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7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lligent vehicle lateral controller design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and T-S fuzzy-neural network
1
作者 RuanJiuhong FuMengyin LiYib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2期382-387,共6页
Non-linearity and parameter time-variety are inherent properties of lateral motions of a vehicle. How to effectively control intelligent vehicle (IV) lateral motions is a challenging task. Controller design can be reg... Non-linearity and parameter time-variety are inherent properties of lateral motions of a vehicle. How to effectively control intelligent vehicle (IV) lateral motions is a challenging task. Controller design can be regarded as a process of searching optimal structure from controller structure space and searching optimal parameters from parameter space. Based on this view, an intelligent vehicle lateral motions controller was designed. The controller structure was constructed by T-S fuzzy-neural network (FNN). Its parameters were searched and selected with genetic algorithm (GA).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troller designed has strong robustness, high precision and good ride quality, and it can effectively resolve IV lateral motion non-linearity and time-variant parameters probl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vehicle genetic algorithm fuzzy-neural network lateral control robust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tism-based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optimization of complex multi-modal functions 被引量:4
2
作者 谭冠政 周代明 +1 位作者 江斌 DIOUBATE Mamady 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6期845-852,共8页
A novel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with the elitist selection and elitist crossover was proposed, which is called the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with the elitism (IGAE). In IGAE, the new methods for computing antibody s... A novel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with the elitist selection and elitist crossover was proposed, which is called the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with the elitism (IGAE). In IGAE, the new methods for computing antibody similarity, expected reproduction probability, and clonal selection probability were given. IGAE has three features. The first is that the similarities of two antibodies in structure and quality are all defined in the form of percentage, which helps to describe the similarity of two antibodies more accurately and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burden effectively. The second is that with the elitist selection and elitist crossover strategy IGAE is able to find the globally optimal solution of a given problem. The third is that the formula of expected reproduction probability of antibody can be adjusted through a parameter r, which helps to balance the population diversity and the convergence speed of IGAE so that IGAE can find the globally optimal solution of a given problem more rapidly. Two different complex multi-modal functions were selected to test the validity of IGA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IGAE can find the globally maximum/minimum values of the two functions rapid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confirm that IGAE is of better performance in convergence speed, solution variation behavior, and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the canonical genetic algorithm with the elitism and the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with the information entropy and elit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multi-modal function optimizati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elitist selection elitist crosso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Tomato Maturation Using Multilayer Feed Forward Neural Network with Genetic Algorithms (GA) 被引量:1
3
作者 FANG Jun-long ZHANG Chang-li WANG Shu-we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4年第2期179-183,共5页
We set up computer vision system for tomato images. By using this system, the RGB value of tomato image was converted into HIS value whose H was used to acquire the color character of the surface of tomato. To use mul... We set up computer vision system for tomato images. By using this system, the RGB value of tomato image was converted into HIS value whose H was used to acquire the color character of the surface of tomato. To use multilayer feed forward neural network with GA can finish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tomato maturation.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accuracy was up to 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mato maturation computer vis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genetic algorith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Training Algorithm of Genetic Neural Network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lassification 被引量:2
4
作者 Xiao, J. Wu, J. Yang, S.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3期76-84,共9页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rawbacks of 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 which is trained by the traditional back propagation (BP) algorithm and used in a special classification problem. A new training algorit...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rawbacks of 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 which is trained by the traditional back propagation (BP) algorithm and used in a special classification problem. A new training algorithm for neural networks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and BP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ew training algorithm and BP algorithm in the ability of nonlinear approaching is expressed through an example, and the application foreground is illustrated by an ex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kpropagation Computer simulation genetic algorithms Mathematical models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 Problem solv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多表达式编程算法的木材染色配方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管雪梅 张威 杨渠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65-2873,共9页
由于珍贵木材日益稀缺以及过度开发导致的严重环境问题,有必要通过对普通木材进行染色来模仿珍贵木材的外观。在本研究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染色技术,实现对普通木材的高精度染色,从而创造出外观类似珍贵木材的替代品,减少人们对它们的依赖... 由于珍贵木材日益稀缺以及过度开发导致的严重环境问题,有必要通过对普通木材进行染色来模仿珍贵木材的外观。在本研究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染色技术,实现对普通木材的高精度染色,从而创造出外观类似珍贵木材的替代品,减少人们对它们的依赖。首先,基于基因表达编程(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 GEP)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多表达式编程(multi-expression programming, MEP)算法来预测染料配比,考虑到多种染料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采用多基因表达,MEP算法能够处理这些复杂的多种染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得到更直观的函数表达式。为了提高MEP的函数挖掘准确性,自适应调整突变和重组算子的概率,并使用并行编程来增强函数挖掘效率。与基因表达编程的结果相比,MEP深入挖掘了函数关系,并在颜色预测中获得了0.113的相对偏差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染色 基因表达编程 多表达式编程 计算机颜色匹配 遗传算法 光谱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与NSGA-II融合的船舶气象航线多目标规划方法
6
作者 李元奎 索基源 +3 位作者 于东冶 张新宇 杨放 杨雪锋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8-295,共8页
[目的]面向我国智能航运和气象导航国产化的发展要求,提出一种基于A^(*)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融合的船舶多目标航线规划方法,以适应复杂多样的远洋航行任务。[方法]通过将A^(*)算法引入至NSGA-II中引导搜索方向加快算法收敛速... [目的]面向我国智能航运和气象导航国产化的发展要求,提出一种基于A^(*)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融合的船舶多目标航线规划方法,以适应复杂多样的远洋航行任务。[方法]通过将A^(*)算法引入至NSGA-II中引导搜索方向加快算法收敛速度,然后通过构建环境数据模型和目标函数,采用跨太平洋航线对模型和算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模型和算法可求解得到分布均匀、多样化的Pareto最优航线解集,所有航线均可以顺利躲避大风浪区域,且可根据决策者需求选择船舶最适航线。[结论]所提方法可用于多约束条件下的船舶远洋航线优化,求解符合航次目标的航线,从而降低营运成本、提高航运效率,对船舶气象导航和未来船舶智能航行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航线 多目标优化 A^(*)算法 NSGA-II 智能航行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空关联的道路行程速度稀疏数据修复与解释性算法
7
作者 徐韬 任其亮 +1 位作者 张磊 程龙春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8,共12页
为研究拓扑路网中稀疏数据路段行程速度与其空间关联道路间的耦合影响,以路网中空间距离分布为基础,明确了道路空间关联指数(road spatial correlation index,RSCI)定义和计算方法,构建了一种面向道路行程速度稀疏数据修复和可解释性模... 为研究拓扑路网中稀疏数据路段行程速度与其空间关联道路间的耦合影响,以路网中空间距离分布为基础,明确了道路空间关联指数(road spatial correlation index,RSCI)定义和计算方法,构建了一种面向道路行程速度稀疏数据修复和可解释性模型。首先,在传统轮盘算法基础上提出了针对选择操作和算子的改进遗传算法(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IGA),利用自适应机制优化个体选择概率,通过设置常数λ解决后续优秀个体选择概率偏低缺陷,提高模型收敛性能。其次,利用IGA和K折交叉验证(K-fold cross validation,K-Fold CV)实现极限梯度提升算法(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中n_estimators、Learning_rate、Min_child_weight、Max_depth超参数寻优。然后,利用SHAP(shapey additive explanation,SHAP)方法对XGBoost模型各特征重要性开展全局解释和个体样本溯源分析。最后,以目标道路行程速度为输出、连接道路行程速度为特征输入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IGA-XGBoost组合算法f_(MAE)、f_(RMSE)分别为1.95、2.66,R^(2)为0.941,较GA-XGBoost提高0.4%,模型运行时间为1.532 s,较GA-XGBoost运行时间减少7.6%,组合算法预测精度更高,迭代效率有明显提升;以SHAP值标定特征重要性下,连接道路特征重要性与其RSCI呈正相关,RSCI数值越大,连接道路对预测结果贡献越高;在连接道路数量不足时,以SHAP值排名前3的连接道路对目标道路数据填补时,模型f_(MAE)、f_(RMSE)、R^(2)分别为2.53、3.30、0.905,仍能取得较好的数据修复精度,证明了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道路行程车速数据修复填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稀疏数据修复 改进遗传算法 XGBoost SHA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智能实时餐厨垃圾收运路径优化
8
作者 陈理 赖有春 +4 位作者 王帅北 刘海帆 马明旭 柳珊 周宇光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129,共11页
针对城市餐厨垃圾收运普遍面临的亏载超载、车辆尾气排放高、路径规划主观性强、综合成本高及商家满意度低等问题,根据城市餐厨垃圾的分布和收运特点,建立了基于交通流带时间窗的动态路径优化问题模型,并利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根... 针对城市餐厨垃圾收运普遍面临的亏载超载、车辆尾气排放高、路径规划主观性强、综合成本高及商家满意度低等问题,根据城市餐厨垃圾的分布和收运特点,建立了基于交通流带时间窗的动态路径优化问题模型,并利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根据实地调研数据,设计了静动态递进的6种优化策略,并设置单位平均收运成本(U-C)、单位平均碳排放量(U-T)及单位平均油耗(U-Y)用于衡量不同优化方案的经济性、环保性和能耗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最小收运成本+时间窗(TW)被确认为最佳静态优化策略。与不带时间窗的情景相比在多使用1辆车的情况下U-C、U-T、U-Y分别降低8.16%、12.12%、10.48%。最小收运成本+TW+时间离散为最佳动态优化策略,该情景下较最佳静态优化策略总成本降低15.23%,油耗与碳排放均降低24.97%,U-C、U-T、U-Y分别下降25.85%、39.39%和36.36%。此外,验证了模拟智能垃圾桶获取实时餐厨垃圾量,在本模型中有进一步的优化效果。最后,对实际运行及6种优化情景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验证了应用本模型,餐厨垃圾收运系统的调度效率均有提高,能够有效缓解因垃圾量随机波动带来的收运成本高与环境负效应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收运 动态车辆路径问题 时间离散策略 遗传算法 智能垃圾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IGA的多品种变批量智能车间调度
9
作者 刘晋飞 刘乙涵 +1 位作者 陈明 黄华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针对多品种、变批量的高复杂度智能制造场景,频繁更换刀具、夹具及工装等情况造成的实际生产调度和理论生产调度脱节的问题,定义了两个参量,即机器准备时间(Machine Preparation Duration,MPD)和机器加工系数(Machine Processing Coeffi... 针对多品种、变批量的高复杂度智能制造场景,频繁更换刀具、夹具及工装等情况造成的实际生产调度和理论生产调度脱节的问题,定义了两个参量,即机器准备时间(Machine Preparation Duration,MPD)和机器加工系数(Machine Processing Coefficient,MPC),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机器总时间负荷和机器总准备时间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引入MPC参数的多品种、变批量智能车间调度数学模型;设计了融合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和免疫遗传算法(Immune Genetic Algorithm,IGA)的非支配免疫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Ⅱ,NSIGA-Ⅱ)来求解此类问题。该算法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初始化,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非支配排序和目标函数值大小的得分策略来筛选优秀个体,同时为了提高种群的多样性,引入种群分层和自适应交叉突变的策略。最后,通过多组对比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在探索最优解时具有稳定性好、解质量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准备时间 非支配排序算法 免疫遗传算法 智能车间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模糊关联规则挖掘和遗传算法的工业产品设计优化方法
10
作者 张晴 李丛 高广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7-218,共12页
在工业产品开发流程的初始阶段,需要处理大量的多维度工业数据。然而,这个过程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容易导致模糊前端(FFE)问题,增加产品设计的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避免产品设计中的缺陷,提出一种多层人工智能产品设计方法,该方法结... 在工业产品开发流程的初始阶段,需要处理大量的多维度工业数据。然而,这个过程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容易导致模糊前端(FFE)问题,增加产品设计的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避免产品设计中的缺陷,提出一种多层人工智能产品设计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多层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基于递归关联规则的模糊推理系统(RAFIS)以及Mamdani模糊推理系统。所提出的方法通过将模糊关联规则挖掘(FARM)和遗传算法(GA)纳入RAFIS,以缩小客户属性和设计参数之间的差距。首先,在FFE阶段,组织数据收集和管理,然后将数据集输入FARM和GA以获取最佳模糊规则和隶属函数。随后,利用这些结果建立用于定制产品设计特征的Mamdani模糊推理系统。通过优化Mamdani推理系统中的参数(包括隶属函数的类型、分区和范围),实现产品定制设计。实验以电动滑板车为例进行应用分析,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估设计方案。结果表明两种设计方案均获得较高满意度,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产品设计 模糊关联规则挖掘 遗传算法 大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WM+BP神经网络的在役中小跨径桥梁安全风险智能评估模型研究
11
作者 赵锐 田志强 宋宇涵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4,共8页
为克服传统桥梁安全风险评估过程的主观性及由于桥梁系统复杂带来的不确定性,基于桥梁检测数据,提出基于最优最劣法(BWM)+BP神经网络的在役中小跨径桥梁安全风险智能评估模型。首先,在现行桥梁检测评价规范基础上,以各结构部件的病害作... 为克服传统桥梁安全风险评估过程的主观性及由于桥梁系统复杂带来的不确定性,基于桥梁检测数据,提出基于最优最劣法(BWM)+BP神经网络的在役中小跨径桥梁安全风险智能评估模型。首先,在现行桥梁检测评价规范基础上,以各结构部件的病害作为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中的底层指标,构建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采用BWM法和德尔菲法,利用专家经验确定病害层指标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桥梁检测样本数据进行前处理;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处理后的样本进行训练,根据训练结果,分别用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对BP神经网络优化后对比,构建最优评估模型。将该评估模型应用于墩那高速新疆伊犁州某段某中桥,对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以验证其适用性。结果表明:运用BWM+BP神经网络的在役中小跨径桥梁安全风险智能评估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检测报告样本中评价不准确和局限问题,同时削弱了BP神经网络训练大量样本的需求;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比PSO优化精度更佳、鲁棒性更好,准确率达96.49%;相比现行规范,运用该模型进行在役中小跨径桥梁安全风险评估,能改善病害叠加评分过低的问题,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跨径桥梁 最优最劣法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智能评估模型 安全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可信边缘计算任务卸载方法
12
作者 王亚丽 娄世豪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80,共9页
针对边缘服务器可信性无法保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可信边缘计算任务卸载方法。首先,为激励边缘服务器参与任务卸载竞争,采用一种声誉机制激励边缘服务器,并以已有声誉作为评估边缘服务器可信度的依据。其次,使用基于声... 针对边缘服务器可信性无法保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可信边缘计算任务卸载方法。首先,为激励边缘服务器参与任务卸载竞争,采用一种声誉机制激励边缘服务器,并以已有声誉作为评估边缘服务器可信度的依据。其次,使用基于声誉和分布式一致性协议的拜占庭共识机制来选举边缘服务器领导者。最后,边缘服务器领导者采用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来决策边缘服务器的任务卸载行为,以选出满足用户时延和能耗需求约束的可信边缘服务器来执行终端设备的卸载任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基准测试方案相比,所提方法的成本降低5.46%~59.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共识机制 可信度 遗传算法 任务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NSGA-Ⅱ的煤矿井下智能无轨辅助调度路径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纯纯 马超 +2 位作者 张亚邦 易贝贝 王海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143,共7页
针对现有煤矿井下智能无轨辅助运输系统调度及路径规划效率低、考虑现实约束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NSGA-II的调度运输路径规划方法。以最小运输成本、最小电力机车机器人总等待时间、最小煤矿运输期望偏差为目标函数,最小卸货... 针对现有煤矿井下智能无轨辅助运输系统调度及路径规划效率低、考虑现实约束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NSGA-II的调度运输路径规划方法。以最小运输成本、最小电力机车机器人总等待时间、最小煤矿运输期望偏差为目标函数,最小卸货量、装货点运出总容量、装货次数、卸货点的最大卸货容量等约束条件建立煤矿井下智能无轨辅助运输系统多目标优化函数。提出了一种改进NSGA-II的多目标优化算法,使用Levy飞行、随机游走、自适应权重等策略分别提高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加快算法收敛速度。模拟场景实验表明,与无优化方案相比,所提改进NSGA-II优化后的平衡方案使运输成本降低约19%,排队等待时间缩短约56%,最小煤矿运输期望偏差下降约40.5%。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改进NSGA-II算法优化结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为煤矿井下生产管理提供多种优化选择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智能无轨辅助运输 调度 路径优化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量子遗传和QoS感知方法的车联网云雾计算系统任务调度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福琦 姜会林 +4 位作者 刘富 侯涛 刘禹佳 关岳琦 沐星彤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107,共17页
针对车联网云雾计算系统中任务调度的并发拥塞、QoS多样性与资源分配复杂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量子遗传与QoS感知方法的调度策略。通过量子编码与旋转优化调度方案,引入QoS平衡参数和负载均衡罚项,提升完工时间、能耗与调度灵活性。仿真... 针对车联网云雾计算系统中任务调度的并发拥塞、QoS多样性与资源分配复杂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量子遗传与QoS感知方法的调度策略。通过量子编码与旋转优化调度方案,引入QoS平衡参数和负载均衡罚项,提升完工时间、能耗与调度灵活性。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策略完工时间最多缩短69.0%,并在多项性能指标上表现优异,有效助力用户与运营商实现双赢,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云雾计算系统 任务调度 个性化服务质量需求 改进的量子遗传算法 网络拥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异构业务共存的任务卸载和计算资源分配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姣 白若冰 +2 位作者 李鹏 程方 张治中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针对车联网异构业务共存时卸载决策和计算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时延和能耗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阶段异构业务任务卸载与计算资源联合分配(Multi-stage Heterogeneous Services Joint Task Offloading and Computation Resource Allocat... 针对车联网异构业务共存时卸载决策和计算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时延和能耗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阶段异构业务任务卸载与计算资源联合分配(Multi-stage Heterogeneous Services Joint Task Offloading and Comput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MHS-JTOCRA)算法。首先构建了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车辆与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车辆共存的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系统模型,在保证URLLC和eMBB业务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的同时,通过考虑卸载所需的计算资源、时延和能耗,对遗传算法进行迭代求解,获得eMBB和URLLC业务的最优卸载决策和计算资源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现有任务卸载和资源分配算法相比时延降低16.37%,能耗降低1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eMBB-URLLC共存 任务卸载 计算资源分配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车辆网络场景中的协同空地计算卸载和资源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俊华 罗菲 +1 位作者 高广鑫 李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5,共14页
针对移动用户数量迅猛增长和地面基础设施分布稀疏所带来的挑战,该文提出一种能量收集辅助的空地协同计算卸载架构。该架构充分利用无人机(UAVs)的灵活机动性和路侧单元(RSUs)及基站(BS)的强大算力,实现了任务计算的动态实时分发。特别... 针对移动用户数量迅猛增长和地面基础设施分布稀疏所带来的挑战,该文提出一种能量收集辅助的空地协同计算卸载架构。该架构充分利用无人机(UAVs)的灵活机动性和路侧单元(RSUs)及基站(BS)的强大算力,实现了任务计算的动态实时分发。特别地,无人机通过能量收集来维持其持续运行和稳定的计算性能。考虑到无人机与地面车辆的高动态性、车辆计算任务的随机性,以及信道模型的时变性,提出一个能耗受限的长期优化问题,旨在从全局角度有效降低整个系统的平均时延。为了解决这一复杂的混合整数规划(MIP)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演员-评论家(Actor-Critic)强化学习算法的计算卸载策略(IACA)。该算法运用李雅普诺夫优化技术,将长期系统时延优化问题分解为一系列易于处理的帧级子问题。然后,利用遗传算法计算目标Q值替代目标神经网络输出以调整强化学习进化方向,有效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从而实现动态车辆网络中的高效卸载和资源优化。通过综合仿真验证了所提计算卸载架构和算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地一体化车联网 能量收集 计算卸载 强化学习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XGBoost模型对路基压实质量的预测
17
作者 赖建平 赵辉 +1 位作者 王东升 冯怀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41,共9页
为提升智能压实(intelligent compaction,IC)质量的实时检测与评价精度,提出一种基于GA-XGBoost模型的连续压实质量预测方法,以提高动态变形模量(E vd)的预测精度。模型以动态变形模量为目标,建立机器学习模型,主要采用决策树算法,构建X... 为提升智能压实(intelligent compaction,IC)质量的实时检测与评价精度,提出一种基于GA-XGBoost模型的连续压实质量预测方法,以提高动态变形模量(E vd)的预测精度。模型以动态变形模量为目标,建立机器学习模型,主要采用决策树算法,构建XGBoost模型对压实质量进行预测分析。通过引入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模型超参数寻优,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首先,通过现场工程试验,测量压路机碾压时振动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信号,计算信号统计量并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得出谐波频率,初步建立各项特征因子与E vd之间的系统联系;其次,筛选各个时频域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选用相关性较高的特征来建立预测模型;最后,验证了GA-XGBoost预测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E vd。研究结果表明:遗传算法(GA)可以高效地确定XGBoost算法的超参数,且较单一的XGBoost模型表现出更优的收敛速度;通过优化特征因子,改变输入参数,提高了GA-XGBoost模型的预测精度,优化后均方误差为3.9%,相关系数为0.748;同时对比了传统CMV拟合E vd的方法,该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大幅度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压实 机器学习 XGBoost算法 遗传算法 动态变形模量 时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群体智能融合算法的干扰决策方法
18
作者 阎潇 王青平 +3 位作者 胡卫东 朱虹宇 王超 施庆展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2,共8页
针对无人机集群协同多目标干扰实时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群体智能融合算法。首先根据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式及特点构建自适应协同干扰效益评估函数,分析动态干扰决策这个NP-hard问题的特点,建立多要素的干扰资源分配模型,然后采用... 针对无人机集群协同多目标干扰实时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群体智能融合算法。首先根据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式及特点构建自适应协同干扰效益评估函数,分析动态干扰决策这个NP-hard问题的特点,建立多要素的干扰资源分配模型,然后采用遗传-群体智能融合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所提算法通过分布式决策实现算法初期的次优解快速收敛,再通过集中式优化实现算法全局寻优,通过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与协作降低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风险。仿真结果表明,融合算法相比较于遗传算法和改进蚁群算法收敛迭代次数分别减少了42.25%和15.43%,在实时处理性能方面相较于遗传算法提升了9.53%,具有更好的收敛效率和实时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 协同多目标干扰 干扰资源分配 遗传算法 实时决策 群体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GA-XGBoost的洪水预报误差智能校正方法
19
作者 贾克 秦少玲 +1 位作者 余宇峰 徐雨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14,共8页
误差实时校正是提升洪水预报精度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误差校正模型的校正精度及稳定性欠佳等问题,将机器学习技术引入误差序列映射函数训练过程,提出一种基于SPGA-XGBoost的洪水预报误差智能校正方法。首先以传统水文预报模型的预测值... 误差实时校正是提升洪水预报精度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误差校正模型的校正精度及稳定性欠佳等问题,将机器学习技术引入误差序列映射函数训练过程,提出一种基于SPGA-XGBoost的洪水预报误差智能校正方法。首先以传统水文预报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构建误差序列并作为误差校正模型的输入,引入极限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构建误差校正模型,以充分挖掘误差序列非线性关系,然后提出融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混合遗传优化算法SPGA对XGBoost模型超参数进行寻优,从而更好地挖掘误差序列的时序特征以提升误差校正的精度。长江螺山站的实例应用结果表明:用SPGA-XGBoost模型校正相较未校正前RMSE,MAE分别降低0.440 m和0.356 m,NSE提升0.016,优于STGCN模型、GBDT模型、KNN等方法。SPGA-XGBoost模型能充分挖掘误差序列的相关关系,提高水位预报精度,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误差 误差智能校正 极限梯度提升算法 混合遗传优化算法 螺山站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模态分析与并行遗传算法的车辆动力参数识别
20
作者 施剑锋 丁勇 +2 位作者 沈伯衡 韩凌霞 谢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51,共10页
获取准确的车辆动力参数是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与桥梁健康监测的前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模态分析与多核并行遗传算法的车辆动力参数快速识别方法。首先,改进了复模态理论结合有限元方法获取车辆自振频率、阻尼比、模态振型的算法;然后... 获取准确的车辆动力参数是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与桥梁健康监测的前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模态分析与多核并行遗传算法的车辆动力参数快速识别方法。首先,改进了复模态理论结合有限元方法获取车辆自振频率、阻尼比、模态振型的算法;然后,提出了车辆动力参数识别的多核并行遗传算法,采用多目标适应度评价,以快速、准确地识别车辆刚度、阻尼、转动惯量;最后,采用车轮跌落振动实验和环境激励峰值法实测车辆的模态,获取用于适应度评价的自振频率、阻尼比和振型。通过对轻型汽车、重型卡车的动力参数进行识别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用识别的车辆动力参数计算得到的车辆振动模态,与实测振动模态吻合,其中前3阶固有频率的最大误差为0.8%、阻尼比最大误差为1.3%,计算与实测振型向量之间的夹角余弦接近1;车辆的分析模型有必要增加车体的扭转阻尼,以准确反映实际车辆的扭转振动特性;多核并行算法大大加速了识别过程。16核心CPU在15核心并行时的加速比达到最大值12.5,在复杂车辆的多目标、多参数识别中,采用多核并行算法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振动 车辆有限元模型 复模态分析 动力参数识别 多核并行计算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