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布葡萄糖、S-诱抗素对采后沃柑着色及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黄其椿 汪妮娜 +7 位作者 黄燕晓 谭颂玥 罗增桂 梁勇 李果果 覃泽林 曾志康 胡承孝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17-123,共7页
为探索改善沃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var.orah)着色及提升品质的方法,以采后沃柑果实为材料,开展喷布葡萄糖、S-诱抗素试验。结果表明,喷布葡萄糖对提升沃柑固酸比效果明显,其中喷布2次1%葡萄糖的沃柑PT3固酸比为29.50,喷布2次5%... 为探索改善沃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var.orah)着色及提升品质的方法,以采后沃柑果实为材料,开展喷布葡萄糖、S-诱抗素试验。结果表明,喷布葡萄糖对提升沃柑固酸比效果明显,其中喷布2次1%葡萄糖的沃柑PT3固酸比为29.50,喷布2次5%葡萄糖的沃柑PT4固酸比为30.98,分别比CK增长24.68%、30.94%;喷布S-诱抗素对改善沃柑红度值a^(*)、综合着色指数CCI均有一定效果,在a^(*)增加值中,10 mg/L的YK2处理沃柑a^(*)增加值为3.65,50 mg/L的YK3处理沃柑a^(*)增加值为3.88,与CK的沃柑a^(*)增加值差异显著。在沃柑生产上,推荐喷布或淋施0.1%~1%食用葡萄糖以提升固酸比,推荐喷布5~10 mg/L的S-诱抗素以改善着色,拉长货架期和提高沃柑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var.orah) 葡萄糖 S-诱抗素 着色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糖橘几丁质酶基因orange1.1t05124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2
作者 胡亚平 陈聪 +4 位作者 吉前华 郭雁君 郭丽英 蒋惠 杨凤梅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柑橘几丁质酶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真菌蛋白,可以降解真菌细胞壁中的几丁质。利用沙糖橘的cDNA文库克隆了沙糖橘几丁质酶基因orange1.1t05124。该基因位于第8染色体末端,包含3个外显子。将该基因克隆到pEASY-Blunt E1载体中,测序验证序列无... 柑橘几丁质酶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真菌蛋白,可以降解真菌细胞壁中的几丁质。利用沙糖橘的cDNA文库克隆了沙糖橘几丁质酶基因orange1.1t05124。该基因位于第8染色体末端,包含3个外显子。将该基因克隆到pEASY-Blunt E1载体中,测序验证序列无误,随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异丙基-β-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生成了目的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电泳)验证成功表达,在产物的包涵体中纯化到了目标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蛋白具有信号肽,定位在细胞外,是单体的球状蛋白质。通过进化树分析发现,该几丁质酶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同源蛋白质,且都含有GH19几丁质酶催化结构域。对柑橘几丁质酶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可为了解该基因家族的抗病机理和开发基于几丁质酶的新型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提供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糖橘 几丁质酶基因 原核表达 抗真菌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K/PGC-1α信号通路探究四种归肺经中药对肺热证模型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3
作者 黄清杰 杨萍 +2 位作者 李喜香 宋薇 王雪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6,共9页
研究陈皮(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CP)、白芷(Angelicae Dahuricae Radix,AR)、葶苈子(Descurainiae Semen,DS)、射干(Belamcandae Rhizoma,BR)四味归肺经中药对肺热证模型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机制。建立肺热证小鼠模型进行CP... 研究陈皮(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CP)、白芷(Angelicae Dahuricae Radix,AR)、葶苈子(Descurainiae Semen,DS)、射干(Belamcandae Rhizoma,BR)四味归肺经中药对肺热证模型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机制。建立肺热证小鼠模型进行CP、AR、DS和BR干预,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 beta hydroxylase,DBH)含量,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肝组织中Na^(+)-K^(+)-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肝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1α,PGC-1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CP、AR、DS和BR不同程度降低血清中ACTH、DBH及肝组织中Na^(+)-K^(+)-ATP酶、SDH和SOD表达水平以及AMPK、PGC-1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增强LDH表达水平。CP、AR、DS和BR可能通过抑制AMPK/PGC-1α信号通路调控肺热证模型小鼠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白芷 葶苈子 射干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陈化年份陈皮(樟头红)挥发成分差异的电子鼻与HS-GC-MS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杜玲玲 孟晓伟 +5 位作者 胡伊涵 刘荣华 张寿文 钟凌云 朱卫丰 梁永强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53-262,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陈化年份陈皮(樟头红)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性,阐释其气味差异性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电子鼻结合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法对陈化0~6 a的樟头红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通过... 目的:探究不同陈化年份陈皮(樟头红)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性,阐释其气味差异性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电子鼻结合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法对陈化0~6 a的樟头红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通过数据库匹配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对陈化不同年份的樟头红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电子鼻实验结果表明,陈化0~6 a的樟头红主要气味成分类型相近;通过HS-GC-MS实验,共鉴定出不同陈化年份的樟头红的110种挥发性成分,多元统计分析共筛选出25个差异挥发性成分,樟头红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烯烃类和醇类,烯烃类成分相对含量随年份增加而升高,而醇类成分随年份增加而降低;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结果表明,月桂烯、D-柠檬烯、芳樟醇、癸醛、D-香茅醇、百里香酚甲醚、大根香叶烯B、香芹醇8种成分的OAV>1,对樟头红的总体气味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芳樟醇、D-香茅醇、香芹醇3种成分的OAV均大于10,可能是樟头红的关键气味成分。结论:电子鼻结合HS-GC-MS技术和OAV分析可以对不同陈化年份樟头红相关的差异气味成分进行有效鉴别,为樟头红陈化年份鉴定和品质等级判定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阐释陈皮“陈久者良”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电子鼻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成分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方式陈皮精油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5
作者 陈霖虹 肖更生 +7 位作者 徐玉娟 吴继军 余元善 温靖 邹波 李璐 陈树鹏 傅曼琴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5-224,共10页
为探究不同贮藏方式对陈皮精油含量、精油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用标准干仓与自然陈化两种贮藏方式下陈化0~9年陈皮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型Clevenger法提取陈皮精油,分析比较其精油得率,通过ABTS法和DPPH法比较其抗氧化活性差异,... 为探究不同贮藏方式对陈皮精油含量、精油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用标准干仓与自然陈化两种贮藏方式下陈化0~9年陈皮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型Clevenger法提取陈皮精油,分析比较其精油得率,通过ABTS法和DPPH法比较其抗氧化活性差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比较精油成分。结果表明,精油得率随陈化时间延长而下降,抗氧化活性则呈现上升趋势。与自然陈化陈皮精油相比,标准干仓陈皮精油得率更高,抗氧化活性更强。两种贮藏方式陈皮精油共检测出65种共有香气成分,以萜烯类、酯类和酸类为主,自然陈化陈皮精油中酸类、醇类和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标准干仓陈皮精油,而酚类物质相对含量则显著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能较好区分两种贮藏方式的陈皮精油,其中10种差异香气物质可以用于陈皮精油贮藏方式的区分。相关性分析表明γ-松油烯和萜品油烯与精油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该研究分析比较标准干仓与自然陈化两种贮藏方式陈皮精油的差异,为阐明两种陈皮精油的品质及挥发性成分特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精油 标准干仓陈皮 自然陈化陈皮 抗氧化活性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陈皮(樟头红)与亲本黄酮类成分的差异
6
作者 张鹏 吴志瑰 +6 位作者 廖优银 王佳义 邓可众 肖勇 饶毅 吴毅 付小梅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2-245,共14页
目的: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联用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学对樟头红与两个亲本(三湖红桔和酸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阐释其功效物质基础,从化学分类学方面为樟头红起源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LC... 目的: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联用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学对樟头红与两个亲本(三湖红桔和酸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阐释其功效物质基础,从化学分类学方面为樟头红起源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LC-MS技术分析陈皮(樟头红)、陈皮(三湖红桔)和枳壳的化学成分,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寻找樟头红与两个亲本间黄酮类差异成分,对其进行聚类热图分析、箱线图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鉴定出樟头红中114种成分,筛选出30种差异成分,其中黄酮类成分28种。陈皮(樟头红)中含量高的成分为甜橙黄酮、6-去甲氧基橘皮素和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三者属于多甲氧基黄酮类,且含量具有强相关性;枳壳中含量高的成分为野漆树苷、柚皮苷、柚皮素和枸橘苷,四者为母核在5、7、4’位有取代的黄酮,并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过程进行分析。结论: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樟头红及其亲本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分析,从三者的化学成分差异方面解释陈皮、枳壳呈现生物活性差异的物质基础,为樟头红这一江西特色栽培变种的起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头红 陈皮 枳壳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黄酮 差异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负载纳米银(AgNPs@PVA/MC)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对瓯柑贮藏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代帅帅 吴伟杰 +6 位作者 房祥军 陈杭君 黄俊 刘瑞玲 陈慧芝 牛犇 郜海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9-358,共10页
以甲基纤维素(MC)和聚乙烯醇(PVA)为复合膜基材,纳米银(AgNPs)为抑菌剂,甘油为增塑剂,制备具有抑菌作用的AgNPs@PVA/MC复合膜。通过考察不同质量分数(0%、0.05%、0.1%、0.2%、0.3%)AgNPs对复合膜的性能影响并对其外观、机械性能、微观... 以甲基纤维素(MC)和聚乙烯醇(PVA)为复合膜基材,纳米银(AgNPs)为抑菌剂,甘油为增塑剂,制备具有抑菌作用的AgNPs@PVA/MC复合膜。通过考察不同质量分数(0%、0.05%、0.1%、0.2%、0.3%)AgNPs对复合膜的性能影响并对其外观、机械性能、微观结构及抑菌性等性能进行表征,为开发瓯柑贮藏保鲜材料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随着AgNPs含量增加,复合膜对桔青霉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显著(P<0.05)。其中,0.1%AgNPs含量的复合膜综合性能最为优异,其抗拉强度达到12.45 MPa、断裂伸长率为6.47%、水蒸气透过率为21.03×10^(-6)g·mm/(m^(2)·s·Pa)、氧气透过率为2.31×10^(-6)cm^(3)/(cm^(2)·s·Pa),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其横截面具有规则、紧密及分布均匀的AgNPs颗粒,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结合性和热稳定性。0.1%AgNPs@PVA/MC复合膜可有效减小瓯柑贮藏期间失重率,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VC的消耗速率,延缓瓯柑的成熟并显著抑制致腐菌桔青霉的生长,能较好地保持瓯柑贮藏期品质,为瓯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柑 复合膜 纳米银 甲基纤维素 聚乙烯醇 贮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搭载后福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茎尖无性系有丝分裂行为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吴如健 黄镜浩 +4 位作者 温寿星 蔡子坚 罗土炎 陈良锋 王周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9-265,297,共8页
福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茎尖经‘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后,经组织培养获得其再生植株,以此为材料,结合常规压片法与超薄切片技术,研究航天搭载对福橘当代无性系细胞有丝分裂行为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航天搭载对福... 福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茎尖经‘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后,经组织培养获得其再生植株,以此为材料,结合常规压片法与超薄切片技术,研究航天搭载对福橘当代无性系细胞有丝分裂行为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航天搭载对福橘茎尖具有诱变作用,所得13个诱变无性系中,有丝分裂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其中‘08004’无性系植株的有丝分裂畸变率明显高于其他无性系:中期染色体数目异常畸变率为0.34%,落后染色体畸变率为0.69%,微核畸变率为0.86%;并且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结构发生异常,可见C-形(0.17%)或S-形纺锤体(1.20%),细胞发生多极分裂(1.03%)。绝大多数航天搭载当代无性系的细胞超微结构正常。‘08004’无性系植株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呈现细胞程序性死亡(PCD)典型特征:细胞核内染色质凝集;叶绿体类囊体结构解体;出现自体吞噬小体;细胞液泡化并发生质壁分离,最终形成凋亡小体。PCD过程中,线粒体保持其结构完整性,直至PCD末期才发生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育种 福橘 有丝分裂 纺锤体 超微结构 染色质凝集 自体吞噬小体 细胞程序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草栽培对大雅柑生长及结果的影响
9
作者 雍顺圆 陈倩 +2 位作者 傅豪 郭启高 曾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73,共11页
为探究4种草种生草栽培对大雅柑的影响,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蓝花子(Raphanus sativus)、绛三叶(Trifolium incarnatum)4种草种生草处理后的大雅柑(Citrus reticulata Dayagan)果园为研究对象,测定单... 为探究4种草种生草栽培对大雅柑的影响,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蓝花子(Raphanus sativus)、绛三叶(Trifolium incarnatum)4种草种生草处理后的大雅柑(Citrus reticulata Dayagan)果园为研究对象,测定单株根瘤数量及质量、菌根侵染率、根系活力、土壤理化性质、树体生长状况、产量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①草种菌根侵染率与柑橘根系侵染率、柑橘酸性磷酸酶活性及柑橘根系活力呈现出相关性。②生草栽培增加果园中土壤营养,其中紫花苜蓿处理组表现最佳;能明显降低夏季果园土温并增加土壤含水量。③生草能促进柑橘秋梢和叶片面积抽生;促进柑橘叶片对N、P、K的吸收,对N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紫花苜蓿、箭筈豌豆、蓝花子、绛三叶;能改善柑橘产量与单果质量与果实可溶固形物,其中箭筈豌豆连续两年表现最佳。建议选择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草种在大雅柑果园内进行生草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雅柑 生草栽培 菌根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皮黑茶提取物协同陈皮挥发油的体外降糖、降脂及抗氧化活性
10
作者 潘志涛 华婷玉 +5 位作者 王啸云 申义 张珣珍 黄少桐 段翰英 王超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1-350,共10页
目的:探讨陈皮挥发油协同陈皮黑茶提取物的降糖降脂功能和抗氧化活性。方法:首先利用气相色谱法-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了陈皮挥发油成分,再分别采用陈皮、黑茶、陈皮黑茶提取物和陈皮挥发油为原料... 目的:探讨陈皮挥发油协同陈皮黑茶提取物的降糖降脂功能和抗氧化活性。方法:首先利用气相色谱法-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了陈皮挥发油成分,再分别采用陈皮、黑茶、陈皮黑茶提取物和陈皮挥发油为原料,以阿卡波糖、奥利司他和维生素C(Vitamin C,VC)为对照,研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胰α-淀粉酶、胰脂肪酶活性和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结果:柠檬烯为陈皮挥发油主要成分,其相对含量为62.89%;陈皮黑茶+挥发油组(0.1 mg/mL)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达83.38%±1.82%,IC50值的顺序为:阿卡波糖<黑茶<陈皮黑茶+挥发油<陈皮黑茶<陈皮,所有组别对胰脂肪酶抑制率的IC50值在1.77~2.60 mg/mL范围内;陈皮黑茶+挥发油组(0.2 mg/mL)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4.85%±1.39%;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在27.62~210.90μg/mL;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在46.73~68.39μg/mL。陈皮黑茶所有组别对胰α-淀粉酶活性抑制率小于30%。结论:陈皮黑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与降糖、降脂活性,添加陈皮挥发油能提高陈皮黑茶提取物的抗氧化及降糖降脂能力。本研究为陈皮黑茶开发降血糖降血脂和抗氧化相关保健产品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黑茶 陈皮挥发油 降血糖活性 降血脂活性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山茶‘狮子头’及‘大玛瑙’黄酮类物质的变化规律
11
作者 雍清青 姚响 +1 位作者 周麟 屈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71,共13页
【目的】探讨滇山茶‘狮子头’(Camellia reticulata‘Shizitou’)及其芽变品种‘大玛瑙’(C.reticulata‘Damanao’)花瓣中黄酮类化合物在花发育过程中的差异和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为滇山茶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滇山茶... 【目的】探讨滇山茶‘狮子头’(Camellia reticulata‘Shizitou’)及其芽变品种‘大玛瑙’(C.reticulata‘Damanao’)花瓣中黄酮类化合物在花发育过程中的差异和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为滇山茶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滇山茶‘狮子头’及其芽变品种‘大玛瑙’花蕾期和盛花期花瓣为材料,采用UPLC-MS/MS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及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代谢组与转录组联合分析,筛选黄酮类差异代谢物及关键差异基因,并选取其中6条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在2个品种中共鉴定到78种黄酮类代谢物,且以黄酮醇、黄酮、异黄酮为主;其中有11个差异代谢物,包括表没食儿茶素、根皮苷、槲皮素等。转录组学分析发现,类黄酮生物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与芽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在3条通路中共富集到53个差异表达基因。代谢组与转录组联合分析发现,AUX、HCT、CHS、ANR、MYB等基因可能参与滇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结论】初步解析了2个滇山茶品种黄酮类代谢物成分差异的转录调控机制,筛选了差异表达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山茶 花发育过程 转录组 代谢组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皮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三阴性乳腺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徐丽 陈艺燕 +7 位作者 张洪川 王一谋 尹蕊 董维茂 陈章贤 朱奎霖 何红平 董发武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目的研究青皮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 Viride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三阴性乳腺癌活性。方法青皮8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聚酰胺、MCI、Sephadex LH-20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SR... 目的研究青皮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 Viride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三阴性乳腺癌活性。方法青皮8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聚酰胺、MCI、Sephadex LH-20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SRB法进行抗三阴性乳腺癌活性筛选,评价其对三阴性乳腺癌HCC1806、HCC1937、MDA-MB-231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从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川陈皮素(1)、桔皮素(2)、5,4′-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3)、柚皮素(4)、艾黄素(5)、5-去甲基川陈皮素(6)、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7)、5,4′-羟基-3,6,7,8,3′-五甲氧基黄酮(8)、5,4′-二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9)、对香豆酸(10)、5,4′-二羟基-6,7,8,3′-四甲氧基黄酮(11)、柳穿鱼黄素(12)、4′-羟基-5,6,7-三甲氧基黄酮(13)、粗毛豚草素(14)、4′,5,6,7-四氧基黄酮(15)、柠檬烯-1,2-二醇(16)、7-羟基香豆素(17)、5-羟甲基糠醛(18)、对苯二酚(19)、吲哚-3-甲醛(20)。化合物8显示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对HCC1806细胞的IC 50值为(5.36±0.24)μmol/L。结论化合物20为首次从柑橘属中分离得到,8、12~13、16~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对HCC1806、HCC1937、MDA-MB-231细胞体外增殖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活性最强;化合物3~4、11~12、15、17、19对HCC1806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化合物15、19对HCC1937细胞体外增殖也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皮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三阴性乳腺癌活性 SR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红花油茶4种活性物质含量及变异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必期 张仁斌 +6 位作者 余祖华 李看清 李丽华 刘加理 谢胤 寸明辉 徐志映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对腾冲红花油茶7个种群的维生素E、谷甾醇、角鲨烯和总酚含量及其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腾冲红花油茶油含有的维生素E种类为α-Ve,平均含量为(26.71±7.060)mg/100 g;甾醇为β-谷甾醇,平均含量为(287.663±40.430)mg/kg;角鲨... 对腾冲红花油茶7个种群的维生素E、谷甾醇、角鲨烯和总酚含量及其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腾冲红花油茶油含有的维生素E种类为α-Ve,平均含量为(26.71±7.060)mg/100 g;甾醇为β-谷甾醇,平均含量为(287.663±40.430)mg/kg;角鲨烯和总酚平均含量分别为(137.95±72.55)mg/kg和(14.36±2.532)g/kg。四者含量在不同单株间存在一定变异,其中角鲨烯变异幅度最大,变异系数达52.59%,最大与最小单株之间相差17.7倍;维生素E的变异幅度次之,变异系数为26.43%,最大与最小单株之间相差3倍;总酚变异幅度较小,变异系数为17.64%,最大与最小单株之间相差2.5倍;β-谷甾醇变异幅度最小,最大与最小单株之间相差2倍。不同种群间总酚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β-谷甾醇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维生素E和角鲨烯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维生素E含量与β-谷甾醇和总酚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角鲨烯含量与其余3种活性物质含量之间、谷甾醇含量与总酚含量之间无相关性。腾冲红花油茶含有丰富维生素E、谷甾醇、角鲨烯和酚类物质,是一种优质的木本食用油。可以利用单株遗传差异选育出活性物质含量高的特异单株,培育出高价值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活性物质 含量分析 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门县柑橘质量对农村电商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张子凌 谢根甲 王伟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5期43-45,48,共4页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产品质量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柑橘作为一种易腐水果,其新鲜度、符合性及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耗对消费者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基于Likert五点量表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提取6个主要因子探讨石门县柑...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产品质量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柑橘作为一种易腐水果,其新鲜度、符合性及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耗对消费者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基于Likert五点量表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提取6个主要因子探讨石门县柑橘质量对农村电商用户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问卷调查收集用户对柑橘质量与购买体验的评价。结果表明,柑橘质量、物流服务、用户体验是用户满意度的主要驱动因素,物流服务的不足、过多的产品选择和促销活动的吸引力不足是影响满意度的薄弱环节。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质量 用户满意度 农村电商 石门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对蕉柑(Citrusreticulata var.tankan Hayata)胚性细胞的附着研究
15
作者 王声斌 黄自然 +1 位作者 余让才 邹伟权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0-74,共5页
农杆菌能够附着蕉柑的胚性细胞。农杆菌对蕉柑胚性细胞的附着曲线表明 ,农杆菌与蕉柑胚性细胞之间的附着是一个动态过程。农杆菌在蕉柑胚性细胞上的附着量受共培养介质中乙酰丁香酮 (As)和表面活性物质影响较小 。
关键词 蕉柑 胚性细胞 农杆菌介导 吸附 附着曲线 动态过程 乙酰丁香酮 外源基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矿质元素含量结合机器学习的陈皮产地鉴别研究
16
作者 周熙 刘倩宝 +6 位作者 卢俏丽 张春华 康怀腾 刘畅 黄芳 吴惠勤 罗辉泰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0-1195,共6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新会与广西255批次陈皮样品中的矿质元素含量,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研究不同产地陈皮中的差异元素。采用Z-score标准化、最大最小归一化、均值归一化和最大绝对值缩放4种数据预处理方法,结合...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新会与广西255批次陈皮样品中的矿质元素含量,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研究不同产地陈皮中的差异元素。采用Z-score标准化、最大最小归一化、均值归一化和最大绝对值缩放4种数据预处理方法,结合随机森林、决策树、支持向量机与梯度提升法建立陈皮产地判别模型。结果显示,41种矿质元素中,Na、Sn、Y、Ba、Er、Ho、Yb、Dy、Ni、Li、Gd、Tb、Sm、Nd、Rb元素是新会陈皮与广西陈皮的主要差异元素。4种机器学习模型中,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结果最佳。支持向量机模型中,数据在Z-score标准化、最大最小归一化、均值归一化3种处理方式下的训练集与测试集具有相同的准确度,分别为100%与96%,F1值为0.96,模型准确度高。该研究基于矿质元素含量结合机器学习的方法,在陈皮产地鉴别方面具有高准确性与可靠性,为陈皮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也可为中药材产地溯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质元素 机器学习 陈皮 产地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马丁香苗木移栽技术
17
作者 张路凤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1期27-28,共2页
随着林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暴马丁香作为优质乡土树种,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耐干旱性,适合大面积、大范围栽种,特别是在城市园林及道路绿化中比较常见。该文以大通县暴马丁香种植现状为例,分析苗木移栽技术,从而为种植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随着林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暴马丁香作为优质乡土树种,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耐干旱性,适合大面积、大范围栽种,特别是在城市园林及道路绿化中比较常见。该文以大通县暴马丁香种植现状为例,分析苗木移栽技术,从而为种植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丁香 苗木 移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s的柑橘冠层果实目标检测的研究
18
作者 管炳华 李永杰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653-1658,共6页
本研究提出基于自然状态下单侧完整树冠柑橘果实的图像制作数据集,建立Yolo检测模型,为柑橘果实的识别、定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柑橘进入果实转色期后,利用相机于宫川温州蜜柑果园随机采集单侧树冠的树体照片,单侧树冠的全部果实为一... 本研究提出基于自然状态下单侧完整树冠柑橘果实的图像制作数据集,建立Yolo检测模型,为柑橘果实的识别、定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柑橘进入果实转色期后,利用相机于宫川温州蜜柑果园随机采集单侧树冠的树体照片,单侧树冠的全部果实为一张图片,共采集800张图像,通过Mosaic数据增强手段扩增至2 000张。使用Yolov5、Yolov7和Yolov8建立柑橘果实的目标检测模型。不同Yolo模型的训练损失值(loss)均在前15轮快速下降,之后Yolov5和Yolov7的loss值下降快速收敛,Yolov8的loss值则呈缓慢降低的趋势。Yolov5和Yolov8的平均精确度(mAP)分别在训练49和29轮次达到最优值,分别为91.9%和92.5%。Yolov7的mAP呈波动式增长至300轮次达到最大,为91.2%。在未标注的树冠组和结果枝组的实例图上分别进行模型预测性能评估,Yolov7模型的综合预测表现最优。利用自然状态下柑橘树冠图像建立的果实目标检测模型,具备良好的识别能力,本研究为目标检测技术在复杂环境下果实的实时检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宫川温州蜜柑 Yol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红花油茶新品种‘保油9号’的选育研究
19
作者 刘加理 杨晓霞 +3 位作者 黄佳聪 蒋华 马仁义 李新洪 《安徽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31-34,共4页
腾冲红花油茶文旅价值高、油用加工性能好、籽油质量优异,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在介绍腾冲红花油茶‘保油9号’选育过程的基础上,从植物学特性、种实主要经济性状、生长结果特性、物候期、抗病性和无性繁殖等方面详细阐... 腾冲红花油茶文旅价值高、油用加工性能好、籽油质量优异,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在介绍腾冲红花油茶‘保油9号’选育过程的基础上,从植物学特性、种实主要经济性状、生长结果特性、物候期、抗病性和无性繁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品种的主要性状,从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并指出其适宜栽培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油茶 新品种 选育 主要性状 栽培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贡柑和沃柑E3泛素连接酶U-box基因的克隆
20
作者 吴少平 覃飞 +1 位作者 廖金燕 冼睿芊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01-104,共4页
为了研究贡柑和沃柑无籽形成的分子机理,选取了贡柑和沃柑作为研究对象,成功克隆了它们的E3泛素连接酶U-box基因。通过测序结果分析,发现贡柑和沃柑的U-box基因存在15个核苷酸差异,导致贡柑中有4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通过序列比对,发现... 为了研究贡柑和沃柑无籽形成的分子机理,选取了贡柑和沃柑作为研究对象,成功克隆了它们的E3泛素连接酶U-box基因。通过测序结果分析,发现贡柑和沃柑的U-box基因存在15个核苷酸差异,导致贡柑中有4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通过序列比对,发现沃柑和无籽沙糖橘的E3泛素连接酶U-box基因相似度为98.19%,贡柑和无籽沙糖橘的E3泛素连接酶U-box基因相似度为97.72%,而沃柑和贡柑的E3泛素连接酶U-box基因相似度高达9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柑 沃柑 E3泛素连接酶U-b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