时间为(5.92±3.95)个月(相当于每6周注射1次)。术后随访6个月内13眼平均接受了(2.31±1.97)次玻璃体内重复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相当于每10周注射1次)。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时患眼BCVA提高量与CRT的降低量呈弱正相关(r=0.416,P=0.203);术后6个月时患眼BCVA提高量与PED高度和宽度的变化量无明显相关性(r=0.218、0.209,P=0.520、0.538)。术后1个月时,9眼出现PED复发或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神经上皮下积液,后期配合玻璃体内重复注射康柏西普治疗,PED均改善。术后6个月时,3眼黄斑中心凹下PED完全消失,视网膜解剖完全复位,1眼黄斑区视网膜仍存在活动性渗出。13眼术后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全身及严重眼部并发症。结论视网膜下抽液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和气体治疗PCV并发sPED能够安全有效地降低患者CRT和改善PED,减少PED长期存在对视网膜的损害,但对术后6个月时患者BCVA的提高无明显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下抽液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膜中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16
4
作者 胡博杰 曾勍 +2 位作者 刘新玲 李筱荣 宋文静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59,共5页
背景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纤维血管膜的收缩、牵拉引起的玻璃体积血及视网膜脱离,因此研究视网膜增生膜形成的病理机制、抑制新生血管和纤维血管膜的形成及其进展是治疗PDR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背景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纤维血管膜的收缩、牵拉引起的玻璃体积血及视网膜脱离,因此研究视网膜增生膜形成的病理机制、抑制新生血管和纤维血管膜的形成及其进展是治疗PDR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后PDR增生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择2008年1—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拟行手术治疗的PDR患者24例26眼,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玻璃体切割术组和avastin注射+玻璃体切割术组,每组12例13眼,两组间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线资料均匹配。Avastin注射+玻璃体切割术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 1.25mg(0.05m1),10d后行玻璃体切割术;单纯玻璃体切割术组患者仅行玻璃体切割术。术中收集术眼视网膜增生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增生膜中VEGF、CTGF和PEDF的表达。结果2个组患眼视网膜增生膜中VEGF、CTGF和PEDF的表达均位于细胞质。与单纯玻璃体切割术组比较,avastin注射+玻璃体切割术组患者视网膜增生膜中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30.77%VS.100.00%),CTGF阳性表达率上升(92.31%VS.62.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4.000,P〈0.01;U=7.500,P=0.048),而avastin注射+玻璃体切割术组与单纯玻璃体切割术组间PEDF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0%VS.92.31%,U=65.500,P=0.299)。结论PDR患者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后视网膜增生膜中VEGF的表达率明显降低,CTGF的表达率明显升高,而PEDF的表达率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VASTIN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增生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笃斯越橘花色苷提取物对光损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宋雪 韩勇 +2 位作者 籍保平 刘翼翔 吕业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24-328,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RPE)光损伤模型评价笃斯越橘花色苷对眼睛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光损伤设置光强、光照时间、后续培养时间3个影响因素,以细胞存活率和乳酸脱氢酶活性评价模型建立情况;根据越橘花色苷提取物的干... 目的:通过建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RPE)光损伤模型评价笃斯越橘花色苷对眼睛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光损伤设置光强、光照时间、后续培养时间3个影响因素,以细胞存活率和乳酸脱氢酶活性评价模型建立情况;根据越橘花色苷提取物的干预方式分为预防组、应激组和修复组,每组设高、中、低3个浓度,检测细胞存活率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评价保护效果。结果:选择光照度2500lx,光照24h后培养24h作为最佳造模条件,细胞损伤率达20%;预防组和应激组能有效保护细胞活力(P<0.01),修复组没有效果,各组都能抑制由光损伤诱导hRPE细胞VEGF的过表达,但是不同浓度之间抑制能力有差异。结论:hRPE细胞光损伤程度呈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依赖性;越橘花色苷能通过保护hRPE的细胞活力和VEGF的过表达,实现保护眼科健康、预防眼科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笃斯越橘花色苷提取物 光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雀异黄素对氯化钴诱导的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邹颖 王斌 +1 位作者 肖继皋 袁志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研究氯化钴对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诱导作用,以及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荧光比值来表示VEGF的表达,半定量... 目的:研究氯化钴对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诱导作用,以及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荧光比值来表示VEGF的表达,半定量分析氯化钴处理不同时间对体外培养的RPE细胞VEGF蛋白表达的诱导作用,以及Gen对低氧或氯化钴诱导的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有低水平VEGF蛋白的表达,随着低氧或氯化钴处理时间的延长,荧光比值的变化表现为时间依赖性,在6 h点达到高峰。Gen(50、100、200μmol/L组)与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相比,均可明显抑制氯化钴诱导的VEGF的表达,且此种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Gen可抑制氯化钴诱导的RPE细胞VEGF表达,提示Gen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具有潜在的预防及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素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氯化钴 血管内皮生长因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校堃 胡爱莲 +2 位作者 郑远远 许华 姚成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 :研究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bFGF)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s)的影响。方法 :大鼠在视神经部分损伤后 ,球后注射生理盐水、维生素B12 、rbFGF ,伤后 4周进行轴突定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定量以及RGCs凋亡的检测 ,观... 目的 :研究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bFGF)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s)的影响。方法 :大鼠在视神经部分损伤后 ,球后注射生理盐水、维生素B12 、rbFGF ,伤后 4周进行轴突定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定量以及RGCs凋亡的检测 ,观察视神经损伤修复情况。结果 :伤后 4周时 ,生理盐水和维生素B12 对RGCs无挽救作用 ,80 0U、160 0U和 2 4 0 0U的rbFGF对RGCs挽救率分别为 2 4 5 %、2 7 3 %、2 8 5 % ,80 0UrbFGF组、160 0UrbFGF组和2 4 0 0UrbFGF组未发生溃变的轴突数分别是损伤未治疗组的 2 0 3、2 4 3、2 3 1倍。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 :rbFGF治疗 7d后 ,RGCs凋亡率显著减少。结论 :rbFGF可提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率 ,减少轴突溃变 ,有抗凋亡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视神经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鹏 王雨生 +3 位作者 张星 惠延年 胡丹 马吉献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观察缺氧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pigmentepithelial,RPE)细胞增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培养的人RPE细胞接种于 2 4孔板 ,分别放入正常和缺氧环境中培养 ,于 ... 目的 观察缺氧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pigmentepithelial,RPE)细胞增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培养的人RPE细胞接种于 2 4孔板 ,分别放入正常和缺氧环境中培养 ,于 1、2、3、4、5d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3 ( 4 ,5 dimethylthiazole 2yl) 2 ,5 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 ,MTT]比色法检测RPE细胞的增生 ,于 6、12、2 4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PE细胞对VEGF的表达 ,经计算机图像处理 ,定量分析。结果 缺氧组的MTT实验吸光度 (A值 )均高于正常组 (P <0 .0 1) ;抗VEGF抗体染色 ,缺氧组明显强于正常组 (P <0 .0 5 )。结论缺氧可促进RPE细胞的增生及其对VEGF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培养 细胞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VEGF、PEDF的表达与血-视网膜屏障损伤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艳 李筱荣 +1 位作者 袁佳琴 潘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视网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的表达及早期血-视网膜屏障的改变,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目的观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视网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的表达及早期血-视网膜屏障的改变,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7只健康SD大鼠,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DM0.5个月组、DM1个月组、DM3个月组及DM5个月组。分别行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视网膜VEGF、PEDF的mENA及蛋白表达,应用伊文思蓝法及透射电镜法观察血-视网膜屏障损伤情况。结果正常大鼠视网膜有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DM0.5个月组表达开始增高,光密度值分别为0.5700±0.1580和0.5770±0.0279(均为P<0.05),随病程延长,表达量逐渐增高,至DM5个月组VEGF表达量约为正常对照组的2倍,分别为0.9560±0.0560和0.9790±0.0790(均为P<0.05)。PEDF mRNA表达于正常大鼠视网膜,DM1个月组表达开始减少,光密度值为0.3440±0.043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DM5个月组视网膜表达量减少至0.2360±0.0455,约为正常对照组的1/2(P<0.05)。PEDF蛋白在各组大鼠视网膜的表达与其mRNA表达趋势一致。伊文思蓝法结果显示DM大鼠视网膜血管渗漏较正常大鼠增强,DM0.5个月组鼠即有增高,达(2.6310±0.2725)μL·g-1·h-1(P<0.05),随病程延长,渗漏逐渐增强,至DM5个月组,伊文思蓝渗漏量达(10.0260±1.1121)μL·g-1·h-1,约为正常对照组的6倍(P<0.05)。同时DM1个月时血-视网膜屏障超微结构发生改变,且呈逐渐加重趋势。结论早期DM大鼠血-视网膜屏障损伤,VEGF的正性表达增多与PEDF的负性表达减少可能对此病理改变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源性因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视网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视神经夹伤保护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唐秀武 刘金华 +1 位作者 王瑛 邓秋琼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目的研究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在视神经损伤后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和实验治疗组。制作实验性视神经夹伤模型,用头部宽1mm的微型血管夹夹伤大鼠右眼视神经后,实验治疗组向伤眼玻璃体腔内... 目的研究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在视神经损伤后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和实验治疗组。制作实验性视神经夹伤模型,用头部宽1mm的微型血管夹夹伤大鼠右眼视神经后,实验治疗组向伤眼玻璃体腔内注入蛇毒神经生长因子100BU(0.025mL)。实验对照组向伤眼玻璃体腔内注入0.025mL平衡盐液。于损伤后第3d、7d、14d、30d、60d取材,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间段各组视网膜形态学变化。结果电镜下大鼠视网膜改变:实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电镜下均可见坏死和凋亡。伤后14d,实验治疗组视网膜微管数目比实验对照组较多,排列比较整齐。结论在视神经损伤早期,蛇毒神经生长因子能减轻视神经夹伤后微管的损坏,提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数量,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 大鼠 视神经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内实验观察bFGF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再生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浩 褚仁远 +1 位作者 周行涛 戴锦晖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在体内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 ( retinal pigm ent epithelium,RPE)细胞再生的作用。方法 应用氩绿激光照射 ,造成兔 RPE损伤模型 ,照射后应用 b FGF 3 0... 目的 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在体内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 ( retinal pigm ent epithelium,RPE)细胞再生的作用。方法 应用氩绿激光照射 ,造成兔 RPE损伤模型 ,照射后应用 b FGF 3 0 0 0 U /5 0μL玻璃体腔内注射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 ,测定照射后 1~ 4d透见荧光面积和荧光素渗漏面积 ,并与对照眼进行比较。结果 照射后第 1天和第 2天 ,2组眼的透见荧光面积和荧光素渗漏面积无显著差异 ( P=0 .5 34,0 .2 83) ,第 3天和第 4天 ,2组眼的透见荧光面积和荧光素渗漏面积有显著差异 ( P=0 .0 180 ,0 .0 0 0 7)。结论 体内外源性 b FGF能促进 RPE的再生和修复 ,b FGF不具有种属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体内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生长及其分泌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郑晓汾 康玉国 褚仁远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74-779,共6页
背景近视的发病机制是眼科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发现,由神经视网膜细胞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能参与近视的发病,RPE细胞因子的分泌功能受光照射的影响,而RPE细胞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A)值是不一样的。目... 背景近视的发病机制是眼科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发现,由神经视网膜细胞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能参与近视的发病,RPE细胞因子的分泌功能受光照射的影响,而RPE细胞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A)值是不一样的。目的研究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对人胚RPE细胞增生及其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V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影响,从细胞水平和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近视的发病机制。方法第4~5代人胚RPE细胞置于白光、波长为775nm的红光及波长为480nm的蓝光下照射和培养48h,MTT比色法检测各组人RPE细胞的增生情况,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传代细胞的超微结构。分别于光照射后12、24、48、72h收集培养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培养基中HGF、bFGF和TGF—β的质量浓度。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波长光照射24h后RPE细胞中HGF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蓝光、红光、白光照射对体外培养RPE细胞的影响。结果蓝光组、红光组、白光组和对照组RPE细胞的A490值分别为0.0218±0.0014、0.0353±0.0025、0.0371±0.0024和0.0445-0.0046。4个组中RPE细胞的增生速度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79,P〈0.05),蓝光组和红光组A490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3、t=2.024,P〈0.05)。ELISA结果显示人胚RPE细胞可以分泌HGF、bFGF和TGF-β,在受到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后,不同时间点HGF、bFGF和TGF—β的分泌量不同,随着时间的变化,4个组HGF、TGF—β的质量浓度均逐渐升高,二者在72h和48h均高于12h(P〈0.05),红光组与蓝光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波长组bFGF的质量浓度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在RPE细胞中的表达均逐渐降低,72h与12h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不同波长光照射后RPE细胞中HGFmRNA的表达水平不同,蓝光下培养的RPE细胞HGFmRNA表达量最少,白光组、红光组和蓝光组HGFmRNA的表达量(A4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红光组、白光组人胚RPE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超微结构均无明显变化,但蓝光组RPE细胞核染色质稀疏变淡,细胞器减少,细胞界膜不清或消失。结论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可影响人RPE细胞的增生及其分泌HGF、bFGF和TGF—β的功能,提示近视的形成可能与不同波长的光相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光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42/p44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VEGF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赵炜 王雨生 +2 位作者 张瑞 张鹏 惠延年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 探讨p4 2 /p4 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edproteinkinase ,MAPK)信号转导通路对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 ,RPE)细胞VEGF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CoCl2 建立培养的人RPE细胞缺氧模型,用2 0... 目的 探讨p4 2 /p4 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edproteinkinase ,MAPK)信号转导通路对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 ,RPE)细胞VEGF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CoCl2 建立培养的人RPE细胞缺氧模型,用2 0μmol·L-1p4 2 /p4 4MAPK特异性阻断剂PD980 5 9处理RPE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分别培养0min、5min、10min、30min、6 0min和12 0min ,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磷酸化p4 2 /p4 4MAPK表达;培养人RPE细胞1h、3h、6h、12h和2 4h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 zymelinkedimmunosorbantassay ,ELISA)检测缺氧条件下RPE细胞上清中VEGF的含量。结果 缺氧刺激5min、10min、30min、6 0min和12 0min时,磷酸化p4 2 / p4 4MAPK水平逐渐增高;相应PD980 5 9处理组磷酸化p4 2 / p4 4MAPK水平降低,只可见磷酸化p4 2MAPK条带。在缺氧1h、3h、6h、12h和2 4h时,RPE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随时间逐渐增加(P <0 .0 1) ,PD980 5 9处理组VEGF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 <0 .0 1)。结论 p4 2 /p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反义寡核苷酸沉默PDGFR-α表达对RPE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彭燕一 邱梅园 +2 位作者 丁芝祥 廖妙云 范才文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1-345,共5页
背景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能分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又具有PDGF受体(PDGFR),已有研究表明PDGF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目的应用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技术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背景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能分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又具有PDGF受体(PDGFR),已有研究表明PDGF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目的应用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技术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RPE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RPE细胞株在含质量分数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调节细胞密度为5×10^5个/孔,接种于96孔板,待细胞生长至80%~90%融合时进行转染。空白对照组不加PDGFR—dASODN及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1.0μmol/LLipo—ASODN组、2.0μmol/LLipo—ASODN组使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靶向PDGFR—a基因的ASODN转染至RPE细胞株。细胞转染48h后,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吸光度(4)值并以A490表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DGFR—dmRNA在RPE细胞中表达的变化;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培养细胞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RPE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空白对照组、1.0μmol/LLipo—ASODN组及2.0μmol/LLipo—ASODN组RPE细胞的A490值分别为1.45±0.12、1.07±0.06、0.6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72,P=0.00),1.0μmol/LLipo—ASODN组和2.0μmol/LLipo—ASODN组RPE细胞A490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0μmol/L Lipo—ASODN组RPE细胞A490值明显低于1.0μmol/LLipo—ASO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显示,转染PDGFR—αASODN后RPE细胞凋亡数量多于空白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转染PDGFR—αASODN后RPE细胞阻滞于G0/G1期(F=206.70。P=0.00),1.0μmol/LLipo—ASODN组和2.0μmol/LLipo—ASODN组RPE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37.8±1.3vs10.5±0.1,61.2±1.9∥s10.5±0.1)(F=1808.90,P=0.00)。PDGFR—α在RPE细胞中的表达随PDGFR—dASODN浓度的升高有降低的趋势。结论利用ASODN技术沉默PDGFR—α基因表达可以显著抑制PVR过程中RPE细胞的增生,并能诱导其凋亡,不同浓度PDGFR—OLASODN转染后能下调PDGFR—dmRNA的表达,PDGFR-α基因的ASODN靶向技术为PVR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 反义寡核苷酸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增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及小干扰RNA转染对人RPE细胞增生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芳 李敏 +4 位作者 邢怡桥 吕明良 周舟 钟海彬 曾思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5-530,共6页
背景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为视网膜表面发生无血管、纤维细胞性增生膜,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PVR发展中的作用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 目的 探讨缺氧对体... 背景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为视网膜表面发生无血管、纤维细胞性增生膜,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PVR发展中的作用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 目的 探讨缺氧对体外培养hRPE细胞PDGF-BB表达及增生的影响. 方法 hRPE细胞在6孔板中培养,实验组用10、15、20、30、40 μmol/L CoCl2模拟体外培养hRPE细胞的缺氧环境,对照组用未加CoCl2的培养液培养hRPE细胞,采用逆转录PCR(RT-PCR)与ELISA法检测PDGF-BB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hRPE细胞增生率.依据转染siRNA的不同将细胞分为PDGF-BB siRNA1组、PDGF-BB siRNA2组、PDGF-BB siRNA3组(为针对PDGF-BB的3条不同的siRNA,其中有一条为有效siRNA)、β-actin siRNA组、无关siRNA组和只加Lip2000的空白对照组.转染4~6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加入对细胞PDGF-BB mRNA和蛋白及对hRPE细胞增生影响最明显的15 μmol/L CoCl2模拟细胞缺氧环境24 h,检测PDGF-BB mRNA和蛋白及hRPE细胞增生率. 结果 未加CoCl2的对照组未检测出PDGF-BBmRNA和蛋白的表达,不同浓度CoCl2培养hRPE细胞PDGF-BB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3.737,P<0.01;F=54.612,P<0.05),15μmol/L CoCl2组PDGF-BB的表达量最多,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CoCl2处理后PDGF-BB蛋白表达及hRPE细胞增生率明显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5.379,P<0.01;F=63.375,P<0.05),15 μmol/L CoCl2组hRPE细胞增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GF-BB蛋白表达量与hRPE细胞增生率呈线性正相关(r=0.994,P<0.05).各细胞转染组hRPE细胞中PDGF-BB mRNA及蛋白的表达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6.330、125.650,P<0.01),且PDGF-BB siRNA2组PDGF-BB mRNA较其他各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检测结果显示,各细胞转染组PDGF-BB蛋白的表达及hRPE细胞增生率明显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3.131、98.564,P<0.01),PDGF-BB siRNA2组PDGF-BB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增生率与其他各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GF-BB蛋白表达与hRPE细胞增生率呈线性正相关(r=0.996,P<0.05).结论 缺氧能够促进PDGF-BB的表达,PDGF-BB的表达上调可显著促进hRPE细胞的增生.在转染靶向PDGF-BB siRNA后,PDGF-BB的表达受到抑制,可有效降低hRPE细胞的增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蛋白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二氯化钴 增生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练海东 李双 +3 位作者 杨俊洁 闫瑞嘉 杨炜 张奕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1-515,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NGF对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清洁级雄性2月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糖尿病组和NGF组,每组20只,后两组制作糖尿病模型。...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NGF对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清洁级雄性2月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糖尿病组和NGF组,每组20只,后两组制作糖尿病模型。NGF组给予NGF腹腔注射(1000 U·kg-1),每天1次,共注射10 d,正常组和糖尿病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组分别在注药后4周末和8周末随机选取10只大鼠处死,取视网膜组织,做电镜标本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制备视网膜石蜡切片,采用TUNEL法进行凋亡细胞原位标记,行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计数,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电镜下正常组视网膜结构正常;糖尿病组膜盘局部模糊,线粒体肿胀,嵴消失,染色质边集;NGF组神经细胞无明显改变,仅见视杆细胞膜盘局部模糊不清,内核层和外核层染色质轻度密集,改变较糖尿病组轻。视网膜凋亡指数4周、8周时正常组分别为(3.30±1.52)%和(3.40±1.10)%,糖尿病组分别为(21.53±5.34)%和(31.40±10.15)%,NGF组分别为(12.36±5.26)%和(15.47±6.73)%,不同时间点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结论 NGF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对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神经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细胞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和黏附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长梅 惠延年 +3 位作者 王雨生 田艳明 王静波 马吉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rhCTGF)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生和黏附的影响。方法用CTGF蛋白、多聚赖氨酸(PLL)和胶原分别包被培养板,观察CTGF促进RPE细胞黏附的作用;用四唑盐(MTT)比色试验和流式细胞仪(FCM)测定RPE细胞增生... 目的观察重组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rhCTGF)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生和黏附的影响。方法用CTGF蛋白、多聚赖氨酸(PLL)和胶原分别包被培养板,观察CTGF促进RPE细胞黏附的作用;用四唑盐(MTT)比色试验和流式细胞仪(FCM)测定RPE细胞增生反应。结果10-30 mg/L的CTGF蛋白提高RPE细胞的贴壁黏附能力,与未包被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mg/L CTGF促进RPE细胞黏附的能力与0.1 g/L胶原的作用一致,但略低于0.1 g/L PLL的作用。MTT实验显示CTGF刺激RPE细胞生长,CTGF作用24 h刺激RPE细胞增生的能力最强。FCM测定细胞周期结果显示S期百分比随着CTGF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加,无血清培养的对照组S期百分比为(7.5±0.4)%,60μg/LCTGF刺激24 h后,S期百分比上升至(16.1±2.0)%。结论CTGF可以促进RPE细胞的黏附和增生,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眼内增生性疾病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黏附 细胞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F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表达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靓 孟春 +3 位作者 李蕊 杨茵 陈小岩 俞训彬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1-537,共7页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表达及其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福建省...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表达及其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福建省立医院剖宫产分娩的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PA)组14例,前置胎盘(PP)组1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胎盘的PEDF和VEGF的定位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vascular density,MVD);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胎盘的PEDF和VEGF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用ELISA检测外周血清中PEDF和VEGF水平。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设阴性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的PDEF干预组,用平板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HUVE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VEGF水平。结果 PA组与PP组相比,胎盘PEDF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VEGF则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胎盘PEDF表达与胎盘VEGF、MVD及胎盘植入深度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与外周血清PEDF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各PEDF干预组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均P<0.05)。随干预浓度增加,HUVE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均P<0.05)。结论 PEDF可以反映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异常血管密度和植入程度,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可作为影像学检查的重要补充诊断方法和潜在的治疗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伴植入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脐静脉内皮细胞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视黄酸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媛 张金嵩 +2 位作者 王艳婷 李秀娟 朱子诚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7-400,共4页
目的观察全反式视黄酸(ATRA)对培养的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作用,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此作用下的变化情况及关系。方法取原代兔RPE细胞,传代培养至第5代,加入ATRA后观察RPE细胞的形态,用台盼蓝排... 目的观察全反式视黄酸(ATRA)对培养的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作用,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此作用下的变化情况及关系。方法取原代兔RPE细胞,传代培养至第5代,加入ATRA后观察RPE细胞的形态,用台盼蓝排斥实验测定细胞活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PE细胞HGF、MMP-2的表达,并用ELISA法测定RPE细胞培养液中HGF的浓度。结果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ATRA对RPE细胞的形态、活力影响不同。随ATRA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RPE细胞存活率下降,HGF、MMP-2表达增加,HGF分泌量随ATRA的浓度增高而增加(P<0.05)。结论ATRA的浓度≥5nmol/mL时可引起RPE细胞的生长抑制,存活率降低,类似于近视眼RPE细胞改变。ATRA作用下RPE细胞中HGF、MMP-2表达增加,且HGF的增加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全反式视黄酸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过氧化氢诱导人胚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文生 姜德咏 +2 位作者 温俊 丁建光 吴荣瀚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6期369-372,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胎视网膜色素上皮 (human fetal retinal pigm ent epithelium,h FRPE)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传代培养的 h FRPE细胞 ,30 0、5 0 0 μmol· L- 1 过氧化氢 (...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胎视网膜色素上皮 (human fetal retinal pigm ent epithelium,h FRPE)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传代培养的 h FRPE细胞 ,30 0、5 0 0 μmol· L- 1 过氧化氢 (hydrogen peroxide,H2 O2 )建立诱导的 h FRPE细胞凋亡模型 ,并用吖啶橙 (acridine orange,AO)荧光染色计数和透射电镜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 NGF对凋亡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用AO荧光染色及 TEM均观察到经 30 0、5 0 0μmol· L- 1 H2 O2 处理 6 5 h后的 h FRPE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 30 0μm ol· L- 1 H2 O2 作用 6 5 h后 h FRPE细胞凋亡指数为4 5 .6 2 %± 1.4 1%和 30 0μmol· L- 1 H2 O2 +40 0μg· L- 1 NGF作用 6 5 h后的 h FRPE细胞凋亡指数 2 2 .79%± 1.30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q=4 .84 4 5 ,P=0 .0 0 0 0 ) ;5 0 0μmol· L- 1H2 O2 作用 6 5 h后 h FRPE细胞凋亡指数为 6 6 .2 2 %± 1.86 %和 5 0 0 μm ol· L- 1 H2 O2 +40 0 μg· L- 1 NGF作用 6 5 h后的 h FRPE细胞凋亡指数 4 2 .5 6 %± 1.2 1%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 (q=5 .114 2 ,P=0 .0 0 0 0 )。结论  NGF能拮抗 H2 O2 诱导的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视网膜色素上皮 细胞凋亡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