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ANALYSIS OF GENOMIC DNA OF 5 STRAINS OF TRICHINELLA SPIRALIS IN CHINA
1
作者 王虹 张月清 +1 位作者 劳为德 吴赵永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31-135,共5页
Five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were used to digest genomic DNA from 5 isolates of Trichinella spiralis obtained from Changchun, Tianjin, Xian, Henan and Yunnan. All the isolates were secured from pigs except the Chang... Five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were used to digest genomic DNA from 5 isolates of Trichinella spiralis obtained from Changchun, Tianjin, Xian, Henan and Yunnan. All the isolates were secured from pigs except the Changchun strain which came from dog. The DNA fragments digested by endonuclease were separated by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The Changchun isolate had a EcoRI band at 1. 12kb and a DraI band at 1. 97kb which were unique to this isolate. A cloned specific repetitive DNA sequence (1. 12kb) from the Changchun strain was selected to prepare a probe for the Southern blotting of EcoRI restriction DNA fragments for the 5 isolates. The 1.12kb hybridizing band did not appear except in the Changchun isolate.These results seem to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solates obtained from hosts 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CHINELLA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South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YMORPHISMS OF THE HUMAN LIPOPROTEIN LIPASE GENE:POSSIBLE ASSOCIATION WITH LIPID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BEIJING AREA 被引量:7
2
作者 叶平 裴兰 王士雯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57-161,共5页
The polymorphisms(Pvu Ⅱand Hind Ⅲ) on the lipoprotein lipase(LPL) gene locus was investigated in a sample of 100 patients surviving previous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100 age matched healthy individuals selected fro... The polymorphisms(Pvu Ⅱand Hind Ⅲ) on the lipoprotein lipase(LPL) gene locus was investigated in a sample of 100 patients surviving previous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100 age matched healthy individuals selected from Han Chinese of Beijing area.In patient group a strong assoc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H+allele of Hind Ⅲ polymorphism and raised TG levels(P<0.01).In control group P-P-genotype was observ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TG levels compared with P+P genotype of Pvu Ⅱ polymorphism(P<0.05).Combination of H+H+ genotype with P-P-genotype showed the highest TG levels among all nine kinds of genotype combinations in patient group(P<0.01).However,comparison of distribution of alleles and genotypes of these polymorphisms between pati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demonstrat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ur data suggest that the polymorphisms at the LPL gene,as the linkage markers with an aetiologic mutation at or around LPL gene,may constitute one of the genetic determinants for the population variation in plasma TG levels,as well as for the common dyslipidemia in Chinese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ipoprotein li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ogen receptor β gene Rsa1 polymorphism and depressive disorder in peri-menopausal and menopausal women 被引量:3
3
作者 于学文 任永惠 +4 位作者 李学成 高成阁 李芬 韩蓁 李旭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strogen receptor β (ERβ) gene Rsa1 polymorphism and concentration of estrogen, FSH and LH in serum in peri-menopausal and menopausal women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Methods: Seventy-four p...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strogen receptor β (ERβ) gene Rsa1 polymorphism and concentration of estrogen, FSH and LH in serum in peri-menopausal and menopausal women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Methods: Seventy-four peri-menopausal and menopausal women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met ICD-10 and CCMD-3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depressive disorder were recruited. ERβ gene Rsa1 polymorphism was analyzed with PCR-RFLP. Serum levels of estrogen, FSH and LH were measured by magnetism-ELISA. Results: The respective frequency of ERβ gene Rsa1 polymorphism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women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the healthy women (χ 2=1.106,P>0.05). The serum level of estrogen was lower in women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than in the healthy women (P<0.05).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for FSH and LH between two groups. Conclusion: ERβ gene Rsa1 polymorphism may be not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in the peri-menopausal and menopausal women. The serum level of estrogen i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in the peri-menopausal and menopausal wom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ressive disorder ESTROGEN estrogen receptor β (ERβ)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Rb gene Xba Ⅰ polymorphism in Shaanxi aged atherosclerosis population
4
作者 刘军 舒青 +2 位作者 郑强荪 杜日映 张宁仔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0年第3期224-226,共3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VNTR) polymorphism of the 17th intron of Rb gene in Shaanxi aged popul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 of Rb gene and atherosclerosis(AS) gene...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VNTR) polymorphism of the 17th intron of Rb gene in Shaanxi aged popul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 of Rb gene and atherosclerosis(AS) genetic suscepti- bility. Methods: VNTR polymorphism of the 17th intron of Rb gene were examined in 100 Shaanxi aged AS patients and 100 Shaanxi aged control individuals by PCR-Rb-Xba Ⅰ-RFLP. Results::Two alleles were found both in A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hich were separately 945 bp(S1) and 630bp + 315bp(S2). S1S2 genotype was the most frequent one in the two population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lele frequency was not found between A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allele frequency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Caucasian. Conclusion: Xba Ⅰ enzyme site of Rb gene could have been certainly stable in AS population, and it was inferred that the polymorphism locus was not liable to cause mutation, which might not implicated in the formation of 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HEROSCLEROSIS RB gene Xba restrict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RFLP鉴定隐孢子虫种类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龙现 蒋金书 +3 位作者 刘群 宁长申 赵金凤 刘红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5-559,共5页
为快速、准确鉴别人畜隐孢子虫种类,建立了巢式PCR扩增隐孢子虫18SrRNA基因的特殊区域,扩增片段测序结果表明:安徽牛源分离株(Cryptosporidiummuris)781bp;北京鸡源分离株(C.baileyi)776bp;北京牛源分离株(C.muris)781bp;河南牛源分离株... 为快速、准确鉴别人畜隐孢子虫种类,建立了巢式PCR扩增隐孢子虫18SrRNA基因的特殊区域,扩增片段测序结果表明:安徽牛源分离株(Cryptosporidiummuris)781bp;北京鸡源分离株(C.baileyi)776bp;北京牛源分离株(C.muris)781bp;河南牛源分离株(C.muris)725bp;长春牛源分离株(C.muris)776bp;宁夏鸡源分离株(C.baileyi)725bp,该片段位于18SrRNA全序列271~1103bp之间。使用Ssp 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发现C.muris产生418~420bp和305~363bp两个片段,C.baileyi产生544~545bp和185~231bp两个片段。所检测的6个分离株可以显著区分为C.muris和C.baileyi两个种,所建立的PCR-RFLP可以有效鉴别隐孢子虫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种类鉴定 PCR-rflp 人兽共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 rDNA-RFLP技术鉴定西藏地区乳制品中的乳杆菌 被引量:16
6
作者 于洁 孙志宏 +5 位作者 张家超 艾日登才次克 张彦斌 杨梅 孙天松 张和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4-810,共7页
将16S rDNA PCR技术和RFLP技术相结合,对分离自乳制品中的乳杆菌进行分类和鉴定。从我国西藏地区传统发酵乳中分离出51株乳杆菌,采用通用引物扩增16S rDNA,利用限制性内切酶AluI,HaeⅢ和HinfⅠ将16S rDNA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后,经聚丙烯酰... 将16S rDNA PCR技术和RFLP技术相结合,对分离自乳制品中的乳杆菌进行分类和鉴定。从我国西藏地区传统发酵乳中分离出51株乳杆菌,采用通用引物扩增16S rDNA,利用限制性内切酶AluI,HaeⅢ和HinfⅠ将16S rDNA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将菌种鉴定到种的水平。根据16S rDNA-RFLP的结果从中选出8株有代表性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的测定,实验结果与RFLP鉴定结果相吻合,表明此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可用于大量乳杆菌分类和鉴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鉴定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16S RDNA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FLP在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7
作者 任南琪 赵阳国 +1 位作者 高崇洋 王爱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2-556,共5页
介绍了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综述了该技术在土壤、肠道、受污染环境以及污染物处理工艺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分析中的应用.由于技术整合了自动测序仪的高分辨率和高通量特征,对分析复杂群落的结构... 介绍了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综述了该技术在土壤、肠道、受污染环境以及污染物处理工艺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分析中的应用.由于技术整合了自动测序仪的高分辨率和高通量特征,对分析复杂群落的结构较其它指纹技术更具有明显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无法将特异条带进行测序分析及原位杂交的缺点,可通过与克隆文库序列进行比较,并采用软件将多酶切的末端限制性片段(TRFs)与现有数据库进行叠加比较的方式加以弥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 群落动态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DNA克隆文库 末端限制性片段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系统鉴别河豚鱼品种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双雅 陈文炳 +3 位作者 张津 陈伟玲 徐敦明 周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00-202,共3页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和芯片生物分析系统建立5种河豚的分子生物学品种鉴定新方法。首先提取鱼的DNA进行细胞色素b基因的PCR扩增,然后用DdeⅠ、HaeⅢ和NlaⅢ三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在Agilent DNA1000芯片上对...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和芯片生物分析系统建立5种河豚的分子生物学品种鉴定新方法。首先提取鱼的DNA进行细胞色素b基因的PCR扩增,然后用DdeⅠ、HaeⅢ和NlaⅢ三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在Agilent DNA1000芯片上对酶切片段进行分离。该方法可成功区分5个河豚鱼品种,是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鱼类品种鉴定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 PCR-rflp 芯片生物分析系统 品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RFLP检测载脂蛋白CⅢ基因T-455C多态性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俞娟 王惠民 +3 位作者 张志泉 陈连英 周锦红 于婷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建立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载脂蛋白CⅢ(apoCⅢ)T-455C多态性的方法,探讨南通汉族人群中apoCⅢ多态性与高三酰甘油血症(HTG)的相关性。方法用PCR扩增apoCⅢ基因启动子区包含T-455C多态性在内的DNA片... 目的建立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载脂蛋白CⅢ(apoCⅢ)T-455C多态性的方法,探讨南通汉族人群中apoCⅢ多态性与高三酰甘油血症(HTG)的相关性。方法用PCR扩增apoCⅢ基因启动子区包含T-455C多态性在内的DNA片段,扩增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BseGⅠ酶切后电泳,分析apoCⅢ基因型,同时采用生化方法检测研究对象的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结果检测到3种基因型,分别为-455TT、-455TC和-455CC。HTG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apoCⅢ-455C等位基因频率(50.44%比33.11%)和apoCⅢ-455CC基因型频率(26.55%比12.16%)均有显著差异(P<0.01);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HTG的风险是非携带者的2.06倍(95%CI:1.31~3.24);-455C等位基因携带者有较高的三酰甘油(TG)和apoCⅢ蛋白水平(P<0.05)。结论PCR-RFLP是一种快速、敏感的分析apoCⅢ基因启动子区T-455C多态性的方法;apoCⅢ-455C等位基因与HTG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CⅢ 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高三酰甘油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FLP快速鉴定生鲜肉中牛羊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田金辉 李宝明 +2 位作者 尉婷媛 周占琴 武会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4-86,共3页
试验旨在建立快速检测生鲜肉中牛、羊成分的定性分析方法。通过T-RFLP法,上游引物的5′端用6-FAM进行荧光标记,下游引物5′端用ROX进行荧光标记,PCR结束后选择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BlnⅠ进行酶切消化,在测序仪上通过毛细管电泳即可检测... 试验旨在建立快速检测生鲜肉中牛、羊成分的定性分析方法。通过T-RFLP法,上游引物的5′端用6-FAM进行荧光标记,下游引物5′端用ROX进行荧光标记,PCR结束后选择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BlnⅠ进行酶切消化,在测序仪上通过毛细管电泳即可检测荧光标记的两个末端的限制性片段。利用不同物种产生的不同峰谱达到对物种快速定性的目的。该法能够对生鲜肉中牛、羊肉进行定性鉴定分析,不同物种产生不同峰谱,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酶切牛肉样品所产生的限制性末端片段长度为46和373 bp,限制性内切酶BlnⅠ酶切羊肉样品所产生的限制性末端片段长度为203和515 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Ⅰ PCR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TRFLP研究托盘包装冷却猪肉冷藏过程中的菌相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江芸 高峰 +2 位作者 徐幸莲 叶可萍 周光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5-572,共8页
应用PCR-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TRFLP),结合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和序列分析,研究托盘包装冷却猪肉在4℃贮藏过程中的菌相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的肉样TRFLP图谱中共产生35种谱带,表明冷却肉中微生物组成十分复杂;... 应用PCR-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TRFLP),结合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和序列分析,研究托盘包装冷却猪肉在4℃贮藏过程中的菌相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的肉样TRFLP图谱中共产生35种谱带,表明冷却肉中微生物组成十分复杂;对应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的谱带峰在贮藏过程中变化明显,其相对峰面积由0 d的5.7%至贮藏末期达到83.4%,表明贮藏末期主要优势腐败菌为假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猪肉 托盘包装 菌相组成 PCR-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别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PCR-RFLP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12
作者 万春和 潘异哲 +4 位作者 陈红梅 施少华 傅光华 程龙飞 黄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6-59,共4页
根据GenBank登录的鹅细小病毒(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非结构蛋白(NS)基因特征,本研究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对GPV和MDPV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目的片段大小均为810bp,并对PCR产物进行切胶回收。用EcoRⅠ酶对GPV和MDPV特异性胶回收产物进... 根据GenBank登录的鹅细小病毒(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非结构蛋白(NS)基因特征,本研究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对GPV和MDPV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目的片段大小均为810bp,并对PCR产物进行切胶回收。用EcoRⅠ酶对GPV和MDPV特异性胶回收产物进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MDPV经EcoRⅠ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片段为2段,大小为530和280bp;而GPV经EcoRⅠ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片段大小不变。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区别GPV和MDPV感染的检测方法,可对番鸭感染水禽细小病毒的情况进行快速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番鸭细小病毒 EcoRⅠ限制性内切酶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TPCR和RFLP分析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型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永强 周继勇 +1 位作者 于涟 杜青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17-120,共4页
对来自浙江省 3个不同地区的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 JD ,DQ ,HY)和参考株H12 0 ,通过蛋白酶K SDS处理、酚 氯仿法抽提基因组RNA ,经RT PCR扩增得到了预期为 1.72kb的S1蛋白基因c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HaeIII,PstI,Ksp632I对S1基... 对来自浙江省 3个不同地区的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 JD ,DQ ,HY)和参考株H12 0 ,通过蛋白酶K SDS处理、酚 氯仿法抽提基因组RNA ,经RT PCR扩增得到了预期为 1.72kb的S1蛋白基因c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HaeIII,PstI,Ksp632I对S1基因cDNA进行RFLP分析。结果表明JD ,DQ ,HY毒株的RFLP带型相同 ,但与经典的肾型IBV代表株 (即T株、Gray株、Holte株 )以及呼吸型H12 0 均不相同 ,与国内已报道的肾型DL毒株也不同 ,表明浙江省流行的肾型IBV很可能是新的变异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rflp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浙江分离株RFLP基因分型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永强 周继勇 于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7-240,共4页
为了查清浙江省目前流行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的基因型 ,我们收集了 5个不同疫区的 IBV(肾病变型 J、W、X、N;腺胃病变型 ZJ971)和参考株 H12 0 ,分别对其 S1基因 c DNA进行 Hae 、Sty 、Pst 、Ksp6 32 的 RFLP分析 .结果表明 ... 为了查清浙江省目前流行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的基因型 ,我们收集了 5个不同疫区的 IBV(肾病变型 J、W、X、N;腺胃病变型 ZJ971)和参考株 H12 0 ,分别对其 S1基因 c DNA进行 Hae 、Sty 、Pst 、Ksp6 32 的 RFLP分析 .结果表明 IBV- J、W、X、N株的 RFLP基因类型相同 ,但与古老的肾病变型代表株 (即 T株、Gray株、Holte株 )、国内外报道的肾病变型毒株及呼吸型 H12 0 株均不同 ,是一种新的 RFLP基因类型 ;IBV- ZJ971株的基因型与 H1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rflp 基因型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叶绿体DNA的PCR-RFLP反应体系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盛相 齐桂年 李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76,共4页
通过正交设计对影响茶树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反应体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快速确立适合茶树叶绿体DNA PCR-RFLP分析的扩增体系和酶切体系。结果表明:最佳PCR扩增体系为100ng模板DNA、200μmol/L dNTPs、1.5mmol... 通过正交设计对影响茶树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反应体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快速确立适合茶树叶绿体DNA PCR-RFLP分析的扩增体系和酶切体系。结果表明:最佳PCR扩增体系为100ng模板DNA、200μmol/L dNTPs、1.5mmol/L MgCl2、50ng叶绿体引物、3U TaqDNA聚合酶、加ddH2O至25μL;最佳酶切体系为6μL扩增产物用量、2U限制性内切酶量、1×限制性内切酶buffer、加ddH2O至15μL,37℃酶切6h。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对30个茶树品种叶绿体DNA进行PCR-RFLP扩增,可获得清晰扩增图谱和多态性酶切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叶绿体DNA PCR—rflp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FLP技术及其在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萍 王加启 +2 位作者 卜登攀 邓露芳 刘开朗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8年第6期294-296,共3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研究手段应用于胃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研究之中。介绍了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优缺点,并总结了该技术在动物胃肠道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微生物多样性 胃肠道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RFLP在VVC相关念珠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文静 渠巍 文田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快速准确鉴定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相关念珠菌菌种,并对科玛嘉显色培养法、Vitek 2 YST鉴定卡和PCR-RFL... 目的: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快速准确鉴定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相关念珠菌菌种,并对科玛嘉显色培养法、Vitek 2 YST鉴定卡和PCR-RFLP 3种方法鉴定念珠菌菌种的效果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收集贵阳市妇幼保健院VVC患者感染的念珠菌菌种100株,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法提取念珠菌DNA,PCR扩增念珠菌DNA的ITS片段并进行测序分析确定念珠菌菌种;分别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法、Vitek 2 YST鉴定卡和PCR-RFLP 3种方法对其进行鉴定,以测序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种方法鉴定念珠菌菌种的正确率。结果:科玛嘉显色培养法中5株葡萄牙念珠菌与2株酿酒念珠菌显色错误,均显淡紫色;Vitek 2 YST鉴定卡中,1株白念珠菌与2株热带念珠菌鉴定不出,Cyberlindnera fabianii、Candida orthopsilosis与Candida metapsilosis鉴定错误;PCR-RFLP采用内切酶MspⅠ可成功鉴定念珠菌中除Candida metapsilosis、Candida orthopsilosis与近平滑念珠菌之外的其他菌种,进一步采用内切酶ApaⅠ与NcoⅠ可将Candida metapsilosis、Candida Orthopsilosis与近平滑念珠菌三者鉴别开。科玛嘉显色培养法对白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3种念珠菌鉴定正确率100%,对光滑念珠菌的鉴定正确率为73.1%;Vitek 2 YST鉴定卡可鉴定常见念珠菌且正确率较高,不能鉴定Cyberlindnera fabianii、Candida orthopsilosis与Candida metapsilosis等非常见念珠菌;PCR-RFLP技术可快速准确鉴定所有念珠菌菌种。结论:PCR-RFLP技术为早期准确鉴定临床念珠菌感染提供了新的选择,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 念珠菌 方法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RFLP法检测DDAH2基因rs805304多态性的实验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柔 董荣静 +1 位作者 刘华 李会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DDAH2)rs805304多态性的最适实验条件。方法运用PCR-RFLP技术分别对2016年1月~2017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DDAH2)rs805304多态性的最适实验条件。方法运用PCR-RFLP技术分别对2016年1月~2017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47名健康体检者DDAH2基因rs805304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对影响PCR-RFLP方法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最适实验条件:退火温度为58℃,变性温度为95℃,2×Power Taq PCR Master Mix浓度为12.5μL,引物浓度为0.8μmo/L,酶切体系为15μL体系中加8.0μL产物,用5 U的限制性内切酶Bst UI消化。结论最适实验条件的摸索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 实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补体C_4的RFLP与HLA分型之间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曙云 《科技通报》 1996年第1期61-64,共4页
应用Southern印迹杂交法、高压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标准的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对中国汉族人44例正常无相关个体进行了C4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C4蛋白分型及HLA-DR分型的测定,结果发现C4RFLPA... 应用Southern印迹杂交法、高压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标准的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对中国汉族人44例正常无相关个体进行了C4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C4蛋白分型及HLA-DR分型的测定,结果发现C4RFLPA、B二种格局在C4B*Q0的表现型上有显著差异(P<0.05);RFLPA型格局与DR4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抗原 补体 rflp 血清学分型 C4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FLP技术在厌氧氨氧化菌群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储昭瑞 李相昆 +1 位作者 孟令威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0,共5页
为实现对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组成的快速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分析环境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群结构的方法.通过对SILVA(R108)SSU Ref数据库中已知厌氧氨氧化菌16S rD-NA序列的模拟PCR和酶切分析,选... 为实现对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组成的快速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分析环境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群结构的方法.通过对SILVA(R108)SSU Ref数据库中已知厌氧氨氧化菌16S rD-NA序列的模拟PCR和酶切分析,选取合适的PCR引物(Amx368f-Amx820r)和限制性内切酶(MspI和RsaI),使得不同厌氧氨氧化菌属对应不同末端片段长度(T-RFs),从而完成对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组成的快速分析.重复性和灵敏性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稳定地应用于环境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组成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菌群结构分析 模拟聚合酶链式反应 环境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